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實驗教學計劃(合集15篇)

來源:文書谷 2.95K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實驗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合集15篇)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1

一、學生分析

今年我任教三年級兩個班科學的教學,國小生對於自然事物與現象的把握是很具體的,三年級學生擅長於用感官觀察、識別物體的基本特徵。根據物體的相同和不同點對物體進行比較、分類,符合這階段學生的認識特點,因此,教學中將注重發展學生此項技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其他技能。

該年級男生居多,學生思維活躍,熱愛科學,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學學習氛圍,並能促進全體學生在科學素養方面的發展。

學生從小對科學課的學習內容有一些接觸和了解。如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水和空氣等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科學學習是有基礎的。

學生對科學學習的內容很感興趣,有學習的強烈願望。 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較好,但動手能力較弱,需要培養提高。

二、實驗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科學》,三年級下冊是《科學》課開始的第二個學期,因此本冊教材淺顯易懂,特別注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安排教學內容,同時還考慮到為今後的學習提高打好基礎。 在這個階段一定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展開探究能力的培養。

三、實驗目的與要求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四、實驗措施

1、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2、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2

實驗教學在國小科學課對於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學教學中,做好實驗教學工作,無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途徑。在上個學期的基礎上,這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我準備這樣做:

一、實驗內容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四冊。全冊教材包括了“電”、“新的生命”、“食物”、巖石和礦物”四個單元,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第一單元“電”包括:點亮我的小燈泡;電路出故障了;導體和絕緣體。第二單元“新的生命”包括:各種各樣的花;豌豆夾裏的豌豆。第三單元“食物”包括:麪包發黴了。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包括:觀察巖石;巖石的組成。

二、合理組建實驗小組

小組合作實驗是本冊書實驗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組合作不能流於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計劃把四個人分成一個小組,四個人都有各個的職責,一個人是組長,負責全面協調工作且重點管理組內的紀律與評價;一個是材料管理員,負責安排帶材料;一個是實驗員,負責做實驗時的分工與操作;一個是記錄員,實驗是專門記錄實驗的情況。實驗時要求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教師每節課都要強調安全,包括帶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課堂上精心指導學生實驗。

1、指導學生設計實驗。要讓學生在假設的基礎上擬定實驗的計劃,再根據計劃制定實驗步驟,還要讓學生明白每一步的實驗目的和實驗的總目的。

2、精心指導學生實驗。學生不知道怎麼做時幫助學生,學生做錯了實驗時幫助學生找到實驗出錯的原因,如果實驗失敗,要分析失敗的原因,給學生一個解釋。

3、讓學生認識儀器,並學會使用儀器。因此,每次實驗前向學生介紹儀器的名稱和使用方法。

4、對整個實驗教學做好記錄,寫好總結,以便發現實驗中的問題,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難,來改進自己的實驗教學。

5、教會學生收集實驗的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

6、組織學生交流實驗情況與結果,豐富他們的實驗。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3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進入國小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科學教科書也將展示一系列新的資料,引導學生們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為更好的開展科學教學活動,我對本冊教材、班級學生狀況等方面作了細緻地學習或分析,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班級基本狀況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1人。五年級學生就應已掌握了必須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再加上兒童與生俱來的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對科學學科的學習肯定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資料概要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含8個教學活動,原則上每個教學活動的時間為1課時,共約32課時,再加上彈性資料和複習檢測約8課時,本學期授課時間約為40課時。

《生物與環境》單元從資料上分三個部分:透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取”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透過對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態系統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第三部分資料,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透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之後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透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資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明白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構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資料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衝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三、本冊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養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體包括: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並學習實際控制變量實驗;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

3、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據,並認識到重複實驗的好處。

4、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個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一條及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條及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與本冊教學所涉及的相關法律。

四、主要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

(1)放大鏡、綠豆種子、塑料種植盒(杯)、塑料調羹、紙巾、水桶、滴管、大頭針或剪刀;蚯蚓、土壤、長方形木盒或塑料盒。

(2)做生態瓶的容器(每組一個,能夠是大的飲料瓶或色拉油桶)、沙子和小石子、小鏟、漏網等工具;玻璃水槽(每班一個)、小魚若干,水草若干。

2、第二單元“光”

(1)手電筒、小長方體、紙屏,簡易的日影觀測儀,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空心彎管和直管,小鏡子、製作簡易潛望鏡的材料。

