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的錯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3.1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是我的錯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是我的錯讀後感

不是我的錯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個小故事——《不是我的錯》。文中講了一個男孩打了另一個瘦弱,膽小又愛哭的同學一下,卻不以為意,因為其他同學也都無緣無故地欺負了那個弱小的同學,且沒有任何人站出來阻止。“別人都打了他,這不是我的錯。”其他同學也想,“我也只打了他一下!”“別人也打了!”“我又幫不了他”……誰都不認為自己有錯。

非常簡短的一個小故事,卻讓我陷入了沉思。

每個人都説:“不是我的錯!”那麼這到底是誰的錯?真的沒有人錯了嗎?那個被欺負的孩子只是默默地哭泣,用淚水傾訴他內心的孤獨與無可奈何。

我不禁想起在學校看到的`鏡頭——

老師正在聚精會神地講課,同學們也在認真地聽着。突然,從教室的一角傳來了兩個同學爭吵的聲音:

“你幹什麼啦?幹嗎搶我的橡皮?”

“你還説我?我碰一下你的橡皮怎麼啦?橡皮會爛掉啊?”

“手那麼髒,碰什麼碰?”

老師走過去。

“老師,不是我的錯,是他先搶了我的橡皮。”

“老師,是他先罵我的。”

“老師,他胡説。”

……

沒有人認為自己是錯的,沒有人會去反思、檢討自己的言行。那麼,錯誤誰去買單?

其實,錯誤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及時反思,勇於承認,錯誤就可以被糾正。但如果不懂得擔當,那麼小錯誤也會演變成大問題。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負責,努力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不是我的錯讀後感2

晚上給陶陶刷牙,他又玩水,我就説:“要節約用水,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非常缺水。”陶陶忽然冒了一句:“非洲小朋友沒水都哭了,我把水給他們,他們就不哭了。”我很感動,這句話很簡單,但説明在他幼小的心靈中,萌生了愛、珍惜、同情、憐憫,這些對一個人來説,是多麼重要呀。有人説現在的獨生子女,不會愛別人,不懂珍惜,沒有同情心,其實這些問題的確不能只怪孩子,真的是家長沒有教會他們如何去愛,“愛的教育”是那麼的缺失。

那麼如何教會孩子們去愛呢?又如何進行愛的'教育呢?當然不是説教,我覺得在我們不會教育的時候,不妨什麼也不説,只是選寫好書讀給他們聽,他們自己會領悟的。陶陶説的非洲小朋友沒水的問題來自於《不是我的錯》。我知道這本書的含義對兩歲半的孩子來説,有點太難了,讀給他聽只是為了讓他看看圖畫,讓他對這一類單線條畫有些印象而已。我同時還把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閣樓上的光》一起拿給他看,主要讀《愛心樹》,其他兩本只是翻翻而已。沒想到陶陶很喜歡《不是我的錯》,他常常拿出來看看,主要是去找發言的那個小孩在隊列裏站在什麼位置,他覺得這個遊戲很好玩。書後面的幾張照片更沒細看過,只是告訴他:戰爭、核武器、污染、飢餓、車禍會給人們帶來傷痛。而那個非洲小孩,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也許是戰爭、也許是疾病、也許是飢餓、也許是乾旱,總之他顯得很難過。陶陶看過了,記住了,我並不奢望他現在就能理解,但我以後再説別浪費水,他一定會馬上關上水龍頭。我想這就是好書了力量,這就是“愛的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