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工作計劃書

來源:文書谷 2.21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組工作計劃書,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組工作計劃書

小組工作計劃書1

一、 銷售任務

1、 任務總數,小組現有成員有:王歡、王志強、張偉偉、尹莉莉、付燕熊。組長的任

務是7台,組員的任務是15台,實習銷售顧問7台,小組總任務共計59台。

2、 任務達成預期,調取20xx年同期銷量做參考,20xx年2月份銷量40台,20xx年3

月銷量84台,鑑於本店是20xx年12月份正式開業,20xx年春節在1月份,而2、3月份是剛開業不久,存在之前的訂單2月沒到車3月開始陸續到車的情況,所以2月銷量低3月銷量高,而20xx年春節在2月份且3月份留存的訂單非常少,並且2月份的進店量非常少,所以綜合20xx年同期銷量做參考並結合20xx年具體情況來看,預測20xx年3月的銷量不會很高,保守估計會在100台左右,在組內人員完成情況上看,王志強和張偉偉個人能力強在任務完成上不會有太大問題,但由於本月每人15台的任務有些重,預測以上二人可完成13台,組內其他人員預測王歡7台尹莉莉10台付燕熊5台,小組總計45台。

3、 任務完成辦法,督促組內成員認真接待每一個進店和來電客户,積極留取客户信息,

增加接待數量和建卡數量,並且在現有基盤客户中做好客户跟進工作挖掘潛在客户,每天與組員溝通客户反饋信息和其他兩家的'價格情況,為領導制定銷售政策提供依據,還可在客户進店量小時組織組員出去巡展蒐集客户信息。

二、 滿意度檢查

1、 OQC檢查,預計本月初OQC就會進店,綜合前幾次OQC檢查分析其中銷售顧問

負責的部分失分項主要集中在展車衞生,故督促組員每天早上認真擦拭負責的展車,尤其注意負責車輛內薄膜、車內CD及收音機頻道和展架內宣傳資料,每天不定時檢查組內展車衞生,以確保展車衞生達標,耗電車輛做好充電準備。

2、 MS暗訪,由於20xx年一季度的檢查都集中在3月份,所以3月份的MS暗訪將會

非常頻繁,且滿意度是今年公司主抓的重點工作,故要向組員強調MS的重要性,要在接待過程中把每一個客户都當成神祕客户接待,認真按照流程來接待,綜合之前的MS情況分析,失分項主要集中在電話接待、試乘試駕和發送短息環節,故要求組員在以上三項項環節中多加註意,且每天不定時在前台監督電話接待情況,每天籤黃卡時抽查短信發送情況。

3、成交客户回訪,綜合以前的CSS成績來看,失分項主要集中在疑難客户的維護和關

愛電話環節,督促並幫助組員對疑難客户做好重點維護並且利用好工時代金券等輔助工具,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及時上報反應情況,確保客户在打分環節給予滿分,對於關愛電話環節則採取每週抽查通話記錄的形式。

三、 日常工作

1、 銷辦衞生,每次輪換值班的前一天晚上做好分配工作,每個組員都有自己的負責工

作,值班日的每天早上和組員一起做,有組員休息時提前做好協調工作。

2、 黃卡,每天早會後瞭解組員的跟進黃卡數量,如上午值班則在下午三點前將跟進卡

交給黃卡錄入員,下午值班則中午十一點半前交付,督促組員及時填寫每天的新建黃卡並且在簽字時檢查填寫是否正確。

3、 前台站崗,前一天晚上了解組員休息和交車情況,督促做好時間安排,如有特殊情

況無法站崗,及時協調組員調換站崗時間或暫時替代站崗,確保負責時間不空崗,每天不定時到前台監督站崗情況。

小組工作計劃書2

一、背景資料

組員資料:xxxx

機構名稱:xxxxx

小組名稱:喜歡自己,表現到底

二、設計理念

1、問題界定:社會的發展對我們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習理論文化知識的同時,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也決定着個人成功,大學生現在往往應為在語言表達能力這方面不足而給自己在人際交往,情感,學習,就業面試上面帶來很大的問題。

2、需求評估:

現在社會各個方面都需要溝通,需要交流,而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徑就是語言。只有通過出色的語言表達,才可以使相互熟識的人之間產生濃厚的情意,愛之更深;使陌生的人產生好感,結成友誼;可以使意見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雙方的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化干戈為玉帛,彼此友好相處。

不管你生性是多麼的聰穎;接受過多麼高深的教育;穿的是多麼漂亮的衣服;擁有多麼雄厚的資產,如果你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那麼仍舊會一無是處。要想讓別人喜歡自己,必須培養自己的説話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打開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大門,彼此的心靈才能產生碰撞,從而產生共鳴。在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中,會説話的人將會非常地受歡迎,能輕鬆地與他人融洽相處,在社會交往中如魚得水。

3、問題的成因:

(1)家庭原因:家庭是一個人最先接觸的環境,同時父母也是一個孩子的啟蒙老師。由於父母在溝通、語言表達方面沒有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使得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會效仿父母,同樣在語言表達方面得不到提升。

(2)學校原因: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很多學生只注重卷面上的成績而不注重語言表達方面的技巧,這種高中與大學的教育模式嚴重脱節的現象普遍存在,使得很多學生步入大學之後處理不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3)個人原因:由於從小生活的環境或者曾經受過打擊而導致個人缺乏自信,不善於與人溝通,語言表達能力較弱。

4、問題導致的後果:語言是一個人生活得必要工具,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目前的大學生面臨着諸多問題,例如:人際關係問題,情感問題,就業問題等等,都需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個人如果連最基礎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沒有可能導致很多問題,諸如:在寢室受到孤立、不受老師讚賞、總是處理不好感情問題、在同學面前缺乏自信、被就業單位拒之門外等等問題。

5、介入點及介入策略: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我們都會經常聽到別人這樣説:“我這個人,笨嘴笨舌,講不好話。”卻並不以為這是多大的缺憾。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現在的社會是個信息大爆炸的社會,信息的作用越來越大。一般來説,一項工作需要眾多員工的合作、多個信息的綜合。語言是比較普遍、方便,也是最直接的傳遞方式。語言能力強,雙方就能順利而準確地接受和理解信息,也能順利地交流;語言能力弱,就不能很好地把信息傳遞給對方,交流會因此出現中斷,甚至中止,進而導致失敗。因此,若想在社會上游刃自如,不僅要有新的思想和見解,還要能在別人面前很好地表達出來。

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常常會給一個人帶來美好的人生,也是成就一個人一生的財富。

我們採用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當一個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那麼他就會有更高層次的歸屬和自我實現的需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的觀察學習,認為個體常在社會中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學習,學習到自己尚未表現的任何行為是學到怎麼做,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參加小組活動可以給小組成員更多的學習機會;鏡中自我理論,通過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和反映,從而建立我們自己的形象和自我評價;還有人本理論,羣體動力學理論和社會衝突理論。

 三、小組性質及活動介紹

1、小組名稱:喜歡自己,表現到底

2、小組形式:培訓小組

3、舉行時間:20xx年12月4日――20xx年4月30日

4、小組時間:每週6晚上18:00―20:00

5、小組地點:黑工程文管樓w202

6、小組對象:在校大學生

7、小組規模:xx人―15人

四、小組目標

通過6次的小組活動,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平台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廣大大學生從與身邊的'人開始練習語言表達,練習適應時代生存的謀生技能,為今後的就業面試和發展搶佔機會。

