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來源:文書谷 2.14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

讀罷全書,我方才將抑制在心中的悲痛愁苦釋放出來,長長地舒了口氣。這部書是一個聖潔的詩魂,是一道玉之長河,不,是人生的長河,命運的長河,悲劇的長河。

全書通過描寫一個玉器家族的生死興衰,譜寫了屬於穆斯林的詠歎。今昔對比宛如兩條河流相融相會,其妙無窮。從玉匠樑亦清收養韓子奇,到韓子奇勾心鬥角威師傅樑亦清報仇,再到韓子奇與師妹樑君璧、樑冰玉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最後到韓子奇女兒新月悽婉的一生,前半部分還是精雕細琢,暗潮湧動,後半部分便是勢不可擋,洶湧澎湃了。猶如《神奈川衝浪圖》,全書在新月之死時掀起滔天巨浪,將這一彎明亮的新月捲入了命運和悲劇的長河,讓人實在不得不流下眼淚。

正如作者所言,此書是“為人心所傳”,這就註定了此書奇詭神妙,悲壯淋漓。細讀全書,讓人不禁響起《巴黎聖母院》那美與醜的強烈的衝突與對比,又讓人不禁歎謂其與《京華煙雲》相似的命運的闊大與無奈。《玉殤》樑亦清之死,悲悽淋漓,令人震駭;《玉王》中子奇之青雲得志,勾心鬥角,或如大夫雕鑿,若如小弦切切。在這一條晶瑩、詩意的玉河中,樑亦清,樑君璧,韓子奇,蒲綬昌,各個人有各個人不同的內心世界。然而,在這紛繁雜亂的命運之林中,一個莊重、美麗的靈魂悄然升起——新月!

作者在後記中寫道,一個人的悲劇命運,會使他的心靈得到常人無法得到的冶煉和淨化,這便是美。若沒有這種美,人生怎還是人生?新月之美,並非作者借她闡發了多少真主的旨意,而是她揚起了穆斯林美的靈魂,是她的心靈渡過了悲劇與苦難的命運之河,接受了光明與希望的洗禮,變得越發至善至美。新月,宛如一條活潑美麗的小溪,由遠到近,由弱及強。她的美,正如明月般純淨皎潔。樑君璧之叱吒風雲,韓子奇之愁腸百結,無一不襯托出她如夢如幻的美,然而從樑君璧拒絕楚雁潮開始,她的世界掀起了巨浪,將少女如無瑕美玉的愛心打得粉碎。她的死,有一種“奧菲利亞式”的凋零之美,又如祝英台般纏綿悲涼,卻不只是柔情悽婉,而是蒼天泣血!

問世間,何為美?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在尋找這個答案?奼紫嫣紅,大漠孤煙,是美;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堪稱完美的藝術品;《蒙娜麗莎》那一抹動人心絃的微笑,是美……到底何為“美”?讀完《穆斯林的葬禮》,我覺得我找到了答案——最美不過人的心靈,它能壓倒一切,鎮住一切。蕭紅一生命運坎坷,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用一顆未被污染的,飽含童真的純淨心靈寫下了《呼蘭河傳》;汪曾祺年輕時作品不受文壇重視,抗戰時在西南聯大受盡磨難,然而在晚年時他卻將這段往事寫得如履平地,還創作了《受戒》這樣純淨如水的佳作……有句話説得好,在逆境中,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心態。正如書中傳達的旨意,只要人的心還是美的,那便是不可磨滅的希望!

有人認為結尾太悲慘,然而尾聲部分,樑冰玉看到“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門裏邊,雪白的皮膚,俊秀的臉龐,黑亮的眼睛,長長的睫毛,正吃驚地看着她。冰玉衝上去一把抱住她‘新月!新月……’”她抱住的不再是一個少女,而是樑家的第三代,一個新的新月,一個新的希望……

舊的生活總會過去,新的生活如黎明破曉,如期而至。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2

暖暖的陽光輕輕地翻動着書頁,刺得我眼睛有些發痛,使勁眨了眨眼,兩行淚珠一蹦一跳地滑落了下來。

“小米,我給你買了一本書《穆斯林的葬禮》,裏面是講述你們回族的。”

但要知道,不到家裏的書被翻爛了,新書一般會落下一層薄灰。所以不例外,我無精打采地翻開了第一頁。哦,開頭應該是“冷冷清清地街道上,行人都行色匆匆……”慢慢地看下來,那些細密的文字,卻像口香糖一樣緊緊地粘住了我。

大約看了一半,我看到了玉王韓子奇那容光煥發的神情,那金光閃閃的玉展,那出了大汗卻笑呵呵的臉,那面白牆上清晰地倒映着那位先知易卜拉欣。他的玉啊,多麼壯觀!暖暖的`陽光撫摸着書本,金色的書面像一個人小精靈。我來到陽台,往前眺望,金色的暖陽映出了整個城市,心漸漸地擴大,飛揚起來……

媽媽的“繡花針”輕輕地敲在腦門上,我才醒悟英語課就要上了,金色的暖陽斜斜地射在封皮上。

我又回到了書旁,深吸了一口氣,下午,暖暖的陽光有些弱了,我暗暗地擔憂起來。

黑暗籠罩着新月,她突然暈倒了。醒來時,紅撲撲的小臉變得慘白。她爸爸韓子奇,日日夜夜守在新月旁。天星也就是新月的哥哥,心也碎了。這時,冷風拂過我的手,我打了一個寒戰。那暖陽啊?氣若游絲,飄蕩在窗外,啊,進不來呀!

