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音樂教學計劃

來源:文書谷 2.21W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音樂教學計劃

音樂教學計劃1

一、所教學生現狀分析

本年級有兩個班,學生對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很高,大部分孩子學習興趣濃厚、愛學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一小部分孩子行為習慣差,在學習中至今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需要教師的細心和耐心。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二年級的教材內容是以單元為主題,其中二年級上冊六個單元,每個單元除了歌曲還包括“聆聽”、“表演”、“編創和活動”等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學習用正確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學習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演唱方法,能夠很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欣賞:欣賞優秀的歌曲、樂曲、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瞭解人聲的分類和演唱形式,常見的樂器和演奏形式,瞭解中外傑出音樂家。感受音樂的不同情緒。器樂:練習豎迪的演奏姿勢和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的能力。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和教師和學生交往,喜歡並樂於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歌曲,每學年背唱歌曲4-6首。

3、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誌。

4、認真聆聽欣賞曲,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5、初步瞭解簡單的音樂知識。

6、能夠選擇學過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主要的教學措施和教學思路

本學期我將針對所教二年級班級學生學習的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強調以音樂為本、注重情感體驗,在注重審美體驗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和音樂的橋樑。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自己和學生的關係,提倡民主教學,使學生的心情愉快、想象力豐富,使學生以充滿自信的態度迎接每一次的學習。

五、安排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郊遊》四課時

第二單元《進行曲》 五課時

第三單元《勞動最光榮》 四課時

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四課時

第五單元《五十六朵花》 四課時

第六單元《童謠》五課時

音樂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基本的視譜能力,並有一定的運用能力。本學期可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四年級的學生經過我這麼久和他們的接觸,我感覺到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對歌曲的喜好很明顯,大多喜歡流行歌曲,對課本上歌曲不感興趣,甚至是説很難聽。我想適當的採取“貫通”的方法來調節這樣鮮明的對比。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歌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教育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少年。

2。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陶冶情操,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3。讓學生多唱歌、唱好歌,進一步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

4。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5。培養音樂感受於鑑賞能力。

6。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7。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8。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三、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識譜知識的學習。

難點:通過適當的方式在快樂輕鬆的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學習。不僅可以以真正學到知識。避免學習理論的枯燥乏味性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真正學到知識。

四、具體教學措施

孩子們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應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強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提升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

1。寓教於樂,採用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樂學,願學,想學。

2。教師深挖教材潛力,備好課,上好課,讓每節課都有一個閃光點。

3。採取適當的方式讓孩子們既喜歡音樂更喜歡音樂課。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學習,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孩子們,在他們樂於接受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音樂教學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對於中年級的學生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音樂,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愛學、願學。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學目標

1、演唱:

(1)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採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2)能夠用打擊樂器表現一定場景。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與他人合作創編簡單的律動、集體舞歌表演等。

4、識讀樂譜

(1)複習簡單的節奏符號,並能創作簡短的節奏。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5、創作實踐

能夠運用線條、色塊或手勢,來表現聲音或音樂。

三、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

本冊共有8課第一課《童年》,第二課《好夥伴》,第三課《草原》,第四課《放牧》,第五課《媽媽的歌》,第六課《四季的歌》,第七課《鐘聲》,第八課《豐收歌舞》

2、教材重難點:

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從而達到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教材特點

本教材的編寫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音樂於相關文化相結合,強調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正確理解民族文化於多元文化相結合的關係。本教材的設計特色是以單元式的教學結構,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傳統於現代相結合的教材內容,獨特的評價方式,活潑大方的版面設計。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一)、完成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

(二)提高措施

愉悦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五、教學進度: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春天;可愛的動物;童趣;音樂會;牧童之歌;愛祖國;老師的.歌;愛和平;家鄉美。本學期繼續運用新教材,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學生的特點還是天真、可愛、好奇的兒童,他們的生活還是以遊戲為主,因此,創作和表演是學生喜歡的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創造是人類的希望,從小讓學生有這樣的良好的創造環境,使學生愛音樂的同時,發揮了學生的潛能及創作慾望。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華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3、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4、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敍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5、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6、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7、聆聽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瞭解其不同的風格。

