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錦5篇

來源:文書谷 9.7K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錦5篇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餘”現象,理解餘數的含義,理解餘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律。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2、聯繫生活實際並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位,知道計數單位百和千的關係,掌握三位數的組成,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千以內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3、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的方法,掌握計算要領,並會進行相關的估算和驗算。

4、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範圍。

5、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一個方向,辨認出其餘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

6、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用直角判定鋭角與鈍角。

7、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釐米的關係。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並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8、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9、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認識千以內的數,進一步提高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的能力。通過有關口算、筆算和估算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學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釋計算結果的合理性,發展數感。通過探索和發現數、計算以及平面圖形中的一些簡單規律,進一步提高比較、歸納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符號感。

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進一步感受統計的必要性。通過簡單的實際調查以及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的活動,進一步積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經驗,體會分類方法的多樣性,更加客觀地理解統計結果,從而發展統計觀念。

在觀察、猜想、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中,繼續發展推理能力,學習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問題情境和各種數學現象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如把一瓣蒜頭放入盛有少量水的盤子裏,測量並記錄發芽後一週內每天蒜葉的長度,並通過觀察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積極嘗試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理解和分析問題,初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如分析從公園裏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可以有幾條不同的路線,每條路線各自的特點,選擇哪條路線比較好。又如在探索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主動運用模擬演示、擺學具、畫圖等不同手段,並通過比較和交流,選擇合適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在教師指導下,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初步的反思和評價。

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合作的益處,提高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情感與態度方面:

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提高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數學的願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思考的價值與魅力。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主動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原因並及時作出調整。

二、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計算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

3、會用毫米、分米作單位量出物體的長度,並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4、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兩、三位數及三個數連加的筆算減法的驗算。

5、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幾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餘七個方向。

6、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並能正確區分直角、鋭角、鈍角。

7、能夠正確口算、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

8、經歷統計過程,體驗不同標準下統計結果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1、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理解千以內數的組成,並能正確讀、寫,比較千以內的數的大小。

3、能用方位詞準確地描述出線路圖。

4、理解筆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三、班級情況分析:

四、教法設想和措施

1、 合理確定認數教學內容。以往教材中的認數教學都是從百以內的數一下子擴展到萬以內的數,這對學生來説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大數的機會不是很多,缺乏感受較大數的現實素材。本冊教科書只要求學生在百以內數的基礎上認識千以內的數,這就降低了學生認數學習的難度,便於他們將學習的數與其所表示的現實意義建立起聯繫,形成數感。

2、本冊教材把估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並把估算和口算、筆算有機結合起來。教科書引導學生有選擇地應用估算,有些計算只要求估計得數大約是多少或在什麼範圍之內,有些計算則要求先估算再筆算。這樣的安排能使學生體會到,估算不僅僅是技能技巧,更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3、本冊教材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位知識作為教學內容,並把生活中常見的線路圖引入教材,這些內容不僅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而且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好素材。

4、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出發安排教學內容。如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認識了米和釐米,本冊教科書繼續教學分米和釐米的認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長度觀念,提高實際測量的能力。

5、注意結合有關學習內容,合理安排“實踐活動”。本冊教科書中安排了四次實踐活動。“我們去植樹”着重讓學生利用表內乘除法和有餘數除法的知識,在植樹場景中提出並解決一些數學實際問題。“測定方向”是利用指南針確定方向,測定校園裏主要景物所在位置。“遊覽美麗的海濱”是引導學生解決稍複雜的實際問題,繼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問題。“你能跳多遠?”是使用統計的方法探究立定跳遠中的一些有趣的現象和問題。

6、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基本線索,一方面注意數學知識與學習方法的有機結合。如餘數是除法算式中的一部分,建立餘數概念的基礎是平均分時有“剩餘現象”。教材讓學生平均分10枝鉛筆,並把分的情況和結果記錄在一張表中,通過這一活動,學生髮現在平均分的過程中,有時剛好都分完,有時還剩下幾枝不夠再分給一個人或者不夠每人再分一枝,這就為抽象出餘數的概念提供了現實的素材。另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經驗。教材在加、減法計算時教學了驗算方法,並通過“找錯、改錯”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驗算的作用,培養驗算習慣。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二(1)班的學生23人,相對調皮了一些。但大多數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認真聽講,及時完成作業。數學方面冒尖的孩子較少,後進生比較少。已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上能做到認真聽講,及時上交作業,檢查和訂正作業的習慣也逐漸養成。個別後進生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有幾個孩子對奧數有着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1、數與代數領域

認數方面:千以內數的認識,對千以內數的認識,有助於數感的培養。

運算方面:有餘數的除法、三位數的加減法、兩位數乘一位數、兩步計算的簡單實際問題。結合表內乘除法有利於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也為學習筆算除法打好基礎。在兩位數加減和認識千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三位數的加減。具備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基礎(表內乘除法、三位數的認識)。已經學會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並有解決簡單兩步實際問題的生活經驗。

