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7篇)

來源:文書谷 3.33K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7篇)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分析:

1、本學期本人所教的四年級,從上學期瞭解的情況來看,由於學生存在着年齡的差異,所以心理特徵及思維發展也就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2、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達到該冊的目標要求。但仍有少數同學,由於智力、學習態度的問題,有待於今後積極引導,以引導他們達到學段目標。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三、教學目標是:

1、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讓學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讓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讓學生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讓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讓學生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重點難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五、全冊教材分析:

1、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有關小數概念的知識和小數四則運算能力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裏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並在此基礎上學習比較複雜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能用小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初步學習用小數知識解決問題。

2、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學習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並學習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4、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內容,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

六、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1、以前的教具和學具,一些仍可繼續使用,本冊的教學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學具,如下:

(1)數位順序表

(2)用硬紙條做的三角形

七、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繫,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八、課時安排

1、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根據本班具體情況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1)四則運算(6課時)

(2)位置與方向(4課時)

(3)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10課時)

(4)加法運算定律(3課時)

(5)乘法運算定律(3課時)

(6)簡便計算(4課時)

(7)營養午餐(1課時)

(8)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4課時)

(9)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3課時)

(10)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3課時)

(11)生活中的小數(3課時)

(12)求一個小數的近似(4課時)

(13)整理和複習(1課時)

(14)三角形(6課時)

(15)三角形(4課時)

(16)圖形的拼組(2課時)

(17)小數的加法和減法(6課時)

(18)統計(4課時)

(19)數學廣角(4課時)

(20)小管家(1課時)

(21)總複習(4課時)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單元教材基本分析

(一)本單元教學哪些知識?教材的編排有什麼特點?

方程是在學生熟悉了常見的數量關係,能夠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有:

1.方程的特徵,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2.等式的性質,解只有一個運算符號的方程;

3.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解答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全單元編排七道例題、兩個練習,最後還有整理與練習。

本單元教學內容的編排有三個特點:

1. 在教學方程的特徵前先認識等式。因此,教學方程從再認等式開始是必要的,符合知識之間客觀存在的聯繫,也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2. 依據掌握知識的一般規律,教學方程知識先初步認識方程,再教學解方程的方法,然後應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教材以等量關係貫通全單元,在認識方程時藉助現實的相等情境寫出方程,在應用方程時把實際問題的等量關係用符號化的方式抽象成方程。方程的概念隨着這條主線逐漸形成。

3. 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這是《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的,有利於中國小數學的銜接。為了便於教學,把等式的性質分成兩條,解方程分成兩段。這樣編排體現了知識由易到難,技能從會到熟,等式性質及其應用緊密結合。

(二)教材為什麼用天平圖創設情境?怎樣教學方程的意義?

等式是一個數學概念。天平是計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它的兩臂平衡或者不平衡,分別表示兩端的物體質量相等或者不相等。教材多次以天平圖創設情境,利用鮮明的直觀形象寫出表示相等的式子和表示不相等的式子,幫助學生理解式子的意思。例1寫出的等式表示2個 50克砝碼和1個100克砝碼的質量相等,例2寫出的式子有的是等式,有的不是等式,儘管每個式子裏都有字母x,聯繫天平圖能體會各個式子的含義,從經驗系統裏提取等式的正例與反例。

教學方程的意義,要指出它的主要特徵。如果讓學生把例1和例2裏的五個式子分類,有人可能先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兩類,再把等式分成不含未知數和含有未知數兩種情況;有人可能先分成不含未知數和含有未知數兩類,再把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分成等式和不是等式兩種情況。儘管分的過程不完全一致,但最後都分出了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經過探索和交流,認識了方程的特徵。

教學方程的意義,要體會它是一種數學模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徵,並不是本質特徵。方程用等式表示數量關係,它由已知數和未知數共同組成,表達的相等關係是現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數量關係。要讓學生體會方程的本質特徵。

(三)為什麼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怎樣教學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

過去,國小數學習慣於用四則計算各部分的關係解方程。中學數學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顯然,中國小關於解方程的教學長期不銜接。雖然國小階段的教學效果不錯,學生解方程的技能熟練,但只能解比較簡單的方程。進入中學以後,原有的思維定勢干擾了繼續學習,不能適應較複雜的方程,造成中學階段教學解方程的難點不在知識本身,而在消除原有的思維習慣。因此,《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改進了國小階段的教學,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等式的性質分成兩條教學,例3是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結果仍是等式。例5是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是0的數,結果仍是等式。教學等式的性質,仍然用天平平衡的情境,容易體會天平兩邊的物體質量發生相同的變化,天平保持平衡,由此得到等式的兩邊進行同樣的運算,結果還是等式,體現了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例3從四組天平圖得出四組等式,編寫很有層次。每組左邊的天平與等式是原來的狀態,右邊的天平兩邊添上或去掉同樣的砝碼,相應的等式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各組天平與等式,都是等式性質的一個具體案例。第一組等式由已知數組成,後三組等式裏含有字母,等式從不含有字母到含有字母,體現了性質的包攝性。前兩組等式的兩邊加上相同的數,後兩組等式的兩邊減去同一個數,四組等式合起來得到一條完整的性質。教材讓學生在各組右邊式子的括號裏填數,體會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在圓圈裏填等號,體會原來等式變化後仍是等式,從而充分感知等式性質的內涵。

例5教學等式的另一條性質,編寫思路與例3相同,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教學時要注意三點:一是第一組天平圖的兩邊添上的物體與原來物體的質量相等,要把這種現象視作原來的質量乘2。第二組天平圖把天平兩邊的物體都平均分成3份,去掉2 份,剩下1份,要理解成原來的質量除以3。二是根據天平上物體的質量發生變化以及天平保持平衡,先在每組右邊式子的括號裏填數、圈裏填等號,再把各個等式的兩邊進行相同的變化,結果仍是等式,抽象出等式的性質。三是讓學生體會等式的兩邊不能除以0,把“0不能做除數”的經驗遷移過來。至於等式兩邊都乘0,結果是0 = 0,雖然也是等式,但已失去了現實意義,因而等式的兩邊一般不同時乘0。

