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學期教學計劃合集七篇

來源:文書谷 3.66K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着,在喜悦中收穫着,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學期教學計劃合集七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的責任,就是把教育的一切都與學生的幸福生活聯繫起來,讓人成為教育的主人,為學生奠基幸福的人生。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人都能幸福地渡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恆久性、終極性價值。”費爾巴哈也説:“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於幸福的追求。”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幸福教育就是通過教育的途徑,使師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展, 給人以高品位的理想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實現人對幸福的追求並在追求中獲得幸福。這是對人本情懷的最高關懷。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幸福知識、幸福技能是可以傳授的;幸福品質、幸福人格是能夠養成的;幸福教育就是要培養出能夠創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

第一,教育本身就是傳遞幸福、創造幸福的事業;

第二,學生在教育中體會學習和求知的幸福,並通過學習獲得對幸福的認知和幸福的能力,以最終得到人生的幸福;

第三,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工作成就感、價值感帶來的幸福感,成就幸福教師、培養幸福學生。

1、教師樹立幸福從教理念並積極實踐,構建和諧教育,實現師生共享的幸福。

2、使接受教育的所有學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維、創造幸福的能力、奉獻幸福的風格、體驗幸福的境界,擁有提高生命質量的能力,智慧和人格同步發展。

3、打造幸福課堂,堅持教學過程和結果並重,提高教學效益。

4、讓文明的精神、健康的體魄和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為師生享受幸福生活奠基,促進學生人格完善和潛能發揮,培養學生獲得與感受幸福的能力。

幸福 活動 科學 我的觀點:

一、讓幸福教育成為教師的核心價值理念 生活追求幸福,生活為了幸福,這是一個人人皆知的人生公理;為了成就幸福的追求而生存,為了收穫幸福的人生而生活,更是一個無需論證的人生命題。作為以發展人、完善人為終極使命和根本追求的教育事業就是為了學生的幸福生活而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可以説,離開了對幸福的關注、關懷和關切,一切教育活動都將成為學生生活的羈絆。

幸福的教育就是 “幸福地教、幸福地學”,上好每一堂課,讓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共同成長、共享快樂,感受成功、感受幸福,使教育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幸福生活的過程。教師幸福源自職業的自豪感、成就感,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幸福指數。為此,為此,教師要明確“以幸福的教育培養幸福的人”的教育理念,努力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讓學生在校的學習是幸福的,在校外是會追求幸福的;要讓學生現在是幸福的,在未來是懂得實現幸福的。要讓學生和教師能夠在自我的學習與工作過程中體驗歡樂、享受幸福。(對幸福教育的闡釋另見第 頁《幸福小語》。)教師心得:

二、讓課堂教學成為落實幸福教育的主陣地

1、教師觀念教育是以生命感召生命的過程,教育活動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教師和學生只有在教育活動中共同體驗、共同創造,才能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共同受益於幸福的教育。教師的幸福感與自我評價息息相關。教師要嚴格落實“候課制”(教師在預備鈴響和上課鈴響之前必須在教室門前等候,自己做好並指導學生做好上課的物質和精神準備),上課或輔導不外出、不早退、不拖堂;不帶茶杯進教室,在課堂上不開啟通訊工具;不在教室內抽煙;沒有特殊情況,不坐着上課;不隨意調課或更改授課內容。自重者人恆重之。教師要力求做到教態自然、親切、大方,一舉一動滲透德育。不諷刺、歧視學生;課上不處理學生糾紛;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包括罰站或不讓進教室)。

2、優化課堂結構 學生在課堂裏的生活是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生活。學生課堂生活的質量關係到學生生活的質量和教師教育的成效。“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把把課堂還給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選擇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指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會思考、會合作、會傾聽、會表達、會交流、會蒐集處理信息,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培養幸福感,使學科滲透成為進行幸福教育的主陣地之一,為每一名學生奠定人格和學力發展的基礎。提倡教師不帶教案本上課——教師應具備自己的教育思想,大膽進行教改實驗,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倡教師把每節課當成公開課來上,認真研讀教材及相關資料,結合學情,依據教育學、心理學設計有個人特色的教案,把日復一日的工作作成課題來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使看似單調重複的工作歷久彌新,享受創造給自己帶來的幸福。學習目標要準確、明確、具體,併力求當堂達到。預習的指導要達到內容、時間、方法、要求(即自學後如何檢測)“四明確”。欲善事者必利其器。教師要積極使用電教設備及其它常規教具學具,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對體育等課程必須上足課時、提高效率,積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禁止把音樂、體育等課程上成語文、數學或英語等所謂的“主科”,“一俊遮百醜”的短視行為嚴重影響學生當下的生活質量和未來發展,真正的幸福教育容不得急功近利。

