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5篇

來源:文書谷 5.52K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5篇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朋友推薦的,建議我買來看看,看了書本簡介瞭解到,其實就是一本心靈雞湯,我一向對於這類書不是很感冒,但是朋友一再推薦,我也就買了,剛收到書的時候,只覺得封面挺好看的,僅此而已,後來的日子也是偶爾無聊才會翻來看上幾頁,但是後來的情況就是,一次比一次看得多,時至今日算是完結,感受頗深,順便將感情寄於字句,寫了這篇讀後感。

全書以愛,和平,喜悦為主題,闡述了在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底下,其實是一個很單純的關係和自己情緒相處的能力,並表達了生命成長的藍圖,縮短了茫茫摸索的階段。

現代人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修養和慾望不成比例,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 書中的老人其實就是一面子, 映照出現代人心態的不合適。作者藉助我的親身經歷與感受,展現了現代都市人的複雜與痛苦,並通過邂逅年老智者的引導,逐步自覺踐行身心靈脩,最終從日益異化的現實困境中走出,尋到最初的自我,實現自我心靈的拯救,求得內心的歸宿。

現代社會人中大部分碰到困境時,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壓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曾幾何時,內心的能量被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消極和抱怨。常常覺得自己很倒黴,社會不公,《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帶我尋找真我的過程中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消極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應該是樂觀向上、祥和快樂的我。我們需要的是卸掉身上揹負的消極的東西,努力獲得心靈內在的力量,重拾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所以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待自己。就像書中若菱一樣,她可以把自己認同為一個不行的人,是不幸的命運,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錯誤行為的受害者,可以把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都歸咎給別人。她也可以把自己認同為一個優秀的,事業有成,才華橫溢的人。這一切都和看待自己的角度有關。即然這樣,那麼為什麼我不能從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呢。是的,我經常會覺得自己弱小,無力,沒有自信心,但是想想也有許多可取之處啊。誠實,善良,在一所一般學校讀書,衣食無憂,身體健康,家人們都很關心和疼愛我,和許多人比起來我也已經是很好的了。在生活中發生過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臣服它吧,已經不可改變了。能夠改變的就只有對待事情的態度,然後再把這種態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那樣才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觀點,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觀點,我從來不喜歡心靈雞湯類的勵志書籍,因為感覺讀起來太累,沒有什麼實踐做基礎,過於虛幻。但是試着看完這本書後,其實也不然,試着去接受某些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也許會有不錯的收穫,以後的我,也要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2

幾經折騰,最終在網絡上找到了小君教師推薦的心靈雞湯——《遇見未知的自已》。夜深人靜之際,靠在牀上,抱着枕頭,一口氣把它讀完,心靈彷彿經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旅程。然後,驀地眼界開闊,茅塞頓開。

這是一本有關身心靈成長的小説,作者張德芬以其深入淺出的筆觸,揭示出了困擾人們的煩惱痛苦的深層的原因,以通俗易通、平實樸素的言辭解讀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以小説的形式,講述女主人公經過偶遇的一位老人的指點,從煩惱的工作生活中找到歡樂,並取得生活事業雙豐收的故事。它通俗易懂,少了純心理學書籍的深奧枯燥,講解和詮釋一個個耐人尋味又貼近生活的道理。

誠然,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煩惱,對某人的厭惡、對工作的煩惱、對待遇的不滿、對伴侶的抱怨,凡人凡事,我們自我都人為地放大。於是,生活中,愁眉苦臉、呻吟抱怨,結果,碰得滿身傷痕,痛苦不堪。其實,此刻回首細想,人生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我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我們為什麼不歡樂?那是因為我們失落了真實的自我。學會用潛意識的方式去處理情緒。

我們所揹負的一切都是我們自我帶來的`,別人是無法強壓給我們的,因為我們能夠不理解。總是認為自我的苦惱時因誰或其他什麼而帶來的,其實不然,真正讓自我苦惱的是我們自身,過於看重那些會讓自我苦惱的事。