本冊教材不要求解未知數是減數的方程。

例4先看天平圖寫出方程,把解方程置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中,體現這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學生能在天平圖上直觀地感受求正方體的質量,只要在天平的兩邊都去掉10克。教材中小卡通的思考是對直觀思維的抽象,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為了得到x的值,要使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二是使方程左邊只剩x的方法是等式兩邊同時減去10。例題示範瞭解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其中x+10-10=50-10是關鍵的一步,在初學解方程時,應要求寫出這樣的一步。

在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要領之後,為形成解方程的能力,教材做了三點安排:首先是第6題的天平兩邊都去掉1個梨或都去掉3個橘子,很快就能得到答案,藉助圖畫直觀地為濃縮解方程的思維過程作了鋪墊。接着在第7題裏讓學生在等式右邊填寫運算符號和數,還要想想左邊怎樣才能只剩x,右邊應該填什麼,為什麼,“扶”着學生簡化書寫過程。最後是第9題的找錯與改錯,防止簡化書寫時發生類似的錯誤。

應用第二條等式性質解方程,教材的編排與前面相似,也是編排了一道例題和一道“試一試”,本冊教材不要求解未知數是除數的方程。

(四)本單元列方程解決哪些實際問題?怎樣教學?

由於本單元只解含有一個運算符號的`方程,因此只能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相差關係、倍數關係中較難的問題,以及已知圖形的面積求有關長度的問題,如果列算式解答,分析數量關係要進行連續的推理,如果列方程解答,思路比較順暢。一個問題用什麼方法解答,是由問題的數量關係決定的。在數量關係式裏,如果未知數量在等號的一邊,已知數量在等號的另一邊,溝通了未知與已知的聯繫,那麼列算式解答。如果等號的某一邊既有已知數量,也有未知數量,那麼列方程解答。本單元要讓學生體會為什麼列方程解題,為什麼設未知數為x。這些體驗是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獲得這些體驗就會自覺遵循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教學例7與“試一試”,突出尋找等量關係的思維過程,利用實際問題裏的相差數或倍數,從“多幾(少幾)”“是幾倍”等概念得出等量關係。例7的等量關係在討論中得出,“試一試”的等量關係讓學生填空寫出,凸現等量關係對列方程的支持作用。實際問題用圖畫、表格、文字等多種形式呈現,有益於形成尋找等量關係的能力。單元結束時的“整理與練習”,討論“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怎樣想的”,自我評價“根據數量間的等量關係列方程”的學習狀況,都是引導學生體驗等量關係在解題中的地位與作用。

(五)與以前的教材比,本單元教材還有哪些變化?

本單元教材與過去的教材相比,還有兩點變化。一是關於得數的檢驗。過去和現在的教材都重視檢驗,但是,過去注重對解方程的檢驗,而且十分強調格式。要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列出等號左邊的算式並算出得數;要與等號右邊的數比較,寫出“左邊=右邊”;最後還要寫出結論:x等於幾是原方程的解。由於格式煩瑣,用於書寫檢驗的時間比解方程還多,因而學生把檢驗視作負擔,被動地進行。現在的檢驗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檢驗解方程是否正確,另一種是檢驗實際問題的答案是否合理。例4裏“把x = 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指出瞭解方程的檢驗方法,至於檢驗的過程則不要求寫出來。本冊教材裏的方程只有一個運算符號,學生會感到用口算進行檢驗很方便。教師要允許學生用口算進行檢驗,減少書寫麻煩,這樣才會自覺檢驗,形成習慣。例7的檢驗不是代入原方程,因為代入原方程只能檢驗解方程,不能檢驗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這道題要檢驗算得的小軍跳高成績是不是比小剛多0.06米,可以利用1.45 - 1.39、1.39 + 0.06或者1.45 - 0.06中的任何一個算式進行檢驗。只要結果符合題意,列方程和解方程就都是正確的。

二是本單元例4的最後只指出“求方程中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沒有講“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與方程的解是兩個概念,容易混淆。學生必須懂得“解方程”的意思,否則看到冠於數學習題的“解方程”還不明白要求做什麼,應該怎樣做。至於“方程的解”完全可以用“方程中未知數的值”代替,後者容易懂。因此,不提“方程的解”減輕了學生不必要的學習負擔。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係;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會用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

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的認識及處理意見

1、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2、難點:等式性質的理解及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3、處理意見:

(1)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尋找等量關係,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此,在教學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時,利用天平圖和其他圖畫直觀形象地顯示等量關係,滲透尋找和利用等量關係的思想方法。

(2)暫時不要鼓勵對數量關係的發散性思考,也不要提倡列出的方程多樣,確保把握和應用事件裏的最基本的等量關係。這對以後的教學十分重要。

四、學情分析

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數量關係的數學模型。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完成整數、小數的認識及其四則計算的學習,積累了較多的數量關係的只是,並學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方程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它對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素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這部分內容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教材首先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等式和方程,瞭解等式與方程的關係;探索並理解“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學會解只含有加法或減法運算的簡單方程;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此外教材還安排了整理與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五、對重要教學情(景)境的安排説明

1.教材第2頁的試一試的第2題與練一練的第第3題在列方程時不能列成“20-12=x、16.8÷4=x”,它們雖然是方程,但仍是算術思路,不易讓學生體會數量間的等量關係,對今後的教學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2.教材第8頁的例7,結合情境圖教學時,主要是能找出等量關係,當然關鍵還是要會解方程。且應讓學生了解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是:找等量關係;寫設句;列方程;解方程;檢驗。