(2)小鏡子、凹面鏡、凸透鏡,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摺做成紙袋,温度計;

(3)製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紙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裝水的塑料袋或短一點的飲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蓋、黑色紙、鏡子或錫箔紙)。

3、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

(1)風景照片、中國和世界地形圖(或地形地球儀),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或多媒體課件。

(2)小巖石塊、酒精燈、鑷子、燒杯、水,石膏粉、豌豆種子、小碗或盤子,塑料瓶、碎磚塊。

(3)新鮮濕潤的土壤及乾燥的土壤、牙籤、放大鏡、去掉上半部的飲料瓶。

(4)小鏟子、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降雨器(飲料瓶,瓶蓋上扎孔)、水、接水桶,有植物覆蓋的土和無植物覆蓋的土、塑料杯(杯底側邊扎孔)、大盤子、建造家園房屋的材料。

4、第四單元“運動和力”

(1)小車及配件一套(包括裝配氣球小車的車架附件)。

(2)小鈎、鐵墊圈,車軸套、橡皮筋圈。

(3)氣球、氣球噴嘴、連接小車部件的螺絲釘、安裝小車用的螺絲刀、紙盒子(裝鈎碼用,在桌面測摩擦力也用這個盒子)、膠帶(粘小車輪子用)。

(4)測力計、鈎碼,做“滾珠軸承”的玻璃珠、瓶蓋。

五、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力做一名稱職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狀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貼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用心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透過實驗引導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5、在“種子與發芽實驗”這一環節,讓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一條及第四十六條;在“維護生態平衡”這一環節,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在“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這環節,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條及第八條等與本冊教學有關的法律。

六、教學進度表

(略)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4

為了普及實驗教學,加強教育裝備管理,切實提高教育技術裝備的效益,我校將紮實開展實驗教學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採取多項有效措施,使我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教學教研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一、建立機構,明確職責,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實驗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2、強化實驗教學日常管理

學校按要求制訂實驗室主管領導職責,實驗員職責,科任教師職責,學生實驗守則,職責分明,責任到人。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儀器設備借用,領用,損失賠償制度。

實驗室在借用、領用、儀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時必須進行填寫登記,手續要完備。

建立完整的管理帳冊,資料檔案,定冊清查帳、物、卡,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盤點。

各種儀器、設備的存放要根據其性能和學科特點,科學分類擺放,並加強防護工作。

圖書室、閲覽室面向學生開放,開設閲覽課。堅持定期補充新書,不斷提高圖書使用率。

加強對計算機教學的管理,配備專職教師,加強學生上機操作,實踐並每學期考核一次,檢查學生情況。

二、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實驗室基礎建設。

1、加大對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及實驗基礎建設,保障有可靠的安全設施和良好的通風條件。

2、實驗經費要專款專用,建立實驗經費專帳,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規範實驗教學行為,開展實驗教學研究。

1、實驗教學要實行實驗計劃、實驗申報、實驗備課、實驗報告"四對口"。

實驗計劃:每學期一次,各實驗科目任課教師要制訂詳細的.演示,分組實驗計劃。

科任教師的每次演示,分組實驗都要實行申報制度,認真填寫實驗中報單,並與計劃、備課一一對應。

科任教師的每次演示,分組實驗都要備課,備課的內容要有課型、實驗課題、實驗目的、器材清單、裝配示意圖和實驗步驟,課後有實驗情況記載和實驗效果分析。

每次分組實驗學生都要完成實驗報告,每次實驗報告都要批改,有時間記載。

2、實驗教學過程要規範。

每一次演示,分組實驗教學目的要明確,實驗之前要與實驗員一道預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展雙邊活動,弄懂實驗原理,分析實驗數據,掌握實驗操作要領,鼓勵學生勇於實踐、積極探索。

3、大力開展實驗教學研究。

分管實驗的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5節,並有聽課記錄,課後及時與教師和實驗員交換意見,提出改進措施。

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演示,分組實驗教學優質課評比活動。

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實驗操作考查。

每學期舉行一次實驗教學專題研究活動。

4、各類實驗開出率要達標。

演示實驗,分組實驗開出率要達到100%,演示實驗成功率達到95%以上,分組實驗成功率達到100%。每次分組實驗開出的組數要達到開組數的98%以上。

四、建立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實驗教學工作獎懲機制。

1、學校對實驗教學、裝備管理工作按工作職責實驗實行評估,計入個人工作量和工作業績,實驗員和管理人員在評優、晉級等方面享受教師同等待遇。

2、在學生中開展一次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評選活動,對優秀者給予通報表彰和獎勵,並報送上級參評,對指導教師進行獎勵。

