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讀後感(通用11篇)

來源:文書谷 1.46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芬蘭教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芬蘭教育讀後感(通用11篇)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1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源於芬蘭,可是我印象中的芬蘭只有桑拿、NOKIA,通過這本書從教育的角度重新認識了芬蘭,很多國土處在北極圈內,面積與德國一樣大,被瑞典多年殖民,國民十分珍惜獨立,也特別重視教育,芬蘭的綜合教育實力全球第一,這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懷着這樣的想法,認真閲讀了這本書,並且深深為之打動,內容平實但精彩紛呈,到處都可以碰撞出教育思維的火花。

作者陳之華女士,旅居芬蘭六年,兩個女兒都得益於芬蘭的教育。其本人有眾多頭銜,其中赫爾辛基國際婦女會理事可能使其有機會全面地瞭解芬蘭的教育。現為自由作家與專欄作者,其博客《北國風情》獲2007全球華文博客最佳“生命記錄”首獎。

翻開這本書,一口氣就讀完了大半,內容平實處處都是實例與感悟,可能與我的教育工作有關,從自己孩子受教育的角度出發更細緻地幫助我們看清芬蘭教育的實質,讓我與大家一同揭開芬蘭教育的面紗。

一、見樹又見林的教育全局觀。

大多數情況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點接着一個點學習,一個動作學會再學習另一個動作,學完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緣身在此山中,學生不能將學習的內容連繫起來。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動力後再好的教學方法都會失效,我們身邊很多學生都是這樣的情況。芬蘭人則站在全局的角度進行教育,從保持興趣入手,學生學習激情得以保證。教育我們的孩子時,一定要適時站在全局的高度統領全局,審視整個學科,學習效果則可以保證。

二、人生是場馬拉松。

人生是比賽嗎?答案是肯定的。可是比賽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要自己比自己的進步速度、耐力,不是大家站在一條起跑線上比輸贏,短跑才能比出輸贏,一生的長跑如何比較?正因為我們有了比賽的觀念,所以小孩子甚至見不得同班同學比自己優秀,天天拼命去補習。比贏了這場比賽,卻失掉整個人生。與自己比則是一個樸素的教育理念,人與人沒有相同的,體現在學習能力方面差別更大,人與人之間可以對比的學習內涵更少,受教育的個體自己的進步程度應是最重要的,這樣可以培養出個性、上進的個體。放在學校教育我們要注意到教育的多樣化,減少學生之間的比較對學生造成的傷害。

三、精英教育。

精英引領着社會的前進,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教育中的精英要非常慎重,因為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社會競爭的法則,也不明白競爭的目的,很多情況“精英”的“情結”來自孩子後面那對渴望成功的家長。當有一天孩子發現他成不了精英時,心理上的落差,不知父母怎麼去幫助解決。芬蘭人不培養精英,卻個個都是精英,這來源於教育理想,這是一種大智慧,我們只是為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就行了,種下一顆適合的種子,等到種子發芽之時,很快就可以收穫豐碩的果實。從另一角度看,芬蘭人也珍惜每一名學生都是寶貴的人力資本。

四、用家庭教育贏世界。

學習一個持久的動力來源就是習慣,哪裏可以養成這樣的習慣,是家庭,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家庭是想孩子出息的地方。家裏還要多放些報紙雜誌,放在一個伸手就能拿得到的地方,不愁孩子不讀書,一家人共同讀書看報,學習就成為享受,不會感覺是一種累贅,作父母更要熱愛學習,用自己的行為引導孩子共同進步。

五、關於語言學習與閲讀。

很多家長一定會頭疼孩子學英語的時機,芬蘭的教育則説明了母語的重要性,母語起到文化的傳承作用,先學好母語再學英語一點都不遲,芬蘭本國的語文就有三四種,加上官方語言是瑞典文民眾還要學習英語,國發學習語言的難度其實很大,但舉國上下,英語都講得非常好,關鍵是學習英語的切入點,切不可從背單詞、背文章、背句型開始,要先看動畫片,並且要多看幾遍、玩英文遊戲等這樣可順利入門,之後就從聽力入手,再鼓勵背誦。從興趣首手,找到合適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芬蘭語言教育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關於閲讀,這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閲讀要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讀什麼書可是要家長多花心思的。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讀書要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但象老夫子、喜洋洋這類的快餐類書籍不可多讀,也不能太早涉及到文學類的經典,這類書的內涵往往是悲劇情節,對孩子的心理髮育不見得是好事,待到孩子的認知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再讀不遲。

要多帶孩子到圖書館,那裏才有他們想要的東西,從他們讀書的內容上可以反映出他們實質的心理需求,沒有那麼多書很難發現他們的真正需要。家長要與孩子分享讀書的內容、快樂等。

芬蘭的教育為我們詮釋了一個熱愛學習、尊重的國度,一個另人嚮往的精神平等家園,用最樸實的理念形成最優秀的教育,為我們的教育展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教育需要的是方法與智慧,要學習者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必將伴隨個人終身成長。強烈推薦大家閲讀這本書,充實自己的教育理念。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2

這本《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祕密》本書感覺有點像流水賬,而且各章也連接不是很緊湊,感覺一般般吧。

氣候:芬蘭有部分國土在北極圈內,室內外温差相差20—30度,芬蘭的室內全都有暖氣熱備。

地理:左邊瑞典,右邊俄羅斯。

芬蘭的學校是沒有校服的,為什麼呢?

