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昆蟲記》讀後感15篇

來源:文書谷 2.53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昆蟲記》讀後感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法布爾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鉅著。

《昆蟲記》的第一個特點是從自我的觀察、實踐出發,體現了昆蟲研究的科學性。法布爾一生最大的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藴涵着的科學真理。正因為他熱愛真理,所以他撰寫《昆蟲記》時,一貫“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法布爾為之獻身的,正是這種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偉大事業。

在法布爾那個時代,研究動物是蹲在實驗室裏做解剖與分類的工作,昆蟲學家的研究是把昆蟲釘在木盒裏,浸在燒酒裏,睜大眼睛觀察昆蟲的觸角、上顎、翅膀、足,對這些器官在昆蟲的勞動過程中起什麼作用卻很少思考;昆蟲生命的重要特徵本能與習性等,登不了昆蟲學的大雅之堂。法布爾卻挑戰傳統,將自我變成“蟲人”,深入昆蟲的生活,用田野實驗的方法研究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探求生命的本質。

《昆蟲記》的第二個特點是語言生動,體現了很高的文學性。《昆蟲記》被認為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法布爾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及其成果大部分用散文的形式記下來,在表現手法上,主要採用擬人化手法,使昆蟲具有人的愛憎感情和思想行為,讀來感到十分親切。

《昆蟲記》的三個特點是從昆蟲思考人類,體現了很強的思想性。法布爾憑藉自我獨特的情感體驗描蟲、悟蟲,以蟲性反觀人性。他筆下的昆蟲世界其實是人類生活的縮影。在法布爾看來,一切自相殘殺的行為都是有違人類道德的,昆蟲世界如此,人類如此,人類對昆蟲更是如此。任何時候,人類都不能違揹人性和道德去做一些悖於自然法則的事。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夢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2

讀《昆蟲記》有感在一個週末裏,媽媽為我買了一本書——《昆蟲記》。媽媽知道我對蝴蝶、小瓢蟲等一些小動物感興趣,所以就買下了這本《昆蟲記》。

《昆蟲記》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國作家法布爾小時候將昆蟲當作人類,在孤單的情況下,和這些奇特的“人類”在一起嬉戲、玩耍,也不覺得無聊、寂寞。他用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去觀察昆蟲的生活習慣,在一片綠色的海洋中和“魚兒”同居…

有一次法布爾在一個工地上發現了一個螞蟻窩,就一直蹲在那兒看螞蟻是怎樣搬運食物的,就在法布爾看的正仔細時,來了一輛車,差點撞到了法布爾,可法布爾仍蹲在那裏聚精會神地看着,絲毫沒有察覺,而且對那些越是叫不出名字的小動物,法布爾就越好奇,在一旁靜靜觀察,從不驚擾它們的正常生活。而我卻和法布爾不一樣,漂亮的動物我就喜歡,那種既不好看又叫不出名字的動物,我一點也不理睬,看都不看它們一眼,甚至感到噁心、害怕,,有時我還喜歡用水來淹它們的窩,有時甚至把它們踩死。記得有一次,我家養了一隻小烏龜,媽媽説它吃螞蟻,於是我就順手拿了一個沾有楊梅汁的小瓶子下去抓螞蟻,可螞蟻太聰明瞭,一點也不上我的當,我氣憤到了極點,就用一根鐵絲,把它們的'窩給搗毀了,只見螞蟻們驚慌失措地到處亂爬,像一隻只無頭的蒼蠅。我知道,假如讓你——法布爾看到的話,一定會很生氣,現在我也後悔了,希望大家不要學我。因為昆蟲跟我們一樣是動物,只不過我們是高級動物而已,所以我們之間應該是朋友,除了愛護它們外,更要保護它們的家園。對了,不光要保護好小動物,還應該用我們的愛心去保護植物,保護我們整個的大自然。説到這裏,我想起了我學的一篇課文《白楊》,白楊樹跟花生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還為人們阻擋風沙,你看植物都知道要保護我們,我們就更應該要保護好它們,這樣就不會招惹來討厭的龍捲風了。還有喲,你們也不能學我“偏心眼”,不管是對待人類還是動物,都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誰長得好看就喜歡誰。