六、對課內外練習的選用意見

1.教材中第2頁的試一試、練一練中的第3題要讓學生先口頭説一説意思,然後再列方程,這樣便於學生理解掌握等量關係。

2.教材第4頁的練一練第1題與第6頁的第7題相類似;第8頁的練一練第1題與第10頁的第2題相類似。目的都是讓學生正確運用等式性質,體會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理解解方程的關鍵步驟。

3.教材第13頁的“探索與實踐”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操作與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七、單元教學課時安排建議

本單元共8課時教學,另可增加1課時進行綜合檢測與講評等。具體安排如下:

第1課時:教學1-2頁的例1、例2和“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1-3題。

第2課時:教學3-4頁的例3、例4和“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4-6題。

第3課時:完成練習一的第7-12題。

第4課時:教學第7-8頁的例5、例6和“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二的第1-4題。

第5課時:教學第8-9頁的例7和“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二的第5-7題。

第6課時:完成練習二的第8-12題。

第7課時:指導學生“回顧與整理”,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1-4題。

第8課時: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5-7題和“探索與實踐”部分的兩道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複習是戰勝遺忘,發展認知不可或缺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説“複習是學習之母”。

複習是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再現梳理,查缺補漏、深化生成的過程。我的體會,理想的複習應是擰住雙基串全程,點線交織求延伸,融會貫通成一體,温故知新促生成。給予以上理解,依據課標要求,結合本班學情和教學實踐,特制定如下複習計劃。

一、複習目標

1、通過整理複習,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知識,對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

2、經歷知識回顧和整理的過程,學習整理知識的方法,提高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對知識的整理與複習過程中,養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複習內容

1、數與代數: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一)

2、空間與圖形:多邊形的面積;對稱、平移與旋轉

3、統計與概率:統計、可能性

三、學情分析

本屆學生是在改學青版教材後的第二學期,由於已經歷了一學期該版本教材的學習,學生基本熟悉了教材的結構與模式,也掌握了一些好的學習方法,養成了一些好的學習習慣。當然也適應了這種從情境入手,經歷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的探究學習方式,大部分的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得到了鍛鍊、提升和發展。

由於青島版教材自身的特點,雖有豐富的情境,但結論呈現較少,可以説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留有了較大的探究空間,加之教師初次使用本教材,把握教學時難免給學生造成知識上的疏漏與欠缺,這也是為接下來的複習留下的需待填補的空間。

由於上個學期的學習中為了實現版本的轉換和知識的銜接,補學了較多內容,由於時間短任務重,學生有些知識學的不太紮實,本學期在學習這部分與補學內容有密切聯繫的知識時給學生的學習明顯帶來了阻力,沒有學透,這部分知識需待複習中來升温。

通過近一年的教學,瞭解到我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大致呈現出三個知識水平:第一個水平,這部分學生有着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情感體驗,基礎知識技能掌握都很紮實,即所謂的優等生,在班內約佔到五分之二(約23、24人);第二個水平,與優等生相比各方面有所欠缺,但基本上能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效果基本理想,這部分學生也大約佔到五分之二;第三個水平,就是約佔五分之一(約8、9人)的後進生,這部分學生與前兩者相比有很大差異,各方面都亟待加強。

結合班級現狀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我的複習着重點也找到了方向,知識疏漏、薄弱處,班內第二、第三水平的“後勁”生。

四、複習重、難點

重點: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一)、多邊形的面積中的概念、性質、法則、計算等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運用。

難點:1、使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概念、性質、法則、公式以及常見的數量關係系統化,並會融會貫通。

2、靈活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和方法。

3、準確的進行計算

五、複習方法、措施與步驟

1、總體方法

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梳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

應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合作,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交流。

2、具體措施

(1)系統整理、温故知新

引導學生把相互聯繫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經過梳理串聯起來。貫通起來,做到複習一點,連成一片,在滾動中建構生成認知網絡結構。缺則補之、散則串之

(2)活化題材,激發興趣

開發生活化題材,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充實教材複習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對複習的內容,有感而發,有趣而學、有為而做,就能增添複習的情趣。學生主動參與回憶、討論、溝通、歸納、整理、應用的全過程,進而積極建構起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使知識與能力結構更趨合理。

(3)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複習課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化解難點。合理整合知識點、注重層次、找準基點、以點帶面、化繁為簡從而化難為易。多重的發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促使學生自我有效的構建起不斷擴展的認知結構。

(4)編織網絡、多層發展

對複習教學,在課堂中積極踐行我區倡導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通過分析比較,抓準“探究點”,放手讓學生合作收集整理,編織知識網絡,深刻的感受知識脈絡的走向。教師還要巡迴指導,發揮“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應儘可能參與各小組的合作、探究活動,瞭解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問題的不同認識,指導學生收集與問題有關的生髮點,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關節點加以整理,仔細揣摩每個知識點的意義,通過表達交流,明確各有關知識點的相互聯繫線索,在知識系統化過程中自主、自然的生成知識體系。

(5)題組遷移,創生新意

課堂中注重知識的遷移運用,練習要着眼於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創意、高效益組織練習,將知識的鞏固、運用、理解、創新貫穿起來。通過練習,讓學生實踐、反思、領悟,又通過反思讓學生重新歸納、總結、昇華,舉一反三,螺旋上升,促使學生把掌握的知識順利拓展、高速遷移到其他內容的學習中,成為推動學習遷移,激活認知建構的良性學習循環的有效途徑,達到理想化的複習效果。

六、課時安排(20課時左右)

(一)數與代數(5課時)

1、簡易方程(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用方程解決問題)

2、因數與倍數

3、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4、分數加減法(一)

5、認識正負數

(二)空間與圖形(1課時)

多邊形的面積

對稱、平移與旋轉

(三)統計與概率(1課時)

統計

可能性的大小

(四)各單元測試(8課時)

