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76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親密關係》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親密關係》讀後感

《親密關係》讀後感1

1、如膠似漆

小麗依偎在小捷肩頭,新做的頭髮如瀑般美麗,散發着淡雅的清香,吃着棉花糖。小捷摟着小麗,用手指擦去她嘴角的糖沫:“寶貝,慢點吃,瞧你,吃得像白鬍子老頭......”

2、新婚燕爾

小麗學做小捷愛吃的紅燒雞,小捷從身後抱着她,小麗撒嬌:“討厭,讓人家怎麼做飯嘛!”不小心,雞燒糊了,小捷勇敢地吃了一塊,“沒事,就當今天買了只烏雞,味道真不錯!”

3、柴米油鹽

婚後第三年,小麗下班進家,小捷躺在沙發上看手機。“老婆,晚上吃啥?”“你怎麼不做飯?我又不是你僱的老媽子!”“你吃槍藥啦!愛做不做,不做我出去吃!”“砰”摔門而去。

4、期望需求

小捷回來,“老婆,剛才是我不對。小時候我媽總罵我,我一看到女人兇就來氣。我買了你最愛吃的魚香肉絲,趁熱吃。”“老公,今天領導批評我報表做錯了,我晚上給兒子餵奶睡太晚了頭疼,我不是故意的.嗚......”

5、親密關係

小捷把小麗摟在懷中:“以後我給孩子衝奶粉,你好好休息。”小麗的頭髮早已剪短,兩天沒洗還有點味兒,可是愛和理解,讓他們更親密。

你是小麗(理),還是小捷(解)?

《親密關係》讀後感2

年輕時,每個人都一刻也不得閒,都在忙碌都在追名逐利。可是,當我們追逐的某個自以為很重要的目標達成之後,這個目標便顯得一點兒也不重要了。於是,我們又轉而追逐下一個遙遠的目標。

不管我們有沒有達成追逐的目標,很少有人停下來問問自己:這些目標到底值不值得我花時間去追逐?

年輕時,“做事”就是我們全部的生活,因為只有那樣,我們才覺得自己有用、有重要性,人生也才有目的`,但我們還是常常感到空虛。

但是,自古以來所有的聖賢之人一直在嘗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在精神導師馬哈拉吉年輕時,有人問他英文中最重要的字是什麼,他的回答是:“允許”(LET)。在説這話的時候,他一定早已突破親密關係的牆壁,體驗過“牆外的生活”,因為靈魂關係的關鍵,正是“允許”。

當然,這不是要我們整天呆坐着無所事事,而是要讓我們明白:我們所做的事,應該是聽從心的引導而做的事。如果我們能明白“允許”的道理,那麼我們所做的事就是出自靈感、創造性的想法,以及啟示。

“為做而做”與“允許”之間,生活的質量有很大的差異。“允許→→接受→→容納→→愛”,這是我們愛自己、愛家人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靈魂關係中,我們所要練習的不是做事,而是允許。溝通不再依循公式來進行,而是讓我們心中的直覺、靈感以及揭露真正感覺的明燈來做我們的引導。

《親密關係》讀後感3

“我們通常會把自己從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滿足的需求,全部投射在那個愛我們、讓我們覺得特殊的人身上,覺得有了他(她),這些需求都會得到滿足了。”

“責怪他人、批評他人行為、指責他人不願改變,其實是一種輕而易舉的手段,能夠簡單地利用道德批判,將自己提升到一個高於他人的位置,也使我們擺脱了自身的不安。”

克里斯多福將親密關係(主要是愛情)分為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在這方面,他的觀點和《少有人走的.路》中愛這一章有些相似,愛情在起初是熱情狂喜與極樂,一切那麼美好不存在任何缺點,這個階段的愛願意為對方做任何事。進入到第二階段後,矛盾爭吵開始產生,你甚至會覺得在對方身上找不到任何吸引你的地方。一直到第三階段,親密關係能夠讓你找到機會直視自己的內心,由此可以發現多數爭吵的源點是人在逃避內心的痛苦,而那個痛苦多半是你幼時或者曾經的求而不得。如果你有勇氣正視過去的痛苦,那麼就有機會進入最後一個階段,看到自己的本質得到啟示。“尋找親密關係,尋找真摯的伴侶,其實是在尋找自我。”

