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15篇【熱】

來源:文書谷 3.0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國演義》有感15篇【熱】

讀《三國演義》有感1

《三國演義》可是人人都明白呀!《三國演義》裏有許多人物,如英勇善戰的關羽,張飛。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陰險狡詐的周瑜,武力高強的呂布……

裏面的`人物數不勝數,個個武力高強。就比如説關羽他在眾將面前斬華雄,關羽很重情面的性格讓我很佩服,他一開始投靠了曹操,可是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又回到了劉備身邊,孫權雖抓到關羽,但關羽絕不投降,孫權最終下令把關羽給斬了。呂布,一聽這名字你們就明白一個成語:有勇無謀,最終還是被劉備在曹操面前説了幾句話給害了。還是當年程宮説的好一山容不下二虎。

《三國演義》的故事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取勝要靠的就是大腦!

讀《三國演義》有感2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當我讀了它之後,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也明白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要數號稱“武聖”的關羽了。關羽,字雲長,三國中一位比較出名的武將,五虎上將之首,曾在沙場上建立過無數的功績:曾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少功績。可是,最令人敬佩的'卻是他那種講義氣的精神,無論誰幫忙過他,他必須會回報。記得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大敗而歸,被吳國的軍隊逼進了華容道,眼看就要被擒,這時候,正把守華容道的關羽因為念在曹操舊日曾有恩於自我,所以放了他走,結果差點被斬首。

由此可看出關羽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讀到那裏,我不禁想到了自我。是啊,長這麼大,幫忙過我的人數也數不清,可我記住了嗎?回報了嗎?

我敬佩關羽那種講義氣的精神,更喜歡劉備那種渴賢求才為君之道。劉備,不能説是一個梟雄,只能説是一個明主,他能成為三國鼎立的一份子是因為他有一顆愛賢的心,要是他沒有這一份心,恐怕就不會得到諸葛亮這個大賢人的幫忙了,也不可能當皇上了,最多隻能在家喝喝茶,織織帽罷了。能夠説,劉備的天下幾乎全都是諸葛亮打來的,而諸葛亮為什麼甘心境願為他打天下呢?那是出於對劉備的愛賢的心的感激。讓我愛不釋手。

讀《三國演義》有感3

三國爭霸一直都是文人,學者,普通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傳奇時代之一。無數風流人物悉數登場,各領風騷。

劉備。演義中的劉備仁慈的太過了,十足一個偽君子。我一想到劉備,就想到關於他的兩句名言,“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是我討厭的角色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韌勁。他能有關張這樣的兄弟,他能有屢敗屢戰的勇氣,多次寄人籬下,卻從未放棄過爭霸天下的決心。他的眼淚威力不可謂不大,”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劉備雖然波折叢叢,但還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權。不得不説,劉備是一個讓男人也敬愛的男人,以仁義之名行權術之實,多少賢人才士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業,不由人不為之讚歎。

孫權。孫堅孫策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長遺命保家業,壓力不可謂不大。孫權的外交手段實在高明,在當時已經能熟練運用實力均衡的戰爭法則。在曹操百萬雄師南下、劉表投降的時候聯劉抗曹,結果周瑜火燒赤壁讓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敗走漢中、關羽連場勝利直逼許昌的時候毅然聯曹抗劉,呂蒙白衣渡江順利襲殺關羽奪回荊州重創劉備實力。”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孫權軍事實力不可恭維,但是政治手段的確高明。孫權最終順利穩固政權,黃袍加身,這也是對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國英雄,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讀《三國演義》有感4

讀了《三國演義》,它讓我獲益匪淺,《三國演義》是説東漢末年,由於漢獻帝無能,使吳、蜀、魏三國鼎立,其中我最欽佩趙雲和張飛,最瞧不起袁紹。趙雲長阪坡單騎救主,連戰幾十員曹將,救出糜竺等將。他武藝高強,在千軍萬馬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張飛一喊,聲如巨雷,曹軍嚇得個個兩腿發軟,又一喊,嚇得曹操不由自主地後退一步,又大喝一聲,竟把曹將夏侯傑嚇得膽肝破碎,一頭栽到在馬下。而袁紹卻沒有一點主見,在官渡之戰中,竟然會聽郭圖的建議,去偷襲曹操的大本營,結果大敗而歸。從此一病不起。

在《三國演義》中,使我領悟到戰士並非要在戰場上廝殺,要以德服人。劉備的仁慈厚道、曹操的胸懷大志、關羽的智勇雙全、趙雲的重情重義、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學習。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

