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91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今天我講了第八課《小紅花》,這篇課文講述了佳佳為了得到小紅花把在路上撿到的當做自己得到的交給爸爸,但爸爸發現了小紅花上的問題後,明白了小紅花不是佳佳在學校靠自己努力得到的,所以在爸爸的誘導下佳佳終於説出了實話,小紅花不是自己得到的,而是撿的。在爸爸努力幫助和教育下,並且經過佳佳自己的艱苦努力下,最終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小紅花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做人一定要誠實,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績。

在對課文內容瞭解後,在教學設計上我做了以下的設計:

1、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出示小紅花)同學們你們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你們以前得到過小紅花嗎?誰能告訴老師,得了小紅花,你的心裏高興嗎?沒得到小紅花的同學心裏是怎麼想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8課《小紅花》。今天老師要把小紅花獎給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孩子。比比看誰得的多。這樣一段簡單的談話導入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用激勵的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充分閲讀,理解課文內容

因為是低段教學,課文較短,而且理解上也並不難,只要學生能充分朗讀課文,從讀中就能明白課文的大意,教師再適當引導,學生就會明白課文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所以我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讀文。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而且學生也能感同身受,真正明白課文所想表達的含義。

3、培養創新,激發創造潛能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素質,這是學生髮展的根本後勁。就創新而言,想象是核心,語文教學應重視激發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生活在彩虹般絢爛的想象王國。本教學設計通過想象當時情景,深入理解角色思想,體會不同的情感;通過對話朗讀,續編故事,放飛學生的思想,任他們在自由創造的廣闊天地裏振翅翱翔,儘先風采。

在這一課中也有準備不到的地方,本課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題材的小文章,但我過於注重讀最後才點明課文的內在意義,雖説學生心理已經明白,但低段學生詞語的匱乏讓他們在總結上不會用更多貼切的詞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在詞語方面的訓練及拓展。同時對這類有教育意義的小文章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得到應有的情感道德方面的教育,做到時刻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語文實驗教材中一年級第一冊要求學生認識313個字,並會寫 116個字。與原來的教材相比,這套教材的識字量大大增加,識字時間提前了,並且實行認字與寫字分開。要求認識的字多,會寫的字相對少一些。根據這特點,我設計學生識字時讓“快樂”相隨:把形式多樣與內容相結合,在生活中,課堂內外,交流進行有趣的識字。

一、情景教學傳播快樂

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説,課文裏的一些事物、生字都太抽象,學習起來很有難度。只有直觀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孩子輕鬆的掌握要學的知識。

在《我在家裏貼字卡》這一課中,要求會認的.字很多,怎樣才能讓學生快速、準確的把這些字記住呢?我覺得情景教學是首選。我先在前一天的家作裏頭佈置學生回去觀察自己家裏客廳的物品,再按照觀察所得製作字卡,第二天帶到課堂上來。然後投影出示“娃娃家”(孩子玩過家家的實物小玩具),請同學們以“我家裏……”説一句話並送字寶寶回家(對應實物小玩具貼字卡)。“老師,我來”, “我也要説説”的聲音起伏不斷,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孩子們對生字的掌握也非常好。

二、畫畫激趣感受快樂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樂於畫畫,願意用畫表達他們的思想。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讓他們在閲讀的同時,拿起畫筆,把自己在閲讀中想到的畫出來。有輪子的電視、長着翅膀的沙發、超人模樣的茶壺……畫筆走進了孩子識字、閲讀的世界,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創造力,也提高了孩子的審美能力,增強他們識字、閲讀的樂趣。

三、角色易位體現快樂

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使孩子麻痺,分心,注意力難以集中,把角色換一換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日常教學中,我讓孩子競賽:誰厲害誰來當老師,孩子們非常歡迎。他們主動預習,擴詞造句,熟讀課文,誰都想過一回“老師”癮。這樣充分調動孩子積極性,使孩子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孩子們帶認,帶讀,不亦樂乎。

