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後感(優選15篇)

來源:文書谷 9.86K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滸傳》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水滸傳》讀後感(優選15篇)

《水滸傳》讀後感1

在爸爸的薰陶下,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特別是一些名著。如中國的四大名著,我反覆的看了好幾遍,可以説是百看不厭。現在就我看的《水滸傳》寫一點看後感想。

看完了水滸傳,我認為這書有三個特點。

第一,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點,就是書中那一百零八單將。

裏面的每個人物都革新鮮明,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例如浪裏白條張順水性奇佳、智多星吳用文武雙全、還有入雲龍公孫勝令人聞風喪膽的魔法,哪一個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説《水滸傳》裏108將是勉強湊齊的,就是為了湊傳説中的一百零八星。可如果要是真這樣寫,那麼不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丟失了一百單八將從天而降的意義,水滸傳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極品。

第二,就是《水滸傳》中對劇情的刻畫描述

《水滸傳》從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到一百單八將聚一堂,從宋江奉招破大遼到微宗皇帝夢遊梁山伯,中間事情的繁瑣,人物眾多。可作者在寫作方面,可以説是遊刃有餘,由不得你不繼續往下看。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彷彿自己已經到了那個戰亂不斷的年代,到了梁山泊,隨着英雄好漢們笑鬧天下。

第三,我要説的是《水滸傳》對於歷史的記述。

作者對當時民不聊生、外敵入侵、軍隊戰鬥力下降的社會表現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巧妙的用故事敍述的方式,將一段歷史娓娓道來。大家想,如果國家太平、人民生活舒適;如果徽宗皇帝向唐明皇一樣,那麼怎麼會有數萬好漢奮勇起義?但有一點我不明白,宋江為什麼不推翻宋朝,自己做皇帝。而要投降宋朝,做宋朝的奴才。不明白!不明白!看來,水滸傳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説,更是一本反映當時社會和政府腐敗的歷史書。

《水滸傳》揭露了古代的政治強權和社會腐敗,我們可以以史為鏡,聯繫現代的社會,警惕出現壓榨勞動人民的現象出現。

《水滸傳》讀後感2

《水滸傳》是一本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齊名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它們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真實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

《水滸傳》是英雄好漢們走上反抗的道路,以宋江為首的它們從聚義梁山泊到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招奸人謀害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後,我想説四個字:寫的真好!這本書不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在描寫雙方交戰時的高超技巧,就拿楊志和索超在大名府那場比武來説吧!不談盔甲武器,也不談雙方打鬥的場面,單是兩人的馬匹作者就寫的活靈活現的,栩栩如生,楊志的馬“駿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而索超的馬則是“色按庚辛,彷彿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作者觀察細緻入微,雖然這裏只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但在描寫楊志的馬,卻用了四種不同的物來比喻馬全身不同的紅,使人覺得真實,足以可見作者技巧的巧妙與高超。

當然最令我佩服的是作者塑造的個性鮮明的人,如: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睿的吳用,粗中有細的魯智深,天真魯莽的李逵,陰險狠毒的'高球,讓我映像最深刻的是"天狐星花和尚魯智深"和“智多星吳用”

魯智深,我認為他是一個十分率真的人,他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誅惡人只為救窮苦之人脱離水深火熱之中,是一個正直善良的好人,英雄,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以一幅野蠻粗魯的模樣,可是,當他到衝鋒陷陣的時候,卻毫不猶豫義無反顧,揮着六十二斤的禪杖上陣殺敵。

吳用,他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才,就拿生辰綱來説,他設計巧取生辰綱,不費一兵一卒,而且他非常勇敢,平常人誰敢去搶生辰綱,這件事充分的體現了,吳用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才。

《水滸傳》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好書。

《水滸傳》讀後感3

《水滸傳》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了宋江等一百單八將聚義梁山的英雄事蹟。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他們實在是太可憐了,辛辛苦苦的接受了招安,卻被奸臣四人組——高俅、童貫、蔡京、楊戩陷害了。先是被逼去打方臘,十損了七,卒了七十二名將領。盧俊義又被殿帥府的人用水銀毒死,宋江也被天使用御酒毒死,小李廣花榮,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和宋江合葬在蓼兒窪,其他人也是走的走,死的死,散的散,傷亡慘重。三十六天罡星全部死了,七十二地煞星也是傷了一片,受招安遭陷害,果然是這樣!

