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通用12篇)

來源:文書谷 1.98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通用12篇)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1

《遙遠的救世主》講述了女警察芮小丹和睿智的商業奇才丁元英一起策劃了對王廟村超級貧困縣扶貧的故事。道出了“本就沒有救世主,有的是忍別人所不能,苦別人所不能”的自救生存法則;故事的最後,各個階層面對困境的解決方法各有不同的格局,消極、積極、憤怒,把面對挑戰時的人性,展現的淋漓盡致,總之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作品。

丁元英的扶貧是為了送個芮小丹一個所謂的“得救之道”的禮物,打破了常規的輸血式的扶貧。傳統式的扶貧在一個“靠”字,丁元英反其道而為之,打破了這種救主救恩的文化的束縛。因此,在幫助弱勢羣體上,規避了法律上的真空,採用了一些“非道德”的手段,出其不意的打敗了大品牌樂聖公司。故事裏,王廟村的所有村民活力全開,動員全家老老小小,在自家簡陋的的屋子裏生產設備,包裝設備。想象一下,這個村莊,一年連四元的水電費都交不起,現在遇到了有工作做,農民成為了個體的經營者,各自負責自己的.生產線,接受市場經濟的生存法則,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再依靠過去幾十年別人輸血扶貧還越來越貧。説到底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扶貧的本質在於“扶”,如果自己不想站起來,那麼誰也幫不了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

不同的思維,不同的見識造就不同的選擇。故事裏三個小人物股東,在公司遇到強力競爭對手後束手無策,在求和失敗後選擇退出,放棄了了三年來辛苦奮鬥的成果。後來,公司發生轉機時,前股東劉冰深感不是滋味。他與美好前程失之交臂,成為局外人,在他的內心只有孤獨,苦悶和痛苦。劉冰從普通的唱片老闆,到光鮮亮麗的開着轎車的董事,又從這種高層摔落下來,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折磨?不甘心認輸的他想最後扳回一局,哪知兩邊都得罪,成為貨真價實的小人,再也沒有他渴望的大好前程。他的夢碎了,最終跳樓解脱。另一位響噹噹的音響界領軍人物樂聖董事長林雨峯,承受不住公司面臨的困境,更害怕面子掛不住,把開車跳河自殺偽裝成了疲勞駕駛所致。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在浩瀚的宇宙,在生命的長河中,渺小如塵埃的你的選擇,至少對個體而言有無限意義。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2

當我們的感情達到了一定的境界的時候,那麼他必定會有所謂的愛情的產物,這篇文章中的愛情產物便是寫一個神話。

哪怕真的有救世主,他也是隻能就你一段時間,而不是一世。真正的救世主其實是我們自己。天真的.我們總會想着天上會有掉餡餅的好事情,但是我們錯了,這個世界沒有救世主的存在,都是我們自己的異想天開。

不論有沒有救世主,有主見的人會用自己的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能力而且每天都想着天上會有掉餡餅的好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他們的開始便註定着一個錯誤。

年輕的我們不要想着天上會有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努力才是我們達到自己想要的唯一可能,首先先問自己一句自己有爹可以拼嗎?答案毋庸置疑。所以我們別無選擇,拼自己吧!我們不知道自己努力過後會不會成功,但我想説的是,不努力我們一定不會成功。加油吧, 我親愛的自己。為了自己, 為了自己的愛情,為了自己的家人我們必須努力、不允許你自己的退縮。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3

《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雖然很類近於西方高智力、高智商暢銷小説模式,但是其內涵卻是濃濃的中國式文化,最大的閃光處在於給讀者打開了一扇窗,能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最喜歡書裏的一句話:人原來可以這樣活着,靈魂原來可以這樣滋潤。我常常在想,作者究竟是有過怎樣的人生閲歷,竟然可以寫出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説,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書中廣泛觸及人生、宗教、法律、文化、音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命題,這該需要多麼深的知識廣度與深度來支撐,所喻言揭示的深層哲理,個人覺得已遠超出自己知識架構下的認識境界。

書中有許多經典對白,充滿智慧處比比皆是,特別能引起人思考:當生則生,當死則死。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祕笈,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沒有主,主義,主意從哪兒來?主無處不在,簡單得説,支配人得價值取捨行為得那東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屬性。