漢字是我們學習、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讓孩子學好漢字的責任更是重之又重。只有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識字才會變得容易、有趣。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東方明珠》一課介紹了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雄偉壯觀,班上的學生,基本上沒有到過上海,更沒有見過東方明珠,如何讓學生了解東方明珠的美呢?本課我利用圖字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圖片中感受,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想朗讀也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終要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甚至背誦課文,讀正確生字、詞語、句子是基礎、是關鍵。所以我設計了從詞語出發,先讀好詞語,再進行對句子的朗讀,讓學生從讀字、詞、句到整篇課文,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學。

上完這一課,我發現一年級的小朋友由於生活經驗缺少,對東方明珠塔的認識非常的不夠。所以課堂上我運用了東方明珠塔的多媒體,展示塔的高,從而加深理解句子“頭頂藍天,腳踩大地,像一個巨人”,以及華燈齊放的上海夜景等等一系列的美圖,使學生對東方明珠有了感性的認識。在朗讀上,我利用了多種朗讀方法來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設計自由讀書,學生這時的讀必定是從內心體驗出發,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豐富想像,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對於讀書的'指導,我還利用了播放明珠塔的圖片,讓學生受到感染,促使其對語言有細膩地感悟。另外,一年級的小朋友好動,熱情,根據他們的這一特點,我在朗讀中設計了加動作朗讀的方式,即激發了孩子讀書的興趣,又通過動作加深了對詞句的理解,也鍛鍊了他們的表現能力,一舉多得。所以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觸過漢語拼音,對字母的讀音和音節的拼讀有一定的基礎,只是受“先入為主”的影響個別字母和音節的發音不準確。

【難點】

n、l 的發音及 n、l 與韻母的拼讀。

【教師思考】

如按常規教學僅憑教師講解聲母音、形、義,大部分學生定會興趣索然。因此,教者應該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創造精神,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重點】

聲母 d、t、n、l 的形狀及 d、t、n、l 與韻母的拼讀。

【設計特色】

以遊戲和活動為主線,自主探究,在創新中求發展。

【信息資料】

1、 d、t、n、l 的字母卡片及與單韻母相拼的翻動式卡片。

2、拼音樂園的課件及“摘蘋果”遊戲的掛圖。

3、學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線繩。

【教學要求】

1、學會 d、t、n、l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 d、t、n、l 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

【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1、複習聲母:b、p、m、f 並讓學生回憶記憶的方法。

2、複習音節:ba、fo、ma、po

設計意圖:採取指讀對讀齊讀和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一方面檢查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進行字母形狀記憶方法的遷移。

二、聲母音的教學

1、拼音樂園裏可熱鬧了!今天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到這裏認識一些拼音娃娃。你們看誰來了?大屏幕演示字母 d、t、n、l 及直觀圖。

2、小朋友,你認識他們嗎?指名試着讀一讀。教師追問:你為什麼讀得這麼好?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

3、學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 n 、l 糾正的發音。

設計意圖: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和不同發展需求,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注重他們主體作用的發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

三、聲母形的教學

1、屏幕上的圖能夠幫助你們記住 d、t、n、l 的樣子,請小朋友仔細看圖,想一想有什麼新的發現,同座交流交流。(學生用以前的方法編順口溜:隊鼓鼓錘 d d d;魚兒跳舞 t t t;一個門洞 n n n;一根木棍 l l l。)

2、你們還有什麼好辦法記住他們嗎?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聯繫日常生活暢所欲言。(馬蹄印 d d d、用手指擺d的` 形狀;小傘把 t t t、倒拄枴棍 t t t 和“七”像;獨木橋 n n n;l 的形狀像數字 l、筷子、教鞭、指揮棒、旗杆、鉛筆、燈管……)

3、他們還和我們以前認識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d 和 b;p、n 和 u、m;t 和 f;l 和 i)