3、開展自制教具、實驗論文和實驗優質課評比,擇估選送市、地參評,獲獎者按標準進行獎勵。

4、教導處對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情況納入教師檢查範圍,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獎懲。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5

為了普及實驗教學,加強教育裝備管理,切實提高教育技術裝備的效益,我校將紮實開展實驗教學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採取多項有效措施,使我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教學教研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一、建立機構,明確職責,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實驗教學工作領導小組。

2、強化實驗教學日常管理

(1)學校按要求制訂實驗室主管領導職責,實驗員職責,科任教師職責,學生實驗守則,職責分明,責任到人。

(2)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儀器設備借用,領用,損失賠償制度。

(3)實驗室在借用、領用、儀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時必須進行填寫登記,手續要完備。

(4)建立完整的管理帳冊,資料檔案,定冊清查帳、物、卡,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盤點。

(5)各種儀器、設備的存放要根據其性能和學科特點,科學分類擺放,並加強防護工作。

(6)圖書室、閲覽室面向學生開放,開設閲覽課。堅持定期補充新書,不斷提高圖書使用率。

(7)加強對計算機教學的管理,配備專職教師,加強學生上機操作,實踐並每學期考核一次,檢查學生情況。

二、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實驗室基礎建設。

1、加大對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及實驗基礎建設,保障有可靠的安全設施和良好的通風條件。

2、實驗經費要專款專用,建立實驗經費專帳,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

三、規範實驗教學行為,開展實驗教學研究。

1、實驗教學要實行實驗計劃、實驗申報、實驗備課、實驗報告"四對口"。

(1)實驗計劃:每學期一次,各實驗科目任課教師要制訂詳細的演示,分組實驗計劃。

(2)科任教師的每次演示,分組實驗都要實行申報制度,認真填寫實驗中報單,並與計劃、備課一一對應。

(3)科任教師的每次演示,分組實驗都要備課,備課的內容要有課型、實驗課題、實驗目的、器材清單、裝配示意圖和實驗步驟,課後有實驗情況記載和實驗效果分析。

(4)每次分組實驗學生都要完成實驗報告,每次實驗報告都要批改,有時間記載。

2、實驗教學過程要規範。

每一次演示,分組實驗教學目的'要明確,實驗之前要與實驗員一道預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展雙邊活動,弄懂實驗原理,分析實驗數據,掌握實驗操作要領,鼓勵學生勇於實踐、積極探索。

3、大力開展實驗教學研究。

(1)分管實驗的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5節,並有聽課記錄,課後及時與教師和實驗員交換意見,提出改進措施。

(2)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演示,分組實驗教學優質課評比活動。

(3)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實驗操作考查。

(4)每學期舉行一次實驗教學專題研究活動。

4、各類實驗開出率要達標。

演示實驗,分組實驗開出率要達到100%,演示實驗成功率達到95%以上,分組實驗成功率達到100%。每次分組實驗開出的組數要達到開組數的98%以上。

四、建立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實驗教學工作獎懲機制。

1、學校對實驗教學、裝備管理工作按工作職責實驗實行評估,計入個人工作量和工作業績,實驗員和管理人員在評優、晉級等方面享受教師同等待遇。

2、在學生中開展一次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評選活動,對優秀者給予通報表彰和獎勵,並報送上級參評,對指導教師進行獎勵。

3、開展自制教具、實驗論文和實驗優質課評比,擇估選送市、地參評,獲獎者按標準進行獎勵。

4、教導處對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情況納入教師檢查範圍,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獎懲。

為了普及實驗教學,加強教育裝備管理,切實提高教育技術裝備的效益,我校將紮實開展實驗教學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採取多項有效措施,使我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教學教研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6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國小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脱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本學期在勞動實踐教學中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為了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悦;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國小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三年級:主要圍繞“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和“水和空氣”四項內容展開教學。學生們將對生活在周圍的不同植物進行觀察比較,通過比較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徵、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對植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的認識;組織學生飼養和觀察蝸牛、蚯蚓、螞蟻和金魚,認識它們的生存需要,對動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的認識,並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學生將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紙等常見材料在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異同,認識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用途;學生將想辦法解決、用證據來證明在探究水和空氣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問題,最終在事實的基礎上認識到水和空氣在重量、體積、形狀、佔據空間、流動等方面的`特性,並且對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在科學探究方面,重點發展學生想辦法解決一些簡單科學問題的能力;進行持續、細緻、有聯繫的兩兩對比觀察的能力;多次重複,進行簡單對比實驗的能力;綜合運用觀察和實驗所得證據,經過思維加工並嘗試進行解釋的能力。

