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四大名著的讀後感7篇

來源:文書谷 1.53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大名著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四大名著的讀後感7篇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讀完了《三國演義》,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千里走單騎,孔明三氣周公瑾。蕩氣迴腸,羣雄四起,再次重現了當年的戰火風雲,雖時隔一年,但依然難忘。

劈華雄,鬥呂布,斬顏良,誅文丑,何等威武;千里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何等忠義;單刀赴會,水淹七軍,何等智勇;張飛遇刺,敗走麥城,何等淒涼。當年桃樹下,香火依然,桃花盛開,但英雄已去,忠骨埋黃土之下,死亦為鬼雄。

諸葛三氣周公瑾,草船借箭,妙借東風,充滿智慧與神妙;茅廬未出,便知天下三分,三讀劉備愛才之心;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但諸葛六出祁山,百將戰死,不言放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代傳奇,客死五丈原。

趙子龍單騎救主,勇奪阿斗,一身是膽,充滿英勇與義氣;多次救主,一人勇鬥曹軍,無人能敵;常勝將軍,皆稱飛虎一身膽,不負英雄千古名;但英雄一人無力迴天,蜀國之敗已成定局。一代神勇,大事未成而離去。

今天,城市的.黎明在陽光中露出笑臉,城市的喧囂在汽車聲中甦醒,高樓大廈,綠樹鮮花,笑容滿面,一片和諧。

公元二零八年,戰場的黃土在戰鼓聲中揚起,戰場的廝殺在吶喊聲中開始,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昏天地暗,一片血腥

我,沉浸在英雄豪放,神機妙算之中,奸為曹操,智為諸葛,義為關羽。120回,回回是經典;120回,回回是精妙。羅貫中的筆下,一朵文學奇葩盛開了六百多年,跨越了三個朝代,從未凋謝。滿腦子都是那120回精妙絕倫的故事,使我聯想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之中,經久不息。

雖我只是個中學生,英雄氣概,豪放義氣與我相隔太多太多,但我可以改變小事;我不能征戰沙場,但我可以奮鬥在考場;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可以改變自我。《三國演義》,給了我太多的感悟,英雄本色,智勇兼備······永生難忘!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2

四大名著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我很喜歡讀。

其中,我最喜歡吳承恩的《西遊記》。書中師徒一行四人去西天取經,面對九九八十一難,他們沒有放棄,合力克服艱難險阻,最終取經成佛,讓人敬佩。更引人入勝的'是,每一個人物都在作者筆下活過來了,尤其是孫悟空,有趣又有義,説也説不盡。瞧瞧他出世時那破石而出、驚天動地的場面,妙啊!連天上神仙都驚到,這暗示他絕非平凡之輩!

它勇敢無畏,下海借神器,上天鬧神宮,活像個三四歲小孩,無知無畏耍着玩意,任性十足,可愛十足!拜唐僧為師後,不管他人説什麼,一心除妖降魔,為民除害,真真兒一條好漢!“三遇白骨精”,他火眼識妖、果斷除妖,師父誤會他,責備他,也毫不手軟。被師父狠心趕走後,他滿懷委屈,甚至跑去和觀音菩薩訴苦,儘管如此,當師父深陷險境時,卻不計前嫌,解救師父於危難間。他愛憎分明,情義十足。唐僧為什麼責備悟空,還狠心把它趕走呢?我細想了一會兒,肉眼凡胎的師父有顆善良之心,無法分辨人妖的他,不忍看到徒弟如此魯莽,擔心傷害無辜百姓。善裏有愚,愚中存良,這是有血有肉的唐僧。八戒和沙僧也是如此。

八戒好吃懶做貪色,經常想半途而廢,分行李散夥,可是它也有勇猛、忠誠、機靈的時候。沙僧吃苦耐勞,忠厚老實,但是缺少幾分機智。作者筆下的每個人物都那麼鮮活、真實,如同生活中的芸芸眾生。除去人物,《西遊記》還有好多好多奧祕吸引着我。我得知唐僧乃金蟬轉世後,又迫不急待地將孫悟空“揪”了出來,原來他是治水的大禹轉世!怪不得,定海神針會閃閃發光!妖怪們明明可以學習不老仙術求得長生不老,為什麼還要費力不討好地去吃唐僧肉呢?