設計意圖: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尋找新的發現,使學生思維中創造的火花不斷閃現。聲母形的記憶體現層次性:先引導學生從直觀畫面觀察記憶字形;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想象字形;最後指導學生根據所學比較記憶字形。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參與、體驗、合作、發展,學習態度和情感得以進一步提升。

四、聲母與單韻母的拼讀教學

1、翻版出示音節;這些音節你們會讀嗎?試着讀一讀。指名讀、小組讀、示範讀、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自由選擇讀、齊讀等。教師重點糾正 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2、屏幕演示一些帶調音節:da、di、tu、nu、li、lu、ni、na。讓學生用這些音節組詞或説一句話,看誰用上的音節多。

設計意圖: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成就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慾望。同時也充分發揮了拼音在生活中的作用,為學生提前識字説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這四位拼音娃娃分別在四線格的什麼位置?

2、教師重點指導聲母“t”的寫法。其餘三個聲母學生根據觀察試着寫一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指導自己滿意為止。

3、教師巡視糾正指導並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書寫在低年級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書寫的樂趣。

六、鞏固練習

1、學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線捏一捏、擺一擺今天認識的拼音娃娃。有的獨自進行,有的與同座討論合作,教師給捏擺好的同學以展示的機會。

設計意圖:獨特的教學手段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饒有情趣的欣賞、展示是對學生內在需求的最好饋贈。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會成為學生記憶中永恆的財富。

2、“摘蘋果”遊戲。拼音娃娃來到果園裏,哇!樹上結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多誘人啊!你們想吃嗎?學生認讀蘋果上的字母、音節,讀對了就獎勵一個大蘋果。

設計意圖:遊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學生在積極的競爭參與中,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得到培植。

【反思】

本節課力求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入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了學習方式的變革。能夠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展需求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以參與求體驗,以合作求創新,以探究求發展。在聲母音形教學上,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間嘗試學、互相教學、討論研究學,學生主體地位凸現,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深知學情的基礎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學單一的呈現方式,及各個字母按音形義講解,採取了集中訓練,減少頭緒,加強綜合的教學思路。一些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拓寬了學生思維和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師的感召下得以彰顯。

3、拼音教學生活化、情境化。以遊戲和活動為主線,讓全體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參與。聯繫日常生活、捏擺字母記憶字形展現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學習態度和情感得以昇華。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本文的教學,我是讓學生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中的詞、句、段和文章的內涵。在觀看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一圖時,我問孩子們從哪裏看出他們高興呢?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這此起彼伏的回答聲中,學生們理解了“快樂、又蹦又跳、開心”等詞語。又如,片段一中的雪景圖,把孩子們帶入到課件的雪景中去,孩子們情不自禁地描繪眼前見到的雪景圖。再看最後的一張白雲圖,把課文內容“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後自己變成了雲朵,以及雪孩子助人為樂、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都融入到了這張簡單的畫裏,讓畫不再是畫。我覺得在這“看圖中學文”,把孩子們帶到了一個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讓孩子們的思維極大地得到訓練。與此同時,再回歸文本:“你想對雪孩子説些什麼?”孩子們都很積極地發表自己的感言。

有了這些做基礎,在朗讀時就顯得得心應手多了,他們一個個進入情境讀課文,讓學生的朗讀不再蒼白無力。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在教學人教版第一冊中的古詩《畫》時,本着上一節紮實、質樸的課的原則,我選定集中識字、感悟古詩為教學目標,通過對重點字和重點偏旁進行字理分析,對古詩進行想象感悟,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以及熱愛中國文化的情感。