(五)綜合複習檢測及查缺補漏(5課時)

綜合測試一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綜合測試二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綜合測試三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綜合測試四及試卷分析和講評

試卷錯題綜合分析和講評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觀察物體,圖形的運動,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20xx年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已經整理如下,快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觀察物體,圖形的運動,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中每種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或幾何體的形狀圖;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認識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經歷從實際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齡特徵,繼續體現前幾冊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加強對知識的.整理和概括,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四則運算的知識和技能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國小數學教材在四年級時要對此前學習過的四則運算知識進行較為系統的概括和總結,如概括出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等,對於這些相關的內容,本套實驗教材在本冊安排了“四則運算”和“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兩個單元,但是“四則運算”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四則混合運算和四則運算的順序,而關於四則運算的意義,則根據《標準》“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的要求未進行概括,從而簡化了教學內容,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要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四則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因此,同整數知識一樣,小數知識也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有關研究表明,兒童時代是空間觀念的重要發展階段,在國小階段學習一些空間與圖形知識,並在其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對於學生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及其他知識、形成空間想像力有積極的、重要的影響。

4.加強統計知識在解決問題中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意識和數據分析觀念得到提升。

5、繼續處理好“解決問題”的教學,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豐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6、有步驟的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為學生獲得數學基本思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提供更多的機會。

7、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數學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年級的國小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自然與社會現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時需要教育者進行有目的的啟發與引導,把學生的好奇心轉變為求知慾,逐步形成穩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本冊實驗教材不僅內容涉及數學教學內容的各個領域,為學生探索奇妙的數學世界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了許多體現數學文化的閲讀材料、數學史實等,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豐富多彩、充滿魅力,這些都有助於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

三、課時安排

一、 四則運算(6課時)

二、觀察物體(2課時

三、運算定律(7課時

1.加法運算定律......3課時左右

2.乘法運算定律......4課時左右

營養午餐......1課時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5課時)

1.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3課時左右

2.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3課時左右

3、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3課時

4、小數與單位換算......2課時

5、小數的近似數......2課時

整理和複習......2課時

五、三角形......6課時

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6課時

七、圖形的運動 (二) ......4課時

八、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4課時

1.平均數......2課時

2.複式條形統計圖......2課時

營養午餐......1課時

九、數學廣角——雞兔同籠......2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其中小數意義與性質、小數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編排,降低學習難度,促進學生思維水平提高。

2、認識小數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理解,發展學生數感。

3、提供豐富空間與圖形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教學,使學生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魅力和學習收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小數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掌握小數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特性,會根據三角形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能描述簡單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

7、瞭解解決植樹問題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樂趣,學習數學興趣,建立學好數學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良好習慣。

10、在綜合應用中,能運用學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1、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步驟和方法。

四、教學措施: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週備課。

2、注意新舊知識聯繫,側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抓重點、難點、各個環節突破。

4、重視學生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繫,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6、精心設計作業,有層次,講究目性、科學性。

7、抓好後進生轉化工作,耐心輔導,因材施教。

五、教學進度安排:

四則運算------------------------8課時

位置與方向--------------------6課時

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14課時

小數意義和性質---------------------18課時

三角形-----------------8課時

小數加法和減法-------------------10課時

統計---------------------------4課時

數學廣角-------------------------4課時

總複習---------------------------4課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班級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41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0人。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同學的良好學習習慣已經初步養成,都能很好的完成作業,學習數學的興趣較高,但是由於班情較差,學生學習水平底。有的學生從一年級起就欠了帳,如葛國樑、張浩楠、高心儀、楊杏澤、葛瑞等,每次考試都是二三十分,讓人不知如何教起。還有些學生學習習慣差,上課經常走神,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很差,作業不夠規範,馬虎、粗心現象特別突出,尤其是劉吉明、胡睿嗥、侯奧傑、李夢緣等人,本學期還要重點抓。另一方面,班級部分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學期也要進一步和這些家長做好交流和溝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四則運算;觀察物體;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在本學期裏學生將系統地學習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重點學習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學習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打下基礎,並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在統計求平均數知識方面,力求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雞兔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實踐活動——"營養午餐"和"小管家",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探索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

難點:觀察物體(二)、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圖形的運動及三角形。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能辨認從不同角度看到的物體或幾何體的形狀圖,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對秤圖形。

5、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認識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措施

1、努力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聽課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課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從計算入手,從根本上抓好學生的計算,使學生打好計算的基本功,做到計算細緻、快速、正確。

3、注意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注意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同時要注意對學困生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尊重。

4、對於教材中的定義和概念要讓學生弄明白,並且能夠根據一些定理進行計算,且正確靈活。

5、抓好各單元的測驗,通過單元檢測及時對學生進行查缺補漏。

6、期末制定好複習計劃,指導學生進行好期末複習,具體全面。

7、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盡力讓整個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

8、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做題的好習慣。

9、針對本班學生計算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要求每位學生每天要完成一頁口算題卡的練習,針對筆算能力較差的學生,每天將完成3題筆算練習,並且要家長批改,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每週將進行一次筆算小測,另外本學期將舉行一次班級十分鐘口算競賽和一次班級筆算驗算比賽。

10、抓好培優補差工作。

(一)優秀學生培養措施

1、保護優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後進生輔導措施

1、培養後進生的自信心。對後進生多寬容,少責備。對後進生做到:誠心、愛心、耐心。

2、後進生的作業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時的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