我們多少人是因為與別人攀比而疲於奔波,為財富為地位,可一旦擁有了所追求的財富地位卻並沒有感到幸福反而有些人更懷念以前清苦的日子。因為那不是真正自我內心想要的東西,那是外在的東西。就象作者在書中所談到的歡樂和喜悦的區別,歡樂是取決於外在的東西,一旦那個令你歡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歡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悦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所以因與別人攀比去追求財富地位過程會帶來歡樂,但一旦實現了歡樂也就消失了。而如果是自我真正想擁有財富和地位且明確擁有了財富和地位就會造福社會讓更多人幸福那就不一樣了,那就到達了喜悦的境界。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最頂端,不要為虛榮追求那遙遠的不現實,自我會被自我活活壓垮。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你逃也逃不掉,不是你的得到了也會失去至少失去原有的光澤。那麼你得到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外在環境影響着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讓我們容易失落真實的自我;認識真我,從自身做起。因為外面沒有別人。這本書讀了之後讓人受益頗深,要試着學會放下,當我們真正放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另外一種結局,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人生若都能不忘初心,人生若只願歲月靜好,真實地活着,真誠地活着,不論榮辱得失,不談貧富貴賤,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與歡樂!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3

經一個李姓朋友的介紹,我用了一下午及半個晚上讀了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她告訴我想要學會感性的認知周邊,這本書或許能幫我找到答案。於是我採納了她的建議,試着在書裏找尋答案。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將自己與內在的真我連結,同時闡明瞭一個道理:“我們是在用言語來表達言語不能表達的東西,亦老子説的道可道,非常道,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原本按作者的要求,每天只看幾章節,然後靜靜回想或者與朋友來探討彼此對於潛意識中的真我的理解。可惜鄙人時間有限,只能匆匆一覽。其中的真諦恐怕是不得要領。在這裏我就把我的讀後感與大家一起分享。

書中提到的另外一個觀點:“愛,罪惡假汝之名!”“為親人擔心,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加害行為!”乍讀不能理解,然則細想後覺得道理很簡單,只是我們不想承認而已。”書中舉例説明了有些事出發點一切因為“愛”,實則就是擔心自己受牽連。對沒看過這書的人,或許還沒明白我在説什麼!好,舉個例子吧!書中提到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説,小孩的調皮是天性,但是大人就要求小孩必須按他們的意願去做事,一旦違反甚至就施以“酷刑”,口口聲聲的説為了他們好,實際就是擔心小孩貪玩造成的後果會給大人自己帶來麻煩。小孩受傷了,大人要抽時間去照顧,耽誤自己的事情。小孩惹禍了,大人還得去善後。就是説大人們怕這些事情給自己帶來麻煩,故要求小孩時都是説“我是為你好!”説到這點,為小孩還是為自己?各人去想吧!

我們產生了很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思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當你對某一類的人或是他們的行為,待別有意見、特別看不順眼的時候,就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也是一種逃避策略,所以又一個觀點產生了:“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沒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來看看一個邏輯推理的公式吧: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A永遠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A,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的C出現。所以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和圍繞着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而已。

我也是粗枝大葉般爵嚼了這本書,不過讀了之後讓我受益頗多,以前我總是説自己的心態有多麼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我會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對思想方面,更是不會考慮,對於已發生的事情不會學着接受,更別得談身心合一!在昨晚看完這本書時意猶未盡,本想趁夜寫寫感悟。無奈“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還得起早上班。不過今天上午也算好,忙裏偷閒的完成了自己的這篇讀後感。藉此機會,感謝推薦這本書給我的好朋友,感謝這些年一直在我身邊支持我的人。也請原諒我以前的理性給大家造成了傷害。我的理性讓你們覺得像“刺蝟”,越是親近的人越被我傷害的深。在此説聲對不起!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4

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了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5

