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主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來源:文書谷 1.9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專業主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專業主義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專業主義讀後感1

看完了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書中對什麼是專家進行了經典的闡述:專家是要控制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專家必須具備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能力和適應矛盾的能力。

《專業主義》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專家都無一例外地將顧客放在第一位,而通過考慮顧客的顧客,可以把目標領域擴展到其他行業,這就為重新審視現有的方法提供了契機,並且有可能贏得機會,為直接的客户提供獨特的價值。

專家需具備的4種能力中,我最關注的是討論的能力。因為討論的能力不同於其他能力,他可以通過後天鍛鍊而取得提升。全通的團隊是年輕,有朝氣,渴望成功的。討論是我在團隊管理中最經常用到的方法。通過討論,羣策羣力,瞭解團隊組員的思路和新想法,促進問題的解決和項目的進展,但是之前的討論是不成體系的,是粗放的,看了《專業主義》,對如何進行有效的討論,我有了新的認識:

避免對企業發展無益的討論。多人的討論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引導,往往會脱離討論的本質,偏離討論的主題。而一片祥和,自吹自擂,誇誇其談,對上司的吹捧和追隨的行為也是要堅決予以禁止,提倡沉默並不一定是金,缺乏事實基礎與不符合邏輯的意見,以保持和諧關係為目的的發言以及隨聲附和的態度為眾人所蔑視,提出反面意見或疑問則要受人歡迎。

討論要符合邏輯。邏輯思考的基礎在於建立假説,之後以事實為依據對假説進行驗證。討論中的提問和反駁都必須符合邏輯,否則就會陷入詭辯的境地。討論伊始,我們就必須對討論的主題進行驗證,確保符合邏輯;符合邏輯的提問,是不能隱瞞自己的想法或歪曲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需要機智的提問,同樣的問題,採用不同的方法。反駁的目的不是擊倒對方,而是加深相互之間的理解,是為使討論進行得徹底而充分。符合邏輯的反駁首先要守住自己不受到攻擊;其次攻破對方邏輯的薄弱之處,指出對方目標的錯誤;最後雙方共同離開最初的討論,轉移到最佳境地。

在通讀《專業主義》全書之後,很多內文標題的提出和正文的闡述我並不能夠理解,常常感覺讀起來很吃力,無法理解。佛説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我自己有個誤區,就是希望能夠從書上,從其他人身上汲取可以直接拿來用的經驗,其實真正要點亮自己心靈的火,是源於自我內心的。

專業主義讀後感2

日本的大前研一先生在剛出版的《專業主義》一書中這樣問:你夠專業嗎,並明確給出專家這樣的定義:在重新認識自身市場的過程中,專家這個詞是象徵性的,對於激勵自己向更高的境界邁進,它只能起到一個升壓器的作用,大家對專家共同的看法是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自立和自主以及高績效。

專注決定高度

專注是高成本的處事態度和思維方式。高成本就意味着堅持不渝的信仰,沉着冷靜的科學態度,且跟着顧客需求的變化固執地去滿足這種價值上的職業態度。期間即使遭遇諷刺,面臨各種各樣的困惑或動搖,甚至面對威脅,卻依舊能用心專注到今天的企業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微軟基專注於電腦操作系統、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成就了微軟的帝國大廈;誓死不進電訊服務業的任正非把智慧、想象力和積累的`資源有效地集中結合起來形成專注行動,以專注定乾坤的方式讓華為公司走進依靠戰略競爭力步步取勝的境界。

做企業如此,做人亦然。什麼都能做,結果往往什麼也做不好;即便是現在什麼都還能湊合地做着,最後的也必然只有一件事能夠做到位,其餘的只是陪襯而已。專注的價值不在於今天能夠做成一件事,而在於持續地改善,持續地增長,持續地滿足需求。一個人有了持續的專注,就有了獨自掌握和佔有資源的能力,也就有了領先於別人的基因。雖然有人不認可專注的寂寞、價值和潛力,但時至今日做減法致勝的案例往往多於做加法的,多元化的聰明往往敗給專注的愚蠢。