3、進行"一對一"的結對子活動。

4、多進行家校聯繫,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共同促進後進生進步。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級二班現有學生 41人,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來看,孩子們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平時的學習中,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作業能夠認真、按時獨立的完成。不論是聽課時看學生的課堂常規,還是課下看學生的課間活動,以及學生早、午到校的情況,都不難看出學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這些好的習慣對孩子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索都有了一定的影響,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但是橫看學生的情況,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一些後進的學生需要及時的輔導。由於學生之間的差異,使一些學生在學習上落後於其他同學,這是學生的苦惱,也是老師的心事,後進的學生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因為學習習慣不好,不認真學習造成的,家庭的影響、孩子自身的素質所致等等。因此本學期要進一步認真分析後進生的`成因,制定相應的轉化措施,有的放矢,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採用跟蹤調查、小組合作、同伴互助、及時的去輔導等方法,讓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方面有所提高。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因數與倍數;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對稱、平移和旋轉;統計。

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三、本冊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之中去理解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2、使學生在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認識真、假分數及帶分數,能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

3、結合具體實例理解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的意義,會分解質因數。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及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會找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結合現實素材理解約分的意義。會約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4、探索並且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5、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6、結合具體實例認識折線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會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數據,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或者折線統計圖。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有目的地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經歷觀察、操作、類比、驗證、歸納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感受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教學重點:簡易方程,分數的意義,多邊形的面積,統計等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簡易方程,分數加減法,多邊形的面積是本冊教材的難點教學內容.

五、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加強了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

2、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慾。

3、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通過“5+35”模式啟迪學生的思維,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並及時反饋。

4、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和優等生的培養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

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

6、認真備課,精細分層設計練習及作業,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7、多和學生交流、溝通,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8、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並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六、教學進度課時安排:

一、珍稀動物――簡易方程 9課時

二、水產養殖場――多邊形的面積 11課時

三、團體操表演――因數與倍數 5課時

四、中國的熱極――認識正、負數 3課時

五、校園科技周――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8課時

六、圖案美――對稱、平移與旋轉 5課時

七、剪紙中的數學――分數加減法 10課時

八、獲“聯合國人居獎”城市――統計 4課時

九、下跳棋――可能性 2課時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xx)班,共有學生xx人。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並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少數學生學習習慣不好,上課發言不積極。我本學期需要較多地關注同學們業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2)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認識多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計算;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算律;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確定位置;整理與複習等。

(3)本冊教材主要特點:

本冊教材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與生活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靈活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學觀念和學習觀念,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本教材既注意體現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的數學教育內涵,使我們的實驗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歷從具體問題中抽象數量關係,並探索算法和運算律的過程,掌握有關的計算方法和運算順序,發現並初步理解一些簡單的運算規律;初步認識自然數的一些特徵;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基本方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一些常見平面圖形的特徵以及簡單變換的過程,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及其特徵,瞭解圖形的對稱和圖形位置關係的簡單變換。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探索計算方法、發現運算規律的過程中,開展類比、猜想、歸納、驗證等活動,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數的一些特徵,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進一步發展抽象思維,增強符號感。

(3)在探索平面圖形的'特徵、對圖形進行簡單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應用意識。

(2)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理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初步學會用畫圖的策略整理和表達信息,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逐步增強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意識。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事實和數學內在聯繫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數學內容以及運用數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熱心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發現錯誤能主動改正。

(4)能主動、認真地閲讀一些數學背景資料,感受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混合運算,找規律,解決問題的策略。

2、教學難點: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用字母表示數。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習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立互動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要我學”為“我要學”。

3、多和學生交流、溝通,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鬆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4、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並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5、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好每一個學生。

、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課時 教學單元

第 1 周 3月2日-- 3月6日 5 一、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第 2、3周 3月9日---3月20日 10 二、認識多位數

第 4、5周 3月23日-- 4月3日 10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

第 6 周 4月6日-- 4月11日 5 四、用計算器計算

第 7 周 4月13日-- 4月17日 5 五、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8、10周 4月20日--5月8日 15 六、運算律

第11、13周 5月11日-- 5月29日 15 七、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第 14 周 6月1日-- 6月5日 5 八、確定位置

第15--17周 6月8日-- 6月26日 15 九、整理與複習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我將以新課程提供的全新理念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及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力為重點,依據教研組工作計劃,按照教導處的安排,圍繞課堂教學和教學科研這一中心任務,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積極實踐“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二、學情分析

在經過了三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三、教學內容

1、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四則運算、觀察物體、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減法、圖形的運動(二)、平均數與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總複習。

2、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裏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並在此基礎上學習比較複雜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能用小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初步學習用小數知識解決問題。

3、有關四則運算的順序和運算定律的知識也是國小生應當掌握的有關計算的基礎知識,並且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接觸到了有關內容,例如有關混合運算,學生已經學習了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混合運算式題,初步瞭解了小括號的作用、在本學期裏學生將系統地學習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重點學習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學習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打下基礎;運算定律則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對有關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加以概括和總結,並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4、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三角形、圖形的運動三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來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

5、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平均數和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6、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內容,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雞兔同籠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雞兔同籠問題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7、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綜合應用數學的實踐活動——"營養午餐",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探索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圖形的運動變化規律

5、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瞭解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瞭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六、實踐活動安排

第十四周營養午餐

七、教學進度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生情景分析:

對於剛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來説,這一年是他們由低段學習步入高段學習的第一年,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縱觀全班,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本事的差別不大,但計算速度、參與討論的本事,解答應用題的思維本事等還需進一步加強。從學習習慣、興趣、方法看,在這些學生當中,多數學生對數學課學習興趣濃厚,能按正確學習方法去學數學。他們能上課遵守課堂常規,專心投入,認真完成作業,對不懂問題能及時大膽提問。少數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是太好,課堂上不能專心致志,上課注意力分散,思想開小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也不能堅持最基本的紀律,個別學生在課堂上不願開口,發言不進取。所以,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有效開展課堂討論和提高學習效果將是本學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頭一些資料: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等。