“嘀嘀嘀”手術室的房門被緊急地打開了,一動不動的新月“睡”在那裏,她的二瓣尖(心臟的重要部位)緊緊地靠攏了。那一絲若隱若現的陽光,被風吹散了,灑在空中,伴着那着絕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永遠地、永遠地消失在了墳墓裏。

樑冰玉的手裏提着新月的生日蛋糕,重重地摔落在地上,他和新月愛人楚老師靜靜地聽着梁祝,那金黃色的暖陽不知何時,照映着他們倆,照耀着我的背影,吹乾了書上的那一串淚珠……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3

人生是一場夢嗎?不,夢醒之後還可以忘卻,人生可以忘卻嗎?

合上書,心裏是滿滿的悲傷。魯迅先生説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破壞給人看,所以悲劇更加令人震撼。的確,《穆斯林的葬禮》就是如此。

《穆斯林的葬禮》這本小説,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作品含蓄藴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掩卷長歎,仍縈繞在心頭的悲傷,揮之不去。

小説展示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從興盛到衰敗的全過程,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年,描寫了三代人命運的糾葛與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最令我動容的,是新月和她的班主任楚雁潮的悽美愛情。他們倆的愛情是那樣的純潔,那麼的唯美,可是由於民族的不同,身份的不同,他們倆只能默默地遠遠地相互守望。本以為他們倆艱苦地掙扎可以衝破宗教的束縛,可是最後,新月同樣逃不過命運的魔掌,她患了很嚴重的心臟病,並且在她的生命油盡燈枯的時候,仍然沒能見到楚雁潮最後一面。

新月走了。她帶着遺憾走了,她帶着無限希望走了,她帶着對未來的嚮往,對事業的熱愛走了。新月在臨死時一直在問她的好友淑彥:"天亮了嗎楚老師怎麼還沒來啊……"我潸然淚下。她帶着莫大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有她愛和愛她的人的世界,離開對於她而言才剛剛開始的人生。

當楚雁潮跳下墓穴為新月試坑時,我哽咽了。何謂偉大的愛情?那種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處肌膚。

新月,那個才華卓然、聰穎善良的女孩,就像一塊真正的玉,瑩瑩地散發着難以掩飾的光潤,卻早早地隕落了。當這個年輕、美好的生命離去的時候,留給她身邊的人,不是悲哀,不是哀痛,而是空白,因為她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

這對無緣的戀人最後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接受這個殘酷的生離死別的結局。但我相信,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信念是堅定的,所以,無論在何方,他們的內心是温暖的、幸福的。

對於人生的悲哀和對於命運的不可預知,也使我產生了深深的惆悵。這本小説,充滿了對於人生痛苦和煩惱的無奈,同時也預示着命運的殘酷和渺茫。儘管每一個人心中都未曾放棄過對於愛,對於美好,善良等的追求,但最終卻無法逃脱命運的束縛。任憑人的力量,人的信念一再的抗爭,最後也無法抗衡命運的.安排。

面對愛情的無奈,家庭的破碎,家族的衰敗,時代的變遷,一種滄桑淒涼之感不自覺地湧上心頭,細細地品味這段傳奇般的故事,我不得不為故事中的人物感到悲傷和無奈…

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在人生這條路上迷失了自己,他們沒有目標,沒有追求,猶如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他們或許是努力過,但失敗了就沒有勇氣再去追求;或許認為在艱難、障礙面前,一切的追求不過是無用功,因此不必追求;或許……還有種種理由,多少人止步於理想跟前,留下遺憾人生。面對如此現實,我們更應該像小説中的人物一樣,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人生本就像一隻導管,歡樂流過,悲傷流過,一切流過,最後都是一場空,所以,我們更要留下我們來過的印記。趁年輕去奮鬥吧!不要害怕前程渺茫,未來的一切本來就是未知的。不要害怕艱難辛苦,人生本來就是一段修煉之旅。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如果你嚮往廣闊,就去擁抱大海;如果你喜歡自由,就去遨遊天際;如果你熱衷挑戰,就去攀登高峯。只願你不負韶華不負己!

這是月和玉交織的一個世界。月,是虛無縹緲的,是陰晴難測的,但卻是恆久不變的、亙古長存的;玉,是真實可及的,是可以擁有的,卻是脆弱易碎的。生活中哪一個更重要,是短暫的擁有,還是永恆追求?

或許生活本來就是捉摸不定的!也許執著一生的東西,會在某個瞬間釋然;也許畢生守候的東西,會在霎那間放棄;也許在煎熬中等待的東西,會成為永久的紀念;也許在痛苦中掙扎的東西,會成為真正的美好……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4

白的純粹,白的潔碧。

回回……

憶往昔,崢嶸歲月。阿訇帶着韓子奇在禮拜途經清碧玉石下的奇珍齋開啟了命運的征程。

原以為這是命的宿劫。而情愫也隨着文字在呼吸間急促了些許。思碎的頃刻間,試圖迅速整理獲取一個所謂的果。理清畫面與片段在腦海的模樣。似乎,玉碎……這運命的輪盤才賦予使命,開啟它轉動的閘。

這債的開始,也或許註定了成為玉王的因。誓言為徒,賠上一生。在樑老爺子傾注的培養中,日夜趕製,為了活命,為了傳承,為了民族的榮譽……為了…正因為每一種情愫的相融與交織。鄭和航海船在晝夜趕製中斷送了樑老爺子命後,二次琢玉。不僅奠定了其手藝的精湛,更為完成民族的事業刻下了師傅與自己的名字。