目標確定好之後,在準備課的過程中,我有一個疑問:“遠看山有色”中的“色”到底是什麼意思?是顏色的意思嗎?可是除了畫上的山可以有顏色以外,現實生活中的山從遠處看也是能夠看出顏色的。如果山上種滿了樹,那麼遠遠看上去,山就是綠色的,“青山綠水”這個詞就告訴了我們山是有顏色的,換言之,即便山上沒有樹,我們也能遠遠地看到山是深色的。那麼“遠看山有色”中的“色”到底是什麼意思?教參中沒有對這裏做解釋,雖然一年級的古詩教學不需要逐字理解,只強調感悟,但是,這裏不明確出來會影響學生對古詩以及畫面感悟的.方向。經過思考,我認為這個“色”指的是“景色”。藝術源自生活也高於生活,哪怕畫面中的山離我們再遠,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想要突出的山中景色。明確了“色”的所指,我設計了“想一想,畫中的山上都會出現怎樣的景色?”為出發點來引導學生整體感悟古詩的畫面和詩意。經過課堂生成,感到這個問題學生十分感興趣,説得也很好,想象展開得比較充分,並且由此引申下面的大問題:“山上有水有瀑布,卻聽不到水的聲音,是因為這是一幅畫,你還能從哪看出這是一幅畫?”進而引導學生去找,去説,去展開想象,達到感悟全詩的目的,實現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活動。

一年級的教學,識字還是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將要求認的11個字按照“半包圍”、“左右”、“上下”、“獨體”四種結構出示,指導學生從看拼音讀詞,到去拼音認詞,再到單個生字的拓展、結構與偏旁的認識進行學習。重點偏旁進行拓展生活中的字的訓練,向學生滲透以一帶多,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通過字理的分析,對本堂課重點要學的偏旁“走之底”進行教學,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動態演示來明確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這個偏旁,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也貫穿《六書》中的造字原則,引導學生認識形聲字和回憶象形字,使學生記字的方法不僅僅侷限於加一加、講字理。課堂生成後,感覺學生對不同的記字方法還是比較感興趣,伴隨着贏得金鑰匙,打開智慧鎖的整體設計,整堂課學生興趣也都較高,也都樂於參加課堂。

本堂課結束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還有一些問題是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古詩教學,一定要強調從整體感知詩意,從整體中來,展開想象進行感悟之後,再回到整體中去。課堂教學中,在展開想象,感悟古詩的環節結束之後,我只通過教師結合山水畫來朗誦古詩和學生集體試背、指名試背的方法來回歸古詩。想想,在學生展開想象感悟完古詩之後,如果我能夠再將古詩的詩境做以整體的敍述小結,再來試背古詩,進行迴歸,整堂課的教學可能會更充實一些。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對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漢語拼音是他們的入門課,也是基礎課,所以必須讓學生開始就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等情況着手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內學習。

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學習抽象的拼音,接受並熟練地拼讀音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為幫助學生儘快掌握拼讀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借鑑並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拼音教學應把圖文、形、音三者結合記憶。

漢語拼音的`教學內容並不怎麼枯燥乏味,原因是每一課都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兒歌。學習字母時先從兒歌入手學生感興趣積極性較高,教材也提供了很好的插圖,合理利用起來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e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拼讀兒歌,小組互相幫忙,這樣學生學起來都比較輕鬆,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再出示圖畫:一隻漂亮的大白鵝。我充分藉助插圖調動孩子的興趣,通過講故事、看插圖、編順口溜,讓他們在快樂中,在自我探索、自我發現中愉快的認讀、書寫,準確而迅速的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

2、形近字母比較記憶。

漢語拼音是符號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筆畫組成,包括左半圓、右半圓、長豎、短豎等等。在教授由這些筆畫組成的b、p、d、q等字母時,可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啟發學生採用比較的方法學習。這組形近字母在比較時,可以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還可同時加上手勢和口訣:右下半圓b,左下半圓d,右上半圓p,左上半圓q。學生在邊看、邊説、邊比劃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這兩組字母的記憶。兩個相近字母一目瞭然,使學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3、講故事

