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熱點——低碳生活:更健康,更環保》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1.17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普熱點——低碳生活:更健康,更環保》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普熱點——低碳生活:更健康,更環保》讀後感

在空閒的時候,我讀了《低碳生活:更健康,更環保》這本書。這本書共分四篇,內容包括:地球需要“低碳”;生產節能,“低碳”行動;低碳生活,全民參與;打造低碳世界。讀完這本書使我感觸很深。

低碳生活就是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如今,這股風潮逐漸在我國一些大城市興起,潛移默化地改變着人們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

我們會意識到要去低碳生活是因為温室效應。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例如:

1、過敏加重,研究顯示,隨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漸升高,花期提前來臨,讓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過敏加重。

2、物種正在變得越來越“袖珍”,隨着全球氣温上升,生物形體在變小,這從蘇格蘭羊身上已現端倪。

3、腎結石增加,由於氣温升高、脱水現象增多,研究人員預測,到20xx年,將新增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0萬人。

4、外來傳染病暴發,水環境温度升高會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熱、瘧疾和腦炎等時有暴發。

4、夏季温度升高,涼風減少會加劇臭氧污染,極易引發肺部感染。

4、藻類氾濫引發疾病,水温升高導致藍藻迅猛繁衍,從市政供水體系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肝臟和皮膚疾病。

因此低碳生活,已成為人類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其實大自然早已警告過我們。從汶川大地震到青島玉樹大地震再到甘肅舟曲泥石流,這是大自然在對人類的報復,恩格斯説:“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只是等我們意識到時,水已經被我們變黑了,樹已經被我們砍完了,空氣已經被我們污染了。現在雖然大家都在説“保護環境”,可是光是在嘴上説並沒有用,我們需要付出行動。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洗臉、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傢俱、澆花等。乾淨衞生,天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櫃中的異味;還可以擦洗玻璃,減少使用污染環境的玻璃清潔劑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乾,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還可以用來洗碗、手工皂的原材、曬乾後可吸異味

5、出門購物,儘量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儘量自帶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儘量不使用冰箱、空調、電風扇,熱時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質的扇子

10、夏天開空調前,應先打開窗户讓室內空氣自然更換,開電風扇讓室內先降温,開空調後調至室温25~26°之間(最好26°以上),用小風,這樣既省電也低碳

12、食物廢料、殘渣,可以用作肥料用。

為了地球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努力做好低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