8、樂於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9、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並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10、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11、樂於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1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13、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14、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15、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做好課前準備。

2、不斷提高科學文化和教育理論水平。

3、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力求使學生掌握知識。

4、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藝術性。

5、加強自身基本功訓練,提高工作水平。

6、執行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工作盡職盡責。

四、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演唱時很開心、充滿了感情。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

大約佔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數佔多數,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音樂方面比較差的同學在班中佔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準不佳,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視譜不會等。

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音樂教學計劃4

一、學生情況分析

國小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一定的興趣。但由於每班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湘版國小音樂一年級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凸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如第六課《飛呀飛》中歌詞從小鳥和飛機拓展到還有什麼能飛?讓學生自由想象。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説、爸爸媽媽對我説。

三、教學資源開發

利用教師用書、錄音帶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多種教學輔助資料來進行音樂課教學,還可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樂器,如本冊中的十二課《小樂手》串鈴——鑰匙,三角鐵——金屬條等,讓學生更加有興趣,更輕鬆、愉快地學習。

四、教學措施

1、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説,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悦和能力。

2、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3、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因地制宜地設計、組織音樂教學,發揮音樂教師各自特長,積極探索,勇於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五、教學目的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鑑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5、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六、教學內容與基本要求

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七、教學進度和活動安排

周次唱歌聽賞課時

第1周《國旗國旗真美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課時

第2周《接媽媽》《我愛媽媽的眼睛》2課時

第3周《母雞叫咯咯》《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2課時

第4周《小雨沙沙》《春雨沙沙》2課時

第5周《玩具兵進行曲》《玩具兵進行曲》2課時

第6周《飛呀飛》集體舞《雁兒飛》2課時

第7周《望月亮》《糖果仙人舞曲》2課時

第8周《山谷回聲真好聽》《聲音的強和弱》2課時

第9周《人人叫我好兒童》《勞動最光榮》2課時

第10周《龜兔賽路》2課時

第11週五一放假

第12周《好房子》《小松鼠鑽樹洞》2課時

第13周《做一做、敲一敲》《蒙古小夜曲》2課時

第14周《迷路的小花鴨》《小熊回家》2課時

第15周集體舞《倫敦橋》《加伏特舞曲》2課時

第16周《新朋友,老朋友》《音樂夏令營》2課時

第17周複習

第18週考試

八、教學總結及反思

1、總結每節課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不足之處及時指出,在下一節課中增加練習,對學生感興趣的、能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方法,總結出來,加以提倡發揚。

2、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反思,想相應的對策,可以向其他老師請教並交流。

音樂教學計劃5

本學期實際上課20周,共20節,其中機動2節。

周次時間單元及主要內容課時多媒體

第1周9.1~9.5太陽公公和月亮婆婆2

第2周9.8~9.12太陽公公和月亮婆婆

第3周9.15~9.19西風的話2

第4周9.22~9.26西風的話

第5周9.26~10.3愉快的夢2

第6周10.6~10.10愉快的夢

第7周10.13~10.17看龍船3

第8周10.20~10.24看龍船

第9周10.27~10.31看龍船

第10周11.3~11.7排排坐2

第11周11.10~11.14排排坐

第12周11.17~11.21我的小綿羊3

第13周11.24~11.28我的小綿羊

第14周12.1~12.5我的小綿羊

第15周12.8~12.12金扁擔3

第16周12.15~12.19金扁擔

第17周12.22~12.26金扁擔

第18周12.29~1.2複習1

第19周1.5~1.9期末檢測2

第20周1.12~1.16期末檢測

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在氣息控制下,力求做到聲音位置的統一。

2、在擴展音域中,謹慎地擴展低聲區音域。

3、在二聲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連貫、流暢,音色的豐滿、圓潤,聲部的和諧、統一。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認識升記號,降記號。

認識波音記號、倚音、滑音記號,學習其唱(奏)法。

2、視唱部分:

複習所學過的音階及音程練習。獨立或半獨立視唱單聲部歌曲。視唱二聲部歌曲片段及有臨時變音記號的單聲部歌曲。3、練耳部分: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節單旋律。

聽記2~4小節節奏;聽記和聲音程。

聽辨和聲音程在協和與不協和程度上的差異。

聽辨歌(樂)曲的力度和速度並作標記。

三、欣賞部分:

要求學生對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包括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有進一步的體會或認識。能感覺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中表現情緒、氣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對作品中的旋律、節奏等特點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分析:

五年級的教材中已經有一些要求複習的內容了,但是這個階段又要學習不少的內容,所以,學習任務是繁重的。要處理好新舊知識的學習、複習、掌握。本學期要學習歌曲7首,每首都有一定的意義。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學生開始變聲,要注意對嗓子的保護。

學生情況分析:

由於學生現在處於過渡期,年齡也大了,不再是小孩子,已經是大孩子。要儘量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的愛學願學。對音樂知識的講解儘量避免枯燥乏味,要用多種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音樂教學計劃6

一、教學分析: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目標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情感,能夠自然地演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為終身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五、教學進度安排

(略)

音樂教學計劃7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0人,其中女生22人,男生29人。入學不久,學生活動力很強,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心難以集中。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常規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於學習更説不上什麼“勤奮、鑽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一、教材分析

作為全新的教材,在編寫中體現了以下基本理念:1、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2、以審美為中心;3、以文化為主線(單元主題);4、加強實踐與創造。

一年級上冊共編10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重點內容)。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為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了。

發聲訓練部分:

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韻母。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視唱部分: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減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節奏。)

3、練耳部分:聽辯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聽辯音的長短,比較各種時值音的長短。聽辯並説明音的強弱差別。

三、欣賞部分:

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悦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徵。

二、學段目標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4、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三、具體目標

(一)感受與鑑賞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用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

2、聽長短音;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

4、聆聽進行曲、舞曲、兒歌不同風格作出相應動作;

5、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片段,初步感受風格。

(二)表現

1、歌唱的正確姿勢;

2、每學年背唱4-6首歌曲;

3、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能作簡單的律動、歌表演;

5、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三)創造

1、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歌詞的創作活動;

3、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樂於與他人蔘與活動;

2、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

3、聲音與生活的探索。

四、教學措施

1、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2、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3、遵循聽覺藝術規律,空出學科特點;

4、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繫;

5、改革評價機制。

6、一年級的新生,重點培養課堂教學常規,正確的姿勢。

7、在平時音樂訓練的弱項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訓練使每位同學的每個技術動作都能非常到位。

8、利用獎勵措施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

9、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10、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11、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13、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14、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五、教學進程安排

主題周次課時

第一課耳朵的故事12

第二課誰的歌兒多22

第三課小鳥32

第四課小青蛙找家42

第五課唱唱跳跳去旅遊52

第六課辦家家62

第七課做一做敲一敲72

第八課放牛歌82

第九課划船92

第十課快快跑102

第十一課咚咚噠噠112

十二課 螃蟹歌122

十三課小小的船132

十四課鴨子拌嘴14152

十五課開心哆來咪16172

十六課複習1819

音樂教學計劃8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材分析

(一)內容

1、唱歌:共計21首。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唱歌姿勢、坐姿,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學習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聳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確。能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夠隨教師的要求整齊地開始和結束。18首歌曲能夠基本背唱。

2、唱遊: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節拍的變化,有表情地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動作;注意音樂與動作的.配合,樂感的培養。

4、欣賞: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能夠認真聆聽音樂;欣賞中外優秀的兒童歌曲、民族和器樂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偉、優美、抒情等不同情緒的歌曲與樂曲。

5、音樂知識:學習的音樂知識:音的長短、音的高低、音的強弱;

(二)編排特點

國小一年級第一冊音樂課改教材,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和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貫穿始終。

本冊教材的曲目選擇,在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朗朗上口,易唱易記,讓學生愛聽。在樂譜使用上運用了字母譜。還有自制打擊樂器,創編小音樂劇、遊戲、舞蹈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想象中去創造,促進思維,發展智力。

(三)教學條件及學生情況分析

教學條件

我校教學條件優越,各教室配備電子白板,錄音機等,為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學生情況

一年級共兩個班,共有學生45人,本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有強烈的求知慾。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與老師呼應。

(四)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三、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四、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加強學習有關音樂教學的理論書籍,以課改為契機,推動音樂教學的課程改革,向科學的課改靠攏,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