 五、具體目標及評估指標

(一)具體目標:

1、形成小組的凝聚力,和成員的歸屬感;

2、組員之間能夠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互相幫助;

3、首先使組員學會傾聽他人,在傾聽他人的觀點基礎上再發表自己的觀點;

4、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可以加一些身體語言。

(二)評估指標:

1、理解他人意思,口齒清晰、流暢;

2、內容有條理、富邏輯性;

3、他人能理解並具有一定説服力;

4、用詞準確、恰當、有分寸;

5、説話帶有一定的身體語言。

 六、組員的招募

此次活動的所有組員都在黑龍江工程學院內招募,具體的招募方式有版報(附錄1)形式來進行招募。如果招募的人員過多,我們將召開“座談會”,瞭解他們的期望,同時進行人員的刪選。

 七、小組的活動階段

名稱活動目的活動安排備註第一次緣聚你我1、瞭解小組的目的;2、組員之間相互認識,打破陌生3、定契約1、領導者介紹活動目的2、熱身活動:大風吹(站在中間的人説出一個特點,身上有這個特點的人在最快的時間找到自己的新座位,看誰最後流到中間)3、連環炮。(第一個人説出自己的名字和家鄉,第二個人説出前一個人的名字和家鄉在介紹自己,第三個人將前兩個人的名稱和家鄉都重複一般,在介紹自己,往後的人依次繼續,直到最後一個人結束)4、拋物換名。5、尋找相似點。(找小組成員之間每個人都有的特點)6、訂立契約。

畫筆一盒

a4紙n張

第二次同舟共濟1、培養團隊的凝聚力和增強組員的歸屬感2、培養組員的自信3、設每個人給瞭解自己1、熱身活動:進化論(每個人最開始都是雞蛋,每兩個人石頭剪刀布,贏得升級為小雞,小雞和小雞之間石頭剪刀布,贏得升級到鳳凰,輸的退化為雞蛋)2、齊心協力飛起來(組員齊心協力將一人抬起來,轉3圈)3、信任背倒(一個同學向後倒,其他同學接住他)4、我最成功的三件事

5、作業:準備3分鐘的自我介紹

畫筆一盒

a4紙n張

第三次傾聽心聲1、學會傾聽2、發現別人的優點3、組員之間相互接納

1、熱身活動:天氣預報(向組員説一説這一週的心情)2、完成作業,自我介紹,其他組員可以給與點評,他的缺點或長處。3、我是誰(每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看看能寫出多少個“我是誰”並給大家分享為什麼我是)4、作業:每個人準備1個3分鐘的小故事

a4紙n張

第四次我型我秀1、鍛鍊組員的表達能力2、培養組員的豐富的肢體語言1、熱身活動:照鏡子(每兩個人一組,兩人面對面,一個人對着另一個人照鏡子做動作,另一個人學)2、小故事分享(在分享的同時,每個人都要帶一些肢體語言,其他組員給他評分)3、猜猜猜(所有組員排成一列,領導者給第一個組員出一個成語或是動作,在依次往後傳,傳的同時不許任何人説話,只需用肢體語言)4、溝通背對背(還是每兩個人一組,背對背,一個人將自己最開心的事情給另一個人分享,分享完談談他們的體會)第五次交流合作1、練習在特定環境中的語言表達2、1、熱身活動:突出重圍(首先選出一名成員做突破選手,其他人一起組成個圓圈,不讓突破選手衝進圓圈內)2、六頂思考帽(分成6個顏色的帽子,每個顏色代表一種含義:紅,代表情感表達;黑,批判的思想;白,提供數據;黃,説明事實情況;綠,進行創新;藍,大法官,誰違反自己的語言表達範圍,就會受到懲罰。分配完每個人的角色,大家對也問題進行討論)3、作業:每個人做一個小禮品報紙n張第六次依依惜別1、分享每人在6次活動的收穫2、對6次活動進行評估3、離別

1、熱身活動:同心圓(所有的組員圍成一個圓圈,每個人坐在後麪人的腿上)2、分享感受3、組員的期望(用問卷調查或組員口頭表達期望,同時對活動進行評估)4、互送禮物(將禮物貼上號碼,每個人抽到一張號碼卡片,是什麼號碼,那個號碼的禮物就歸誰)

5、依依惜別

調查問卷

 八、小組日程表

1、準備階段:20xx年12月4日―20xx年3月19日

整體策劃、需求評估、方案設計、培訓小組領導者、宣傳招募、篩選組員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4日

小組實施每週六一次,每次1個半小時到2個小時、督導及時督導

3、結束階段:20xx年4月25日―20xx年4月30日

評估小組活動的效果、領導者做總結報告

 九、預計的困難及解決方案

(一)預計的困難

1、成員招募不夠或招募人數太多;

2、組員的積極性不高,人員流失;

3、組員情緒太高,無法控制;

4、組員情緒過低,氣氛沉悶;

5、在小組進行時,組員之間可能出現矛盾;

6、還有可能出現次團體。

(二)解決方案

首先,對於人數問題,太多我們可以篩選,太少我們會繼續招募或用我們系同學;其次,對於組員情緒問題,就要靠領導者來調控,如果情緒太低,就弄一些活動來活躍一下氣氛;第三,組員之間出現矛盾,很大可能説明這個小組已經到了中期了,出現矛盾很正常,對於矛盾的解決,領導者可以利用活動讓矛盾淡化,例如:準備一個比賽,分成兩組,讓有矛盾的2個組員分到一組,讓他們再同其他人的較量中形成一個團體來對抗另一個與他們敵對的團體,這樣他們的矛盾就慢慢淡化了,因為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最後,次團體問題,就需要領導者主動去打破這個次團體,將他們分開或再加入其他成員。

 十、評估方法

1、領導者反思,領導者每次開展完活動後都要寫日誌,一方面為了督導,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領導者自己反思,瞭解每個組員每次的變化及他們的需求。

2、通過問卷法對組員進行評估(問卷見附錄2),調查的結果可以用spss進行處理分析。

3、運用觀察法評估,領導者或助手通過觀察組員6次活動的前後對比,看是否有很大的變化或是語言表達方面的提高。

4、實戰評估,我們設定一個環境,讓他們來進行一次演講或是一次辯論,看他們在語言表達方面是否有提高。

十一、財政預算

1、活動用品費:a4紙25元,畫筆5元

2、印刷費:調查問卷印刷費5元,版報xx元

3、其他場地向學校申請。

活動經費預算總計:45元

小組工作計劃書3

姓 名 姚紅義 學 號 201220822191 班 級 12級社工2班 指導教師 馬澤春

20xx年7月

小組名稱: 規劃未來

小組計劃書

指導教師:馬澤春

組員: 穆山杉、魏冬雪、李雲思、鄧夢齡、何敏慧、陳竹君、遊娜、高曄偉、

王晶

理念:

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看不到自我的優點,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相反,如果一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因此,恰當地認識自我,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自我調節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認識和了解自己,但,到最後仍然不能百分之百地認識。只是認識的程度不一樣,認識和了解自己越多,走的彎路就會越少,不管是工作、生活還是愛情。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自我瞭解程度比較高的,只有認識和了解自己才知道什麼樣的事情適合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用什麼方法方式去面對!人一生都在不斷的成長,想更多的瞭解自己就是,不斷的去做事,不斷的去犯錯,不斷的自我檢討,不斷的自我總結。不時的安靜下來進行自我對話,和自己溝通!

