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精選12篇]

來源:文書谷 1.64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讀後感[精選12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這是一本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親情之書。這幾天來讀的幾本書中,唯有它讓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親情,就像書中説的那樣,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鋭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書的開始便傅雷的自責,我不由對他產生了一絲同情,但是他似乎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但卻沒有辦法幫助挽回。第二封信便是葉其母親服從的母親,在作者筆下傅聰的母親寫得那麼的純潔善良,也讓我不由想起我的母親,她也是那麼的善良,但在我出行的五天中,她的眼淚似乎也變了,讀這兩封信便開始回味,可想要再讀的時候,夜色已深,只能等到第二天了。

第二天讀的.幾封信中,便是去勸告孩子,回憶昨天的內容,今天的似乎沒有那麼傷感,但這些囑託卻是父母最真實的寫照,從中我讀出了他們的擔憂,他們的關心,他們的關照,這一直是父母,從小到我們長大的時候,甚至成家立業以後改不掉的老毛病一樣。

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正如上面所説,這幾封信便是要去教你如何做人。

做人弗雷説要心平氣和,要講誠信,我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像找到了伯牙一樣,我的內心似乎也與她產生了共鳴,也讓明白了,做人是很難的,但你不去做人,能做什麼呢?阿貓,阿狗?但是話説回來,如果你心有所向,那麼你將會感覺到做人其實並沒有那麼的難。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和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是的,不錯,這正是生活與人性的結合,只有去走進生活,去控制人性,去了解人性,才會迎來高潮,你以為你已經走到了世界的頂峯但其實你並不知道有一些人已經在月球上去俯視你只是你們相距太遠,很難發現對方罷了。讀《傅雷家書》給我感受很深,從小事到大事,讓我瞭解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親情,讓我對親情又有了新的認識。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傅雷家書》中的內容蠻簡單,主要都是傅雷以書信給兩個兒子在藝術,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指導。一步步見證孩子的成長與成功。

正因為全書的書信,剛開始讀時是真的枯燥無聊,裏面既無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很少極大煽情。不過,看着看着,也就慢慢習慣了。大概是因為看久了,就覺得順眼多了。

在這部書中,傅雷用作為學者,父親兩個身份寫信。既有對兒子的愧疚,又會表達自己強烈的思兒心情;既會跟兒子談美妙的藝術,又會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面對兒子的情緒,感情,都以開明,理性,樂觀的態度去指導兒子。也是嘴硬心軟,現實平靜,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兒心切。是個優秀,理想的好爸爸,好教師。

對此,我也不禁想到我的父親。他雖然沒有傅雷一樣高深的文化,也不會專業的述語,但他會用最平凡的一切給我極大的'温暖。之前,我對於自家老爸對我高談大學,高中的事較為不滿,當時心裏只想着當下,對爸爸這種話題即是煩躁。後來,一回,家裏親戚和爸媽在談孩子的話題,這個話題總會使大多父母孩子敏感。他那時爸爸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知道她現在有壓力,她也長大了,要自由,會叛逆,所以對她的成績,我不去計較。”就是這句話使我對爸爸一向形象改觀。以前只覺得極好的高中,大學都是爸爸對我的必須,之後我才真正明白,這只是期望與動力。這就是爸爸給我的一個教導。

通過這本書,我懂了,父母心底最深沉的愛,從來都是毫不掩飾的給予孩子。用自己的經歷,理解給孩子上無數堂有意義的課,他們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用淳樸,平凡為孩子鋪設自由的未來。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脱在小我之上。”這是出自《傅雷家書》中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使我受益匪淺。

這句話的大意是:只要你夠努力,你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傅雷對兒子的期望很大,家教也很嚴,整本書都在激勵着傅聰成為最好的自己,充滿了對兒子和祖國的愛。從中我明白了,我們年輕人都應該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成就最好的自己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得付之行動。那麼怎麼樣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呢?我覺得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沒有目標,沒有堅定的信念,因此他們通常都碌碌無為而沒有什麼巨大的成就。而那些努力拼搏,有目標,有理想的人,大都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不是因為他們聰明,而是他們有了目標,就有動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我自己也是一個例子,在剛上國中的時候,我沒有什麼學習目標,整天漫無目的,懶懶散散,導致我的成績在班上一直不是很優秀。直到七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媽媽為我分析了成績差的原因,而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進入班級前10名。此後,為了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我非常努力的學習。終於,在七年級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許多著名的人物也都是因為有了目標,才努力奮鬥,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例如,奧斯特洛夫斯基,雖然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他不甘沉淪,決心努力做一個更好的自己,最終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著作。