2、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注意經驗的總結與整理。

3、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本學科教學內容的在整體教學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做好課後小結。

4、重視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與考查。

5、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各種能力。如:製作教具、多媒體課件等。

6、平時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以上是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會根據學生、工作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並隨時修改、完善本計劃。

音樂教學計劃9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音樂鑑賞

2)教材使用情況:湖南文藝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鑑賞(必修)教材3)計劃教學時數:18課時

本學期共任教4個班級,高一學生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

二、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育觀念,經常把課程視為知識、學科。以知識為中心、知識標準化、知識統一化痕跡明顯,這些觀念支配着課程構建、設計與實施。在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目標由單向方式走向多元、綜合與均衡。教育部新近頒佈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指出:“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給以新的闡述和定位。因此新的高中音樂課程中課程目標是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維度來進行表述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理念。強調學生是課程的核心,同時也突出了課程的整合。

1、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2、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於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3、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把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開闊視野,啟迪聰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三、教學要求:

傳統的教育觀過分強調人的智力因素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作用,而忽略了個人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在人的成長經歷中的'地位。新的課程觀將情感、意志因素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來理解,是課程目標中重要的價值取向。情感,不僅僅體現為學習興趣、學習愛好和學習熱情,更體現為情感本身的體驗與內心世界的豐富;態度,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決定了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放在首位。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聆聽音樂為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價,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熟悉、理解、鑑賞音樂。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

2、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性的音樂教具與學具,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聽覺審美感受。

3、課堂欣賞教學與課外欣賞活動(音樂會、音樂欣賞講座、教師推薦的音樂作品錄音等)有機地結合,充分發揮欣賞教學對課外欣賞活動的指導作用。

四、教學措施:

《普通高中音樂鑑賞課程標準》中把“過程與方法”作為三維目標之一,體現的就是其教育價值。傳統的教學過程經常是隻重結果而輕視過程,十分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對於音樂學科來説,過程與方法更是重要,因為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須是在長期的、反覆的情感體驗過程中完成的,具有教育的潛效應。 《普通高中音樂鑑賞課程標準》中把“過程與方法”細化為四個具體目標:體驗、比較、探究、合作。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情感和意識。 《普通高中音樂鑑賞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過程應是完整而充分地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比較是音樂教學的一種特殊方式。《普通高中音樂鑑賞課程標準》指出:“通過比較音樂的不同體裁、形式、風格、表現手法和人文背景,培養學生分析和評價音樂的初步能力。”探究既是一種課程形態,又是一種學習方式。 《普通高中音樂鑑賞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探究與創造活動,倡導開放式和研究性的學習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合作是指在小隊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普通高中音樂鑑賞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以音樂為媒體,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

1、強化治理,突出重點,抓住大學聯考生命線

2、樹立堅定的事業心,虛心好學,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3、加強教研教改,注重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五、教學內容:

任何課程都必然有知識和技能體系,音樂學科也是如此,過去往往過分強調了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學習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方法枯燥、單一,和實踐分離,使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新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觀認為:音樂知識不僅僅體現為樂理知識、還包括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和音樂常見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知識。音樂技能不是僅僅體現在視唱、練耳、識譜等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把樂譜的學習與運用或唱歌技能的訓練與培養放在整體音樂實踐中進行。因此,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在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完成。

1、欣賞民歌、藝術歌曲、説唱音樂、戲曲音樂、歌劇、舞劇音樂、器樂曲、室內樂、交響音樂等音樂作品。介紹有關音樂常識。

2、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音色、調式、織體、曲式等及其表現作用。

3、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初步瞭解中外不同歷史時期音樂的風格流派、藝術成就及其發展變化。

4、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功能及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的關係。

5、欣賞內容是中外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體現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經典性原則。

6、欣賞曲目的選擇重視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弘揚祖國的優秀音樂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7、注重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六、課程安排

教材體系及教學進度計劃(總共20課時)第一週,最後一週期末考試。

第一單元音樂的欣賞

一、音樂能告訴我們什麼( 1課時)

二、培養音樂的耳朵( 1課時)第二單元音樂的美

一、優美與壯美( 1課時)

二、崇高美與歡樂美( 1課時)