四年級:四年級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時期,在教學中我們將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首先我們將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我們將重點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等,瞭解控制變量實驗的重要性,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我們將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過程中做好記錄,可以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狀圖等進行記錄;我們將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特別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年級:學生進入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內容,我們的教學將着力於引導學生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生物與環境”單元首先通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羣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探究生態羣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最後把這些知識拓展到自然界,認識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光”單元首先引領學生觀察光的傳播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着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瞭解重力、彈力、反衝力,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動手實踐,設計製作小車。

六年級:科學六年級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後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槓桿,由此開始認識槓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槓桿類機械,最後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前面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接着探究不同形狀結構所包含的力學道理,包括條形材料抗彎能力與形狀的關係、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拓展到圓頂形、球形、各種弧形,從人造物體擴展到生物體,在此基礎上探究框架結構的特點,加固框架結構的方法和物體穩定性問題,並展開設計製作活動,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從最熟悉的電出發,探究電生磁,製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玩具電動機原理,然後以電能為中心認識能量及相互轉化,再擴展到宏觀的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能用實驗、調查、查閲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並能利用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調查資料。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境,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願意並能夠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7

實驗教學在國小科學課對於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學教學中,做好實驗教學工作,無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途徑。在上個學期的基礎上,這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我準備這樣做:

一、實驗方式的安排

四年級下冊教材中實驗很多,我們能做的有8個,分別是:土壤裏有什麼、各類土壤的保性、想辦法研究我們收集的石頭、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熱是怎樣在固體中傳遞的、小米粒為什會在水中游、它們會生熱嗎、凸透鏡成像。土壤裏有什麼、各類土壤的保水性、想辦法研究我們收集的石頭、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凸透鏡成像五個實驗採用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熱在固

體中是怎樣傳遞的、小米粒水中游、它們會生熱嗎採用老師演示的方式。

二、合理組建實驗小組

小組合作實驗是本冊書實驗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組合作不能流於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計劃把四個人分成一個小組,四個人都有各個的職責,一個人是組長,負責全面協調工作且重點管理組內的紀律與評價;一個是材料管理員,負責安排帶材料;一個是實驗員,負責做實驗時的分工與操作;一個是記錄員,實驗是專門記錄實驗的情況。實驗時要求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教師每節課都要強調安全,包括帶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課堂上精心指導學生實驗。

1、指導學生設計實驗。要讓學生在假設的基礎上擬定實驗的計劃,再根據計劃制定實驗步驟,還要讓學生明白每一步的實驗目的和實驗的總的.目的。

2、精心指導學生實驗。學生不知道怎麼做時幫助學生,學生做錯了實驗時幫助學生找到實驗出錯的原因,如果實驗失敗,要分析失敗的原因,給學生一個解釋。

3、讓學生認識儀器,並學會使用儀器。因此,每次實驗前向學生介紹儀器的名稱和使用方法。

4、對整個實驗教學做好記錄,寫好總結,以便發現實驗中的問題,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難,來改進自己的實驗教學。

5、教會學生收集實驗的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分析。

6、組織學生交流實驗情況與結果,豐富他們的實驗。

四、合理評價

可讓學生自評,再在小組內評,最後在班裏評,評價要以激勵為主,可發放小獎章。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8

一、學情分析:

501班同學活動好動,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科學的探究欲強,但其中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過強,傾聽習慣有待培養。504班,總體上課堂紀律好,但思維有些侷限,表現慾望差,兩極分化比較明顯。

通過一個學期的接觸,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大部分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學期將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由於本學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規律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理解探究以及培養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並學習設計控制變量實驗;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學生還將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據,並認識到重複實驗的意義。總之,新的內容,將引導學生們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本冊學習內容由“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每個單元教學約需10課時。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着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製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製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沉和浮”: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量,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

(2)第二單元“熱”:學生在三年級“温度與水的變化”的基礎上,將繼續觀察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

(3)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3、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沉和浮”:

小石塊、泡沫塑料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木塊、小刀、透明膠帶、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玩具潛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帶定滑輪)、鈎碼、墊圈、彈簧秤、馬鈴薯、酒精燈、木夾子、食鹽、白糖、燒杯。

(2)第二單元“熱”:

温度計、塑料袋、熱水瓶、氣球、水槽、試管、燒杯、燒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酒精燈、鐵架台、鐵片、火柴、蠟燭、各種材料製成的杯子和調羹、毛巾、泡沫塑料塊。

(3)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

鐘錶、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鐵架台、螺帽、細線、木條。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乒乓球、手電筒、地球儀、鐵架台、演示用時區圖、陀螺。

三、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量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於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設,通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具體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前概念,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開展教學。

2、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5、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6、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7、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8、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9、組織科技興趣小組,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教學設計進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1

0301-0305

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

機動1課時

3

2

0308-0312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

機動1課時

3

3

0315-0319

5、浮力

6、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7、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3

4

0322-0326

8、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

單元複習2課時

3

5

0329-0402

1、熱起來了

2、給冷水加熱

3、液體的熱脹冷縮

3

6

0405-0409

4、空氣的熱脹冷縮

5、金屬熱脹冷縮嗎

機動1課時

3

7

0412-0416

6、熱是怎樣傳遞的

7、傳熱比賽

8、設計製作一個保温杯

3

8

0419-0423

單元複習2課時

1、時間在流逝

3

9

0426-0430

2、太陽鍾

3、用水測量時間

4、我的水鍾

3

10

0503-0507

五一長假

3

11

0510-0514

5、機械擺鐘

6、擺的研究

7、做一個鐘擺

3

12

0517-0521

8、製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

單元複習2課時

3

13

0524-0528

1、晝夜交替現象

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3、證明地球在自轉

3

14

0531-0604

4、誰先迎來黎明

5、北極星“不動”的祕密

6、地球在公轉嗎

3

15

0607-0611

7、為什麼一年有四季

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機動1課時

3

16

0614-0618

單元複習2課時

總複習1課時

3

17

0621-0625

總複習3課時

3

18

0628-0702

考試

3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9

一、實驗內容:

新課程標準強調科學探究的重要性與有效性,旨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科學知識,激發學生親近自然、熱愛科學並渴望瞭解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為了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科學學科內容特點,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本學期將把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相結合,並增加活動與探究實踐,這就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實驗氛圍,為他們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在實驗中切身體會到過程提供了條件。

演示實驗有:

A、火山與地震的成因

B、温度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C、能量轉化實驗

D、模擬地球公轉,研究四季變化的原因

E、製作太陽系模型

這些實驗有助於研究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同時,也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掌握一定的實驗方法並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精神。

分組實驗有:

A、觀察不同生物體的細胞

B、找出自己的身體特徵與家人的異同

C、研究影響擺擺動快慢的因素

D、研究電磁鐵特性的實驗

E、利用葱葉來做仿生實驗

通過這些實驗,讓學生從實驗成果中體會到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體會到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在完成一定的'實驗過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增強學生對實驗的認識並提高實驗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科學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實驗目標:

科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實驗技能是學習科學知識和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和保證,科學課程要求學生遵守實驗室的則,初步形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並對實驗技能提出如下要求:

1、能學會簡單儀器的實驗操作。

2、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實驗的目的選擇實驗標本和儀器,並能安全操作。

3、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和動手能力。

4、認識學習科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學會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的方法。

5、能有意識地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並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6、初步學習書寫探究活動或實驗報告的方法。

7、能知道化學實驗是都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實驗成功的關鍵。

8、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綜合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

9、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並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

三、實驗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的探究,從不同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以問題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與合作精神。

3、讓每一個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科學現象,積極探究科學變化的奧祕,增強他們學好科學的信心。

4、做好實驗前的充分準備,做到課前演示。

5、創造條件,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

6、教師要從科學態度、規範操作上給學生示範並啟發引導學生從生動的直觀上升到抽象的思維。

7、注意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科學的重要性,並在探究中切身感受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8、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實驗內容,實驗中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並認真做好記錄,實驗後認真填寫實驗報告。

9、對有困難的實驗,應儘量發揮創造性,因地制宜設計一些與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驗。

10、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部分演示實驗改為活動與探究,可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11、鼓勵並指導學生動手做一些家庭小實驗,以進一步激勵他們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探索精神。

12、加強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以及獨立操作的能力。

13、優化課堂結構,平日注重實驗與操作相結合,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14、使他們都能具備適應現代化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科學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具備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同時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到良好的發展。

