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合七篇

來源:文書谷 1.29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合七篇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説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第二課時:上下。

教材簡析:

在新課程標準中,有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具體目標。本單元是通過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從而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屬於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第一學段。本節內容“上下”是學生學完“前後”的位置與順序學習的,繼續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描述事物的好習慣,學會用上下正確描述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而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以後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標準》中對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具體化為四個方面: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根據以上四點,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我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體驗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知識技能目標)

(2)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簡單的空間推理能力。(能力培養目標)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素質培養目標)

(4)在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推理等思考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趣的,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情感態度目標)

教學重點:學會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説教法與學法設計

本節課要讓學生在具體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相關體驗,不能把它作為單純的知識點來講授,而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獲得體驗和理解。結合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和本節課學習素材的特點,實現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既重視選擇靈活的教法,又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法。創設小動物去大樹爺爺家做客這一情境,引導學生觀察主題畫,讓學生能直觀地明確三種動物的位置關係,體驗到上下的位置關係,並創設三種動物變換位置關係的情境理解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觀察討論,互動合作法。

新課標特別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式,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堂上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説説教室的物品的位置關係,緊扣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通過互動合作給動物分房子等活動,進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關係,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動手操作,積極活動法。通過老師下口令,學生擺物品、整理書架、給動物分房子等活動,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關係,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對性,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具準備:主題畫、投影儀、小書架

學具準備:剪刀、膠水

説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引疑。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這一情境導入新課:今天,天氣晴朗,森林裏特別熱鬧,原來大樹爺爺今天請客,小兔和小鳥一大早就到了(出示主題畫,先出示小兔和小鳥)讓學生觀察直觀到小鳥和小兔的位置不一樣,我順勢引出課題:“上下”。通過設疑引出課題,能讓學生有發現問題的機會。

第二環節:觀察思考,探究新知。

觀察思考。先引導學生觀察主題畫,仔細觀察小鳥和小兔的位置,讓學生自由説説小鳥在小兔的哪個位置上,小兔在小鳥的哪個位置上,讓學生初步理解上下的位置關係。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引入松鼠,思考:松鼠站在哪?讓學生體驗由於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係是相對的。我注意使用淺顯生動的語言向學生説明小動物位置關係的相對性,再讓學生描述松鼠的正確位置,從而體會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由於理解上下的位置關係與相對性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這時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有必要作出適當的説明,對學生理解新知很有幫助。)

換換位置,加深理解上下的相對性。

讓學生動手換一換小鳥和松鼠的位置,要求學生互相説説三種動物各自的位置關係。(學生能在變化中進一步體驗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學會舉一反三,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

指導看書,書寫。

指導學生根據判斷的三種動物的相對位置,填寫好書本的內容,注意上下的書寫,培養學生正確書寫的習慣。

第三環節: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學會應用新知去解決問題。

聯繫身邊的例子説一説。

觀察教室,討論哪些物體的位置關係可以用“上下”來描述。學生自由觀察,自由發表意見。(設計意圖:聯繫學生身邊的例子來應用新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趣的,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聽口令,擺物品。要求每人準備好數學書,練習本,文具盒和鉛筆等學習用品。老師下口令,學生擺物品,可以設計以下口令:數學書放在桌面上,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上面,練習本放在數學書的下面等等。(因地制宜地組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

整理書架。每個小組一個小書架,一些書和其他學習用品。要求:小組內互相商量如何擺放這些物品,然後動手一起擺一擺,在擺的過程中説出物品的上下位置關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活動,培養學生實踐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識。

參觀小明的房間。(課本練一練第1題)

先引導學生説一説看到了什麼?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再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把各種物品的上下關係補充完整,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藉助這一情境,要求學生回去整理自己的房間,養成物品擺放整齊的良好行為習慣。

(以上活動是根據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設計的。)

5、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課本第59頁練一練第2題。注意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在寫數過程中,讓學生説説哪個數在上,哪個數在下。

課本第59頁練一練第3題:説一説。

利用圖畫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是一道有一定開放性的題目,有多種的説法和答案,如船在橋的下面,人在橋的上面,橋在船的上面等。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第四環節: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完成第59頁練一練第4題)。

活動要求:先引導學生弄懂題意,然後指導學生剪下附頁中的動物頭像,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小動物安排房子。

活動形式:學生可以在小組中合作完成,分完後,與小組同學交流是如何安排的,説一説它們的上下位置關係與順序。這樣做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交流合作的意識。

第五環節:拓展思維,強化新知。(第59頁練一練第5題)

這是一道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不做統一的要求。目的是培養學生簡單的空間推理能力。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反饋的過程中,適當引導學生有條理説出自己的推理過程。

第六環節:總結深化,自我評價。

結合新課標裏提出新的評價體系,我在這一個環節設計了一張表格,讓學生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做個評價,每人一張評價表,在認為自己做得好的那格畫上一個笑臉。

對學習數學有興趣

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交流

能積極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樂意傾聽其他小朋友的意見

通過以上六個環節的教學,我認為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樂意學習,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初步培養,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 班級情況分析:

本年級兩個班共有學生85名,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能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得更多的是已經形成的學習興趣的保持,並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體驗收穫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安排了7個教學單元,其中穿插安排了3個數學實踐活動。以“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為主要內容,這一領域裏的內容共安排了3個教學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這是繼上一學期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以後又一次集中學習整數乘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主要安排了整百數和幾百幾十的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和筆算、發現規律和用除法解決問題等內容。小數的初步認識只安排了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認識以及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計算,並且只要求初步掌握。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安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對稱兩部分。

三、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四、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1、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計算。

2、初步認識小數,會正確地讀寫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能正確地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計算。

3、正確理解面積和麪積單位的意義,會進行面積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4、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會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5、進一步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學會簡單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的製作。

