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後感優選[15篇]

來源:文書谷 6.3K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的教育讀後感優選[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説,小説的主人公是國小四年級的安利柯,作者以安利柯記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主人公國小四年級一學年的學習生活。

雖然《愛的教育》是一本兒童讀物,作者的意圖主要是以此來教育兒童,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這部作品也表現了亞米契斯的教育主張,他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內容以及教育目的三個方面都有較深刻的思考,為我們今天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首先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們的常識中,理所當然的,教育這就是教師,而受教育者就是學生。但是在亞米契斯看來,教育者並不僅僅是學校教師,還包括家長,同學,甚至還有陌生人。

安利柯的父親就是通過給他寫信,同他交談,邀請他的朋友等方法來教育安利柯,教他學會與人相處,要求他熱愛祖國,積極上進,孝順父母等;他的母親通過寫信,交談等告訴他人要有愛心,有同情心,與人為善。而安利柯的同班同學卡隆讓他學會了勇敢、善良;可萊蒂教會他勤勞,孝順,樂觀;代洛西也成為了他學習的榜樣,還有小石匠,潑來可西等同學也常常通過一些小事感動着安利柯,教育着安利柯,讓他不斷的學習,完善自己。此外,路上幫助苦命小男孩湊錢的小女孩們,以德報怨的被打傷眼睛的老人,這些陌生人們也觸動着小安利柯的心靈,影響着他。甚至是可恨的弗蘭諦,他的行為,他的下場也給孩子們起了警示作用,使安利柯能明辨是非。這麼看來,可以説人人都是教育者。《論語·述而》中有句家喻户曉的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對教育者的理解應該與亞米契斯是一致的。

至於受教育者,亞米契斯對其的界定也不僅限於學生,還包括其他在知識方面或在道德等方面等需要受教育的人。小説裏的那些上夜校的工人,小石匠的父親,潑來可西的鐵匠父親其實也是接受教育的人,上夜校的工人和一些同學的家長為了充實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學習,學習認字寫字,學寫文章,他們也是受教育者;包括那位鐵匠,通過兒子的努力,兒子的獲獎,也通過老師,頒獎者的感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掉酗酒的壞習慣,全心投入工作,所以,在小説中,他也是受教育者。因此,在亞米契斯看來,人人都可以成為受教育者。

其次是教育內容,在這部小説中,教育內容並不侷限於書本知識,更多的是教育同學謙遜,友愛,具有同情心,進取心,並且教育同學們要愛國,有自我犧牲精神。 以前我們常常問,教育是什麼?《辭海》對“教育”一詞的解釋是:①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主要是指學校對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②用道理説服人使照着(規則、指示或要求等)做。從辭海的解釋可以看出,教育教給學生的應該是他們社會生活的方法,他們所應遵守的準則等。所以,教育不應該只是簡單的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我們會發現,亞米契斯並沒有將過多的筆墨浪費在描寫小安利柯的科學知識學習過程,而是更多的記錄了教育者們教育安利柯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美好精神的過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作者想主張的教育思想是愛的教育。在小説中,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安利柯的嚴父還是慈母,無論是他的老師或是姐姐,都打心裏的愛着安利柯,他們為他傾注心血,用愛感化他,用愛教育他,同樣的,也將愛植入他的心底。在父親的信裏面,雖然句句透露着威嚴,偶爾還帶有譴責之意,可是字裏行間卻是藏不住對孩子的愛。他為了安利柯不用心讀書而煩惱,為了安利柯不孝順母親而傷心,為了安利柯與同學交往的方式不當而擔心,可以看出,他真心愛着安利柯,為他操心。而且父親關心的不僅僅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他教育安利柯要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要求他為了祖國應該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告訴他對待勞動人民應該友善,尊重他們,從這可以看出,安利柯的父親有多大的胸懷,有多大的愛心,同時也如此要求着他。安利柯的母親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善良女人,她帶着安利柯去救濟困難的朋友,她寫信告訴安利柯,希望他能夠有一顆仁愛的心,教育他不能對路邊行乞的人視而不見,應該給予可憐的人兒更多的關愛。這位母親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告訴着安利柯什麼是愛,教他愛別人。安利柯的幾位老師,包括校長都十分偉大,他們嘔心瀝血,不計較個人得失,全身心的愛着學生們,為他們操心,不遺餘力的教育他們,不求回報,只求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此外,安利柯身邊的同學,如卡隆,潑來可西,代洛西等,他們如此友愛,有着一顆寬容他人的心,處處體現了愛,這也給了安利柯很大的感觸,讓他更加切身體會到什麼是愛。處於這樣一個愛的教育的環境下,我想,安利柯一定能成長為一名善良的,具有愛心的人,而對祖國,對家庭,同學等的愛,最終會使他更加努力,更加上進,成為一名優秀的人。

分析了亞米契斯的教育主張後,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是如此美好,令人嚮往,我不由的想,如果當今的教育是這樣進行的,或許,效果會是驚人的,世上一片祥和,人才雲湧,人們互敬互愛,沒有階級對立,沒有貴賤之分等等。這樣的教育是如此完美,這樣的教育思想早在120年前就已經被提出,可是為什麼直到今天,它都無法得以實現呢?因為,亞米契斯的主張只是烏托邦式的教育思想,在理想狀態下才能夠得以實現,而在現實中,這樣的教育是難以實施的。

一種有實踐意義的思想應該是基於現實情況下提出的。意大利於1870年才完成統一,在之前,長期處於割裂狀態,亞米契斯經歷了獨立戰爭,之後歷經十年的創作,才在1886年出版的這部小説,所以在這部小説裏,愛國主義教育思想貫穿始末;19世紀正是歐洲工業革命大力展開的時代,隨着工業革命的完成,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最終形成,富人窮人的分化也十分嚴重,因此,亞米契斯在文中着重提倡關愛他人,尊重勞動人民,尊重愛護窮人的思想,由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他主張的'教育內容是與意大利當時的國情密切聯繫的。但是,很可惜,這樣的教育卻無法實施。首先,亞米契斯文中的教育者們都是理想化的,無論是父親,母親,老師,周圍的同學,家長,甚至包括陌生人,他們都有近乎完美的品德,並且具有敏鋭的洞察力。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當今社會。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都不一樣,在那樣的年代,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每個人的素質參差不齊,無法為學生創造如此良好的人文環境。其次,亞米契斯文中的社會是理想社會,沒有過多的競爭,沒有過多的壓迫,沒有階級的對立,他的教育也是以這樣的理想狀態為基礎的,但可想而知,這是不現實的。當時,窮人的孩子即使受了教育,他們大多也只能繼續當普通工人,而富人的孩子卻能受到更好的待遇,有更光明的前程,而且,在那樣的年代,工人們是被壓榨的,他們首要解決的是温飽問題,教育卻往往被忽視,階級的對立在當時是很明顯的,窮人與富人之間總有無法逾越的鴻溝。

愛的教育讀後感2

《愛的教育》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我會將此書推薦給我的家人,孩子,和我的朋友。

先來欣賞一個片段,藉着文字,讓我們一起回到童年時光,回到那個純真美好的世界裏:

弟弟全班五十人,都是手不聽使喚的小孩,而老師必須教會他們如何書寫。他們的口袋裏永遠都塞滿了奇奇怪怪的甘草葉、各種鈕釦、玻璃瓶,或者是碎磚頭等零碎的小玩意兒。老師們只得對他們“搜身”,但是他們甚至能把這些小玩意兒藏到鞋子裏去。他們永遠都不會專心聽課,哪怕是一隻蒼蠅飛進了窗户,也能讓他們的小腦袋瓜兒琢磨好一陣子呢。夏天,他們會帶來草葉和帶觸角的小蟲兒,蟲兒在空中轉圈兒地飛,有時就掉在了墨水瓶裏,把練習簿濺上了一道道的墨水跡。

