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裏》讀後感精華【11篇】

來源:文書谷 5.47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底兩萬裏》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精華【11篇】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1

這段時日,我又重新瀏覽了《海底兩萬裏》,不得不感慨這本書帶給我的的震撼。

這本書講述了1866年海上出現了一個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法國生物學家阿隆納斯應邀參加追捕時意外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才發現這不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祕的潛水船。這船就是“鸚鵡螺”號。它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結構優異,經得住最洶湧的風浪和深海的巨大壓力;它一切取自海洋,利用海洋發電,供給船上熱光和動力。尼摩船長邀請阿隆納斯乘潛水船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南北兩冰洋,進入大西洋,回到太平洋。航程中看到許多罕見的海洋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航行中滯留、土人圍攻、與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險情。

在我讀這些故事時,總是心驚肉跳。我最佩服的人是尼摩船長與康塞爾。尼摩船長十分勇敢,無論遇到鯊魚還是章魚,他都無所畏懼地衝上去與他們搏鬥。這讓我回想起了我曾經學騎自行車的時候,總是緊緊地抓住車把手,腳踩着踏板卻不敢發力,現在想起來也讓我有些羞愧。而僕人康塞爾無條件為他的'主人服務,甚至在主人落水後也跳下水與主人一起。他做事十分沉着、冷靜,為人忠心不二,而這又讓我想起我做事時焦躁靜不下來的心,與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應該關心,尊敬身邊的人。這裏的很多故事,都提到了這一點,比如尼摩船長去保護一個印度採珠人,而尼德蘭又救了船長一命;尼摩船長為一個船員舉行了海底葬禮,而不是隨便拋棄等。在生活中,我們難道不應該有這種品質嗎?就像平常的尊老愛幼,孝親敬長都是這個道理。

謝謝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回味無窮。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2

今天是20xx年7月30日 翹翹9歲10個月14天。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一共有四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尼摩船長、尼德·魚叉手、康塞爾僕人、阿龍納斯博物學家。

這本書寫的非常精彩。那是:三個人本來要跟美國海軍部去捕捉“怪物”。結果驅逐艦把被“怪物”重創,博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中的一名魚叉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怪物”非他,原來是一艘尚不為人世所知的潛水艇,名為“鸚鵡螺號”。

他們在這次歷經十個月,行程兩萬裏的海底探險中經過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以及北極海域。見識了無數奇觀。

讀這本書,我彷彿在和他們一起旅行,有時賞心悦目,有時驚心動魄。讓我久久不能平靜的一段同旅途是“鸚鵡螺號”被在海底的冰羣包圍了,他們想盡方法:人工鑿冰,沸水化冰,就在氧氣快要用盡時,終於化開了冰。“鸚鵡螺號”脱險。讓我非常感動的是,尼德·蘭和康賽爾在自己也呼吸困難的情況下,竟把寶貴的氧氣讓給了教授,太偉大了!

還有一次,神祕又冷酷的尼摩船長救了一個採珠人,讓我看到他雖然與世間隔絕,但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

整個故事都寫的非常好,但最後留下了很多疑問:尼摩船長怎麼樣了?他是否還活着?“鸚鵡螺號”抵住了北冰洋大風暴的衝擊了嗎?海潮能否有一天把寫有他整個生活的手稿帶回人間……

我好希望尼摩船長的智慧可以使他逃出北冰洋大風暴,希望他重返人間,為地球的發展做出貢獻。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3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凡爾納的一部經典名著,裏面不但有很多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而且還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文學經典,是一本影響很多人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八六六年,海洋上發生了一件離奇的怪事:一個紡錐型的龐然大物,它周身閃爍着奇異的.光芒,個頭比鯨魚還要大得多,速度也快得多,在海上神祕出沒,有不少船隻遭受到了它的攻擊。為了保障海上交通的安全,北美聯合國發表聲明,宣佈成立剿滅怪物的遠征隊。

當遠征隊的戰艦與海怪發生撞擊後才發現這個所謂的怪物其實就是一艘世間絕無僅有的巨大潛艇。隨後,主人公被帶到了潛水艇中,同尼摩船長一起在美麗的海底世界裏面打獵,在南極大戰章魚羣,在海面上打敗敵艦。在一次漩渦中主人公被帶到了陸地上,他不知道尼摩船長有沒有生還,他是否還要繼續在海底執行他那可怕的報復,他的真實姓名究竟是什麼呢?

