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編八篇

來源:文書谷 1.91W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編八篇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半對英語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但是也有少數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導致英語成績較差,課堂上不是很活躍。因此,這個學期是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心態,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套教材體現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學生用書的設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在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幀設計等方面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為宗旨,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學生學習英語不僅是為了滿足人際交往的需要,也是為了用英語獲取各方面的信息,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重視靈活擴展。本套教材使教師能夠充分發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實現整體設計,運用整體、系統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的有機銜接。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教材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如第一單元介紹了國小生在不同課堂應遵守的行為規範;第二單元介紹了四個國家的時差;第三單元介紹了漢語中四個外來詞語的由來;第四單元介紹了華氏和攝氏兩種温度的方法;第五單元介紹了不同國家的衣服與鞋子不同型號的表示方法;第六單元介紹了英語中與動物有關的三條諺語。

三、本冊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懂、會説60個單詞和詞組並能聽、説、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顏色等幾個話題)並能簡單運用。

3、能學會三個小製作。

4、能唱8首歌曲。

5、能聽、説、吟、唱7首歌謠。

6、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7、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8、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全冊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提高課堂效率。

(2)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説英語的習慣。

(3)發音清楚,語調正確,書寫工整。

2、難點:使英語基礎差的學生提高聽、説、讀、寫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語成績。

五、教學措施

鑑於以上原因,本學期我將從以下方面着手展開教學: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融會話教學與情景表演之中。

3、巧用實物、卡片、chant及肢體語言等來幫助進行單詞教學。

4、利用讀寫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單詞書寫的指導。

5、繼續加強基礎部分的教學,同時採用小老師帶徒弟的辦法,幫助學習相對滯後的同學。

6、針對部分學生“喂不飽”的現象,本學期繼續把C部分的教學內容滲透到AB的教學環節中,同時繼續加強口語練習和日常用語教學,以不斷擴充學生的英語信息量。

7、在課堂上盡力運用小組競賽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8、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儘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六、教學進度

內容課時周次

Unit16課時第一、第二週

Unit26課時第三、第四周

Unit36課時第五、第六週

Recycle13課時第七週

Unit46課時第八、第九周

機動複習、期中檢測3課時第十週

Unit56課時第十一、第十二週

Unit66課時第十三、第十四周

Recycle23課時第十五週

機動複習6課時第十六、第十七週

機動複習、期末檢測3課時第十八週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具體目標:

1、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讀寫習慣,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提高學生的寫作的閲讀能力。

2、中段、作文與閲讀要求學生留心周圍事物,養成勤於觀察和樂於動筆的'好習慣。能不拘形式,自覺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並要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會用逗號、句號、問號、感歎號、冒號、引號、學寫、日記、書、信。

3、“作文”和“閲讀”相互交融,益彰,彼此成為深化課次實驗的最佳支撐和組合。

4、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語態,發展思維,提高寫作水平與閲讀能力。

二、本期教學任務及安排:

1、本期共七次寫作、七次基礎與閲讀訓練。

第一次、閲讀、訓練“金星的挫敗”要求認真閲讀完成課後作業。

第二次、根據書本單元訓練、完成總練習一單元作業。

第三次、閲讀訓練、“種樹與種草地”讀後完成課後作業。

第四次、根據單元情況完成總練習,與基礎知識訓練。

第五次、閲讀“重點句子訓練,與閲讀訓練。”

第六次、完成單元基礎知識的練習。

第七次、閲讀練習,“學貴質疑”完成作業。

作文第一次、“做遊戲”從中明白道理。

第二次、寫一個片斷、要求、細節道理

第三次、定一種動物、要求認真觀察。

第四次、“記一節課間”寫出細節

第五次、“介紹名勝古蹟”

第六次、“寫一個人”要求只寫一件事但要具體描寫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

第七次、“寫物”的來歷

以上計劃需要每節課,保質、保量的完成練習、才能讓學生有所提高。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2、 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 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共有50人,男28人,女22人。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被老師和家長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雖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 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和《研究與實踐》

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前五個單元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

《研究與實踐》主要是讓學生自己獨立開展科學研究,教師要適時幫助引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探索精神,從而形成科學精神。主要內容有:瞭解植樹的過程;對當地巖石的種類進行考察。

2、教學目標

1)對熱脹冷縮進行研究。從觀察生活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熱脹冷縮現象的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2)認識巖石,對巖石的形成、用途進行研究,探究巖石的變化過程。辨別巖石的種類。

3)對土壤與植物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土壤的種類與植物向哪裏生長,指導如何保護土壤。

4)對光與我們的生活進行研究,對平面鏡曲面鏡進行研究探討,瞭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實驗的方法模擬彩虹的形成。