在還為理清那命運中冥冥間的安排時,也相繼踏上了倫敦的征途。

誠然,每個人的人生都賦予着獨特的意義。去感受那所謂生活中參半的苦楚與甜蜜,何嘗不是一種活着的滋味。就像韓子奇的女兒新月的宿劫一般。美貌與智慧並存,考入北大與她的.老師相愛。然而命運的齒輪並沒有按相愛就能有美滿的相守中渡過餘生。命卻草草的在風濕性心臟病裏結束了18歲的生命。或許新月是幸運的,成長裏因為努力、因為才華遇見了摯愛的老師。而每一份賦予韻律的人生都只在一呼一吸間,悄然的開始,無息中結束。

這一切,似乎只有雨夜最能與此刻的物境與己境陪襯,才能找到那一點點慰藉…

許諾里無法兑現的諾言,交織在雨夜裏,密集的雨絲抽打着玻璃,又像瀑布似的朝下傾瀉……沒有了結局,或許這已是結局。

努力不讓自己去記住樑玉清樑君壁樑冰玉楚雁潮韓天星韓新月那原本錯綜的三代的名字。

那“為玉而生,為玉而焚”在別人的故事找到平衡命運的想念,就正如契柯夫曾經説過:當喉嚨發乾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一飲而盡的氣概——這便是信仰。

帶着念,一呼一吸吧……

憶往昔,唯愛不破。

璞玉,愛得純粹。

掩卷,停思,止筆。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5

今天,我懷揣着驚訝與激動終於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禮》。我讀完後,感觸很深。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兩根故事線,一大家子人的悲歡離合,就這樣交織重疊地,從作者筆下娓娓流出。“一道門,隔着兩個世界。”——一個是玉的世界,一個是月的世界。作者霍達用穿插的筆法,寫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為我們展示了穆斯林獨特的風俗習慣和人生歷程,描繪了回族人民在“人生的舞台上,悲劇,喜劇,輪番演出,不捨晝夜,無盡無休……”的“演出”,體現了他們生生不息的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章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古都京華老字號玉器行“奇珍齋”的主人樑亦清,原是回族低層的琢玉藝人,他家有兩個女兒,長女君璧長於心計,次女冰玉聰慧善良。一天有位長者帶名少年去麥加朝聖路過樑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決定留下當學徒,這就是本書主人公韓子奇。師徒兩人正為一件訂貨勞作,這是專做洋人買賣的“匯遠齋”定做的“鄭和航海船”。鄭和是回族的英雄,他們決心做好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細刻將在中秋佳節完成。不料樑亦清突然暈倒在轉動着的玉坨上,寶船被毀,人也喪命。為了抵債,韓子奇到“匯遠齋”當了學徒,苦熬三年終成行家。

他回到奇珍齋娶了長女君璧,決心重振家業,十年之後名冠京華,又得貴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華戰爭爆發,韓子奇擔心玉器珍品被毀,隨英商亨特來到倫敦。妻妹冰玉不顧姐姐反對,偷出家門執意隨姐夫遠行。

在倫敦亨特之子奧立佛深深的迷上了冰玉,但奧立佛在倫敦大轟炸中不幸喪生,冰玉在孤獨,思鄉的`情況下與韓子奇相愛,並生下女兒新月。戰後一同回國,姐姐不容兩母子,冰玉決定帶女兒遠走他鄉,韓子奇苦求,留下女兒。新月逐漸長大成人,以優異成績考上北大西語系。上學後與班主任楚雁潮發生愛情,因楚系漢族,為樑家反對,他們的愛情卻在阻撓中愈加熾熱。而哥哥也因母親的心計所使,娶了新月的同學,當發現時,一切都來不及了。新月紅顏薄命,因嚴重心臟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絕。韓子奇瞬間蒼老,母親也終於明白自己的過錯,哥哥,嫂子挑起了家裏的擔子。後來韓子奇,樑君璧相繼去世,韓天星也有了一雙子女。

多年以後,冰玉回來了,但一切都也物是人非……

在這本厚重的書裏,可以看到兩代人的悽美愛情,看到愛情中的無奈和悲哀。有時候我們確實是愛着的,但也因為愛着,才會感到無奈,做出些傷到別人也傷到自己的事。

愛情的魔力竟有如此之大!竟可以打破種族的界限,這應該是穿越種族的愛戀吧!

我國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悽美愛情故事。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説,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裏有這麼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這就是一個悽美的關於仙女和凡人的故事。

我認為《牛郎織女》的故事雖然與《穆斯林的葬禮》內容上有些不同,但是這倆者都是愛的奇蹟。一個打破了種族的界限,另一個則違反了天條。他們的勇氣與毅力值得我們讚美和敬佩。

通過《穆斯林的葬禮》那文中穿越種族的愛戀,我學會了以後無論做任何事情,我都不應該被一些無理的規定所束縛。特別在學習上,我都應該不輕言放棄,我要學會勇敢,堅強地面對一切。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6