説了這麼多,我感覺自己彷彿置身在一個陽光燦爛、充滿着鳥語花香的動物王國裏,動物能和我們相互交流,森林中有鳥兒給我們帶路,百靈鳥在開演唱會,我們每天給森林裏的動物們送上可口的食物……

我堅信有那麼一天,人類與動物能和平相處,共同創造出一個美麗的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3

今日,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被譽為“昆蟲的史詩”,並且一問世就被看作是昆蟲心理學的誕生。讀後我有許多感觸,也瞭解到了昆蟲們的各種習性。

這本書記錄的是生物界中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有螢火蟲、螞蟻、蜜蜂和蟑螂等等,在大自然重是怎樣生活的,是吃什麼樣的食物的,是怎樣捕獵食物的,如何繁衍後代,如何在雷雨中得以生存的,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明白了一些平常我不瞭解的'。例如螢火蟲的身上有斑斕的色彩,身體是慄棕色的,胸部呈現紅色,身上的花紋是環形狀的,邊緣還點綴這幾顆小紅點,如同穿了一條美麗的羣子。還有在這本書中我還了解到怎樣可愛的螢火蟲竟然是一個肉食主義者,並且手段很毒辣,獵物也是如櫻桃般大的蝸牛,這真是我萬萬不曾瞭解到的事情,一隻如此嬌小的螢火蟲竟然會以比它大好幾倍的蝸牛作為下手對象,並且幾乎無一不漏,這讓我聯想到一個在動物界,人類界,甚至連昆蟲界都能夠行的通的道理——“弱肉強食”的道理。

不僅僅瞭解到了螢火蟲,我還了解到一種趣味的叫泥水匠蜂的昆蟲。它造的屋子全部都是用泥土做成的,並且也沒有加水泥,或者其他能讓它堅固的東西。那你會問那屋子為什麼能住昆蟲的。讓我來告訴你其實,它們用的是從濕地上取來的潮濕的泥土。可是,那泥土很寶貴,所以,泥水匠蜂每次都會來回飛好幾次,並且一次也不休息,直到做好房子才好。並且,它們做的房子不容易倒塌,很堅固。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瞭解到昆蟲界竟然有如此至多的昆蟲,和它們的生活習性,這些事情都很有我們人類好好學習的。列如:泥水匠蜂造地屋子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螞蟻們的團結友愛的品質,還有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其實,在人類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以昆蟲為啟示而發明的東西,如:以蜻蜓的翅膀而發明了直升飛機,以螢火蟲到人工冷光等等。

可是,人類有時為了個人私利,而很多捕捉昆蟲,如:蝴蝶谷的蝴蝶,因人類的捕捉而變得數量稀少,有的種類甚至滅絕,此刻的蝴蝶谷已經不再那麼美麗奪目,充滿生機。所以,我們要保護昆蟲,要明白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而不是隨意的被人類捕捉,賣錢。像這本書的作者一樣,去大自然中探祕,去了解動物、植物和昆蟲,也許會慢慢的喜歡上大自然。

《昆蟲記》讀後感4

這幾天我讀了法國著名的作家法布爾的昆蟲記。立刻就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了,它向我們用生動有趣的的語言表達了上百種昆蟲的生活以及習性,讓我們能更加深刻的瞭解各種各樣的昆蟲。

走進這裏,放下一切行囊,帶上一顆質樸純真的心,看遍萬物生長,日月滄桑。

與其説《昆蟲記》是科學界的語言瑰寶,不如説它是文學界裏的一朵奇葩。與其他科學書籍不同,《昆蟲記》並不像學術論著一般枯燥乏味,全書行美優美,猶以擬人手法見長,堪稱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舉一例子,法布爾對綠色蟈蟈如此讚美:“全身呈淺綠色,另有兩條白色絲帶綴在身體兩側;它的身材得天獨厚,修長勻稱,大大的雙翼薄似輕紗,是蚱蜢類昆蟲最優雅的。”栩栩如生的描寫,使綠色蟈蟈這一形象躍然紙上,恍惚間,我彷彿看見一位青衣女子向我款款走來。法布爾更是這樣描寫叢林音樂會:“角鵠表演着憂傷的獨唱,鈴蟾用鐘聲演奏着奏鳴曲,意大利蟋蟀彈撥着小提琴的琴絃,綠蟈蟈兒彷彿在敲擊着一個小小的三角鐵。”在他的筆下,動物們儼然成為了音樂家,/創新作文/動人的樂音從字裏行間飄出,縈繞在我的耳畔,我沉醉於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昆蟲記》吸引我的不僅只有妙趣橫生的語言,還有法布爾對生命真摯的熱愛和極高的敬佩。可以説,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以及動力,就是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法布爾熱愛生命,所以他讚美胡蜂蜂房的精美,欽佩螳螂築巢的智慧。法布爾尊重生命,所以才為蟬正名,指責螞蟻的貪婪法布爾珍愛生命,所以他能從蟋蟀的琴音中感受到生命的悸動,廢寢忘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為親眼目者小蟲兒擁抱這個世界的第一刻。