最近看了張德芬的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寫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領階級的女性為主角,經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種種事件,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我們內在的世界,進而發先我們大多數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思想和情緒的奴隸。一個不經遇的機會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內在的狀態,進而改變了外在的世界。最終尋得內心的平和,就像春繭破繭而出,迎風飛揚。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關於都市身,心,靈脩行的書。看後很受啟發。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小我,什麼是真我。所謂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響的自己,什麼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説金錢,名利,地位,權勢,以及一切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這些都是小我的表現,小我會被身體裏的潛意識所控制,也就是説時候有些事情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想,去爭。而做到了也未必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即使是快樂,也是來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讓你感覺快樂的源頭不在了,自己會很痛苦的。而身體裏的那個真我呢?那個真我不會隨着一切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於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真我也不會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沒有吧!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書中一直在強調尋找真實的自我,確實我相信大多數人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這個代號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我很少去認識真我是怎樣的,事實上每當我想去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內心是茫然的,就連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樣的,我發現認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難的事,像書中所説那有一個很長的過程,外在環境影響着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讓我們容易失落真實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在我讀書的城市,那是一個節奏步劃都很快的城市,稍不留神就會被落下,那裏交通格外擁擠,速食店到處都是,人人都生活在名利角逐戰中。是一個躁動的城市,真的是:忙碌,忙碌,每個人都忙碌;追求,追求,每個人都追求。為了生活,為了夢想,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演戲,扮演好員工,好朋友,好妻子,好媳婦,好父母,甚至是好人!有些是心甘情願的,能夠從中獲得快樂,然而在不願意的時候,為了演好這些戲份,我們每個人都要因時因地的戴上一些面具,正是這些面具遮住了真實的自我。當然還有我們那種小我的虛榮心也會讓我們失落自我。然而也不是説生活在這樣的社會就很難找會真我了,書中介紹了一些實用性和靈性的生活指南,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我們周圍朋友,同事來初步認識自我,因為我們周圍吸引來的人和事物,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帶着一定的能量震動和我們的震動頻率相近。

這本書讀了之後讓我受益頗深,以前我總是説自己的心態有多麼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我會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對思想方面,更是不會考慮,對於以發生的事情不會學着接受,更別得什麼與身體聯結了!我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6

最近看了張德芬的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寫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領階級的女性為主角,經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種種事件,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我們內在的世界,進而發先我們大多數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思想和情緒的奴隸。一個不經遇的機會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內在的狀態,進而改變了外在的世界。最終尋得內心的平和,就像春繭破繭而出,迎風飛揚。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小我,什麼是真我。所謂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響的自己,什麼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説金錢,名利,地位,權勢,以及一切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這些都是小我的表現,小我會被身體裏的潛意識所控制,也就是説時候有些事情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想,去爭。而做到了也未必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即使是快樂,也是來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讓你感覺快樂的源頭不在了,自己會很痛苦的。而身體裏的那個真我呢?那個真我不會隨着一切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於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真我也不會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沒有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也告訴我們,生命的困頓轉折是建立內在力量的最好時機。問題和困境不是來找你麻煩,而是來幫助你,幫助你找到你自己,幫助你內在成長,變成一個更接近你自己本質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時,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壓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從中找到成長的契機。曾幾何時,內心的能量被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消極和抱怨。常常覺得自己很倒黴,社會不公,尋找真我的過程中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消極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應該是樂觀向上、祥和快樂的我。於是我卸掉身上揹負的消極的東西,努力獲得心靈內在的力量,重拾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或許,有時候我們得不到一直號稱想要得到的東西,只是因為自己內心,還不相信自己能有好運或者能力,去享受這個事件可能帶來的種種益處,或者經歷一些必須要承受的種種壓力。很想靜下來,尋找到一種方式,可以與內心真正地達成一致,究竟什麼是我真心想要的。我想要得到的那個結果,是為了外表的光鮮,還是真的可以幫助我完成人生的功課;是自己逃避的,還是毫不畏懼地想要去經歷的。如果內心不能認可自己的話,恐怕上天也不會來幫助我。

這本書讀了之後讓我受益頗深,以前我總是説自己的心態有多麼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我會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對思想方面,更是不會考慮,對於以發生的事情不會學着接受,更別得什麼與身體聯結了!我要試着看開看淡一切,學着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7

遇見這本書的經歷本身就很神奇:

和妹妹走在路上,和她分享最近讀到的關於“吸引力法則”和那些奇妙的,當我相信了,想要了就發生了的事情 的時候,路過了一家書店。

向前走了幾步之後又退了回來,覺得這家書店是我喜歡的氣息。 裏面有一些人在玩殺人,進去翻了幾本書,挑了兩本英文的關於生活法則的準備付錢的時候,看到了最近正在讀的《少有人走的路》。 於是給妹妹説,這本書不錯,我最近正在看。 懷孕的店主聽到了我的話,於是走過來説,最近還有一本同類型的書。 拿出來,是《遇見未知的自己》。她讀了,説很好。

大概翻了一下,看見了關於心想事成的祕密,就決定要買下來。 開始問孕媽媽店主,相信吸引力法則嗎? 她説,相信的。和她的另外一個懷孕的朋友一起,相信她們和寶寶都會好好的。 又聊到她在北京去過的一些關於心靈成長的沙龍,説遺憾成都沒有。 這個時候,我就知道,我們真的被彼此的頻率吸引了。 因為我的團隊和我的老師,就在一起做心靈的課程。之後就是談關於合作了,在她的的書店,一起來做這方面的事情。

現在説説最大的幾點收穫:

1、明確了一直處於模糊狀態的目標: 其實,真正的快樂,要在內在找。因為它是快樂原本在的地方:愛、喜悦、和平。 如果在外在的地方找,就算我們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車、房、地位、金錢、名譽……沒有內在對自我的認可和肯定,這樣的快樂持續的時間超不過一週,或者更短。 但是如果我們先擁有了內在的喜悦和和平還有無盡的愛,就可以用更好的狀態來面對生活裏面的很多事情,從而獲得物質的`、需要的東西。 所以,請先從您的心靈成長開始投資:參加課程、讀書、內省、跳舞……都是很好的辦法。 總之,就是要和自己在一起,和自己的內在在一起。

2、世界上的三件事: 當我們能真正區分開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有用的地方,去接納和麪對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沒有抱怨。 但是真正的困難在於,太少的人會區分三件事,還有,太少的人不敢面對。 我想,我們的生活,或多或少有老天安排的成分,但是,最後那個禮物,是給經得起考驗的人。

3、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現在的生活裏面,任何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就開始問自己,那個內心小小的自己,真正難過或者受傷的原因。 永遠找得到。 因為別人的缺點是不需要你生氣的。 而自己沒有接納或者沒有成長到足夠強大的內心,才是真正產生不好的情緒的原因。

4、包裝不好看的禮物: 所以,如果你現在正在生活的低谷,請你開始感恩,因為你已經開始拆開那個禮物了,請繼續勇敢的、樂觀的去面對,會看到那個不一樣的驚喜!

讀書過後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分享會上面和很多人分享這本書裏面的觀點和我的真實感受,在講台上收到的,都是接納的目光。 謝謝德芬老師,讓我在心靈成長的路上又有了新的進步,去讓更多的人開始真正的關心自己,並且學會如何真正的關心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8

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了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

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9

用了十天的時間斷斷續續的把這本書看了一遍,意猶未盡!收穫頗豐!

初識這本書,是一個朋友的介紹。説是一個都市修身養性不錯的書。本決定去江南的旅行中愜意一下,體會一下這本書。誰知到旅行返程的列車上才開始瞄了一下。汗!……在車上就看了第一章就被她吸引,原來我也是很多次問自己我是誰?當然沒有書上的那個深度。

全書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區,一個沒有手機、沒有汽油的孤單白領階層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時又恰逢老人為故事的開始。引出老人的提問:“你是誰?”讓人逐步的去理解“小我”“真我”。

是啊,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誰?總是把外在的條件,或者自己的一個身份,一個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東西理解為自己。為去追求我們所定義的某個身份,總是在不知某個時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我們總是在做我們自己思想的奴隸。就像書上説的警示的句子“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東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虛假認同”“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應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隨着女主角生活上的衝擊和起伏,以及配角的經歷我成長理性的帶着我們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去探討,研究“真我”幫助我們從思想,情緒和身體中解放出來。“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些事在生理學上來説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來長期且固定的關係,比方説,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悲慘痛苦……那麼你就每天都在重複地為那張神經網絡連接線和整合,這就是變成了你的情緒模式。”教我們如何去操作我們的身心;感受我們的潛意識;擺脱我們的情緒;檢視我們的思想。逐漸的揭開層層包裹的同心圓,找到“真我”和我們的本質“愛,喜悦,和平”