前段時間,曾匆匆讀了穆斯林的葬禮,可惜的是並無暇去深入透徹地瞭解品味。今年寒假,我終於能夠彌補這個遺憾,重新翻開了書的扉頁。隨着書中情節的跌宕起伏,或喜或悲,我被其優美冷峻的文筆深深吸引着。新月的死,令我潸然淚下;韓子奇一生的心血——價值連城的歷代古玉被人大肆搶掠,狠狠地揪痛着我的'心;看起來不過四十多歲,卻已頂着滿頭白髮的楚雁潮在新月墳前深情地拉小提琴曲梁祝,讓我心如刀絞。整本書敍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的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作品含蓄藴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迴腸蕩氣,餘韻繞樑。感謝霍達,她告訴了我許多從不過問的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信仰,習俗。

穆斯林對主的信仰之深,令我敬佩、感歎。樑君璧始終堅持回漢不能通婚,可她的丈夫韓子奇卻在臨終之際道出了壓抑了自己一生的祕密——“我……不是回回!”主着實開了個玩笑,到頭來,韓家的後代身上原來是流着回、漢兩個民族的血液。可笑,可悲。穆斯林的葬禮僅僅是想告訴世人在回族裏發生過這樣悽美的愛情故事?不是。書中,時時提到種族的不同。回漢不能通婚;穆斯林的葬禮上,不能有漢人蔘加;韓太太以種族不同,宗教不同反對楚雁潮與新月相愛。人與人之間並不存在什麼障礙,為什麼要分種族,有所歧視呢?也許,這也是作者霍達所想要問的吧!“楚老師,魯迅為什麼要寫起死?”“也許,他要喚醒沉睡的人生……”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7

“在這個世界上,我是人,我有權利生活,我有權利愛。”

韓新月,楚雁潮不就是這樣的人麼?韓新月的生命列車快要到達終點時,她也不會忘記與死神搏鬥一番,憧憬她美好的校園生活,忘不了她日夜思戀的楚雁潮,她多麼希望看到她的親生母親一眼!她的生命再也忍受不了這世間的紛雜錯亂,可她那顆擁有少女熾熱的心飛屬於她的那一片土地。

楚雁潮,明明是韓新月的老師。但在她住院期間,他明知新月將不久離開人世,但他為了追求他心底的愛,給予韓新月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對她“肝膽相照”的心,即使他知道他們不能永遠在一起,即使他知道韓新月的逝去對他來説是多麼的痛苦,可他依舊無怨無悔。

沒關係,這些都不能阻隔兩顆年輕的心一起旅行。可是,地利,人和,卻天不時,世間最美好而純潔的愛情也融化不了上天頒佈的那冰冷的聖旨。

也許韓新月太累了,不願反駁,不願反抗,被天宮的宮使無情的從楚雁潮身邊擄走。但,這兩顆純粹而充滿夢幻的心不是普通人能夠左右,一起,一起,逃離那混沌的`世界,去尋找那充滿歡聲笑語的棲息之地。

啊!兩個年輕人因為心底的純粹、熱情,向着太陽奔跑,那片明亮。

世界本無情,潔白的牆壁,外表光鮮美麗的高樓大廈,方便人們出行的車輛,都是冰涼的。是誰,那麼善良,那麼大公無私,悄悄地向它們傳遞着熱量,不驚動一片雲彩?是愛。為什麼要這樣?只因為它內心盈滿熱情,盈滿純真,盈滿純粹。

霓虹燈活在世上,那麼温柔;螢火蟲在林間照亮樹木,那樣引人注目,它們沒有人類高級,不會説話,卻有着比人們純潔和熱情去細細品味這世間它們給傳遞的愛與温情,它們臉上掛着的笑靨,是他們幸福的象徵。

仰望天空,是那麼的漆黑,此時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年為這悽美的愛情故事所感動,為這世間的温暖所感動。

凝眸處,淚水一滴滴打濕了窗台,看完書後哭了一個晚上的我在牀邊靜靜想着韓新月,楚雁潮,想着他們如果在一起,這世界也不算辜負他們了。

時針與分針完美交替在十二點,睏意悄悄爬上身來,我默默地許願,只願我擁有一顆純粹而善良的心,我願熱愛整個世界;我願對我身邊的人、物報以熱忱的心去對待;也願我掬一捧熱淚獻給這美好的世界,我也盡全力向着晨曦奔跑,縱使傷痕累累……只希望這世界能陪伴我一起編織美好而夢幻的經緯來撫慰我在佈滿荊棘的路上劃下的傷口,感受時尚的至親至愛。

希望上天能聽到我的願望,我願永遠保持心底的純粹去熱愛整個世界。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8

用“廢寢忘食”這個詞來形容我讀《穆斯林的葬禮》毫不為過。那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儘快讀完,必須讀完,每一次情節的跌宕起伏都讓我無法停止,於是,也只能,一直跟着霍達、跟着書中的他們——悲傷的奔跑!

關於這本書的評價真是“前人之述備矣!”,無論是冰心的《一本奇書》,還是劉白羽的《穆斯林詩魂》都讓我對這本書肅然起敬,就更別説“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桂冠讓它實至名歸!真心的感謝霍達女士,讓我有機會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穆斯林,粗略的瞭解回族的各種儀式;第一次深刻感受六十年間三代人在歷史的變遷中動盪沉浮;第一次對玉的歷史對玉的鑑賞有了淺薄的認知……更讓我認識了一羣朋友:樑亦清、韓子奇、樑君璧、樑冰玉、韓新月、楚雁潮……這些人有的初次相識,有的似乎已經相交甚久,有的似乎是在講述別人,有的也無非就是在説你我的故事!

全書讓我掩卷而泣,無法自己的是新月之死。那麼陽光、燦爛的生命怎能在最美的季節就停止綻放了?