15、搞好課外活動,如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知識講座、實驗競賽、專題討論、實驗教具製作、等等,留給學生空白,發揮學生特長,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實驗進度與配當表

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堅持從學科的特點和教學實際出發,注意教學研究與實踐,加強科學實驗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類、堆放,及時借還,及時打掃等。

主要措施:

一、精心準備實驗器材,優化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科學學科中最主要內容之一。所以在科學教學中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做,讓他們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特別是現在的科學課,在課前,教師更要精心準備大量的有結構的觀察、實驗材料,保證正常的實驗探究。

二、加強管理,合理使用。

本學期科學實驗室繼續加強管理,有借有還。在教學時,首先,及時填好實驗通知單和實驗名稱,以及所需的實驗器材。其次,合理實驗,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正確的實驗操作指導。最後,實驗做完後要及時放回原處,並做好實驗日誌的記載工作。

三、加強自制教具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本學期我們倡導師生共同開闢科學教學園地,科學角,收集材料,自己動手製作教具,改善實驗條件。同時在實驗教學中提倡“動手做”,讓學生真正的參與科學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重視發揮電教手段,優化組合。

科學教學中要優化組合教學手段,努力提高投影、錄象、錄音等電教手段在教學中的使用率,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輔作的作用。

總之,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教學需要,我們必須把握好過度期的教學,激發每一位科學教師的教學熱情,積極倡導有創造性的教學研究,為提高科學學科的教學質量而共同努力。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10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國小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脱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在教學中要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悦;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國小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三年級:“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植物的過程中,引發對植物生長變化的思考,研究根、莖、葉在植物生長變化過程中的作用,初步認識植物整個生命過程所發生的'規律性變化,理解植物的生命週期現象。“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將讓學生親歷養蠶的過程,瞭解蠶從卵中孵化,經過生長變化成蛾,然後產出卵,最後死亡這一生長變化的生命全過程,從而建立動物生命週期的模型,並運用這個模型去認識各種動物以及人的生命週期現象。“温度與水的變化”單元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温度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係,研究水在融化、蒸發、凝結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初步建立起“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認識及“物質循環“的概念。“磁鐵”單元從交流知道的餓磁鐵知識開始,引領學生研究磁鐵的性質,瞭解人們對磁鐵的應用,感受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四年級:“電”單元從“什麼是電”開始,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於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單元是通過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並形成關於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並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於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並對保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瞭解。

五年級:學生進入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內容,我們的教學將着力於引導學生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在“沉與浮”單元,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量,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在“時間的測量”單元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在“熱”單元,學生在三年級“温度與水的變化”基礎上,將繼續觀察人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在“地球的運動”單元裏,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六年級:“微小世界”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從肉眼觀察到放大鏡觀察,再到顯微鏡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昆蟲、晶體、細胞及微生物,使他們既瞭解人類觀察工具的發展歷程,又對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部分成果進行梳理,擴大視野,提高認識。“物質的變化”單元,學生將通脱一系列的研究,觀察和認識物質變化是常見的自然現象,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研究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學生將根據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認識到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從而將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區別開來。“宇宙”單元,學生將在感知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建立有關環形山、太陽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對月相、環形山、日食、月食、星座等有初步認識。“環境和我們”單元,通過探究垃圾的來源、成分、處理方法及水污染的成因等,真切認識到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並且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開展環境保護行動。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11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八個專題,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含教育價值,把知識、能力、方法、情感融為一體。每個專題內涵都比較廣泛,避免了教材內容的侷限性。

1、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繫,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十字可包括詞語、三字經、對對子、蜜語言語、詩歌等多種形式。科文共34篇,內容豐富多彩。“語文園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充分體現整合。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中的閲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的。這樣安排,便於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2.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本冊教科書的識字課,把8課識字分別安排在每組的開頭。識字課內容均貼近每一組的專題,和每一組課文的內容及語文活動的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也充分體現了整合的`思想。識字課的形式大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易於朗讀。這樣安排識字,避免了集中識字可能產生的單調枯燥、功能單一的弊端。學生通過學習這種意境優美的識字課,不僅識了字,而且積累了優美的語言,豐富了知識儲備。