其中“公頃和平方千米”是從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中移至本冊的,安排在大數的認識單元后,以便學生結合大數的認識,充分感知、體會這兩個大的面積單位。“條形統計圖”原先分散在實驗教材第一學段的不一樣年級,現移至第二學段本冊,講原先單式條形統計圖的資料重新梳理,整合為一個單元進行教學。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資料。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步發展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除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面積將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明白公頃、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5、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明白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6、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7,認識條形統計圖(以1代多),會用條形統計圖來描述數據,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並提出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構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定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中採用的具體措施:

1、大數的認識要突出數的概念教學,重視數感的培養。具體體此刻下頭幾個特點:

(1)經過多種方式,豐富學生對大數的感受。

(2)加強數概念教學,突出我國的計數規律。

(3)配個學習資料,介紹數學的背景知識。

2、適當改善計算教學資料的編排,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本事。主要體此刻以下三個方面:

(1)加強筆算教學。

(2)結合筆算教學,滲透口算、估算、簡算等計算方式。

(3)加強對計算法則的總結和計算規律的提煉。

3、圖形與幾何的教學,注重對概念和圖形的本質特徵的認識。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幫忙學生理解所學知識。

(2)採用適當方式,讓學生體會概念和圖形的本質特徵。

(3)設計一些趣味的活動性較強的習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圖形的特徵。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1)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習新的統計知識。

(2)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3)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受統計的現實意義。

5、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感受並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1

一、本班學生狀況:

四年級學生剛剛正處於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的轉變過程,在這過程中,由於學生心理特徵及思維發展的不一致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速度上必然存在差異。從開學這兩個星期的作業完成情況來看,大約有60%學生能夠迅速的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40%左右的同學,由於智力、學習態度的問題,有待於今後積極引導,以引導他們達到學段目標。

二、教材分析與相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1.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2.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

3.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

4.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在“數學廣角”單元以及教學實踐活動中,通過各部分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本冊教材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

三、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第一單元: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知道億以內內及以上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改寫為以“萬”“億”為單位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第二單元: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3.第三單元: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使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係,並會應用這種關係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法估算和驗算。

4.第四單元: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5.第五單元: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瞭解商的變化規律,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及思路。

6.第六單元: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第七單元: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本冊內容的重點、難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五、主要教具、學具:

1.多位數計數器(撥珠器)2.多級數位順序表3.計算器4.算盤5.用硬紙條做的角和平行四邊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7.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中採取的措施、方法:

教學中主要採用講授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實物教具的展示和演示,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法則、知識之間的聯繫規律和解答方法。

2、對於重點、難點內容和關鍵部分,採取適當分散、多舉事例等辦法。

3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則,可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辨析。

4要揭示前後知識間的聯繫,使學生從前面所學的知識中進行遷移,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2

一、情景分析

1、班級概況:

四年級(8)班現有人數為80人,其中男同學55人,女同學25人。這些學生中有父母離異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識掌握情景。

從上學期的期末質量檢測來看,學生對雙基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噸千米的認識掌握得不太好。

在計算方面,學生的差別比較大,多數學生對於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於部分學生對於乘除知識掌握不好,直接影響了口算的速度和計算的正確性,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差距十分之大。對於一些計算式題,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極待提高,各種計算的良好習慣有待養成。

應用題掌握得還不夠,僅有部分學生能認真分析題意,正確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據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去分析題意,對各種應用題的結構掌握的還不夠。同時解決實際問題本事有待於提高。這對本學期的教學帶來了必須的困難。少數優等生的知識和經驗、獲取知識的本事、抽象思維水平有了必須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必須的學習數學的本事。而學困生連乘除法的計算都有困難。

3、學習習慣、興趣、方法及心理特徵

從學習習慣、興趣、方法看,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都較好,對數學課學習興趣較濃厚,能按正確學習方法去學數學。他們能上課遵守課堂常規,專心投入,認真完成作業,對不懂問題能及時大膽提問;學生上進心強,班級學生之間競爭意識濃;理解新知識的主動性較好,好奇心,好強心都很強,具體形象思維活躍。由於年紀較小,學生的個性顯得不穩定,對事物的認識和個人的情感不能客觀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強,對人對事熱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敗面前易灰心。同時也有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分散,思想開小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對實施課堂教學有必須難度。

從心理特徵看,多數學生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自我,喜歡錶揚誇獎,班上競爭意識濃;學困生上課比較被動,不聞不問,積極性不高,作業完成較難,但也喜歡激勵。

4、優秀生學習特點和後進生成因:

(1)、優秀生少,根據平時的質量檢測,真正成績穩定,思維靈活,對應用題能認真而正確地分析的同學僅有10來個。他們對數學學習興趣很濃厚,能較好遵守國小生課堂常規,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忙,共同探討,互相協作,他們思維活躍,發言大膽,對有爭議的問題能大膽爭論,上進心強,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及時認真,不懂問題能大膽提問,恐怕學習成績會下降。這些學生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較為重視,大部分的家長能並且有本事配合教師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個別的輔導。

(2)、中等生對應用題的分析和理解本事一般,成績有回落的可能。他們學習認真,作業態度好。

(3)、班中的後進生,大多數是因為基礎知識掌握不好,存有知識斷層,學習的自律性比較差,學習本事弱,理解本事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在他們當中有的是單親家庭,父母對子女的學習關心,指導,督促不夠;有的是父母對子女過於溺愛,過於遷就;有的是由於不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上述原因構成惡性循環,使他們失去信心,致使構成後進生。也有幾位學生是智力低下,理解本事差。

(4)、縱觀全班,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本事的差別很大,如計算速度、參與討論的本事,解答應用題的思維本事等。課堂中教師雖盡力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由於班中學生數多,個別學生的知識斷層點,無法彌補,優等生的潛能也沒能充分挖掘出來,無法面面俱到,這也是本學期需要解決的教學難點之一,對此我將在培優補差計劃中作具體的安排。

5、其他因素:

大部分學生熱愛勞動,活潑好動,團體榮譽感強,學生多數家庭貧困,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雖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但教育方法不當,家校配合不夠,並對“減負,推素”存有認識偏差。

