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計劃優秀

來源:文書谷 2.81W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後更好的工作發展,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理教學計劃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1

一、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通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通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

二、學情分析

班級學生通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由於地理是科,學生重視不夠,這是一部分學生地理成績提高不上來的重要原因。八年級下學期面臨會考,從現在起必須做些工作,加強學生的重視,為地理會考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的編寫,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建立新的教材結構。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和情境,使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本冊教科書始終如一地注意鞏固和強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學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釋地理現象的過程中,獲得基本技能和表達、交流等能力的訓練。教科書結構設計中加大了的力度。力圖加強地理教學中的學生活動,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實踐的教學途徑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共分三節。主要學習中國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況,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共分三節。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重點介紹了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指出了我國自然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共分三節。介紹了中國的交通、農業和工業的基本情況,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響交通、農業和工業分佈的因素。

四、 教學任務:

1、通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認識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2、認識中國的自然環境,瞭解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影響。並能分析對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的影響。

3、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

4、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概況以及取得的成就。瞭解交通運輸網絡和工業、農業的地區分佈差異,初步學會分析影響其分佈的因素,學會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

5、繼續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並能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6、通過八年級《地理》上冊的課程學習,使學生真切的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人地觀。

五、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突出地理學的和特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和特徵的認識。

5.密切聯繫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6.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六、 課時安排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2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為指導,加強課堂的有效性,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四、五、六班的地理任務,每週2個課時。我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給了地理學科應有的地位,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還有濃厚的興趣,計算機輔助,網絡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鞏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掌握閲讀和使用地圖、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得地理知識信息的基本技能。

2、運用學過的地形、氣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識要素在地理環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分析世界個區域的人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

3、學會根據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他地理特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佈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蒐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思路。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

2、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區之間的合作價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四、本期總體目的要求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五、本期教材重點、難點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

(2)幾個大國的人文特徵。

六、教學措施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2、積極參加聽課、評課活動,博採眾長,提高水平。

3、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4、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5、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閲讀,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6、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繫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3

一、説教材

內容選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三節《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主要講述了

①傳統工業區的特點,並以德國魯爾區為例介紹了傳統工業區的發展條件、困境、治理手段;

②兩類新工業區,分別以意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以及美國“硅谷”為例,介紹了它們的特點、形成條件。本節課主要由相關案例構成,結構較為複雜,但內容安排有規律可循。課文均列舉國外成熟案例,清楚的展現了不同工業區的發展歷程和條件,再配以我國的相關案例進行對照學習,從中鍛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知識目標:掌握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並通過“鞍鋼與寶鋼的區位選擇”這一案例的學習,瞭解工業區位選擇變遷的原因。

能力目標:解釋相關產業工業地域的形成、發展、轉移現象;解決城市工業佈局的綜合問題。

德育目標: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積極為家鄉工業發展出謀劃策。

教學重點: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因素的變遷對工業地域佈局的影響。

教學難點:通過“鞍鋼與寶鋼的區位選擇”這一案例的學習實現能力的遷移,解釋相關產業變遷的現象;解決城市工業佈局的綜合問題。

二、説教法

講述法、圖表法、案例教學法

多媒體電腦

三、説學法

對於本節內容的學習,要注意化繁為簡,學會歸納具有條理性的知識點。針對不同的案例由區位分析入手,找出其發展的條件和具備的特點,並能夠將規律應用到類似的'案例中去。學習傳統工業區部分,要注意按照歷史發展的軌跡去理解它的興起、衰落、治理。由於傳統工業區的交通、礦產、產業條件都較為優越,因此此類問題很容易在綜合習題中有所體現,建議學生藉此機會對世界主要傳統工業區的地理概況進行歸納總結。而對於新工業區部分重點把握其與傳統工業區的不同之處,學會應用它的特點和興起條件。