當我看到這樣童趣可愛的文字時,腦海裏不自覺就湧現出那些古靈精怪的孩子傻乎乎又天真無邪的樣子,內心頓時充滿了柔情和甜蜜,誰也無法拒絕一個孩子的真心。

這本書是由一位意大利國小生的日記、他父母啟發性批註及每月故事組成的。全書一共有100篇日記,記錄了一位四年級國小生裏恩科的日常生活,包括有趣的學校,善良淳樸的同學,有愛心負責任的老師,還有辛勤工作的工人,善良温暖的父母等可愛人物,雖然日子總有苦難,總有困頓,還有消逝的美麗生命,但人間處處也有善意,温暖和正義。

值得強調的是,這裏面的真善美,不是假大空,更不是話語的技巧,而是最樸素,最真摯,最高尚的感情。

它是一位普通母親在校門口等着她孩子時温暖慈愛的眼神,它是千里尋母中歷經艱難險阻也不放棄的男孩緊握的雙拳,它是當小泥瓦匠不小心把座椅染上白灰而不當面彈去灰塵的體貼,它是當一個小煙囱工口袋破了丟了所有銅幣,善良的學生們紛紛集資彌補的慷慨,它是一羣為國家人民奉獻自己生命的英雄,它是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傾注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教師,它是在生活每個細節都尊重愛護他人的平等仁愛之心,它是……發生在千千萬人身上的最温暖的故事。

在這些小故事裏,我的心靈也得到了滌盪。從開學第一堂課開始,那些敬業的温暖的,為孩子嘔心瀝血的老師們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老師在第一堂課對孩子們説道:

聽着,我們要一起度過一年的時間,我希望我們都能努力過好這一年,好好學習、好好表現。我沒有家人,你們就是我的家人,去年母親還在我身邊,但她已經去世了,我現在孤身一人活在這世界上,如果沒有你們,我就一無所有了,除了教導你們,我沒有其他的愛好和志向。你們像我的孩子一樣,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我不希望任何人逼我去懲罰你們,我真心希望能看到你們的愛心。我們的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而你們也將成為我的安慰與驕傲,我並不期待你們給我一個為我贏得榮譽的承諾,但是我相信,你們在心裏,已經向我承諾了,我因此而感激你們。

當一個外地學子來本地就學,他不需要害怕會不會被人欺負孤立,因為優秀的老師已經為他的尊嚴築起了高高的防護牆。看看這位老師對全班同學説的話:

一個來自卡里布拉亞的`男孩,能夠在都靈找到家的温暖;而一個來自都靈的孩子,也能夠在卡里布拉亞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的國家在過去戰亂的五十年中,已犧牲了三萬名意大利人,所以你們更應該尊敬和愛戴自己的同胞。如果你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因為他不是我們本省人而冒犯這位同胞,那他下一次從三色旗下走過時,就根本不配抬起頭去望它一眼。

當孩子不認真讀書,父親的諄諄教導令人警醒。如果有一個孩子能因着看這本書而重新燃起讀書的熱情,那下面這段話將起很大作用:

如果你不去上學,每天過得該是多麼痛苦,這樣的日子將會是多麼乏味啊。當一星期過完時,你肯定會緊緊地將雙手合十,祈求能夠回到學校裏,因為你知道自己的生活正在被乏味和羞愧一點點蠶食,你會為自己遊手好閒的行為和無所事事地活着而感到厭惡。想想那些做了一天苦工,晚上還要去上夜校的工人們吧;想想那些工作了一整個星期,週末時還要去充電的女孩子們吧;或者想想那些訓練了一天,已經全身疲乏,晚上還要打開書本和練習簿,繼續研讀的士兵們吧;還有那些眼睛雖然失明瞭,卻還要堅持學習的孩子們;再不然,想想那些罪犯也行啊,就算他們也都在學習閲讀和寫作。

如果有人因一個清潔工,油漆工或泥瓦匠身上的污漬而心生鄙夷,或歧視的遠離他們,那將有損於自己的靈魂。所以永遠不要説一個剛剛工作回來的工人衣服髒,你應該説的是,“他的衣服上留下了他辛勤工作的標誌和痕跡。”

當面對一個普通的士兵,要學會尊重他。每個人的都是平等的,士兵的地位也絕對不比軍官的低,因為人格的高貴體現在工作中,而不是收入的高低,體現在人的勇氣上,而非地位的差距。

當一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失去了母親,你可以對他説:昨天你在這世上還擁有一位母親,而今天,你卻擁有一位無所不在的天使,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將超越這世間的生死考驗,而獲得更加強大的力量。她現在比以往更加愛你,而你也要為此而承擔更多你個人行為的責任,甚至是比過去還要多,你就要靠你自己了,靠你自己的行動,好在另一個世界裏和她再一次相見。

每當你要有什麼舉動時,你都要這樣地問一問自己:我的母親會同意我這麼做嗎?她的去世其實是為你在這世間安插了一位守護天使,你要向她交代你所有的行為,和你所經歷的一切。你要堅強勇敢起來,要和那些絕望而庸俗的悲痛做鬥爭,要在忍受苦難時獲得內心的寧靜,從而成長為更加高尚的人,這就是你的母親對你的希望。”

這本書帶給我更多的還有對生命的思考。看完這些温暖,悲傷又現實的故事,我們更懂得尊重歲月和歲月帶給人的痛苦,尊重母愛,尊重人性的弱點和人類為此付出的努力,也同樣尊重死亡。它也讓我們努力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更有擔當,更有愛心,更加勇敢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最近和我們家的國小生白宇凡一同讀了一本書——《愛的教育》,書中是一個意大利的國小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他國小四年級期間的一個個小故事。

本書用質樸的語言記述了國小生的所見、所聞及所想,那發自內心的表白,充滿愛和友情的情節,讀後讓人頗受啟發。

一直來,我們希望孩子在一個充滿愛心和友情的環境下健康成長,均衡發展;我想,作為象我們一樣的年輕的父母們,往往在孩子的教育上會顯得不知所措;我們習慣於每天把自己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搞得緊張兮兮的,於此同時也把自己的壓力無形之中傳遞到了孩子身上,把自己無法實現的一些個人願望施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過早失去童趣。

由於家庭的原因和成長的環境差異,不同孩子的個性會有很大的差異,但我想做父母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身心健康、內心充滿友愛、熱愛學校生活並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的一個健康向上的國小生形象。

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講述了眾多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情感,那就是“愛”。

這些“愛的故事”將真誠、友愛、堅強、善良、高尚的真情注入孩子們的心田,滋養着他們的心靈。

通過讀這本書,我們也深深體會到孩子們豐富和善良的內心世界,進而激發的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用“愛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感化孩子。

《愛的教育》書共10個章節,包含56篇小日記;我們只是把我們讀後印象深刻的其中的部分文章的感想寫下,與大家分享:

《我們的新老師》一文中,我們看到的一位和藹可親,關心學生的好老師,他教學講究方式方法,會用委婉的語言教育一些有小毛病的學生,更會用充滿愛的語言去撫慰在戰爭中受到創傷的幼小心靈,老師講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將會一起度過一年的時間!除了你們,我沒有任何親人了!你們就是我的孩子!我愛你們,所以不願意批評你們中的任何一個,讓我們用熱情和真誠,共同建造美好的大家庭吧!”,真摯而又感人;

《我的同學們》一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國小生形象,就像每天接送孩子看到的情形一樣,是那樣的親切又自然;

《爸爸的話:我的媽媽》一文中,一個嚴厲的父親形象,教育孩子要熱愛並珍重自己的母親,在人間所有的感情中,母愛是最無私而又神聖的!