愛過,痛過,哭過之後沉浮當下。好像這話是是對自己的説的,要試着活在當下,沉浮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就像書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會持續”事實擺在那裏我們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勞,同時還要臣服我們對事件衍生的負面情緒。就像老人的那句“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他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願我們都像春蠶破繭而出。開始就是未來!

總之從中體會到的只是很多,需要我們慢慢的去體會其中的道理,我就是打算什麼時候再拜讀一次。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0

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有點醜惡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題記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沒錯,書是知識的寶藏,暑假中我就讀過一本對我及我家影響深遠的書。它的名字叫《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好用好學的現代修心書,書中一位神祕的老人幫助了一位叫若菱的女子,他給若菱上了一堂一堂心靈指導課,教會了她許多知識,若菱每到老人那兒,心靈也隨之得到淨化,最終若菱走出了陰霾,迎接了光明。這本書像是一位心靈治療師,它也給我上了一堂堂指導課,它治療了我們家的“心病”,幫助我們找回温馨。

那日,天空灰濛濛的,淅淅瀝瀝地下着雨。而我還沉浸在夢香中,只聽門外一陣吵鬧,還有東西摔在地上破裂的聲音,我被吵醒。我走出房間,見到爸媽房裏慘不忍睹的一幕,然後拿着包走了出來,她的眼睛通紅,望一眼我便離開了,爸爸默默地坐着,臉的一側也紅紅的,緊鎖眉頭的他皺紋顯得更深更明顯了,他用憐憫的眼神看着我,説:“我們可能要離婚了,媽媽不要你了。”

我的腦袋一片空白,我跑回房間裏,躲進被子哭泣着。好可怕!怎麼會這樣啊?我的心裏既怨恨又悲傷,我甚至想到離家出走,可怕的一天過去了,早晨,我望着窗外發呆,我突然想起最近看過的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想起了這樣一段話“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它有時有點醜惡的包裝,帶着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我們會驚喜地看到裏面珍藏的禮物。”難道這就是那件外表醜惡,裏面卻美麗的禮物嗎?

我調整了情緒,又仔細思考了一番:現在我們家發生了矛盾,光傷心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應該理智一點,就像書裏的要學會臣服,要控制好情緒,要有耐心和勇氣。

之後我和爸爸去阿姨家哄回了媽媽,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他們看,他們也受益非淺,從此這個家更和睦了。夫妻牀頭吵架牀尾和,可真是對的,當初是我想的太複雜。

現在城市發展了,經濟富足了,它們像一台台快節奏運轉的機器,但是問題也逐漸多了,人們的壓力愈來愈大,家庭矛盾也越來越多,大家都快累垮了,誰不想擁有健康生活呢?可是健康的生活要從健康的心靈開始呀,你們注意到了麼?

當一塊塊沉重的巨石砸向我們時,要有一顆臨危不亂,沉着冷靜的心,我們要思考,要控制,不要讓它把你砸碎,我們得充滿希望,充滿信心,積極地面對未來,我們用自己強大的心靈世界戰勝一切困難,理智地轉危為安。仔細探索,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果你還有疑惑,不妨去讀一讀《遇見未知的自己》,只要你覺悟了,你的生活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謝謝《遇見未知的自己》,謝謝這本勵志好書。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1

這兩天利用上班的空閒時間看了張德芬的暢銷書——《遇見未知的自己》,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寫的序——你想要的人生。平時挺喜歡看這類有關心靈脩行的書籍,所以看到書名的時候就有馬上讀下去的衝動。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領階級的女性為主角,經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種種事件,逐漸把眼光從外在的世界轉向我們內在的世界,然後發現我們大多數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思想和情緒的奴隸。一個不經遇的機會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內在的狀態,進而改變了外在的世界。最終尋得內心的平和。

