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53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1

滿校園都洋溢着愚人節的氣氛,權且滿足了學生這興奮的心情吧!

到今天為止,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從昨天的測試來看,大部分孩子們對於基礎的簡便運算題已經能夠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簡算了,但是情況也不能太樂觀,這期間還有一些學習困難的孩子對於變形後的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例如昨天的一道考題:777*9+111*37。題目中已經提示要將777轉化為111*7了,但是孩子們的思維還是不開闊,想不出下一步該怎麼算。今天用最後一節課對於整個單元進行了一個回顧與整理,順便將昨天的題作為一個重點題目講了一下,從孩子們的反應中看得出來,大多數的學生已經能夠掌握這種先變型後計算的方法了,但那幾個學困生仍然是無從下手。

這節課設計的亮點就是先給學生講解典型例題,然後再讓學生仿照例題做“模擬訓練”。收效還不錯,講解的時候提醒孩子們該題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怎樣通過轉化能將不太容易解決的問題變成可以進行口算的例子。孩子們在真正的理解了運算定律之後才着手練習,因此,正確率就相應的跟着提上來了,今後的練習課,當然是跟計算有關的練習還可以繼續採取這樣的形式讓學生鞏固知識要點,從而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內化為今後學習的方法。

然而,課總是不那麼十全十美,今天遇到的問題是沒有能夠將這種檢查的工作貫穿整節課,課上肯定仍然有“渾水摸魚”的孩子,看錶情是已經聽的很明白、很清晰了,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就出問題了,比如説講完第一個例子之後,隨之就出了一個模擬訓練題:666*9+222*73這個題,有5名同學居然又要將666和222都要轉化成111再進行簡便運算了,殊不知本題就是要將加號兩邊的算式變出相同的因數來就可以了,孩子們卻在大費周章的進行“照貓畫虎”!哎!還是在學習的舉一反三和逐類旁通方面沒有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引導啊!

這個單元到此就結束了,不可以再花太長的時間練習了,否則後面的課就要出問題了。但是可以講深化練習放在自習課的時間去開展,定要將簡便運算的方法滲透給每一位力求上進的孩子們!讓簡便運算不再是個解不開的謎藏在孩子們中間。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2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共包括了五個定律和兩個性質: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者a×(b+c)=a×b+a×c

連減法的性質:a-b-c=a-(b+c) 連除法的性質:a÷b÷c=a÷(b×c)

大多數學生對於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的交換律掌握的比較好,對於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針對這一現象,我採取對比的方法進行練習:

1. 101 × 87=(100+1)× 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項法)

34 × 43+34 × 56+34=34 ×(43+56+1)=34 ×100=3400(乘法分配律 添項法)

2. 在教學中,我多次次聽到學生把分配律説成結合律,在計算過程中,也多次出現這樣的混淆。針對這一問題,我讓學生注意觀察,乘法分配律有兩種以上運算符號,而乘法結合律只有一種運算符號。讓學生在比較中區分,在區分中比較。

3. 簡算與學生的數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對於學生提高運算能力,大有益處。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練習。二、設計對比練習,促進有效教學

4. 學習連加、連減的簡便計算後,往往會對加減混合產生方法的影響與方法上的障礙;同樣,學習連乘、連除的簡便計算後,也會乘除混合的'計算產生影響。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加強對比練習,讓學生從混淆走到清晰,讓學生從障礙中走出來。如,463+82+18,463-82-18,9600×25×4 9600÷25÷4 9600÷25×4

5.針對逆向運用,有以下規律

加法結合律:346+(54+189)=346+54+189

乘法結合律:8×(125×982)=8×125×982

乘法分配律:89×75+89×25=89×(75+25)

減法的性質:894-(94+75)=894-94-75

連除的簡便:350÷(7×2)=350÷7÷2

逆向運用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尤其對a-(b+c)=a-b-c 和a÷(b×c)=a÷b÷c的運用在有幫助。因此逆向運用的訓練,很有必要。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3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二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材安排的順序是加法運算定律---乘法運算定律---簡便計算。這樣安排,雖然可以按四則運算進行歸類,但是對運算定律的類比推理不利。教學時,可以根據運算定律的類比進行安排教學內容,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更加有效。

一、調整教材順序,促進有效教學

乘法交換律與加法交換律有着相似之處,都是交換數的位置進行運算,結果不變。乘法的結合律的教學可以與加法的結合律的.教學安排在共一課時。

學生通過具體事例的舉例説明,得出a+b=b+a,再通過討論得出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加法交換律。然後再安排教學乘法交換律,讓學生通過舉例説明,得出ab=ba,再通過對加法交換律概念的類比,推理出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再以同一課時或者前後課時,安排教學加法結合律與乘法結合律,通過舉例説明得出a+b+c=a+(b+c),再通過討論從而得出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教學乘法結合律時,再通過具體事例得出abc=a(bc),再對加法結合律的概念的類比推理,得出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二、設計對比練習,促進有效教學

在新知識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新知識、新方法會對舊知識、舊方法產生認知障礙。因此,要設計對比練習,讓學生從知識與方法的障礙中解脱出來。

學習連加、連減的簡便計算後,往往會對加減混合產生方法的影響與方法上的障礙;同樣,學習連乘、連除的簡便計算後,也會乘除混合的計算產生影響。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加強對比練習,讓學生從混淆走到清晰,讓學生從障礙中走出來。

如,463+82+18,463-82-18,463-82+18

9600254 9600254 9600254

三、進行逆向訓練,促進有效教學

逆向運用

加法結合律:346+(54+189)=346+54+189

乘法結合律:8(125982)=8125982

乘法分配律:8975+8925=89(75+25)

減法的性質:894-(94+75)=894-94-75

連除的簡便:350(72)=35072

逆向運用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尤其對a-(b+c)=a-b-c 和a(bc)=abc的運用在有幫助。因此逆向運用的訓練,很有必要。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教學反思4

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是《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它把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運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學生在學習了加法運算定律後,隨後學習了乘法運算定律,這樣,有利於知識的遷移,學生更容易理解。在簡便計算這一部分中,除了應用“加法和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以外,還安排了減法和除法的簡便計算。可以説簡便計算的方法,在這一冊中全部出現了。如何讓學生把這些簡便運算都掌握,並且能融會貫通的運用,這是我們每位老師所思考的首要問題。在教學中我認為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會尋找題目的特點。

(1)看到數字5、25、125想到數字2、4、8。將他們相乘,湊成整數。

例如:25、36,把36寫成4×9。變成25×4×9,使計算簡便。

(2)把接近整數的寫成整數和一個一位數相加減。

例如:202×32,把202寫成200+2,變成200×32+2×32,使計算簡便。

(3)尋找能湊成整數的數,把它們相加減。

例如:126×5+5×74,發現126+74=200,就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計算簡便。

例如:357-64-57,發現357和57,都有一個57,相減正好是整數,可以運用數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計算簡便。

二、巧妙運用簡便計算。

簡便方法的目的是通過用整數來參與計算,達到使計算化難為易的目的。題目的簡便計算是千變萬化的,主要是要讓學生看懂根據題目特點,靈活選用簡便計算。

例如:28×25的計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

三、注重題目的對比。

有些學生對於簡便計算,你出10題,他做下來可能是題題錯。學生很難掌握簡便計算的'一個原因就是將題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該題該用哪種簡便計算。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類似題目間的對比。

例如:(25×20)×4與(25+20)×4的比較,前者是運用乘法結合律,後者是運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125×88和88×102的比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後者是拆102,把 102拆成100+2。

總之,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探究方法,才能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才能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才能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