這是昆蟲世界裏的詩和遠方,法布爾用他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歌頌了生命的美好,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了人類認知世界的新音。

《昆蟲記》不僅讓瞭解了昆蟲,改變了過去對有些昆蟲不正確的看法,它還教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我物和研究問題。這本書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它。

走進這裏,懷揣一顆崇高生命的心靈,與蟲為友,傾聽大自然的呼吸。

《昆蟲記》讀後感5

18至19世紀,在奇妙的昆蟲世界裏,有無數的祕密人類還未解知。但一位昆蟲學家的出世,為我們打開了那有趣、充滿神祕的昆蟲大門,突破了人類對昆蟲的遐想。他也以一部《昆蟲記》而聞名世界,它就是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昆蟲學家——亨利·法布爾。

法布爾出身農家,生活貧困;卻熱愛昆蟲,把一生的時光都用在了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中,終於完成了鉅作《昆蟲記》。這本書中記敍了有關昆蟲的知識,也體現出法布爾對人生、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態度,字裏行間透露着對生命,自然的熱愛。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昆蟲的生活習性,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中的語言生動形象,為我展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關於昆蟲的奧祕。如:蟬和螞蟻雖然是對頭,但蟬的性情温和大度,螞蟻卻是兇狠吝嗇,經常是螞蟻襲擊蟬,而不是蟬捕食螞蟻。又如:蟬沒有知覺,黃蜂腹部有條含毒刺的鈎,孔雀蛾不會吃東西……其中我最喜歡《昆蟲的裝死》這一章節。作者研究昆蟲裝死的'情況時,做了許多關於昆蟲裝死的實驗。被法布爾第一個選中的昆蟲是大頭黑步甲。大頭黑布甲雖然兇狠,但卻常常採取裝死的策略,每次裝死的時間甚至長達一小時。在經過多次實驗後,作者的疑惑,也包括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當大頭黑布甲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時,它就會立即做出反應,立即逃命。但是,當一種災禍對它構成威脅時,他通常採取裝死的慣技,以騙過敵人。所以説裝死是它,包括許多昆蟲中的強者慣用的伎倆,是他們的看家本領。後來作者研究的煙黑吉丁,也證明如此。但許多與煙黑吉丁同屬的昆蟲卻不喜愛裝死。於是作者,包括我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不經過實驗就先下斷言,那純粹是一種主觀臆測。

作者能寫出這些,是因為他的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們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現在我明白了,應該對周圍的所有事情都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就算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昆蟲和人類息息相關,我們應該愛護昆蟲,瞭解昆蟲。保護好屬於他們的綠色家園。

法布爾用熱愛科學,認真嚴謹,執着追求的態度去了解大自然,觀察大自然,他那種精神鼓舞了我,令我折服。我應該用這樣的精神去對待學習,對待生活,對待身邊的一切。

《昆蟲記》讀後感6

合上《昆蟲記》的最後一頁,我的思緒仍然停留在那個遠離喧囂的昆蟲世界,久久難以忘懷,窗外的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草地裏的嫩葉上掛着晶瑩剔透的水珠,不知道藏在裏面的小傢伙可有準時回家。

以前的我從不在意這些,小昆蟲也不覺得他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要説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盯着觀察他們如何生活,還樂此不疲,更需要從來沒有想過的,因為在我淺薄的認知裏,有了蟲子,就意味着這個地方不乾淨了,需要好好打掃,還要小心這些壞傢伙,因為他們可能會突然襲擊來咬我一口,對於他們,我是懷着害怕的心理不敢去靠近的,可是昆蟲記改變了我的想法,他讓我認識到了一個新的詞語,那就是生命。