在接受招安之前,水滸英雄是威風八面,人見人怕,兩破童貫,三敗高俅,將朝廷派來的官兵打得落荒而逃。什麼節度使啊,御林大將啊,兵馬都監啊,殿帥啊,都不敢來梁山泊,一聽到這個名字就害怕,等他們接受招安了,就肆無忌憚地欺負他們,陷害他,這些奸臣真是欺軟怕硬啊!

在水滸所刻畫的一百零八將形象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沒羽箭張清。為什麼呢?因為他慣用石子兒扔人,最愛使暗器,而且武藝高超,是八驃將之一,在宋江攻打昌平府的'時候,這個好漢連傷宋江名將林沖、秦明、董平……所以在他進入梁山泊的時候,險些遭受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的一陣暴打,多虧宋江勸住,這件事才不了了之。

話又説到梁山泊最厲害的人是誰,這可是一個千古難題。有人説是玉麒麟盧俊義,有人説是豹子頭林沖,有人説是霹靂火秦明,有人説是雙鞭呼延灼,有人説是大刀關勝,有人説是沒羽箭張清,有人説是雙槍將董平……但我覺得,這些將領各有各的強,轟天雷凌震擅長打炮,沒羽箭張清擅長暗算,浪裏白條張順山下水下功夫……各自的本領都不一樣,武器也各不相同,真是各有所長啊!

總而言之,《水滸傳》就猶如是一幅悠長的歷史畫卷。我們從書中看到的不僅是可歌可泣的農民起義本身,還有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風情和社會景觀。

《水滸傳》讀後感4

讀這本書,令我最揪心的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最後卻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一百單八將最後只剩下了二十七個,成了悲劇。令我最感動的是,一百單八將的兄弟情深,一人有事,大家都奮力相助!書中的許多故事情節都膾炙人口,比如:“武松打虎”、“梁山好漢劫囚車”、“血濺鴛鴦樓”······

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轟轟烈烈的梁山好漢為什麼最後下場那麼慘。討論後的結果是這樣的':當初宋江不同意李逵説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接受朝廷的招安政治道路。有人説他是想保全官位,可是書中寫道:宋江識江湖好漢,只要有人來投奔,若高若低,無有不納,還留在莊上,終日追配,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財,亦不推託,且做好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的性命······以此為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宋江”由此可見,宋江是仁義之士,絕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可是宋江為什麼要接受招安呢?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當時社會宣揚“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宋江便是這種思想。

不僅是宋江,梁山好漢中的許多人,如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秦明等人,他們也深受“三綱”思想的影響,他們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選擇招安不是宋江個人的決定,是在“三綱”思想影響下的必然選擇。敗歸罪於宋江,這是有失公允的。

所以,梁山泊與梁山好漢的悲劇,並非宋江之過。梁山泊悲劇,這也是社會的悲劇。

哈哈,這些大道理我可是似懂非懂,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我可得不出這樣的結論。但是裏面的人物我還是非常喜歡的,比如:“武松”、“林沖”、“晁蓋”、“李逵”、“燕青”······他們重情重義、敢作敢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被人們世世代代傳頌下去。

梁山泊悲劇,宋江之過?——讀《水滸傳》有感

《水滸傳》讀後感5

勇氣是什麼?是面對困難永不退縮,是面對危險沉着應對。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景陽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裏面的打虎英雄武松,更讓我清晰地理解了勇氣的含義。

《景陽岡》講述的是一個家喻户曉的故事。武松在回哥哥家的途中,路過景陽岡,在一家酒店裏喝了許多酒後,趁着酒興獨自上了岡,遇上老虎,他勇敢地和老虎搏鬥,最終把老虎打死,自己也成為了當地有名的.打虎英雄。

書中的武松在明知山有虎的情況下,不但不返回,還繼續勇往直前,他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他的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

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像武松這樣的人物,他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次在抗擊疫情衝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魔交鋒,為了守護人們的生命健康絲毫不畏懼、不退縮。

在我的學習生活中,也遇上不少“攔路虎”。比如一道複雜的數學題,一首難背的古詩,一個拗口的單詞,每次遇到困難時,我總是第一時間想着放棄。心想着一道題不會做有什麼關係,一個單詞不會寫也扣不了多少分。可想而知,我的學習成績一定好不到哪裏去。

但是自從讀了《景陽岡》這篇文章,我覺得我應該學習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給自己一些勇氣,不能知難而退。現在我每天早上起牀大聲朗讀課文,背誦英語單詞,摘抄好詞好句,面對作文這個“攔路虎”,我也不再害怕,而是勇敢地去戰勝它。很快,我的三科成績都有了明顯提高。原來,在困難面前,只要你不逃避,勇敢面對,每個人都能成為打虎英雄。

我想,我們都要像武松一樣勇敢地面對一切,明知有失敗的風險,也要有勇氣去拼搏,去奮鬥,只要我們把這樣精神發揚光大,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如果這樣,還怕不成功嗎?