三、悲劇美與喜劇美( 1課時)第三單元音樂與民族

一、五十六多芬芳的花

中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 2課時)漢族民歌( 2課時)

二、亞細亞民間風情( 2課時)

三、走進非洲與美洲( 2課時)

四、歐洲民間音樂掠影( 2課時)第四單元音樂與時代

一、華夏音樂之光(1課時)

二、蟄龍飛起舞東方( 1課時)

三、一唱雄雞天下白( 1課時)期末考試(1課時)

七、考試考核制度

音樂欣賞課是考查學科。考查的方法分平時考查和期末考查兩類。平時考查可採用課堂提問、書面作業等形式;期末考查可採用問卷、寫作短文等形式。考查的內容重點為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及分析、比較、鑑別音樂作品的能力。音樂欣賞課的考查成績納入學生的考績範圍。

音樂教學計劃10

一、學術情況分析:

學校為高中生開設了一門音樂課。學校從學生的實際發展出發安排了一定的課時,使得音樂課生動活潑。高中音樂教學第一卷以欣賞為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培養高中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文化素養,我在教學中安排了欣賞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提高學習熱情,愛上高中音樂課。

二、教學目標:

1、讓高中生掌握一定的欣賞能力,獨立欣賞音樂作品。

2、使學生了解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演奏技巧和音樂成就。

3、加強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使學生理論與技能同步發展。

三、教學措施:

1、加強作品數量欣賞,從教材入手,參考當時的時代特點,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

2、利用音樂課堂進行更多的實踐教學,教師要演示和講解欣賞的要求。選擇對學生有幫助的音樂作品。

3、培養現代音樂欣賞能力,從學生熟悉的流行音樂入手,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教學進度:

第一週:音樂的.發展

第二週:亞洲民俗

第三週:亞洲民俗2

第四周:進入非洲和美洲

第五週:歐洲民間音樂

第六週:中國音樂之光

第七週:會唱歌的公雞讓世界變白

第八週:從宗教到世俗的音樂

第九周:從古典到浪漫的音樂

第十週:從印象到現代的音樂

第周:大眾歌曲和藝術歌曲

第2周:期會考試

第3周:音樂劇-歌劇

第4周:舞劇的靈魂

第5周:梨園百花

第6周:在藝術花園學英語

第7周:音樂、電影和電視

第8周:中國流行音樂

第9周:外國流行音樂

第20周和第2周:期末考試

音樂教學計劃11

I.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愛好為動力。堅持與音樂的密切接觸,欣賞音樂,用音樂美化生活,是兒童的前提。根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點,運用豐富多彩的教材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教材應結合兒童的生活經驗,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繫。音樂教學應面向全體兒童,注重個性發展,注重兒童音樂實踐和音樂創作能力的培養。

II.學習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在一年級到五年級的17個班上音樂課。從整體水平來看,兒童在語調、歌曲理解和音樂表演方面都相對較好。大多數孩子在音樂學習上都很積極,有很好的課堂紀律,很多孩子舉手講話。這學期我教的17個班級的音樂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我在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等方面全面提高了孩子的素質,努力使孩子在課堂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但有些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較差。一般來説,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會注重基礎音樂知識的訓練,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教學,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III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欣賞

1.音樂表現元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保持好奇和興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夠隨着熟悉的歌曲或音樂哼唱,或者以姿勢做出反應。

(2)能夠識別不同類型的女性和男性聲音。瞭解常見的中國 民族樂器和西方樂器,能夠識別它們的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識別不同的節拍,能夠識別旋律的高度、速度和力度。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短語和段落的變化,並使用姿勢、線條和顏色做出相應的反應。

2. 音樂情感與情感

(1)聆聽不同情感的音樂,並能用文字進行簡單的描述。

(2)體驗並簡要描述音樂情感的變化。

3、 音樂體裁和形式

(1)聆聽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敍事歌曲、藝術歌曲、流行歌曲等體裁和類別的歌曲,並能隨着歌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類型和類別的器樂,並能通過節奏或打擊樂器對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分合唱與合唱、合奏和合奏。

