國小教學讀書心得

來源:文書谷 2.71K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學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1

我閲讀了《浙江省國小語文學科教學規範和建議》,現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際,談幾點體會。

一、識字、寫字教學。

低年級要牢牢抓住識字、寫字教學這個重點,幫助學生認記生字,認真地做好寫字的指導。並逐步過渡到中年級學生的自主識字,加強識字的交流,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更應該把寫字的起始教育抓好,重視寫字教學,低年級要利用課內時間指導學生寫字,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的基本筆畫,掌握漢字的筆順規則和結體規律,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筆畫、筆順、結構難以把握的字,教師要範寫。重視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

這是我的一些做法: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格子。為了讓一二年級的學生更好地把握漢字的結構,因此都在田字格里進行書寫。有的學生並沒有真正認識到田字格的重要性,覺得只要放入田字格內就行,至於怎樣放,就無所謂了。其實,把字放入田字格放得合不合適、大小規格是否合適,也是極其重要的,這關係到以後寫字能否寫均勻、寫美觀。那麼,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讓他們如何處理字與格子之間的關係呢?我總是生動地把“田字格”比喻成“字寶寶”的'家,告訴學生,每個生字寶寶都很漂亮,它們也有自己美麗的家,我們怎麼樣才能讓它住得安穩呢?你想不想讓這個字寶寶住得舒適呢?聽到這些話語,孩子們就會有意地去觀察,主動地去發現,此時,我覺得遠比教師講解更易於接受。有時,孩子會把字寫得太靠上,我會提醒他:“瞧,字寶寶都頂住天花板了,多難受啊!”孩子總會羞澀地一笑,悄悄地擦了,認認真真地再一次進行書寫。經常性地這樣提醒,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明白了,字應該放在格子中間,而且四周應該留出一定的空隙,才是最合適的。

2、引導孩子觀察字的結構。漢字是方塊字,分類後不外乎那麼有限的幾種結構形式,每種結構形式的漢字在佈局上有其各自的特點。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筆畫結構,看字的大小、高矮、寬窄,觀察得越仔細,寫字就越有把握,寫出的字才能結構勻稱,搭配合適,端正整潔。一開始由教師講解,然後慢慢扶着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這一類類不同結構的漢字在佈局上的特點,因為只有學生自己發現的,才能是學生已經消化認識的。例如在分析上下結構的“罷”字,除了引導學生説出上窄下寬,上短下長,我還讓學生觀察“下面部分”為什麼寬,靠哪一個筆畫寫寬的,學生一目瞭然地就看到“去”的第二橫,學生也就很容易地把下面部分寫得協調了。有的時候,筆畫之間的相互避讓,老師也可以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講給學生聽。通過這樣不斷地引導,學生的自我觀察能力就越來越強,漸漸地,學生就能獨立寫好一個個漢字了,隨着年級的升高,教師的指導也就逐漸減少,讓學生在自悟中提高。

3、引導學生進行字的比較。在練習寫字時,老師可以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寫,讓他們找出字的不同點,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把字寫漂亮。如學過“日”、“口”、“中”字後,學生比較“口”與“日”、“中”三個字後,發現這幾個字的共同點都是方框兒,但“口”是上大下小,“日”是長方形框,“中”也是長方形框。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比較深的印象,寫字時就能胸有成竹,筆聽使喚。對國小生來説,寫好一個字,都是有一個由不好到好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不斷地將自己寫的字與範字進行對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進步。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2

四月份我有幸參加了齊齊哈爾市教育局開展的“農村教師進名校培訓”的活動,在富拉爾基去和平街國小學習和生活了一週,在這一週的時間裏我除了參加和平街小時學為我們準備的活動外,還發給我們學員每人兩本書,其中有一本劉娟娟寫的《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一書引起了我的興趣。

這本書主要以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國小數學教學內容的四個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時間與綜合運用為基本着眼點,分別探究了在教學這些內容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理論依據和具體策略。在書中,作者力求做到把理論分析和實際問題聯繫起來,深入淺出地分析和解決問題,並且作者還精心挑選了一些好的案例,我覺得主要目的是給讀者更多的啟發。

通過讀《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一書,讓我感覺到數學的課堂不是枯燥、乏味的。下面我就課堂教學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如何把握教學的起點。

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教學“5的乘法口訣”這一課時,教師課前把課本的主題圖放大,並精心製作了有關的教具和學習材料,準備引導學生來探究每一句口訣。然後,在課上,當教師剛把第一張圖貼上,並宣佈這節課要學習的課題時,學生中就出現了一個聲音:“老師,我已經會了!”,而後,又有一些學生也跟着説:“我也已經會了!”並且接着背起來:“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如果是我的話,我該怎麼辦呢?我覺得教師往往的做法是,繼續按照課前的設計,通過幾道問題的提出,如: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想呢?將學生拉倒教師的思路上來,讓學生懂了,還裝着不懂。這樣的做法,從教師的調動看來,好像是體現了教師的“機智”但應該注意到的應該是教師對學生情況的不瞭解,課前所思考設計的.教學起點與學生實際的學習起點不相吻合。顯然,教師對學情分析的不是很到位,這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在國小數學課堂中,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能夠從容的處理。比如:三年級學習“年月日”時,教材是從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來開始“年月日”的教學的,我在瞭解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瞭解情況時發現,大多數三年級的學生都知道1年有12個月,一年有365天等知識。

所以,我覺得教師在教學之前要認真和學生交談,關心學生的興趣愛好,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最為教師也要善於發現問題,關心周圍的生活和時事的變化,就是把握時代的信息,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這樣,對教師選擇怎樣的教學策略是很重要的,教師才會較好地把握住教學的起點。