3.大幅度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具有時代感,更貼近兒童生活。本冊教科書新編選的課文,佔全部課文的一半以上。全冊課文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思想內涵比較全面,藴含着熱愛祖國、關愛他人、團結協作、自強自主、熱愛科學、保護自然環境等豐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亦有適應信息社會和開放社會要求的時代精神。二是題材廣泛,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農村生活的,有反映學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有利於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認識大千世界。三是體裁多樣。有童話,散文,詩歌,故事,科普文章等,增強了趣味性,可讀性和感染力。選文富有童心童趣,與當代兒童生活緊密聯繫。

4。大力改進呈現形式,使教科書成為學生喜愛的“學本”。本冊教材在呈現形式上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編寫角度由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既方便教師的教,又方便學生的學。)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在每個語文園地裏設“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學生髮現新的識字方法,發現字、詞、句中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2)自主發現學習方法,並掌握學習方法。不直接把識字方法呈現給學生,而是把規律暗含在學習內容之中,並提醒學生認真觀察,努力發現。這樣編排,不但可以使學生不斷增強發現的意識,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並把所獲得的方法遷移運用於其他學習活動中。而且可以使學生從發現中提高自信,不斷獲得學習的動力。(3)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學生樂學、會學,不斷產生成就感。

二、學生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3名,男生22名,女生21名。學生主要來自滕頭、傅家嶴、肖橋頭和張村四個自然村,另外也有少數來自外村和外鄉鎮、外縣。從總體上看,女生優於男生,但也有個別女生處於下游;滕頭村的學生整體素質較好。本班學生優秀生不少,但後進生不少,且兩者差距極大,這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本人應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給後進生多輔導,開小灶,使他們努力趕上,縮小與優秀生之間的差距。

三、教學注意點

教師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寫意圖的基礎上,要創造性的實用教材,即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於教材。

1、識字寫字教材

本側岸的550個要求認識的字,絕大多數是常用字。要相信學生能夠用已經形成的識字能力來學習這些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

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注意加強繩子的複習和鞏固,防止回生。

2、閲讀教學

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在學生讀正確、獨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在教師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自悟、自得的。在進行課文教學是,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閲讀感受,除了討論書中的思考題之外,給學生質疑問難得機會,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教師還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給他們創造交流課外閲讀成果的機會。

3、口語交際教學

教師要重視創設情境,是學生入情入境的進行口語交際。在口語交際課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工作。除專門的口語交際課,還要重視日常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活動,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口語交際,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另外教師還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校內校外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BR>四、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組:多采的春天

12~15課時

第二組:家庭生活

13~16課時

第三組:保護環境

12~15課時

第四組:快樂的夏天

14~18課時

第五組:動腦筋想辦法

11~14課時

第六組: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

11~15課時

第七組:我們都有好品質

13~16課時

第八組:我們身邊的科學

14~19課時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抓實常規工作和教研工作,積極探索正確、嚴謹的實驗教學方法,並通過開展多層次的新課程理論學習,適時地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新課程理念。積極開展以“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為基本過程的校本教研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素養和可持續性發展。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並爭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組織領導

組長:張國文 副組長:楊鐵林 組員:科學任課教師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科學教育是國小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學好國小科學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往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形成了以單一文化課為主的形勢,而科學的課程不為教師和學生重視。學校把新課改工作擺到學校教學工作的首要位置,趁此契機,成立科學實驗工作領導小組,加大實驗經費的投入,以此促進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同時加大在學生中的宣傳,在學生中形成正確的實驗意識——實驗是要求我們得出正確結論的同時,追求正確的實驗過程。

2、積極組織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學校組織教師集體進行實驗教學的備課,同時組織外出參加科學教學培訓,並及時傳達培訓精神。學習課程標準,使全體教師更系統地領悟新課改的內涵,更全面地把握住新課改的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日常教學中去。同時根據我校實際,科學老師是兼職的這一情況,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開展好實驗操作技能培訓,提高教師自身實驗素養。通過教師實驗操作規範示範和教師實驗教學比武,強化實驗操作的正確性和嚴謹性。

3、做好實驗室資料建設工作,完善實驗室資料建設。完善實驗室資料建設,使實驗器材的`去向和流動有憑可依,有據可尋。並且在此基礎上,教師能根據平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驗器材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此做好記錄。

4、認真落實實驗教學。 認真落實實驗進課堂工作。實驗教學是學生上科學課的興趣的關鍵所在,對於教材中規定的實驗教學要開足,開好。認真對待學生的實驗,規範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驗操作。對於個別實驗,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開展,或者由於實驗時間過長,無法在課堂上正常完成的實驗,能夠利用課外、課餘時間完成。監督學生完成教學中需要長期堅持的實驗。