《水滸傳》讀後感6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説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它以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敍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會人民大眾對統治者階級的反抗鬥爭。它運用純粹的白話,達到了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確立了白話文體在小説創作方面的優勢,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對後代文學具有深遠影響。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由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聯結成一個整體。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是由層次分明而又統一連貫的前、中、後三大段落組成。作者首先寫了林沖、晁蓋、武松、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種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各路英雄逐漸聚集,梁山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

《水滸傳》充滿了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説通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在封建專制社會具有普遍意義。作為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等一羣禍國殃民的'高官;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樑士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如此廣泛的揭露,是隨着長篇小説的誕生而第一次出現。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寫成的長篇小説,它標誌着古代通俗小説語言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極富表現力,充滿生活氣息。無論寫人敍事,還是描景狀物,其語言或細膩,或簡潔,或誇張,或明快,都顯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説中,《水滸傳》是運用日常口語達到爐火純青藝術境界的典範。

《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彪炳文學史冊。

《水滸傳》讀後感7

《水滸傳》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東濟州梁山泊聚義的故事。小説中宋江、魯智深、武松等眾多好漢都因種種不同的`原因而被逼迫在梁山落草為寇,最終揭竿而起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本學期在何老師引領下,我通讀了整本故事,讀完書後我感慨萬分,為他們行俠仗義、扶貧救濟、除暴安良、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大無畏地精神感到敬畏和震撼!在故事裏我認識了“及時雨”宋江、“小旋風”柴進、“花和尚”魯智深、“托塔天王”晁蓋等等……,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的“豹子頭”——林沖。

在這一回中這樣寫道:——“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佈,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見:凜凜嚴凝霧氣昏,空中祥瑞降紛紛。須臾四野難分路,頃刻千山不見痕。銀世界,玉乾坤,望中隱隱接崑崙。若還下到三更後,彷彿填平玉帝門……

天理昭昭不可誣,莫將奸惡作良圖。

若非風雪沽村酒,定被焚燒化朽枯。

自謂冥中施計毒,誰知暗裏有神扶。

最憐萬死逃生地,真是魁奇偉丈夫。”

讀完這一章回我深深地被小説中精彩萬分、跌宕起伏地情節所吸引。這詳細描述了講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刺配後,幾經周折後被分到看守草料場的工作。因大雪壓塌住處,無奈來到一個破舊的山神廟暫住一宿。正因此才湊巧聽見門外陸謙、富安和差撥的談話,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點被害死。惱怒中,林沖終於爆發,提槍戳死三人,並將陸謙剖腹剜心。可以説,正是這次事件,才使得林沖對官場的僅存的美好願景化為泡影,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層層剝繭般講述了林沖思想的轉變……

一代京城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朝尚寶槍在手意氣風發,晚竟面刺字發配滄州?山神廟的鵝毛大雪中、孑然一身,長槍銀影如浩然星河舞得颯颯生輝、所向披靡……但這一切竟不是在邊疆殺敵報國,而是受奸人所害無奈自保。一代英雄竟無用武之地,可歎可恨!

《水滸傳》讀後感8

通過這個故事,我曉得了武松他明曉得山上有老虎,可是卻偏往那裏走,這就應了一句古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這種英勇的精神值得我們進修。(再者武松在強大的老虎面前,從容不迫,沉着挑戰這種遇到困難不退縮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許多困難,比如:在進修上,遇到“攔路虎”,我沒有像武松一樣一往無前,而是繞道而行,但下次這個“攔路虎”再次呈現時,本人又過不去了。我當前該當像武松一樣,在困難面前不垂頭,多用腦,多思考,勤動手,通過本人的勤奮打敗困難!