四、説過程

作為本章內容的集中體現,在課前提問部分有必要對前兩節的內容進行簡要的複習,如“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工業集聚或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等等。由於本節內容帶有一定的實戰性質,因此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而課程導入部分相對簡單,只需向學生陳述存在發展特點與歷程不同的工業區這一事實即可。

講述傳統工業區部分教材選用了德國魯爾區這一例子,緣於其發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世界傳統工業區的典範。在這裏首先需要分析魯爾區的地理信息,通過教材的介紹和地圖的判讀,使學生明確它的地理位置、地形、礦產、交通、城市、人口、資本等區位條件。作為傳統工業區,魯爾區的發展條件較為良好,在這裏我將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材料,找出這些發展的區位條件。接下來主要由教師陳述一下魯爾區所遇到的困境,注意將重點指向其原有的區位優勢上,表明區位條件的變化會對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綜合整治的內容是傳統工業區部分的教學重點,整治具有條理性,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整改內容,在這裏魯爾區並非在向新工業區靠攏,而是仍舊利用其業已積累的條件去重新制定新的發展策略。趁熱打鐵,這時候適時地提出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的例子,歸納其發展的區位因素,讓學生對比它們的異同之處,併為遼中南工業區的再振興提出較為可行的建議。這段文字的對比教學有必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作為常考案例,傳統工業區的內容變化大、考點多、形式多樣,是學生較難掌握的一段教材。通過對比,引導學生提出整改策略,做到和而不同,提高其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是有關新工業區的內容。新工業區主要分為以輕工業為主和以高技術工業為主的兩部分內容。先看以輕工業為主的新工業區,教材中所舉的案例是意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課文首先介紹了與傳統工業區相比,意大利新工業區的特點,在這裏教材只是條理性的羅列,處理上較為簡單,和其發展條件同樣,由一兩個問題帶出即可。針對意大利新工業區的發展,教材中給出了温州鄉鎮企業這一案例進行對照。這裏仍舊需要對比兩個工業區的異同點,較上一案例的處理,本案例可以相對簡化,不必耗費過多時間。下面是對以高技術產業為主的新工業區的內容進行講解,教材以美國“硅谷”為例,首先談的是高技術工業的特點,然後講述的是“硅谷”的發展條件,由於教學模式與意大利新工業區的內容基本一致,這裏就不再贅述了。接下來教材中提到的與之對照的案例同樣是以高技術產業而聞名的中關村,由於中關村在國內的知名度較高,一般學生都有所瞭解,因此不妨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對於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有何建議,相對於發展較為成功的“硅谷”我們需要學習的方面又是哪些?案例中最後一個問題很值得深省,我國的新工業區到底怎樣做才能夠獲得成功,簡單的模仿下我們缺少的又是什麼?這個問題可以作為拓展,讓學生寫一篇簡短的論文作為課後作業。

最後做以簡單的課堂小結。本節內容的教學可能會相對繁雜,而案例之間的分析過程又過於雷同,所以難免枯燥。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我將盡量做到詳略得當,主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板書設計

第四單元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第三節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一、傳統工業區

特點:

1、豐富的煤鐵資源產地

2、煤炭、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導

3、大型企業為核心

例子:德國魯爾區:

發展條件:交通便利,臨近原燃料產地,人口密集,資本雄厚

困境:原燃料消耗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產業部門單一陳舊

治理: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工業佈局,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環境

對照:遼中南工業區

二、新工業區

Ⅰ、意大利新工業區

特點:

1、以中小企業、輕工業為主

2、集中大量類似企業

3、生產高度專業化

4、分佈在小城鎮、生產過程分散

形成條件:交通便捷,用地用水方便,政府支持,經濟高度開放,發達的信貸體系,原燃料大幅度漲價,廉價勞動力

對照:温州鄉鎮企業

Ⅱ、美國“硅谷”

特點:

1、高學歷的從業人員

2、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週期短

3、研發費用比例高

4、產品面向世界

形成條件: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捷,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市場穩定(軍事訂貨),創新環境和社會文化薰陶