二、數學生活化?還是生活數學化

我們都知道,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課堂中,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着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如 “元、角、分”的教學,結合教材中的實踐活動,我創設了“小超市”的情景:把學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標上價錢。學生四人一組進行買賣商品的模擬活動,讓其中的一人當售貨員,其他的同學當顧客,“顧客”要把選中的商品的價錢準備好再交給“售貨員”,若給的錢數不對,其他同學要指出,角色要互換。然後,我拿着一個玩具狗説:“它的標價是13元5角。請問:你想賣這個玩具狗打算怎樣付錢?有幾種不同的付錢方式呢?”同學們紛紛説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鞏固了元、角、分的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説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的精彩論述。我們都知道,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特別是數學知識越學越深奧,數學也會離生活越來越遠,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都要緊密地聯繫生活來自學習呢?其實,數學源於生活,但是又高於生活,我們要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問題。記得我在教學“射線”時,由於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射線,要是把數學概念之間劃等號的話就不大合適了。但是我們要找射線與生活中的什麼事物有聯繫。比如:打開電筒時發出的光;太陽射出的光等等,這些光是不是可以看着是射線呢?由此就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體會射線是一端可以“無限延長”的特徵。

有一句話説的好:今天的抽象就是明天的具體。我認為只要生活經驗和生活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問題。

三、如何正確的評價學生。

評價是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評價就像一門藝術,我們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賞識,也需要他人的鼓勵,更何況我們的孩子。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運用,效果也很好。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不能單一、老套,左一個“你真棒”右一個“你真棒”,學生聽後肯定膩煩。因此,我的評價語經常變化,如:好樣的、你真是個小精靈等等。 “獎品”也經常創新,如:我會選一些不同圖案的小貼,買一些不同字樣的小印章,同學們最喜歡我親手製作的小紅花了。這些國小生每次都想得到我不同的評價語或“獎品”,因而他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啦。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3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劉加霞老師的《國小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這本書。這本書以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故事為載體,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背後都有作者對國小數學教學的本質思考。該書作者列舉出了我們平時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個真實而細小的問題,並探索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既有針對性又有擴展性。也許它並不是靈丹妙藥,不能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但卻真正為我們的實際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

什麼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一線教師重點應該做哪些工作呢?為了幫助國小數學教師更好地理解,劉加霞老師在《國小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一書中主要通過四個方面對國小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進行了較深入地探究:一、把握數學概念本質是有效教學的根本;二、技能的背後是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三、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國小數學課堂;四、研究學生,瞭解學生,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結合自己讀書的體會和在教學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淺顯看法。我認為要做到有效教學,必須做到:

課前精心備課。課前精心的準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有效的課堂教學並不僅僅是靠課堂內的發揮。課前充分的準備是不可缺少的。課前的備課主要包括:資料收集、知識結構分析、學情分析、設計教學方案、情況預設等。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方案有時單純依靠課本上的教學資源是不夠的,這需要老師針對所教授的知識點從知識的結構、知識延伸、內容拓展、練習題型方面收集相關資料,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設計的全面性;數學的知識點都是有梯度性,都是上下聯繫的.,作為教師必需要將這種聯繫弄清,並很好的運用在教學設計中;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一樣的,由此我們在上課時一定要進行分析研究,教學方案的設計必須是基於學生的設計,這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一條,根據學生特點、課的特點設計出適當的教學方案,並對課堂教學進行一定預設,對各種情況做出處理。

第二要做到課中周密組織,細心指導。如何組織活動、安排環節、都要在老師的掌握中。教學組織好與壞直接關係到課堂能否正常進行、學生能否快樂有效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還要像一位朋友一位長輩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進行細心的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有時可有通過自己和同伴的幫助解決,而有的時候必須要教師進行適時指導。在學生思維出現偏差時,在超過能力範圍解決不了問題時,在回答問題“卡殼”時,這時老師的指導和提醒就顯得那樣的及時而有用。教師的指導要注意一定的尺度,不是遇到問題就幫學生完全解決。糾正學生的思維,拉回正確的方向後讓學生獨立思考。指導內容要把握,並不僅僅是教學生正確解題,解決困難,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的方法指明思考方向。另外,教師的指導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喜歡關心自己的,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學生在老師這樣的關注下,學習就是有效的。

第三優化練習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環節。練習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設計的練習既要有利於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於學生理清知識點間的聯繫和區別,更要有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練習的設計要依據學生的特點創設一定的“層次”,能夠讓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學優生“吃得好”。 練習的設計還要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我們大膽的設計。如何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孩子與課堂快樂地一起飛翔是我們永恆的話題。只要我們不斷地思索,我們不斷地改進,我們的課堂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學生就一定能學得輕鬆,學得牢固。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4

假期翻閲了《國小語文名師教學藝術》,第一篇介紹於永正老師的文章,深深地被於老的教學技巧折服了。提到課堂教學的藝術,於老首先指出:教學藝術來自於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大到一篇課文的結構,小至一句話、一個詞,都要了然於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則就不能教,也無法教。拿到課文,首先讀,哪怕教過好幾遍,朗讀課文是備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讀的同時查字典、詞典,把拿不準的字的讀音,一一落實,絕不想當然。每個新詞都查查詞典,不能有半點含糊。他還説,只看教參,沒有自己的思考,是從來沒上過讓他滿意的課的'。最後指出:這法兒那法兒,不鑽研好教材就沒有法兒。反思我們的老師有多少在教學前下過如此的功夫呢?是否舉行教師朗讀專項訓練,先讓老師朗讀過頭才能更好的上好課呢?於老師是這麼做的,我們也能夠如此做的。