二、教學目的要求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明白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一樣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事。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材簡析(教材知識結構體系、重點、難點、德育滲透點等)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頭一些資料: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資料。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國小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資料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經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構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所以,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國小生應當掌握和構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資料。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一樣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構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經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經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本事。

在教材的安排上,體現出新課程的理念:

1、重視口算和簡便運算。如在一個數乘三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中,先學習因數及被除數、除數是整百數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數、除數末尾有0時的簡便方法計算。學了乘法運算定律和商不變性質後,用定律和性質進行簡便運算,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各種計算方法。

2、加強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運用遷移規律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中,讓學生憑藉原有的知識基礎,把萬以內數的讀寫法推廣到多位數;也能夠加深對對位數的認識。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本事培養。在多位數的加減法中,引導學生在積累很多加減計算和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概括,對加減法進行定義,闡明加法的運算定律及加減法的關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本事,發展學生的思維。

4、重視知識的構成過程,注意多讓學生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滲透教學思想方法。本冊教學資料是學習整數的最終階段,在學生積累了很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經過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得出整數的計數法和讀寫法、四則計算的關係、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商不變性質等,在運用中加深了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本事。

5、要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要注意聯繫學生的實際,重視引導學生經過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本事,提高探究本事。

6、突出開放性,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計算方法、試商方法上,允許學生選用自我認為適宜的方法,靈活運用,不做硬性規定,應用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帶*號的練習題和思考題,作為學有餘力學生的練習補充,以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本事,拓寬學生思考的空間,增強學生思考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四、改善教學工作的措施:

(教學資料、教學方法、教學思想、轉差)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教師給營造一個寬鬆、合諧,充滿愛、民主、喜悦的學習氛圍。由學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討,教師作好參謀,當好後勤,作學生的服務員。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學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習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的課外延伸,加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開放性。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正歸一和反歸一等應用題時,結合生活實例,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

3、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供給自主探索的機會。

4、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加強基礎訓練,在計算方面,重點是要加強口算訓練,。在應用題方面,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等,這種題目要經常訓練,它對於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本事是大有好處的。

(2)、實施分層教學,彈性教學,針對學生的不一樣特點,不一樣的理解本事,採取不一樣的方法,佈置不一樣的作業,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即下要保義務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導興趣濃厚,學有餘力的學生進一步發展。把共同要求和發展個性結合起來。

(3)、重視學生的課時目標過關和單元素質過關,作業嚴把關,加強信息交流,及時反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102人,其中各方面能力強的學生有5、6人。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慾較強,男孩子特別調皮,女孩子則較文靜,上課發言總集中在部分孩子身上。部分學生學習上還不夠自覺,學習習慣還須進一步培養。本學期在教學上將採取豐富多彩的手段,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億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乘法、除法的知識,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前三個單元是本冊的重點,學生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整四則的基本口算和筆算,為進一步學習整數的概括性知識和小數打好基礎。

在量的計量方面,進一步學習面積和麪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土地面積單位和簡單的測量。

本冊開始引導分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但可以為後面學習小數和分數做較好的準備。

本冊課本共有五個單元:

第一單元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學生在學習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已掌握了“個”、“百”、“千”這個計數單位,並且會正確的讀、寫“萬”以內的數,本單元教材在上述基礎上,把計數單位擴展到“億”,學生掌握了“億”以內數的讀、寫方法,以後遇到再大的數的讀、寫,就可以依次類推了。另外,大數目的讀、寫,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先從個級擴展到萬級,要求學生按照四位一級的計數特點,會正確的讀、寫“億”以內的數,為進一步學習“億”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礎。

第二單元億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教材內容包括:口算、估算加減法,用計算器計算的四則計算,以及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本單元是在萬以內加減法和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口算加減法主要教學整百整十數加、減整百整十數和整萬數的加減法,這些內容都可以歸結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也很廣,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是給學生一些概括性的知識,目的是加深對加減法的理解,能夠利用這些關係對加減法進行驗算,提高計算的正確性,並會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來解答下步的加減法應用題,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主要教學一個數加、減接近整十、整百數的簡便算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第三單元乘法、除法的知識,本單元分三節,乘法、除法的口算和估算,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及乘除法中的一些簡便算法,估算的範圍是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估算和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在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一節中,教材給學生一些有關的概括性知識,並應用、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解答簡單的乘除法應用題,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而且開拓了學生思路,使學生掌握瞭解答應用題的多種方法,併為今後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打了良好的基礎。

第四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開始學生掌握分數是含義是很困難的。因此,本單元第一次出現分數時,通過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着重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和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基礎。第五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材首先通過觀察物體表面的大小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然後介紹常用的計量面積的單位,在此基礎上,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間的換算,實際測量,使學生能把學得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2、作者的編排意圖。

這冊教材是在原義務教育教材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編寫時注意繼承原教材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如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係,認識億以內的數,加強口算和簡便算法,分數的初步認識等,同時又根據大綱修改的意見,增加了電子計算器的認識和利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計算,加強了估算,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和年齡特徵,注意促進學習的遷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在編排上力求合理,加強知識間的聯繫。

3、教法、學法:

教法:教師採用講授、討論、投影、點撥、引導等方法。

學法:學生採用自學、討論、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歸納、學具等方法。

4、重點、難點:

本冊的重點是: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億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乘法和除法的認識。學生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整數四則的基本口算和筆算,為進一步學習整數的概括性知識打好基礎。

難點是:面積和麪積單位。

三、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計算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初步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的數。會根據要求把一個數用四捨五入法省略尾數,寫出近似數。

2、使學生會口算整萬數的加、減法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以及乘數、除數是整百的乘、除法。

3、使學生估算多位數的乘、除法;學會接近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的簡便算法,以及連乘、連除的簡便算法。