《同學可萊蒂》一文中,彷彿讓我看到了兒時的情形,懂事的國小生可萊蒂一邊照顧生病卧牀的母親,一邊幫家裏幹活,一邊抽空學習,他樂觀向上,沒有因眼前的困難而悲傷,依然樂觀積極。

對比現在的孩子們,他們確實很需要進行一些困難和挫折教育;我時常給孩子講述我們兒時生活在農村的一些經歷,每次他都聽到津津有味,但過後還是會因為一些小困難而牢騷滿腹,哎——!

《英勇的小哨兵》一文中,講述了只有在戰爭年代才會發生的事情,一個十二歲的倫巴第少年,為了幫助自己的部隊觀察敵情而英勇獻身。

文章帶有新奇的故事情節,就像電影畫面一樣,很是吸引小朋友的興趣,當我們生情並茂的講完這篇故事時,我們看到了兒子紅紅的'眼角,相信對他幼小的心靈是一個很好的促動;

《爸爸的話:感恩》一文中,小安利柯因為“老師不高興時態度不好”而回家牢騷滿腹,父親及時糾正了這一苗頭,父親説道“每個人都有不高興,態度不好的時候,老師有時發脾氣也是很正常的。

況且,作為一名老師,煩心的事情太多。

想想老師為學生們操了多少心啊!懂事的、尊重老師的學生固然很多,可是不懂事、不尊敬老師的也不少啊!對於老師來説,苦惱總是多於喜悦和滿足的。”想想也是啊,一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而大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又參差不起,現在的孩子又大都以自我為中心,管理起來確實辛苦啊!因此,小安利柯父親的話,也就是我們要向兒子説的話:“要尊重你們的老師,是因為老師為學生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是開啟你智慧之門的人;永遠不要忘記,老師的名字,要用最敬愛的語氣來稱呼!”

《我的決心》一文中,我們看到了小安利柯因學業不精而後悔的情形。

對兒子來説是個很好的教育題材。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任何事情都有度,孩子也不例外。

經歷了幾年不痛不癢的幼兒園放鴨式的生活,兒子還面臨着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轉變期,因此及時引導,培養他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我們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通過小安利柯因不好好學習而帶來的苦惱的實例,讓孩子明白學習和榮譽的重要性,要時常督促。

我想,國小教育更多的需要老師對孩子進行鼓勵,每次看到兒子在校受老師表揚後的那股高興勁,真覺得老師的一次鼓勵,遠好於十次的批評,也許會因為老師的一句話,會改變孩子對事物的看法,進而改變孩子一生的志向。

《媽媽的話:我的爸爸》一文中,講述了小安利柯與父親的小衝突。

因為一件小事情,小安利柯對父親出言不遜,媽媽及時教育了他。

確實,生活中父子之間的關係有時很難處理,小時候,孩子們都會用充滿崇拜的眼神看着父親,以為自己的父親無所不能;隨着年紀的增長和個性的獨立,父親的光環在孩子們的眼中漸漸消退,所以父子和諧相處,決定孩子的前途,影響家庭的氛圍;作為母親要很好地引導孩子,教育孩子不論何時都要愛自己的父親,因為父親對子女的愛是藏於心底的深厚的愛。

在生活中,我們一直竭力讓自己能成為兒子的好朋友,我想當孩子在懂事後還一直把自己的父母當自己的朋友一樣看待,我想我們對兒子的教育算是成功了一半。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篇耐人尋味的經典,只有用心去讀,用心體會,並試着讓孩子去理解與接受才有效果。

培養孩子有愛心,首先作為家長的我們自己要有愛心;我們希望孩子們都能在“大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但這種 “大愛”需要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創造。

讓我們手牽手,一同共築“大愛之牆”來呵護一顆顆幼苗的茁壯成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4

這個寒假,有幸讀到了意大利著名小説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的心靈得到了深深地洗滌。吸引我的,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讀來顯得真實,富有親切感。同時,這本書也是世界文學史中最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之一。書中,愛貫穿始終,帶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同時這份心情,也化為了我工作中戰勝困難的勇氣。

小説以一個意大利國小生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我感動不已。字裏行間,都抒發了作者對愛的理解。這種情感是普通的,但確實是不平凡的!

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不是為孩子的錯誤找理由。但現在的父母卻一味的溺愛自己的孩子,當遇到孩子們發生糾紛時,就會推卸責任,就會找學校和老師的問題,不從自身找問題。

愛的教育中,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都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只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而已。“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是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是非常美好的!

《愛的教育》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在這紛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們寧願葬送自己的生命來挽救愛?帶着這個問題,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長途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一切的一切,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在這當中,我找到了答案。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羣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錢買不到的感覺。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有句話是這麼説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人愛我們。”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實是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為了我們操勞奔波在;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休息:當我們早上還在睡夢中,父母已經給我們準備好早餐。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深深感到到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所折服。我不需要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教育我們的學生,把對祖國的愛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愛的教育》對於我們教師而言,就應稟着自己心中那份無私的愛與學生相處,包容他們、愛他們。讓學生與教師之間是被愛牽引着,整個班級和學校也是被愛包圍着!

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時在課堂上有些孩子確實很不聽話,我狠狠地批評過他們,但效果好像並不太好,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孩子們有思想、有想法,作為教師要想讓學生聽話,首先要走進他們,瞭解他們的需要,與他們交流、談心,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真正瞭解學生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真情和愛的事業,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的對待學生,是老師真愛的體現。

愛的教育讀後感5

手攥着摘錄下書名的紙條,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想買幾本教育書籍閲讀,可是跑了幾家書店都沒有收穫。在老家的一家書店裏,卻幸運地讓我買到了幾本。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吸引了我的眼球,“令全世界億萬人感動而泣的偉大作品”,封頁上的這一行小字讓我選擇了先看這一本,我迫不及待地閲讀了起來。

“寫得真好!”每看幾個故事,我總這樣讚歎道,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一放下書,已經看了好幾回此書的女兒就奔過來搶着看,她還是那樣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心中暗喜:這樣的好書讀上百遍也不會厭,也許每讀一遍,她會有新的感悟。願她學着去體驗愛,感受愛,更會付出愛。在漫漫人生之路上,讓愛追隨她左右,也願她成為愛的使者。

《愛的教育》一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筆觸來寫的,一則則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平凡的小故事,一篇篇父母給他寫在日記本上的勸戒啟發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精彩的“每月故事”,無不藴涵着深刻的大道理--那就是“愛”。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人世間最偉大,最高尚,最誠摯的感情時時流淌在字裏行間,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善良、正直、仁慈、關愛、體貼、禮貌、勇敢、勤奮、愛國……所有高尚的情操在這裏生動而細膩地呈現出來,給人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滌。