因為芬蘭不僅學費全免,營養午餐,教科書,居住偏遠孩子的交通費都是政府出的,用的每一分每一毛都是納税人的錢,沒有校服和教育和學習成果無關。不像某些國家不穿校服就不能進入學校,如果校服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那學校的教育目的不久變成了先求管理,其次才是關注學生嗎?

芬蘭的教育特點先見森林再見樹木,先讓學生喜歡上這個科目或者某項活動,而不像東方這麼在意某個細節不斷的,不斷練習不斷重複,使學生厭惡。

芬蘭在17世紀定下了一個規定,凡是要結婚的人就必須能看懂聖經,於是教育就慢慢的發展~~芬蘭教育改革是從邊緣山區的地方開始改革的,因為這樣反對的聲音比較少。現在的教育規劃是教育部定出一個教育大綱,課程教科書(有很多版本)都是由老師(中國小老師必須有碩士學位)自由安排。學校與學校,不會去所無謂的競爭,排名,學生與學生更不會做原本起跑點就不公平的較勁。

芬蘭教育理念不放棄每個學生,是教育落差最低的國家。無論城市還是郊外,教育的資源不還相差很多。沒有後進班,只有輔導班。後進生有多少制度和師長先放棄他們,讓他們也逐漸產生了自己放棄的心酸?如果我們的制度先放棄他們,而又期待他們自謀生路,豈不是把教育的義務和日後社會可能面對的矯正成本,一股推向全民去共同承擔?是誰真正放棄他們,讓他們自暴自棄?整個社會和教育的既得利益者,難道沒有絲毫責任?如果社會是環環相扣,互相依賴,如果職業是不分貴賤,教育是有教無類,那我們做到了什麼?我從來沒有想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這千年百年來對我們在不熟悉的教育理念。卻在北歐紮紮實實地付諸實現!芬蘭只是有一句話,不讓一個落後,而真實的執行。

對於肢體有缺陷的學生可以申請一個輔助教員費用政府給,而對與質優生是芬蘭教育比較弱的,他們覺得質優生他們想學更多東西的話會自己找書看,把資源放在最重要的普通同學身上。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3

在繼續教育研修中,我選修了母校一位教授的課程。老師在授課中兩度提到《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這本書,加之我對外國教育頗感興趣,當即買了此書,讀罷,我產生了一些思考。

一是關於學校教育。當我讀到“在芬蘭教育中,學校與學校,不會做無謂的‘競賽’、‘排名’;學生與學生,老師與老師,更不會做原本起跑點就不公平的較勁”時,我很吃驚。沒有評比,沒有考核,那豈不是亂套了?

然而,我的憂慮是多餘的,“不考核”不代表沒有目標與方向。在看似寬鬆、自由的教育環境下,“信任”成為芬蘭教育的核心價值。“防制不是管理的法則,相互尊重與相互信任才是教育的開始。”

信任學生,培養他們獨立管理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學生每天上課的時間與節數不同,所上的課程也是隨時調整。學生能夠自主管理自己的時間,合理規劃一天的行程,而不是死板地“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想這也是我們的學生所欠缺的,我們把一天的時間切分成大大小小固定的幾塊,裝在不同的“抽屜”裏,到了固定的時間就打開對應的“抽屜”,讓學生做一成不變的事情。就像《小王子》中的掌燈人,每天只會幹一件事——“點燈”“熄燈”,這是何等可悲?當我們有大把富餘的.時間需要自主安排時,反倒無所事事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管理”“的能力,才是我們的教育所應給予的。

信任教師,芬蘭人意識到“如果一個社會體制對自己的教師連最基本信任都沒有的話,那還談什麼教育呢”?只是很可惜,很少有人能夠意識甚至做到這一點。我們都説“幹教師,是一件良心活。”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是萬萬不敢登上講台的。只要我們有過準備不足的經歷,我相信大家都會“痛定思痛”。且不説我們有多高尚,為了學生,為了家庭,為了學校。就單單為了自己的尊嚴與顏面,也會認真對待課堂與學生。因為誰都不想體會“被掛在講台上”的尷尬與無助。歸根結底,我們都是人,有作為人的尊嚴。那麼,大膽地放手給教師,是不是會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想一定會的。

二是關於家庭教育。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究竟該是一次馬拉松長跑,還是一場只在乎贏在起跑線的百米衝刺?”這句話深深震撼到了我,《虎媽貓爸》應該是中國家庭教育的一個縮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家長們要給孩子挑最好的幼兒園,買最有優勢的學區房,動用各種關係,以便讓孩子進入最好的國小。此外,對孩子的興趣培養是萬萬疏忽不得的,書法班、舞蹈班、繪畫班、鋼琴班、跆拳道班······形形色色的興趣班,恨不得給孩子全部報上去,希望孩子從小就是一個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只是,現實情況是,孩子並不是對所有的興趣班都感興趣,在家長的“威逼利誘”下,孩子們利用有限的課餘時間穿梭在各種興趣班中,而家長們也被裹挾在迎來送往的大軍中。我們不願意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因為我們心中有太強的不安全感,也有着太多的期望!