神是道,道法自然,如來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人從根本上要面對兩個問題:一、生存,得活下來。二、是要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複雜的人,則對簡潔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這個年代,執着於出人頭地並不難,難的恰恰是不執着於出人頭地。

其實這本書,真的不好講,書中關於文化屬性、宗教、關於傳統文化的解讀,很難去討論,因為一説就錯,還是很推薦大家去讀一下,如果用一句話總結的話:它給了我一個新的視角,就像開了一扇窗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4

通過男女主人翁的愛戀展開了對文化屬性的討論以及人性深層次的探討,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對中國的影響。

芮小丹為了留住不可能留住的丁元英,希望他通過扶貧的方式給自己留下一個念想,並通過扶貧引發芮小丹自身思想的昇華。

正常的人做正常的事情就是不正常的人,並且能夠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從而可以反映出社會的扭曲。

丁元英通過構思設計,完成了女主的交代,利用了人性的惡完成了法律允許範圍內的殺富濟貧,可最終的濟貧也如男主預料,給了大部分生的機會,少部分趴在井沿觀看外部世界的機會,有人守住了內心迴歸正常,有人放縱了內心的貪婪與慾望,最終走向了萬劫不復。

何為救世主?救世主在哪?遙遠的.遠方還是咫尺的自己?這是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代表,也是對人性的考驗。

女主的自殺,是為了留下最美的自己,當這個世界不再需要的時候離開,不給這個世界帶來麻煩;

男主的離開,不可謂不縝密,打掃戰場,完成對愛人的承諾,雖然這個承諾對愛人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最引發內心觸動的是劉冰的跳樓,他的一生如井底之蛙一樣生活,丁元英給他打開了通往外界的天窗,忘乎所以的自我認同以及錯位的身份認同,貪慾戰勝理性,最終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道。

全文行文流暢,文字優美,細節刻畫到位,故事絲絲入扣,代入感非常強。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5

電視劇《天道》就是從《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已經很老了,小説完稿於2004年,但現在讀來,小説依舊讓人有很多思考。整本書,從佛教、人生價值、強勢弱勢文化以及在市場、職場、人心等等方面的描寫,都刻畫的非常深入,這是我第二次讀,但這一次我沒有把它當成小説,而是當成一場修行。

由小説的立意來反思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從佛學和價值理論來思考我自己的'未來。

比如“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跟佛經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再比如“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如果説,過去上學讀書,是一場文化救贖,那經歷了市場和人生洗禮的現在,就該要思考繼續等待被救贖(上班、打工等),還是努力尋找自救的問題了(理想、理財等)。如果想從弱勢上升到強勢,不僅是經濟獨立這一個方面,還要從思想上上升一個台階,看問題要本質,多往前看三步。要繼續學習,繼續用功,才能把丟失的時間找回來。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6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

袈裟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説夢。

書中主人公丁元英在經歷了私募資金後決定回國歸隱,這種歸隱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歸隱。先看看書中其他人物是怎麼評價丁元英的吧。肖亞文,一個典型的職場女白領,渾身透漏着精明、幹練。她對書中女主角芮小丹描述丁元英時説:説他是魔、是鬼都可以,但是就不是人。當然了,這是一種思維方式問題,正常人有一套被定義為正常的社會思維方式。就像芮小丹所説丁元英,這社會不缺執着於出人頭地的人,但丁元英屬於執着於不出人頭地的人。

芮小丹作為故事的女主角,她是一個非常獨立自主的女人,因為肖亞文的囑託和主人公丁元英開始了一段不平凡的天國之戀。開始了一段所謂的神話。

丁元英為了送給芮小丹一個禮物,就是芮小丹所謂的神話,改變一個貧困村的現狀,至此,三個音樂發燒友開始進入故事。從丁元英的商業計劃到最後的落實,都無疑步步都在其預料之中,就像丁元英所説,中國股市猶如一個ATM機,只要掌握文化密碼,就能開箱取錢。

丁元英在與正天集團總裁韓楚峯對話時就談及文化屬性,丁元英説:我們的文化屬性是救世主文化,黃天在上的文化,這是一種和社會發展及其不符合的.文化,是弱勢文化。

故事的最後伴隨着芮小丹的自殺而結束,這其中太多曲折、精彩無法用文字來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7