邊做邊悟

大前研一先生認為要想獲得在新的競爭地中取勝的能力與工具,不能依靠現有的戰略論和過去成功的經驗,重要的是把精力集中聚焦在不斷認識前人未曾涉足的世界,並磨練自己的資質,只有如此,才能依靠專注而健康生存下去。的確,做人做事,要靠悟,靠先見力,有時別人告訴你也沒有用,因為借來的火,點不亮自己的心靈。

目標是方向,是標準,有了這些,競爭也就有了勝算的把握。悟到了,也就洞察到了,採取行動,去實現目標,就會成功;皇明太陽能的黃鳴先生正是基於這種對能源、環保、社會可持續發展趨勢的預見力和洞察力,利用十幾年的時間專注地把企業做成了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巨無霸。正是基於這種對能源、環保、社會可持續發展趨勢的預見力和洞察力。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專注制勝的時代,無論競爭如何激烈殘酷,真正的專家都必須具備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的能力、適應矛盾的能力,而正是這些依靠專業化優勢,專注做事的人才會成為領跑者。而對於這張新生不久的報紙,只有那些抱着對事業的熱愛和不斷的創新的專注態度的人,才符合秦總關於一張有着偉大理想和純真格調的報紙的新聞工作者的要求。因此,我們應以專業主義的處事態度和思維方式來反思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我,無愧我心。

專業主義讀後感3

一口氣讀完大前研一的書《專業主義》,精彩自不在話下,深刻的領會了在未來,能夠牽動世界大勢、鍛造核心競爭力的就是個人!而個人的成功依靠的是專業主義!只是很遺憾,為何我在這本書都出版了十一年之後才讀到它,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書的開篇首先拋出的一個問題是:你夠專業嗎?由此引出對專家的定義:

專家是不斷學習,並樂此不疲的人,對新事物反覆消化並不斷積累經驗,經過持續的訓練,並能夠把自己的知識提供給別人。沒有好奇心作為驅動力,是無法達到一流境界的,這一點也是區分非凡與平凡的決定性因素。真正的專家是對客户信守誓言,而且無一例外的以顧客為第一位,同時專家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靠理性去行動。以上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才稱之為專家。

而專家的素質又被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即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的能力、適應矛盾的能力。

看到如此的條件,我不禁認真的反觀自己,是否可以一直是靠理性行動,或者始終抱有一顆好奇心和進取心?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更多的時候,到底是在以客户為第一位,還是其它的內容?

先見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經常使用的“dogyear”這個詞,指的是狗的一年相當於人的7年,換言之,不到兩個月就相當於一年,也就是説社會在不到兩三個月的時間就會改頭換面,面對新的社會狀態,謹慎和被動對企業而言將導致致命的損失,因為當下錯過了時機就不會成功。

本書有一個重要的論據就是:只有那些總認為自己的經營環境危機四伏並時刻關注各種壞消息的企業,才有可能免於滅亡,看到這段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華為,從90年代中華巨龍"至今,華為在四家企業中穩步前行,走到今天,靠的一直是危機感和創新能力,所以才有了任正非的“華為的冬天”,有了“第一個倒下的將是華為”等等文章,這樣的企業已經成為了行業的神話,卻依然因為緊張感而不斷在未曾開發的新競爭領域中尋找生機並獲得先見能力的動力,始終站在行業的前列無法超越。

這本書第一次出版迄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一年,而書中很多內容已經實現,由此可見大前研一作為管理學大師的先見能力令人折服,驚歎!

構思能力

僅憑先見能力出眾並不足以取勝,要想成為新競爭領域的霸主,不僅要能夠抓住機會,還要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方法讓機會變現,也就是要構思新的事業並付諸行動。

對於新的競爭領域,電子商務無疑首當其衝,本書提出要關注的是三個關鍵點:門户網站、綜合物流和結算。十一年前,這三個關鍵點無疑是最佳電子商務的構思!對於門户網站或者商業街,最重要的生命線就是保持中立,稍微偏離中立的立場,用户會懷疑“這裏也許不是最好的”而最終離去,如此説法充分的詮釋了關於百度廣告門的事件導致的股價下跌,因為它們唯利是圖偏離了中立的立場。