如《水上飛機》一課於老師指導學生理解“究竟”,他在課前先仔細查閲了詞典,弄明白了“究竟”的兩個含義之後,先讓學生讀書中的句子:“小海鷗想:貨輪,客輪啥樣的我都見過,就是沒見過這種長翅膀的船,它決心去看個究竟。”接着讓學生説説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想“看個究竟”的事,説完,將“看”擦掉,先後換成“問”、“探”,讓學生再説説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問個究竟”、“探個究竟”的事。學生很活躍,發言也精彩。

於老師又指出教學藝術來源的第二點: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他指出:課堂的精彩常常不是(或者説基本上不是)因為老師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為學生的精彩而精彩。在很多情況下,掌聲不是送給老師的,而是送給學生的。理解,就是要承認差別,尊重差別;理解,就是要發現平時只能舉起50公斤槓鈴,而今天他卻舉起了50.01公斤的微小進步。在於老師的課堂上,時時能夠看到他對學生真誠的期待、深情的教誨、默默的關懷,這一切融化了孩子的心,也使於老師的課上師生和諧融洽,氛圍濃厚。不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才會理解孩子。於老師多次提到第斯多惠的一句話--那就是“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喚醒 、激勵與鼓舞。”

教學藝術的第三點來自於老師的藝術修養。看看於老師的課前準備吧:把課文讀好了,讀得有聲有色、聲情並茂,把文字讀活了,可以胸有成竹地走進課堂;備課時,總忘不了備“字”--把每個生字,照着書上的正楷字,認真臨寫,直至自己滿意。再看看課上的技巧吧:肯定學生的朗讀,籠統地説“讀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説“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的心情很--”、“你把--讀活了”、“你彷彿把我們帶到了--地方”。

以上的一些內容只是淺淺讀了一會的感受。名師許多東西需要我們真的多多擠時間來學習呀!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5

《國小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國小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英語教學要注意結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要有利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怎樣提高國小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在平時的課堂上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我覺得還是遊戲教學法最受國小生歡迎。但是每次在課堂上玩遊戲翻來覆去都是那幾個,隨着學生年齡增大,他們玩起來也是興趣怏怏。於是我開始蒐集有關遊戲教學的資料。在一次培訓會上我偶然得知研究中國小英語教學工作的魯子問教授寫過一系列關於中國小英語教學工作的著作,其中一本《國小英語遊戲教學理論與實踐》引起了我的注意。於是我趁着假期拜讀了這本書。

在本書中,魯教授簡要説明了遊戲教學的基本理論,從“遊戲是兒童的一種基本生活形態”這一觀點出發,提出“遊戲應該是國小英語教學中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本教學活動”。隨後,説明了國小英語英語遊戲教學的原則與實踐問題,並提出了遊戲教學應該遵循真實語用原則,強調了國小英語的教學遊戲的語言運用要求。最後,魯教授設計,整理了約兩百多個遊戲和幾十個示例,以及一百多個歌謠。這些遊戲,歌謠等簡單明瞭,容易操作,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將知識點都貫穿其中,真可謂做到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我覺得魯教授有一點説得好,遊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但是遊戲不等於教育,更不是教育的全部。所以我們老師要正確看待遊戲教學。遊戲教學深受同學們喜愛,固然可取,但是我們還是不要走入遊戲教學誤區,不要一味地覺得上英語課就是玩遊戲。遊戲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遊戲之於教學的重要作用在於提高實現教學目標的效率。因為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實現教學目標,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6

大學畢業以後,有人問我是什麼專業的,我就會告訴他,我是數學專業的。而今,我參加國小數學教育已經4年有餘了,有人問我是幹什麼的,我會回答,我是從事國小數學教育的。閲讀“國小數學學科”這一內容,我受益匪淺。在我原本的認知理念中,作為科學的數學和作為教育的數學就是一回事兒,他們都是數學。而今,我才知道,原來作為科學的數學與作為教育的數學是不完全相同的。

從事國小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之後,我也一直沒有放棄學習一些數學理論知識。想着某一天可能會對我的教學有所幫助。也想着可能會高屋建瓴,視野更寬廣。而今,我體會到作為教育的數學與作為科學的數學這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繫。它們能夠互通,卻又不得不區分異同。

生活數學觀、兒童數學觀、現實數學觀,這三個“數學觀”簡單概括了人們對國小數學(兒童的數學)的根本認識。

我對P8內容中“生活數學觀”的研讀有了一些體會。原文為:

數學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使學生能夠認識、理解、判斷、運用數學,並經常能在社會活動中運用數學,特別是要在對學生的個人、社會及職業生活有實際意義的背景中運用數學。因此,中國小數學不應是外在的知識,讓學生感到陌生,而要處於學生的`文化和生活現實中。正如杜威(JohnDewey)所説,必須填平兒童的興趣和經驗與科學之間的鴻溝,兒童的經驗和文化應該成為其在校學習的基礎。

我的思考: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如何減小杜威所説的鴻溝。兒童數學來源於生活,而數學生活化的普遍現象又是不爭的事實。國小數學階段孩子們所接觸到的數學,他們的出發點是一樣的,就是生活。因此學習數學,就必須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故事、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等,這些都是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出發點。也是在日常教學中經常運用到的方法和技巧。同時,在進行興趣培養的過程中,將數學思維,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等融入其中,就是我們當前在做的數學教育。外加引導、評價體系的建立,這些是站在兒童數學觀的角度去對待成人數學世界和兒童數學世界之間的差異。讀懂兒童的心理,激活最近發展區,讓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嘗試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由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經驗歸納、直觀操作、建構數學知識,形成並非嚴格的數學概念。如此這般,國小數學教育也能在未來學生接觸到數學科學起到好的作用和影響。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7

語文能力最重要。重要到你無時無刻不能離開,你無時無刻不能不用。語文是關於語言理解和運用的課。聽、説、讀、寫的語文能力,生活離得開嗎?各科的學習離得開嗎?語文是基礎課中的基礎。學好語文,是每個學生最優先考慮的問題,是各科學習的重中之重。有效的利用語文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語文。