《海底兩萬裏》是一本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説。其中,我最喜歡尼摩船長,因為他機智、勇敢,而且一直從事海洋探測的研究事業!在生活中,我可不是那麼勇敢的。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澱塘畈玩。正當我們來到攀登繩索的地方,老爸一咕嚕地爬了過去,我為了面子也只好跟着爬過去。可是才爬了一半,我的腳就不停地顫抖,全身都抖了起來。我只好原路返回,看來我得好好向尼摩船長學習了。

這本書中,我十分佩服阿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也佩服僕人康塞爾對主人的忠心耿耿;更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敢。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本書,來體會一下它動人的情節吧!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正是偉大的高爾基所説。書籍不僅給了我們豐富的知識,還給了我們生活的樂趣。書就像一勺蜂蜜,給了我們甘甜;書也像一位知心的朋友,給了我們快樂。

在這漫長的暑假,我決定去買一本好書,去充實自己的暑假。於是我買了一本名叫《海底兩萬裏》的科幻書。它的作者是法國19世紀科幻小説作家,儒勒·凡爾納。這是一部深受讀者歡迎的小説:首先因為作者領着讀者做了一次動人心魄的海底遠遊。鸚鵡螺號以飛快的航速,讓讀者隨着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最遠的極地、最深的海溝、最大的珍珠......大蜘蛛、章魚、鯊魚......讓人目不暇接的同時還耳目一新。其次它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説。從海面上怪物出沒,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漩渦吞噬為止,懸念迭出,環環相扣,扣人心絃。

讀了《海底兩萬裏》這一本書,不僅讓我陷入了無境的幻想中,讓我感受到海洋的各種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還讓我懂得了各種知識和各種道理。

它讓我懂得的知識是:電也可以由海里的氯化鈉來作基本材料;流線型的汽車、船隻、潛艇可以讓空氣或海水對他們的阻力很小,從而使得速度得到有效的提升;水是一種很難壓縮的液體,在高壓力下,它的'壓縮量也很有限;太平洋潮水的漲落差距是不大,但是在託雷斯海峽,漲潮與退潮之間卻有一米半之多等等的知識來豐富你的大腦。

書中還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

啊!書還真是偉大,不僅能給我們知識、樂趣、幻想,還從書中提煉出現在人們所忽視的道理。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5

我看了這本書,感覺自己的心靈與思想也跟着鸚鵡號周遊了全球,見識到了各地的美麗與神奇。下面我再來介紹這本書的主要人物吧:

尼摩艇長像是一個外表沉穩,捉摸不透,經常面無表情的怪人,但是他實際上是個心地善良,非常慈祥的大好人,並且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他幫助了採珠人殺死了大鯊魚,在內德蘭德的協助下,殺死了大章魚__潛艇的危機。

和尼摩艇長關係非常密切的'阿龍納斯教授是一個和藹可親,知識淵博,對海洋有着深深的瞭解,但還有許多海底生物就連他也沒有見過,他是一個求知慾非常強的人,覺得海底非常奇妙。

教授的僕人——孔賽伊,他是個非常尊敬主人的好僕人,他從不反對教授的一舉一動,經常幫助教授,大海怪向林肯號發起進攻時,阿龍納斯教授掉了下去,突然麻了,慢慢往下沉,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孔賽伊救了教授一命,他非常的無畏與忠心。

最後介紹一下內德蘭德這位捕鯨高手,他是跳下來追那頭大海怪的,看見孔賽伊和教授在海里有氣無力的遊,於是,他去把他們救來。他捕鯨的能力非常好,聽説他的家族出了很多捕鯨高手,也是一位勇敢的和善良的人。