武松和宋江別離當前,他便踏上了回家的行程。在路上行了幾日,肚中飢渴。看離家還遠,又看前面有一家酒店,挑着一面旗,上面寫着“三碗不外崗”。於是便進去,叫道:“僕人家,快拿酒來吃”!只見僕人拿了三隻碗,一雙筷子,一碟熱菜。武松喝了三碗酒後,又想再喝幾碗。但是店家卻説:“我們是三碗不外崗,就是你喝了三碗之後,就過不了前面的阿誰山崗了。”武松説:“少廢話,又不是不給你錢,再給我打幾碗。”店家無法,前後武松共吃了十五碗。吃完後,武松問:“幹什麼,又不少你酒錢!”店家道:“如今景陽岡前面有一條大老虎,它曾經傷了二三十條大漢的性命,你不如今晚在我店裏歇了,明天等人多的時候一起過崗子。”武松聽了,説:“你如果半夜圖我的財帛,害我性命。就是有老虎,我也不怕!”於是便上了路。

在《水滸傳》中描寫的一百零八個好漢中,我最喜歡武松,武松是我心目中的大豪傑。他敢不聽別人的`勸告,一個人獨自上景陽岡是由於他有英勇的性格和過人的本事,所謂藝高人膽大。在景陽岡上,他獨自一人用本人的拳頭打死一隻老虎,這也能説明,他是一個力大非常,武藝高強的人,這更説明藝高人膽大。要是換了別人,別説打老虎了,老虎沒吃他,他本人可能先被老虎嚇死了。

武松,一個神勇非常的人,他的英勇、正義的精神值得我們進修。我們也要從小做起,打好結實的進修基礎,練好基本功,學到更多的本事,讓學問武裝自我,在當前的人生征途中,即便遇到最大的“攔路虎”也不懼怕、不泄氣、不退縮。

《水滸傳》讀後感9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著名作家施耐庵寫的一部長篇章回小説,它與《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它沒有《紅樓夢》那般細膩,沒有《西遊記》那般神奇,也《三國演義》那般豪邁,但書中卻處處體現出忠義。

這本書寫了宋江、林沖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因為朝廷的腐敗,只好逃到水泊梁山,開始了起義。朝廷數次圍剿失敗,只好派人招安。後來梁山泊的`英雄好漢為大宋南征北戰:抗擊遼國,平定田慶,南征方臘一百單八將只剩下了二十多人。而宋江和盧俊義也在不久後,被奸臣害死了。

宋江是一個講義氣的人。他為人正直、大方,結識了很多朋友。他一生做了很多善事,被稱為“及時雨”。宋江也是一個忠義的人。在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後,他出於義氣,才背叛了朝廷投靠梁山。但這卻擺脱不了他對朝廷的忠心,所以在招安那一天又一次效命於朝廷。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仗義疏財、忠心耿耿、武力高強的李逵了。他的一生都在追隨着宋江,用自己的武力,幫助宋江抵抗朝廷,攻打敵軍。一直到最後,宋江怕他在自己死後造反,在酒裏下了毒,李逵還忠心與宋江。我很佩服他。

武松了。他身長八尺,為人慷慨大方。是一個武藝高強、正直仗義的人。他為了解救民女金翠蓮,三拳打死了鎮關西,拋棄官職外逃。

為了救孔家弟兄,在青州和呼延灼大戰。他還在征討方臘時,立下了大功。最終在回軍途中,聞錢塘江潮信,圓寂於六和寺。

《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各有各的性格,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忠義。雖然他們都在梁山泊落草為寇,但最後還是在為朝廷南征北戰,這便是忠義。吳用在宋江死後上吊自盡,這就是忠義;宋江在投靠梁山後仍忠心於朝廷,這就是忠義;李逵寧死也要追隨着宋江,這也是忠義。

忠義着兩個字包含了太多:忠於祖國,為國家和人民盡心盡力,與朋友肝膽相照,為人熱心仗義忠義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忠義之心,盡顯英雄本色。讓我們做一個忠義的人吧。

《水滸傳》讀後感10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僅是記錄宋江等人征戰的故事,更包含了作者對宋江愛國卻被奸邪小人陷害的惋惜,對宋朝無能的惋惜,同時也記載下了古人生活的場景,細緻入微,讓人從中體悟到治人、治事、治國的道理。