綜合物流則是需要組成最合適和強大的聯盟,之前順豐和菜鳥之爭,到上一週的天天快遞和京東的官司,都是門户網站和物流之間的利益糾葛,得客户者得天下,巨大的購物平台作為門户網站與各大物流公司的股權及控制成為當下最大的一場利益博弈。

對於結算,恰好在本月20號的一則新聞吸引了大家的關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羣眾大會上説新加坡打造智慧國的規劃離不開移動支付,而現在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這本書裏提到,在互聯網世界中,有一個概念叫作“零摩擦“,意思是人和錢會流向摩擦較少的地方。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簡直已經對大前研一佩服的五體投地,感覺這本不算厚的書基本在幾十年裏都可以不斷研讀,並當成寶典了。他所説的理論不正是馬雲和馬化騰在做的事情嗎?無現金貨幣的支付不就是零摩擦的最終方案嗎?

書裏還講了一個非常核心的思想,就是我們在構思電子商務市場時,從起始階段就要把多個市場置於自己的視野中,與世界主要市場保持等距離,截止20xx年,全世界存在年收入超過一萬美元的有接近8億人,約佔世界人口74億的10.6%,這些人的學歷、收入和生活方式接近,與國籍和所居住的國家無關,而在互聯網的全球化市場裏,這些人就是一個巨大的成熟市場。

討論的能力

傑克韋爾奇曾經説:“我並不具備什麼特別的創造性,只不過是發現這種創造性的能力比較強而已”。他善於聆聽和發問,同時積極面對各種問題。從提問和展開討論到解決問題,韋爾奇是具備這方面才能的為數不多的經營者,這也正是通用電氣持續發展的原因所在。

在麥肯錫公司的討論中,我們經常能聽到“whatanew(什麼是新的?)""sowhat(那又怎麼樣?)"的話,他們還有個習慣,就是”whatX5"(問5次為什麼)這就要求不能以以往獲得的知識和價值做判斷,而是放棄判斷,冷靜思考和觀察。“discuss”(討論)由dis(否定)和cuss(怨恨)組成,也就是説對對方的意見進行反駁,也不會招致怨恨。

討論是為了尋找最佳答案。專家一定是會不斷的提問並進行討論的人,同時會在不斷的思考中提出符合邏輯的問題,只有這樣,對方才會做出符合邏輯的回答,而且要不斷的去嘗試換位思考,那麼無論自己被置於怎樣的立場,都能夠通過靈活多變的思考坦率的提出問題。

適應矛盾的能力

德魯克曾經説過:“經營者與員工的關係如同樂隊的指揮與團員的關係,對經營者而言,最難得是指揮組織的成員,也就是如何讓成員瞭解自己的意志”。以往曾經帶來成功的模式並不一定適用於今天,如今需要的不是把問題進行分解並還原為諸多因素,而是俯瞰全局思考問題的能力。企業經營沒有唯一的最佳答案,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思考“我們能做什麼”,然後清除那些把“能做的事“變為”不能做的事“的障礙。通用傑克。韋爾奇的指揮無疑是強有力的,因為大企業擁有接受過訓練的管理者,對於領導者明確的決策,組織是具備理解能力的,因為大家充分信賴領導者。這一點也值得中小企業在培養管理團隊的時候借鑑,在市場與顧客的反應方面,經營者必須磨練自己的溝通能力,以捕捉微妙的變化,並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指令。

企業的成功在於靈活操縱不合理與合理兩方面的因素,並把不合理轉變為經濟效益,這兩種矛盾互不相容,但由此產生的變化卻豐富多彩。同樣,書裏提到一個企業需要具備“全球的經濟,地域的行動”,但有時“地域的思考,全球的行動”也必不可少。這一切歸根結底,就是適應矛盾的能力。

大前研一的歸納和戰略預見能力實在是令我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驚歎,他的所有説法放到今天也一樣那麼貼切和實用,讀這本書如同一位大師在一點點由淺入深的講一堂精彩的管理課程,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或者專業人士,一定不要錯過!