故事讀完了,但還是覺得意猶未盡!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穫。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我從書中汲取了很多知識營養,我也推薦大家去看看這本《海底兩萬裏》吧,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6

“海底兩萬裏”顧名思義,就是海底下兩萬裏間有什麼奇異珍寶,怪咖大事。

當然,吸引我的還有裏面各色的人物,有着積極上進精神的阿尤納斯教授,有着對主子耿耿忠心的僕人康賽爾,有着奮不顧身捨己為人的精神的尼摩艇長。因為他們,構成了海底兩萬裏好幾個月生活的豐富多彩。

故事起源於1866年一件聞名遐邇的怪事。在海上,許多船隻發現了“海怪”。阿尤納斯受到科學家的邀請,去追趕海怪。誰知,天不願意,讓他們落入水中,虛驚一場。結果,“海怪”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而被“海怪”倒打一耙。博物學家和康賽爾以及為了消滅這個困擾了許多人好幾日的問題的怪咖捕鯨手,最終竟本末倒置,成了這個“海怪”的俘虜。其實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海怪”是一隻大型潛水艇,只是因為它的神出鬼沒,而使好奇心強到極點的科學家博物學家為之傾盡全力。這一艘尚不為人所知的潛水艇名為“鸚鵡螺”號。鸚鵡螺號對這些俘虜也是好生招待,但是,為了保護保守自己的驚天祕密,只得將他們囚禁於此,不許他們離開這艘神祕鸚鵡螺號。天無絕人之路,他們在經歷十個月的驚險旅行後,終於在險境之下逃脱,最終博物學家寫成了一部《海底兩萬裏》,這個祕密公諸於世。

“鸚鵡螺”號潛艇長尼莫同樣也是一個神祕人物。似乎是受人類的欺壓而離開陸地,創建了這一艘堅固的潛艇。但是,他卻有報國之心,把自己從海里打撈來的`珍寶換做了錢幣去支援了在陸地上為了國家而作鬥爭的戰士們。撲朔迷離的文章扣人心絃,人物的命運竟受此刁難。但,一些切實的科學使原本就迷離的故事錦上添花。場面描繪波瀾壯闊,細節描寫仔細切實。引人入勝,增加了文章知識性文學性,從側面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這本小説在間接的告誡我們:世界上還有許多你還沒有發現的新事物,我們必須保護起他們來;我們還需要有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刨根問底,打死不放棄的意念,這樣社會文明才能不斷進步,科學世界才能永恆創新。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7

《海底兩萬裏》已經讀完了,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很喜歡大海以及魚?之類的動物,因為它們很自由,在水裏,可以歡快的玩耍。雖然沒有去過大海,但讀完兩萬裏之後更加喜歡海洋了,阿羅納克斯見證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海洋生物,真希望自己也和他一起見證了海洋最美的時刻。

尼摩艇長,一直到讀完都不知道他背景的人物。對他充滿了好奇心,到底是對世界的不滿而隱藏於海底,還是對窮苦人民的`心痛而不敢正視現狀而想逃避的一個好人。尼摩艇長確實可能是一個好人,這艘船上有與他志同道合的夥伴,朋友死後,親手把他埋葬在海底,朋友被鯊魚殺害後,尼莫哭了,我想他一定內心柔軟的人兒。社會紛繁複雜,有人表面笑着,説愛這個世界,其實不是這樣的,有的人卻是哭着,真正的擁抱這個世界。

阿羅納克斯有一個忠心的助手,在這裏我不想稱呼他為僕人。一個忠心的朋友,想必在世界之中總會有那麼一人忠心的朋友,愛着你,照顧着你,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一樣的,只是所處時代不同,因此才有了主人與奴僕之分。