《水滸傳》的主人公是宋江。主要記敍宋江、盧俊義、吳用等人幾經週轉被朝廷招安,為朝廷四處征戰最後被奸邪小人陷害的故事。在兄弟之間的熱血之中包含着忠誠的愛國之心。在《水滸傳》的所有人物當中,宋江是最令我欽佩的。宋江為官清廉,一開始,在他擔任的官位上,他做出了很好的成績,造福百姓,並且沒有一點大官人的架子,且他對國家極為忠誠,最後他被迫逼上梁山是因為被迫殺害閻婆惜,但也是因為這份過度的忠誠,讓他即使明白是小人給自己下毒,仍然接受事實,為《水滸傳》添加了悲壯的一筆。

在宋江身上令我感觸最深的情節莫過於遼國國王派人勸宋江降時,宋江假降的情節。在宋江假降之後,吳用對他説:“勸降的人説的'是對的,像我們這樣的人,繼續留在宋朝結果無非兩個:賜死或者流放,朝中的奸臣不可能容得下我們,倒不如投降遼國算了,逍遙自在豈不好嗎?”宋江的回話大致可以這樣翻譯:“我身為大宋的臣,死為大宋的魂,宋朝可以負我,我絕不負宋朝。”説完,他竟默默流淚,明知前方就是忠誠的懸崖,他卻仍然要跳進去,這份對國家的赤誠足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水滸傳》中除了宋江,剩餘的英雄也是五花八門,有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好殺卻孝順的黑旋風李逵,生性灑脱的花和尚魯智深……其實,在《水滸傳》中我認為刻畫最成功的非魯智深莫屬,這裏的成功不是家財萬貫,也不是封妻廕子,而是隨心所欲的活着。早期的魯智深是一個小官,卻最愛行俠仗義,曾經拳打鎮關西,即使後來出家寺廟也無視寺規,經常下山喝酒,還打同寺的僧人。甚至再後來成為梁山泊的步兵頭領後也常請戰,可以説是不怕任何人。表面上看魯智深是魯莽,但你仔細看,你會發現他做事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正氣率真。這才是大智若愚的表現!魯智深最後也是“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在海邊聽着潮聲而死,多麼浪漫呀!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活得那麼灑脱。

《水滸傳》讀後感11

看完《水滸傳》後,再去品味武松的俠義,覺得他就是一個反抗的典型,大河國中石軍《水滸傳》讀後感。一個打虎英雄,按理説當個都頭搏個官身,再正常不過,可惜他生不逢時,北宋末期的統治,可以説是北宋最黑暗的時期。端王皇帝不務正業,終日沉湎於書畫歌舞、踢球遛馬,窮奢極欲。蔡京、高俅等人把持朝政,結黨營私,公開賣官鬻爵,吏治黑暗。封建統治者加緊對勞動人民的搜刮和掠奪。他們設立專門的機構,掠奪農民的土地,迫使大量農民破產。而賦税卻是一步一步不斷地增加,造成"富者益富,貧者益貧"。而各地的官僚惡霸,互相勾結,為所欲為,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武松在這個時候現身,正是勞動人民美好願望的一個化身,讀後感《大河國中石軍《水滸傳》讀後感》。武松出身於下層人民,藥商惡霸西門慶害得他兄亡家破,於是他被迫殺死西門以報兄仇。從英雄淪為囚犯,使他對社會現實有了初步認識,強烈的同情心使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了施恩,俠義心使他嚴懲了地方惡霸蔣門神。當蔣門神與官府互相勾結,欲置他於死地的時候,武松義憤填膺,將他們剷除乾淨,充分表現了他對黑暗現實反抗的徹底性。最終被迫上了梁山。武松的形象,是下層人民走上反抗道路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武松還是李逵、魯智深等,都反映了下層人民對黑暗社會的滿腔怒火,反映了他們改變現狀的要求,寄予了人民的美好願望。

人無完人,武松身上,也有不足。他殺氣太重,有時未免魯莽,好些無辜者死在他手上,説明武松身上也存在缺乏理智的特點。人們評説武松的.時候,認為武松復仇情可恕,冤魂淚難收。確實,看武松殺壞人很解氣,但是必須強調一點:不可學。這是武松身上的侷限,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就此否定了武松的俠義。武松的俠義,歷來是人們所公認的。他的這種俠義,就是他的閃光點。正是他的這種俠義,使得人們可以看清社會的黑暗腐朽,封建制度的虛偽和殘酷。武松形象的不足,絲毫不會損傷他作為完美義俠的形象.