從書中受到很多啟發,告訴我們什麼是小我,什麼是真我。所謂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響的自己,什麼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説金錢,名利,地位,權勢以及一身邊發生的事情,包括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虛榮,這些都是小我的表現,小我會被身體裏的潛意識所控制,也就是説有時候有些事情你會不由自主地去想,去爭。而做到了也未必就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即使是快樂,也是來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讓你感受快樂的源頭不在了,自己會很痛苦的。而身體裏的那個真我呢?那個真我不會隨着一切的改變而改變,甚至於有一天我們離開了,這個真我也回不會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的人我想是沒有吧。書中講解我們人類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也不過五個字就可以表達,愛;喜悦;和平。我們每個人經過了多年對外界信息的過濾,我們留下的思想都是我們自己想要的,從來沒有考慮過他的真實性,我們被自己的意識欺騙,認為這就是自己了,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本心,所以有些事遲早會按照我們自己的思路發生,只因為我們需要那種感受,我們也就創造了我們自己的世界。誰都希望自己的世界是美好的`,快樂的,富足的。那麼怎樣能得到呢?這本書讓我們明白了愛,喜悦,和平是從內心,由內至外的散發,而不是靠外物來獲得。

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藴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所以,如果現在我們正在低谷,請你開始感恩,因為我們已經開始拆開那個禮物了。

還有一句話説得很好“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雖然這本書我看了兩遍,但有些地方還沒能完全融會貫通,也沒進行什麼具體的實踐,但我真的體會到了他能淨化心靈,安撫浮躁,悲觀和慾望,他將深奧的人生哲理簡單敍述,將修行理念溶於其中,比起禪宗佛學等等思想顯得有些粗淺,但更好讓人感悟理解。他教會我,當我在面對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時,唯有抱持觀照內心並惜福感恩的心態,一切的真相才會自動還原水落石出。以前我總認為自己的心態很好,其不然,我的心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好,我會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有些事我沒有真正的看開,也沒有學會放下,我要學會清心,靜心,修心,做個小小的真我。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2

在沒有讀這本身心靈小説之前,我滿身疲憊、情緒低落、喪失興趣、痛苦不堪;我認真工作着我並不想做的事情、接受一些我本想拒絕的任務、思考着為什麼總是我?我感受不到另一半的關心、體會不到什麼是開心、考驗着自己的耐心,結果卻是工作不順心、生活無重心,連死的心都有了,千萬別笑哦,這是真的,我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我試圖找解決的方法,可是別人説的我都明白,聽多了反而更煩,乾脆悶在心裏,任憑大腦不停的運轉,整夜的做夢,設想事情的N種結果,擔心、害怕、恐懼充斥着整個人,我快崩潰了,卻無能為力……

看過這本書後,對我產生震撼效果的是這樣一句話:我活着是為了什麼?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從未得出愛、喜悦和和平這個答案。第二句話是: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追求那些不代表自己的東西,失落了真實的自己,卻不斷的餵養自己的“小我”。第三句話是人的身心靈好比是一座房子,身是外部框架,心是軟裝潢而靈則是內在空間。我的擔心、害怕和恐懼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力量不夠強大,總是把希望寄託在外在事物上。自己以前遇到事情一觸即發,特別容易動怒,事後又會覺得自己很沒素質、很自責,看過書後我才知道這是自己胜肽的需求,我要做的就是對事情的臣服,接納當下,而不是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

其實最重要的是把書中所説的運用到實際,我舉兩個例子:昨天中午一學生家長打我電話説小孩中午到我們辦公室熱飯,可是老師不允許,問我是什麼原因?掛斷電話後,我又怪罪自己這個班主任沒當好,擔心家長認為我不夠關心學生,可是也就一個念頭而已,我想到書中説的我不是我的思想,我要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內心立刻平靜下來。下午我瞭解了具體情況並不像家長説的`那樣,同時告訴那位學生原因並安排了另一個地方,問題解決了。