3、練習與作業練習與作業要有代表性,體現鞏固舊知、啟迪思維、引發獨立探索求知慾,在“質”的基礎上適當控制“量”, 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如演講、編故事、調查報告、小實驗等,對不同層次學生分要求佈置,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杜絕佈置大量機械抄寫的練習作業。書面作業要全批全改。對學生作業字體潦草者、抄襲者,每發現一次都要作為教育案例認真對待,在教育學生認真糾錯的同時提高師生的幸福底藴。語文學科須加強對學生習作的指導。作文篇數須符合進度要求,批改要有眉批、總批、批閲日期;評語字跡工整、規範,無錯別字,恰如其分且帶有很好的指導性。凡中等生、優等生習作未達一類,後進生習作未達二類者教師均需重新指導,直至達標為止。

4、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堅決反對教師以盈利為目的和節省備課精力私自要求學生訂購教輔材料。低年級作業總量不得超過半小時,三至六年級作業總量不得超過一個小時。每週三為國小生“無作業日”。

5、學生完成練習或作業時,即“後教”時,要當堂集中揭示錯例,啟發較多的學生更正、討論,教師只做引導和指出錯誤。教師心得:

三、運用檢測和輔導等手段為學生的幸福保駕護航

(一)檢測評價不只是甄別和選拔,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對檢測的結果教師應加強分析指導,重在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實現個體價值,為未來奠基。不要使檢測成為給學生“加壓”的手段。

1、教師要藉助“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的“四清”策略,讓學生學得生動、學得深入、學得高效,並接受教師的有針對性的重點輔導,以確保沒有一個學生掉隊。

2、體育教師按照期末檢測要求,利用體育課及大課間組織學生對“達標檢測”項目進行專項練習;組織學生進行跳繩和乒乓球訓練;音樂課要重視樂理知識的教學,美術教學要重視藝術美的多種表現形式。音樂教師教學生學唱校歌《夕歌》,此歌為合唱比賽的必唱歌曲(另一首為自選歌曲)。

3、繼續實施學生評價改革。實施“優秀學生提名制”:期末“優秀人數”不限人數,由教導處根據期末成績確定人選,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學生(該班贊同人數須達2/3)可結合學生日常表現予以否決;個別平常表現優異但在期末測試中失利的學生可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一併提供該生的平時成績報經教導處批准通過,但人數每班僅限一人。

4、改變單一的評價模式,以“多元智能”為依據,實行多樣化的學生評價。從本學期開始進行“校園才藝之星”的評選,主要為課堂教學之外學生的才藝展示,每項才藝只評選一人。

(二)輔導教育的過程應充滿人文關懷,教育生活應是快樂與幸福的,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和諧、快樂地成長。各科教師要充分重視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將後進生的轉化列入《班主任計劃》及本學科教學計劃之中,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定轉化對象、定個性化轉化方案,多途徑着手開展個案研究工作,確保實效。教師心得: 四、教學活動幸福,首先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如何讓每一個孩子真實地感受到幸福,這取決於學生學習“成功經歷的豐富性和複雜性”。 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我們要通過有意識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覺自制、積極樂觀、隨和通達等品性,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既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進步、發展的一面,關注社會中美好的東西,關注人性中善的一面;又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並積極應對社會、學校、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超越自我狹隘的思想域限,在物質需要得到基本滿足的情況下,積極追求精神的幸福,感受和體驗在追求真、善、美過程中的幸福;引導學生適應環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保持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學會體驗幸福,學會表達幸福感受,學會分享他人的幸福,學會創造幸福。

1、教師佈置作業要適量,不佔用學生的活動時間,要讓學生在學習之餘有足夠的時間活動。

2、結合節假日通過形式多樣的節日活動,給學生展示、鍛鍊的舞台。

3、結合各門學科開展學生喜歡的活動。 各科教師均要注重擴大學生的閲讀範圍,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廣徵博引使學生廣開視野外,還要要根據學生成長和教學的需要,精心推薦適合學生閲讀的`書籍並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養成博覽羣書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幸福人生奠基。以《國小生必背70首古詩》為藍本,選擇小語教材上尚未選編的古詩補充學習,每週組織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力爭用一年時間使絕大多數學生背會。為確保實效,要加強反饋,開展專項比賽(具體安排見“附件 1” )。