(4)能初步區分小音樂類型和形式,聽音樂主題,説出音樂名稱,每學年2~4首。

4. 音樂風格和體裁

(1)聆聽中國 民族民間音樂,瞭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民歌、民間舞蹈、民間器樂、歌劇和曲藝音樂,瞭解它們的不同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地的民族和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民族和民間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性能

1、 歌唱

(1)願意參加各種歌唱活動。

(2)瞭解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方法,能夠逐步掌握並應用於歌唱實踐。能夠對指揮行動和前奏作出適當反應。

(3)能夠以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單獨演唱或參加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歌唱做出簡單的評價。

(5)每學年能背誦4~6首歌曲。

2. 綜合藝術表演

(1)能夠積極參與綜合藝術表演活動,玩得開心。

(2)以情節主導音樂表演活動。

(3)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表現發表簡單的評論。

3. 閲讀樂譜

(1)學習用所學歌曲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瞭解音名、音符、休止符和一些常用標記。

(3)能夠閲讀簡單的樂譜。

(三)創建

1.探索聲音和音樂

(1)能夠製作簡單的樂器。

(2)能夠使用人聲、樂器聲等聲源材料來表達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 即興創作

(1)能夠即興創作符合歌曲情緒的節奏或舞蹈,並參與演出。

(2)能夠即興創作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各種音源和不同形式音樂表達的表演。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在日常生活中關注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和其他媒體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聽。

(3)積極參與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並能夠與他人溝通。

(4)在當地民間活動中聽音樂會或觀看音樂表演。

2. 音樂與姐妹藝術

(1)接觸並瞭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瞭解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結合熟悉的電影和電視電影簡要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3. 音樂和藝術

(1)以外的'其他學科能夠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童歌曲、童話或詩歌閲讀配樂。

(2)瞭解不同歷史時期、地區和國家有代表性的兒童歌曲。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夠背誦所學歌曲並參加各種歌唱活動。

2. 能夠用音樂自由發揮你的想象力,用簡單的身體動作和音樂節奏表演。

3. 感受生活中的音樂,並能使用人聲和樂器來模仿自然或生活中的聲音。

4. 願意與他人一起參與音樂活動。

六、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 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興趣、探索、挑戰和表現。最大限度地調動兒童的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必要的形式,培養孩子的團結、合作和創新能力,讓孩子們以簡單的課堂形式熱愛音樂課。

3. 因材施教。注意對不同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孩子得到充分的發展。

4. 設計每節課的導言,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5. 豐富課外音樂活動,關注孩子的愛好,開展課外音樂活動,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音樂。

6. 閲讀和聆聽其他學校的課程,並在我們學校實施,以拓寬孩子的視野。教師總結經驗。

音樂教學計劃1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總情況:該階段共120人左右,學生為啟蒙兒童,大部分以6週歲為主,但不足齡的也有,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

2、學習習慣、心理特點: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於學習更説不上什麼“勤奮、鑽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

3、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經過一個學期的音樂教學,學生在音樂基礎知識掌握方面有一下幾方面特點:

(1)發聲訓練方面:

絕大多數學生有一定的練聲興趣;歌唱姿勢一般正確;發聲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能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韻母。

(2)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a.讀譜知識:學生已經知道了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b.視唱部分: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減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da、dadadada、da(a)、dadada、dadadada、da(aa)、da空da等節奏。)

c.練耳部分:大多數學生能聽辯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聽辯音的長短,比較各種時值音的長短。聽辯並説明音的強弱差別。

(3)、欣賞部分:

大多數學生有一定夫人欣賞音樂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學生感受了音樂的優美、悦耳,並能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徵。

二、教材特點

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如本冊教材共十課。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具體目標如下:

《春天》通過聆聽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事物,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穀》,並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説出旋律相似的地方。------(見教師參考書)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以審美為中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以音樂懂得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豐富的情感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本人將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各重要素、各種表現手段作出整體性的反應,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鑑賞音樂的美。

2、把音樂置身與文化背景之中。如《春天》、《讓我們手拉手》、《放牛歌》、《彝家娃娃真幸福》、《貓眯別淘氣》、《粉刷匠》、《小象》等。

3、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和創造。主要表現為即興演唱、演奏和形體侗族中,也表現為節奏和旋律的編創和對音樂的不同演譯。