傅雷的這句話也讓我明白,只要有了目標,就有了行動的動力。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樹立目標,通過努力來成就更好的自己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傅雷家書》中,傅雷於1961年6月27日給兒媳彌拉的信中説:“在家中維持有條理的常規,使一切井井有條,你們還年輕,這些事很難,付諸實行並堅持下去,可是養成良好習慣,加強意志力,永遠是件好事,久而久之會受益無窮。”

傅雷所説的這些,為的是讓傅聰夫婦能夠有條理的生活,他同時也道出了一個真理“堅持才會勝利”。有些人在生活學習上,只是制定一個虛無縹緲的計劃,但卻並不能付諸實行並堅持下去,從而只能使這目標一直停留在想法上;但是短暫的實行也並不能使人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要靠日積月累的堅持和努力付出的。

記得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孫權勸學》中,呂蒙在受到孫權的啟發後,勤奮學習,苦讀經典,最終學有所成,連魯肅都對他的才華讚不絕口。呂蒙能夠聽取他人的建議並堅持努力的,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去學習讀書,對於他説原來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事,他卻能夠通過自己的實行得到進步,這就是勝利。

朗朗從小就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位鋼琴巨星,可他並沒有只把這一夢想停留在腦海之中,而是夜以繼日的`練習彈琴,直到手都練麻了,卻也只是雙手沾一下水,用力甩一甩後繼續練習。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夠取得成就的原因。

我一開始跳繩並不多,動作也十分不規範,三分鐘的時間內我只能夠跳300多下,我發現了自己的這一問題,並給自己制定了三分鐘跳420個的目標,於是我每天晚上堅持跳1000個繩,休息一段時間後,給自己計時三分鐘,看看自己跟前天相比有沒有進步。一個星期過後,我終於能夠在三分鐘之內跳420個繩,這全都要歸功於堅持鍛鍊。

傅雷在信中所教導兒子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使他成為一個正人君子。這本書對我感觸很大,也讓我明白了:想要完成一切看似很難的事情,只要付諸實行並有力的堅持,這些困難終究能夠被解決。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人的生命是有侷限性的,而人的事業卻是永無止境的。教育兒女,可以延續自己的生命。

當兒女離開父母時,父母總是不捨的,就像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當兒子遇到感情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會鼓勵他面對,父母會關心他的身體,讓他時刻銘記他是一名中國人。亦師亦友,是傅聰的父親;多愁善感,是傅聰的母親。

在生活中,我們與父母又是如何?父母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誰能料到中間會發生什麼事,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吧,畢竟有人管着你、關心你、照顧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即使你犯了錯,他們會包容你;即使你對生活失去了希望,他們還會鼓勵你積極面對,給予你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世界上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父母的呼喚。807班李雨萱

與母親共讀《傅雷家書》,我的感觸很深,信中,傅雷對於兒子傅聰的關心無微不至,對於他學習,感情上的見解,也很獨到,不單單是從父親的角度所提,更多的是從朋友的角度過來人的角度,來幫助傅聰。

傅雷所表現出來對兒子的愛,就如大山一樣,給人以踏實和穩定。他能從更大的角度給傅聰提出建議,區別於母愛,父愛所表現出來的其實更讓人感動和回味。

讀完後,我與母親,也同樣收穫頗多,我們學習了傅家父子那樣的相處模式。像朋友,像師長那樣傾聽對方,給予其精神上的幫助,和學習上的建議。不再被傳統的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相處要求所束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能夠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可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明白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所以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此刻,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所以,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書中所學的《傅雷家書》兩則讓我們記憶猶新。傅雷和傅聰父子,不但是生活上的朋友,而且還是藝術研究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着萬里之外的兒子的每一次心跳。預想着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傳送着自己惦念和祖國的聲音。

看着裏面一封一封的信,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感動只是在那一瞬間,而傅聰面對這些信時,感動是給予他的安慰。而對於我,加大了我對讀書的渴望。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下兒子面臨社會的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的經驗,才是天下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自己的兒女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都應該放下逆反的心裏,聽從父母的`教誨,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後的生活更加快樂。

“望你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剋制一切的煩惱。”

這段話説出了母親就是這樣關愛我們的。要説還是母親的心理,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的用心良苦。母親在兒子感情了路上的苦口婆心。唯獨我們的學習之路總是被自己的耳朵忽視得無所緊要,從不在乎父母對我們的期望。