講故事學生最愛聽,生動有趣,容易記憶。能夠幫助兒童在聽故事中獲得知識,形成記憶,如學習jqx和ü相拼的規則時,我就講了jqx三兄弟很調皮的故事讓學生記憶jqx和ü相拼的時侯去掉兩點。學生不僅聽得津津有味,而且記憶深刻。

4、遊戲中學習

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變魔術比賽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趣味性強的遊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鬆,學得紮實。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作為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怎樣在閲讀起步階段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呢?關於這個問題,在執教了《看菊花》一課後,我有了一些體會:

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語感培養

閲讀起步階段尤其要避免繁瑣的分析講解,或用瑣碎的問題一問到底。《看菊花》這篇課文中寫得最美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教學中,我始終抓住“課文中哪些語句把菊花寫得美?為什麼寫得美?”兩個問題,通過看畫面及多種形式朗讀,體會菊花的顏色美、數量多及不怕冷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這就改變了講深、講透的觀念,給學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間。重點句讀好了,也就讀出了菊花的可愛、菊花的美以及人們對菊花的喜愛,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這種已有的語感讀下去,全文的感情朗讀也就比較到位了。

二、引導學生遷移生活體驗

在閲讀起步階段,我們還應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引導學生將生活體驗遷移到課堂學習中,幫助培養語感。課堂上,在學習有關菊花顏色、數量的語句時,我通過課件演示出五顏六色、姿態各異的菊花,激活學生腦海中的生活畫面,在親身體驗下,鮮明的語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看完畫面再讀表示菊花顏色的語句時,很明顯有所不同了,通過自然的停頓和轉聲處理,五顏六色的菊花彷彿一下就呈現於眼前。讀到“一片片”時就自然地揚起了聲調,與前面的語句有所區別,突出了菊花的多。

三、情景創設下的多形式朗讀

對學生進行語感培養,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背誦結合。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情境中引導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培養語感。一開始,我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文,初步感知哪些語句把菊花寫得美。在具體學習朗讀描寫菊花顏色美、數量多、不怕冷的語句時,我先讓學生一邊看畫面一邊聽讀,進人情境;接着又在自由試讀、指名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應邊想畫面邊帶着微笑朗讀的方法,並再次美讀課文;最後,還採取接龍讀、輪讀、小組朗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激起學生興趣,掀起朗讀高潮。這時,對學生語感培養也比較到位了,也基本能做到熟讀成誦了。在此基礎上通過自由背、同座互背、指名背、看畫面配樂背等形式,幫助學生將優美的範文語言內化。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拼音的教學已經快接近尾聲了,在最後一個階段的韻母教學中,an en in un vn這幾個前鼻韻母的發音和ang eng ing ong這幾個後鼻韻母的發音要區別開來,如何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的差別?這個問題是我在這節課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成功之處:

1.對比學習

在這節課中,首先我運用上節課所學的前鼻韻母an來引出後鼻韻母ang,之後讓學生比較它們兩個音在形狀上的不同。從外型上來看前鼻韻母后面只有一個“n”,但是後鼻韻母則不一樣,後面是“ng”,讓學生先將兩個音外型上的不同理清楚,讓學生對於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有一個淺顯的認識。在學生已經基本理解了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在外型上的差別後,我讓學生聽音,“an”和“ang”的音,讓他們認真聽,聽出兩個音在發音上有什麼不同,然後讓他們自己嘗試看發發這兩個音,在自己的親身體驗後,感受到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在發音上的區別。

2.五官感知

在教後鼻韻母的發音時,我為了讓學生能夠切實的感受到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在發音時的不同,我讓學生用手指輕輕觸碰鼻側,讓他們通過感官來感受發音的不同。前鼻韻母在發音時,鼻側在發音前後無明顯的變化,手指感覺不到什麼,但是後鼻韻母發音時,鼻側會有明顯的振動感,用手指去觸摸能夠感覺到在發後鼻韻母和發前鼻韻母的`不同。

不足之處:

在ang eng ing ong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擴詞的時間仍然不多,要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單單隻靠在課堂上的擴詞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孩子在課外能夠細心觀察,並能廣泛閲讀。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教師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漢語拼音,無疑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即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於理解,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去使用,用它來識字,用它來學習普通話。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在學習《四季》一課的“我會認”的生字的時候,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學習生字,再運用老師交給的方法識記字形,然後全班交流總結方法。如編兒歌(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尖、地、就、彎),換一換(説-悦,蛙-娃),生活識字(青、夏學生的姓和名中的字)等方法。為了讓學生真正記住這些生字,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或説一句話。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人人都參與了課堂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

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評價還是缺乏感染力。在朗讀感悟這一環節中,評價語顯得尤為重要。缺乏了有針對性的評價。

2.缺少對個人表揚。在低年級階段,表揚是極為重要的。到位的、及時的表揚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整節課中,缺少及時的個人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全文句式整齊,富有節奏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簡明易懂,充滿了兒童情趣。

比較好的做法:

紮實識字寫字教學

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所以在整堂課的最後,我設計了“小評委們比寫字”這一寫字環節,先出示一個也有長長的尾巴的“巴”字,在學寫這個生字後,又出示“把”,目的在於讓孩子們在比較“巴”和“把”的過程中懂得,雖然“把”字裏也有“巴”,但是“把”是由提手旁和“巴”兩個“好朋友”組成的,好朋友要互相謙讓,所以“把”裏面的“巴”要寫得相對小一點。這樣學寫兩個有相似之處的生字,孩子們能更加輕鬆、有效地把字記牢、寫好。

但是在這堂課中,問題很多,這些問題是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予以重視的。

一、要積極關注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過程,而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它五彩斑斕、生機勃勃,因此,我們還應當從關注生命的高度,用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而非靜止的、僵化的觀念來看待課堂教學。這一節課上,我深刻地意識到自己面對出現的生成現象沒有好好地把握,比如在教學“巴”這個生字時,我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哪個字裏也有這個“巴”字,一學生回答“把”,我當時否定了他的回答(“不對,‘把’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生字),因為在我原有的教案中,生字“把”的學習要放置在學習生字“傘”之後。課後,我深刻意識到這樣的處理太失敗了,日後要積極關注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

二、要儘可能地鼓勵學生,對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評價。

一年級的國小生特別需要老師的表揚,因為老師的評價會深刻影響到他們今後的學習與生活,所以對學生的表揚與鼓勵要高度重視。但是由於自己在課堂上應變能力還不夠,所以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處理得不夠完善,比如上例中對學生回答“把”的否定,對該學生生成的閃光點未能及時抓住並進行延伸。還有,特別在學生回答不足時,我操之過急,沒有很好的循循善誘,可能直接讓別的學生回答了。這些都需要在今後的實踐當中繼續摸索、學習,在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對於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評價。

三、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講

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高效課堂”。在這節課中,我一直很擔心學生説不出或者説不好,所以有些應該讓學生説的內容,都被我“搶”走説完了,整節課中我説得有點多。

以上這些不足,我要在日常教學中多加留意,減少乃至避免再發生,讓學生學得更開心、更有味,課堂更高效!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本課是一首寫田野裏豐收景象的兒歌,語言流暢,通俗易懂,這篇課文是識字課。因此我在定教學目標時是這樣想的:

1在教師的幫助下讀兒歌,大體瞭解意思。

2學習本課3個生字,會寫女字,認讀6個字。

3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4學習看圖和結合生活實際瞭解詞句的意思,注意積累詞語,加強對學生的語言訓練。

5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體現隨文識字的特點,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課堂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寫字。