孫悟空會法術,他可以揹着師父騰雲駕霧去西天取經呀,為什麼還要歷經那麼多磨難呢?……太多謎團纏繞心間,不得不説,《西遊記》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大寶藏!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3

在暑假裏我通讀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讀完之後感悟頗多。

整部水滸傳,主要是講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權,整個朝廷奸臣當道。是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被逼無奈反上梁山。後來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討方臘時死傷過半,最後不幸起義失敗。

我在讀書時,常常會被作者那入情入境的描寫給深深地吸引住,似乎那情景就在我眼前發生一般。每當我讀到宋江在梁山泊義聚108位好漢時,我似乎熱血沸騰。每當我讀到宋江率領大軍殺得高俅落荒而逃、丟盔棄甲時,我不禁拍手稱快。當我讀到書末宋江和其他頭領慘死時,卻又忍不住涕淚縱橫。水滸傳讀後感600字

在水滸傳裏,宋江一直都是忠義兩全,因為他的忠義所以在他的身邊凝聚一羣英雄好漢。無論是來自敵營,還是與宋江素昧相識,這些好漢們都會死心塌地的為宋江赴湯蹈火。也正是因為他的忠義,在當他得知皇帝賜給自己一瓶毒酒時,仍無怨無悔。還怕李逵聽到自己的死訊後再去造反,毀自己的一世忠義。於是又將李逵一起拉下黃泉路。可以説成就宋江的是他的忠義,毀宋江的也還是他的忠義。

在水滸傳中,還有一個人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幾分張飛的影子。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他們共同點有很多,第一:“他們兩人都是愛酒如命,而且酒風不正。”張飛醉酒後喜歡鞭打士卒,而李逵呢則是“酒性不好,多人懼他”。第二:“他們都有着驚人的'武藝。”李逵是一把板斧,幾乎天下無敵。張飛的武藝按照關羽的説法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第三:“這兩人都很魯莽。”李逵的魯莽常在言行舉止中流露出來。張飛則在他那火辣辣的性格上。當然張飛在有些時候還是有點細心的。

我覺得水滸傳中雖然有一些血腥的場面在裏面,但它絕對是一本很有價值的讀物。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4

我都不知曉自己讀了《紅樓夢》多少回了,但每讀一次,就更喜歡它一分。在《紅樓夢》中,最喜歡的就是林黛玉了。

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自小體弱多病,賈寶玉在首次見到她時就評價道:“嫻靜似嬌花映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又因“兩眉顰顰似蹙”,為其命字“顰”。也正由於身體的柔弱,註定黛玉的幸福渺茫。

傳聞黛玉前身為絳珠仙草,為了報答寶玉前世的澆水之恩,遂轉生為林妹妹,向寶玉還眼淚,當最後一滴眼淚還幹,也就是黛玉香消玉殞之時。雖説是傳聞,但在賈府的黛玉,眼淚好像變得便宜,眼睛常腫得如兩核桃。有人説是黛玉小家子氣,所以才會常流淚,但在我看來,是什麼原因在於賈府這一大環境。“一年三百六10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黛玉對賈府的評價。賈府在黛玉看來,就如一洪水猛獸,充滿污穢之氣,而在如此黑暗齷齪的環境中,黛玉一直維持我們的內心不受污染,堅守“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宛如污泥中的白蓮,一塵不染,潔白無瑕。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哪個憐”,身在賈府,是黛玉的無奈,知心的'只有寶玉一個,在黛玉心中,嚮往着自由,“願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可惜不可以如願!黛玉是聰明的,她知曉自己擺脱不了封建女子的運勢,但她沒屈服,而是進行反抗,所以,她對於跟自己抱有相同想法的寶玉給予支持。

但運勢是殘忍的,寶玉因丟玉而瘋癲,黛玉身子孱弱,遂有了新娘偷龍轉鳳這一招,也直接致使了黛玉的消殞,間接導致寶玉最後的出家····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女子最後都逃不過紅顏色衰,黛玉的早逝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呢?或許,死,對黛玉來講是一種解脱,是悲劇的終結,也是一種幸福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5

《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部描寫綠林好漢的章回小説。它描述了北宋宋徽宗年間,在山東水泊梁山聚集了一支先由晁蓋後由宋江帶領的農民起義軍,從聚眾造反到接受朝廷招安的過程,終於由盛轉衰,曲終人亡,讀完不禁令人對作者寫作技藝無比欽佩,同時也為眾多的梁山好漢的命運扼腕歎息。

我認為在《水滸傳》中,“”使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身懷絕技的梁山好漢統一到“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聚集在水泊梁山的主要原因。在三敗高俅之後,水泊梁山達到了鼎盛時期。這時水泊梁山可謂蒸蒸日上、轟轟烈烈,大家大碗的喝酒,大塊的吃肉,那是何等的暢快,何等的豪邁!可是首領宋江卻堅持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並帶領梁山的英雄好漢遠征遼國,隨後去徵王慶、田虎,最後徵方臘。到頭來眾位梁山英雄好漢死的死,傷的傷,離得離,散的散,最後108將也只剩下悽悽慘慘二十多人。宋江的本錢到此時可謂輸的一干二盡,回朝後,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到此,一場本該轟轟烈烈事業煙消雲散、灰飛煙滅!不禁令人歎息痛恨。

從這一出浸透着鮮血寫成悲劇中,使我們警醒地認識到:如果路走對了,可能前面滿是坎坷艱險,但目標總會實現;如果路選擇錯了,只有死路一條,而且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而且錯誤的代價是致命的.。

宋江選擇抱住了宋徽宗的大腿,以為找到了一位可以安身立命“乾爹”。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裏君是明君,臣是奸臣。可結果只落得不僅搭上了自己的小命,更是連累上了一大幫的英雄豪傑稀裏糊塗丟掉了性命,更為可歎的是斷送了梁山的大業。

路選錯了,無論你怎樣努力、掙扎,終歸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又能怨誰呢?!