學會快速閲讀。閲讀技能並不是指能簡單地讀,而是指在閲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閲讀的能力,是指能夠根據文章的不同的文體、內容、表現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書中內容的一種技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多讀書,注意瞭解不同閲讀材料的特點和閲讀技巧,加強讀思結合,並且有意識地加快閲讀速度,逐漸形成閲讀技能。只有系統的學習才能打牢自己的知識根基,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架構,形成聯繫緊密、調動迅速的知識網絡,才能有在此基礎上的對知識的運用自如,才能有創造和創新。現行的國小、國中、高中語文教材在現時説來,就是一套比較系統的教材。語文學習首先就要把這套教材學習好,掌握好,利用好。這個完整的知識系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師的引導、同學的切磋,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掌握好。這個系統的學習事我們整個語文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其次,其他各科的教材也都自有它們完整的系統,對其他各科知識系統的掌握其實也都是語文學習的內容。語文學習的.內容是無所不包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內容和整個學習的內容相等。另外,你還可以系統地讀一些書,以期對某一科、某一類有完整的系統的瞭解。例如系統讀一些歷史的、哲學的等等方面的書。

這樣長期以來,你才能有深厚的語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藴。閲讀,洞明一切;寫作,有思想,有文采。你首先有系統學習的意識、意向,然後有系統學習的行動,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8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一書,在作文教學方面,我的感觸極深。

國小生作文內容以記敍文為主,主要是寫人、記事和描寫景物。國小生由於見識小,課外閲讀量少和知識不豐富,導致了怕寫作文,厭寫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來總是咬着筆桿苦思冥想,覺得無話可説,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總是流水賬式的幾句,只是事情或事物的簡單羅列,空洞無物,或是瞎編爛造,沒有真情實感。作為教師如何調動國小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國小生對作文的興趣,發展國小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是隻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學中發現的寫作教學的幾點問題:

1.封閉式教學,學生沒有生活體驗

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仿襲用舊有的封閉的教學模式,大多側重於命題作文的指導,重形式,輕內容,習慣於教師,學生寫,導致學生“舉一”有餘, “反三”不足,學生僅限於會寫這篇文章,但一旦換個題目,換張面孔,要求學生換個材料,學生就手足無措。這樣的作文教學模式,無異於“閉門造車”,學生只會依樣畫瓢,奉命而作,無論是選材主意,安排結構,還是語言特點,總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這樣狀態導致學生產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機械的思維定勢,當然談不上作文的興趣。

2.缺乏適時鼓勵,學生喪失信心

對於國小生,特別是剛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學習寫作有一定的艱苦性,但是一旦發生興趣,學生就會“樂此不疲”,愉快地學習,對寫作產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找到他們打開寫作這扇大門的金鑰匙。這一時期的我們正培養學生由口頭表達向書面表達過渡,這段時間對國小生不是很容易度過,所以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給他們多一點的耐心、幫助和鼓勵。如果教師對剛接觸寫作的學生的習作求全責備,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顧地去挖苦譏諷,那麼學生就會覺得無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慾望,多次消極的體驗就會發展為對作文的怨恨,原先的興趣或是掌握的一些技能也會自行消退。特別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學生,他們對作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教師若再不給他們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產生一種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對寫作完全喪失興趣,失去信心。

3.批改缺少反饋交流,學生缺乏寫作積極性

學生每次寫作文,只要一寫完,就上交給老師,似乎這就是任務完成了,不管它好還是不好,自己不會再去修改,只是等着老師説通過或是不通過。如果通過了就欣喜若狂,但不會思考為什麼我這次作文能一次過關呢,是我哪裏寫得比較好呢,我下回寫文章時也應該注意這點,學生沒有這方面的思考,只是交差了事。出現這樣的情況更多是因為教師在批改作文時缺少專業的點評,學生的不到任何教師在寫作上與他們的交流、反饋,久而久之,學生只把寫作看成是一項任務。如果是不通過的.學生,他們則是等着,等着老師給他們改,即使自己改,也是添個隻言片語了事,根本就沒有在本質上做大的修改。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沒有針對每一篇學生作文,作出有針對性點評,給學生一個明確具體的修改文章的方向,更多的是概括地説説存在的普遍問題,説説大概怎麼去改,而這樣的指導對國小生而言。我想説,這是無意的,因為他們只是剛接觸寫作的孩子,這樣的泛泛而言,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而現實是我們大部分教師對交上來的作文只是打個成績,大概地寫幾句評語,發還給學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學結束了。學生面對作文的單一讀者——教師,得到的反饋僅僅是一個分數和一些模稜兩可的評語,如果我們是學生也會提不起寫作的的興趣,每一次的作文教學都不可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或許,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更要採取一些相應措施去消除學生作文的懼怕心理,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

二、結合《國小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的作文教學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

1.廣闢渠道,引來源頭活水

葉聖陶先生説:“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寫作興趣的源頭在於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認識事物。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拓展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演講比賽,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活動、社區活動等,同時鼓勵學生多寫日記,記錄生活點滴,多讀好文章,多做摘抄。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讓學生將各人收集的材料、感受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交流學生讀到的好文章,好句子,談談自己讀文章是的體會感受等等,以擴大活動效果,使每個個體都能獲得全體的信息量,從而使他們感到“處處留心皆文章”從而對寫作產生興趣。只要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那麼他們就會對作文產生好感和熱愛,會主動留心觀察各種事物,主動積累寫作素材,自覺地、勤奮地吸收好文章的精華,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從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因此,教師進行作文教學,理當充分地引導學生留意生活,以此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並要充分挖掘利用興趣這一巨大動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2.創造成功機會,獲得成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成功是興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儘可能創造成功的機會,鼓勵和幫助學生去獲得成功的體驗,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學習興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個不生作文的成功點、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學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會是一無是處。“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師的評判對學生來説是非常重要的,點滴的成功,會使學生心理立即興奮,激起喜悦之情。這樣就能調動大多數學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寫作積極性。如果在作文訓練中學生總是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感,就會產生焦慮、自卑,從而失去學習作文的興趣。