假期看了幾集被各種安利的神劇《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

1、神叨叨的地方都是抖機靈的多,對宗教哲學有點底子的,看起來沒有那麼玄乎;不過認知層次的差別,確實人與人之間巨大的鴻溝。

2、女人的馴化欲,改造欲是與生俱來,或者遠古進化而來的(遠古部落時代,女人負責馴養動物),本能太強大了,不是讓自己的男人變成小狼狗,就是讓自己的子女變成小奶狗。

3、男人能放下征服欲和出人頭地的那股勁兒的真不多,能真主動放下的,是真英雄;淡而又淡的`名貴,是大丈夫。

4、女人在經歷極大恐懼和衝擊後,一頓“梨花帶雨”,男人直接破防,這是本能;還有就是老房子着火,一個離過婚的中年男人,遇到一個青春靚麗,還在國外看過世界,獨立灑脱的妹子,這個也很破防;不過芮小丹明顯比較缺父愛,遇到丁元英也挺破防的。

5、打價格戰在國內是商業競爭基本套路,林雨峯輸在淺層看是輸在面子上,底層是輸在鋭氣不能內斂,只有矛,沒有盾,違背了天道。

6、扶貧確實是不治之治,不同發展階段的認知不一樣,勞動力要素是經濟裏面重要的衡量指標,往大了説,中國製造吃的是農民工進城的紅利,中國互聯網吃的是高校擴招的工程師紅利,王廟村就是30年前的中國,現在越南的一個縮影。

7、想不到拍《天道》和《亮劍》的是同一個導演,很有水平。

8、左小青實在是太有感覺了,素顏也很能打,難怪陳道明都把持不住。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8

《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富有哲理、值得閲讀的小説,無論是對我們的生活、對事業、對愛情都有所幫助。小説主要講的是:一個是遊走在法律邊緣,無人能理解的商業怪才丁元英,一個是擁有法國綠卡,卻執意留在國內當刑警的年輕女子芮小丹,由於命運的偶然交錯,引發的不僅是愛情,還有一場關於商界規則,關於正義、道德和人性的紛爭的事情。

丁元英,一個與傳統文化觀念格格不入的另類人物,他活得明白活得透徹,我佩服他也喜歡他。這位傳統文化的叛逆者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紅會議上突然宣佈私募基金解散,結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帶利用文化密碼對中國股市的屠殺性掠取,孑孓一人回到了中國某古城隱居下來。這種舉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很欣賞丁元英那首自嘲“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説天闊;大志戲功名,海門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也很信服書中所講的“一個人的覺解程度,直接決定影響到一個人理解通曉事理的能力”這個觀點。

丁元英,一個不想做生意的人卻為了他的紅顏知己想要的“禮物”做成了一個神話般的生意;他想過一段平靜而隱居的`生活卻過了一段極不平靜的生活;他害怕愛情卻在不知不覺間擁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許生活就是這樣愛捉弄人吧,最想得到的往往得不到。

丁元英,在面對他心愛的女人離去時,表現出的沉默,讓我想起來就覺得心痛。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9

《遙遠的救世主》應該説是一本好書,讓我拿起來就放不下,被裏面酷酷的男主角和完美之極的女主角,以及他們之間如天國之戀的感情所吸引。當我最後讀完這本書,心裏覺得十分的不舒服,説不清不舒服在什麼地方,正好老公因工作所累,不能睡覺,沒有他我也睡不着,不妨碼幾個字, 讓自己明白為什麼不舒服。

芮小丹是書中的主人公,雖然作者沒有直接寫出來,但是《天國的女兒》在書裏一直伴隨着芮小丹。 她是個美麗到極致, 聰明到極點,勇敢到無畏, 對所愛的男人一脱到底無所保留,而又不死纏爛打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恐怕也只有小説中才可能存在。都説外貌是女人的名片,小説本身是奔着驚人駭俗去的, 而在女人的容貌上還是不能免俗,脱不了女人本身的脂粉氣。為了烘托這個不僅僅美麗之極的女人,還給與了她聰明和勇敢。如果故事就如此,還不失為一部好的小説。 可到結尾,芮小丹因為奮勇和歹徒搏鬥, 失去了雙腳,和美麗的容貌,在看到戰友們到來的時刻,選擇了自殺。

沒有了美麗的`皮囊,就沒有了生存的意義。沒有了完整的軀體,就沒有了生命的尊嚴。這是這本書要傳遞的信息嗎?