但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在現實生活中,認錯“乾爹”的悲劇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着。在最近的中日爭端中,利令智昏日本滿以為抱緊了美國這個“乾爹”的大腿,有它撐腰就可以無法無天,肆無忌憚侵吞我們的,這是多麼的可悲啊!

我覺得選擇求人不如求己!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別人,這是多麼的可悲!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時,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要拿出自己的智慧,做真正的自己!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6

這個暑假我看了四大外著之一的《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講的是唐僧、孫悟空、白龍馬、豬八戒、沙僧五人去西天取經。

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地市收服紅孩兒和三借芭蕉扇。講的是有一天,五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遇見了一個小孩名叫紅孩兒,她是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孩子。唐僧可憐他,就叫八戒把他放下來讓悟空揹着上路。不料,紅孩兒用了重身法,悟空感覺背上有千斤萬斤重,使勁往路邊上的石頭上摔去。紅孩兒變成了一道紅光把唐僧捲走了。孫悟空去火雲洞找紅孩兒,紅孩兒把周邊變成了火,薰得悟空直流眼淚。孫悟空跑去找觀音,觀音給了紅孩兒一個蓮花寶座,紅孩兒學着菩薩的樣子,寶座瞬間成了刀叢,紅孩兒連忙求饒,觀音就收他做了童子。

我們應該學習孫悟空的聰明勇敢,沙僧的誠實,不要學習豬八戒的好吃懶做,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自古《西遊記》就飽受人們的喜愛,可是《西遊記》裏的bug有多少呢?今天我就帶你去看看吧!

首先,我們來到五行山下,看見那裏的`猴子了嗎?他就是孫悟空。雖説他被如來施了咒被壓在山下,站不起來,可是他不是有七十二般變化嗎?他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呀,如果再不行還可以叫愚公來移山呀,或者變出炸藥什麼的,可以炸掉山呀,還可以變出許許多多的小猴子來挖山呀,真奇怪,他卻在那裏傻傻地等了五百年!

接着,我們來到了火雲洞紅孩兒那裏,孫悟空那麼牛怎麼會打不過一個小孩?孫悟空天宮都敢鬧,連玉皇大帝都怕他幾分,難道紅孩兒比玉皇大帝厲害?這不科學!

最後,我們來談一談孫悟空厲害還是豬八戒厲害?很多人以為孫悟空厲害,其實,豬八戒比孫悟空厲害多了!先比地位,豬八戒在天宮裏是天蓬元帥,而孫悟空只是個看管馬匹的弼馬温。再説,豬八戒在天宮認識各路神仙,他們一路上遇見的妖怪都是他們的坐騎,豬八戒知道如果殺了它們那不是挑事嗎?所以聰明的豬八戒不去殺。而孫悟空呢,傻傻地去殺,殺不死卻向各路神仙求救。

雖説《西遊記》裏漏洞多,可內容十分精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值得我們好好的去讀一回!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7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讀完它感觸頗深。它諷刺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醜態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

《紅樓夢》刻畫了兩百多個人物,他們各具特色。給我印象深刻的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

賈寶玉這個人由於從小被祖母與母親溺愛而造成每日與女孩兒們玩樂,不顧學業,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但也是因為這樣,他的父親賈政才會不喜歡他,寶玉也很懼怕他的父親。雖然大觀園裏的人盡是心靈骯髒,但是也有真情在,賈寶玉與林黛玉真心相愛,最終卻套但是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運。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經常落淚,都説她心眼小,但是隻有她才擁有賈寶玉這個知己。薛寶釵在大觀園裏可算是最有心機的一個了。她為人處事很能幹,矇住了很多單純人的眼睛,她人緣極好,卻得不到寶玉對她的真愛,她極力討好沒一個人連賈母也不在話下。

王熙鳳是最潑辣的一個了,不僅僅辦事幹練,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説不上話來,她處處不吃虧,人們稱她“鳳辣子”,卻逃但是早逝的命運。

大觀園裏的人物我喜歡的要數探春了,他心機不如寶釵,文學功底不如黛玉,但是她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許她有一點孤高自詡,但是能在混濁的世界裏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幾個呢?但她的命運同樣也是遠嫁,離開家鄉,離開父母。

賈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愛孫子孫女們,甚至連與自我毫無血緣關係的小孩子也疼愛,但是她的話何嘗不暗藏玄機呢!黛玉剛進榮國府時,賈母讓她做上座,她不肯,賈母説了句“你是客,本應如此。”暗示了她從來沒有把黛玉當成是自家人,雖然表面上和誰都很親切,但是她但是是假慈悲罷了。

讀完《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間的美與醜、善與惡,讓我懂得人們之間並不只有完美的事物,也有骯髒與醜陋的靈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