3.雙邊批改,增加反饋交流

學生作文完成後,可以採取師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興趣,作文本收上來後,或先由教師大概批改,對每遺篇文章都指出一些較明顯的缺點,並明確給予學生修改的方向和建議,再讓學生精細批改,斟酌字、詞句的用法是否妥帖;或先由學生互相批改,再由教師進行檢查性批閲,雙向交流,對交流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個別點評,集體評講。這樣做,對全班學生來説都是大有好處的,大家都要經歷一個複雜而細緻的思維過程,諸如:遣詞造句是否合理準確,語言是否生動鮮明,敍事是否完整具體,都得動腦筋分析推理,然後做出判斷,並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寫得差的同學改到寫得好的作文可能學到方法,得到啟發;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差的作文,也會從中得到教訓。每互改一次,無異於一次觀摩和交流。

作文教學需要老師用心教,花心思、花時間指導學生改,指導鼓勵學生多積累、感受。作文教學需要學生用心學,用心感受、體驗,要投入,需要入情入境感受好文章,需要入情入境寫出真感受,需要十足耐心改出好文章。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9

暑假讀了《國小英語教學法》一書,學到了很多東西。書中指出國小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的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的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説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要搞好英語的教與學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國小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國小生愛學,會學,主動學.國小英語教學法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不是會講英語的人就能教好英語.我們不僅要具有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必須學習有關英語教學的理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歌謠,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兒童的心理與口味.簡筆畫,一種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直觀教學手段,它運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的主要特徵,用筆簡練,形象簡潔,應用簡便.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變抽象為具體,化複雜為簡單,並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運用歌曲和音樂學習語言也是外語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語歌曲的方法把兒童引入英語的廣闊殿堂,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習下去;提高學習效益;完善學習品質;充實文化知識等.我們可以從各類兒童英語教科書中選擇一些旋律較熟,唱詞簡單適合的歌曲.當然還可以自己編歌.英語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它與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開展好課外活動可使學生儲存一些學好英語的潛在能量,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它有利於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因材施教,開發智力,拓寬視野,培養合作精神,但在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的時候要防止隨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性格,興趣和特長,採取不同的活動方式,常見的活動形式有英語競賽、英語晚會、英語角,英語學習園地等。國小生的表現欲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適當地在課外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能對學生的思維,記憶,理解,反應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

國小英語教師,在具備與其他學科教師共性的素質,如敬業精神,良好的師德,廣博的文化知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心理品質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它不僅表現為一種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成敗,而且作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同時要具有系統而紮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幾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包括語言的示範能力,綜合教學技能等.還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重新設計塑造自己的形象。

讀了這本書,我獲益頗大,它使我明白自身的諸多不足,它給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10

在作文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經常訓練學生寫一些想象作文。

首先是培養學生有依可想。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在學習到“大年夜,又下着雪,一個穿着一雙很大的拖鞋的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突然兩輛馬車飛快地衝過來,嚇得小女孩把鞋都跑掉了。一隻怎麼也找不着,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着跑了。説等他有孩子時可以拿它做搖籃。”這句時讓學生談讀後感受,然後以《我就是那位小男孩》為題寫一篇讀後感。學生們在文章中寫出了對小女孩的同情,對那個社會制度的憤恨。

其次,給孩子們搭建想象的平台,讓孩子們在寫作的空間任意翱翔。如:讓孩子們寫《二十年後的我》、《我長大了以後》、《假如我是市長》、《我的理想》、《假如我會克隆》等這樣的文章,來訓練孩子們的思維,想象給孩子寫作添上了翅膀,有些孩子發揮極致,洋洋灑灑上千字不成問題,有些孩子不僅能想象未來,更可貴的.是能充分認識自己的今天,要想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必須要好好學習,朝着自己的目標努力。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11

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有賴於教師對課程的認識和開發,無論我們是將課程視為“預成的學科”“預期的計劃”“行動的目標”,還是理解為“應獲得的經驗”“法定文化”以及“師生對話”,若缺少了有自覺性的、有理想的教師,所有的課程定義都將毫無意義。

課程改革賦予了教師太多的任務,從課程的實施者、操作者、控制者到課程的開發者、研究者、指導者,從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到如今關心學生的健全發展,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遇到的難題和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應該説,此次課程改革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教學平台,而且還為教師創設了諸多的發展途徑。“改變”成了課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對課程、目標、教材、教授、學習、評價和資源的認識,對設計、過程、方法、手段和生成的.理解,一切都在“改”中變化。雖然我們還有諸多的理論問題要解決,也有諸多的實驗困惑,但是有一個事實不能否認:我們已在改變之中,並且教師在其中正在積蓄自信力,學生在其中正在活躍精氣神,課堂在其中正在復發生命力。我們看到,教師們開始親近教與學的理論,學生越來越習慣自主的學習,課堂也向民主化邁出了可惜的一步。“改變”是課堂改革無休止的努力,已然在改變就不是無望中的權宜之計,而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位學生髮展的無限追求。因此。我們需要抱着科學、務實的態度,不斷的對課程改革進程中的每一個腳步逐一記錄,以便自己有更充盈的智慧和健全的能力去激勵前行的信念、承受改變的義務。