反觀芬蘭教育,他們想的卻是“盡力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適當的位置,讓行行都能出狀元”。我想我們在一路往前奔跑的過程中,是不是忘記了我們的孩子最合適什麼、最喜歡什麼、不適合什麼、不喜歡什麼,忘記了孩子最大的天性是“玩耍”與“遊戲”。

有一首小詩寫道:“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慢一點,再慢一點,不只關注開始起跑時的那百米衝刺,而是多一些理解與陪伴。在孩子十歲前,哪怕多花一兩年時間用在孩子習慣的養成上,在漫長的馬拉松長跑中,孩子才會對各種事物擁有持續不斷的動力與興趣。老話説的“磨刀不誤砍柴工”,也是同樣的道理。

此外,此書還讓我意識到閲讀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閲讀是終生資產。芬蘭的孩子每天會堅持至少半小時閲讀,就像每天要洗漱一樣自然而然,沒有強制與要求。因為他們知道讀多讀少,是自己對自己負責,並且讀書是以樂在其中為宗旨。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閲讀現狀,要求孩子讀什麼、怎麼讀,還要定時檢查。當閲讀成為一種任務的時候,它便很難形成一種自覺。但我不得不承認,適當的強制與要求還是有必要的,當一切步入正軌後,便可以撤掉外力這一“支架”。同時,我們做家長與老師的,需要做好孩子閲讀的薰染者與同行者!

芬蘭教育中的智慧還有很多,比如無論練習技能還是教學,都主張“先見林,再見樹”,讓學生對知識或者技能有了總體的瞭解形成興趣再進行學習,這遠比支離破碎地教授好的多。就像溜冰或者花樣游泳,從一個個肢解的動作開始,孩子只會過於注重細枝末節;反之,向他們展示了各種溜冰姿勢、各種游泳動作後,孩子的好奇心與興趣就會大大激發,學起來自然有動力,再進行細緻的動作指導,孩子便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了!教授技能如此,課堂教學亦是如此!

總結芬蘭教育能如此成功,得益於以下幾點:一是對人的充分信任與尊重。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有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給了孩子、家長與老師更多的自主權。其實對於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是否也應如此?“信任”應該成為最強有力的“武器”。二是踏實做好事情的心態,“一步一個腳印,不求快,不求第一,不求立竿見影”。去除了過強的“功利性”,我們才能把眼前的路看得更清楚,“不疾不徐,不爭不搶,不以贏為目的”,很多事情便水到渠成了。三是擁有自信,擁有寬廣、開放的胸懷。多國語言交融薈萃,芬蘭不排外、不自卑,而是主動為孩子營造學習多國語言的機會。他們知道學習母語是根,而學習外國語言既能夠有助於母語的傳播,又能夠快速而廣泛地與世界接軌。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見解與胸襟是否也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睜眼看世界”。在向他人的學習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既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為何不取來一用呢?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4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祕密芬蘭,一個北極圈的小國,通過《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祕密》,給我的是深深的感動,。在這裏,芬蘭的教育體制真心把每個別人家的孩子,都珍視為自己的寶貝,去精心撫育,用心灌溉,給予時間、空間,從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協助鼓勵每個孩子鼓起學習的無盡動力,不刻意強調精英、先進、競爭、比較,從不要求學生和老師具備超人能耐,而把每個人都視為有着平凡的喜怒哀樂的人,然後從根本的人性上去尋思如何陪伴孩子們健康,正常的走完成長中的教育。在1897年,距離今天100多年前,英國作家崔迪在《行過芬蘭》一書裏,就如此寫過:“出眾的教育制度,將會確保芬蘭前途似錦!芬蘭國家的未來,就仰仗她的教育制度!”她的語言式的觀點,在今天果真應驗了。

一個缺乏自然資源、人口稀少、強鄰環伺的小國,就因為有很深的自知之明,也知道唯一能建構起國家未來的,只有人力資源---這就仰仗教育。因此,在17世紀的芬蘭典章中就定下規範,凡是即將結婚的夫妻,都必須要會識字,因為教會希望年輕一代都能閲讀《聖經》。芬蘭國會的提何能博士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們這麼小的國家,必須一起肩並肩作戰,我們無法去區分彼此,區分貧富貴賤。也就是這樣,唯有人人都有好教育,我們的國家才會有世世代代的人才,整個民族的前途,才會有希望。”正像芬蘭的一線老師常常説的一樣:我們這樣的小國,不能容許社會上出現學習落差與失衡!在芬蘭,沒有所謂的後進班,只有引導班。

對於資質稍顯落後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方式是從實務上去鼓勵。因為他們比較坐不住,學習進度和別的學生不同,所以,特意設計一些可以從實踐中學習的模式,並且和孩子們一起規劃課程內容,從他們感興趣的去着手,安排學生到各個商家去實習,然後再運用實務所學的經驗來學習,並從中討論生活中的各項課題。這是希望為他們創造出更多喜歡上學的原因,讓他們更有意願,並充滿期盼來學校。聽到這樣至深的關懷,能不讓人心生踏實與温暖嗎?