在自我瞭解、自我體驗、自我反省後,又一重要議題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人生規劃。人生規劃有近期和遠期之分,近期規劃可以讓自己生活的更有條理,遠期規劃可以讓我們有一個目標,並朝着目標而邁進。規劃前,我們勢必會思考自己、思考人生,這又需要結合自己的自我瞭解和自我體驗,引發對自己的探索。所以對自己進行人生規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多同學平時很少思考未來,只着眼於現在,沒有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合理的規劃,所以如果能通過一些活動引發大家對人生的思考,進而合理規劃人生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業後讀研還是工作?選擇對口工作還是不從事於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日後在北京工作還是回到自己家鄉某出路?還有婚姻等等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

這個小組會引導組員思考人生,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怎麼實現,如何合理規劃,讓組員充分認識人生規劃的重要性。使用小組的方法介入可幫助對未來沒有思考的同學一個思考的機會,並且可以從已經有規劃的同學那裏獲得支持,使自己更願意去規劃人生。同時,小組相對於個案更能節省資源,小組的互動性比個案強,組員可以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來學習溝通技巧,為組員提供一個很好的溝通環境,讓組員在各種現實的溝通中提高自己。

另外,工作員又可以通過小組中間的互助,觀察到組員間的實質溝通狀況,比個案來得更直接,實際,便於工作員給予更合適和實質的意見和幫忙。

理論構架

一、庫利鏡中自我理論

庫利認為在於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通過感知他人對我們的反映和評價,從而建立起我們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他人猶如一面鏡子,我們正是從他人這面鏡子裏發現我們的自我。通過他人這面鏡子,也就是通過他人的反映和評價,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風度、行為、性格等是否合適,是否需要修正。我們對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對他人關於這一形象的想象,對他人關於這一形象的想象以及某種自我感覺,構成了我們的`自我認識。

因此,在小組中,每個成員的表現和變化都會影響到小組,小組整體的進程也會影響到小組中的每一個人。小組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動和真實的回饋,可以幫助組員在小組中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反映和評價,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沒有人生規劃的組員可以從已有規劃的組員那裏獲得啟發,使他們明白具有一個完整規劃的必要性。已有規劃的組員也可以向沒有規劃的組員提出寶貴建議。

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人的行為、思想、情感反應方式和行為不僅受直接經驗的影響,同時也受間接經驗的影響;行為與環境具有交互作用;觀察和模仿學習是學習的重要過程。人們通過觀察學和模仿他人的行為就可獲得改變,形成新的行為方式。

在小組中,每個成員都是一個資源庫,他們會在小組中真實地表現出各種適應性和非適應性的行為,他們也會分享各自的想法、經驗、感受。這樣,小組就提供給每個組員一個豐富的行為總彙,組員可以結合自己的風格,從如此豐富的表現和互動中尋找榜樣,進行觀察、模仿和學習,增加個人的適應性行為。 在小組中,組員的交流過程也是一個互相學習、相互影響的過程,組員與工作人員通過自己的語言與行為,為別人樹立一個觀察與模仿的榜樣。同時,組員也通過對別人的觀察與模仿,使自己發生一些改變。 三、生態系統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強調人與周圍系統的相互作用,強調人在情境中。小組可以看成是一個母系統,組員是一個個子系統。每個組員都會受到身邊環境的影響,也就是會受到小組整體、其他組員與工作人員的影響。所以,小組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好這些系統,對組員進行引導。

目標及目的

目標:引導組員對人生進行合理規劃 目的:

1. 引導組員思考自己

2. 糾正組員人生不需要規劃的錯誤觀念。

3. 讓組員思考自己近期的目標,以及應該如何實現目標

4. 讓組員思考遠期的目標,喜歡什麼樣的職業,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5. 最終讓組員對人生有個合理的規劃

所需資源

1.人手:工作者一名

2.財政預算

3.物資

白紙48張×0.1元=4.8元 筆9支×1元=9元 合計:13.8元

應變計劃

小組工作計劃書4

一、背景

兒童小組工作計劃書:通過在社區調查瞭解,名海社區共有國小生人數1690人。大部分都是隨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瞭解到有許多社區兒童有社交、網癮、厭學等成長方面的不良習慣,在國小四五年級年齡段的普遍問題是成長中有許多的不良行為,各種壓力和煩惱缺乏合理的舒緩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家庭原因,還包括來自社會輿論導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長想方設法把那些能出人頭地的一技之長融合到孩子的個性中去,卻忘記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溝通方式有問題,孩子心中積壓的東西越來越多,轉而接觸社會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許多不良行為,一發不可收拾,給健康成長帶來巨大隱患。正因為此,本小組希望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通過分享、支持、鼓勵,使小組成員加深自我認識,澄清角色和改善與家庭與社會支持網絡的關係,加強與同學、玩伴、老師、親朋好友等的交流,減輕成長中的煩惱和壓力,從而擁有積極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潛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會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則,社會工作者尊重每個組員的個體差異。

3、個別化原則,每個人都應當有權利和機會發展個性。

4、保密原則,社會工作者保護每個小組成員的隱私。

5、不批判原則

三、理論架構

1、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人的需要層次可以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滿足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與別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避免恐懼和焦慮;歸屬和愛的需要是希望與他人建立感情的聯繫(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等)或被羣體接納;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還包括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希望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體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潛能。有成長問題的孩子他們的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不能被滿足,這往往會導致案主在今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社交困難、厭學、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會工作者在協助組員解決問題時,應協助兒童增強溝通與交流能力,培養兒童的分享與團隊協作意識,矯正兒童的不正常行為,減輕兒童的心理壓力,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2、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埃裏克森首先根據自己的臨牀跨文化觀察,將人格發展分成各有側重、互相連接的八個發展階段,埃裏克森認為個體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都會面臨一個確定的主題,或是説一個特定的`心理危機。而每一個危機都涉及到一個積極的結果和一個消極結果,所謂積極結果就是指由於特定心理危機得到恰當地解決而使這個危機所對應的發展階段對人的人格所產生的積極的影響,同樣,消極結果是指某個發展階段對人格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因此,本小組將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基礎,通過一系列活動正確引導組員的思維,矯正兒童的異常行為,舒緩兒童成長中的壓力,滿足他們自身的需要。

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相關理論。

主要涉及的是學校、朋輩、家庭及文化等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

四、目標及目的:

目標:為兒童提供一個相互溝通的平台,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目的:

1、讓組員全面認識自我,提升自信;

2、學會溝通、聆聽等技巧;

3、構築兒童互助網絡,為兒童減壓;

4、讓組員學會關懷,學會與人合作,增強團隊意識。

五、服務對象:

名海社區10—12歲兒童

六、小組特徵:

1、性質:成長小組

2、節數:四節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時間:下午3:00至4:30

5、地點:名海社區活動室

6、人數:8至12人

七、招募方法:

1、在小區內張貼海報;

2、在樓棟的電梯口處張貼通知;

3、通過工作站或者管理處電話招募;

4、工作人員親自上門招募。

八、每節活動計劃

第一節活動內容

日期及整節活動時間: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組員之間的相互認識,團體意識的初步形成

第二節活動

時間:4月26日15:00至17:00目標:提高組員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第三節活動

時間: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目標:提高組員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第四節活動

時間: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九、經費預算

十、預計困難與應變措施預計困難

1、招募不到足夠的組員;2、組員熱情不高,參與性不強;3、在小組活動過程中組員渙散;4、組員太調皮。

應變措施

1、社工親自上門招募,或者邀請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的孩子參加;2、活動之前相關的評估;