對照:北京中關村科技園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4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針,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

通過複習七、八年級上下冊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將本着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開展本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裏希望揚長避短,深入學生,力爭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目標:

教完七、八年級地理上下冊選取的8章內容,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瞭解,對世界一些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有着較為詳盡的知識掌握。

四、本期教材重點、難點:

1、地球和地圖,地球的運動

2、中國的氣候及自然資源

3、會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客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充分利用地圖冊來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多種教學形式,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培養學生關注自然,關心社會,關心時事的自覺性。關注熱點問題生活問題,進行專題複習和綜合複習。

六、教學課時與進程:

1、九月份複習七年級上冊內容

2、十月份複習七年級下冊內容

3、十一月份複習八年級上冊內容

4、十二月份複習綜合訓練題

4、一月份進行考前模擬訓練

七、計劃預想:

1、整體提高學生地理水平,力爭考試一次比一次有所上升。

2、目標生地理成績平均達優,併力求高分。

3、趕超鄰近學校,促學生整體成績提高。

制定人:XXX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5

年度下期高二的地理教學內容:區域地理。本學期教學的任務是夯實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為大學聯考作好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同時做好迎接成都市的零診考試準備。

一、明確任務、把握教學三維度

本學期教學任務重,知識跨度大,涵蓋五本教材,且學生沒有相應的教材;同時,在大學聯考中,區域地理是大學聯考的載體所在、關鍵點所在,所以必須在教學中分解大學聯考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循序漸進地落實教學目標。在知識的廣度、難度、進度方面精心思考,立足學生實際和大學聯考要求狠抓落實,做到全面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斷反覆抓核心能力的提高。

二、堅持集體備課,共同進步

針對高二地理備課組師資構成狀況:三人跨三頭、高一到高三的特點,我們加強集體備課,對整個教學過程統一思考、設計,對課後作業、小練習統一安排,做到教學過程教學進度的大統一,同時加強相互交流,從高三中瞭解大學聯考最新的.動態,從高一中分析教學的薄弱環節,在高二中不斷強化,相互聽課評課,團結協作,共同進步,教有所得。

三、落實教學環節,狠抓知識、能力過手

在研讀考綱和教材的基礎上,認真落實備課、授課、作業批改與評析、小練習及反饋等環節,做到環環相扣,狠抓過手。針對作業及練習中薄弱的知識點,及時評析並加以補救,同時要求學生每天對所學知識進行清理,建立知識與地圖的對接,對不懂的問題及時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及時解決。利用時間進行一週一練一測,落實知識週週清,天天練的過程。對考試題的命題要求是反覆抓重點,時間計算分步考,氣候知識週週見。隔週考試一次,利用星期四課堂時間進行,下午備課組活動前完成試卷批改,及時交流分析。隔週練習一次,利用中午時間進行,主要是填寫地圖和知識要點。

四、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業務能力

進一步研讀大學聯考大綱和新課標,認真鑽研新教材,找到兩者的結合點,明確教學方向,大學聯考大綱是大學聯考命題的重要依據,新課標是實施新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兩者之間的結合點往往是大學聯考試題關注的焦點,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研討,並運用於教學中,做到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率。全備課組老師必須做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尤其對四川考題高度重視、深入分析,把準教與學的着力點。在聽評課中交流教學得失,組內老師相互聽課至少每週一次。每週四的第七節為備課組集體活動時間。

五、降低重心,夯實基礎

針對文科學生和大學聯考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降低教學重心,關注所有學生,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做到講清知識點,講清知識點的聯繫,講清知識點的過程與運用,在課堂提問中,給尖子生的問題應更多是思考性的問題,在課後作業中,對尖子生的作業儘可能做到面批面改,互動交流,引導他們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把區域地理與高中地理緊密結合,提高運用能力,隨時關注他們的思想、學習動態。要注意對學困生的幫扶,不斷鼓勵,採用填圖、背書、聽寫的方式加大知識的過手,引導他們抓好基礎知識。