《水滸傳》讀後感12

“只見牆缺邊立着一個官人,三十四五年級,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繫一條雙搭尾龜背銀帶,穿一雙磕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摺疊摺疊紙西川扇子,生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

在《水滸傳》中,林沖這一形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林沖本為初宋宋徽宗時期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逼上梁山後,他是36位天罡星之一,號稱天雄星豹子頭。

為教頭時,他忠君愛國,本應過着安定的生活。可好景不長,高俅義子高衙內看中林沖妻子,林沖開始沒有反抗,不願背叛朝廷,觸怒上司。緊接着,他便被高衙內霸佔妻室,並被設計誤入白虎堂。在眾人的求情之下,他倖免一死,充軍滄州。到了滄州,因拿銀子稍慢,便被差撥百般辱罵。林沖逆來順受,一直在忍耐。一個武藝高強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一些無名小輩面前,低聲下氣地賠笑臉,這是多麼可氣又可悲啊。

林沖也有寬容大度的一面,在充軍路上,林沖被薛霸董超百般折磨,險些吊在樹上被一棒打死,最後幸好被魯智深所救。當魯智深正想殺死兩個小人時,林沖卻選擇原諒。林沖的“仁”值得稱讚。

林沖結交了魯智深,柴進等正義之人,吐露出“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於小人之下,受這般醃氣!”的`怒吼。滄州牢營安排他到草料場,這是個陰謀,林沖渾然不知,還以為給他一個好的差事,到那兒去過得比較安穩。他心念着“待天晴到城中換個泥水匠修補”,“神明庇佑,改日來燒紙錢”。最後,他負責的草料場被大火燒燬。當他在山神廟裏面,聽見陸謙他們三個人叫囂,要把他的骨頭揀回去到高俅那兒去領賞,他終於忍無可忍了。

草料場的烈火,使林沖看清了官場的黑暗腐敗。林沖滿腔怒火一下子爆發出來,一腳踹開山神廟的大門衝出去把幾個人殺了,然後造反上山。

“……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共一百八人,上符天數,下合人心……但願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勛於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鑑察,報應昭彰。”這是林沖與梁山好漢的誓言,迴盪天際。

梁山好漢雖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可最後依然敗在了招安之下。林沖雖死,但他的忠義精神永在。

《水滸傳》讀後感13

水滸傳是浩瀚文海中的驚世之作,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這部小説的作者施耐庵,通過精煉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個情節跌宕扣人心絃的故事;塑造出一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英雄。“替天行道”的`大旗;出生入死的兄弟;誓死捍衞的忠義……充斥着這部鉅著的字裏行間的是:慷慨豪邁的英雄氣,蕩氣迴腸的壯士情。每個人物都是那麼得值得品味:神機妙算的吳用;妙手回春的安道全;日行千里的戴宗;妙筆生花的蕭讓……不過最讓我崇拜的還是在眾多英雄中脱穎而出的武松。

“武松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這些都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一個身軀凜凜,相貌堂堂,有着萬夫難敵之勇的英雄就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在威徹山林的虎嘯聲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吊睛白額“大蟲”;在高手如雲的蔣家飯館中,他用少林醉拳打得蔣門神跪地求饒;在人流眾多的獅子樓上,他單槍匹馬將西門慶打得七竅流血而亡。這可真是一個剛烈,勇猛,充滿豪氣與義氣的英雄啊!

除了剛烈與勇猛,他還是一個極有擔當的錚錚硬漢。在家鄉,好打抱不平的他殺了一個欺壓百姓,橫行鄉里的大惡霸;在鴛鴦樓上,光明磊落的他殺死蔣門神後,毅然地寫下了“殺人者,行者武松也”八個大字;在古廟內,他毅然決然地砍下了自己的左臂,而後單臂擒方臘。這可真是一個光明磊落,坦蕩果斷的英雄啊!