3、在活動開展之前與小組成員訂立契約;

4、活動環節儘量設計的有吸引力,遊戲可往小孩子喜歡的類型選擇。

十一、評估方法

1、小組開展之前訪談與最後一節的問卷評估。 2、小組每節的組員分享與意見。 3、工作人員的觀察。 4、出席率與參與及投入程度。

小組工作計劃書5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教育辦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加強課題的規範管理和深入研究,充分發揮教育科學研究在提升教育品質、提高學校內涵、促進教師成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學校教育的特色發展。

二、主要工作

(一)用心開展基於問題的專業閲讀

教師們圍繞自己的課堂教學和研究課題,多讀一些“教育新理念”“課程改革”和“教育隨筆類”等方面的理論書籍,要把讀書、研究、寫作緊密結合,走“讀研寫”一體的發展路徑。在專業閲讀中,教師們要制定好讀書計劃,撰寫讀書筆記,撰寫讀書心得,用心參加教育辦組織的讀書論壇活動和歷城區教科室組織的校長讀書論壇、班主任讀書論壇和教師讀書論壇活動。

(二)創新科研方式,用心開展各級科研活動

各教研組和課題組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用心開展課題研究和交流研討活動。各課題組每學期至少舉行1次鎮本科研活動,並及時做好活動資料整理工作。每次科研活動要有計劃,有安排;有活動過程資料,如:課例、發言材料、照片等;有活動總結;有活動記錄。

(三)加強骨幹教科研隊伍建設

學校歷城區科研學術帶頭人和歷城區名校長、名教師,要根據歷城區教育局和歷城區教科室的工作安排參加各項活動,發揮自身的帶頭示範作用,加強學校骨幹教科研隊伍建設。

(四)加強課題管理與研究工作,提高課題研究實效

1、用心開展微課題研究

各教研組和教師們做好微課題的申請、立項、成果推介等工作。本學期將透過微課題成果展示,來推進學校微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透過微課題研究,培養教師反思意識和科研習慣,提高教師科研潛力,提升學校日常教學實踐的科研化水平。

2、參加各課題研究協作組開展的研究活動

教科室把全區“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項課題,按照研究資料,劃分了12個課題研究協作組,我校2個課題組要用心參加相關協作組的活動。

3、加強科研過程管理

進一步落實《歷城區科研工作常規》,加強學校立項課題的過程性管理。加強課題電子檔案建設,力求各項資料完整、科學。各級課題的研究應以適當的活動加以推進和深化,區級課題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鎮級現場活動展示,並做好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學期末科研督導評價此項工作。

4、做好“十二五”各級課題的結題鑑定工作

學校歷城區“十二五”規劃課題“學校文化建設與生活德育研究”和“國小語文教學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方法研究”已進入結題鑑定階段。課題主持人要做好課題的`總結、梳理、提煉工作,並按照歷城區課題結題鑑定要求,準備好課題鑑定材料。課題鑑定要提出申請,然後採取會議鑑定和通訊鑑定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結題。會議鑑定的主要程序是課題主持人宣讀課題研究報告、專家組質詢、查看課題研究過程材料、專家組宣讀鑑定結果。教科室將遵循“寬進嚴出”的策略,嚴把結題關,對沒有實質性研究成果的課題將不予結題。各級立項課題務必在20xx年12月底做好課題的結題鑑定工作。

(五)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平台,推廣先進經驗

1、以《歷城教科研》和歷城教研室網站為平台,及時交流、提升並推廣先進學校和教師在研究中出現的先進做法。《歷城教科研》包括卷首語、理論前沿、研究動態、特色建設、課題研究、課程教學、三名工程、讀書隨筆等欄目。老師們用心投稿,學校將教師的投稿狀況納入教師考核。

2、充分利用《當代教育科學》《山東教育》《中國教育學刊》《濟南教育》等平台,推廣自己的成功經驗。

小組工作計劃書6

“痛風性關節炎日常防護”自我管理小組計劃書

一、活動名稱:痛風性關節炎日常防護小組

二、活動背景: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生活條件更優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

開始變得不健康,許多老年人因為遺傳的因素和不均衡的飲食誘導了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從醫學角度分析,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障礙和血尿酸持續升高而引起的疾病,痛風性關節炎是其中的一種。較之於其他老年人慢性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等),痛風的日常防護更簡單一些,只要控制好飲食,讓身體的嘌呤指數與血尿酸指數處在正常範圍內,並加以適當的訓練,痛風患者一般能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考慮到老年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對於痛風的認識、日常防護相關知識和痛風藥物的正確使用沒有系統的瞭解,為了使他們能瞭解更多有關痛風的知識,能通過自我管理預防痛風性關節炎的反覆發作,我們選擇開展這次為期六次的痛風性關節炎日常防護自我管理小組。

三、理念:

四、理論架構:

1、馬斯洛需求理論: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它們構成一個有相對優勢關係的`等級體系,一種需要滿足之後,另一個更高的需要就立刻產生,成為引導人行為的動力。(社會心理學.人民大學出版社.沙蓮香)人類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才能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我們開展小組的目的就是儘量滿足組員的生理需要,讓組員能夠保持基本的健康狀態,並且滿足組員的心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力求組員在滿足最基本的兩個需要之後能夠追求更高的層次的需要,讓他們仍然能發現和實現自我價值。 五、活動目標: 短期目標:

1. 幫助組員系統地掌握痛風性關節炎的病理常識

2. 掌握痛風性關節炎飲食注意事項,制定適合自身的飲食清單

3. 改善整體健康狀況,舒緩痛風性關節炎及其他併發症症狀,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長期目標:

1. 預防痛風反覆發作

2. 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與運動習慣

3. 建立社區支持網絡 六、活動內容:

1.小組性質:支持性封閉式小組 2.工作對象:患有痛風性關節炎的老年人羣 3.預計參加人數:7~9人 4.小組週期: 20xx年10月

5. 聚會次數及主題:6次聚會圍繞如何運用自我管理理念以及相應的方法有效控制痛風的惡化。

7.人手編配:

8.資源:(1)硬件資源:多媒體設備

(2)經費資源: (3)督導資源:

七、招募及宣傳手法: 八、工作時間表

九、草擬每次聚會計劃

十、預計困難及應變計劃: 十一、評估方法

十二、程序安排:(見附表) 十三、財政預算:

小組工作計劃書7

一、指導思想

興趣小組活動目標開放,不以知識為唯一目標,強化“過程”意識,淡化“結果”意識,收穫在於學生各方面的鍛鍊、提高、創新,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受歡樂有趣,增長才幹。在活動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生存、關注環境、關注學習、關注發展,通過探究、交往、創造等實踐活動的體驗,促使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實現對體育文化的吸收、體育技能的運用和思維的創造。籃球發展到現在,已不僅僅是一種體育活動,而是成為了一種文化,影響到了國小生。從“生活體育,體育生活”的角度出發,在籃球的活動中適時、適當開展籃球欣賞和模仿活動,是國小生活動的一種補充,是符合體育新課程理念的。

二、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加強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提高體育活動的實用性。讓學生在遊戲情景中學習籃球技能,提高體育欣賞能力,發展學生手臂力量及身體協調性,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讓學生通過相互觀察、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評價,不斷提高動作質量,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能力、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

三、學生學情分析

國小生正處在生長髮育時期,肌肉彈性差,小肌肉羣比大肌肉羣發育較晚,他們的骨骼、肌肉以及內臟器官發育不完善。他們的合作意識逐漸加深,對團體競爭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注意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態度,並通過語言或表情來表現自己的情緒。同時他們具備國小生時期的年齡特徵,愛玩、好動、模仿力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比較能夠接受語言激勵。

四、教學重點、難點

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進一步提高的籃球的基本技術,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籃球技術的掌握和對比賽的理解。

五、教學措施

1、多學科整合

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必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這樣,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發揮,並且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審美教育,從而充分發揮了體育教學的綜合效應。

2、個性化學習

力求在活動中目標分層化、組織遊戲化、學生個性化。學生在練習中進行更大地選擇,學習方式可以選擇,器材可以選擇,方法可以選擇等,讓學生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3、遊戲化教學

抓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運用遊戲比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玩中學、賽中練,進而達到提高動作技術能力的目的。總之,為了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而努力!