2、空間與圖形領域

確定位置(確定物體的方位、簡單的路線圖):通過對物體方位和簡單路線的判斷和表述,發展空間觀念。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緊密,可以發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

測量方面:認識分米和毫米。這是在學生認識了米和釐米、初步形成了長度的觀念的基礎上安排的。感受長度量的實際意義並加強測量的實踐性。

圖形的認識方面:認識角和直角。這是在認識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認識角和直角是進一步學習圖形特徵的基礎。

3、統計與概率領域

數據統計方面:簡單的統計表、不同分類進行統計。在學生初步學會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基礎上學習用簡單的統計表表達數據。讓學生體會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分類統計數據。

4、實踐活動領域

實踐活動安排有兩種類型:

操作實踐型:測定方向

問題研究型:你能跳多遠

主要考慮結合學習內容相機安排相應的實踐活動內容。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應用與價值。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發展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餘”,理解餘數的含義,理解餘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律。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2)生活實際並通過學具操作,認識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數的意義,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應用數概念和口算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3)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方法,掌握計算要領,並會估計得數大約是幾百,會對加、減計算進行驗算。

(4)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並掌握算法,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和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範圍。

(5)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感受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形狀。

(6)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在已經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繼續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餘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線路圖。

(7)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辨認鋭角與鈍角。

(8)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釐米的關係。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測量並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9)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學會對比較熟悉的事情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收集整理表格,獲得有意義的信息。

(10)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表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預測。

2、數學思考方面

(1)運用千以內的數、已經掌握的運算或簡單的圖表描述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認識一些比較簡單的規律,在這些活動中繼續發展數感、符號感和抽象思維。

(2)通過觀察物體和觀察生活環境豐富對圖形和現實空間的認識,繼續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

(3)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參與收集有意義的信息並適當歸類整理等活動,體驗活動的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繼續發展統計觀念。

(4)為解決問題經歷觀察、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繼續發展推理能力,學習有條理地、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思考。

3、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從日常社會貨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初步具有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積極地通過各種思維活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解決問題往往有不同的方法。

(3)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習反思和評價。

(4)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體會合作的益處,增強參與合作交流的積極性。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從現實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初步具有願意接近數學的態度,學習數學的願望,學好數學的信息。

(2)經歷數學學習活動過程,體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

四、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瞭解乘除法的含義及其相互關係,掌握全部乘法口訣,能熟練地計算表內乘除法。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和萬,瞭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學會比較數的大小,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比較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

3、掌握加法的筆算法則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萬以內的加法筆算和百以內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調換加數位置驗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驗算的習慣。

4、認識長度單位分米、釐米、毫米和質量單位克,掌握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學會簡單的轉化。直觀認識直線和線段,會量線段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如:組織學生進行“數一數”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含義;開展“分一分”的活動,在大量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並與同伴説一説”,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7、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培養。採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 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一年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後要加強輔導。

二、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與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表內除法的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第一,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內除法的教學。第二,不再明確區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感悟兩種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從而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萬以內數的認識改變了原有的編排結構,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出現了數位順序表和近似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編排具有過渡的特點:在上一冊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作好準備。本單元還結合幾百幾十的加、減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安排瞭解決問題教學單元,以學生生

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內容為素材,展示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二結合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適時安排解決問題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後,學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內容包括“鋭角和鈍角”“平移與旋轉”。與原有教材相比,“鋭角和鈍角”的認識明顯提前了,“平移與旋轉”是新增加的內容。在量的計量方面,教學克和千克,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質量觀念。在統計知識方面,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本冊教材還安排了“找規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着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係,能比較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會用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學習習慣。

3、使學生會辨認直角、鋭角、鈍角;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初步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方法。

4、讓學生親身經歷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複雜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

5、讓學生經理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過程和作用;能人、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用符號用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説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並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6、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知道用稱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7、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估算意識;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8、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驚醒簡單的分析;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9、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着數學知識

四、教學措施

1、從學生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一些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如:組織學生進行開展“分一分”的活動,在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3、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並與同伴説一説”,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4、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應該多多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和潛能生。

5、月休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跟生活聯繫的需要實踐調查之類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並初步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探索三位數減法的驗算方法,逐漸養成驗算的良好習慣。

3.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三位數減法(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並掌握三位數減法(退位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投影、課件

教學板塊 教與學預設

(師生活動) 教學重構

(修改意見)

前置性作業

課前三分鐘

最早的圖書館——亞述巴尼拔圖書館

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成果,我們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也在美索不達米亞。而聞名於世的是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這是現今已發掘的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在時間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早400年,而且由於泥版圖書的特殊性,沒有像亞歷山大圖書館一樣毀於戰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

我國的圖書館歷史悠久。只是起初並不稱做“圖書館”,而是稱為“府”、“閣”、“觀”、“台”、“殿”、“院”、“堂”、“齋”、“樓”罷了。如西周的盟府、兩漢的石渠閣、東觀和蘭台、隋朝的觀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庫全書七閣等等。“圖書館”是一個外來語,於19世紀末從日本傳到我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小小圖書館”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説説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關於減法的數學問題?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39-118 118-57 239-57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問題一:故事書比連環畫多多少本?