新月無疑是此書最完美的人物:她善良純潔,對人對事恬淡不爭;她有理想有追求,希望做一個回族人的驕傲,學好英語,破釜沉舟大學聯考僅填一個志願,最終考上大家都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她積極樂觀,幫助同學羅秀竹,參與班上演出,積極主動參與譯文工作;她漂亮可愛,如畫中人兒……可是她又是全書中最悲慘的人物:她是韓子奇與妻妹樑冰玉的私生子,出生在戰爭顛沛流離的年代,不到三歲親生母親就不得不離開了她;她剛滿十八歲,正是揚起夢想和希望的年齡,花一般的生命中卻陡然發現有嚴重的心臟病;在生命的盡頭,老師楚雁潮真摯的愛情奇蹟般的滋潤着她絕望的心靈,在她剛剛泛出生命之光時,因為回族不能輕易與漢族通婚的習俗,以及後母的古板不疼愛,還原真相的殘忍,又讓新月得到更深的打擊,從此一病不起,很快走向了生命的邊緣!

在那個清晨,在那個大雪封路,窗外還是黑層層,隱隱約約可以看見雪花撲打窗户的清晨,在那個淡淡的曙光剛剛映上東窗的清晨,新月結束了她短暫而充滿遺憾的一生。“沒有真主的許可,任何人也不會死亡,人的壽命是註定的。我們都屬於真主,還要歸於真主。”該為她悲傷還是喜悦?她終於擺脱了俗世的困擾,在真主面前可以盡情的揮灑自己青春的色彩,進入天園的穆斯林不是都可以在綠蔭的`庇護下,享受芳草鋪地、鮮花盛開的美景嗎?可她又有那麼多留戀,深愛她的父親與哥嫂,用生命去詮釋愛情,對她一往情深的楚雁潮,還有那夢裏呼喚了無數次到死都沒有見到的生身母親……

我無法停止哭泣,那是一種怎樣的生命力量?

淚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一輩子為玉而生、為玉而死的樑亦清、韓子奇?他們給予了玉鮮活的生命,但歲月卻給予了他們到死都不瞑目的人生,這到底是為了哪般呀?我又看到了一輩子為了男人、孩子而生存的樑君璧,遠走他鄉、顛沛流離的樑冰玉?本是相親相愛的兩姊妹,卻在婚戀上反目為仇,那些艱苦與共的真情、那些異國他鄉的思念到頭來又算得了什麼?還有韓天星、陳淑彥,還有……還有二十年後那久久佇立在一棵樹旁,頭髮已經花白,臉色沉鬱、神情悽楚的拉着小提琴的他,夢裏的《梁祝》一定在述説着那些別人懂或者不懂的故事!

天上,新月朦朧;

地上,琴聲縹緲;

掩卷,我悲傷的奔跑着;

遠方,晨曦熹微,我終願跑出這悲傷,因為我願不負那普照大地的陽光!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9

初識此書,源於父親口中。曾聞他看此書於牀上兩天兩夜,於是我便對此書產生了一些興趣,僅聽書名,以為只是回民的宗教之事。身為一個漢民,原以為自己不會欣賞於此,但僅讀幾章就沉迷於中,不可自拔,時而為此書中的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而感到欣慰歡喜,又時而為主人公家庭的一波三折而潸然淚下。

淺讀此書,圍繞"玉""奇寶齋"的升沉為主線,在戰亂紛飛的背景下反映出家庭的起起伏伏,或許會想,為何一本這樣的脱離時代背景的書會對我產生如此大的感觸。我想其中的原因有幾,小説的情節出人意料,不如一般的小説,只讀一章,你便在腦海中大致猜測其餘幾十章的情節發展。而此書則不然,不讀最後幾章,定然不會想到韓新月(主人公韓子奇)的女兒,懷着一份赤誠與熱血,懷着對愛情那樣的美好的嚮往,懷着對一個男人的愛慕與痴情,在花兒般的十九歲,就那樣遺憾的離開了人世。又或許你一定想不到,主人公會與自己的妹妹相愛,在異國他鄉,過着夫妻般的生活,而且還生下了孩子,正是上邊所説的韓新月。若不通讀此書,你也定想不到結局為何如此悲涼,韓子奇一生所追求的那些藏品被洗劫一空,最後似是一個獨來獨往的幽靈,又似是一隻無依無伴的孤雁。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女兒,他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事業,最終,他也失去了那個孤單影只的自己。而又如此吸引我的是作者對於人物的細緻入微的描寫,如同是真實的事情就發生在你的身旁,他笑了,你也便笑了,他哭了,你也便哭了。你也會感受到那撕心裂肺的痛楚,對於主人公韓子奇,你會感受到他對自己的孩子深沉的愛;當他最愛的玉被損壞,被搶走的時候,他苦苦哀求,跪在地上之時,你也竟想恨不得與那些人拼命。又當讀到韓新月與楚雁潮那聖潔般的愛情時,會忍不住在內心祈禱:望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又奈何不隨人願,愛而不得,歎息不已。