專業主義讀後感4

即便是一場美麗的誤會,也能讓我們有所收穫。

我與大前研一的這本《專業主義》之間,就發生過這樣一段誤會。之前,因為有豆友的推薦,以及豆瓣上對此書的介紹,自己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等到讀過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本書中所説的專業,與自己心目中的專業,根本就是兩回事。

事實上,我所原本想象的專業,確實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當然,這種專業技術人員也可能包括管理、金融等領域的專門人才在內。大前研一所説的專業,則完全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東西,可以説與通常的專業概念並行的一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的能力、適應矛盾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既可以為普通員工所掌握,也可以為職業經理人應用,只不過後者比前者運用的廣度和深度更甚一些。

這本書的一個小小的遺憾是,儘管以上能力十分重要,但書中除了提出一些基本原則外,並沒有就如何培養這些能力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養方法。總而言之,這本書依然是觀念層面的,雖然它委實可以給你以某種重要的啟發,但除非你擁有足夠強的學習能力、消化能力和再創造能力,否則,你很可能難以從中得到切實的幫助。

也許,大道歸於簡單。結合種種具體而生動的人生,大前研一的這些觀念,終究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帶給我們無窮的助益。

無論如何,開卷有益。

專業主義讀後感5

大前研一是亞洲知名管理學家,這在西方管理佔據管理理論主流的情況下,很不容易。按道理哪裏經濟越發達,商業活動模式越活躍,哪裏應該出第一流的管理學家。因為我相信,管理是門實證的科學,哪裏的管理實踐最豐富,就更容易出好的專家。從這個角度,日本出一個大前研一很正常,將來中國也應該出幾個才合理。

大前研一《專業主義》是很有名的,我一直沒有看,今年才買回來,最近在公交車上總算翻完了。

這本書有些觀點現在看來,也未必全部正確,但有一個觀點我是很贊同的。

就是真正的專家是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倫理觀念,而且無一例外地以顧客為第一位,具有永不厭倦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以上全部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才把他們稱為專家。

大前研一一直強調真正的專家是把顧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具有真正的全局眼光,清楚顧客對公司未來的意義和價值,應該獲得怎樣的服務,併為此努力,我的理解是,努力讓顧客獲得滿意的服務,同時要使這種服務在公司的可承諾能力之內。所以專家不允許“妥協”,要找到共贏的路真的是傷腦筋。

大前研一關於授權的觀點也很精彩,授權者應該在認清下屬的能力和技能並考慮到此人今後發展的基礎上,確定合適的權限範圍。説白了,你授權一個人就要想清楚如果此人不能適當運用此權力的後果,不能事後責怪,而前期毫無心理準備。這樣的人本來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大前研一説授權就是對下屬進行投資。這個想法也很好。

大前研一認為專家絕不認為自己的本領的絕對的,而是需要不斷學習。這非常對,我也經常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比別人多看到一點就以為自己是專家,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努力才能保持我專家的優勢。我現在研究網絡一年半了,我很快被很多人認為是專家,但我自己應該清楚,離一個全面的專家,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大前研一強調專家要有預見能力,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未來,這樣才能先行一步。為此真正的專家要享受變化。甚至不怕失敗,執着探索,這點要求可以講,大前研一説的不是普通的技術專家了,這方面的能力不太可能快速過時。能把握未來趨勢的人是非常厲害的。

不過一個矛盾的地方,大前研一提出磨練直覺能力,這和他強調理性思考就矛盾了,感覺大前研一彷彿希望一個專家是一個完美的人,什麼都全面,這不對,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前研一,我們不能用做不到的標準要求每一個人,我覺得我們應該忍受有缺陷的專家。

能幫我解決一部分問題的專家也往往是我們大量需要的,當然我們可以把他叫專業人士。

大前研一又提出有先見能力還不夠,還必須有對未來的構思能力,發起有益的討論的能力,當然這一切必須以邏輯為核心。

大前研一也為我們提出了關於專家矛盾之處的藥方,他最後一章乾脆説邏輯也無法解決經營中存在相互矛盾的同時要處理的地方,因為我們要發展適應矛盾的能力,呵呵,這樣的專家,可真不好做。

一句話:水無常形,兵無常勢,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你就是專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