如果有人遇到了難題,他們會施以援手,但如果有小蟲子被螞蟻圍攻,大多數人卻會視而不見,因為生命的概念似乎並沒有普及到這些微觀的昆蟲身上,但他們並不在意這些傢伙在地球上的歷史,比人類還長,他們自由頑強的生存方式,自由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法布爾老人更是用一本書告訴了我們,他們甚至自有一個奇妙的小世界。

原來食材是自帶潛水艇的游泳健將,他在水中來去自如,雖然弱小,卻身懷一門金蟬脱殼的絕技,原來,蟬是用生命在歌唱他高唱生命的讚歌,卻永遠聽不到那美妙的音樂,原來,蜘蛛是將幾何數學運用到生活中的優質獵手,他足不出户,卻能讓獵物自投羅網,原來,孔雀額是為愛獻身的浪漫主義者,不管路途有多遠,有多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礙,他總能找到他的心上人。

原來,這些不起眼的小傢伙身上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法布爾老人用是一樣的語言告訴了我,他們不是簡單的小蟲子,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它們也有像人一樣的行為,也有與人一樣的一生,他字裏行間流露出了對生命的尊重與敬愛,這樣的感情讓人動容,也讓我不自覺的跟隨他的腳步去觀察這些小傢伙的喜怒哀樂。

它們的生命太短暫了,卻精彩的讓人難以忘懷。單要在陰暗的地下生活四年,才能換來一個月的陽光,在這燃燒生命的一個月裏,他們的歌聲是那麼響亮,年老的礦峯會首位風潮不放,任何一個入侵者,她在操勞的歲月裏無怨無悔的身影,一直陪伴着整個家族垂死的蜘蛛,更是會用盡最後的力氣幫助孩子們出事,書中每一種昆蟲都如此智慧,卻有種種不可擋的魅力,讓我為之顛倒。

感謝作者,法布爾老人,你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讓我認識到了這些昆蟲朋友,並引領我重新思考了生命二字的深刻含義。

《昆蟲記》讀後感7

讀完《昆蟲記》後,輕輕合上書,細細回味着書中的描寫,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這本書被稱作“昆蟲的史詩”,家喻户曉,婦孺皆知。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大門板和守門人的角色;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羣“偽素食者”;楊柳天牛像一個吝嗇鬼,穿一件缺一角的燕尾服……這些小生靈在法布爾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有了人性,被賦予了最不可思議的感情。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遂蜂“守門人”還記憶猶新,時時浮現在腦海:“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衞着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我深深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衞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我們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不求回報,無怨無悔。從書中在望向現實,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

那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他的認真與執着,勤奮與忠於實踐無不是他成功的關鍵。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並將它們公之於世。又是為何法布爾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書籍如燈塔,指明我們前進的道路。《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它更讓我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生真諦!

《昆蟲記》讀後感8

讀完《昆蟲記》後,輕輕合上書,細細回味着書中的描述,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

《昆蟲記》是一本描述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大門板和守門人的主角,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羣“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述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以前為了自我和後代們在那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一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向到此刻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衞着這個家。

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但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裏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我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我最大的努力來守衞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我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但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

我再將書中的資料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比較,才發現,原先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之後我才明白,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爾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

《昆蟲記》讀後感9

不同於一般的昆蟲學者,法布爾是一個熱愛生命和自然的昆蟲學家,這也是他做為不是個標準的昆蟲學者的理由。他的語言生動有趣,像是為動物專門而寫的故事,真心的寫出它們的故事。他説那些捕捉昆蟲,研究標本的是冰冷的昆蟲學家,而他只是熱愛觀察和喜歡昆蟲。他告訴我們的不是昆蟲的結構,不是昆蟲的藥物價值。而是昆蟲的生活和行為。

在這個昆蟲的世界中,他們勤勞、刻苦、勇敢、堅定,是一羣優秀的昆蟲。他們就像人一樣的,在大地上生活,有着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規律。他們也有喜歡和討厭的,他們是人性化的動物。