小説最後,主人公愛人的.妹妹,或者又可以稱之為韓子奇的愛人,樑冰玉回到了那個已經人走茶涼的家。推門之時,她眼所能及之人,皆以為是自己的女兒新月,可卻不曾想,白髮人送黑髮人,女兒新月已經離開人世,她走進墓園,與那個曾經深愛自己女兒,不過四十多歲卻已滿頭白髮的楚雁潮擦肩而過。我仍然記得,在小説的最後,韓冰玉在淡淡的月光下,在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那輕柔虛幻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煙如夢,琴弓親吻着琴絃,訴説着一個流傳在世界的東方家喻户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讀完此書,便也覺得聽到了這麼一首悲傷之曲,哀傷之歌。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天地之間久久的迴盪着這琴聲,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春蟬吐絲,如孤雁盤旋。每本書,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感悟,而讀這本書,感悟到了什麼?我覺得或許是輪迴,是善惡,是人性,是温暖,是復活,是煎熬,是你,又是我。伴望着黃昏的落日,迎着初升的太陽,隨着黑夜的降臨,希望你也會捧起這本書,眼目之所過,嘴脣之呢喃,走進這本書,走進你自己。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0

讀過回族著名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説《穆斯林的葬禮》之後,小説中的女主人公——樑君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樑君璧個性鮮明,性格剛強,書中説:璧兒還比母親更勝一籌,天資聰穎,長於心計,家裏的內外開支,都比母親還有數。雖不識字,卻全憑心算,安排得井井有條。剛剛十二三歲,就頂替了母親大半,幾乎樑亦清小小的“賬房”。樑冰玉卻叫她“管家婆”。我個人認為她是一個能幹、做事果斷、剛強,但眼裏不揉沙子的人。

在小説中,她與妹妹樑君玉的矛盾最突出。首先樑君璧是韓子奇的妻子,由於戰爭爆發,韓子奇不得不帶着他用半生心血收藏的珍貴玉器,隨着沙蒙。亨特遠渡重洋去了英國,受到愛情挫折的樑君玉執意隨韓子奇前往。沒想到,因為戰爭他們在英國一住就是十年,十年兩茫茫,他們與中國的親人完全失去了聯繫。一再受愛情折磨的樑冰玉卻與相依為命的韓子奇產生了愛情,並生下了女兒韓新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韓子奇在與樑君璧取得聯繫後,他們又不顧一切的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北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博雅宅”。他們沒有想到樑君璧無法忍受這母女倆,韓子奇又不肯為了愛情拋下愛子韓天星,絕望的樑冰玉留下韓新月後,獨自返回英國。從此,這姐妹倆反目為仇,失去一切聯繫。表面看起來,樑君璧勝利了,但是從這一天起,韓子奇和樑君璧之間的夫妻感情也已名存實亡。從情感方面來説,樑君璧是失敗的。

樑君璧是個獨斷專行且不懂愛情的的.女人。從兒子天星的婚姻來能看出這一點。天星與同廠的女工小容子感情很深,但樑君璧看不起小容子的出身,設計讓小容子離開了天星,並暗中撮合天星與新月的同學陳淑彥結婚,而天星一切都被矇在鼓裏,使得天星在廠裏抬不起頭來。樑君璧親手毀了兒子的愛情,毀了他的名聲,但她是最愛天星的,她想兒子設計人生,兒子不理解她,甚至恨她,因為她不懂愛情。

其實樑君璧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留住了韓子奇,但他失去了韓子奇的心。她把對韓子奇和樑冰玉的恨轉嫁給了可憐的新月,其實當新月年紀輕輕撒手人寰時,她何嘗不痛苦。

樑君璧雖然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卻沒有去珍惜她,也許內心的痛苦太多太多……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1

當我第一眼看到《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的乳白色封皮時,便喜歡上了它。雖然厚重,但捧在手中,卻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多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變遷,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着不同形態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作者霍達用她柔婉細膩的筆調和深刻的內涵,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

我對玉所知甚少,卻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小説中“玉王”韓子奇對玉的熱愛。玉,濃郁、深沉、厚重,也正是韓子奇一生的寫照。頭頂着世人讚譽的光環,揹負着妻子的憤怒與人生的淒涼,他沉默不發一言,艱難地走在人生的路上。幾次大起大落,幾番塵世起伏,仍然沒有磨鋭他醇厚的內心。他的人生路是彷徨的,有過快樂幸福,也有過悲傷失措。臨終前,韓子奇的內心仍然在為女兒的死、古玉被毀等等而自責後悔,愧疚悲慼。他在生命盡頭所叨唸的“清真言”,是不是對自己生命的反省與感慨呢?

我為單純美麗温婉的韓新月和才華橫溢的楚雁潮的愛情悲劇深感惋惜。韓新月,純真、善良,但命運卻沒有眷顧她。十九歲女孩兒的生命因病痛逐漸消逝着,但她全然不知,對未名湖仍然充滿期望,對生活仍然充滿希望,對自己的人生仍然充滿希望。楚雁潮雖然家庭出身不好,卻始終執着於自己的理想:將魯迅的著作譯成英文版。恐怕也正是這種儒雅而堅強的氣息,吸引了新月吧。俗話説患難見真情,在新月重病時,楚雁潮的情深義重給了她堅持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勇氣和力量。還記得那段對話:“老師,莊子為什麼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鯤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

多想我是莊子,多想我是楚雁潮,在悲傷的'時候,給新月“起死”,讓她重新生活一次,不再有遺憾。

很厚的一本書,捧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讀完之後,心裏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禮,既是一場葬禮,更是一種新生。無論一生圓不圓滿,無論一生有沒有遺憾,死亡就是人們最終的歸宿。但是,每一場祭奠亡魂的葬禮,又何嘗不是一次脱胎換骨的新生呢?

