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四篇

來源:文書谷 1.57W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來為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四篇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是上學期工作的延續,我們仍然本着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宗旨,進一步提高老師們的師德修養,狠抓常規,樹立主人翁的姿態,全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為學校的新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一、本學期工作要點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全組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利用教研活動和業餘時間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經常閲讀《中學地理教學參考》等地理教學雜誌,及時瞭解地理教學改革的前沿內容,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2、落實常規,減負增效,深化對《地理課程標準》的研學、體悟,進一步領會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理念,理解課標與教材的關係,努力改進教法、學法,真正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己任。認真執行地理常規考核細則,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精講精練,提高教學質量。開設高質量的研究課,進行“減負增效”的研討活動,提高課堂效率。每月開展一次研究課,每週交流一次教學的感想,如教案的設計、上課中的偶發事件的處理、問題設計和處理的心得、作業講評中的技巧等。

3、以課題和課例研究為抓手,以課堂為中心本學期針對提高課堂效率的問題,加強課例的研究,對每月一次的研究課進行深入地研討。本學期爭取申報一個研究課,內容根據學校的要求視情況而定。在高一開設校本課程的研究,如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指導和每週一次的校本課程的開展,任課老師要認真對待,結合學生特點,認真備課,做到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全組老師要養成反思的習慣,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

4、加強集體備課,提高備課質量備課組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選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集體備課。重點要突出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採用何種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的效率,達成教學目標。本學期還要加強對試題的研究,提高試題的質量。課堂管理是每位老師一定要關注的重要問題,只有管理好課堂了才能提高教師上課的質量,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本學期的研究重點之一。高一年級要在上學期新教材教學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重點研究在四十分鐘課堂上如何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高一、高二、高三集體備課時間分別是:週四下午第二節課、週四下午第二節課、週一上午第二節課。教研活動時間週四下午第一節。

5、學習交流,提高實效,積極參加市、區、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做好記錄。並利用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時間及時傳達學習內容,做到一人活動,大家受益。組內老師加強相互聽課,完成聽課任務,並加強同光華校區和外國語校區的聯繫與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6、抓好高三工作,提高大學聯考成績。加強大學聯考研究,重視信息交流,不斷提高我校地理學科大學聯考水平。組內老師都要為高三地理教學獻計獻策,經常組織討論高三後階段教學問題,多相互聽課,提出好的建議。這是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本學期主要工作

1、二月份

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高一、高二教研活動。制定本教研組工作計劃

2、三月份

②組內高一循環課的研討(實施人:zz),校本課程教學交流

③高三二診總結

3、四月份

①組內高三循環課的研討(實施人:zz),高三二診後複習重點和方法的研究

②課題內容的研討

③市教研活動:高三二診分析

4、五月份

①組內高二循環課的研討(實施人:zz)

②試題質量的研討

③高三大學聯考前教學研究

5、六月份

①期末複習研討

②大學聯考試題研究

③研究高二摸底考試考前的複習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2

指導思想:

本學期地理組教研工作以新課程改革為重點,既要繼續認真完成國中地理新課程實踐,也要做好高中新課程試驗工作。

在常規教研方面,要加強大學聯考改革、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三者之間關係的研究,搞好九年級和高三新課教授和總複習教學的一系列教研活動,努力使我校初、高中化學必修和選修教學質量都得到提高,爭取在今年的期末市統考會考出好成績。

在課題研究方面,研究重點仍放在課堂教學行為的觀察、分析與診斷,以及課堂探究活動的方法與效果兩個方面。

活動計劃:

1.新課程試驗方面

(1)以座談會的形式,交流國中新課程試驗的體會,並配之課堂教學研討等系列活動,完成國中地理新課程試驗在本學期的培訓工作。

(2)繼續進行國中地理新課程的實施與評價試驗。

(3)成立多層面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學習組,用多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學習活動,研究“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

2.常規工作方面

(1)國中:認真做好國中地理教學情況的`調查研究,尤其要落實地理新課程試驗的質量,力爭使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能落實到化學課堂教學實際中去。

(2)高一年級:開展以地理知識為主體,以“研究性學習”為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研究。進行1~2次研討活動。

(3)高二年級:做好第一學年教學質量的分析工作,提出教學建議,作為新學年教學工作的參考。進行1~2次第二課堂的專題研究活動。

(4)高三年級:認真完成新課程的教授後,制定切實可行的總複習計劃,提出教學建議,作為高三教學的參考。

3.課題研究方面

(1)圍繞國中新課程改革,在國家課標組的直接指導下,對新課程試驗中的課堂教學行為和效果進行深入的研究。

(2)積極開展高中探究性學習,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繼續做好《高中地理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的研究性課題。

4.加強兄弟學校之間的交流,互相進行聽課、座談,交流理論學習體會。加強初、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為新課程試驗做好宣傳工作。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工作,重點抓好青化會活動。通過開展理論學習、業務學習,現代教學技術學習,課堂教學研究,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

活動目的:

教研活動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地理教學,集合全體地理組成員的集體智慧和能力,羣策羣力盡力研討較優的課堂教學方案,帶動新教師儘快融入教師行業,並加強新、老教師的磨合,互相取長補短;同時,教研組活動還能使課堂內、外遇到的新、難問題探討和解決成為可能。教研組活動確實是教學研討必不可少的平台。通過組織以上活動,使地理教研組的老師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並加強組內的交流和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反饋問題,互相切蹉教藝,做好工作,提高我校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3

本學期內教研組準備以下活動:

①組織教師基本功訓練

②高一新教材教學研究

③地理教育教學前沿思想和意識培訓

④高三第一、二輪複習研究

⑤期末教學教研總結,撰寫論文: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大學聯考內容要求為依據,努力適應新大學聯考的要求,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充分發揮和挖掘地理學科的潛在教育機制(如德育因素、環保教育),加強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的整體教學質量,完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工作目標

1、認真圍繞學校全面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目標,寓思想教育於知識傳授之中,充分發揮地理課的德育功能,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四有”建設新人 .