《愛的教育》中描繪了一羣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充滿活力,積極上進,雖然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的貧窮,有的富裕;他們的性格也各有迥異,但他們身上都有一種異常美好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深深地愛。回想前幾年,給學生們看故事片《董存瑞捨身炸暗堡》時,有幾個學生看到董存瑞犧牲的鏡頭還會失聲笑起來。在和平年代出生成長的年輕一代,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生長在國土上的孩子們,不知道祖國對他們意味着什麼,也許只有當他們長大,學成歸國,踏上故土時,才會對祖國產生強烈的熱愛之情。讓我們再來看看《倫巴第的小哨兵》,一個12歲的小男孩,為了給騎兵偵察清楚敵情,不顧槍林彈雨,在樹梢仔細瞭望,最後不幸犧牲。多勇敢的孩子,多愛國的壯士啊!我想:如果我們的學生看了這個故事,他們一定也會對這個孩子產生敬意,也會對熱愛祖國的內涵理解得更深刻。其實,在我們的國家,勇敢的愛國者不乏其人:籃球巨星姚明,世界“飛人”劉翔面對日本人的天文數字般的廣告報酬毫不動心,堅決不給日本人做廣告,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教師的我,閲讀時最讓我反覆閲讀的當然是有關老師和孩子們的故事,《我們的老師》、《女教師》、《代課老師》……這些故事我都讀了好幾遍,讓我更清晰地明白了學生需要怎樣的老師,怎樣的老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其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小修女”老師的,“她性情温順、靦腆。總是細聲細氣地,用一個單調的聲音説話。連我母親也説,這位老師説話幾乎聽不見。這位老師從不大聲説話,從不動怒,卻能把不安分的孩子管得服服帖帖,只要她警告地伸出手一指,最淘氣的孩子便馬上低頭了。她的班像教堂,所以,大家叫她小修女”。孩子們給老師取了個多好的名字啊!這位小修女老師真神奇,不動聲色就能把學生制服,這才是高超的教學藝術。我們時不時對學生大動肝火,有時還獎賞頑皮的學生一個善意的懲罰,殊不知,學生是多麼憎惡我們的做法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是明智之舉。其實,一個會意的笑容,一下輕輕的撫摸,一句真誠的鼓勵,對於學生來説都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也許他會因此而快樂一整天。老師隨和的談吐,會讓學生學得更有趣,更輕鬆,師生關係也會因此變得融洽。記得有一天,我在自己班上一連要上好幾節課,為了不使孩子們疲倦,每堂課上我都給他們講幾分鐘的故事,他們因此也沒感覺到學習的枯燥乏味,學得特別認真,幾節課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每一節下課,同學們都圍到我改作業的桌旁,有的為我捶背,有的為我揉肩,讓我感到特別幸福,其實,孩子們也感到了幸福。把學生當作我們的朋友,平等地對待他們,設身處地地為他們着想,用鼓勵、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時時處處關心呵護他們,那我們也就成了他們的知心大朋友。

什麼是最好的老師?想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以前看過個一片文章,大意是這樣的: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教的畢業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去貧民窟,找200個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的男孩,調查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然後預測他們的未來。那些學生運用社會統計學知識,設計了問題,跟男孩進行了交談,分析了各種數據後得出結論: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將有一段在監獄服刑的經歷。25年後,教授給另一批學生也佈置了一個作業:檢驗25年前的預測是否正確。學生們又來到貧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經長大成人。有的還在那裏住着,有的搬走了,還有的已經去世了。但最終學生們還是與原來的200個男孩中的180個取得了聯繫。他們發現其中只有4個人曾經進過監獄。為什麼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發的地方卻有這麼好的成長紀錄呢?研究人員感到很納悶也很吃驚,後來他們被告知:有一個女老師當年教過那些孩子。後來他們在“退休教師之家”找到了那位女教師。究竟那個婦女是這樣把良好的影響帶給那些孩子的?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孩子還記着她/研究人員想知道答案。“不知道,”婦女説,“我真的回答不了你們。”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情景,臉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語地説“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是啊,愛心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觸動一個人的良知,喚醒人性的善良,從而使整個社會變得更和諧。要説什麼是最好的老師,我要説愛是最好的老師。

在學校裏,只要我們能夠釋放出自己的愛心,就能温暖我們身邊的人,那樣,我們沐浴在愛心的陽光中,自然會嗅到花朵的芬芳。

愛的教育讀後感6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

1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創作了風靡世界的情感教育讀本《愛的教育》。自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數百種文字和方言,還多次搬上銀幕和舞台,成為各國一代又一代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愛不釋手的讀物。1924年,夏沔尊先生最早把《愛的教育》翻譯至中國,他在《譯者序言》裏寫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書中敍述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為世間要如此才好。於是不覺就感激了流淚。

《愛的教育》描述的是19世紀50年代意大利某市立國小一位四年級學生一學年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作者恩利科以純真、善良的眼光看世界,以真誠簡單的準則辨是非,以熱情樂觀的態度對生活。這一切來源於良好的社會氛圍的感染,深刻細緻的學校教育的影響和寬容和諧的家庭生活的薰陶。讀着作品,感受着,回味着;有感動,有感激,也有為師的思索

我想為師者首先要記着羅曼·羅蘭要散佈陽光到別人心裏,先得自己心裏有陽光。的話,用自己的一顆愛心,關愛生命;記着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説: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們以愛的教育演繹愛的精彩!

為師還需要諳熟教育愛的藝術,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愛心,而是愛的合理方式。教育愛沒有邏輯的條塊,不能像硬件那樣起運、加工、生產教育愛適宜的方式是浸潤,潛移默化。因此,教育愛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大愛無痕。

還要記着教育愛的對象呈雙重心,被教育者不只有學生,也有自己。學生不只是教師的門生,他們還是愛的天使,引我們找回失落的童心,但我們必須虛心。這樣‘愛’的陽光不僅照亮了孩子的心靈,被照亮的,還有我們自己。

愛的教育讀後感7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藉着4月23日世界世界讀書日到來的這個鍥機,再一次温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透過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十個月中所寫的日記內容,講述了包含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所有圍繞在身邊的愛。

故事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簡單樸實的文字所描寫出的是極為平凡的人物。

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

雖然沒有初次拜讀時的淚花,但心靈上卻受到了更深的撞擊。

亞米契斯用他細膩的筆觸體現出來的是近乎完美的愛。

字裏行間,都抒發了作者本人對愛的理解。

這種情感是普通的,也是不平凡的。

散發出的一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使人猶如置身愛的海洋

我讀了《愛的教育》後,最喜歡的是其中的一篇每月例話《少年筆耕》。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五年級的學生敍利亞,他為了幫父親抄寫書件,連續三四個月都半夜悄悄起來,模仿父親的筆跡抄寫……因為他的睡眠不足,學習成績越來越差,他的父親很失望,就叱罵敍利亞。

但是敍利亞仍然半夜起來抄寫,直到有一天被父親發現……

我覺得敍利亞非常愛他的父親,他第一次幫中蛤為了讓父親高興,免得父親認為自己老了,眼睛花了。

後來,他認為這是他的義務,不做,就像偷了家進而的兩角錢似的。

尤其是他成績不好,遭到父親責備,要是換了我,我一定會把真相説出來的。

可是敍利亞想説,卻説不出來。

他仍然半夜情不自禁地起來抄寫,他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敍利亞對父親的愛,值得我們學習!

每個人的人生閲歷都有許多不同,所以會不禁會思考,到底什麼是愛?愛會在哪裏出現?但是讀了《愛的教育》後,愛其實無處不在,只正如水中的魚不會知道水的滋潤,空氣中的人不會感謝自然的恩賜。

沐浴正如水中的魚不會知道水的滋潤,空氣中的人不會感謝自然的恩賜。

沐浴愛的陽光的你也不會感到愛的存在。

人們總是會去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卻讓一些平凡温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

《愛的教育》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只有心存感恩,才能感受到它的無處不在。

我覺得首先要感謝的是父母的愛,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的勞累和那漸漸長出的縷縷銀絲,那一絲一絲的皺紋。

時間就這樣在指縫中消逝。

都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給予我們的何止是一滴水,是整個的汪洋,我們哪曾説過一個謝字啊!