讀了《三國演義》有感這次暑假,我拜讀了明朝大作家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這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爸爸媽媽一直推薦我看,這次總算有機會了。

《三國演義》不僅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説的開山之作,也是中國歷史演義小説的顛峯。在所有同類作品中,無論是影響力之大還是流傳面之廣,《三國演義》都佔據着至高無上的地位。故事起於東漢末年的黃斤起義,終於三國歸晉。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再現了羣雄逐鹿、鬥智鬥勇的一個個精彩瞬間。

在《三國演義》中,我認識了關羽,關羽身高九尺(古代單位),胸前長鬚飄飄,臉色像紅棗一樣。關羽很講義氣,使一把青龍斬月刀。我不光認識了關羽,還認識了諸葛亮。諸葛亮是蜀國的軍師,他神機妙算,被人稱為卧龍先生。古時説,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最著名的故事是七擒孟獲。有人説,他比西周初年的姜子牙和漢初的張良還要厲害。讀了《三國演義》,我知道了做人要正直,要有勇有謀。要像劉備那樣仁慈,像關羽那樣勇敢。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好讀書,讀好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5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我知道古代三國時期蜀魏吳三個國家鼎立的事情。我最喜歡的有三個人。

我喜歡的第一個人是劉備,因為他仁慈,善於聽從部下的意見。雖然在東吳大將殺了關羽時不聽諸葛亮等大將的勸告,興動幾十萬大軍攻打東吳,最後幸好被趙子龍救下,才保住了小命。但絕大時間聽從部下的意見。

第二個是諸葛亮,子孔明,被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後請出山輔助劉備。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曾火燒新野、藤甲軍、赤壁,還水淹于禁七軍,利用草船向曹操借十萬之箭,七擒七縱南蠻王孟獲,使其心服口服,設空城計擊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體現了他的善用計謀。

第三個是曹操,他生性多疑。曾在草船借箭時懷疑敵軍兵多,直叫弓弩手射箭。還興動全軍攻打新野,分五隊進攻光第一隊就被孔明燒的`寥寥無幾了。五隊攻佔新野劉備全軍都以撤出。火燒新野後軍隊所剩無幾。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他不像紅樓夢的悲慘故事,不像西遊記的神話傳説。但其中每個故事都生動有趣、有血有肉。真不愧是一本名著啊。

讀《三國演義》有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三國鼎立的年代,許多英雄拋頭顱,灑熱血。趙雲、關羽、劉備、諸葛亮……等。他們為了心中的目標,努力地學習、奮鬥、拼搏,為的就是那心中無愧的選擇!

趙雲,這位五虎將軍在長板戰亂的時候,他為什麼要拼死保護劉備的妻兒老小?為什麼他在長板坡肯把馬讓給劉備的夫人?因為他心中有他那無愧的選擇,他最終把精神轉化為一種動力——從曹操八十三萬軍中衝了出來,這不禁讓人回憶起那首高亢激昂,鏗鏘有力的詩:“血染爭袍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要常山趙子龍!”

糜夫人在當陽板坡中,身受重傷,趙雲找到她時,她隨時都有生命危險,趙雲三番五次請她上馬,她卻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為了不連累阿斗和趙雲,為了讓趙雲順利衝出包圍圈,她毅然投井身亡。戰將全憑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將一死存劉嗣,勇決還虧女丈夫!”

典韋,他是曹操的貼身將領,率領虎衞軍,為了保護曹操,他不惜捨去性命,他手無寸鐵,身無片甲的保護曹操,人們都説曹操是亂世梟雄,可為什麼這麼值得典韋保護呢?因為他選擇了曹操,就要為曹操效力,他認為為曹操付出生命是應該的,這難道不是從心靈上做出的正確的選擇嗎?這是他心靈深處的`大義,是為國奮鬥而義無返顧的大義。

請讓我們從內心,從心靈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吧!

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從古人心靈深處的選擇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義所在。是心靈的選擇讓他們至今閃耀着奪目的光芒。

捨棄自私,選擇高尚,捨棄奸詐,選擇誠信,捨棄小我,而完成大我……這才是人們從心靈從靈魂上的大無畏的問心無愧的選擇。

讀《三國演義》有感7

靜靜地,我帶着四大名著開始了屬於我的寒假,媽媽説要好好利用年底的這段時間,多讀讀書來充實自己。我在家裏看了四大名錶中的《三國演義》,受益良多。

這本《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書中充滿智慧和激烈打鬥的故事和情節無時無刻都讓我興奮,這本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三國的一段歷史故事,讓我特別影響深刻的人物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三絕”了,:曹操的'奸絕和智慧;另外兩個是智絕諸葛亮和義絕關羽了。