很多人問過我,在美國這麼多年,有什麼感受。(.)

最大的感受之一, 是對人生命的尊重,無論這個人是以什麼樣的生存方式而存在。

中國最大的歧視,恐怕是正常人對殘疾人的歧視和莫名的優越感。一方面,作為正常人, 對殘疾人悲天憫人,另一方面,對於殘疾人沒有真正伸出手去幫助他們。在美國,到處都有給殘疾人準備的停車位,桌子,所有

的公共交通設施都有為殘疾人服務的設施,目的只有一個,讓他們有尊嚴的活着。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10

《天道》:人最清醒的活法,是懂分寸,知進退

我是先看了電視劇《天道》,然後買了書看。看電視的感覺與看書的感覺還是不一祥的。電視劇中男主角丁元英的扮演者王志文,是我比較喜歡的男演員,將一個人間清醒的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外表冷漠,內心善良。他與女警察芮小丹的靈魂之戀,精神之戀讓人唏噓不已。兩人因音樂有了交集,進而互相欣賞走到了一起。芮小丹為抓捕銀行搶劫案逃犯,被炸斷雙腿,開槍自殺身亡。所有人都猜測她或許是對生活失去信心,或許是想相當英雄。只有丁元英得知芮小丹不幸之後説:“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丫頭不簡單哪。”她的所作所為是發自內心的自然之舉,是道,是人性。劇中的主題曲天國的女兒讓人聽了蕩氣迴腸。

讀《遙遠的救世主》,更能深入的瞭解人世間的各色人等。由於格局與站的角度不同,強者與弱者之間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文化屬性決定了未來能走多遠。任何命運歸根結底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強勢文化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是期望救世主拯救自己,獲取更多利益的文化。所以説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因芮小丹讓丁元英送自己一份禮物,讓王廟村脱貧續寫一個神話。丁元英組織村民成立了格律詩音響公司,以小博大,殺富濟貧。讓村民們手裏有了錢,過上了好日子。弱者也可以用某種手段變成強者,讓村民們從苦難的井底爬到井沿看到曙光。最後樂聖公司只好與格律詩公司合作,讓出了音箱的生產線。格律詩公司硬是從樂聖公司狼嘴裏分了一杯羹,堪稱空手套白狼的經典之作。從道德層面看似乎有違天道,但卻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11

豆豆的幾本類似作品中,《遙遠的救世主》應該是其中最為成熟的一部作品,講述了在中國工業化初期,丁元英作為一名金融市場的投機者,因為一份意外的愛情,答應了芮小丹一個禮物,給她一個扶貧的神話——幫助王廟村這個貧困縣裏的貧困村。書中描繪了一個引人入勝地商業故事,同時也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入探討,尤其對那些喜歡商業或文化的讀者具有十足的魅力。

本書以上世紀末的中國為背景,當時中國人的'生活模式發生快速變化,傳統思想也在進行激烈碰撞,在這個狹窄的歷史縫隙中,書中人物代表着一個時代的特徵。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大量的村莊開始發展手工業、輕工業,並逐漸富裕起來;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不同人物的命運變得跌宕起伏。當你閲讀本書時,彷彿重新經歷了那個時代。

書中丁元英和幾個音樂發燒友,以音響製造對王廟村進行扶貧,以村民的低人工製造成本打入市場,迫使音響巨頭低頭合作。雖然重在商業故事,但其中對於音樂發燒友的細節描述,也頗具吸引力。

與產業扶貧交織的文化扶貧,這是本書獨具魅力之所在。丁元英像通過這場扶貧,想告訴一些人:救世主、老天都是不存在的,需要自力更生去爭取,需要掌握世界的客觀規律去發展。這也就直指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毛病:天人合一,主客觀不分,封建迷信仍舊存在。書中試圖批判中國傳統文化,併為其尋找一個出路,比如,如何剝離出佛教的三界六道,仍舊保存佛法中不可思議的智慧?只是這個問題不是一個人或一代人可以完成的。