4、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興趣貫穿於始終。遊戲為主。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力、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音樂老師應從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秀音樂作品,精心設計音樂教學課內外活動,通過聽聽、唱唱、講講、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同時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以促進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品位;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好感、興趣,從而淨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操。在音樂遊戲〈一對好朋友〉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愉快地邊唱邊進行角色表演,在唱唱、動動的活動中學生體驗了朋友見面的快樂,懂得了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的重要……

5、引導學生的審美趣味向多元化發展。我們不僅要教好本民族、本國的歌曲、樂曲還要讓孩子們欣賞外國歌曲和樂曲,喜愛外國歌曲和樂曲。

6、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7、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8、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音樂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美學為核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法,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質。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在本年級1班、4班、5班、6班擔任音樂教學工作,學生基礎薄弱。在這個階段,我會注意以前的知識和將來的知識之間的聯繫。我會採取各種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知識。並且要注意避免學生對枯燥的樂理知識感到厭煩,讓學生邊學邊用遊戲的手段玩。

三、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除了學習歌曲之外,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還要學習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達意義),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更深層次的欣賞,注意避免學生對枯燥的樂理知識學習感到厭煩。

四.教材分析:

這本教科書分為十個單元。教材內容的編排強調音樂與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等的聯繫。內容豐富多彩,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音樂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中,教材以文化主題組織。每個單元的內容安排有一定的關聯性或聯繫性,注重單元之間內容的銜接性或層次性。讓學生逐漸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簡單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在這本教材中,許多學生唱歌,欣賞內容。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大大增加,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豐富的資源環境。在“讀譜”的要求上,要求根據鍵盤位置識別音階中的七個音,並儘量填寫點名,學會唱字母譜,創造簡單的旋律;在打擊樂的'運用上,對歌曲的伴奏力度有所加大;在掌握節奏、培養節奏感方面,以有趣的謎語、遊戲、活動的形式出現,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通俗,深受孩子們喜愛。

五、教學分析:

1.唱歌就是學一些適合學生唱的優秀的中外歌曲。注意學生表達歌曲感受的力度和速度的變化,能夠獨立自信地演唱。

2.欣賞教學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欣賞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優秀的中外音樂作品對於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感都有着重要的意義。

3.音樂閲讀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必要環節。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把知識融入音樂實踐中去學習。避免簡單枯燥的教學,從感性入手,簡單的説,逐步提高。

4.綜合訓練是本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過一定形式(如歌唱、節奏、韻律、樂器演奏、音高聽音、節奏旋律的編排等)的練習,達到多技能訓練或知識應用的要求。).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既要把握訓練重點,又要充分發揮每道習題所包含的訓練作用。

 六、不及物動詞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認真備課,為未來做準備

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音樂教學計劃14

一、教學要求

1、在原來音樂課唱歌習慣的基礎上,再次強調正確的唱歌姿勢,加強培養良好的唱歌習慣。

2、以提高全體同學的音樂素質為目標,極力加強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綜合,刻意追求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3、在音樂課的教育教學中,力求把“唱”、“聽”、“認”“寫”、“動”等欄目貫穿於其中,提高音樂素質。

4、繼續培養學生正確的練聲習慣,力求發聲準確而且清晰。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1、表現要素:a對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b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華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d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情緒與情感:a聽辨不同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b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體裁與形式:a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敍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b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c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d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説出曲名。

三、任務目標

(一)唱歌部分

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二)發聲訓練部分:

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三)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知

1。能背唱每首欣賞曲目的音樂主題片斷。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記住主題旋律,可以根據音樂內容填詞,提高興趣的同時更好的記固相關的知識。2。瞭解每首欣賞曲目的相關常識,比如詞曲作者,曲子的情緒,曲式結構等。 3。充分利用音樂骨幹的作用,加大課前的複習力度,由兵考兵,減輕老師的負擔。4。根據不同單元的內容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程度的拓展,比如第一單元可以加入5。12抗震救災主題歌曲,讓學生在貼近自己的生活範圍內更好的理解感受本單元所要表達的情感。四,教學進度表如下

第一週至第二週:第一單元《讓世界充滿愛》《我們同屬一個世界》《祭獻之舞》第三週至第五週:第二單元《走進西藏》《阿瑪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翻身農奴把歌唱》實踐與創作