這本書不僅僅讓我學到了很多,他還給我們每一個國小生後代留下了一些經典的故事,其中最有智慧的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了:周瑜對諸葛亮產生嫉妒。刁難諸葛亮三天做好十萬支箭,並下了軍令狀。到了第二天,諸葛亮只求魯肅要二十艘船,裝滿稻草,説第三天一定有十萬支箭。第三天夜裏,江面起了大霧。曹操怕有埋伏,便向江面放十萬支箭,那些箭像雨點般射來,全紮在稻草身上。諸葛亮憑自己的智慧才能,保住了性命。

從中我們要向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樣把自己的劣勢轉化為自己的優勢。就和古詩裏寫的那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樹花明又一村。”

俗話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要多看書,來增加我們的知識,同時也豐富我們的語句!

讀《三國演義》有感8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歷史小説。

《三國演義》反映了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鬥爭,全書採用曲折的故事情節,概括這一時期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在情感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集團則不乏揭露鞭打。對作者的這一傾向,我們應有辯證的認識,要注意歷史與演義小説的區別。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情節,那肯定就是——“巧借東風燒赤壁”了。

赤壁之站的精彩不在於戰鬥本身,而在於戰前交戰雙方的精彩較量。曹操先是讓部下詐降,東吳將計就計,先以苦肉計讓黃蓋取信於曹操,又讓龐統以連環計説服曹操把大船連成一片,以便實施火攻,而曹操亦通過觀察風向,自信地排除了東吳實施火攻的可能性,這些描寫都使得故事更加曲折精彩,並且進一步把故事焦點集中在可以決定勝負的諸葛亮借東風上,極大的突出了諸葛亮近於天人的神異本領,讓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感受人物形象的鮮活。

當然,《三國演義》也有稍顯不當之處,如魯迅對這本書就有這樣的評價: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我們在閲讀名著時,也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讀《三國演義》有感9

讀了三國以後我發現三國裏有很多英雄,也有很多忘恩負義的人,尤其是呂布,他為美色而殺董卓,為美色竟然殺了自己的義父;為錢財他殺了丁原。董卓的脾氣很暴躁,若誰犯了一點錯,就要殺掉他們。

曹操乃是一名英雄,他帶兵打仗,敗仗很少,只是在赤壁之戰中戰敗了。關羽、張飛、劉備桃花三結義,他們的.關係很好,為兄弟兩肋插刀。

在故事中,最精彩的是,劉備、關羽、張飛和呂布戰了三天三夜把呂布擊退了。還有孟獲為自己打了一個天下。

三國的故事還有很多,希望你細細品味。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説到楊慎的這首《臨江仙》,便會令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三國演義》這部著名的古典長篇小説。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所發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黃巾之亂、董卓之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天下歸晉等。本書作者羅貫中把人物、景物描寫得淋漓盡致,甚至有些誇張,體現出人物的性格鮮明的特點:謙虛謹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胸懷大志、弘毅寬厚的劉備,恩怨分明、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有細、有勇有謀的張飛,狡詐多疑、雄心壯志的曹操,氣量狹小的周瑜……這些人物是我們最熟悉的,他們之間有些人物令我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敬畏。雖然《三國演義》裏的人物角色關係複雜,但是當你讀起來的時候,就會叢中體驗出無窮的樂趣,漸漸地,你也就身臨其境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也許,你們都會認為,曹操是一個奸賊,他不是一個好人。但是,我卻認為要看清一個人,就要從多方面收集證據來確定,而不是隻靠單方面的證據來定奪這個人的好壞。因為,我始終覺得,曹操身上的.優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的三萬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這不是因為曹操的陰險,而是因為曹操能謀善斷,善於採納部下的建議。儘管袁紹地廣、兵多糧足。但是,他輕視曹操,為人傲慢,聽不進部下的意見,被曹操打敗也是意料之事。還有,曹操非常器重良才。記得當時關羽為了保護兩位嫂嫂,不得已只好屈服在曹軍之下。這時,曹操並不是因為關羽是他的敵人而存心想謀害他,而是認為關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待之甚厚。但關羽卻身在曹營心在漢,最後曹操只好放棄關羽。説到曹操,就不得不講講他寫的詩歌了。他的詩歌的一大成就,就是開創了文人“擬樂府”詩歌創造的全盛局面,還有詩歌裏藴藏的悲涼壯觀的藝術風格,不能不令人佩服。他寫的詩歌字裏行間都散發着堅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偉的氣勢,悲涼慷慨,激發着讀者們積極向上的精神。總言而之,曹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個出色的文才風流的才子!