我還要感謝的是我的老師們從上國小到國中,乃至大學,是他們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着光和熱,燃燒着自己,點亮着他人……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國小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

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着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我要感謝社會,人在旅途,從一個起點,到一個終點,而在旅程中,為你提供一切的,就是社會。

它給了你家庭,給了你權利,給了你生活。

總會有人有這樣或那樣的不滿,只是人們缺少一顆感恩的心,才會沉澱出那麼多的不滿。

我覺得感恩的心是一劑正確調整心態的良藥。

它告訴你:人們在感恩大自然的同時,也應該感激這個默默守在你身邊的社會。

還要感謝的是在生命中出現的所有人,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艱難險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敗。

在危困時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頓;有人為你指點迷津,讓你明確前進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軀把你擎起來,讓你攀上人生的高峯,你最終戰勝了苦難,揚帆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我覺的“感恩”是尊重的基礎。

是愛的充分體現。

感恩是有意義的。

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

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

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

讀完了《愛的教育》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

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只有不斷的去發現,去感恩,才能讓人

覺得得很温暖。

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羣星更璀璨。

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是一種人人都想要而得到的感覺。

愛能夠使你微笑地面對生活,使你倔強地反抗命運,它是還魂的仙草,給罪人新生,他是慈愛的母親,喚浪子回頭,它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

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命運不會讓你白白付出,它會用人間最珍貴的愛來回報你。

大愛無形,大愛無疆。

愛沒有國別、區域、種族、敵我、恩怨等時間或空間上區分。

這種博大的愛正是以寬容的胸懷,去愛所有的人或物,希望世間沒有仇恨,沒有猜忌、沒有歧視、沒有冷漠。

希望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愛一個人,就要因對方的快樂而快樂,因對方的痛苦而痛苦!這就是愛!偉大的愛!博大的愛!純潔的愛!無私的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8

夏丏尊先生説過:“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題記

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

著名的《愛的教育》(Cuore)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曾一度被推薦為教育教材,這是一部偉大的日記體小説,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被普遍用作兒童的啟蒙讀物。書中所描寫的愛國情、師生情、母子情、朋友情……無疑會使少年讀者深深地受到感染,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友愛和同情心。而書裏的國小生從家庭、學校以及社會所接受的那些細緻入微的教育,也無疑可作為今日教育青少年的借鑑,以培養其美好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上世紀20年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夏尊先生流着淚讀完並譯出這部小説。

這本書給我啟發很大,從中我也學到一些東西。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就好像空氣,充斥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命。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在意大利,祖國之愛歷來是排在第一位的。《少年愛國者》就為我們上了極其震撼的一課,説的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乘船回家鄉意大利的熱那亞,途中許多虛偽的人為了擺闊施捨了不少錢給他,其中有幾個人在挖苦少年國家的人民是:“愚昧、下等的國民、強盜。”這個怒不可遏的少年憤怒地把這些錢幣擲向了施捨給他錢的人的腦袋上,並且嚴正地怒吼:“我不要那説我國壞話的人的東西。”同樣《少年偵探》、《少年鼓手》裏面的主人公義不容辭、毫不猶豫地為祖國做出貢獻,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當地的人們都為他們的行為而感到自豪,由衷地崇敬他們。如果大家都能像少年那樣,國家就不會出現賣國賊、漢奸,就能共同創造富強、文明的社會國家。

19世紀末的意大利和21世紀的中國相似,有地位卑微的手工業作坊者,也有靠資本和技術壟斷而發跡的商人,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賣炭者與紳士》這篇文章。法琵斯自倚父親是上等人,很是高傲,和賣炭者的兒子培諦起了矛盾。法琵斯自知理錯,惡毒地説:“你父親是個叫花子!”法琵斯父親知道這件事後,便捉了兒子的手臂,拉到培諦身旁,説:“快道歉!”賣炭者想阻止,紳士可不幹,逼着兒子支支吾吾向賣炭者道了歉,並且握住了賣炭者的手。故事説起來很簡潔,但卻給我們現代教育一個深刻的啟示,正如教書先生在事後對學生們説的那習話:“今天的事情,大家不要忘記。因為這可算這學年中最好的教訓了。社會應消除等級觀念,讓每個孩子平等、幸福地成長。

最值得體味的就是書中的師生關係、父母兒女情感好似飄渺而又觸手可及的理想國,但有時又能把人心從高不可攀的天國拉回到殘酷的現實。書中有戰爭、有貧窮、有顯貴、有勇氣、有氣餒、有高尚、有卑賤,但唯獨有那愛讓人陶醉,讓人不由得而感動、共鳴。《愛的教育》描繪教師和學生的篇幅並不多,但卻篇篇精美無比,讓人流連忘返。在書中,教師都有這麼幾個特點:表面嚴厲實質非常仁慈,衣着樸素,由於長期的勞累而身體虛弱,學生愛説自己老師的笑話卻異常熱愛自己的先生。這些學生給老師取綽號,向代課老師扔紙團,跳到講台上大聲喧譁,但往往卻能得到老師的親吻和寬恕,比如開篇講的先生就用這樣的口吻對犯了錯的孩子説:“快回去!好孩子!“《女先生之死》這篇文章我印象很深,她讓我感到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的偉大,教師不僅是教員,一個知識傳授者,也是學生的父母、心理醫生,教他做人影響學生成長目標、方向、質量,對學生進行思想灌輸和改造,在女先生死去的追悼會上,學生紛紛掉淚,對女先生的掛念和崇敬。同時我也為以後能成為一名教師而光榮、自豪。

書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和孩子們對父母親的依戀和熱愛。其間有一對子女聽到父親生意遭受了挫折,便主動向母親要求放棄今後的禮物,甚至在飲食方面也要有所節制。這一切讓父親聽到了。第二天,這對父母買來禮物,悄悄放在熟睡中孩子們的'枕下每月例話《少年筆耕》敍利亞也對父母的理解。還有一篇《爸爸的守護者》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西西洛少年到醫院看護從法國做工回到意大利的病父。由於少年的精心護理,病牀上的“父親“病情有了起色,就在這個時刻,少年真正的父親看到了少年,原來,西西洛服侍錯了人,不過,少年依然堅持繼續服侍這位異鄉的”父親“,直到這位病人握着少年平安而終。《六千英里尋母》體現母子思念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的偉大,我深深地崇敬瑪爾可的毅力和信念。在當今社會裏,很多孩子都被過度溺愛,心理脆弱,承受不了壓力,動不動就離家出走、自殺。這個問題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雖然愛的教育並非易事,當父母要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

《愛的教育》裏面最多的是“親吻”和“愛撫”。師生之間的“親吻”、父母對子女的親吻、健康對病中的親吻、富貴對貧窮的親吻、學生對戰士的親吻、商人對勞動者的親吻;還有老師對壞學生的撫慰、父親對孩子們的愛撫、孩子們對父母的嬌嗔、老同學對新同學的愛護、得意者對失意者的安慰。還有吻別,書中最後一章《告別》無不是一幕肝腸寸斷的離別之吻。

陶行知先生曾説:“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那絲絲入扣,潤物細無聲的情感始終貫通其中,就猶如《音樂之聲》的女主角朱莉?安德領着孩子們徜徉在綠色的大自然中,一切都隨性地自然成長,在這種痛苦的成長過程中卻找到了雋永的詩性和無盡的樂趣。關愛、尊重、理解和推己及人乃本書的亮點。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9

細雨濛濛的午後,我在靜靜地整理着書架上的書,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映入我的眼簾,我不覺停下手中的活兒,重新翻開書本,於是,熟悉的故事又展現在眼前:母親帶着兒女兩個給一位窮苦女人送去布料,還周到地小心翼翼地維護女人孩子克洛西的自尊;身強體壯的卡隆面對瘦弱的奈利遭受他人的欺負,挺身而出堅持正義,用自己的力量來保護奈利;“我們”全家誠心誠意對“小石匠”的點點滴滴;面對喪母的卡隆,校長、老師、同學,甚至是家長都對他疼愛有加,細心呵護他受傷的心靈……一幕幕畫面,一句句話語,一個個動作,無不鐫刻着愛的烙印。讀着讀着《愛的教育》,窗外的天空似乎明亮了起來,我整個人猶如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心也立刻變得柔軟而温暖。