作為我們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要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確實有些困難,在觀點上不接受,通過學習這本書,在新的教學理念上有了新的認識。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低年級來説尤其如此。關注學科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學生,關注結果的同時個人能夠更多地關注過程。只有設計適宜的活動,學生才能在經歷過程中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12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這本書的作者帕克·帕爾默寫的故事幽默風趣,情節跌宕起伏。書中講述了數十位美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鮮活的教學實例向我們展現了超越職業恐懼和重拾教師心靈勇氣的精神,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告訴我們,“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的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我完善”。

一、教學勇氣的推崇

帕克·帕爾默認為,教學勇氣就是指教師有勇氣以符合他們內心最推崇的價值的方式教學,而不是以符合制度規範的方式教學,也不是以迎合學生的方式教學。教學勇氣源自教學的內部景觀,就是用真心去教學,就是使教學契合本性,就是追求完整的教學。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説過,“教育意味着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棵大樹搖動另一大樹,一個心靈喚醒另一個心靈”,帕爾默和雅斯貝爾斯的觀點不謀而合。

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自身完整和心靈的自由,但繁雜的教“規則”“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師心靈失落。在現實教學活動中,雖然教師傾出一腔熱血,熱愛自己的教學,盡心盡職地工作,但學生和家長未必都能夠尊重和理解教師的一片苦心,這也會加倍傷害教師脆弱的心靈,給他們潑上一盆冷水,讓他們心灰意冷。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是出於心靈的原因,再加上熱衷於自己的學科教學、樂於幫助孩子學習等願望而成為教師的。但是隨着工作時間的推移,他們會遭受到這樣那樣的“恐懼”,使很多教師失去了這種心靈的力量,教學熱情嚴重地受挫。我認為,唯有與學生、與家長、與同事真誠溝通,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才能釋放心靈,戰勝“恐懼”。我想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教師要始終保持心靈的開放,遇到問題冷靜地分析,跳出教育的圈子看教育。如果自己的觀點是有效的、是對的,即使力不從心,也要能夠堅持。這樣,我們把自己的心靈獻給學生,才能夠鼓起教學的勇氣,才能夠獲得教學的幸福感。

二、教學相長的重建

“教學於共同體中──以主體為中心的教育。”這是帕爾默在書中提出的.觀點。前一段時間教育界流行的觀點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許多教師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習看起來很熱鬧、很主動,但沒有章法,沒有深入,討論探究重在形式,淺嘗輒止,甚至偏離學習目標,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大程度被放棄。再來看一看帕爾默這句話是不是對我們有所啟發:“在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環境中,有時產生不經思考的相對主義傾向??當學生被放在中心位置時,教師可能會放棄太多的領導權;當什麼都以學生為標準,就很難再去正視個人或團體的無知和偏見了。”帕爾默指出,我們的教學經歷了“學科中心説”“教師中心説”,乃至現今的“學生中心説”。他説:“也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為中心。”他的觀點給了我們雲開霧散的感覺,可謂一語道破禪機。那麼什麼是教學的主體呢?帕爾默認為,這個主體是由學生、教師以及作為溝通師生關係充當媒介工具的偉大的“第三事物”組成。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專注這一“偉大事物”,構建複雜互動的真正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沒有單方面的教學者,也沒有單方面的接受者,更沒有單方面的成長者。課堂不僅是學生的舞台,也是教師的舞台,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和諧、融洽,共同成長。這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古人云“教學相長”,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三、教學牧場的形成

帕爾默對於教師角色的定位十分準確,他説:“當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就像牧羊犬。”帕爾默在教師工作坊中,給大家出了這麼一道填空題:“當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就像??”他的目的是希望生成和探究我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們的獨特身份認同所藴含的隱喻和影像,從中發揮教師的洞察力和想象力。許多教師回答這個問題時,為自己提出了許多成功的隱喻——教得好的狀態就像一簾瀑布,一名爬山向導,一名園丁或一個天氣系統。每個人的隱喻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優質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而作者在空格里填的答案是“牧羊犬”,“當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就像牧羊犬”。讀到這裏,我也在思索着自己的答案,同時又很認同作者的這個隱喻,它很確切地描述出了一個實踐真正共同體的空間影像。帕爾默解釋道:“牧羊犬有四種重要的功能。它維持一個使羊羣能放牧和自己吃草的空間;它把羊羣聚集在那個空間之中,不停地把走失的羊羣找回來;它保護空間的邊界並把危險的掠奪者阻攔在外;當放牧的草原上的草吃完了,它和羊一起轉移到另外一個可以得到它們需要的食物的空間。”教師在教室中的任務就相當於牧羊犬在草原上的任務——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吃草”,讓學生明白一定要自己去“吃草”,教師永遠不可能替代他們“吃草”,而當他們已經在那個地方能學到什麼知識後,教師就一定要把他們轉移到下一個“牧場”。這就是主動學習,這就是學會學習。

總而言之,帕克·帕爾默的這本《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可以説是教育教學理論的經典著作,真實地揭示和再現了當下我們教師所遭遇的現實窘境、痛苦和困惑。閲讀了這本書,我彷彿經歷了一次心靈之旅,帕爾默的一句句真知灼見,猶如深埋在沙坑裏閃爍着光芒的美麗貝殼,等待着我們一點點地去撿拾,去挖掘。我相信,它能夠幫助我重新拾起失落的心靈,找回曾經失落的真我,提醒內心真我的存在,使我一直保持教學的激情!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13

已經很久沒有耐着性子,將一本厚厚的書慢慢讀完的經歷了。如今利用假期,斷斷續續地將《國小語文情境教學》拜讀完了。

《國小語文情境教學》一書,指出講究學生的積極情緒,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把學生經常帶到大自然中去,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表象,讓學生在實際感受中逐步去認識世界,為學好語文,發展智力打下基礎。