6、學會分段統計的方法,瞭解複式統計表。

7、能運用整數乘除法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等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能對自己的學習及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簡單的評價,培養初步的反思意識。

9、在學習中培養計算仔細、書寫工整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措施

1、嚴格執行教學“五認真”備課時注重原有知識對新知識的推動作用,加強學生遷移、類推能力的培養。

2、上課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做好復備課,並且作好課前準備,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與教學之中。

3、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加強估算與解決問題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6、重視知識之間的聯繫與綜合,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7、注重活動與練習形式多樣。

8、增強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

(一)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16課時)

(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15課時)

(三)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15課時)

(四)統計初步與不確定現象(8課時)

(五)小數的初步認識(6課時)

(六)對稱(5課時)

(七)總複習(5課時)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第一單元

教學內容:位置和方向

教材分析:

1、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偏向的知識已經累積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寫物體的相對於位置。

2、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並瞭解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的:

1.通過實際的數學運動,培育學生辨識偏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生學瞭解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東、南、西或北)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寫行走的線路。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偏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東、南、西或北)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用給定的一個偏向辨識其它的七個偏向,並能描寫物體地點的偏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寫行走的線路。

課時安排:五課時

第二單元

教學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整數除法的教學內容安排在三個年段進行,具體編排如下:

1、二年級下學期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

2、三年級下學期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3、四年級上學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本單元有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1)它是在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2)它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2、使學生經歷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過程,掌握一般的筆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3、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教學難點:

使學生會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一位數除整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能在具體的情景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習慣。

課時安排:17課時

第三單元

教學內容:統計

教材分析:

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包括單式統計表和複式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加以解決。通過這些學習,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統計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統計觀念。本單元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認識兩種新的條形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此外,教材在這裏還介紹了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平均數。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尋找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作出進一步的判斷和決策。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並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平均數。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求平均數。

課時安排:

1、簡單的數據分析2課時

2、求平均數2課時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62名學生。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鬆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並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

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學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奮鬥目標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2、奮鬥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組合信息,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習反思和評價。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願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願望。

5、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有條理地思考,把握數量之間的關係,培養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措施

1、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六、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本班學困生劉志豪、,他們口算能力差,解決問題不會分析,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課上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留心觀察他們,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

(2)課堂練習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問。

(3)採取“一幫一、一對紅”的措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尖子生的培養

(1)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留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發展他們的智力因素,開發非智力因素,多舉辦課外活動。

(3)開展爭做小老師活動,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

七、課時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一)、位置與方向 (5課時)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13課時)

1、口算除法3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9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三)、統計(4課時)

1、簡單的數據分析 2課時左右

2、平均數2課時左右

(四)、年、月、日(5課時)

製作年曆1課時

(五)、兩位數乘兩位數 (8課時)

1、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六)、面積 (7課時)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八)、解決問題(4課時)設計校園1課時

(九)、數學廣角(2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女生31人,男生34人。大多數學生上課大膽發言,學習效率較高;一小部分學生貪玩,上課經常不能注意聽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首先要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二要對少數差生注意個別指導。

二、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含以下單元:

1、兩位數乘兩位數

2、千米和噸

3、解決問題的策略

4、混合運算

5、年月日

6、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7、分數的初步認識(二)

8、小數的初步認識

9、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二)

10、整理與複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1)會口算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

2)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3)能估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4)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

5)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

6)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判斷平年、閏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簡單換算。

(2)空間與圖形

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搭成的物體三視圖,能根據比較簡單的視圖要求拼搭物體。

結合實例感知生活中覺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統計與概率

結合實例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數據的善。會用平均數對兩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2、數學思考方面。

發展數感,發展抽象概括與推理能力,發展抽象思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繹推理能力,發展統計觀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裏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能夠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因材施教。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其中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單元分析:

(一)數與代數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二)空間與圖形

1、測量。(第五單元:面積)

本單元設計加強了探索性,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探究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2、圖形與位置。(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3、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在前一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教學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24時計時法。

(三)統計(第三單元:複式統計表)

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加強了對統計作用的進一步認識及對平均數在統計學意義上的理解。

(四)解決問題

1、第八單元:數學廣角。

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2、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實踐活動――“製作年曆”和“我們的校園”。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學情分析:

這學期我所帶的三(1)班學生情況兩級分化嚴重,班中學生優等生不少,但學困生也很多,正是所謂的“高分高,低分低”。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有所提高,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能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把數學的學習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解決身邊的問題。同時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強化和提高。雖然在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不錯,但也不能驕傲。有一些學困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培優補差:

1、制訂培優補差計劃,確定培優補差的學生名單和輔導時間,並及時告之於學生及家長。

2、培優:利用書、報等材料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及發展多種能力,以滿足他們特殊的發展需要;補差:為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在補差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精心準備培優補差的輔導內容,保證每次的輔導質量。同年段老師可以經常交流培優補差心得,共同提高。

4、採取一對一的互助形式,給每一位學困生配備以為小老師,同時也讓優等生有一個幫主對象,並採取一定的激勵措施,讓他們能更快的進步。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兩班共有學生78人,從整體上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有80%的學生能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但只有20%的學生思維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基礎知識較好,思維比較發散,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還有20%學生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其中有一小部分學生不善於學習,不願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自我控制能力不夠,注意力不集中。基礎知識較差,口算水平,無論速度上還是正確率上,都有待提高;學習方法上,更要進一步加強,他們面對有難度的問題,只知道生搬硬套。特別有三四個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不知道怎麼學習,基礎知識很差,每次考試也就60——70分,經常不及格。另外還有極少部分學生學習狀態不穩定,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做好思想引導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並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學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麪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五、具體措施:

1、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