在芬蘭,沒有人放棄“後進生”,不但教育體制不放棄,更期望學生自己不放棄。只要學校和學生共同找出一種激勵學習動力的生路,或許,這個過程比一般學生要漫長而曲折,但生命終究會自己尋覓到出口,只要給予它適當的機會和平等對待的誠意。這也正是芬蘭教育的精髓所在-----不讓一人落後!芬蘭的教育者,是以切實,懇切,誠摯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位大學校長斬釘截鐵的説:“我們未來的挑戰之一,還是專注於如何減少中輟生的比例,因為百分之五到十五的比重,對芬蘭這樣的小國,實在是太高了。我們承擔不起這樣的人力資源耗損。我們的社會不能容許這樣的學習不平衡!”從獨立之初的內戰到“二戰”,讓芬蘭人相信了社會和族羣不能自己隔離,只有充分落實教育與生活上的平等精神,才會得以生存和長期發展。就是這麼執著於這個道理,才長期在全國各地各校,對於需要特殊教育輔導的學習緩慢學生,投入不間斷的關心和更多的教育資源。“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在這個北歐國家紮紮實實地付諸實踐。人生究竟是一場馬拉松賽跑,還只是百米衝刺? 要想“贏在起跑線上,那就跑不成馬拉松,因為需要調整步伐、調勻呼吸、自己激勵的長程賽跑,不能只看重起跑點......

在芬蘭,孩子滿7歲方可入學。因為他們認為,7歲的孩子,就心智與情緒各方面的發展相交成熟,適合開始國小學習。但如果孩子尚未準備好,會特設開啟班或是預備班,此種也是有深意的。芬蘭的教育者認為,孩子在10歲前是一切學習態度養成與閲讀習慣建立的基礎階段。如果能及早在各方面多加觀察覺到需要特別協助的孩子們,並配合他們的特別請況設計出適合他們發展學習能力的課程,即使是多了一兩年時間,但日後整體教育所需要再為這些孩子付出的額外輔導與附加傾注的資源,就會相對降低。如果,身為父母,置身這樣的社會,會是怎樣的踏實與幸福啊!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5

芬蘭之於我只是一個國家的名字,用我僅有的地理知識知道那是一個歐洲的小國家,還有就是我的第一部手機是NOKIA的,我知道那是芬蘭製造的。除了這些我對她一無所知。然而讀完了陳之華女士的《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祕密》之後,讓我對芬蘭的教育肅然起敬,敬佩之餘更多的是深思。

從2000年開始,普受國際社會重視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全球40餘中學生,進行每隔三年舉行一次的“國際學生評量計劃”,到了2006年,全球已有57個國家、40萬左右的15歲中學生參與測試。自2000年起,陸續公佈的三次評量報告,讓芬蘭這個看似不起眼僅有530萬人口的“小國”,躍升國際媒體和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點,原因就在於芬蘭學生的整體表現太出色了!芬蘭學生們不只在閲讀、解決問題能力項目上的評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數學、自然科學等項目,也和大家習以為常認定數理能力比較強的亞洲學生旗鼓相當。更可貴的是,OECD評量計劃的57個參與國的學生中,沒有通過PISA測驗的平均比例超過20%,但芬蘭學生受測的失敗率卻不到5%!這種均衡的教學成果,不僅讓學生得以在“人文”和“數理”兩大範疇之間正常遊走學習,還顯示出城鄉與貧富之間的教育資源與平等受教的差異,相當之小!“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評量成就,讓芬蘭舉世驚豔!突然吸引了世人的好奇目光;一連好幾年,世界各國的大小參訪團體蜂湧而入,一心想要了解芬蘭教育成功的祕訣何在?

一團接一團來參訪,多到讓芬蘭教育機構應接不暇,其中來自西歐國家像德國、奧地利、法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瑞士,甚至像北歐鄰居的冰島、丹麥、挪威,以及大西洋對岸的美國等等,都派了無數的參訪團來芬蘭“取經”,更不用説來自亞洲的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代表團了。看來不分東西南北、不分種族膚色,大家都急於想知道,芬蘭是如何辦到的?芬蘭的教育成就始終被OECD高高舉起,絕非僥倖與偶然。

芬蘭人重視教育,是世界公認的教育體制最完善的國家之一。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主校區位於首府赫爾辛基的市中心,對應於中國來説,這所大學位於人民大會堂的位置。教育事業在芬蘭的地位,可見一斑。那麼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祕密是什麼?説起來一點也不神奇:一:眾生平等。二:社會資源向弱勢羣體傾斜。這裏的平等,表現在城鄉差距小;教育資源共享;各地校舍與建築品質優良狀況相同;學校與地方圖書館分佈、藏書豐富情形相似;不論你我的出生和家庭,絕對保障享有高水平基礎教育;不論你是在芬蘭的哪個地方,你在學校所得到的教育是完全一樣的。芬蘭從不強調精英教學,只在乎不要有孩子掉隊,他們認為,有天分的孩子已經比別的孩子佔了優勢了,那麼就多幫助一下有可能落後的孩子吧——芬蘭是個小國家,學齡的孩子人數更少,靠紮實的教育和人才發展到如今的芬蘭,不能承受哪怕不到1%的人才耗損。