第六週:複習

一、二單元的內容

第七週至第九周:第三單元《唱臉譜》《智鬥》《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第十週至第十二週:第四單元《美麗的村莊》《在中亞細亞草原上》《嘎達梅林》《圖畫展覽會》

第十三週:複習

三、四單元的內容

第十四周至十五週:第五單元《我的祖家是歌鄉》《斗笠舞》《八駿馬》《雨打芭蕉》

第十六週:第六週單元《踏雪尋梅》《我愛你,塞北的雪》《溜冰圓舞曲》第十七週至十八週:綜合複習

音樂教學計劃15

一、教材分析:

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從教師的“教”考慮較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件、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為主,很少考慮學生的學。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學中心論”上,強調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傳授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於被動的狀態中學習。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教材組成員們通過學習,認識到要從持續發展、終身教育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所以不僅是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其發展,所以定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

二、學生知識能力分析:

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音樂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學生的個性。眾所周知,學生的音樂能力都會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教育條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異。我們六年級學生基礎不是很好,因而其音樂興趣、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接受者對音樂的多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三、教學任務

1、演唱

學習自然呼吸,不聳肩,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咬字、吐字清晰準確,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聽

欣賞優秀兒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壯、優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樂器。

3、合唱

學習多聲部歌曲,做到音準、和協、動聽。

4、識譜

認識反覆記號等以及練習多種節奏類型。

四、教學要求:

1、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相結合。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使學生掌握淺顯音樂知識和簡單音樂技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4、瞭解中外優秀音樂作品,使學生具有初步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聆聽音樂。

六、教材編寫的思路是:

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1、以審美為中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2、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往音樂教材的視角往往單純從音樂到音樂,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來國外的音樂教育,很重視從音樂文化上去開拓。我們通過學習,認識到作為普通中國小的音樂教育,應以普及藝術教育為內容,把單純的音樂拓展為音樂文化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從音樂的'諸要素的感性體驗到理性認識;從最基本時值“一拍”到各種音符時值;從單拍子到複拍子;從單一音色到複合音色;從基本的舞步到動作組合;從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過各單元由淺人深地步步展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4、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之所以如此説,首先是因為音樂藝術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其次,就音樂教學活動而言,學生離開了演唱、演奏、創作、鑑賞等音樂實踐活動,就很難獲得直接經驗;同樣,離開了直接經驗,學生也很難做到進一步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因此,音樂教學活動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鑑賞音樂的美。

5、加強綜合與滲透

音樂課的綜合性表現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上。其一,音樂學科中不同教學領域間的相互綜合。其二,音樂藝術與姊妹藝術間的相互聯繫。其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科間的相互聯繫。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以提高其綜合文化素質。當然,這種綜合是以音樂為主的綜合,是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而不是偶爾的、某個環節上的局部綜合。

6、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並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都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造性地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

七、教學進度

第一週 歌曲《愛的奉獻》 欣賞《歡樂頌》 2課時

第二週 歌曲《歌聲與微笑》 欣賞《愛星滿天> 2課時

第三週 欣賞《重整河山待後生》 欣賞<小放風箏> 2課時

第四周 歌曲《説拉彈唱》 欣賞<説大話> 2課時

第五週 欣賞《梅花三弄》 欣賞<蝶戀花> 2課時

第六週 歌曲《陽關三疊》 欣賞<漁舟唱晚> 2課時

第七週 欣賞《嘎達梅林》 <陽關三疊> 2課時

第八週 歌曲《舉杯祝福》 2課時

第九周 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 歌曲<愛我中華> 2課時

第十週 欣賞《天邊有顆閃亮的星》 欣賞<街頭少年> 2課時

第十一週 歌曲《什麼結子高又高》 欣賞<卡門序曲> 2課時

第十二週 歌曲《捧一束鮮花獻給你》 欣賞 <回憶> 2課時

第十三週 欣賞《遠航序曲》 2課時

第十四周 欣賞《街頭少年》 <老友進行曲> 2課時

第十五週 歌曲《同一首歌》 2課時

第十六週 欣賞《告別時刻》 1課時

第十七週 活動 畢業聯歡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