其實,做人一定要有目標,踏踏實實,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段路。古語云:君子之澤五世而新。劉備、曹操、孫權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只傳到兒子、孫子輩就失去了江山。魏、蜀、吳的三個末代皇帝——曹奐、劉禪、孫皓,跪拜在五晉皇帝司馬炎駕前,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而人們不會忘記:現在這位被人三呼萬歲的人的爺爺司馬懿,當初在曹操手下,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這就是歷史!正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寒假時,兒子的老師給家長佈置了作業,寫一篇讀後感。在兒子的督促下,我又一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人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説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二十六歲。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着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就像冰心説的:成功的花,人們只驚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中國有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其中,我最愛不釋手的是《三國演義》。因為,《三國演義》不但寫得生動有趣,也讓我瞭解了一些道理。另我最印象深刻的道理,莫過於團結合作了。

當初赤壁之戰時,曹操率大軍二十萬,對外號稱八十萬,一路南下,揚言要滅了東吳。東吳國君孫權憂心忡忡。大將周瑜自信地説:“主公只要和劉備聯合起來,我只需三萬精兵,便可破操。“孫權覺得這是一條良計,便派使者勸説劉備與其合作。劉備聽了猶豫不決,諸葛亮耐心地説:”主公,雖然我們和東吳實力薄弱,但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互相支援。曹軍並非堅不可摧。“於是劉備派趙雲、關羽等大將領軍二萬,支援東吳。在劉備和孫權的緊密配合下,以五萬兵力擊敗了四倍於自己的二十萬曹軍。這就是團結合作的力量

團結體現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籃球比賽。有一次,我們籃球訓練時打了一場練習賽。我們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突然,我的隊友搶到了球,他的突破能力十分優秀,運着球一個靈活的轉身就晃開了第一個防守隊員。可第二個防守隊員馬上又上來防守,第一個防守隊員也立刻轉身防守。這時,我已經跑到了籃下並拍手示意。可他一意孤行,接着強攻。但一個人畢竟難突破兩個人,於是,他沒有成功,也沒有把球保護好,球被搶斷了。輪到對方進攻了,他們一起進攻,互相配合,擋拆、傳球、假動作……所有能消耗我們體力的'招兒全部都用上了。我們一下子就感覺體力不支了,他們乘機突破我們的防線,上籃得分。就這樣,對方贏得了比賽。

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團結會讓你在社會上獲得成功,有一席之地。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今年寒假,我再次翻閲了《三國演義》一書,每一次看我都有新的收穫。

《三國演義》一書主要講述了漢朝末年,朝廷昏庸,曹操、劉備、孫權先後產國魏、蜀、吳,三分天下,經過幾十年的相互吞食,魏司馬氏奪權,先後吞來蜀、吳、最終統一天下。

總觀全書,作者書中的主角明顯是蜀國,讀都自然喜歡蜀國一點,一般是蜀軍敗,則傷;曹軍敗,則喜。我也在這列大軍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隆中人,劉備三出茅廬後進入蜀國政壇,以超高的智慧協助蜀國站穩腳跟,開疆擴土,赤壁之戰他功不可沒,三氣周瑜他削弱敵國,七借荊州他兵不備刃增蜀疆土……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劉備臨死前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以。”他的忠心耿耿深深刻進了我的'心中。可這位“智絕”,本來可以有更大的功勞,統一天下也不為過,但劉備去逝,劉禪繼位,蜀國大勢已去,七擒孟獲,七出祁山,是他在兑現對劉備對蜀國的承諾,就連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在軍營中勞作。時隔千年,杜甫也在詩在感歎:“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就是這樣一位智絕,用忠心,智慧而流傳千古,怎不令人敬佩而印象深刻呢?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諸葛亮七出祁山有點兒循規蹈矩,去攻克魏國也不止只有祁山一條路,再説了祁山很貧瘠,就算得到了也沒什麼用。如果諸葛亮當時會仔細想想,蜀國也許也不會這麼快就被滅了呢。

《三國演義》一書,重現了當時戰火紛飛的時代,讓讀者也能在感歎之餘,思考一切可能。

三國成立了諸葛亮也應該不會後悔了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每當看到這首氣勢磅礴的詩句,詩中的千古風流人物,就會讓我想起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勇有謀的曹操,少年大志的孫權,籠絡豪傑,深得人心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們都是何等的英雄豪傑啊!想起這些,我心靈的湖面就水波盪漾,真想坐着時光機回到古