芬蘭的學生是沒有制服的。若問,為什麼沒有制服?沒有制服,如何管理呢?在芬蘭,無論是教育專家還是普通教師都會反問你,教育的根本是什麼?是管理,還是學習?他們認為,教育的根本,不是讓學生穿上整齊劃一的制服以便管理,有限的教育經費也可以節省下來,用在對教育有真正意義的地方。歸根結底,一個國家教育的良好發展與秩序,是同豐厚的經濟、清明的政治、完善的體制、開放的文化心態所構成的良好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國家好,則教育好。教育好,則國家的未來更好。教育的本質是為了給孩子良好的學識、心態和人生,從而促進社會良性成長,是為了讓大家都好。如果脱離了好的社會氛圍而一味講求“精英教育”、“從幼兒園開始贏在起跑線”,這樣給孩子的,只是一生無盡去爭去搶的煩惱。天才與精英畢竟是極少數,大部分的孩子,要過的還是平凡充實的人生啊。

在芬蘭,那裏的教育處處都體現着公平。一個最基本也最平凡的真理。由此想到我們的教育,城鄉的差距,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差距。每個地方的教育優先權。我們的不平等已經在教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教育能提供給我們的下一代一個相對的公平。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6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多少中國家長乃至教師所堅信觀點,然而芬蘭教育卻一直奉行“不做起點不公平的較勁”這一理念,並且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芬蘭的孩子在全球學生評量的PISA測試成績卻是十分平均和優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生並不是一場短暫的百米衝刺,起跑並沒有那麼重要,學習並不是爭一朝一夕的成敗,而應是一場與自己競賽的馬拉松,學習和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的能力。

從不強調“精英教育”的芬蘭教育講求“不讓一人落後”,因此,他們將很大的力氣花在了“零年級”學前教育上,讓不同特點與能力的孩子在正式進入基礎教學前能做好充分準備,根據不同情況設計出適合他們發展的課程。這些看似延緩入學孩子獲得更多發揮潛能的機會,有助於他們自由發展。曾以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過是孔子提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教育境界,卻紮紮實實地在芬蘭這樣一個教育界的傳奇得以實現。

作為一名接受了許多先進教育理念薰陶的教師,更應該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努力挖掘孩子的不同潛能,讓孩子百花齊放。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7

用一天時間讀完了這本書,對芬蘭教育有了初步的瞭解,主要給我以下幾點啟示:

一、信息化

書中介紹,芬蘭學生都在網上進行考試,上課也要用電腦查找資料,這讓我驚歎芬蘭教育的信息化程度之高。看完書後,我在手機上看到《廣州日報》的一則新聞——“世界衞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視力尤其堪憂,近視率居世界第一。廣州大部分兒童、青少年也在遭遇近視困擾······市教育局牽頭起草了《廣州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教學和佈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為了防止近視要限制電腦的使用。這跟芬蘭學生天天接觸電腦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我個人覺得學生近視的原因其實跟使用平板電腦關係不大,不然芬蘭學生的近視率應該比我們高才對。反而信息化這是時代潮流,我們應該積極接受,如果學生能在網上做作業、考試,這將大大減輕老師的工作量,不少簡單的題目可以依靠電腦完成批閲。

我自己工作的學校也有平板班,學生上課可以使用平板電腦,但我個人覺得自己對平板對信息化的利用還是不到位的。可能根源在於自己對學生的不信任,不相信學生能借助平板電腦作出什麼創意,課上所謂讓學生藉助平板查資料,不過是讓學生從網絡中找出某個問題的標準答案罷了,課上還不斷警惕着學生有沒有用平板做別的無關的事情。如何做到像芬蘭的老師一樣信任學生,對於我自己而言也是一個修煉。

二、共享文具

作為一名班主任,我非常喜歡芬蘭的課室佈置,像作者説的一樣,就像家一般。如果課室像家一樣,如果厭學的學生就會少很多吧。可惜受限於當前的課室空間——課桌几乎已經把課室填滿,作為班主任也很難做出太多改變——比如增加沙發等温馨的物品。但我覺得芬蘭課室裏面提供文具的做法可以供我們參考。我的學生天天上課前就在找文具,數學課找圓規,語文課發現沒有作文本用完了,物理課上沒有架子夾試卷,美術課發現沒有白紙。如果文具變成公共的,是否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尤其是美術這類課程,為了上課每個學生都要買刻刀、白紙、水彩筆、水桶等各種東西,每週上完兩節課這些東西就不用了,變成公共用品,可以節省不少開支,體現環保的理念,也方便收納。

三、跨學科合作

我感覺我們各學科的老師更多是競爭關係——競爭學生的時間,總希望學生多學點自己科目的知識,多花時間做自己科目的作業,只要學生自己科目學好了,自己的學科是最重要的,才不管他其它科目怎麼樣。但細想一下,學生進入社會後,遇到的問題難道靠單一的學科知識就能解決嗎?芬蘭教育中的跨學科現象教學給我們很多啟示。我們各科老師也應該改變心態,學會跟其他科目的老師合作。

四、學生合作學習

今天我們的課堂基本都會有小組探究的環節,倡導學生合作學習。但我覺得自己設計的合作環節其實是假合作。小組討論的材料其實一個人也能看完,也能解決,而且合作學習時間最多隻有7分鐘,學生還沒分完工,時間就到了。所以課堂的合作更多其實是組裏的優生或者是組長做完了全部的任務。我覺得芬蘭的小組合作才比較合理,任務足夠有挑戰性,而且時間也比較充裕,可以用幾節課完成。如何把這種形式應用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這值得我們探究。

