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

來源:文書谷 2.65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悦、新的收穫,何不好好地做個工作計劃呢?好的工作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本單元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質量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

1.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編寫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已經明確要想知道物品的輕重不能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他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三、教學建議

1.克和千克的認識。

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

2.解決問題。

教材第87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教學時,教師可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如讓學生調查家裏買的蘋果和雞蛋的質量和數量,並推算一下大約多少個蘋果重1千克,大約多少個雞蛋重1千克。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所給的素材提出一些計算的問題。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克和千克的理解。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教師應給學生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如在教學教材第87頁“做一做”中第2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活動時,依次出示大家帶來的物品,讓每個學生都先估一估,記錄下來,再選擇合適的秤稱一稱,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四、教時分配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2課時進行教學。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現階段作為數學教師的自我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本事,幫忙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瞭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我制定了一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班級情景分析

我班學生大部分上過幼兒班,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瞭解,這些學生由於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還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園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針對學生的不一樣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將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本事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二、教學資料

本學期教材資料包括下頭一些資料:準備課,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數學樂園;認識圖形,活動園地;11至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最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我們的學校,數學實踐活動;總複習。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資料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資料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資料,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1、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一樣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明白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表達式題。

(4)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明白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5)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資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2、數學思考方面

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在教師的幫忙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

3、解決問題方面

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瞭解同一問題能夠有不一樣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進取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2)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當研究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能夠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2、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適宜的方法進行計算。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經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本事。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本事。

3、設計安排貼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本事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供給豐富的素材或信息。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一樣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現平均每班有88左右學生,在大班額條件下,學生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原因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審題能力及認真聽題的習慣。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 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全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soft/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

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一)數與代數教學內容

1、表內除法

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兩段編排分散難點,讓學生有的練習時間。

2、萬以內數的認識。

仍分兩段:1000以內數的認識、10000以內數的認識,但更強調培養數感。

3、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兩位數加、減法的口算

(2)增加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和估算

4、量的計量

建立質量觀念,使學生初步認識克和千克。

5、數學廣角(排列組合、推理)

繼續探索稍複雜的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

如圖形的排列呈現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

一個數列每相鄰兩項的差組成新的數列是等差數列。

6、解決問題

結合所學的知識,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單獨安排一個單元。

(2)結合各部分知識的教學,安排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

結合計算教學內容進行。

結合其他教學內容安排例題或練習。

(二)空間與圖形

圖形與變換(包括:平移和旋轉、鋭角和鈍角)

(三)統計

(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簡單的複式統計表。)

仍然讓學生學習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1當5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

(四)實踐活動(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兩個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的編排還處於一個開始階段,對實踐活動的認識也各不相同,究竟什麼樣的活動才叫實踐活動,應該怎樣開展實踐活動,實踐活動分哪幾個層次,在教材上應該怎麼呈現,這確實是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的。就目前,我們認識的水平而言,我們認為可以分兩個方面,一是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如“生活中的數學”。二是單獨安排,大體上可以分這樣幾個層次:

1、在活動中鞏固數學知識。

2、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體會課題研究的過程。我們的實踐活動,一定要讓學生活動起來,在活動中體會、應用數學知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剪一剪”、“有多重”,屬第一個層次,主要是通過活動,讓學生一方面鞏固數學知識,這些活動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做的,由此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語文

一、學期目標

本學期,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致力於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大力引導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

二、 基本措施

1、閲讀教學

(1)、圍繞單元精讀課文後面的思考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2)、結合“我的視角”欄目,引導學生蒐集自學時產生的問題、獨立見解、改進意見、延展性思考、練筆活動,總結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和創造力。

(3)、結合教材所附的“日積月累”,引導學生大量積累語言材料,同時,及時對學生的積累情況予以考查,培養學生善於積累語言材料的能力。

2、習作教學

(1)、重視日記隨筆、閲讀筆記的練習,引導學生留心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事物,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2)、與閲讀教學緊密配合,通過續寫、仿寫、改寫、想象作文等,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與綜合性學習緊密配合,促進學生寫作內容和寫作文體的多元化。

(4)、重視作文修改和講評,通過作文講評這一主渠道對學生的習作加以細緻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

數學

一、學期目標

本學期,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將教材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單元:圓

1、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對稱性,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直徑、半徑和直徑的關係,體會圓的本質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

2、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方法,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

3、結合欣賞與繪製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

1、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製作複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單元“比的認識”:

1、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及其與除法、分數的關係。

2、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3、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五單元“統計”:

1、學生通過投球遊戲、兩城市降水量等實例,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和複式折線統計圖,感受複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根據需要選擇複式條形統計圖、複式折線統計圖有效地表示數據。

3、能讀懂簡單的複式統計圖,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與同伴進行交流。

第六單元“觀察物體”:

1、學生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

2、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3、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範圍。

4、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範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範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綜合應用:即“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教材還安排了“看圖找關係”的專題,使學生體會圖能直觀、清晰、簡捷地刻畫關係。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繫,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整理與複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複習。整理與複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複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麼“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採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整理。”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四、教學措施:

1.鼓勵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及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擔任102、103兩個班教學任務,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但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還有個別學生,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瞭解,這些學生由於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 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繫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進度

1、準備課---------------------------4課時 9.1------9.4

2、位置-------------------------------5課時 9.5-----9.12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22課時 9.15----10.17

4、認識圖形(一)-----------------4課時 10.20----10.23

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9課時 10.24----12.3

6、11-20各數的認識--------------8課時 12.4---12.15

7、數學樂園--------------------------1課時 12.16

8、認識鐘錶---------------------------3課時 12.17---12.22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17課時 12.23---1.15

10、總複習-----------------------------6課時 1.16開始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複習指導思想:

1、查漏補缺。對本冊教材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理清知識點的聯繫,通過對基礎知識的複習和練習,加強學生的記憶,深化認識,使所學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素養,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認識提升到一個理性的認識上來。

2、靈活解題,提高綜合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複習、練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幫助學生找出各知識之間的聯繫和解題規律,重新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舉一反三、能綜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應用數學的能力。

3、在複習、練習過程當中,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數感和數學思維的梳理和培養,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4、養成學生認真做題、細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數學情操。

二、複習形式:

分類複習、綜合複習、做複習提綱相結合

三、複習目標:

1、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改寫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進一步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以及探索規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徵,認識角,能正確畫出平行線和垂線(過直線外一點和直線上一點),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複習,進一步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並能根據給定的數據整理製作統計圖,分析結果。

5、通過整理和複習,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6、通過整理和複習,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進一步培養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四、複習措施:

1、教會學生複習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複習,先全面複習每一單元,再重點複習有關重點內容。複習後及時進行檢測。複習作業的設計體現層次性、綜合性、趣味性和開放性,及時批改,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做到知識天天清。

2、狠抓學生的計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採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3、提高基礎較好的學生,主要是在課堂提高。 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採取課堂引導,課後輔導,儘量提高對基礎題的理解掌握。

4、加強補差,將課內課外補差相結合,採用“一幫一”的形式,發動學生幫助他們一起進步,同時取得家長的配合,鼓勵和督促其進步。做到課上多提問,作業多輔導,練習多講解,多表揚、鼓勵,多提供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力爭做到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

5、課堂上教會學生抓住每單元的知識要點,重點突破,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並相機進行口算能力的培養。

6、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總結與反思的態度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