穆斯林的葬禮,一場偉大而又悽美的悲劇。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2

樑冰玉跨出“博雅”宅的大門,迎着寒風、踏着雪走去了,連頭也沒回。她把這裏的一切都忘了,耳邊只縈繞着一個聲音:“媽媽……”

媽媽走了,新月還在夢中。

新月還在甜甜地睡着。她不知道,媽媽只有30歲,卻經歷了多少苦難。如今,她只能扔下新月,在陌生人中孤獨地旅行。

當媽媽愛上一個人時,得到的是欺騙;當媽媽拒絕真心愛她的人時,那個人卻為了她而死。愛與恨、愧疚與痛苦的交織,摧殘着一個年輕女人虛弱的心。此刻,為了韓子奇,媽媽要割下心肝,從此無依無靠,如同蒲公英的種子一般,任由風吹,會漂泊到何處生根發芽呢?

人生是一場夢嗎?不,夢醒之後可咀忘卻,人生可咀忘卻嗎?

人生是一部書嗎?不,書成之後還可咀刪改,人生可咀刪改嗎?

新月黛青朦朧,唯有她嬌小的身影在冰玉前跳躍,她甜甜的聲音在冰玉耳邊縈繞。她日夜思念着女兒。女兒,把媽媽忘了吧,讓媽媽獨自承受思念之苦。

愛讓她受盡折磨。她愛自己的女兒,卻見不到女兒。無限的思念,卻只能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新月。愛是刻骨銘心的。想念,卻只能在刻骨銘心的記憶中尋找女兒的臉龐。每到女兒的生日,只能在心裏為她點燃蠟燭,為她祈禱。你可曾想象,一個孤獨的母親在夢中夢到女兒,笑着醒來後發現只有自己,她流着淚撲向牀邊,失落地呼喚着女兒的名字,卻猛然發現自己是在異國他鄉。童年時的那片天空,“博雅”宅的影壁,與姐姐玩耍時天真的笑臉……這些,只在記憶的轉角中。

愛不是温暖的春風,不是明媚的陽光,愛在她心裏是殘酷、折磨。她將自己温暖的愛給了新月,自己留下的,是寒冷的冰塊,永無止境的思念。時間與記憶的'長河流動着,她要在痛苦中適應着“夢裏不知身如夢,醒來發覺旁無人”的生活,她要懷着幾十年後再次見到女兒的希望,在人羣中站穩,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迷失的過去。

每一個夜晚,在夢與思念的交織中,都是一個母親的苦苦守候。只要媽媽還在,媽媽心中的新月還是明亮的。永遠守候着,陪伴着。如果那樣,新月將永遠不懂得傷。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3

《穆斯林的葬禮》是由著名女作家霍達寫的一部文學經典,它講述的是一代回族人之間的家庭故事,結局十分悲慘。對於回族人民,我所知甚少。看了《穆斯林的葬禮》這一部小説,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

這是一部關於穆斯林的聖潔詩篇,雖然結局十分悲慘,且有些離奇,卻會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給人一種清新脱俗的感覺。

過去的生活已經過去了,新的生活開始了。儘管生活得十分悲慘,但也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後悟出的深刻道理。

我想,這也許就是悲劇的長河,命運的長河,人生的長河。從開篇到結局的新月之死,我實在無法抑鬱情緒,不覺留下感動的淚水。如果不是作者把人生的真諦寫得如此深邃,描繪得如此動情,能給人這種撕肝裂膽的藝術魅力嗎?

的確,一頁一頁讀下來,我進入一個莊嚴而偉大的世界。獨到《玉殤》樑亦清之死,這是一個大斧鏗鏘的'雕塑,悲壯淋漓,令人震撼;讀到《玉王》,韓子奇青雲得意,勾心鬥角,用筆如此老練,千萬世態,遊刃有餘,我深為這種藝術動力而讚歎。圍繞着這一條清澈而晶瑩的玉的長河,樑軍璧、韓子奇,各有鮮明的性格,各有獨特的內心世界。但在這龐條的人生之林中,卻響起一支幽幽的樂曲,它由小而大,由輕而重,由弱而強,一個形象表現出的,正是這一純潔、幽靜、美麗的靈魂。

正如作者所言,人心無論是優美的還是殘酷的,人的心靈,壓倒一切、鎮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絕。新月之死,可以説是祝英台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

默默蒼天,沉沉大地。結局中出現的新月,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新月,也是她純淨美麗的心靈,是一個甜美嶄新的關於未來的夢,還有一個美好的希望。

這本書,我百讀不厭,因為每次讀完一遍,都會有一種新的感悟,也會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4

《穆斯林的葬禮》是偉大的!是那種震撼人心的,也是讓人不願放下的!有1991年獲第三屆矛盾文學獎,還曾經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許多作家、評論家、穆斯林學者和廣大讀者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是我國第一部成功地表現回族人民悠久歷史和現實生活的長篇小説,具有民族史詩的品格和當代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學價值與美學價值。本書的印數已經超過140萬冊,二十餘年暢銷不衰,這是讀者的喜愛,也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果。

這本書的作者是回族女作家霍達,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底藴的學者,她有着漢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身兼回族文化的精髓,從她的書中可以得到詮釋。從她的這本書中與其説是一個玉器世家的六十年沉浮,不如説是回族人民的信仰與漢文化的碰撞,兩種世界或認知的碰撞,也只有這兩種文化的碰撞才會結出燦爛如星辰的碩果。