六、相關安排

備課組中心發言人:依康開勝——王小燕——文霞的輪次進行

試題資料準備安排:

A:周測週考2-4月文霞負責5月康開勝負責6-7月王小燕負責

B:平時作業2-5月康開勝負責6-7月王小燕負責

教學進度安排:A課程教學安排

世界地理概況5節東亞(日本)3節

東南亞2節南亞(印度)3節

中亞1節西亞北非3節

南非2節西歐3節

東歐北亞2節北美(美國)4節

拉丁美洲(巴西)3節大洋洲(澳大利亞)2節

南極洲1節亞洲總論2節

非洲歐洲2節北美南美2節

中國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4節中國地形4節

中國氣候4節中國河流5節

中國資源4節中國農業工業4節

中國交通商業4節中國分區6節

B考試安排9節

C評講作業12節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6

學生已基本瞭解了中國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的相關知識,初步具備一些基本的讀圖能力。部分同學對地理學科特點認識欠缺,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提升有較大空間,大部分同學探究創新能力不足。

教學目的任務

1、緊扣會考考點,完成中國地理五-十章的教學內容。

2、注重學生讀圖、用圖能力培養,培養分析解決問題和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

3、重視地理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4、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力爭因材施教。

5、結合教材和生活有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

教重點難

材點重點:

1、中國區域地理。會考指南考點。

2、重視學習結果、過程並舉,使學生學會學習。

難點:

1、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分析問題。

3、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

個教研專人題

xx市立項課題:一趣二疑三主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完成任務的措施

1.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集中研讀新課標。

2.認真鑽研教材,強化集體備課。

3.精講多練,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向45分鐘要效率。

4、深入開展會考複習策略研究,進行校級交流。

5.深化課題研究,探索因材施教的課堂教學的模式。

周次起訖時間教學內容及複習、檢測、考試安排

中國的地區差異

自然特徵與農業8.6.2白山黑水

黃土高原8.6.4北京

自然特徵與農業8.7.2魚米之鄉

東方明珠8.7.4台灣

自然特徵與農業8.8.2塔里木盆地

自然特徵與農業

(4月4日清明節休假1天)

三江源地區8.10中國在世界中

94.10-4.16八下指南複習(20日-22日期會考試,)

104.17-4.23八下指南複習

114.24-4.30八上指南複習(5月1日勞動節休假1天)

125.1-5.7七上指南複習

135.8-5.14七下指南複習

145.15-5.21模卷1、2

155.22-5.28模卷3、4

165.29-6.4會考一模會考二模(端午節休假1天)

176.5-6.11(17-19日會考)

186.12-6.19

196.20-6.25(24-26日期末考試,1日暑假開始)

地理教學計劃優秀7

新學期開始,地理教學計劃如下:

根據預測,複習國中地理大約需要40個課時,每週為二個課時,加上晚自習,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但力爭在13周時結束複習。所使用的教材是在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科書》編寫的人教版地理老教材。雖是老教材,但得按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進行教學,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為了培養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力爭把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作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應對國中升學考試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順利地通過升學考試。

二、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申請購置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軟件。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5、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台階。

6、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7、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8、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9、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10、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三、教學課時安排

課題、課題內容、課時

1、地球、2

2、利用經緯網定位、2

3、地圖、2

4、大洲和大洋、1

5、世界五種主要地形、1

6、世界的氣候和自然景觀、1

7、東亞、1

8、東南亞、1

9、南亞、1

10、中亞、西亞和北非、2

11、歐洲西部、1

12、歐洲東部和北亞、1

13、美洲、2

14、大洋洲、1

15、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1

16、中國的地形、1

17、中國的天氣和氣候、2

18、中國的河流和湖泊、1

19、中國的自然資源、2

20、中國的農業、1

21、中國的工業、1

22、中國的交通和旅遊業、2

23、中國的區域地理、5

總複習

複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