識字是閲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本節設計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力求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寫字。課的開始,創設情境,説説圖上都畫了什麼,生自由説,説到牛羊,這時,教師拿出生字卡片,牛羊,讓學生讀一讀,學生對牛羊2個字就有了初步的認識。而後的分散識字注重生字字義的情景創設,在詞、句字,兒歌情境中再現生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使字義在生動的語言環境中顯現出來。再初讀圈出生字,朗朗讀書中,生字不斷再現,在隨文學習中識字,寫字,如女字的處理很好的體現了隨文識字的特點。就這樣在語言環境中,多與生字見面,生字的音、形、義掌握的就紮實了。這種做法注重了兒童思維的形象特點,避免了識字教學的機械化和枯燥,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掌握了生字。

二、注重語言訓練,培養學生積累意識。

課標中説,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因此,我們在注重識字教學的時候不要忽視對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訓練,語言訓練。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這點,如:在草原上,你看到了什麼?用在……有……説一句話,再如:如果你就是這的小牛、羊你會説些什麼?這些地方都是在有意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當然,在訓練語言的同時也在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此外,在教學中我也非常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如:在具體語言情境中,生理解了豐收、喜洋洋這些詞,在教學中凸顯了這些詞,學生也就積累了這些詞。再如:觀察閃閃水水、男男女女這2個詞,有什麼特點,你能説一些這樣的詞嗎?再有最後引導學生背兒歌,都在培養學生的積累意識。

三、針對寫字目標指導落到實處。

識字教學大部分時間應該用於學生識字和寫字。因此,在課上要給學生充足的寫字時間。課標上談到,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將寫字教學落到實處,具體體現在1、隨文識字,激發學生的興趣。2、堂內示範板眼,注重培養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説説寫時需要注意什麼,師指導緊扣重點筆畫及這個字易錯的地方指導。3生在書寫前,回想寫字姿勢,在生書寫時,師糾正不正確的姿勢,都體現了師對學生的關注。4堂內反饋,將學生寫的字進行反饋。寫字教學就較紮實了。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優點之處:

一堂課下來,學生的紀律良好,能積極地老師配合,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同時,我注重讀的訓練,俗話説“讀書萬遍,其義自見”。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分節讀、分組讀、齊讀、同桌讀、男女生讀、加動作讀、拍手讀等。多種形式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產生樂趣。特別是課文最後的打拍子背一背,在朗讀的基礎上,同桌一起打拍子,不僅押韻上口,更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使整個教學氛圍輕鬆而活躍。

不足之處:

在説話練習方面,除了一些詞語的訓練之外,還應當增加一些句子的説話訓練,讓學生説一句完整的話,並注重句子的優美程度。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能為學生今後的寫話、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在教學中,我應多給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話語,讓學生有信心、有動力地進行學習,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改進措施:

注意多鍛鍊孩子的句子完整性,比如回答問題時,提示孩子説完整的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進行本課字——詞——句的訓練。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4

《複習四》是第一冊拼音教學部分的最後一次複習。本次複習有7項內容,根據課時安排,本課時我選擇了“我會連”、“讀讀連連”、“讀讀畫畫”3項內容。

根據內容特點,設定了3個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複習聲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地拼讀音節,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3.正確地拼讀音節,瞭解秋遊該帶些什麼,並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為了完成預定目標,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通過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把幾個沒有內在聯繫的內容有機地組合起來,引導學生融入到老師創設的秋遊活動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減少簡單、機械的練習所帶來的枯燥、乏味。

2.學以致用,通過背誦、辨析、連線、拼讀、默寫等形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堂課,可分為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用幾張代表性的圖片、簡練的成語,引導學生走入秋天的情境。用期待小導遊出現的心境,組織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複習23個聲母,以有趣的連線方式檢查背誦。