是呀,人世間不能缺乏愛,而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的我們——教師,面對着一個個鮮活獨特的生命,心中更要有愛的火種,用愛來為我們的學生播灑陽光。我們面對的孩子有不同的天賦,不同的性格特徵,來自千差萬別的原生家庭,其中不乏各方面表現優異的佼佼者,自然也存在着相對落後的學生。作為他們,可能會遭受更多的責難和抱怨,甚至是冷落和白眼。然而他們也更渴望平等和關愛,當然也包括自信和成功!身處角落的他們更渴望陽光的照拂。

值得慶幸的是,孩子們遇到了這個充滿愛心的人羣——教師,可愛的同事們啊,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們帶去愛的陽光,你瞧:一年級的李老師正在辦公室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給一位學生開小灶,可是半個多小時過去了,這個孩子還是沒有記住一個拼音,於是明天李老師的補課還要繼續;三年級的王老師輕輕攙扶着一個有先天性眼疾的孩子走向食堂,以至於每次中飯時間最後到達食堂的都是這一大一小的身影;六年級的陳老師正拿手帕紙小心擦去一個孩子滿臉的鼻涕,然後又細心掃去孩子桌底下一堆的紙屑和痰液,這一掃就掃了整整六年……

一幅幅畫面在走馬燈似的盤旋,一股股熱流湧上心頭……一個扎着羊角辮的女孩面容漸漸在我眼前清晰起來……

十二年前,我接手了一個五年級的班級。接班沒有幾天,我就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黑黑的皮膚,小小的臉蛋,扎着兩個羊角辮,頭總是微微地側着,表情是漠然的,眼睛是空洞的……找到原來的班主任瞭解情況,知道她叫徐小雅(化名),原任老師説到她都是一致的口吻:內向自閉,獨來獨往,上課走神,成績糟糕……我上課下課時特意留意了她,果然如同事所説,上課基本在走神,下課總是一個人站在一邊,與同學沒有交流。第一次翻開她的作業,基本的題目都是空着的,但是我發現在僅有的一些字跡上,徐小雅的字跡非常端正,每一個字都寫得清清楚楚。我靈機一動,何不從此處入手,給孩子樹立信心呢?於是,我特意跑到她面前,由衷地讚歎:“徐小雅,你的漢字書寫又認真又漂亮!”聽到我這樣説,她臉上露出詫異的表情,隨即一抹羞澀染上她的臉頰。從那以後,我總是找機會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徐小雅的書寫漂亮,還説她人也清爽,很講衞生。漸漸地,我發現她上課不再一直低着頭或走神了,有時候還會和我的目光有交會,於是我趁機又表揚她上課認真聽講,她也真的越來越專注起來。

期會考試過後,我按慣例對全班學生進行了家訪活動。來到徐小雅家,發現他們家是一幢嶄新的三層磚瓦房,家裏的裝修也比較講究,門口還停着一輛私家車,看來家境不錯。那天,她爸爸媽媽都在家,還有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弟弟,看上去活潑淘氣,不停地纏着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很耐心地哄着寶貝兒子。徐小雅則拘謹地坐在離爸媽三米開外的小板凳上,兩隻手不知所措地絞着衣角。談起徐小雅的情況,爸爸媽媽説早幾年他們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從小跟他們不親,媽媽説:“像啞巴一樣的!”爸爸説:“唉,不會讀書的,三年級以後考試就沒有及格過!”語言中滿是失望,看向小雅的眼神也是冷冷的。此時此刻,徐小雅的頭低得更低了。我連忙説:“不會的,孩子有很多優點,比如她的`字寫得很漂亮,很講衞生,和同學相處和睦,班級的值日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小雅聽了我的話,向我投來感激的一瞥,那種猶如抓到救命稻草一樣的眼神,看得我的心揪了起來。一定要幫幫這孩子!

第二天來到學校,我特意把徐小雅找到辦公室,送給她一本繪畫本,我説:“老師看到你畫畫很厲害,繼續加油哦!學習上有需要幫助的,隨時來找老師,老師一定會盡力幫助你。”我看到她很用力地向我點了一下頭。過後,我悄悄找到班上幾個成績好又乖巧的女生,交代她們課餘主動找徐小雅玩耍,還要耐心輔導她的學習。一個多月後,我留意到課餘時間徐小雅不再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座位上了,她會和同學們在一起説話、玩耍,偶爾還能聽到幾聲她的笑聲。

一天傍晚,我在校門口碰到了徐小雅的父母,他們正從隔壁的幼兒園接了兒子,走向停在校門口的私家車,準備回家。我連忙叫住他們:“小雅爸爸媽媽,來接小雅了!她馬上出來了,不急哦,請稍等一下。”她爸媽聽了一愣,然後他爸爸尷尬地説:“哦……小雅也快放了?”我説:“是的,小雅馬上出來了,你們不會把她放學時間忘了吧?”他們訕訕地説:“不會,不會的。”等徐小雅出了校門,我連忙把她送到父母的車上,並及時向其父母彙報她在學校各方面的進步:上課會舉手發言了,作業正確率高了,同學們喜歡找她玩耍,繪畫作品在學校獲獎了……顯然,她父母感到很意外,也挺開心的,我趁熱打鐵:“小雅是個好孩子,只是她更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和鼓勵呢,有你們的支持,小雅進步一定會更大的!”“哦,是的,是的,我們一定支持,謝謝老師!”看到爸爸媽媽向她投射過去欣喜的目光,小雅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時光的流水在緩緩流淌,梔子花開的畢業季馬上到來了,徐小雅也與我當初見到時已經判若兩人,她的臉上時時洋溢着燦爛的笑臉,她還會積極參與集體的事情,畢業考試時她的語文成績達到了八十分,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次大逆轉。

正如雨果所説:“人間如果沒有愛,太陽也會滅。”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愛,因為我們有愛。心中有愛,陽光燦爛!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作為一名教師,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以前經常聽到許多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仔細一想,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果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我覺得,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

其實自己也深知,在教學中,書本是每一位教師無言的老師,所以讀書就是我們再學習、再提高的最快捷而有效的方式。以前我們的薛校長就經常讓我們多讀書,但自己總是由於工作忙而沒有真正地去理解校長的一番苦心。直到上學期期末與省級名師面對面交流的時候,見識了趙昭老師那深厚的文化底藴,面對學生,能滔滔不絕,對學生的引導於無形之中,而當面對我們老師時,他又能從教學理論到教學實踐,侃侃而談,讓我們每一位教師不得不佩服他的學識淵博。當時我一邊聽課,一邊想:如果上課的是我,我會隨機應變處理學生的每一次回答嗎?一名教師,只有自己的學識到了淵博時,自己的功底到了深厚時,才能讓課堂笑聲不斷,活而不浮,重而不澀, 而趙昭老師真的可在稱得上是一位有着真才實學的學者吧!也正是這次交流,我才真正地理解了以前校長為什麼總讓我們讀書,讓我們向智慧型,學者型的教師方向發展。這回我才真正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才真正地感覺到自己水平的低淺,需要充實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所以在寒假中,我用心地選讀了一本深受大家喜愛的名著《愛的教育》。以前曾聽許多老師、學生都説讀過這本書,很有意思,但始終沒能真正去品讀,所以藉着這次假期我終於品讀了這本書。當然書是向我班的孩子借的,因為有這樣一句話:書非借不能讀也。既然是借來的,所以讀的時候也就特別認真。果然當讀完之後,還真有些觸動。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雖然不能讓我們潸然淚下,激動萬分,但如果細細品味,我們卻真的可以被書中那一個個似乎就發生在我們眼前的小故事所打動,更讓我真正領悟到了故事中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的愛。

《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的小説家、旅行家亞米契斯,這本書的寫作形式與眾不同,是以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為主要題材,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患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處,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着讀着,猶如在愛的海洋中遨遊,感覺特別温馨。