從書中我們誰都能體會到父母對我們含辛茹苦的養育。而我們每天只是“人身在世,吃穿二字”的想法消遣這時光。每天就那麼一睜一閉地敷衍了之,然後我們活的並不有意義。就像讀書,沒有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有效資源,每天無所適從地在教室裏追逐打鬧。六年又三年,人生哪有那麼多時間給我們浪費。在我們即將終老之時想到的是:我們這一輩子到底活出了一個什麼名堂。就那麼眼睛一閉,這個世界你還能再看到什麼,還能在享受什麼。

現在,不妨學着傅聰,理解傅雷,好好地為自己的讀書負一回責任。這兵荒馬亂的青春藏夾着我們太多的歇斯底里,當天真遇上現實,才明白我們不能這樣無所適從下去。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身邊一向有人給我引薦這本書,但我一向沒有去了解。今天一看,確是讓我形象深入。

讓我得到這樣感觸的原因——傅雷先生有着異樣的品格魅力。

“真實的光亮絕不是永沒有漆黑的時刻,僅僅永不被漆黑所掩蔽算了。真實的英豪絕沒有卑賤的情趣,僅僅永不被卑賤的情趣所服氣算了。”這是傅雷先生對咱們品格上的鼓舞,言外之意流露出他品格的尊貴。就好如他批評八股文,以為八股文是使人思維懶散,感覺麻木,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品。

而這種共同的品格魅力不只體現在文學方面,還在於藝術和人生。他從前説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終做鋼琴家。”他將層次講的很清楚,也説明晰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沒件事都是要一步一步做起的,而這全部的根底便是做好人。

也正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脱不開品格,乃至是着重於品格。這種教育方法令我入神,我以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這讓我知曉成果並不是處於榜首位的,品格才是。只要具有傑出的人品,才會讓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提高,才能使一個人獲得更加優異的成果,才會懂得什麼是感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我期望每個家庭都能懂得這個,我期望他們不會再一味地尋求孩子的好成果,而忽視對他們品格的培養,我期望那些因一些瑣細小事而引發的弒親事情不會再呈現在人們的視界中,期望當今的社會越來越潔淨.

我信任這個社會會越來越陽光,每個家長教育也會更加明麗。我也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學習,真實做到從我開端,為子孫做好的典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很多時候,一本書都有其最佳的閲讀年齡。雖然很多年輕人的評論普遍都很負面,可對於我這樣一個走完半輩子的人來説,《傅雷家書》所帶來的百感交集,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説得清的。

這原本就是家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在當時的條件下,書信是最普遍的交流信息的方式。作為父母,既然不能常常見着孩子,那深切的牽掛和思念,恨不得在紙上全數傾吐,所寫內容自然也不會有任何避諱,家長裏短,叨叨擾擾,想説啥就寫啥,如同孩子就在眼前一般。對子女而言,也是見字如面。

可傅雷畢竟不是一般人。他學識淵博,藝術涵養高深,他熟通西方文化,但更追崇東方文化的精髓,他對於孩子的教育,是身教重於言教。他品性率直,個性剛毅,同時又擁有藝術家的敏感氣質。他身上體現中國文人的清高自傲,卻又平易近人。一個嚴謹,認真,聰慧,高貴,正直,敏感,以精神追求為重的學者與一個愛子情深的父親的完美結合。在其人生後半段,與兒子書信往來的十多年裏,寫下了三百餘封信,單就提筆塗墨,平均每封達數幾千字(後期因眼疾不得不打字),並逐一編號登記,字裏行間承載着一個深沉如山的`愛。

而書信的內容,除去生活瑣事外,首要還是重在道德教育,以"先做人"為第一原則,從瑣事,細節,古語,經典等等談開,無一不體現其良苦用心,孜孜不倦的教誨。此外,在信中還有如此之多的關於東西方文化,藝術,哲學的精彩論述,以及對中國古籍作品的推薦與評論,較為難見且珍貴。父子倆最終性情相近,通過精神交流與共鳴,共同在藝術的世界遨遊,也是令人羨豔。

可歎的是,這段至情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被抹上一道如此濃烈的悲劇色彩,不由扼腕,幾度淚目。一身清白留人間,最好地詮釋了傅雷作為中國文人的節氣與自尊。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0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佈滿着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索,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為假如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説: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往返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假如天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意。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説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説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裏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着擔心讀者。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1