第二個例子是放學後開會臨時通知我搞輔導而且是利用週六週日,我很不樂意,本來身體就不好,正想利用週末補個覺呢,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在會場上我就拒絕了,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悶在心裏就接受了,可是後來領導説了就兩次而已,我想想也能安排過來,主要是我內心能接受,最終接了,不過我沒有抗拒和不安。遇到事情先問問自己願意接受否,不願意就拒絕,拒絕不了就欣然接受,不要壓抑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去做事情,這樣很不爽的……

當然,除了以上一些收穫之外,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深入理解並運用,比如,如何與自己的身體對話,與身體聯結?很多負面情緒都有它的源頭,如何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源頭呢?當負面情緒來臨時,如何臣服於它?像這些深層次的操練我還很欠缺,因此向內探索的路很長,不過我已經體會到它帶給我不一樣的人生,最後感謝學校組織的這場活動,也希望有經驗的老師能提供更好的資源共享!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3

《遇見未知的自己》很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這本書,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封面。沒帶太多的興致,因為心想也不過是一本很普通的關於勵志心理的書籍……

上了大學後,很少有機會坐下來靜靜地看書,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少了那份心境,淡淡地,淡淡地,如同手擎一樽美酒,細細品味,沁入心脾。校園裏颳起了一陣讀書月的風潮,於是整個校園沉浸在了這片書的海洋中……我,慢慢地讀着這本書,發現它與我以往接觸的這類型書是那麼不同。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主要是環繞了女主人公白領李若菱與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對話,揭示了人身心靈的奧祕。這本書突破了大多數傳統書籍對這方面心理理論知識的直接論述,採用了講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讀者走進作者論述的觀點裏,進而走進了自己內心中真實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雖然她有美麗的外貌,在公司裏身居要職,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但她並不開心,由於婚後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諷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裏又有小人的`爾虞我詐。。。。。她腦海裏時刻都閃過輕生的念頭,在一次和丈夫吵架離家出走後她遇到一個老人,在與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後,她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你是誰?”這是第一次見面時老人問李若菱的第一個問題,“我叫李若菱!”“我問的不是這個,名字只是個代號。”“我在一家外企計算機公司上班,我是負責軟件產品的營銷經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誰,如果你換了工作,這個‘你是誰’的內容不就要改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是誰?我們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開心,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財富、金錢、美色……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以為我們就是財富、金錢、美色的代表。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東西呢?我們總是習慣地去觀察模仿別人,卻忘記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擁有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尋找的地方,表面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讓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費勁地在別人身上,在這個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尋找解答和快樂,結果都是徒勞無獲的,主要是我們找錯了方向,找錯了位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戴上了很多面具,每天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換着,最後失落了真實的自己,當哪一天,我們逐漸的把目光從外界世界轉向我們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其實我們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們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隸,它時刻束縛着我們,使我們生活在了不快樂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和自己的內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裏,我們每個客體其實都是“李若菱”,我們都迷茫過,我們都徘徊過,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和“智者”來番對話吧……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4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心得體會我通過這段時間對張德芬的佳作——《遇見未知的自己》的閲讀,心裏有很多感慨,每一章節都觸動我心,首先要説的是,這是一本很特別的現代修心書,僅僅一遍的閲讀,比你更不能完全的吸收其中奧祕。

這本書需要我反覆的閲讀、咀嚼、吸收,才能從中獲取更多感悟,漸漸的才會發現,他已經慢慢的淨化着我的心靈。我以前看的書都是些講道理,學做人的書,告訴我遇事怎麼去做,為什麼這麼做等等,一些只看到表面的東西,而從來看不到真正的自我,離真我越來越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而這本書明確的告訴我,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上追求的是什麼,該如何瞭解自己,看到真正的自己,他將心靈的思考,人生的哲學都融入到了一個小説故事裏後,引導着我們漸入佳境深入淺出的對自己的心靈進行了深刻的探索。

書中的老人就是個智者,第一章中的“我是誰”,讓我驀然驚醒,我問自己:我是誰?而我和作者一樣,並不知道自己是誰,所有的定義只是一個代號,並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義,只是從外由內看自己,而且看不到真正的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其主要的原因是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戴上了一層層的角色面具。