① 根據算式“239-118”,估計得數。(説出自己是如何估計的)

“120本”是估計的結果,準確的得數是多少?你能算出來嗎?請大家試一試。

② 先獨立探索計算方法。

③ 小組彙報個性算法。

△撥珠計算法。

△湊整十法。

239-118=239-119+1=120+1=121

239-118=239-120+2=119+2=121

△分解數法。

239-118=(200-100)+(39-18)= 100+21= 121

④豎式算法。

239

- 118

121

讓學生講一講自己的算理。

(重點強調:十位不夠減,從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再減。百位上退掉的“1”,要在被減數的上方用小圓點標示出來。)

問題二:科技書比連環畫少多少本?

問題三:故事書比科技書多多少本?

選一題在練習本上完成。

①根據算式“118-57,239-57”,説一説如何估計出得數。

②“豎式”算法展示,:(重點強調:十位上1減8不夠減怎麼辦?)

三、鞏固深化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小小圖書館

----三位數筆算減法

故事書比連環畫多多少本?

239-118=121(本)

答:故事書比連環畫多121本。

教後隨記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上學期期末考試中與別的班級有一定的差距,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已基本上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特別是動手操作的學習內容興趣更高。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時,學生思維就打不開。因此本期應該關注引導學生體驗的思維的樂趣及成功獲得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課本共分為8個教學單元,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這是在學生在一年級(上)“20以內數的認識”、一年級(下)“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安排了數數、寫讀、讀數、數的大小比較、較大數的估計等內容,目的在於為學生整體建構科學的數的概念,更好地認識萬以內的數。這是本冊書的重點,讀寫數中涉及“0”的讀寫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要特別注意。

第二單元:認識圖形 這是在一年級(下)初步感知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體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初步感知平形四邊形,並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拼組圖形。

第三單元:三位數的加減法 這是以20以內數,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為基礎的,主要有整十、整百數的加減(口算)、加減法的估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及“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等內容。這也是本冊書的重點,加減計算中的連續進位和連續退位,變化多、學生計算正確性差,探索規律和解決問題思考性強,這些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要特別注意。

第四單元:千米 毫米 這是在上學期認識了米、釐米,分米的基礎上,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介紹毫米的。對毫米學習的要求要低一點,《標準》表述的是“認識千米,知道毫米”。

第五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上學期學生學習了表內除法(用口訣求商),三年級(上)將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用豎式求商。而有餘數的除法,正是溝通和連接這兩部分知識,內容有除法豎式和認識、理解有餘數的除法。

第六單元:時 分 秒 這是在一年級(下)“認識鐘錶”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活動中建立“時、分、秒”的實際概念,並結合“時、分、秒”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七單元:統計 學生在一年級(下)經歷、體驗數據最簡單最直觀的分類,本單元內容有數據的分類整理,初步接觸最簡單的統計表、統計圖(僅限於一個方格表示一個數量)。

第八單元:總複習這是對本冊課本所學知識的鞏固,進一步鞏固與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瞭解。

三、目的要求

1、認萬以內的數,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結合具體情境感受較大數的意義,能估計

3、正確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4、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能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圓拼圖。

5、體會千米的含義,知道毫米,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6、認識有餘數的除法,理解“餘數必須小於除數”,會寫除法豎式,能解決簡單的有餘數的實際問題。

7、認識鐘錶,能在活動中體會時、分、秒的長短,能結合具體情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8、經歷整理數據的`過程,學習最簡單的整理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形。

四、教學重難點

在本冊課本中,萬以內數的認識和三位數加減法是本冊教科書的重點。萬以數的認識中關於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和寫法是難點;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聯繫與區別是認識圖形的重難點;三位數加減法中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三位數的筆算加減法和估算,難點是筆算時的進位和退位問題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認識千米、毫米中進行簡單的換算是學生學習時的難點;有餘數的除法中重點理解掌握筆算及餘數比除數小,難點是筆算時的試商方法和算理及有餘數除法應用題單位名稱的寫法;能進行簡單時分秒的換算及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是第六單元的重難點;在統計中,數據的調查、收集和整理是學習的難點。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來主動構建知識。

5、開展課前3分鐘口算,增強學生的可算能力,從而提高計算能力。

6、加強估算與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六、教學用具

本學期主要用到的教學用具:計數器、一些長方形、正方形圖片、實物及自制的可以拉動的長方形、米尺、時鐘及口算卡片

七、教學課時和進度安排

一、第一 大周:萬以內數的認識 10課時

二、第二大周:識圖形 5課時

三、第二、三大周:三位數的加減法 20課時

四、第四大周:千米 毫米 5課時

五、第四、五大周:期中複習及期會考試

六、第六大周:有餘數的除法 3課時

時 分 秒 5課時

七、第七大周:統計 5課時

總複習 5課時

八、第八大周:期末複習及期末考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