捕鯨手尼德.蘭是一個不安分守己的人物,一直策劃逃跑,在海底不是他的追求,回到陸地才是他的歸宿,不想吃海里的生物,對於陸地上的肉類食品更加喜歡,換句話説:捕鯨手更喜歡陸地上的花花世界。刺激新鮮。而海底每天都是一樣的生活,儘管會看到不同的海底風景,但他不感興趣,因此他厭倦了。所以,喜歡的時候才不會厭倦。

最後阿羅納克斯他們逃了出來,只是不知道尼摩艇長是否安好?去了哪兒?會不會喪生於他所愛的大海?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8

暑假裏,我被一本叫《海底兩萬裏》的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是法國著名小説家、預言家——凡爾納的豪情傑作。凡爾納1828年出生於法國南特,被稱為科幻小説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兩萬裏》、《八十天環遊地球》、《地底旅行》等。

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説: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震驚了全世界,阿龍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魚叉王尼德·蘭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結果意外地爬到了海怪的.身上,發現所謂的海怪其實是潛水艇。他們別無選擇,只好跟着鸚鵡螺號潛艇的船長尼摩一起周遊各大洋,開始了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海底之旅:遇上土着人、南極冒險、血戰章魚、海底復仇......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阿龍納斯,一位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教授,到鸚鵡螺號上後,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見的動物、植物全部記錄到筆記本中,回到陸地上後公諸於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賽爾,教授身邊忠誠的僕人,他們共同經歷了幾十萬公里的海底航行,飽覽了很多壯麗的景觀,他們共患難,同艱辛,成了真正的朋友。魚叉王尼德·蘭是一名勇敢、優秀的叉鯨手,百發百中,在危機時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賽爾。尼摩船長是一位海洋的隱者,勇敢而智慧,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脱險,勇鬥鯊魚,血戰章魚,無人能敵,但一直隱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兩萬裏》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着、真誠、陰鬱的人,也讓我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等七大洋,欣賞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兩萬裏》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識,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説,又是一本百科全書。

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全書。同學們,快來看吧!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9

在平靜的大海上有時會波濤洶湧,給渺小的海水一陣觸動。在洶湧的大海上有時會風平浪靜,給過往的船隻留下期許。

有一位教授叫阿龍納斯,他善良,有同情心,包容。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他的僕人,也是他的夥伴——康塞爾,兩人有救命之恩,康塞爾幼時是棄嬰,經過時光的推遲,兩人的感情固如鐵。阿龍納斯在一次出海時掉入海中,忠誠的康塞爾從船上跳下來守護着主人,經過幾次事變後,他倆和尼德.蘭被一位潛水艇長抓住,這個船長有着他的私人潛艇,他討厭陸地上的生活,他就總和他的艇在大海里遨遊,餓了,就上某些小島上找食物,當時的小島還都是野蠻人、土人。經過了一陣時間船長和幾個人成了好朋友,從此很樂觀,在小島上探險,教授和康塞爾用知識找出食物和道路,而船長卻不慌,因為他的經驗多,説明了在常識的基礎上才能認真找出學出知識.在海底探險時,教授和船長獨行,二人一路琳琅滿目,看到了珍稀珊瑚,遇到鯊魚時船長用常識和冷靜帶着教授躲開,説明冷靜是處理複雜棘手事物的發端。

在大西洋船長帶着他們看到了“亞特蘭蒂斯”。之後他們去了南極,而尼德.蘭想去捕殺長鬚鯨被船長制止,所有生靈都需要被保護,不能憑己來肆意屠殺。説明我們要善良、理解。返回途中冰山砸落,散發出一種刺眼的光芒,使人產生錯覺。而有經驗的尼德.蘭沒看,因為萬事萬物都有自然規律,而你看到了“上帝的隱私”(也就是不符合規律的)就要付出代價,在潛水艇溢水缺氧的'情況下都希望把生存的機會給他人,説明忠難見真情,他們情誼很深。