《傅雷家書》是一本滿溢着父愛的書。書中傅雷不僅表達了對出國在外的兒子的思念,更在行為素養、思想感情等方面嚴格要求傅聰。都説只要認真讀一本書,就能明白其中藴含的道理,那麼當你認真讀《傅雷家書》時,就一定會體會到書中的父子情深。

當傅聰幾個星期不回信時,傅雷會非常焦慮,甚至寫信的次數會更加頻繁,他會毫不耐煩地追問他為什麼這麼久不回信,是因為事務繁忙,心情積鬱,不能自拔嗎?他每次都肯定傅聰的事務繁忙,並表示理解,但他仍是希望傅聰能儘快回信,免得讓他着急。看的出父親對兒子的理解和對他遠走高飛的盼望和期待。

傅聰在結婚前每次給父親寫信的內容可以歸結為一句:自己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和造詣,在同學老師等人之間的交際關係和認識,對自己現在做的事的梗概,但似乎都沒有説對父親的愛,對他們目前境遇的疑問。或許這也情有可原,畢竟愛是難以説出口的,特別是在親人面前,而在傅聰婚後,傅雷也關注起了傅聰的家事,給傅聰的妻子彌拉也寫起信來,得知彌拉是一個素養極高的`女子,並且也常教導傅聰處理家事。

回到開頭,傅雷説他虐待了傅聰,這也沒錯,傅雷從小受到母親的嚴格訓誡,他也愛到了母親的影響,對傅聰甚是嚴格。傅聰邊練琴邊看書,傅雷便拿煙灰缸將傅聰鼻子砸出了血,頓時血流如注。但是在傅聰出國那天便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看得出父親望子成龍的心切和期盼,和傅雷對兒子深厚的愛,不然他不會在意他虐待了兒子。

在全書結尾,中國爆發了__,這時傅雷和妻子已做好了自殺的準備,因為傅聰不願意回來看他們,這讓傅雷的精神支柱倒塌。雖然我不知傅聰是如何想的,但傅雷對兒子的愛,對骨肉的愛非常深沉,以至於導致他自殺的客觀原因。

傅雷是個嚴謹的翻譯家,他不僅留下大量的翻譯文本,也留下中國萬千人的感動的書信,而我堅信,他給世界帶來的不止於這些,還有愛和大義。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2

待來生,再同堂可好?

因初讀此書時略查背景,再讀來不免難過,又為傅雷夫婦生前受而忿忿不平。故人已去,只望世人留於心,指點後生道路。

家書讀來真切,因是親人間來來往往不加雕琢的質樸文字,那一幕幕温馨而又動人的畫面常常浮現腦海,也望見了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真摯情感。父母為兒子在外奔波的掛念,化在了字裏行間,轉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描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皺紋,彷彿在播放着一部建國初期知識家庭的成長史。

父愛如山。

你可明白,那以往與傅聰先生僵持不下的傅雷先生,竟有如此温柔的一面,化作如水般温柔的父愛,綿綿於子女的心中久久不散。那封封家信中,承載了多少個不眠的'夜,糾結了多少下筆不定的心境。以往那個在子女面前鐵骨錚錚的父親,竟得此般柔情,又感如山沉重的父愛。

母愛似海。

信中,隨處可見朱梅馥先生對傅聰先生一家的掛念,異常是在凌霄出世後,對這個孫子的掛念更甚,“凌霄的保姆走了,彌拉怎樣忙得過來?我一點忙都幫不上,心裏説不出的內疚。”讀來令人動容,感歎着母愛似海。

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並沒有活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我感受着如山的父愛,沐浴着似海的母愛,我們與家人的交流並不需要經過書信這種大費周章而又須歷漫長等待的方式。但,我們不會常在寫給家人的長篇書信後加上“祝你們身體健康,心境愉快”,我們不會細細斟酌父母對我們説的一字一句,揣摩父母所做的一舉一動。中國人講究“言傳身教”,從小至今,我們究竟在父母身上學到了多少,生命中還有多少次能感恩父母?

別研究了好嗎?每一刻都是生命,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猶豫,或是“再等等”,老天爺小氣地就給了這麼點時間。別讓父母錯過你的成長與感動,快去把那些該做的做完,活出生命的內在!

驀然,我又想起了故事最終枉故的夫妻。感恩,感恩他們無私的愛感染了每個讀書的人,悟得了一絲生命的真諦。

“願來生同堂歡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