如果要衡量從這本書裏學會了什麼,還很難,時至今日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人際交往,從書裏到實際運用還是一個磕磕絆絆的過程,時常感覺挫敗在於讀過的書聽過的道理看過的經驗不少,卻還是碰到那麼多焦頭爛額挫敗憤怒的事,直到看到這句話“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親密關係》讀後感4

尋求親密關係的路會很苦,很難。可是當人們在尋求過程中小有收穫的時候,簡直會得意忘形。然而,好景不長:一次又一次的權力鬥爭會徹底擊垮改變的信心,再一次陷入絕望的境地。

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止,總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使人重又燃起對親密關係的好奇心。於是,連續三天、多次聽樊登老師的領讀,12遍,一字一句,深深領會,慢慢覺知。並且,再一次拿起《親密關係》這本書,一口氣看完。

“跟我來吧,把昨日忘掉。走出你的心,向外跨一大步。”——哈特

親密關係經歷月暈現象——幻滅——內省——啟示,到達新的起點。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你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每一個階段,最後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親密關係,但事實上,親密關係之旅可能隨時來個大轉彎,躍入完全不同的知覺層次,而讓人直達終點。

而我的.看法和感觸是:幻滅、內省、啟示經常往返於你的感受當中。有時讓你興奮,有時又使你沮喪甚至絕望。讓你以為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一句話、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把好不容易有所改善的親密關係,瞬間打回原形。

學習的路當然曲折,且佈滿荊棘。我們必須努力克服時不時都來騷擾的“沮喪”和“絕望”,用愛填滿內心的空虛與無助。“人必須不斷地從錯誤中學習,才能進入天堂。”今天,跨過內省與啟示階段的很多原理與案例,先把作者寫在書籍末尾的短詩送給大家。

因為每次聽到末尾,都會兩眼含淚默下決心:帶上愛,向未來。

《親密關係》讀後感5

親密關係不僅僅侷限於愛人,也包括家人,閨蜜。當我們和我們在乎的、在乎我們的、我愛的、愛我的人發生衝突時,要學會站在愛的角度解決問題。你憤怒,走不出來跟你兒時的記憶有關,你會想起之前相似的情況,而我們往往會將這種情緒轉化給親密關係,以求得一時解脱。只要是感情都是需要經營,何況不同於普通的親密關係之間的.感情。所以,如果你在乎他,就用愛去解決問題,不要冷戰,用一顆真誠的心互訴衷腸,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面對事情,不要以家庭慣常的方式解決。循規蹈矩不會給你帶來快樂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要過分在乎自己的感受。你難過不代表別人會好過。如果想要一份長久的感情,多一點體諒,多一點換位思考,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架子。不要在乎自己付出多少。如果你愛這個人,那就無私一點,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就是這個道理吧。親密關係中,少一點競爭心理,關係才會更親近。以上是讀完之後此時所能想到的感想。大概就是這樣了,完

《親密關係》讀後感6

我覺得這是一本將“親密關係”歸因的書,但在字裏行間對如何處理親密關係給出了方向性的指導。具體如何處理,目前我仍然認為NVC是實用性最好的方法,兩者結合着參考、印證、理解讓我收穫很大。

總體感覺書中藴含了很多個體心理學的影子。作者也表露出親密關係只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種,他也希望大家通過梳理親密關係,最終達到自身與社會關係的和諧發展。我覺得這點與個體心理學的最終目標不謀而合。

作者將親密關係分為五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啟示、靈魂。我分為三個任務——擇偶、交流、昇華。無論是五個階段還是三個任務,都存在一條看不見的線將它們串聯起來——原生家庭/童年經歷。原生家庭、童年經歷都是客觀存在的,而這些客觀對我們主觀形成的.影響後果——信念,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親密關係中的“問題”幾乎都是雙方行為碰撞出來的,行為是由信念指引的,信念是由我們對經歷進行詮釋後得出的結論。按照這個邏輯,解決“問題”的終極祕密武器,最終將導向重新審視兒時的經歷以及當時自己所做的決定。有意思的是,只有當自己的某些意識甦醒,並接納和承認某些“真理”後,才能進入“審視”階段;同時堅持“審視”狀態也是個需要練習的技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