突出音體美勞衞課程的作用ㄍü積極實施陽光體育活動、開闢大課間、課外活動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

3、音體美課程開設齊全,競賽、評比活動參加率達到90﹪以上;堅持“兩課”“兩操”活動,繼續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達到90﹪以上;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班主任及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學會健體、熱愛運動,力求每個學生至少有一項自己喜愛的鍛鍊項目且每天鍛鍊時間不少於一小時。倡導並組織教師和學生一起鍛鍊,緩解壓力,陶冶情操。

4、實行班級管理民主化、細緻化,人人做主人。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管理,創設各種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形成民主管理氣氛,使學生自我表現心理得到滿足,民主意識得到培養,管理能力得到增強,學生在感知幸福中成人,在習慣養成中感知幸福。《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由班主任負責每日落實一條。堅持不懈,增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真正把常規管理抓成常規,促進良好教風和學風的形成。教師心得: 五、工作評估教案、作業每週檢查一次,每月全面評估一次,每單元檢測一次。 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助於獲得幸福感。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應當為每一位教師搭設成功的平台,讓教師在學校享受校園生活帶來的快樂。

1、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各級各類業務培訓,保證參加時間、次數和效果。

2、教師要積極參加自主學習,認真執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事事、時時都引導學生學做人、學生活、學感恩,用智慧去啟迪學生、用情感去感化學生、用人格去陶冶學生。

3、教師在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工作的精細化和全面化,要從細節着手,對學生成長的每一個環節予以科學化和人文化的指導與管理,實現 “備、講、練、輔、批” 、課內與課外等方面的全覆蓋,力圖形成學科特色建設目標:語文:品經典篇 寫優秀文 説條理話 書漂亮字 數學:激發興趣 培養習慣 滲透能力 形成思維英語:發音標準 交流自信 語段輸出 視野開拓

4、積極參加區教研室組織的各項活動。

5、教導主任本學期聽課至少30節。教師本學期邀請同校教師聽交流課不少於15節。

6、各教研組制定教研計劃要有可行性、科學性,認真落實,確保實效。

7、召開一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教師心得: 家庭教育學生成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主動向學生家長講解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及時向學生家長反饋其子女的在校表現,力戒“告狀式”、“株連(學生家長)式”、命令式等不良做法;要耐心溝通,獲得學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做好育人工作。鼓勵教師登門拜訪學生家長。教師可以採用電話、寫信等多種方式與學生家長聯繫。把幸福帶回家是好的愛的教育。堅持每月開展“感恩教育”及“幸福家庭”活動。教師心得: 臨近期末,及時徵求全體教師對本學期教研教學工作的的意見和建議,分析、彙總後列入下學期工作日程。

1、積極招收轄區內的適齡兒童入學,入學率達到100%;在校生鞏固率達到100%,繼續做好“兩基”鞏固提高工作。

2、加強師德教育,杜絕體罰和“心罰”學生現象發生,防止學生流失。。

3、組織教師通過定期家訪、召開學生家長會等形式加強家校聯繫。

4、規範學生學籍管理。教師心得: 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進度

年級教學時段教學進度

八年級期初——期中第九章《力和運動》——

第十一章《大氣壓強》

期中——期末第十二章《浮力》——第十四章

《功》,期末複習

九年級期初——畢業考試第十一章《電和磁(一)》——第十四章《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系統複習

畢業考試——升學考試專題複習;綜合訓練。

二、教學要求與建議

1、進一步瞭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各校都要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別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實驗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做演示實驗或隨堂實驗;落實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並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並舉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開展物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環節。要儘可能地擴大物理教學空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物理實踐活動要以問題為中心,初步訓練一些科學工作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資料查詢、科技製作、科學實驗等。物理科普講座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與物理相關的現代科技常識。以上項目每期至少各進行一次。

5、畢業班複習教學的總體要求:

(1)要注意加強在具體情境中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避免機械記憶性試題訓練;要注意加強聯繫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加強對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實驗試題中應兼顧實驗基本技能的考查,注意設置開放性的實驗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2)要關注社會熱點和科技前沿信息,從學科融合的角度,加強了對學生創新意識以及應用意識與能力的考查,並體現了人文性和教育性。

三、主要活動:

1、召開畢業班複習教學專題研討會。

2、組織參加全國國中物理應用知識競賽。

3、考察觀摩物理新課標教學實踐。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我班有xx名學生,大部分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非常強,具備了一定學習能力,但個別學生依舊沒能好好學習,容易開小差,學習不夠勤奮,成績處於下游水平,必須要調整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簡介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和加意義減法、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小數乘法、觀察物體、認識方程、數據的表示和分析。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進一步瞭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景,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景,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瞭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通過直觀教具,初步瞭解方程;通過遊戲活動,初步瞭解等式性質,並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通過對三角形分類,瞭解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於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瞭解梯形的特徵;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能辨認從高低、遠近不同觀察點拍攝到的圖片及其先後順序;通過實際觀察,使學生體會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圖片及其先後順序。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通過實踐活動,是學生掌握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同時理解並掌握平均數的意義與方法。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小數意義,會比較小數大小,會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

(2)認識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邊的關係。

(3)掌握小數乘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乘法,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方程,會解方程,能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學會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2)三角形內角和的推導。

(3)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結合“一幫一”結對子,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5、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六、教學目標

力保全鎮第一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立足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研究複習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技能和綜合素養。

二、複習目標

通過複習,使學生知識有一個明確的、系統的瞭解,強化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力爭在今年的會考中,語文科的綜合評價有較大的進步。

三、方法與措施

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複習應以課本為主,按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並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複習中,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全體參與,分層達標。複習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多關注那些基礎不紮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後進生需“扶”。

3、強化基礎,突出重點。教師應進行適當的梳理,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複習才有更佳的效果。閲讀理解與作文是語文複習的“重頭戲”,教師應加強指導。在進行閲讀訓練時,應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並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作文複習應重點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導上,從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進行訓練。

4、團結協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原則,加強同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與資料共享,發揚團隊精神,爭取共同進步。

5、鑽研命題。在試題結構、命題內容和題型、題量上基本上沒有變化。試卷分為“積累與運用”、“現代文閲讀”、“古文閲讀”、和“作文”四大板塊題。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積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計劃

積累與運用部分。考試的範圍基本是國中教讀篇目中要求背誦的名篇名句。因此,我們在指導複習時不但要求學生能篇篇背誦,字字落實,還要“會理解、能運用、善歸納、懂遷移”。尤其是在平時默寫中經常出錯的字,更要時時“温故”,明確地告訴學生評分的標準,切記:一字出錯,滿“盤”皆輸。另外的語言積累適當訓練。

現代文閲讀部分。要把握“考點”。因此,在最後複習中,在選文上應儘量多選取相關類型的文章進行練習。做題時要牢牢地記住:“答案不在你的腦子裏,答案只在原文中”,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作答既要體現個性和獨特見解,又要較好地忠實於原文。

古文閲讀部分。近幾年的文言文閲讀的考查方式:一篇是課內,一篇是課外,即兩篇文章在內容或主旨上有相似之處。而課內文言文考試的範圍以九年級教讀篇目為主。複習時一要抓好重點。根據考綱的考查範圍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對複習內容進行取捨、側重。一般考查常見的文言虛詞、實詞的含義和用法。實詞則常常考查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詞語;對句子的考查則側重於關鍵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同時進行斷句訓練。

作文部分。命題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縱觀幾年作文命題變化的軌跡,我們不難發現,作文命題正朝着“命題生活化,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熱愛讀書,熱愛生活,關注社會,理解他人”的角度發展。因此,在最後階段學生要自覺主動多讀書看報,開拓自己視野、瞭解時代信息、把握時代脈搏,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涉獵名家作品或課文中指定推薦的中外名著,並學習別人的語言風格、章法技巧,為寫作積累素材,補充新鮮血液。順便提醒考生,要在考場上讓你的作文取得高分,還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裝。書寫規範整潔,博得閲卷老師第一印象分。

具體階段任務

3月20日前上新課

3月20日開始進入複習

指導學生整理相關知識點,使之系統化,使以前所學零散雜亂的內容形成知識框架,變得有條有理,便於學生理解、記憶。

5月5日古文複習完畢。

5月10日左右第二輪複習。

6月7日左右,做考試模擬訓練、查漏補缺。

注意事項:

1、大作文指導:重點放在命題作文寫作指導上面,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審題,正確地選材、立意、結構文章,書寫正確,為會考寫作打下基礎。

2、小作文訓練。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及指導思想

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及生物的進化、傳染病和免疫,用藥和急救、瞭解自己、增進健康。共6章,內容較上一個學期少了一些,探究實驗減少了一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科學、社會、技術欄目。增加了學生的閲讀量,擴大了知識面。