由於這本書很經典,所以被認為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説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被人們認定是每個家庭的必備藏書,特別受到青少年讀者的喜愛,對全世界億萬青少年的成長產生了深遠影響。而我覺得這本書更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讀一讀的好書。因為書中一些發生在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故事,彷彿就是我們與學生每天生活的縮影,而讓我受到啟發的還是在作品中,那些老師在處理學生的一些突發事件時與眾不同的處理方法。當然,雖然每位老師性格特點各有不同,但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學生的愛,他們的愛是那樣深沉,那樣有教育意義。

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述其中這樣的一個小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安利柯結束三年級升入四年時,新換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看似相當的嚴肅,所以學生們對他都有些敬而遠之。但在一節上發生的事,讓所有的.孩子對他開始喜歡起來。在那節課上,這位老師讓孩子們默寫,這時,有一名學生趁着先生沒看見,便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來,恰好老師一回頭,看見了,這名學生趕緊坐下來,低着頭等着挨訓。當時我覺得如果換作是我,我一定會對這樣貪玩的學生大發雷霆,可這位先生卻只是淡淡地對他説:“下次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就轉身走開了。當全班學生默寫完,他深情地對學生講述了自己的心聲,他説:我們從此要同處一年,讓我們好好地過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有規矩。我沒有一個親人,你們就是我的親人,去年以前,我還有母親,可母親死了以後,我只有一個人了。現在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就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我一個都不願意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 我看看。請我們全班成為一家,成為我的榮耀。我現在並不要讓你們用口來答應我,但我卻已經知道你們在心裏已經答應了我,我感謝你們。話間剛落,下課鈴聲響了,所有學生都一改往日的吵鬧,都靜靜地離開了教室,而那名玩洋娃娃的學生聽了他這番話以後,也走到先生身邊,哆哆嗦嗦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當讀過了這一個小故事後,我當時沒有繼續再往下讀。因為這個故事看似很平常,但卻能真實地反映出了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其實這樣的事在我們的課堂上也層出不窮,但很多時候我自己卻很少能像這位老師一樣冷靜地處理,而往往都是對學生加以嚴厲地斥責。雖然淘氣的學生表面上是老實了,但過不了多久,他們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其實就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不會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所以學生當然不會領我們的情。

記得在自己的課堂上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由於學生在課上不聽講,與周圍的同學交頭接耳,所以我就大發雷霆,對其大訓一番,而學生過了一兩天之後,還依然犯錯。現在一想起來,自己做得真的不夠合格,遇到問題從不能冷靜地面對,總是急燥地處理,所以學生們也總是面聽計從,但在心裏卻還是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相比之下,故事中的這位老師才是真正地與學生進行着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地溝通,所以在與這些老師相處的日子中,這些孩子們是那樣的活潑,熱情,善良,正直……而在他們的影響下,學生每天也是那樣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我想這也對他們今後的人生努力的方向起了很大的決定作用。

所以,讀了《愛的教育》後,我也重新審視了自己平時對學生的教育方法,説實話,雖是同樣的為學生好,同樣的去用心愛他們,但當自己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時,才會發覺自己對學生愛的方式真的是缺少方法,缺少溝通,最多的卻是主觀,武斷。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一種關心,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更應該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作為教師不可避免的會可能有私人的情感選擇傾向,但站在教師的立場上,我們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都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之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

今後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我也會盡力地像書中那一位位教師學習,將學生看作是成長中的人,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與他們一起品味學習的快樂,享受成長的快樂。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讀完了《愛的教育》後給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這也是亞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處。《愛的教育》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沒有流淚,可是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的,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字裏行間,都抒發了作者本人對愛的理解。這種情感是普通的,確實不平凡的。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這也是為什麼愛的教育被評為愛的魔法書的原因。《愛的教育》告訴: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都不同,但是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只是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而已。一想到自己曾經忽略一些平凡而又温暖的細節時,心就好痛。真的很後悔沒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每次當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事物的珍貴。是的,人們總是那麼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卻讓一些平凡温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愛”是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這些往往都被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是如果加以體會,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如果人生是一場戲,覺得應該給這些平凡而又難忘的瞬間一個特寫。儘管知道時間不會給多餘膠捲,這些瞬間也許只會成為心中無足輕重的片段,被時間剪掉,那些瞬間,永遠只是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仍願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儘管幸福那麼短暫。《愛的教育》讓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思考,在這紛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們寧願葬送自己的生命來挽救愛?帶着這個問題,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長途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一切的一切,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在這當中,找到了答案。雖然並不像想象的那樣特殊,但真的讓人覺得很温暖。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瑩,比羣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錢買不到的感覺。愛能夠將心中的恨化為勇氣,它使微笑地面對生活,使倔強地反抗命運,它是還魂的仙草,給罪人新生,他是慈愛的母親,喚浪子回頭,它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命運不會讓白白付出,它會用人間最珍貴的愛來回報。

愛,像空氣,每天在身邊,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所忽略。可是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親子之愛,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無法感覺到。安利科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為什麼呢?思考着。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容易忽略。人類是那麼偉大,難道竟不習慣人間最平凡的親情嗎?《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就連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深深的沉思。而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而不是為孩子的錯誤找理由,但為什麼仍有父母溺愛自己的孩子呢?當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的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了《愛的教育》,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同時這份心情,也將在成長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為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這是獲得的意外收穫。

有時候,當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有句話是這麼説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人愛。”其實,如果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愛、幫助、多幸福呀!當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一定不會吝惜付出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不是嗎?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是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甚至"消失",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從別的歲月裏飄進生命中的雲朵,不在落下雨滴,也不再颳起風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愛的色彩,揮灑於蔚藍的天空。四季的風吹動着歲月的風鈴,奏響迷人的戀曲,如流星般劃過天際,彷彿一首純真的情詩、一支幽婉的小夜曲,盪漾在心頭。感激上帝,謝謝他將變成人類,這樣才有機會,體驗愛的生活。朋友們、請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通篇描述了丘林小鎮不同階層的人物,隨讓他們窮富不同,文化階層不同,但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人與人之間充滿着愛。

書中提高兩個班主任和校長先生,兩個班主任和校長對學生都有深厚的感情。

正是由於他們的付出和努力,使學校營造出愛的教育的氛圍。

愛力柯的前任班主任戴爾卡蒂先生,雖然現在做了他弟弟的班主任,但對愛力柯的教育仍非常關心,真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啊。

現在的班主任配巴尼你先生是一個孤身一人的先生,在戰爭中他的父兄和其他的家人都喪失了生命,先生沒有其他的追求和慾望,他把全身心的願望都傾注在他所教的學生身上,孩子的成長和成績都會給他帶來幸福和滿足。

他在這個班上要求他的學生,你們隨讓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但在班裏是平等的,你們只有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爭取其他同學和社會的尊重,因此他在班裏嚐到一種平等,無論是對學生或是家長。

他在開學初曾深情地的對同學們説“大家聽我!我們從此要同處一年,讓我們好好地過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規矩。

我沒有一個家屬,你們就是我的家屬。

去年以前,我還有母親,母親死了以後,我只有一個人了!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我現在並不要你們用口來答應我,我確已知道你們已在心裏答應我,‘願意’了。

我感謝你們。”

以上兩位班主任對同學非常關心,把自己博大的愛奉獻給自己的學生,他們利用空閒的時間進行家訪,體會各階層羣眾生活環境和情感。

既對學生關心,又能從中體會到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在教育中避免失誤,他們的教育是默默無聲的。

小鎮上的上層人物又都很正直,對自己孩子犯了錯誤從不姑息,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對別人很有君子風度,一次班級中的同學卡羅·諾琵斯罵了賣炭的兒子,同班同學貝蒂,説貝蒂的父親是叫花子,貝蒂非常傷心和難過,貝蒂的父親聽説後也不高興,就把這件事情向班主任做了反映,背卡羅。