2、以培養學生的素質為根本任務,啟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加強教研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3、及時總結素質教育課題研究成果,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及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小論文的寫作、地理野外觀察實踐活動 .

4、全面提高各年級地理教育教學質量,高一打好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高二重點是方法能力培養,高三重點是迎接大學聯考考試。

5、加強本教研組的檔案和資料建設,對本組近幾年來的教研、教學的活動情況和課題成果等整理成冊,為今後工作提供一定的積累。

6、全組所有成員應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優,使地理教研組成為優秀教研組。

三、工作措施

1、面對教育改革的新發展,要加強學習,每週組織開展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和討論,豐富學科知識,努力轉變教育看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潮 .

2、堅持集體備課制度,同年級同科教師要互相學習,相互借鑑,統一備課、練習、資料和考試,特別是對一些教法、疑難問題要加強研究,做到統一熟悉,統一傳授 .

3、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形成良好的教研風氣,及時總結經驗,力爭每人寫1—2篇有份量的教研論文 .

4、堅定執行公開課制度,在教研活動的時候,就課論課的形式開展組內討論以利每位教師共同提高 .

5、堅持作業教案定期檢查制度,堅持檢查每位組員的作業和教案及聽課筆記。

6、在學校教務處和年級組的領導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地理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

四、教學人員安排

高一地理:張雙良、但唐秋、陳樑、吳進

高二地理:蔡雨、萬小玲、吳亞男、胡朗

高三地理:戴迎春、鍾程榮、王長明、陳文施、但唐秋

本教研組共設了三個備課組,高一備課組由吳進負責,高二備課組由蔡雨負責,高三備課組由戴迎春負責。

原則上各人必須參加所在備課組內的各種活動,如果有活動衝突,則服從學校的統一安排。

五、教研活動安排

1、本學期第一次教研活動:教研組計劃工作會議。

2、第二週起各年級備課組教研會(全體地理教師)定在每週星期二下午兩點半至四點半。

3、以後每月安排一次大組教研會,每週備課組會不低於一次。

六、教學科研工作

本年度計劃開展的教育科研活動

①堅持在組內鼓勵教師開設多媒體公開課、常規課。要求每學期每人上一次公開課,儘可能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②加強地理前沿信息的收集,關注地理的風土人情、時事地理、地理專題等材料。

總之,在今年的研究工作中,本科研組成員信心十足,爭取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幫助下,各指導組成員的悉心指導下,相信我教研組的教科研工作能有更大突破,達到真正科研興校興組的目的。

地理教研組工作計劃 篇4

今年是改革之年,新的課程方案在實踐中實施。我們分成理論與實施兩方面對這一學期工作展開構思。指導思路方面:20xx年新的方案在江蘇省進入實施階段。但我們仍然要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和方法用於指導我們的教學。

高一教與學方式發生改革,重視問題式教學,加強地理實踐,深化信息技術應用,開展思維結構評價,關注表現性評價,必然要求我們的課堂教與學方式發生變化,學生成長的同時老師也在成長,重視資料的積累和分析。高一課堂教學的改革變化也會對高二,高三的教學和評價產生影響,所以我們組內每一位老師都必須重視對考綱的研究,重視對學生的研究,重視對課堂教學的研究,重視對教學評價的研究。組內各位老師學習到好的理論應該分享,在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中針對新理論展開與實踐結合的討論,以產生新的思維火花。

在實踐層面,我們的教學評價已經從考試文化走向評價文化了,教學評價的範式發生了轉換,這就要求我們對課堂的教與學產生重大應對,在課堂教學中用問題整合相關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加強地理實踐,培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地理理論知識與應用相結合,引導學生用地理視角去觀察,行動和思考,並在對真實世界的感受和體驗中進一步提升理性認識,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識之間的'關聯。在地理教學整個過程中開展思維結構評價,基於“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分類理論,關注學生地理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思維結構的個體差異,把握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後續的教學設計能夠理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關注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完成某項任務羣時所表現出的語言,文字,創造和實踐能力的評定。關注地理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所聯繫的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評價目標,構建能夠科學測評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的框架;提供標準參照的,具有實質內容的結果反饋。應對新課堂實踐,教研組建設也應有新舉措。我們打算開展“教-學-研”一體化學習模式,提升各位老師的理念,提高教學水平,積累資料總結規律,撰寫論文。

1、研究評價,針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制定適合的評價量表。

2、針對評價,結合以往教學目標的敍寫,開展地理核心素養為主線的目標敍寫觀。

3、課堂教學的開展是重頭,開展學生的合作與探究活動,發揮老師的導向作用,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並開展表現性評價的工作。

4、再次説課,對上一堂課的得與失開展説課活動,提升實效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