我喜歡什麼昆蟲呢?我不喜歡小強、西瓜蟲、螞蟻,所以我註定不能成為一個昆蟲學者。他們在我的生命中並不是特別的愉快。小強好大,他就像兩個硬幣並排的大小,也有很小的.和瓜子差不多。不過不管它大還是小,爬起來的速度卻極其的快,讓人望而生畏。因為小強可以爬的地方很多,8條腿的小傢伙,牆上牀上地上,爬上爬下。可是如果在你睡覺的地方,旁邊突然出現一隻小強,你會不會覺得十分的驚悚!我覺得答案必定是肯定的。

西瓜蟲也十分相似,因為他喜歡濕潤和陰暗的地方,搬開磚,在一個陰暗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了。他趴在地上和蝸牛差不多,就是小了些,和刺蝟更是相差無幾,但是放在人的手背中,用手指搓它,它就變成一個球:剛剛一戳,他只是收縮自己的身子,之後便是把自己越縮越小,變成了個圓球。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改變了很多,就像法布爾自己説的,他希望不是那些胡説八道,但又説不出道理,而是通俗易懂的講述道理。我變得了解昆蟲和明白昆蟲,雖然我和昆蟲依然水火不容,但是我卻感受到了他們的可愛之處。

一個大螢火蟲愛吃,還愛吃肉,吃的是蝸牛,那吃的過程實在是太殘忍了!他的幼體還愛美,別的昆蟲都不愛穿衣服,像是蠕蟲,他的幼體還非要有一層堅硬的外殼,還非常的漂亮。他還聰明,還善解人意,為了不讓自己的食物痛苦,還帶點添加劑——麻醉劑。是不是很貼心!而且他們的卵也是可以發光的。

法布爾説的“大螢火蟲的一生自始至終是一場光明的盛宴。卵能發光,幼蟲也能;成年雌螢擁有明亮而華麗的燈籠,雄螢也保留着從幼時起就有的小燈。”他的一生是美麗的,快樂的。不留遺憾!

《昆蟲記》讀後感10

知道《昆蟲記》還是緣於放暑假前老師的推薦。老師説,這本書是作者耗費了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並專門為蟲子而寫出的十卷大部頭的書,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而本書的作者則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掌握田野無數小蟲子祕密的語言大師”。

暑假中,帶着些許期待,我打開了《昆蟲記》。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不覺中就被它吸引了。從書中我知道了蜜蜂是如何回家的?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的?蟋蟀是如何蓋房子的?知道了布甲會裝死、螢火蟲是麻醉大師,而綠頭蒼蠅居然是大自然的功臣,真是沒想到。

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螳螂這種種令其他昆蟲聞風喪膽的“天生殺人狂 ”,在它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喪命在個頭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之下;而蜘蛛織的網,即使讓世界上最高明的設計師用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不可能畫出如此奇妙的“八卦迷魂帳”;衰蛾則把漂亮的衣服看得比食物更重要。 在法布爾的筆下,唱歌的蟈蟈,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狼蛛??這些在我眼裏猶如螻蟻一樣不值一提的昆蟲,在這裏卻猶如光彩照人的明星一樣粉墨登場,演繹出自己的'精彩生活。聖甲蟲無私的精神,泥水匠蜂不懈的堅持,螞蟻們團結友愛的品質,讓我感歎生命不分高下尊卑,小小的昆蟲一樣有值得人類學習的優秀品格。

在他的生花妙筆下,一個個小蟲子是那麼的可愛,是那麼的迷人,感覺好像是迷你版的人類世界。你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為什麼法布爾筆下的這些小生靈是那麼的栩栩如生?是那樣的活靈活現?

帶着疑問,我搜集了法布爾和《昆蟲記》的相關資料,終於知道,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着迷,每天都會趴在地上靜靜地觀察它們,在他的眼裏,這些小蟲子就是他最珍貴的寶貝。哪怕是家庭一貧如洗、被迫數次搬家,法布爾依然不知疲倦地研究昆蟲,執着地追求真理。正是因為法布爾對昆蟲如此痴迷,才會用他美術家一樣的觀察,文學家一樣的文筆為我們打開了通向昆蟲世界的大門。或許,這才是我從這本鉅著中學到的最寶貴的知識。