2.温馨提示,拼讀音節,並進行秋遊常識的教育和將拼音學習與生活相結合的訓練。

3.邊遊邊學,鞏固音節的拼讀。讓學生以參觀動物的形式,自然而然地稱呼它們的名字,並進行拼讀,寓教於樂,提高學習拼音的興趣。

4.有了前幾個環節的鋪墊,最後以小海豚要求的口吻讓學生默寫,學生樂於完成,並有相當的自信去完成。

上完課後,回顧整個教學流程,覺得自己在課堂上做得比較好的是:創設的'情境活潑有趣,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拼音,學生學習興趣較高,能較快地參與到教學中,並始終保持了較高的學習積極性;關注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把目光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受到了老師的關注,課堂上沒有被老師遺忘;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注重鼓勵,幫助他們建立學習信心。做得不夠的是:教學語言不夠流暢,有些地方還需更活潑;教學時間和流程控制得不夠準確,以致拼讀的環節時間太倉促,學生參與拼讀的訓練面不夠廣;默寫的時間太少,來不及在課堂上檢查、訂正。

國小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5

《小書架》是北師大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兒歌。兒歌安排在學習了六個單韻母之後,重在複習單韻母,隨文識字,理解兒歌內容。

在複習導入的環節,我安排了抽讀6個單韻母,又複習了單韻母兒歌,讓學生對已學過的單韻母有更全面的認識。在隨文識字的環節中,識字也是帶着拼音識字,特別是“書、架、下、它”等幾個涉及到單韻母的音節,都是要求學生拼讀的。拼音教學是本冊的重點,也是學生認知的難點,很多學生會認單個的韻母,但是和着聲母就拼不出來了,有的學生是對聲調的把握有問題,特別是二聲和四聲很難區分。要突破拼音這個難關,就得抓住所有拼音練習的機會,特別是要落實口頭拼讀的練習。

課堂上,讀書是基礎,一年級的課文內容都比較簡單,容易理解,《小書架》一文也是這樣。在閲讀教學中,我安排了很多讀的環節。先是整體認知課文。這裏面有全班讀,也有教師範讀,同桌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等環節,把讀的工作落到了實處。在多讀識字的'基礎了,第二個環節是理解課文,深層識字,在這個環節,教學也是用讀貫穿起來。邊理解邊讀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節奏,讀出層次。本環節也有個人讀,分組讀、打着節奏讀等。在讀中識字,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學會朗讀。有了不同層次的朗讀和不同形式的朗讀,我以前在語文教學中讀得少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在以後的教學中,仍然要抓住讀這根主線,訓練和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識字環節,我以遊戲形式讓全班每個同學都參與到其中,既激發學生熱情又便於發現問題,並及時給讀得好的同學鼓勵,給讀的不好的同學指出。有了這次較成功的教學經驗,我對以後的教學工作也更有信心,其實很多事情是可以做好的。

一、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廣泛地開發課程資源 。

本課識字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這些教學課程資源。這樣,學生在一個充滿生活化的課堂氛圍下學習,既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慾望,又進入了積極學習的境地,並有效地實施了學科整合。

二、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發展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為了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其想像能力和創造潛能,我利用組詞,練習説句子。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解放,釋放他們的巨大能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這次教學使我體會到,語文教師不但應該為提高學生基本語文素質而教學,而且還要為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人文素養而教學,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教學。

三、是引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組詞,並口頭造句。

在書寫生字環節,我先範寫,再讓學生寫,並巡視,能及時發現書寫中的問題,並引導學生組詞和口頭造句。另外,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創造性地運用教學設計,恰當地處理了教學設計與課堂操作的關係。本節課我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主要採取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不僅學得積極主動,參與面廣,熱情高,還拓展了想像思維,受到了人文氣息的薰陶。

當然,在本課教學中,不足之處還是有的,如有些細節沒注意到,與學生的交流也不足,在教學環節上還能編排得更好等,如能增加其他環節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實。在今後教學過程中我還會注重和其他教師交流,時時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在此,本校的瓊珍老師,燕華老師,厥帆老師,佔莉老師,劉英老師,藝妮老師,在聽課的過程中給了我很多寶貴的意見,在此,跟你們説聲感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