五、學校與社區相聯繫

我覺得芬蘭這方面真的做得很好,沒有圍牆,直接融入到社區裏,社區成員與學校互動頻繁。而我們最多隻是請某些優秀學生家長來學校講講話,或者讓社區民警來學校普法,學生對社區的瞭解還是很少的,在社區生活多年,也不知道當地的歷史。其實與社區聯繫,更有利於學生的歷史學習,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部分,有助於加深他們的家國情懷。可惜我們對社區並不信任,對家長不夠信任,總擔心社區成員或者家長會給學校挑刺,會宣傳學校的負面消息。

從某個角度講,這些問題都是信任問題——老師與老師之間互不信任,老師與學生之間互不信任,學校與社區之間互不信任,我們把大量精力用在防範對方,監督對方上了,而忽略了合作,那麼這種不信任從何而來,為何芬蘭就能做到互相信任呢?這也是我看書後的最大的疑問。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8

作為一名教師,一位國小生的媽媽,面對我國教育內卷和雞娃大戰,我也是深陷其中,箇中滋味,真是一言難盡。遇到挫折,迷茫、疲憊不堪時,我就想: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教育是如何進行的?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帶着這樣的嚮往,我拜讀了《成就每一個孩子——陳之華解碼芬蘭教育》這本書。

陳之華曾經帶着孩子在芬蘭生活了六年,自己又在芬蘭從事教育工作,對芬蘭教育有着比較透徹的瞭解,在這本書中,他將芬蘭教育和台灣教育進行了對比,我在閲讀的時候自然地也把國內教育和芬蘭教育進行對比,衝突真的會產生思考。書中説道:芬蘭的教育一定“以孩子為中心”,不論政府、學校、老師、家長,都以孩子的需求為重,讓他們都擁有“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在不急躁、不比拼的教育環境中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是一輩子都能帶着走的能力。讀完之後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下面我就從教師這個角度談一些對自己的啟示。

一、學習靠時間不靠壓力

當在書中讀到這句話時,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我們認為: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認為只有考試才能讓學生重視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所以我們每個月安排一次月考,每學期進行一次期中、期末考試,還有老師不定時的小測驗。然而,不斷地密集地考試,使得多數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知難而退,甚至放棄了某些科目。

我們知道學習方法、速度與模式千百種,不同個性、領悟力與興趣的孩子學習速度一定有快有慢。如果給予每個孩子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去充分的吸收和累積知識,而不是通過階段性的考試打擊學生的求知慾和上進心,我想每個孩子都會學有所成。

二、給予每一個孩子尊重

書中提到芬蘭的考試不多,而且分數是屬於孩子的,是老師和個別學生的隱私,他們絕不會公開給全班知道,更不會公佈排名,他們認為成績不是用來打擊孩子,更不是讓孩子認為不如人而激發上進心的工具。老師會在批改後親自一個一個地交還給孩子,充分顧及孩子的自尊,根據孩子的個別情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提醒。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是花期不同”。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與智慧,在生活中給予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必在孩子小小的年紀,就讓他有我不如人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會淹沒孩子身上的光芒,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

三、求知貴在養趣

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書中提到了一個詞,叫“養趣”。我個人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我的兒子剛上國小時,不喜歡讀書,雖然我一再給他強調閲讀的重要性,但是收效甚微。經過多次觀察之後,我發現他特別喜歡看一些漫畫書,於是就給他買了一套《父與子》全集,這套書成功地吸引了他,他反覆多次閲讀,再後來我就慢慢的給他買一些童話故事書,他在閲讀中感受到了樂趣,慢慢也就養成了閲讀的習慣。

學校教育也是如此,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切入,慢慢地加入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在思考中實現自己突破,體會學習的樂趣,驅使學生樂於主動學習。

最後,我想説:作為教師和家長,不斷自己改變、提升,以適應新時代的教育需求是我們的必修功課。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9

在翻到這本書之前,我對芬蘭最大的印象是NOKIA,曾經的手機行業巨頭,但這本書,從教育的角度讓我重新認識了芬蘭。

它的國土面積與德國一樣大,許多國土處在北極圈內,因此它實踐的是真正的小班化教育;它被瑞典多年殖民,因此國民十分珍惜獨立,也特別重視教育。一個低調的北歐小國,卻有着許多令我們驚訝的事實:

1、芬蘭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學生成績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

2、芬蘭學生多次在全球PISA測試中名列前茅,被評價為整體表現第一;

3、芬蘭的高等教育,幾乎被每一屆世界經濟論壇評為最佳;

4、與上述三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四條,芬蘭是全球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的國家。

如此輕負高效的學習,讓我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此書,並且深深為之打動,書中的內容平實但精彩紛呈,到處可以碰撞出教育思維的火花。

作者陳之華女士,旅居芬蘭六年,兩個女兒都得益於芬蘭的教育。她本人的眾多頭銜,使她有機會全面地瞭解芬蘭的教育。本書從“初到芬蘭的新生活”,“芬蘭教育的特點”,“芬蘭的基礎教育”,“走訪各地的感動”,以及“教育的未來”這五個章節展開。那麼,芬蘭教育究竟是怎樣做到“全球第一”的呢?我想説説令我印象最深的四點。