諾瑟斯聽到了,他就上前去問,但知道了是自己的兒子罵了同學父親之後,諾瑟斯的父親非常生氣,他是一位上等人,是一位律師。

對兒子的這種瞧不起別人辱罵別人的行為感到恥辱,因此,他批評了兒子後就讓兒子給貝蒂的和他父親道歉,道歉後又告誡兒子這樣的事情以後再不要發生。

從這件事情上説明,丘林小鎮的居民的素質都非常高,對學生品質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

愛力柯全家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家庭,家長不但在適當的時候用自己家庭的用品和財務接濟下等的窮人,而且還教育孩子要勇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對於有求你的人,要敢於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母親説 給予乞丐一個銅幣,他就會真心感謝你,説“神必保信件和你家族的健康。

”聽着這祝福時的快樂,是你所未曾嚐到過的。

受着那種言語時的快樂,我想,真是可以增加我們的健康的。

我每從乞丐那裏聽到這種話時,覺得反不能不感謝乞丐,覺得乞丐所報我的比我所給他的更多,常這樣抱了滿足回到家裏來。

你碰着無依的盲人,飢餓的母親,無父母的孤兒的時候,可從錢囊中把錢分給他們。

單在學校附近看,不是就有不少貧民嗎?貧民所歡喜的,特別是小孩的施與,因為大人施與他們時,他們覺得比較低下,從小孩受物是不足恥的。

大人的施與不過只是慈善的行為,小孩的施與於慈善外還有着親切,——你懂嗎?用譬喻説,好像從你手裏落下花和錢來的樣子。

你要想想:你什麼都不缺乏,世間有缺乏着一切的;你在求奢侈,世間有但求不死就算滿足的。

你又要想想:在充滿了殿堂車馬的都會之中,在穿着美麗服裝的小孩們之中,竟有着無食的女人和小孩,這是何等可寒。

心的事啊!他們沒有食物哪!不可憐嗎?説這大都會之中,有許多素質也同樣的好,也有才能的小孩,窮得沒有食物,像荒野的獸一樣!啊!安利柯啊!從此以後,如逢有乞食的母親,不要再不給一錢管自走開了!“教育孩子要熱愛勞動,還要熱愛從事各種勞動的人民,他們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值的供給。

勞動者身上的.污漬是勞動的痕跡,不要因為污漬而遠離和嫌棄他們,勞動的污漬並不髒。

因此要親近勞動者和他們的親人,與他們的子女交朋友,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及時的教育,是對學校教育最大的補充,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在家裏,母親總是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定要抓緊學習,母親説:

愛兒安利柯啊!你用功怕難起來了,像你母親所説的樣子。

我還未曾看到你有高高興興勇敢地到學校裏去的樣子過。

但是我告訴你:如果你不到學校裏去,你每日要怎樣地乏味,怎樣地疲倦啊!只要這樣過了一禮拜,你必定要合了手來懇求把你再送進學校去吧。

因為遊戲雖好,每日遊戲就要厭倦的。

現在的世界中,無論何人,沒有一個不學的。

你想!職工們勞動了一日,夜裏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街上店裏的婦人們、姑娘們勞動了一星期,星期日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兵士們日裏做了一天的勤務,回到營裏不是還要讀書嗎?就是瞎子和啞子,也在那裏學習種種的事情,監獄裏的囚人,不是也同樣地在那裏學習讀書寫字等的功課嗎?

愛力柯本人也非常正直,在班裏常委受委屈的學生鳴不平,心中充滿着正義,雖然學習比較努力,但是成績總不是很好,在班裏他最崇拜的同學是代羅西,卡隆和斯戴第。

卡隆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的學生,他在班級中個子比較高大,是若國小生的保護神,在他的呵護下,個子矮小或者是家境貧寒的同學都能在班裏不受欺負。

卡隆善良,伸張正義,學生和老師都非常器重,自然愛力柯也非常願意和他成為朋友。

因為卡隆母親的去世,班級中的同學都感到悲傷,都想用純正的情感安慰這個失去母親的同學的情緒,當然還包括所有同學的家長。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説它和我差不多年紀,今天我捧在手裏細細品味的時候,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這是一部小書,這是一部鉅著。意大利的文學在中華的譯介。《愛的教育》其實包含了兩個部分,即《愛的教育》和《續愛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據日譯本翻譯,後者是亞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據三浦關造的譯本來的,對前者是一個合適的補充。

夏先生説:“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

在看《愛的教育》時,每每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在我們的中國小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愛就像空氣,充斥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命。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實,我們也可以擠出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們多聽聽這些“愛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愛,學習付出愛。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感受很深,它裏面的內容寫得十分真實,讓我看得入神入肺。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並且教會了我許多道理,所以,我特別喜歡愛看這本書。

《愛的教育》是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出版後即暢銷不衰,目前已經有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該書主要講了: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一年來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愛有多深呀!在學校老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氛圍裏,朋友間的關愛都無不流溢於紙上,真是動人心絃啊!

愛,像人的靈魂,每天陪伴在我們身邊,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穿衣洗臉,督促孩子看書學習,往書架上放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頭疼發燒,問寒問暖尋醫找藥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無法形容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伴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別熬壞身子。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親情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感情,也是我體會最深的感情。但我需要的不是單純的無條件的溺愛,而是互相的尊敬。家長的行為是最能夠作為表率,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的。這要求家長要從日常小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打鐵先要本身硬。只有一個能夠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嚴格要求別人。書中孩子的父親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博愛、無私、熱情贏得了孩子敬佩。這一點對我同樣也很有幫助,它指導了我怎樣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流。

還有孩子之間的最純潔的友誼,這也是這本書的重點。它教導孩子們看待一個人不應該從他的衣着,而是應該從他的行為。只有關心別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有時候友情不是從嘴巴上説出來的,而是從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伸出援助之手,那當你面對障礙的時候,你會驚喜的發現你並不孤單。書中着重描寫了小主人公和他好友卡隆的友誼,也描述了他怎麼處理和別的同學的關係。它告訴孩子們交往要以寬容為本。

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愛心。 作者精心構思的一系列感人的情節,把美好的感情與思想送進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崇敬對周圍人的愛,對同學們的關心,面對出現災情的災區人民的關愛與幫助、像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等多個地區,出現的嚴重的特大災害,災民們那種求生的意念是那麼的頑強,對第一時間衝鋒在廢墟中搶救傷員的英雄們敬仰,這一切的一切,同樣也看到我們全中國人民同胞的團結力量,充分體現了祖國人民一方有災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讓我從中明白了不少的道理。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虛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中,愛在點滴之處。愛體現在紮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呵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我手寫我心,把真心亮給學生看,用真情訴給學生聽,把真心帶給學生讀,我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從中也會獲取到無窮的動力與愛……我堅信孩子未來一定會回報祖國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從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反思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使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在生活中學不到的東西。這本書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過一些小故事表現得親切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但都是有趣,有意義的事。國小生雖小,但卻能深刻感受到“愛的教育”,感受好與壞,感受愛與憎惡,這一切複雜的感受通過這一篇篇日記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引起讀者的一些思考,讓讀者能切身體會“愛的教育”,感受“童言無忌”。

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愛的教育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換言之,有愛才有教育。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以身作則,要關心愛護學生,給學生以各種的“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愛的温暖,愛的力量。要理解人性,對於學生要適時地給予讚美,要鼓勵和協助學生幹好各種事情,接納學生的小“缺點”,不要過分執着“立竿見影”,要着重學生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教育學生要樂觀地面對挫折,學生的感受、反應、心聲,要仔細聆聽。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呵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濃濃的情意和關愛,我們要全身心地去關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快樂地成長!有了愛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憶。

x

多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已是二女二男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於如願以償了。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是我的心已經承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情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瞭解人,幫助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