5、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定時開展教研組活動。在本學年的教學工作工作中,教研組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組織開展。

一、平時教學工作是否能夠正常開展,如何調整實驗教學工作;

二、平時實驗教學時,學生的哪些實驗會出現和設計比較大的偏差的,自己課堂上是如何糾正,以及今後如何改進實驗設計;

三、學生對實驗操作中主要存在的誤區,學生對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四、對實驗教學的反思和建議。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加強數學實驗水平和實驗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重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自主探究、實踐等能力,切實使學生充分重視、學好數學這門基礎學科,引起學生對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二、實驗目標: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國小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脱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數學的思維方式、數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在教學中要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悦;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

三、方法措施:

1、把數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數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國小音樂教育是向學生實施美育的主要手段,音樂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吸引着廣大少年兒童,音樂教育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學習音樂的慾望,它對少年兒童未來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對提高民族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樂教師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與教學質量有直接的關係。

二、目的要求和重難點

l、指導學生在氣息的控制下,獲得自然、圓潤而集中的聲音,唱好二聲部合唱。

2、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創作簡短的節奏、旋律。

3、指導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感受音色、音響,瞭解音樂的特色,通過欣賞,瞭解民族傳統藝術形式,並認識部分西洋樂器。

4、訓練一些器樂合奏曲,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情況分析

l、教材分析: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教材由唱一唱、聽一聽、玩一玩等內容編寫而成,各部分的.內容既自成體系,又互相聯繫。唱歌部分選用了一些中優秀的少兒歌曲,藝術性和思想性並存,使學生了解民族文化藝術與音樂的聯繫,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在欣賞樂曲的同時,學會認識西洋樂器、民族樂器。器樂部分編寫了一些通俗易記的小樂曲,這些小樂曲既獨立成曲,又和歌曲緊緊相連,使學生有興趣學習,也容易學會。課後安排一些音樂知識和創作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學生情況分析:本屆學生年齡偏大,程度參差不齊,學生普遍存在大聲歌唱的毛病。器樂學習進度較慢,基礎也較淺。

四、措施

l、考慮學生的生理狀況,教師應因材施教,禁止“喊唱”,運用高位置的頭聲輕聲唱歌。

2、充分利用器樂促進課堂教用豎笛,直觀準確地達到教學目的。

3、運用現代化地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藝術想象力。

五、教學進度

國小實驗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小實驗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實現實驗材料的科學、分類、分級和檔案管理,增強實驗水平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發展。

二.主要任務和目標

根據國家教委頒佈的教學大綱,實驗教學課程全面開放,實驗開放率達到90%以上,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完成每一個實驗,形成一定的實驗技能,培養科學實踐、實驗和觀察能力。

三、具體工作措施

1、實驗室工作由校長直接管理和指導,實驗室設兼職管理員,即實驗員,具體管理實驗室工作。

2.實驗室管理員的任務和目標;

(1)實驗者必須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各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必須按照計劃進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需要填寫演示實驗計劃、分組實驗計劃、演示實驗單、分組實驗單等表格。

(2)進行實驗教學前,必須準備好實驗所需的儀器和材料。教師要做好每組實驗的'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實驗步驟、實驗過程和方法,並寫出相應的實驗方案,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實驗時,應要求學生準備相關實驗材料,保證學生在實驗中有事可做,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得出相應結論,完成實驗教學;

(4)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實驗後,應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測試記錄)並認真複習,引導學生在實驗和觀察中形成科學的科學觀和相應的實驗能力;

(5)及時收集各年級理科《教學工作計劃》、《演示實驗計劃表》、《分組實驗計劃表》;

(6)在材料歸檔過程中注意材料的質量和數量,並響應相應的要求;

2、實驗室設備管理

實驗室管理人員不僅要管理材料的收發,還要管理實驗室設備和日常工作。

(1)材料(實驗設備)的日常發放和回收,並做好相應的發放和回收記錄以及相應的損壞和修復記錄;

(2)做好相關實驗設備的申報和採購工作;

(3)每週組織學生打掃實驗室,處理好實驗室和儲藏室的用電,對設備、用具進行安全保管、管理和工作,防止事故發生。

3.其他相關工作

(1)做好與實驗室和實驗室管理相關的一系列工作;

(2)如有不足,及時調整補充,使之日趨完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