作為一名經驗不足,而又渴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語文教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課堂教學是我國中國小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李老師認為,教學不僅是為了學生的學習,還為了學生主動的學習;教學不僅是為了學生知識的學習,還為了學生精神世界的`豐富;教學不僅是為了學生的未來作準備,還為了今天獲得最初的幸福人生。教學過程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去嘗試、體驗、感悟的過程。

正是在此基礎上,李老師開始對情境教學進行了探索,在經歷了創設情境,進行片段語言訓練;帶入情境,提供作文題材;運用情境,進行審美教育;憑藉情境,促進整體發展四個階段以後,逐漸形成了一系列情境教學操作體系。即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為核心,以練為手段,以周圍世界為源泉的情境教學操作模式。

我最感興趣的是情境教學對過程的優化,它分別體現在組成語文教學的三大因子識字、閲讀、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中可以利用漢字造字原理創設情境,是獨體字形象化;可以利用漢字結構創設情境,認識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可以憑藉情境豐富詞彙,在整體中認讀運用;可以利用漢字音同、形近的特點,高年級進行閲讀前的歸類識字。在閲讀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優化,是貫穿在整個閲讀教學過程中的。初讀創設情境抓全篇,重在激發動機;細讀強化情境,理解關鍵詞、句、段;精讀憑藉情境品嚐語感,欣賞課文精華。作文教學方面,李老師是採取下列步驟優化其過程的:

1)觀察情境,提供源泉;

2)進入情境,激發動機;

3)拓寬情境,打開思路;

4)範文引路,教給方法;

提早起步,螺旋上升。這樣的教學方法不正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嗎?枯燥,直白的講解不是語文,含情、入境才是語文,這種理念值得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學習和利用。

書中穿插了大量的教學案例,更給了我大量直觀感性的幫助,書中的例子均出自國小語文教材,李老師用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教學完成了我們日常教學中的重難點,其中包括識字教學、閲讀教學,散文、詩歌、童話的教學,以及作文教學。那精巧的構思,新穎的設計,讓人不得不佩服這位辛勤耕耘在教壇的老教育工作者的用心之深。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14

本學期我有幸成為區xxx名師工作室成員,認真閲讀了《國小英語高效教學》一書,讀完此書,收穫頗豐。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感到了自己之前教學的諸多不足,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加高效?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教育專著中那份鮮活的理念,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與動態。

要進行高效教學,課堂教學中必須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所謂多信息,指的是課堂教學要增加學生接觸外語語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聽些生動、有趣、幽默的對話和短文,讓學生在愉悦中潛移默化地獲得信息,積累素材,豐富知識,激發興趣。

隨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聽和閲讀外語語言材料的質和量。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視野拓寬,信息量加大,聽、説、讀、寫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學生外語實踐的量大面寬。教師講解多,必然減少學生練習、實踐的機會。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激勵學生積極學習,提高外語實踐的密度。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各項外語活動。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平的基礎上的教學內容並列和反覆地進行語言基礎知識和能力的訓練,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從聽、説、讀、寫各種不同角度展開,以增加外語實踐的量和外語實踐的人數。

快節奏指的是學生學習和操練的節奏要交替緊湊。當然所謂的“快”不是指一味的進度快,而是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轉換、環節交替緊湊,語速正常,學生操練外語的內容和學生輪換操練的頻率要快速、協調。為了節省組織教學的時間,師生之間要達成一種默契,可藉助於一些手勢語、體態語和暗示來表達教師的要求。這本書主要闡述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新課標精要解讀:

主要引導老師重點分析新修訂後的課程標準對於相關英語學習內容的主要目標要求、實施建議等,想方設法讓老師做到“標準在胸”。

二、常見問題梳理:

就一線普通英語教師教學中最常見、具有代表性及傾向性的誤 區、問題給予精要提示,以便於改進。

三、高效策略導引:

從理念與實踐結合,特別是與大多數普通英語教師教學實踐結 合的角度,指導運用實用、高效、便捷的國小英語新課程實施策略。

四、實用案例透析:

選用普通一線教師成功的教學設計、教學案例並評析,使之接 近普通教師教學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易於揣摩領會,且便於“學”,能夠“學”。

五、智慧經驗鏈接:

精選時效性、操作性強,有見地的相關經驗、做法或觀點,以 期達到拓寬視野、融會貫通的目的。

六、反思討論實踐:

結合國小英語教學的具體實踐,每節提供兩個相異或相反的觀點,並提出直指英語教學實踐的兩個現實問題,以便引發教師結合實踐,梳理自己的觀點,反思自己的實踐,從而提高自身英語教學水平。

領會了這本書的內容,高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所謂“高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説,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我認為高效教學中的“效”字不僅侷限在課堂中的體現,還應體現在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與專業知識水平。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麼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高效的教學。只有這幾方面都做到了高效,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教學。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通俗的'講就是指教師的備課:教具的準備,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任務的佈置,教學環境的設置,以及學生課前應做好的相應的準備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飾的課堂上,就要利用學生的衣服來教學,因此,上課前就要求同學們準備好各種衣服。再如為了突出英語學習的氛圍,我們還可以在課後讓學生布置英語角,辦英語手抄報等,讓學生活躍在英語的氣息中。教學設計這一環節十分重要,它為一堂有效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首先,教師應當瞭解學生的應有知識和能力水平,以及心理個性年齡特點,並根據學生已有的這些特點確立適當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確立目標要符合學生實際並且難易適度,不能過高或過低。

2、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活動的設計。現在國小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課時緊班容量大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國小英語教師更要抓住教材要點,並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從實際水平出發,靈活安排使用教材,從學生的興趣、學習風格和學習動機出發,設計課堂環節,既不要太過複雜繁瑣又要引起學生興趣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

二、要進行高效教學,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與專業知識水平。

高效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同時,教師須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瞭解新教材特點,恰當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以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並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要多接觸名師,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並付諸實施。在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對待學生必須循循善誘,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意識,努力創建平等、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係,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