六、活動進度安排

第一週熟悉球性:拋球、胯下“8”繞球

第二週熟悉球性:背繞球、雙手相互傳球

第三週傳接球練習:兩人近、遠距離傳球

第四周傳接球練習:三人相互傳接球

第五週熟悉球性:左、右手運球。

第六週熟悉球性:運球繞障礙跑。

第七週運球:繞“8”字跑、左右交換跑

第八週運球繞障礙跑、接球跑

第九周追球跑、跳起接球

第十週投球練習:手形講解、徒手練習

第十一週運球繞障礙跑、接球跑

第十二週近距離投籃

第十三週投籃練習:分組進行投籃比賽

第十四周定點投籃

第十五週罰籃練習

第十六週

第十七週

小組對抗籃球比賽

小組工作計劃書8

一、小組理念

人際交往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自我的發展、心理的調試、信息的溝通、各種不同層次需求的滿足、人際關係的協調,都離不開人際交往。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善於交往、都希望通過交往建立良好的關係,這些良好的關係可以使個人在温馨怡人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生活和工作。而在當代大學生中,人際交往卻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難題,通過觀察和總結二,這部分人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缺少知心朋友。他們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係也不錯,但感覺缺少能互吐衷腸、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因此他們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2)與個別人難以交往。他們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和特定個人交往不良,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由於相處不好,常會影響其情緒,成為一塊“心病”。

(3)與他人交往平淡。這類同學交往面比較寬,但都是淺層次的交往,沒有影響力,彼此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了解,並沒有產生友誼,這種人際關係難以滿足要求,所以他們多會感到空虛、孤獨和落寞。

(4)感到交往有困難。他們渴望交朋識友,但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以及本身個性缺陷和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如人意,感到苦惱,希望改變。

(5)社交恐懼症。這類同學對人際交往過於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交往中有緊張、恐懼、面紅耳赤、心跳加速等現象出現,常陷入焦慮、自卑的情緒,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和成長。

(6)抵制交往。前幾類都有交往的意願,而這類同學卻缺乏交往的願望和動機,他們故意自我封閉、孤芳自賞或存有怪癖。

大學生在具體交往中表現出以下特點:以人格平等為基礎;交往對象、範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較單純的精神性;期望值與理想較高;交往中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較強。一部分同學由於很少融入一些實際活動中,導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也就對自己在所處環境中的地位與角色不能正確的認識。因此,在具體的交往活動中便出現了各種“交往不適症”或“交往綜合症”。經歷各種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給他們留下一些陰霾;嚴重者心靈扭曲,精神紊亂,甚至自傷或他傷,給自己、他人、社會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我們設計的這個小組,就是讓組員在小組活動中認識自我和他人,瞭解和學習人際交往的原則、理念和方法,體驗人際交往的感受,與他人友好互動,從而解決自身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增強自信心和對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宿感。

二、理論基礎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如果個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滿足了,那麼就會出現感情、友誼和歸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學等對其表現愛護和關懷、温暖、信任、友誼以及愛情等。他們還渴望自己有所歸屬,被人認同和承認,成為集體中的一員。交往動機是個人交往行為的內部動力,是引起交往活動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同時,斯普蘭格(nger,1924)將青年期形容為“第二次誕生”。在這一時期,人的社會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際關係不斷複雜起來,也開始學會深化體驗人際關係的內涵,並希望能熟練掌握與人交往的藝術。美國心理學家舒茨在《人際關係三維理論》一書中,提出了人際交往的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並在人格特質觀點的基礎上闡明瞭這種人際交往的三維傾向,呈現出主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和被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人際交往的心理基礎包括認知、情感和言行。認知是人際交往的前提,人與人的交往首先通過感知、認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關係。情感是人際交往的調控因素,如滿意、厭惡等。言行是人際交往溝通的手段,即通過言、情、姿、行等達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組活動中,組員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際交往的相關理論,加深對自我的認識,改正自身人際交往中存在的缺點,學習並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認識,學會與人溝通,改善人際關係,表達、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組設計

小組目標:提高組員的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改善其人際關係。

小組目的:

1、引導組員認識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從而為尋求良好人際交往進行積極地自我探索和行為認知。

2、在活動過程中增強和改善組員間的溝通交流,積極運用各種交往技巧。

3、鼓勵組員積極地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在此過程中學習、反思、提高和成長。

服務對象:希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際關係的同學

小組性質:學習、發展性小組

活動次數:六次

小組人數:6-8人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滄波園校區社會工作系實驗室

招募方法:

1、與之前參加過我係其他同學開展的小組活動的同學聯繫,邀請其中有意繼續參加小組活動的同學參加我們此次的小組活動

2、在學校內張貼招募海報

3、到學生班級和宿舍進行介紹併發放宣傳單頁

若人數過多則先對報名者進行了解,然後篩選部分合適的報名者入組。

工作員分工情況:共三名工作員,一名為主持人,兩名為助理工作員,其中一名助理工作員負責對活動進行記錄、填寫小組活動記錄表,另外一名助理工作員負責對小組活動進行評估、填寫小組活動評估表。

小組工作計劃書9

1、小組名稱:

老年生活趣多多

2、理念:

凱文的活動理論認為,活動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動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滿意和更能適應社會,主張老年人應該通過新的參與、新的角色來改善老年人由於社會角色中斷所引發的情緒低落,在新的社會參與中重新認識自我,從而把自身與社會的距離縮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老人們的“空巢感”,社會工作者可以直接針對社區空巢老人開展各種專業性的`介入活動和非專業性的娛樂、學習活動,如開展空巢老人小組活動,與老人接觸與交流,鼓勵老人們擴展社會交往領域,積極加入户外社會活動,以此減輕或消除由於空巢而產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問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

3、目的及特別目標: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興趣愛好,根據他們的興趣開展相關主題的學習、分享小組,豐富老年人的興趣愛好,減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豐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別目標:使參與小組的老人更多的認識社區內的老人,擴大他們的社交領域,從而使他們的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4、活動內容:

小組性質: 學習型、分享型小組

工作對象: 空巢老人

參加者人數:8人

小組週期: 一週2次

聚會次數及主題:

第一次

1.彼此相識,瞭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興趣愛好

2.介紹小組活動目的

第二次

1.分享、學習老年保健知識

第三次

1.分享、學習生活小常識

第四次

1.淺談養花知識,交流養花經驗

2.總結小組活動

3.照相留念

4、招募及宣傳:由居委會主任推薦,工作員挑選了6位空巢老人作為此次小組成員。

小組工作計劃書10

一、背景資料 1、工作人員資料

社會工作專業09級學生 ; 沈可仁、陳詩梅、符瑩; 督導:張源老師 2、小組名稱

Talk to Her/Him——男女大學生溝通促進小組 二、構思理念 1、問題界定

湖南商學院社會工作0901班原有23名同學,自大一以來,先後經歷了4名同學的轉系或轉校,現只剩19名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數較少的班級中,同學們的交流明顯不足,特別是男女生之間的交流極度缺乏,為了促進本班男女生之間的交流,同時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特開辦促進性小組。 2、需要評估