而真我恰好被這些面具包圍了,所以但我們隨着生活的改變,包圍真我的面具越多,我們就離真我越來越遠。“人生就像一場戲——角色面具”我非常贊同作者的這一觀點,因為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憑着我這二十年的生活感悟領會到了:‘生活就是一個大舞台,我們每個人就是台上的演員,我們的人生觀念就是導演,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要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書中對於我們所有人所追求東西而下了定義——愛、喜悦、和平。這一點解開了藏在我心中多年的困惑,我們在世界上生活到底為什麼?我們最終所最求的不就是愛、喜悦、和平嗎?

他是由內至外的散發,而不是由外來物質所獲得的,一切的付出,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奮鬥。當然,不能説每個人想要的都一樣,雖然追求的目標一樣,但所追求的愛、喜悦、和平想要的程度不同,是我們的目標有所不同,生活就有了差異。

我們喜歡或討厭的一些人或事,其實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或需要,就像鏡子一樣,反映我們的內在,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受到外在事物觸動時,不能只看表面,要往內看,看看自己以前的舊傷有沒有碰觸到,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沒整理好,不能把能量浪費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的,不可抗拒的.東西上,當我們面對外在的事物影響到我們的情緒時,我們要把那些的當作是為我們包裝的的禮物,不同禮物就有不同的包裝,他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但是當我們鼓起勇氣,一點點的大開包裝合,我們會發現裏面的禮物值得我們去珍藏。最後讓我深深的懂得,其實一切的問題都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要我們去適應這社會,並不是讓我們來改變這社會來改變自己,只要我們改變自已,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人外在事物都會隨之改變。對於這本書,我會細細的去品味,去斟酌,從而提升自己的境界。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15

“我是誰”“我不是誰”“我到底想要什麼”?每天都會追問自己這幾個問題,不是隨意去想,而是懼怕,怕自己有一天會放棄,會墮落,會變成當初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希望自己不受精神的困擾。

書中寫到:“你認同自己是一個不幸的人,是多舛的命運、不公的待遇和他人錯誤行為下的受害者。你的故事很讓人同情,不過,這也不是真正的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方向,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必要去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而應該思考這個世界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為什麼常常不快樂,因為這些不快樂而常常失落了最真實的自己,快樂其實很簡單,他只需要愛、喜悦和和平就能被每個人獲得,由內而外的綻放,從內心深處油然而生,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消失,這是快樂;為自己的目標拼搏奮鬥,無所畏懼,這,是快樂;滿足而又不辜負一切事物,也是快樂。快樂是自己給的。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如果一個人老是帶着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麼就難怪常有倒黴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了,我們的話語和意念可能真的有這麼大的力量左右我們的生活。當一個人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在困難面前也能保持鎮定,求得最好的解決辦法,生活一定會許以成功,但若一個人總是抱怨,總想通過不正確的方式方法取得自身的成就,那這個成就一定不會太久,最終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大概就是“吸引力法則”了吧。很多看似簡單的事情,看起來好像無足輕重,可是都潛藏着一些信息。諸多不順利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顯示出人的潛意識其實並不想走這條路,生活中的某些負面感受往往是來自潛意識的牽引。

走出觀念的牢籠,迴歸真我的自然狀態。固有觀念給人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真正面對自己內在最不想看見的'那些部分,理解他們、接納他們,才能真正的平衡。就像極力維護一個特定的形象,可這一形象本身沒有存在的價值,當發現純粹是觀念在作祟時,大膽地走出固有觀念,不讓這些觀念捆住自己的手腳,選擇自己覺得對的想法去思考、去做事,衝破觀念的牢籠,活出最真實的自己。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一切都會隨之改變。我們並不知道未來會遇見什麼事情,但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迎風飛揚,遇到困難時,調整心境,保持情緒的穩定,讓自己有時間去思考、解決問題,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遇見未知的自己,瞭解自己的所需,找回最初的自我,不在任何一件事中失落了最真實的自己,不會因為固有的觀念束縛了對世界的認知,追求更完美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