國小教學讀書心得15

我拜讀了《舞蹈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在學習中感受到了在教學中教師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並將學習情況作筆記如下:

在教學中,教師的教態猶為重要,一般來説,音樂教師應該讓作品先打動自己,再去感染學生。一個合格的音樂老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外,還要以情感人,把教學內容演繹的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地使學生陶醉於音樂之中,讓他們不知不覺地隨着音樂節奏動起來,激發學生音樂表演的興趣和慾望。在音樂教學中,導課猶為重要,只要老師教“導”有方,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得以發揮。導課有幾種方法:如以歌唱導入,學生興趣高,學生主動,記得牢固。以表演導入,具有生動性。以故事導入,具有形象性,使學生印象深刻……繪聲繪色的結束語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收尾結課和開頭導入同樣重要,因學生活動的組織象深刻。

唱歌教學中範唱、伴奏的合理應用。在唱歌教學中,前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它具有定調,提示速度,醖釀情緒等重要作用。首先,伴奏要適度、適時、適量;要有層次,還要加間奏,有許多老師忽視了這一點,就簡單的起個頭,如:授課教師總是“預備----起”這樣,不利於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還有一點是注意伴奏切忌過於複雜,因為學生在學唱新歌時,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旋律和節奏上,這時如果伴奏太複雜,就會起到“喧賓奪主”的副作用。範唱時,對教師的要求也較講究,如範唱時,教師演唱的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因為學生學習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出於模仿,教師準確的演唱歌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表揚的恰當使用。教師應該以適時、適當的鼓勵,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使他們在學習中具有愉快的心情。這時候,表揚應當成為教師常用的法寶。在學生的眼裏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次掌聲都是對他們行為的最好褒獎,因此,對於學生的表現,老師應用“你真聰明……”等語言來讚賞,不要吝嗇你的讚揚;成功的體驗會化成學生對音樂的熱情追求。

律動、舞蹈的運用。奧爾夫説過:“原始的音樂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拜讀了《舞蹈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在學習中感受到了在教學中教師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並將學習情況作筆記如下:

在教學中,教師的教態猶為重要,一般來説,音樂教師應該讓作品先打動自己,再去感染學生。一個合格的.音樂老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外,還要以情感人,把教學內容演繹的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地使學生陶醉於音樂之中,讓他們不知不覺地隨着音樂節奏動起來,激發學生音樂表演的興趣和慾望。在音樂教學中,導課猶為重要,只要老師教“導”有方,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得以發揮。導課有幾種方法:如以歌唱導入,學生興趣高,學生主動,記得牢固。以表演導入,具有生動性。以故事導入,具有形象性,使學生印象深刻……繪聲繪色的結束語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收尾結課和開頭導入同樣重要,因學生活動的組織象深刻。

唱歌教學中範唱、伴奏的合理應用。在唱歌教學中,前奏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它具有定調,提示速度,醖釀情緒等重要作用。首先,伴奏要適度、適時、適量;要有層次,還要加間奏,有許多老師忽視了這一點,就簡單的起個頭,如:授課教師總是“預備----起”這樣,不利於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還有一點是注意伴奏切忌過於複雜,因為學生在學唱新歌時,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旋律和節奏上,這時如果伴奏太複雜,就會起到“喧賓奪主”的副作用。範唱時,對教師的要求也較講究,如範唱時,教師演唱的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因為學生學習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出於模仿,教師準確的演唱歌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表揚的恰當使用。教師應該以適時、適當的鼓勵,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使他們在學習中具有愉快的心情。這時候,表揚應當成為教師常用的法寶。在學生的眼裏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次掌聲都是對他們行為的最好褒獎,因此,對於學生的表現,老師應用“你真聰明……”等語言來讚賞,不要吝嗇你的讚揚;成功的體驗會化成學生對音樂的熱情追求。

律動、舞蹈的運用。奧爾夫説過:“原始的音樂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能支持和鼓勵,教授學生自己所創編節奏型,自己創作旋律,自己學習作曲的方法。自己創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自己創編舞蹈等等方法,都不錯。音樂課上,不但要有動聽的音樂,親切温和的語言,還應有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老師為學生表演舞蹈,學生產生律動,通過自己的律動,學生感到了音樂的舞曲的節奏和歡快的情緒,更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那麼,學生唱到激動時,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正因為此,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好地表現作品,教師要根據中學生怕羞的心理特點,引導他們投入到音樂中來,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及死氣沉沉的教學氣氛,讓學生髮揮性地做一些即興表演,使學生的身體律動跟上音樂的節奏,二者合而為一,利用舞蹈、律動,活躍課堂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但是最好能夠讓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而不是幾個學生。因為學生的熱情都很高。

雖然筆記的內容不多,但學習的過程是非常快樂的!拜讀此書後也是受益良多的!樂教學中,教師能支持和鼓勵,教授學生自己所創編節奏型,自己創作旋律,自己學習作曲的方法。自己創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自己創編舞蹈等等方法,都不錯。音樂課上,不但要有動聽的音樂,親切温和的語言,還應有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老師為學生表演舞蹈,學生產生律動,通過自己的律動,學生感到了音樂的舞曲的節奏和歡快的情緒,更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那麼,學生唱到激動時,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正因為此,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好地表現作品,教師要根據中學生怕羞的心理特點,引導他們投入到音樂中來,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及死氣沉沉的教學氣氛,讓學生髮揮性地做一些即興表演,使學生的身體律動跟上音樂的節奏,二者合而為一,利用舞蹈、律動,活躍課堂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但是最好能夠讓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而不是幾個學生。因為學生的熱情都很高。

雖然筆記的內容不多,但學習的過程是非常快樂的!拜讀此書後也是受益良多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