4、使學生初步掌握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係,會根據這些關係求未知數X,會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解答一些簡單應用題。

5、使學生認識面積和麪積單位,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掌握單位間的換算,認識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會進行簡單的土地面積的計算,初步學會測定直線和測量較短距離,初步知識步測和目測的方法。

6、結合有關的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7、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內容,吃透教材的舊要聯繫,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做到對學生基礎摸清,把好、中、差達到心中有數,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優生優培,做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

2、不斷學習業務理論,提高自身素質,要認真貫徹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強直觀教學,通過教學教具、掛圖、投影儀等教學手段,使學生從實物中認識掌握數學概念知識。

3、加強基礎教學的同時,繼續注意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發揮他們的特長,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

4、繼續深入開展“自主、綜合、拓展、創新”實驗與研究,使學生在自主中鍛鍊,充實和發展自己,以適應社會進步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需要。

5、抓好“三姿”教育,培養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的品質和學習習慣。以上為教學基本計劃表,可根據學生特殊情況來進行調整。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7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4人.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0篇,其中精讀課文15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38篇。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三、教學目標:

1.認字188個,會寫172,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學措施: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2.後進生輔導措施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台階。

班級後進生幫助主要措施有:1.作業批有錯及時改正。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解難。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為其接對輔導。4.鼓勵為主,及時表揚。5.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為習慣。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5

一、情感與態度

1、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與引導下,能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

4、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5、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本單元是在3年級下冊學習“元、角、分和小數”的基礎上,擴展對小數的認識,把小數和分數初步聯繫起來,進一步瞭解小數的意義,並能比較小數的大小;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小數除法”本單元包括小數除法、積商近似值、循環小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等內容。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體驗轉化的數學思想;瞭解在生活中有時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養估計意識;初步瞭解循環小數;會運用小數四則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第七單元“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瞭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能根據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列出方程;通過遊戲活動,瞭解等式性質,並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能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認識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通過動手操作,瞭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不穩定性及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畫以上三種圖形的高;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瞭解各類三角形特點;通過操作,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等於180°,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通過實際觀察,使學生體會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相應照片的先後順序;觀察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物體,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

(三)統計與概率第六單元“遊戲公平”通過遊戲,使學生初步體驗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設計簡單的遊戲規則,使遊戲對雙方公平。

(四)綜合應用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安排了“數圖形中的學問”“激情奧運”“圖形中的規律”三個專題活動,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

2、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

3、使學生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係稍複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並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結合有關內容,進下培養學生檢驗的好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二、過程與方法

1 .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 加強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

2. 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慾。

3. 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採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並及時反饋。

4. 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

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

6.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8.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7

一、指導思想

在新的一學期,我將以新課程提供的全新理念為指導,依據教研組工作計劃,按照教導處的安排,圍繞課堂教學和教學科研這一中心任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索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合作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二、基本情況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安排了九個單元和兩個實踐與綜合應用。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有5個單元:四則混合運算、多位數的認識、多位數的加減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包括角、相交與平行;統計與概率,本冊教材安排了一個可能性;實踐與綜合運用包括兩個內容:節約一粒米和驚人的危害。從教材編排體系來看,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佔的比例很大,可以説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學生在這段數學旅途中,教材裏既要有大數的感受,又要有數學規律的探索,還要有各種實際問題的解決。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細心解題的習慣。

2、學生分析

本班有學生 名,新接任本班的數學教學,對學生的瞭解還不夠,從前任老師那裏得知,大多數學生學習自覺性較高,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有部分學生自控力比較差,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也比較欠缺,個別學生需繼續加強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坐不住,不按時完成作業,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字,不善於檢查,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本學期將重點抓好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最佳學習的狀態。

3、教師分析

作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專業知識,對待工作盡職盡責。對於本班學生,我將盡快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對什麼樣的學生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對於本冊教材,我已經連續上了兩年,應該很熟悉了,相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班一定會取得較好的成績。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根據本冊教學內容,結合教學參考書,我將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作為重點內容來進行教學。

2、教學難點: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是本冊教學的難點。

四、目標任務

1、全面經歷多位數認識、整數加減法、三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及四則混合運算、角、垂直於平行、統計等知識的形成過程。

2、認識多位數,會正確讀寫多位數。會用萬或億作單位表示大數,能用四捨五入法省略萬位或億位後面的尾數,會比較多位數的大小。聯繫生活實際建立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感。瞭解數字編碼的意義,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數字編碼。

3、能用計算器進行多位數加減法計算,正確理解加減法的關係;正確理解加法交換率和結合律,會用加法運算率進行簡便計算。

4、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筆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和筆算;探索並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5、掌握不含括號和只含有小括號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

6、明確線段、直線和角(包括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意義,正確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意義,會畫線段、直線、射線、角、垂線和平行線。

7、瞭解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8、探索乘除法計算的一些規律,掌握除法商不變性;經歷探索有關乘除法規律的過程,培養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9、運用整數加減法、乘除法和四則混合運算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在學習中培養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培養計算能力。

11、瞭解多位數的認識及四則計算、角、垂直和平行、統計等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12、在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成功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五、教學方法與措施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注重基礎知識教學要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通過實物、教具或者實際實例,正確地理解所講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的含義防止死記硬背。

2、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愉悦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3、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4、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學生本身存在差異,應從學生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出發進行教學。

5、鼓勵算法多樣化,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尊重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

6、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習過程,多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

7、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受教師“先入為主”的觀念制約,佔有足夠的時間,享有廣闊的空間,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鼓勵學生動手多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8、創造性使用教材,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

六、教學進度

周 次

教 學 活 動 內 容 第1---2周 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3---4周 多位數的認識

第5周多位數的加減法 第6---7周 角

第8周 半期考試

第9---10週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第11周 相交與平行

第13---14週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第15 周可能性

第16---19周總複習第20週期末考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