敬畏法布爾,敬畏生命。

《昆蟲記》讀後感11

從某種社會角度分析來説,法布爾並非是一個具有十分重要職業的昆蟲學家,在這本《昆蟲記》中,他反而更像是我們一個民族偉大的散文家。法布爾為此感歎:你們進行探究死亡,而我卻探究企業生命。這也正是因為兩者的區別所在。

巴金説:<昆蟲記>結合了作者的生活研究成果和生活感悟於一爐,用人性來觀察昆蟲的本質,昆蟲世界為人類獲取知識,興趣,美和思想的美。是的,法布爾在進入昆蟲世界後降低了自己,但放大了昆蟲,描述了五顏六色的昆蟲世界。

就像寫生活一樣,法布爾描寫了昆蟲的喜怒哀樂,它們對大自然的渴望,以及母親的奉獻。他哀歎黃蜂智慧有限,冷漠無情,無法適應自然法則,孔雀蛾決心尋找配偶,儘管距離遙遠,黑暗,狼蛛對母性的奉獻,儘管嬰兒蜘蛛的`所有痛苦,管蠕蟲對他們自己的孩子毫無保留,感歎“貧窮世界的父母的心”。。

在法布爾的昆蟲記中,他以人性觀察蟲星。是啊,《昆蟲記》宛如一個一面明鏡,照出了社會中的人性,有對一些人的嘲諷,也有對一些人他們發自我們內心的讚美。如“於是通過它們走投無路,別無其他選擇,只能盲目地固守着這樣它們生來就根據慣有的老習性,從而生的希望得到越來越大越小,而逐漸將自己發展推向企業無奈的死亡。”這反映了黃蜂的一種思想愚昧,以及學習作者對於這一社會人性的嘲諷。再如:“綠色的蟈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響亮一點一點兒那你可能就是比蟬更勝女性一籌的歌手了。”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就會如一位母親對孩子提的建議學生一樣進行親切,也同時把蟈蟈比作歌唱家,這無疑是對蟈蟈音樂藝術天賦的一種可以讚美。

《昆蟲記》不僅浸淫着對生命的敬畏自然之情,更藴含法布爾對追求發展真理的精神。若缺少了對於這種創新精神,世間也將消失《昆蟲記》一書,更將消失以及一顆學習智慧的果實。

小蟲子法布爾的描述,視他們為朋友,家人,充滿了對生活和好評激情的字裏行間。

法布爾——一位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人類社會命運以及顫音的巨匠。

《昆蟲記》讀後感12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作者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大門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羣“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會跳,有喜,有悲。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寫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裏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它老了,可是它依然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人深沉的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忙碌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護這個家。

我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原來,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對新時代的少先隊員 有更好的寄託:

一)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陽,是催人奮進的動力。不論今後理想是什麼,都要把個人理想當成今後的目標,向目標前進。

二)要刻苦學習,積極實踐,掌握本領;要遵守校規,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要強身健體,勞逸結合。

三)從小養成優良品德,這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國家、有集體、有他人,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熱愛勞動的好品行,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然而作為一個少年,知識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好好學習,奮發向上,掌握知識,我們才能成為新時代好隊員!

《昆蟲記》讀後感13

讀完《昆蟲記》後,輕輕合上書,細細回味着書中的描述,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波瀾。

《昆蟲記》是一本描述昆蟲生活習性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裏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着大門板和守門人的主角,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羣“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述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以往為了自我和後代們在那裏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一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向到此刻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衞着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衞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裏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我的家庭而奔波着;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我最大的努力來守衞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我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

我再將書中的資料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比較,才發現,原先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卻發現了?之後我才明白,法布爾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所以,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所以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爾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藴含了作者對生命的無比尊重,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

《昆蟲記》讀後感14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吧,他1823年2月22日降臨在法國南部一個叫聖萊昂的小村莊裏面,現在就讓我們去細細的觀察下他寫的那些昆蟲吧!

法布爾在《昆蟲記》裏具體説了12種不同昆蟲,他們分別是蝗蟲、天牛、長腹蜂、圓網蛛、蟋蟀、松毛蟲、螢火蟲、螳螂、蟬、寄生蟲、蟈蟈、肉藍蠅。

神奇、多彩、變化多端、充滿哲理、甚至還有些詭異,昆蟲的世界居然如此精彩,大自然居然如此奧妙!這種感覺在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後突然顯得那樣的強烈。我被昆蟲的世界震撼了,所以,我要感謝法布爾!