《海底兩萬裏》讓我領悟了大海的神祕,對了《海底兩萬裏》是指阿龍納斯等人在海底的六個月所走的兩萬裏,他們去了四大洋以及紅海、地中海等,在海底的十一萬公里。我也懂得了亞特蘭蒂斯和海底隧道的神祕,也讓我懂了人生的千滋百味酸甜苦辣都是一種美。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10

海底,一個充滿恐怖但又充滿好奇的地方,一個充滿幻想和美麗的地方。有多少人夢見這個地方,有多少人為了揭開她的神祕面紗而獻出了生命。現在,讓我們跟隨鸚鵡螺號去探索海底世界,發現她隱藏在深海中的美麗。

朱爾斯在海底兩萬英里處。鸚鵡螺號是儒勒·凡爾納發明的潛艇。然而,文章中的動植物卻能給人如此真實的感受。鸚鵡螺號帶我們遊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和北冰洋。我們遇到了許多稀有的海底動植物,以及海底洞穴、隧道和廢墟。有一些激動人心的場景,比如探索海底森林和珊瑚王國,去南極,殺死章魚羣和獨角鯨...從文章中的文字,我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他可以在潛艇被髮明之前想象它的結構,在光出現之前預測未來的生活,並把科學和故事完全結合起來創造一個充滿神祕的深海世界。

海底有無盡的'神祕和多彩的植物和動物。凡爾納想象的夢幻世界與當前的海底情況完全不同。凡爾納在文章中寫道,人們讀了他的文章後可以想象出美麗的意境,從而喚醒了人們的海洋保護意識。他甚至譴責那些隨意污染海洋和殺害動物的人。它們使海洋不再多彩和美麗。它們使海洋不再被美麗的面紗所覆蓋,而是整天被當前的社會和化學物質所污染。從描述海洋之美,作者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稀有的海洋,不要讓海洋成為幻想。從故事中的人物來看,他們目光堅定,從不食言。大海是他們的家和夢想。他們一直拒絕放棄。他們一直在探索海底的奧祕。即使他們失敗了,即使他們會放棄他們的生命,他們終究還是逃不掉,並且會堅持到底。

然而,這本書《海上兩萬英里》的最終目的是警告人們,沒有夢想和理想,這是不可能的。然而,夢想並不意味着空思想,這需要實際行動來實現。不是不可能,只是出乎意料,不怕失敗,是經不起失敗的。只有夢想和行動才能取得進步和成功。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 篇11

在我看來,讀書就像是一場旅行,這段歷程總是充滿了欣喜和期待,給人以無限的啟迪和反思。走進凡爾納的這部《海底兩萬裏》,讓我在其中遨遊了好久,雖然説它是一部科幻類的小説,卻又充滿了科學性,作者在其中出具了許多精確的數據,這也體現了作者知識的淵博和經驗的豐富。同時在書中我也領略到了海底世界的奇妙,那些奇妙的海底生物彷彿都賦予了靈性,讓我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嚮往。

讀完這部小説,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那一段段驚心動魄的場景,在這段神奇的海底之旅中,小説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優秀品格,也令人欽佩。其中的尼摩船長是一個關鍵的人物,他知識淵博,足智多謀,在一座荒島上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他不信任人類,遠離人類,並且進行着瘋狂的報復,這一點讓人無法理解,但是他也有善良、重義氣的一面,面對朋友的離去他會難過哭泣,面對窮苦的人們他會給與幫助,總之是一個矛盾的存在。還有那位願意為科學獻身的阿龍納斯教授,他正義感十足,心地善良又積極向上,用現代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具有“工匠精神”,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的學習。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學生就是我們的`一切,對於國中的學生來説,他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還尚不成熟,正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候,完成學習任務是最基本的,但是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品質品格更重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我也會引用小説中故事,以此來啟迪他們,“你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有的時候困難並不可怕,打倒我們的並不是困難本身,而是自己內心的恐懼,走出來了,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不管是作為老師的我,還是我的學生們,將來要面對無限的挑戰,只有善良、勇敢、堅持,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探索屬於自己的“海底兩萬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