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城南舊事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1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城南舊事讀後感

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着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題記

《城南舊事》是一部半自傳體小説,講述的是六歲的小姑娘英子在北京城南的一條衚衕裏的童年生活。在這裏,她認識了經常痴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一個為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的年輕人,打破了英子家寧靜的蘭姨娘。同時,她也體會到了父親病逝的痛苦。這本書是佈置給孩子們的課外閲讀,也藉此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很多年之後再來看這本書也別有一番滋味。

故事情節簡單,故事藴含卻不簡單。説它是兒童文學,卻因其中意識流的寫作風格和平行的寫作手法需要反覆去捉摸。輕合上書頁,觸動的文字跳動在心坎兒上,童年的流逝竟在懷念間漸行漸遠。童年似乎是充斥着踢毽子、跳皮筋、擲識字、拍畫片、打彈珠簡單快樂的課間活動,是放學後坐在電視機前等待《大風車》的那一份迫不及待,抑或是籠罩在“非典”期間恐懼下,滲漏被停課的那一點小確幸。我們茫茫然的長大,沒有開始童年的莊重儀式,竟也沒有國小畢業典禮上那份對童年的鄭重告別。

理性的思緒把我從對童年的懷念中拉了回來。“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着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一直縈繞在我耳畔,“哪個是瘋子,哪個是傻子,哪個是騙子,哪個是賊子,我分也分不清。”“我不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分不清這些,就像我分不清海跟天一樣。”別人眼中的秀貞是瘋子,是傻子,而作者眼中的秀貞不過是對愛情抱有幻想的痴情女子,因失去孩子痛苦到不願意面對現實的悲慘人物。別人眼中的厚嘴脣青年男子是賊子,是受眾人唾棄的眾矢之的,而作者眼中他是為了弟弟上學而甘願犧牲自己的老實男子。這世間哪有那麼多的非黑即白。天空究竟是倒映着海,還是海的倒影?葉究竟是風的追隨,還是樹的不挽留?或許我們都像英子一樣分不清好人與壞人,就像分不清天空和大海一樣。

小時候我總喜歡把人按“好人”和“壞人”區分,把東西按“要”和“不要”區分。母親很愛看諜戰片。每次和母親一起看家裏二十寸的熊貓牌彩電時,我總愛追着她問,“這個人是不是好人?”“那個人呢?”媽媽總愛説,“這個人是敵人。”

“敵人是不是就是壞人的意思。”

“敵人不一定就是壞人。”

“為什麼呢?敵人還不是壞人嗎?那什麼樣的人是壞人?”

那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是壞人呢?這個問題媽媽一直沒有回答,在後來的日子也一直沒有答案。

今天晚飯間,剛學會走路的兒子拿着自己的小鞋子搖搖晃晃地走到餐桌邊,把小鞋子往餐桌上一扔。我脱口而出,“鞋子髒,不可以放在餐桌上。”

鞋子髒嗎?昨天剛清洗曬乾的鞋子。鞋子本身不是骯髒的,然而把它放到餐桌邊上就是骯髒的。東西的“要”與“不要”是一個相對的觀念,就好比“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那麼人呢?複雜的多。這像是那個著名的道德兩難問題。法律從人們的行為表現來判定犯不犯法,而道德往往從行為表現的原因看有沒有道德。我們可以簡單地説那個厚嘴脣的年輕男子偷東西就是“壞人”,但卻無法簡單地説那個厚嘴脣的年輕男子因為供養弟弟上學而不得已偷東西就是“壞人”。因此,在《惠安館傳奇》一章中,作者通過小英子生病時現實和幻覺的交替情境這種意識流的手法表達希望秀貞有個好結局的美好願望。希望她能去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這樣一個對愛情充滿期待、幻想,心中有愛的人不該成為人們口中的“瘋子”。作者希望她能乘上“那條船,慢慢兒地往天邊上挪動,彷彿上了船,心是飄的。”

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藍色的大海上,揚着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去看看那是蔚藍的天空還是湛藍的海。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去看看我們從前的光景和歲月裏的人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