武松更是一個內心寧靜,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武松在梁山泊立下汗馬功勞無數。招安後,北征遼國,剿滅田虎,南討清溪,生擒方臘……更是功勛卓著,但在宋江班師回朝後,卻拒回卞靜京,心甘情願在六和寺出家,成了水滸傳中為數極少的善終者。

武松一生跌宕起伏,轟轟烈烈,但追終歸於平靜。我們雖然不會有武松這般豐厚的閲歷,但是如他一般光明磊落,內心坦蕩,有擔當,保持一身浩然正氣,確是我們可以做到也是應該做到的。

《水滸傳》讀後感14

“古宮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旗下。”水滸一詞源於《詩經》,有“在野”的之意,而正是這“在野”的一百單八將,卻在水泊梁山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水滸傳》是悲壯的農民起義史詩,是激昂的英雄主義讚歌。這本書主要詳細地講述了梁山好漢的成長直到招安的全過程,集中讚美了宋江等人的重情重義,諷刺了朝廷的愚昧無知,陷害忠良。合上書,一個個英雄好漢浮現在我眼前。

“天魁星”呼保義宋江

“鳳翅高奎攢金寶,渾金甲密砌龍鱗。錦徵袍花朵陽春,錕鋙劍膘懸光噴。”宋江是鄆城縣人,他為人仗義疏財,言而有信,人稱“及時雨”。他經歷曲折後在梁山泊當了寨主。他替天行道,不畏權貴,最終接受了招安的命運,討方臘,徵大遼,為宋朝立下屢屢戰功,組後卻不幸被藥酒毒害。有人説他不是真正革命,而我卻認為這正是宋江的偉大之處,雖受了朝廷的迫害,仍報效祖國,這便是為國盡忠,於家盡孝的.宋公明。

“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白道服皂羅沿襈,紫絲絛碧玉鈎環。手中羽扇動天關,頭上綸巾微岸。”吳用,原是一所私塾的教書人,常以“加亮“自喻。後來,他智取生辰綱,火燒大名府,他一身屢出奇謀,輔佐宋江,讓宋江大小戰役無不凱旋而歸。只是那羽毛扇一擺,縱是千軍萬馬也只經他調兵遣將,即可殘退而歸。吳用便是這樣有勇有謀之士,這便是通三經五略,足智多謀的吳學究。

梁山好漢無窮計,有精通箭法的花榮,有魯莽野性的李逵。他們個個有情有義,形同兄弟一般。合上書,我感慨萬分,在當今社會上,人人之間冷漠相待,再也沒有了梁山好漢的友情,且莫説親如兄弟,至少也要有那份朋友之間的情懷。在班級、同學之間,我們應該更好的團結一心,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才能快樂成長;在生活中,如果人人都互相信任,便能創造出美好的世界,構建成功的人生。

《水滸傳》讀後感15

在暑假裏,我認真閲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這本書以歷史為基礎,以幻想為輔料,經典而富有魅力。

在收復失地的時候,有一個令人熱血沸騰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在征討賊首王慶的時候,王慶直接調了十萬精兵來攻打只有五萬人馬鎮守的宛州城,眼看敵軍就要壓陣,宛州守將之一蕭讓見情況緊急,根據自己的作戰經驗和自己所瞭解的知識,立刻思索起歷史上類似的情形,不一會兒,便從腦海中搜索到“空城計”,立刻命人準備,嚇得十萬大軍丟盔卸甲,望風而逃。

蕭讓在面對十萬敵軍的`時候,肯定有過焦急,但是他仍然不忘用智慧的力量來與敵軍抗衡。他這樣的智慧來源於哪裏?顯然,他的力量出自於知識。如果想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的人,就必須汲取多方面的豐富知識,專心攻讀,瞭然於心,這樣才能靈活地運用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上,順利解決問題,這樣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智慧”。

古今中外,有多少和蕭讓一樣學富五車的人?諸葛亮自然不必説,草船借箭、舌戰羣儒的故事家喻户曉;周瑜也是一個聰明人,赤壁之戰中的苦肉計、連環計可都是他想出來的呢;海倫·凱勒雖然看不見又聽不見,但是她憑藉豐富的學識,最終寫成了文字優美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還記得屠呦呦嗎?屠呦呦依靠她的科學知識,成功發現了青蒿素,獲得了“青蒿素之母”的稱號……他們都是有知識的智慧之人,是知識賦予他們力量,是知識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面對他們,再看看自己,感覺自己都無地自容了。我的學識不廣又不深,寫作文時那叫一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寫起來十分吃力:好不容易在媽媽的提醒下,想到了一個能寫的材料,可是把小腦袋翻了個底朝天,都找不到什麼優美的詞句;有的時候,故事是勉勉強強寫出來了,開頭結尾可成了個大難題了,作文書這兒翻翻,那兒翻翻,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書到用時方恨少,每每這時候,我真的是悔不當初啊,這時我才真正明白老師掛在嘴邊的“厚積薄發”的含義。

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行動起來吧,讓你我都擁有這樣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