代,去感受着那段令人神往的歷史……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著作,他不亞於《史記》、《西遊記》,因為他是一部詳盡而宏大的歷史。他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他是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一門高深難懂、深奧的文學寶玉,他像古代寶玉玉如意一樣美麗,他像東方明珠塔一樣閃耀着燦爛的輝煌,像斷臂的維納斯、大衞像一樣被人們説崇拜,併為人們所喜愛、傳頌。

《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説,一部內容豐富藴含深刻的小説,作着獨具匠心,以妙筆生花的筆跡勾勒出了桃園三結義的豪爽,過五關斬六將的霸氣,火燒赤壁,借東風的神奇等一系列的故事,為婦孺皆知。有時候,我看他的時候,被他妙趣橫生的筆觸所打動了,以及馳騁於神出鬼沒的境界,他是我最欣賞的作品之一,有時候我真為羅貫中的神奇的腦袋所為之震驚,他一個人竟然能寫出這樣的著作,他記憶力可真好,竟把110多年的歷史寫得這麼詳細,真印證了一句話“下筆如有神”啊!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就像中國的四大發明一樣,而且它正好配得上這個榮譽。封面就是關羽,他手舞着大刀,像有一對無形的翅膀一樣騰空在奔騰的黃河之上。有時我對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豪氣所敬佩,又對華容道關羽放曹操而感到憤怒,如果當時關羽一刀殺了曹操,三國早已統一在劉備手中,這樣張飛、關羽、諸葛亮、劉備也不會紛紛死去,讓這江山落入曹操之手啊!翻第一頁,就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三個豪傑中,張飛算是一個最勇猛但無智謀的勇漢,説到這裏就想到馬謖,他表面看來智勇雙全,為諸葛亮所重用,但實際上只善於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歷,最後還是輸了。説説劉備,他是一個賢明的君主,在許多時候,他看見百姓沒飯吃,餓得不行,他都會幫助他們,我覺得這樣仁德的君主才是我敬佩的君主。再來談談諸葛亮吧,想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終於打動了諸葛亮出山,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連3分天下也沒有,説到諸葛亮又會想起龐統,有個説,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劉備得到了兩個,卻依然敗給了曹操,我真為諸葛亮和龐統感謝到可惜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再一次翻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它的卷首語又一次在我的耳邊迴盪。《三國演義》是由一個個扣人心絃又拍手叫絕的故事串聯起來的,講述了蜀、魏、吳三國發生的一系列鬥爭。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要數“馬謖大意失街亭”了。

“馬謖大意失街亭”講了魏軍率兵20萬攻打祁山,當時街亭是漢中的咽喉,關係重大。馬謖主動要求前去把守街亭,諸葛亮不放心,馬謖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這才同意,並讓王平協助。諸葛亮相信馬謖熟讀軍書,可以守好街亭。可沒有想到,馬謖只會紙上談兵,死板地按照兵書上的做,不聽王平的勸告,在山上紮營,結果被魏軍斷了水道用火攻,全軍覆沒。諸葛亮得到消息後,非常難過,怪自己用人不當。諸葛亮和馬謖情同手足,可不依軍法處置,又不能讓將士心服口服,只好迫不得已斬了馬謖。

這個故事我百看不厭,明白了許多道理:一.馬謖一味地按照兵書上去做,認為“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而沒有考慮周全,沒有考慮敵軍是否會切斷水源,使自己軍隊不戰自亂。我們學習也不能只為了應付考試而去死記硬背,真正能學好的人是能將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的,這才是真正學到本事。二.馬謖失街亭的另一個原因是不聽他人的勸告。馬謖剛愎自用,認為自己熟讀兵書看不起他人。王平已經説出了在山上紮營的弊病與在路口紮營的優勢,可馬謖卻自以為是,依然上山紮營。我們在生活中一樣,要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取長補短才能進步。我在生活中也總是聽不進媽媽的.建議,認為她囉嗦,可實踐證明吃虧的總是我自己。看了這個故事更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一個連別人的意見都聽不進去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三.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他也有用錯人的時候。我覺得守街亭這麼重要的事情可以讓姜維和趙雲擔當。這樣既可以守住街亭,又可以鍛鍊姜維儘快瞭解蜀軍的情況。

《三國演義》這部長達66萬字的名著傾注了作者羅貫中無限的心血,這裏的一個個故事傾訴着一個個哲學道理,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喜歡這部名著,將會一遍遍重讀它,它將伴我一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