一、見樹又見林的教育全局觀。

通常,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點接着一個點,一個動作學會再學另一個動作,就連我們的教材也大多這樣設計。但是學生學完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將學習的內容聯繫起來。因此,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芬蘭人則站在全局的角度,先啟動孩子的學習興趣,以及對整個學科即“森林”的瞭解,這樣做的效果遠勝於對着一棵棵樹木的細節雕琢,將精力消耗在題海中。

對於這一點,我自己很有感觸。記得我讀國小的時候,很喜歡音樂課,每次要學一首新的歌曲,我總是非常期待,但當時要先一遍一遍地學唱簡譜,即使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終於到了唱歌詞的時候了,可我們已經沒什麼興趣了。

又比如學游泳,常見的模式是這樣的,第一堂課可能就是讓大家在泳池邊雙腿打直使勁地踢,或是雙臂滑啊滑的練習,重複演練某段基本動作。在接下來的課上,也是反覆操練動作,甚至逐個過關,最後才開始下水。可是孩子們真的能在課程結束時自主遊上幾十米嗎?會不害怕地在水中沉浮自如,輕鬆換氣嗎?芬蘭式的教法,是讓大家快樂地先“見林”。基礎游泳班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下,先“玩水”,在水波中浮沉自如,快樂逐浪,自然而然地體會到自行換氣、輕鬆游泳的樂趣。不是一直強調要學什麼自由式、蛙式的標準動作,這種看似既不嚴謹,又不要求動作標準,而用體驗、鼓舞的“玩樂”教學,卻能讓孩子們真心不怕水,以最自然的方式,如魚得水般地暢遊!

另外,芬蘭舉國上下,英語都講得非常好。他們本國語言有三四種,此外再學英語的難度其實很大。有一種做法似乎起到了無心插柳的效果。各大電視台起先為了節約開支,引進的外國電視影片,都不會配上芬蘭發音,而是原音播出,同時打上芬蘭文字幕。我想,這對於我們學英語也有所啟發,從英文動畫片、英文遊戲等入門,有了興趣,一切都能水到渠成。

二、老師一樣好,不用評比

最近這段時間,應該是我們老師最辛苦的階段了,各種比賽蜂擁而來,但是在芬蘭,老師們不用評比,他們得到了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芬蘭教育歷經多次轉型,以前也是嚴格管控的,漸漸就轉為自由開放了,對老師,對學生也從百般規定轉變為充分信任了。據調查,教師在當地是最受敬重的職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中學生今後的夢想是當老師。基礎教育的老師,大多擁有碩士學歷,他們在教學上有很大的空間,但是每隔一段時間,他們會收到來自校方、家長、學生等的不同意見和滿意度數據,以便自己調整。

三、教育因材施教,量身訂做。

對於智力不足、身體殘障、新移民的孩子,政府都會保障公平的受教育權。由於部分國土地處北極圈,有的學校只有30人,甚至15人,學校雖小,可政府提供的圖書館、營養午餐等也是齊備的,只是規模小一些,人均享用機會反而更高。有的學校每位學生都有助教來指導學習。

放學後,有的學生會去上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如音樂、舞蹈等,這些課程大多不是由學校提供,而是交由當地政府或私人機構長期配合的。

芬蘭沒有“後進生”,只有“引導班”。比如對坐不住的學生,老師會用另一種方式教學,如不在教室上課而是去附近的商家實踐。一人落後,老師和全班同學會一起幫助他,沒有家長投訴“進度慢了”,“耽誤我家聰明孩子了”。

四、人生是場馬拉松。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中國,這是一句再正常不過的口號,而芬蘭的教育觀認為,人生真的不是一場需要贏在起點的百米衝刺,而是與自己競賽的馬拉松。學習不是爭一朝的冠軍,而是培養終生學習的能力。他們不刻意培養精英,卻個個都是精英,這源自他們的教育理想,不是為了獲得第一,而是為了把事情做好。如果一再強調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卻沒有適當地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差異、天分與資質,那就是鼓吹每個人用衝刺的方法去長跑,贏了起點,卻會在中途把氣力和耐力用盡。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10

讀了《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這本書,我產生了一些思考。芬蘭,國家很小,人口也就幾百萬,卻被大家譽為“教育最強國”。這裏的孩子成績好,創意強,還能快快樂樂地成長,這到底是怎樣做到的呢?

一是關於學校教育。在芬蘭,他們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競爭,而是喚醒自己。如果有的孩子不擅長學習,也沒有什麼藝術特長,那怎麼辦呢?他們會回答:這也沒關係,我們要讓孩子們仍然能發現自己的力量,可能是為人公正、有創造力、有雄心、擅長團隊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有同情心,或者擁有愛。

保護孩子的人格,喚醒每一個人的內在力量,而不是以分數論英雄。這讓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星卡評價,和芬蘭的教育觀有着異曲同工之妙:讓每個孩子輪流做英雄。

二是關於家庭教育。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究竟該是一次馬拉松長跑,還是一場只在乎贏在起跑線的百米衝刺?”