●本班男女同學缺乏溝通,忽視了與異性交流的重要性。●促進本班男女同學之間的交流將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人際交

往的技巧。

●本班男女同學之間的有效溝通將幫助他們克服在異性面前的

緊張與不安,讓他們更好地走出校園、走向社會。

●對可能出現的發生在男女同學之間的偏見或誤解的預測和預

防。

3、分析問題成因及可能導致的長遠性後果

●一般來説,同學們都更傾向於與同性交流,男女同學在同性

面前的交流頻率更多、隨意性更大,例如在同性面前交流的話題可以很隨意。但是在異性面前,考慮到對方的興趣愛好可能與自己不一致,害怕冒昧的談論一些話題可能會涉及對方的隱私或對方不感

興趣,所以促進本班男女同學之間的交流,可以緩解異性間的尷尬氣氛。

●由於男女生之間存在很多的不同之處,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

不必要的偏見或誤解。所以讓組員加深對對方的瞭解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 4、介入點及介入策略

介入模式的選擇:社會互動模式。

介入策略:通過小組成員的交流和討論來解決男女同學溝通障礙問題。

三、小組性質及互動簡介 1、小組名稱

Talk to Her/Him——男女大學生溝通促進小組 2、小組形式

組織性質為非自願的封閉性小組,具有發展性功能。 3、舉行日期

一週一次,每週週三上午 4、小組時間

鑑於每堂課的時間有限,建議每次小組活動為35分鐘左右,即11:00——11:35。 5、小組地點

位於鹹嘉4棟2樓的心理健康中心活動室。 6、小組對象

社會工作專業0901班全部學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12人。 四、整體目標

促進本班男女同學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同學們能夠更好的掌握與異性交流的技巧,同時增強本班凝聚力。 五、具體目標/評估指標

目標1、初步加深男女同學彼此間的瞭解,以逐步促進雙方的交流。

目標2、對可能出現的偏見與誤解進行預測與評估,並設想適當的解決方法。

目標3、評估男女兩性之間的差異性,分析性別在自己人際交往過程中產生的影響。

六、第一次小組活動的計劃和日程 第一次小組活動

日期:20xx年5月11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1:00——11:35

目的:小組成員相互瞭解,促進男女組員間的溝通與交流。

根據本班學生花名冊,確定本班所有同學為小組成員。 八、工作日程表

第一次小組活動:20xx年5月11日上午,在心理健康中心活動室。本次活動的目的是使組員相互瞭解,並促進男女同學間的.交流。

第二次小組活動:20xx年5月18日上午,在心理健康中心活動室。

九、預計困難及解決方案

困難1:是否會有組員不願意袒露心聲,不能達到此次活動的目的。

解決辦法:在小組活動時,儘量鼓勵每一位組員發言,在必要時可以指明某位組員進行發言。

困難2:在小組討論及互動過程中,仍然出現同性之間交流多的現象。

解決辦法:工作人員在活動過程中,應儘量引導男女同學進行異性間的交流。

困難3:是否會有組員對小組活動的興趣不高,如何讓大家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解決辦法:在活動時要儘可能顧及到全部組員的情緒,使大家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 十、評估方法 1、對結果的評估

評估方法:工作記錄、結果報告。 2、對過程的評估

評估方法:觀察、工作記錄、問卷 十一、財政和其他資源的預算 1、地點和設備

一個相對安靜的活動空間:心理健康中心活動室。 比較舒適的椅子。 一些紙和筆。 2、人力資源

本次促進性小組不需要太多的其他資源,需要三名社工專業的學生以及一名同時具備理論與實踐的督導老師。

小組工作計劃書11

活動目的: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學生青年志願者應繼承併發揚這一優良傳統。據瞭解該社區有很多空巢老人,我們將組織志願者們進入社區,對這些老人們提供服務。給老人們帶去大學生青年志願者的'問候,並通過志願者們的努力及熱情增加老人們晚年生活的樂趣。

參加人員:負責人2人,領隊7人、志願者50人,共計57人。(附件1)

活動內容:

1、向全院學生徵調志願者;

2、志願者選拔;

3、志願者培訓;

4、根據需服務老人的要求分配志願者;

5、志願者與老人們進行交流,瞭解老人的需求;

6、志願者進入老人家進行服務;

7、召開志願者會議,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

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日

未來時間策劃:每週星期六、星期天下午約4個小時。(具體和社區工作人員聯繫,同時考慮志願者的時間)

活動地點:安x建寧路社區

活動注意:1、與社區取得聯繫,並由社區工作人員提供需要服務對象;

2、志願者擇優錄取,以保證服務質量;

3、志願者服務時間至少一個服務週期,即八次服務(兩個月);

4、確定志願者人數及名單;

5、志願者服務時需帶學生證、志願者協會會徽;

6、活動過程中老人需填寫“義務家教服務記錄表”,個服務週期結束後由老人對志願服務提出綜合意見及建議;

7、活動每週期結束後根據老人們的意見開會總結,並不斷改進;

8、整個活動結束後由社區負責人對活動提出意見、建議及評價;

9、最後活動結束後,我們根據各方意見評出優秀志願者兩名,並給以一定的獎勵;

10、在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若發現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老人,需及時我們反映,我們會將次反映給社區,並配合社區及時的幫助解決老人的問題。

小組工作計劃書12

一、背景

隨着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繁忙,生活、學習、情感壓力增大,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對於心理壓力,一般人都簡單得想辦法宣泄掉,在感覺上可能暫時地輕鬆,然而,如果沒有找出內在的真正原因,及時進行心理梳理和調整,宣泄的方法將會很侷限。進大學之前老師總對我們説讀大學就不那麼辛苦了,再堅持一下就好了,讓我們總是懷着“大學就是天堂”的心理,然而當我們真的經歷過大學生活後,卻會發現,大學生活中也存在着許許多多的問題與挫折。當代大學生面臨的生活壓力確實很大。希望通過小組活動的專業方法,幫助存在壓力的本校大學生,找到生活的動力和希望,減輕壓力。

二、理論框架

1、舒茲的人際需要理論

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

(1)包容的需要

(2)支配的需要

(3)情感的需要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壓力就會產生。

3、小組動力學:試圖用團體動力學理論來解釋社會實際問題。

三、目標及目的:

總體目標:在娛樂休閒的同時,達到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情緒表達與疏泄,並提高大學生生活能力的目標。

具體目的:

(1)通過組員們在活動中的交流和經驗分享來自由地表達自己,也增強其對他人的瞭解;

(2)幫助他們形成屬於自己生活的.朋友圈,每個組員至少能與小組中的兩個以上成員形成一個朋友圈,方便日後的交流。

(3)協助小組成員學會感知壓力,減少壓力來源,使其順利成長和發展。

(4)幫助學生認識和分析在生活中的困難,解決存在的問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建立起自信及良好的人際關係。

四、服務對象

樂山師範學院的在校大學生

特點:學生在大學生活中面臨的各方面壓力大,帶來的焦慮情緒,不知如何處理。

五、小組特徵

1、性質:成長小組,自助或互助小組

2、持續時間:4周(20xx年12月31日至1月26日)