總體來説,《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有趣的小説,商業和文化互為表裏,對於當下的扶貧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啟迪意味。

《遙遠的救世主》讀後感 12

翻完了《遙遠的救世主》這篇作品。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丁元英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紅會議上突然宣佈私募基金解散,結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帶利用文化密碼對中國股市屠殺性掠取,孑孑一人回到中國某古城隱居下來。後其與女警芮曉丹相遇,擦出激情的火花,之後為了送給芮曉丹所謂的“得救之道”的禮物,以非常規的“劫富濟貧”方式幫助王廟村扶貧,從而引發社會對於文化屬性的思考。最終丁被渲染成傳統文化的批判者,一個“得道之人”。大有“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的特立獨行的個性。

中定義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屬於官本位即強權文化,屬於救主救恩的文化,死結在一個“靠”字上。所以丁就是要反其道而為之,打破救主救恩的這種文化的束縛,因此在扶貧,也就是在幫助弱勢羣體上,規避了一些法律上的真空,採用一些不是傳統文化所能接受的“非道德”的手段,出其不意打敗了大品牌企業樂聖公司,從而讓格律詩公司在市場中脱穎而出。丁的方式,讓我想起偉人的話:“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丁元英也讓我想起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這個封建禮教的叛逆者。悲哉壯哉!

丁元英這個形象的刻畫也與現實的主旋律遙相呼應。中國要打破計劃經濟搞市場經濟,勢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傳統的觀念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一點一點受到衝擊,自然會引發文化屬性的思考。

那麼丁元英得道了嗎?無論是佛學、基督、道學,還是王守仁心學都是在強調內心的修為與平和。丁元英扶貧的動機源於是送給芮曉丹“禮物”;其已意識到中國股市是提款機,但為了芮曉丹,還是經常性的破戒,指點芮及歐陽雪買賣股票;芮在臨死前給丁電話,丁顯得淡然,而芮死後又口吐鮮血;對於樂聖林雨峯幾乎是趕盡殺絕之勢;對於殺富濟貧,卻又上五台山求個心安。從丁的'所作所為,從未感受到丁的“空”,只能感受到丁猶如一個殺手般的“冷”,冷靜冷血,為尋求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其所做的一切在冷上再添個利字。當然這個人把錢看得很淡,有時甚至有仗義疏財的感覺。但錢並不等同利。利可以有另一種説詞:有目的性。這個人每一點每一滴都算計得很清楚,即使他當罵名也是為了日後混個先驅的聲譽。

另外從丁的身上,充斥的好鬥的特性。在他的大腦裏,利益的獲得就是競爭,就是搶奪。股市一樣,扶貧也一樣。對於股市,丁的觀點就是中國股市就是一台提款機,所以他賺的錢勢必是掠壓來的。對於股市這樣的認識顯得很偏激,從股市有人賺錢就必定就有人虧錢的這種想法,只能説丁的投資格局本身就不大。買賣雙方對股票的炒作影響了股票的賬面價值,超過真實價值,就是通常説的泡沫;也會有低於真實價值的時候,這叫低估。不論高估還是低估,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價值是真實存在的,隨着企業的發展,這個價值還會不斷增長。所以不能簡單以人賺錢就必定就有人虧錢的想法來衡量。對於扶貧,丁的想法,市場就那麼大,所以就得以你死我活的爭奪美其名曰競爭來實現。扶貧有很多種方式,但丁卻將其引入已是市場紅海的音像市場,並通過非常規的手段通過打擊競爭對手以獲得其市場地位。

在丁的身上充斥着痞氣,好鬥,世俗的不滿,憤青的激動,強烈的控制慾。他的心何曾有一點的平和。沒有內心的安寧自然談不上何等修為,儘管滿嘴的得道與大悟。丁元英將一些傳統的習俗觀念與內心修為混淆起來。習俗觀念只是人腦對於客觀世界的基本反映,只是在修腦的層面,無關內心。修心是內心世界與外在客觀世界的協同。這屬於不同的境界。

修心並不代表需要特立獨行,並不代表一定要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芳自賞。人生處處皆在修心,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當內心不再受外界影響,並且與外界和諧一體,即是得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