讀這本書,有如讀《紅樓夢》,大氣磅礴,奧祕無窮。能夠輕鬆駕馭歷史,特別是在她的筆下所湧現出來的高貴的人性,我認為才是這本書的真正所要展示的東西。在樑亦清的身上體現的是一個雕玉的小作坊老闆的膚淺人生,只要能夠養活自己的妻兒老小,沒有大的理想,也不可能有大的理想。在他的認知裏,他只負責雕玉、賦予頑石於靈魂,相信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能過上好的生活,也只是想通過自己不斷提升的雕玉的技藝來傳承《奇珍齋》的延續,所以他心甘情願的接受一個不會雕玉的蒲綬昌的壓榨與剝削而不敢拒絕,最後嘔血而死。在韓子奇看來師父的一切都是不值當的,自己明明給一塊沒有生命的頑石賦予了生命,給予了靈氣,但是卻不能主宰作品的命運,也不能熱愛自己的心血。他要忍辱負重,光大《奇珍齋》,他也是成功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玉王”,但他已經不知不覺的進入了魔界。他不懂得玉是大家的,只有大家一起來欣賞才是玉的價值所在!後來的一切都是守玉的身份,而失去了快了,也失去了一生最愛的人。

我覺得讀這本書真正給我震撼的是樑冰玉和韓新月。我不掩飾我讀書的喜好。樑冰玉是一個有追求、有才華的現代知識女性,雖然年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是她有追求!特別是對愛人的追求!她對愛人的追求是崇高的,眼中留不下一粒沙子的,她的愛是民族的,是無邪的。她在燕大讀書時愛上了同學楊琛,可後來發現他向自己的同胞發出暗箭,果斷的離開了。這是一種真善美的體現,也是一個熱愛民族的體現。後來她同韓子奇逃去英國。在海外的十年,愛上了養大她的韓子奇,生了韓新月。一個生命的輪迴開始了。真正讓讀者放心不下的可能就是韓新月了,一個美麗單純、對生活充滿愛的一個女孩!努力上進,刻苦學習,有毅力,考上了北京大學西語系的高才生。正當青春年華的時候悲慘的去逝,這本身就對讀者是一種莫大的打擊!在韓新月身上展現的一個有朝氣、充滿陽光活力的新青年,當讀者被她的那種純真那種善良所感動時,她卻死在黎明,死在第一縷陽光中,這應該是美的消亡,就象是挖讀者的心!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悲劇。沒有人懷疑!不該死的死了,美好的憧憬也沒有了。這使我想到《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山川日月之精秀,美麗,有才情的無上女子,孤零零的死在瀟湘館中;也讓我想起《平凡的世界》中的美麗的田曉霞,可最後都死了!還是魯迅先生説的好“悲劇就是把人生中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就是把人生中無價值的東西撕破了給人看”。我想這基本著作都用了同一個道理,只有悲劇才會震撼人心!才能引起讀者的內心的共鳴吧!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來讀這本書的,反正我覺得這部書是洗心得,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讀《穆斯林的葬禮》有感15

我想,我是一直在和你對話。

你説,天空中,一輪新月悄然升起的時候,你的心裏曾是寂靜的歡喜。可是,那歡喜只是太短。

聽,是誰拉着小提琴奏出了《梁祝》的哀婉與淒涼。你抬頭望着新月問,你是因為這琴聲才不捨得離開嗎?你抬頭,看到天上的銀河流淌成一條玉的長河,可你不知道,你的終點在哪裏。

是的,玉的長河,世世代代流淌在不卑不亢的樑家人的'血脈中,你玩手中的翠玉,就像把玩着自己的命運,絢爛卻又無奈。

“博雅”宅,這座故園,真的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恩恩怨怨。有時候,人忍辱活着,只是為了一口氣。所以我看到了曾經揹負玉王盛名的韓子奇,他所謂背信棄義表面下的那顆強烈的屬於回族人的自尊心。

當樑亦清口吐鮮血終將寶船染紅的那一刻,我看到了逆境我的拳頭。

奇珍齋只不過是一個名字,玉王也只不過是一個無關痛癢的稱呼。你負篋漂洋過海只為了追隨你生命的根源。

所以,你的女兒完美地繼承了你的一切。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她做到了,可是代價太大。你説你再也忘不了葬禮上楚雁鴻那個冰涼的吻。一個人心裏積壓了太多,愛,卻只剩下那麼一刻。可是你告訴我説,這一刻比一生還要長。

我想繼續追尋,就像每一個回回追尋日夜縈繞心間的麥加城一樣准許你的心跡。是的,你説你的玉太脆,一不小心就碎了一地的惆悵,然後和着那個時代的動盪,匯成了兩代人殊途同歸的悲劇。

一個優秀的作家,應該控制不了他書裏的主人公,而是心隨着主人公的起起伏伏而變化。霍達就是這樣一名作家。他用這樣一個讓人忍不住輕歎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世界上這樣一個民族。他們堅韌,他們清澈,他們的心裏永遠只有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指向麥加,指向每個人心底最純粹最善良柔弱的地方。

我是讀完這本書後才開始瞭解這個人數並不多的民族。可是,我想説的是,在這個並不算興旺的民族裏,竟有一位這樣偉大的作家,用自己的筆書寫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命運和眼淚。

我們無需哀愁。我聽着玉河汨汨的流水聲,就像聽到了他們喃喃的夢囈。

我們也無須哀歎。因為我看到了世世代代繁衍不息的回族人們臉上虔誠的微笑。

所以,就像所有的葬禮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默默地哀悼和祝願,祝願那些逝去的亡靈,一路走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