3、小組規模:共組織兩個小組,每組8位服務對象,1位小組領導,1位觀察員。

4、活動頻率:一週一次

六、招募方式

1、服務對象自主報名參加:

(1)通過Q羣、微博、微信,校園貼吧,校園網等網絡手段宣傳招募信息;

(2)在校園宣傳欄張貼海報的方式宣傳招募信息。

2、邀請服務對象參加:社工在校園範圍內進行相關調查後親自邀請對象參加。

小組工作計劃書13

一、理念

大學學什麼?除了知識外,最關鍵、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學生應該培養各種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學習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説過: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於各種社會關係之中,如何理順好這些關係、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問題。大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就已決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大學校園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將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更是如此。

如今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隨着人際關係社會性的不斷強化,人們思想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強,現代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變得越來越錯綜複雜.在現今的大學校園裏,大學生們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或因為共同的理想抑或是某種特定目的,而走到一起,結成一個個或大或小的交際圈.每個人都會擁有或多或少的若干圈子,而這些圈子在他們心中佔有不同的分量,有親有疏,有明有暗.當代大學生的交際小圈子,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大概可以分為五大類型

(1)缺少知心朋友。大多數人看來,他們都能夠正常交往,可是他們所交往的朋友中沒有人可以交心,朋友多但“知己”沒有,所以他們多會感到空虛、孤獨和落寞。

(2)與個別人難以交往。他們往往和大家都能成為朋友,但是會和某一個人難以溝通,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由於相處的不好,引起他們的不滿和氣憤。

(3)交往有困難。這一類人渴望交到朋友,但是他們不知道採取什麼方法和大家成為朋友,可能是自己有自卑感或者心理障礙,這使得他們苦惱,但是很無奈。

(4)交友恐懼。這一類人對於人際交往過於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交往中有緊張、恐懼、面紅耳赤、心跳加速等現象出現,常陷入焦慮、自卑的情緒,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和成長。

(5)不想交往。這種類型與其他有所不同,這類人故意自我封閉、孤芳自賞或存有怪癖。

現代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是以人格平等為基礎;交往對象、範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較單純的精神性;期望值與理想較高;交往中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較強。有的同學由於很少融入一些實際活動中,導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評價,也就對自己在所處環境中的地位與角色不能正確的認識。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就會有“交友恐懼”或“交友困難”。面對這種人際交往帶來的心理壓力,往往會使這部分人的心理有陰影,很可能使一部分人心裏扭曲,在一瞬間爆發。

設計這樣一個小組,就是讓所有組員在小組活動中互相認識、自我認識、瞭解和學習人際交往的原則、理念和方法,體驗人際交往的感受,與他人友好互動,從而解決自身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增強對自己的信心,更好的與人交往。

二、理論基礎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如果個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滿足了,那麼就會出現感情、友誼和歸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學等對其表現愛護和關懷、温暖、信任、友誼以及愛情等。他們還渴望自己有所歸屬,被人認同和承認,成為集體中的一員。交往動機是個人交往行為的內部動力,是引起交往活動的直接原因,而交往需要又是交往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動機產生的基礎。青年期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因為他決定着我們未來的生活,在這一時期,人的社會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際關係不斷複雜起來,也開始學會深化體驗人際關係的`內涵,並希望能熟練掌握與人交往的藝術。美國心理學家舒茨在《人際關係三維理論》一書中,提出了人際交往的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傾向是包容、情歌和控制,並在人格特質觀點的基礎上闡明瞭這種人際交往的三維傾向,呈現出主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和被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人際交往的心理基礎包括認知、情感和言行。認知是人際交往的前提,人與人的交往首先通過感知、認知、理解才能建立一定得關係。情感是人際交往的調控因素,如滿意、厭惡等。言行是人際交往溝通的手段,即通過言、情、姿、行等達到交往的目的。在小組活動中,組員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注意理解和把握人際交往的相關理論,加深對自我的認識,改正自身人際交往中存在的缺點,學習並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以提升認識,學會與人溝通,改善人際關係,表達、完善、超越自我。

三、小組目標與目的

1、目標:提高組員的人際交往能力,改善人際關係。

2、目的:

(1)、引導組員認識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學會溝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2)、在小組活動中增加組員之間的溝通,學會交流的技巧,鼓勵大家樹立自信心,積極的交往新的朋友。

四、小組成員

(1)資格:本校大一或大二的在校大學生

(2)特點:想改善人際關係和不善於交流的同學

五、活動特徵

活動次數:四次

小組人數:8~12人

活動時間:20xx年6月28日星期日

活動地點:北京科技大學延慶分校(具體地點隨活動改變)

招募方法:

1、找同年級或者同班的同學自願參加。

2、在學校內張貼招募海報

3、在學校論壇內發招募帖

若人數過多則先對報名者進行了解,然後篩選部分合適的報名者入組。

小組工作計劃書14

一、理念----釐定需要(小組成立的目的)

1. 規範需要(專家需要):網絡日益發達,很多大二學生因為退出了學校社聯社團組織,空閒時間增加,因而在網絡上尋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網絡卻給他們帶來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損;②無心上學,學習成績下降;③道德意識弱化,嚴重者會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際關係的正常發展受影響;⑤人生觀、價值觀扭曲。

2. 比較需要:很多大二學生沉迷網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獨寂寞,同時可能受到戀愛問題的困擾,因此選擇網絡來逃避現實。

3. 表達需要:①很多大二學生有感情問題,會感到孤獨寂寞,選擇通過網絡來尋求精神支持;②來自家人和老師的壓力讓大二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從而沉迷網絡發泄和麻痺自己;感覺需要:大二學生對自己未來沒有較好的目標和定位,對大學生活感到迷茫無助;此外,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同輩羣體之間的相處交流有時會有相互誤導的作用。

二、理論基礎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這個小組的對象是華農大二沉迷於網絡的學生。由於這些大二學生正處在佛羅伊德所説的從青少年發展成為成人的一個重要轉折的青春期(19-21歲),在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衝突時,要經歷各種選擇的混亂狀態,往往會感到困擾和混亂,這是青少年期個體都不可避免的一個轉折點,這個時期,要幫助青少年重新審視及發現自身價值,增強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及處理各種混亂狀態的能力。

2. 埃裏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亂。埃裏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的不滿等社會問題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確認失敗的話,容易出現逃避、消極厭世等情況。即而一旦自我認同難以達成,長時期的角色混亂就會使青少年較難應付社會的挑戰。相反如果獲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較容易取得社會和職業的自我認同;

當他們有問題時傾向與同伴商議,而不是向家長請教。於是我們通過設立這一小組,加強同一問題或類似情況的青少年間的溝通交往,通過他人的反映和評價,重新樹立自我認知。3.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在小組的溝通技巧訓練中,會較多運用到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小組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是一個資源庫,小組提供了一個豐富的行為總彙。組內成員可以結合自己的風格,從如此豐富的表現和互動中尋找榜樣,進行觀察、模仿和學習,增加個人適應性行為,減少對網絡的依賴,學習到與人交際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論與斯金納的增強理論

正面增強--即特定行為後,滿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後,即給獲學校頒發嘉許狀。

在小組內,工作員會較多使用正面增強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強方面,如組員能適當使用所教授的溝通技巧的話,工作員將當眾給予愛的鼓勵。此外,會通過建立供組員觀察的模型,讓組員學習表達情緒的方法,從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標:

通過小組工作的方法,改變當前部分沉迷網絡的華農大二學生對網絡的態度,增強其辨別網絡虛擬和現實界限的能力,對自身價值進行合理定位,明確自己的責任,重回正常的大學校園生活,並提高其在現實中與人溝通的能力。 明確的目的:

①在一個學期的時間內,讓小組裏的成員們深刻認識網絡的利弊。引導他們學會思考現實與網絡的區別,在活動的.分享中,加強對沉迷網絡利弊的認知,不再沉迷於網絡,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對學習的熱情。

②讓小組成員走出網絡的小圈子,更多地關注自身的優勢和能力,發掘他人長處,找到自己的合適定位,在相互學習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自信心和關注點,從成員間的認同中,並通過同輩羣體的贊同認可找到改變自己認知與行為的巨大推動力量。

 四.小組成員:

對象:沉迷網絡,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上出現偏差行為的華農應屆大二學生資格:華農大內沉迷於網絡的大二學生(問題具有同質性),小組成員面臨的問題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認為為有必要進行小組治療的對象。

五.小組的特徵: 1.性質:治療小組 2.節數:5節

3.日期:20xx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時間:根據組員的空閒時間安排

5.地點:小組工作活動室(地點可能因活動性質而有所更改) 6.人數:8名華農大二學生

六.招募計劃:

1.招募時間:20xx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華農大宿舍區內張貼海報;

②到學院跟老師瞭解情況,並致電合適對象;

③在華農大宿舍區內擺攤位供學生諮詢,特別是大二學生; ④利用網絡宣傳途徑(Q羣、微博、博客)

⑤到校內心理諮詢組織(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況,尋找合適對象 3.招收方法:在社區社會工作辦公室交收活動報名表

 七.各個階段活動

小組初期階段(第一節)

社工:李A

組員:黃B、李C、樑D、樑E、劉F、吳G、唐F 時間: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動安排:

通過初級階段組員的相處,各位組員之間加深了對彼此的認識,為接下來的小組活動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社工:樑E

組員:黃B、李C、樑D、李A、劉F、吳G、唐F 時間:20xx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動安排:

通過參加此次活動,組員們能加深彼此之間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際關係。此外,組員也能逐漸認識到之前自己沉迷網絡的種種弊端,並且形成了一種決心,要真正擺脱網癮,重回精彩的現實世界。

通過前幾次的活動,小組的大部分成員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滿足,增強了對自身的認識與瞭解,加深了對沉迷網絡危害的認識,在積極的反思中尋求正確的生活態度。

小組結束階段

社工:黃B

組員:李A,李C,樑D,樑E,劉F,吳G,唐F 時間安排:20xx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動安排:

組員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組員以自勉與相互勉勵的形式告別小組,開拓新生活。組員雖有一定的離別情緒,但不阻礙他們面對新生活的決心。

八.所需資源:

1.人手:社工2名、義工2名(將邀請中心內的義工小組其中兩名組員擔任。其中一名協助

工作員作小組並負責雜務;另一名則負責在小組進行時,看管參與活動的組員,但要視情況而決定人手是夠需要增加或取消這項工作) 2.物資與經費預算

小組工作計劃書15

小組名稱:戒除手機癮(大家可以另外想個好聽點的名字) 活動地點:北八活動室 參與人員:小組10名成員 背景

越來越高檔的智能手機,讓人的碎片時間被手機完全填充,甚至整段的大好時光也被手機劃成了碎片。我們真的需要時時刷微博嗎?真的需要上廁所的時候看空間嗎?在聚會的時候,和人聊天的時候,無時無刻都拿着手機嗎?而當我們用手機度過了上課時光,度過了原本的閲讀時光、度過了本該運動的時光,我們會回頭想想,到底是我操控了手機,還是手機操控了我們?

理論架構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類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2、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人的行為,思想,情感反應方式和行為不僅受直接經驗的影響同時也受間接經驗的`影響,觀察和模仿是學習的主要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認知是很重要的,人在學習的而過程中具有自我調節的過程。 3、庫利的鏡中自我理論 庫利認為,他人猶如一面鏡子,我們對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對他人關於這一形象評價的想象以及某種自我感覺構成了自我認識。 4、波恩的交流分析理論

交流分析理論是檢查在互動的過程中雙方的行為對對方有無刺激作用利用該理論的目的是瞭解小組成員做小組時哪些成員比較主動,哪些比較被動,引導一些比較進入狀態的成員影響一些狀態不佳的成員來提升小組的動力和小組的凝聚力,並進一步達到小組目的。

總體目標

悦納自己,面對現實,擺脱苦惱,重新生活 具體目標

1、接納現在的自己,面對身邊的生活,重新定位自己 2、擺脱以前的煩惱,找到重新生活的動力 服務對象

身份特徵:對手機有依賴的大學生 自身特點:空虛無聊、手機成癮 小組特徵

1、性質:治療小組 2、節數:4節

3、日期:20xx年12月11日 4、時間:17:40-18:50 5、地點:北八活動室

招募方式

由小組內部有手機癮的同學組成

第一節活動

 一、自我介紹 時間:3分鐘

內容:小組成員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包括姓名、希望大家喊他什麼。

二、大混戰

目的:打破僵局,活躍氣氛 時間:10分鐘

材料:報紙或廢紙(捲成球狀) 內容:

1. 全組一分為二,先劃分自己的領土,兩組之間要劃出一個禁區。

2. 當帶領者發號施令後,便要開始做戰,在規定的時間內(3分鐘左右),組員可用盡方法把“廢球”拋到對方的領土內,但不可站在禁區內拋。

3. 最後以領土範圍內留下最少“廢球”的一方為勝,禁區內的“廢球”不計算在內。

三、制定小組規則,分享感受 時間:7分鐘。

內容:1、大家共同制定小組規則,(比如把手機放桌上不能玩;小組成員要互相尊重,不能進行人身攻擊;小組其他成員講話時要認真傾聽;及時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2、每個組員向大家表述自己參加這個小組的感受,以及希望能有什麼樣的活動,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第二節活動 時間:15分鐘

內容:1、領導者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客觀手機依賴程度測試,讓大家意識到自己

的問題。(小組成員可以在此過程中回想自己手機依賴的表現以及對自己帶來的危害)同時,領導者收回測試,進行初步評估。

2、讓大家分享自己手機依賴表現,可談談特別感受,以及對自己造成的危害(因為依賴手機而失去了什麼)。(其他成員可適時表現同感,不用一次發言,自由發言便好)

 第三節活動

一、我能做什麼

時間:10—15分鐘

內容:1、領導者讓大家寫出自己覺得針對擺脱手機成癮,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即制定擺脱手機成癮的措施,並交給領導者。

2、由領導者一次抽出並念出來,尋求大家共同意見,整理出共同措施。

 二、喊出我的聲音(此節活動主要是提升信心)

時間:5分鐘

內容:由領導者帶領大家喊出宣言。(內容可以是,,我相信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時間,我相信我可以遠離手機依賴,我相信我可以更好等等)

第四節活動 時間:10分鐘

內容:1、小組成員對小組優缺點進行陳述,並談談自己對手機成癮新的看法。 2、領導者評估總結小組活動

評估方法

1、 小組前的預測和每節活動效果的對比,志願者信息的反饋,進行總結

2、 每節活動的引導者在活動結束時進行總結

3、 活動之後,透過與組員的傾談來了解他們對小組的感受及意見

附錄:手機成癮測試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