多少次、多少天,我隨着作者那栩栩如生的描述、生動有趣的分析進入了這個神祕的領地……

早已熟知的螢火蟲居然是食肉動物,且手段“罕見的惡毒”?可它看上去憨厚、柔弱,況且,它那閃爍的光亮給人們尤其是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無限的興趣。叫我如何能接受?!

敏感機靈的蟋蟀,它的歌聲、住所好有特點,這讓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個琴聲美妙,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時代廣場的蟋蟀”——柴斯特。在我心裏,似乎所有的蟋蟀都成了可愛的柴斯特,叫我如何能不喜歡?

螳螂莊重地佇立着的身姿迷惑了可愛的人們。它的“胳膊”居然是可怕的劫殺工具?優雅的外表與“歹徒”之名好不相稱,這與表裏不一、笑裏藏刀的人是否有幾份相像?叫我如何不恨它?或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對它的一種天然的制裁呢?

太多的奇妙之處,太多的生命百態,太多的牽扯關聯,與人類社會何其地相似?它讓我感動、讓我驚訝、也讓我無奈,五味雜陳的'感覺伴着濃濃的興趣讀着每一章每一節,我能感受到字裏行間包含的作者對大自然、對生命的無限熱愛。

我也愛這神奇的昆蟲世界、神奇的大自然!讓我們一起為大自然的神奇而喝彩,為生命的多姿而喝彩!

讀完《昆蟲記》以後,讓我自我感覺收穫頗豐。因為我對昆蟲的瞭解,已經止步於僅僅對他們的厭惡來的那麼膚淺了。所以,以後,我應該看更多更多這些方面的課外書,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昆蟲記》讀後感15

“夏天,蟬喜歡在枝頭上唱歌;而螞蟻則喜歡在辛苦準備過冬的糧食。冬天,蟬上門來乞討,螞蟻説:‘夏天你在唱歌,冬天去跳舞好了!’”。這是一個婦孺皆知的寓言>故事,從此蟬是一個乞討為生的小人;螞蟻是一個勤勞吃苦的好人。可法布爾先生的《昆蟲記》中的第五卷 中的一個篇文章《蟬和螞蟻的寓言》説法迥然不同。

在書中專靠趁火打劫 ,絲毫不講客氣的乞討者,是螞蟻;心靈手巧,樂於與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那是蟬。蟬,一種走火入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氣多麼炎熱,它都會叫個不停。它渴了,就在痛飲樹枝上的甜汁,全身心的陶醉在糖汁與音樂間。而螞蟻卻在趁火打劫,卻在蟬身下偷取甜汁,把偉大的鑿井者趕走,雖然甜汁很少,但螞蟻認為喝一口足矣,因為下次還有機會。一等到蟬死了,從樹上掉下來,搬屍者就會把它搬進

洞裏。是啊,螞蟻是在準備食物,可那儘量幫助它渡過夏日的蟬!面無表情的碎屍者就是“勤勞”的螞蟻。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們判斷一件事情要從多角度考慮,既要看見它的對,也要看到它的錯,説像麻雀雖然是吃莊稼的`,但它也是捕蟲高手,狼雖然是吃鹿的,但是一但自然界失去平衡,狼就會消失,鹿就會太多,森林植被就會減少;貓雖然是捕鼠能手 ,但它也傳播疾病;毒藥雖然可以消滅老鼠,但它也會要了鷹和蛇的命??這種例子不可計數,導致這種悲劇發生的原因就是人們只看見眼前的利益,看不見日後的結果,結果不能決定一切,不能用一件事,一個結果就給一個事物定性。其實,蟬是愛賣弄喉嚨,但它也不是懶惰;螞蟻並不是趁火打劫,只是合理的利用。所以説,思考一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不然怎麼會有“三思而後行”這個成語呢?

曾子曰的:“ 吾曰三省吾身。”是啊,我們只指責別人的不對,而我們自己呢!是不是多次反省自己?不僅要多次反省自己,還要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只反省不夠,還要要找到問題和原因,才可以及時的改正。

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所以我們在幹一件事時要多思考,不僅要看眼前,還要要想日後,不僅看好處,還要看壞處。把“三思而後行”當作你和我的座右銘,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來證明“三思”的價值!

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