三、教學目標

1、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提高和創新。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為30課時,每週2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共3章)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5節)

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6節)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4節)

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共3章)

第一章、傳染病和免疫(3節)

第二章、用藥和急救(2節)

第三章、瞭解自己增進健康(3節)

會考複習安排:

七年級上冊(包括第1、2、3單元)複習1周

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複習1周

八年級上冊(包括第5、6單元)複習1周

八年級下冊(第7、8單元)複習1周

如果在教學實踐中有什麼特別變化,再根據實際需要做適當的調整。

學期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40人,通過上學期的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小部分學生還有待於監督和提高。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教學,為進入三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內容及目標: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採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的語文第四冊教科書,本冊教科書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動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着眼於全面提高學深厚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組教學內容 。它們依次是:春天裏的發現;奉獻與關愛 ;愛祖國,愛家鄉;用心思考,勇於創新;美麗神奇的大自然;培養優秀的品質;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走進科技世界;每組教材 都包括導語,四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 本冊共有32篇課文,4篇略讀課文,它們是:《卡羅爾和它的充氣小貓》

》《玩具櫃枱前的孩子》《充氣雨衣》《阿德的夢》。閲讀課文編排了兩項課後練;有識字任務,沒有寫字要求。“語文園地”包括4——5個欄目,新增了“寬帶網"。我的發現——鼓勵學生探究發現。日積月累——引導學生在複習已經學習的字詞的同時學習生字新詞,口語交際——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進行初步習作的培養。

八組課文 之後,安排了6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閲讀。教材最後是兩個生字表。要求認識的生字,有40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有300個。

( 二)教學目標

1 繼續複習,鞏固漢語拼音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 認識400個字,會寫300 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

3 繼續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 喜歡閲讀,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 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

6 能閲讀淺顯的課外閲讀物,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7 學習是用句號,問號和歎號,使用表達的不同語氣。

8 積累自己喜歡的的成語,對聯古典詩歌,格言警句

9 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增強學生願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單的故事和見聞,講話

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能就感興趣的話發表自己的意見。

10 對寫話感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學習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句號,逗號感歎號,問號。學習寫日誌。

11 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於觀察大自然,熱心參於學校,社區活動,並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教學措施

1 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做到教材的整合,整體的運用教材,併力求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的備課 ,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繫。

2 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 ,多認少寫的原則,再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下,使他們能儘早閲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道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繫,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識生字的學習當中,尊重學生不同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相信學生能夠應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認獨體字,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記漢字,積極提倡同學交流的識字方法,經驗和感受。一起玩識字,組詞的遊戲或同制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

3 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示範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太多,為避免學生疲勞 ,寫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在寫字的把握上,注重寫字的質量。

4 閲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多種的形式,使學生在閲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以引導學生投入情感 ,去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閲讀表達出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對所提出的問題,力求精心設計:一要擴大問題的覆蓋面,減少無意義無價值問題的數量;二要注意提問的類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有思考的價值,同時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此同時,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問難,與老師同學交流自己的見解,閲讀的感受。學生極具個性的獨特見解,有時會操過課文,希望他説明道理,對此予以必要的尊重,不必距離與教學用書中的提示或單一的評價尺度,只要學生的見解,感受能自圓其説,有一定的道理就給予肯定。還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文質兼美的優秀讀物,提供學生交流課外閲讀感受成果的機會。

5 在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工作 在教學時,重視情景的創設,通過多種方法一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為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還要善於發現學生交流過程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還要注意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對於前者要給予肯定,時期感受到交際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對於後者,則在適當時機予以糾正,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除了專們設計口語交際課,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餘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的通過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對學生進行交際訓練,此外還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的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6 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活動的形式可以的是遊戲,唱歌 ,猜謎語,還可以是開故事會,朗誦會,演課本劇,也可以是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火熱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學期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總目標

1、認識生物的主要分類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知道動植物的生殖大多是通過有性生殖來完成的,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都與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繫。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學生活動。

(二)學生情況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七年級學生對生物知識還是新知識,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二)方法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於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於學生理解內容,便於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21周)

七年級上冊生物共三單元十章內容,各章計劃用時: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認識生物(第1周)

第二章瞭解生物圈(第2-3周)

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第4-7周)

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第8-11周)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第12-13周)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14-16周)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第17周)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第18周)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9周)

第六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20周)

總複習(第21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