有一首小詩寫道:“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慢一點,再慢一點,不只關注起跑時的百米衝刺,而是多一些理解與陪伴。在孩子十歲前,哪怕多花一兩年時間用在孩子習慣的養成上,讓孩子在“自律”的路上越走越遠,在漫長的馬拉松長跑中,孩子才會對各種事物擁有持續不斷的動力與興趣。

在芬蘭,家長並不擔心陪孩子寫作業,因為老師不會給孩子留太多的家庭作業,會留出時間來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去學習建築類的課程,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懂得基本的建築原理,提升美感,學會如何欣賞、理解建築。

如果孩子們作業寫得好,老師還會給他們一個“越獄卡”。越獄卡是幹什麼用的呢?當孩子下次不想寫作業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越獄卡來行使這項特權。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學校的“自主作業”,四年級及以上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選擇全自主、半自主、或加自主,可以對自己不喜歡的作業説“不”,這就把選擇的權力交給了孩子;同樣,一至三年級的孩子也可以在家長的指引下“免寫作業”,作業負擔輕,孩子和家長幸福感滿滿。這也正是我們要做的提質減負。

教育之路是漫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在教育、教學之路上前進。

芬蘭教育讀後感 篇11

前段時間,聽曉燕説,她們辦公室的老師都爭相傳閲一本有關芬蘭教育的書,熱議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祕訣。因此激起我的好奇心,也想學習學習。暑假裏,我終於如願以償,領到了《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祕密》這本書。在炎炎夏日裏,有它相伴,少了許多酷熱難熬的情緒,多了一些對當前的教育現狀的深思。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又有不少苦悶,彷徨與無奈。

芬蘭,一個北歐的小國,全國有四分之一的地區都在北極圈以內,地理環境之惡劣,為何能讓經濟力和教育成果躍居全球第一?

我從書中深刻領悟了教育的真諦,懂得了什麼是信任的、平等的、均衡的、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懂得了教育如何真正實現對人的尊重,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寫的:“整個社會和教育體制對於人的關懷、對於人的信任、對於人的尊重,以及對於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場要贏在起跑線的競賽的想法,是以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釐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芬蘭沒有所謂的“資優班”,孩子滿7歲才入學,學校是沒有制服的,沒有督學,沒有精英培養,考試次數不多,授課時數最少,學校不排名,老師不做績效考核。我很驚奇地發現,我們一直倡導的“不讓一人落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這個只有500多萬人口的小國得到了實現。

一羣學生興高采烈地一起做飯,包括帥氣的男孩;一羣學生踩縫紉機,織布縫衣或拿起長針織毛衣,不分男女;一羣學生用電氣鋸切割木頭,包括嬌氣的小女生……這場景出現在課堂,你相信嗎?在芬蘭,這不是神話!在國際經合組織對全球40多國中學生進行的測評中,芬蘭學生的整體表現超乎尋常,其他國家學生失敗率超過20%,芬蘭不到5%,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評量成就,讓芬蘭一舉成名!

芬蘭教育不倡導學生從小就與人競爭,而是注重啟發協調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生命價值,建立可以一生遵循的正面學習心態。他們認為,競爭讓人心的良善和互助喪失,使社會趨向功利和惡性競爭,不通過競爭依然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校正自己的學習目標,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他們更多地關注學習對每個個體的作用,以及學生自身對學習的感受。通過學習眷注自己的內心,這是對人探索新知的深層次的追索。比如他們的學科教學採取“見樹又見林,先見林,再見樹”的方式,先啟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整個學科有所瞭解,淡化細部知識演練,這和我們的思維截然不同。比如游泳課,老師會讓學生先玩水,不懼怕水,體會水中樂趣,不急於教學生蛙泳、仰泳等泳姿,讓學生自由逐浪,沉浮自如,一段時間後,學生真正喜歡了這項運動,學習動力自然產生。

如果説平等是芬蘭教育的內涵,那麼信任就是芬蘭教育的核心。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因為社會需要各種不同人才;儘可能地不比較,不評分,所有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個人的成就感,包括老師,這種成就感不是簡單的賞識,而是制度層面的保障,文化層面的推崇,信任老師,信任學生。依據憲法規定,芬蘭的老師可以自由選擇上課的方式、內容,有充分的教學自由度和課程自主權,自行決定教材與教學內容和進度;老師不批改作業,而由學生自行訂正。他們認為“賦予自由,就是責任的開始”。

“人生真的不是一場贏在起跑線上的百米衝刺,而是一場與自己賽跑的馬拉松。一段一段的機械式的操練,固然能讓孩子們一時之間在分數上比個高下,但對啟發與養成一生的學習樂趣毫無幫助;只能讓大家在害怕輸在起跑點的陰影籠罩下,反而看不到學習過程這一片片美麗的學問森林。”在芬蘭,一生中最重要的啟蒙階段,因為國家法律的健全,理念進步,老師賦予更多的愛心與耐心,以及更實在的教育方法,而能使學習不見得好,卻另有愛好的學生真正健康無憾地成長。

較少對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管制,並不代表完全沒有約束,這種約束是無形的,隱形的,是一種整體對於個體的足夠尊重。精英式教育受益的是少數學生,芬蘭式的普遍大眾式教育惠及的是每一個學生,帶來的必然是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教師得到教育制度最大的信任,最大的受益者是學生,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踐行一個教師的職業道德,而不是功利地謀求個人成果。正如芬蘭前阿赫所説:“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最好的人生”。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想,不是讓人有體面的工作,有大把的鈔票可揮霍,應該是讓人掌握生存的本領,讓人懂得尊重,獨立思考,讓人內心更加清澈,讓人活得有尊嚴,感覺幸福。如果有些國家的教育是如此,芬蘭應該算一個,這是他們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