5)對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進行初步瞭解,知道地球上有什麼,我們在那裏和重力問題,如何進行測量重力。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在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英語學習,學生對英語有了一定的瞭解,大多數同學學習興趣持續高漲,課堂上,他們舉手積極,氣氛活躍,絕大多數學生能按時完成課後作業。但少數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鬆懈,作業拖拉,學習效果差,又缺乏家長的積極配合,學習英語的能力已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本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初步具有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重點和主要目標:

本冊教材的特點是:

1.強調語言運用。

2.注重能力培養3.突出興趣激發4.重視雙向交流5.融合學科內容6.重視靈活擴展7.實現整體設計。本冊教材分為六個單元,兩個複習單元。教材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重視靈活擴展,實現整體設計。教學重點和主要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並能聽、説、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顏色等幾個話題),並簡單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3個小製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説、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方法及措施:

鑑於以上原因,本學期我將從以下方面着手展開教學:

1、融會話教學與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實物、頭飾、卡片、chant等來幫助進行單詞教學。

3、利用讀寫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單詞書寫的指導。

4、繼續加強基礎部分的教學,同時採用小老師帶徒弟的辦法,幫助學習相對滯後的同學。針對部分學生“喂不飽”的現象,本學期繼續把C部分的教學內容滲透到AB的教學環節中,同時繼續加強口語練習和日常用語教學,以不斷擴充學生的英語信息量。在課堂上盡力運用小組競賽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周安排二課時每個單元共12頁,第1-2頁呈現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不佔用課時);第3-8頁為重點教學內容,各用一課時,共6課時完成。第9-12頁為選學內容(不佔用課時)。

課時安排如下:

教學內容課時

Unit1 OurSchool 6課時

Unit2 WhatTimeIsIt? 6課時

Unit3 IsThisYourSkirt? 6課時

Recycle13課時

期中複習檢測3課時

Unit4 It’sWarmToday 6課時

Unit5 HowmuchIsIt?6課時

Unit6 AtaFarm 6課時

Recycle 23課時

總複習 6課時

共計 51課時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分別來自不同學校;有的是新轉學來的,學生的思想行為各不相同,部分學生比較自私,團結協作精神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比較差,有些學生作業拖拉,字寫得比較差。上課時,不愛動腦、動筆,需要不斷督促。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下冊教材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第二單元“生產與生活”,第三單元“交通與生活”,第四單元“通信與生活”。

四年級下冊教材向學生展示了從家鄉民風、民俗到工業、農業、交通、通信等多個方面的社會生活事實,教材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四下教材的顯著特點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作為教材編寫的“明線”,道德教育作為教材編寫的“暗線”。

如第一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家鄉的老街和老屋、家鄉的地名、風味飲食作為基本事實,把愛護家鄉文化遺產教育與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藴含其中。第四單元以通信方式、通信的歷史演變、未來通信的發展作為基本事實,將文明通信,從小關心國家大事,合理看電視等好習慣的培養藴含在其中。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藴含在社會事實之中,使品德教育的“無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三、教學目標:

1、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四下教材通過引導學生探究生產與生活的關係,來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和了解社會中工農業生產的基本過程,工農業生產之間的密切聯繫,生產的發展和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行業的不斷變遷;通過探究交通與生活的關係知道社會交通方式的多種多樣,交通的變遷、交通與人們日常生活、社會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聯繫,交通發展引發出的新問題;通過探究通信與生活的關係引導學生了解現代通信的種類、古代人們的通信方式、通過大眾傳媒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等方面的社會常識。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對社會基本事實的.認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導他們看待社會現象的時候,能探究和思考社會生活中,各類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本質。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認識和了解。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四年級下冊教材在編寫時,注意了將社會事實方面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聯繫起來,讓他們能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如第二單元“生產與生活”,讓學生了解工農業生產過程,對學生來説比較困難和陌生,教材從“吃穿用哪裏來”切入,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一日三餐的飲食,首先把握工業產品、農業產品的基本概念,然後通過“到農村去看看”和“到工廠去看看”兩個主題活動,讓學生認識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方面的基本過程。

3。注意了相關知識的整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打破學科界線的“綜合課程”。四年級下冊教材在處理各知識領域之間的關係及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係上,將跨學科的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本冊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學、工農業生產常識、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識,教材將這些知識綜合在一起,強調認知與情感綜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4、將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研究能力。

5、通過活動的設計和教材中的留白來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和參與實踐。四年級下冊教材仍注意了對學生活動的引導,教材根據內容需要設計了許多學生直接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親歷的活動來獲得對社會的認識和體驗。在本冊教材中,設計了“我是小導遊”“考察家鄉街名和地名”“學做家鄉風味小吃”“家鄉新貌圖片展”“家鄉文化節”“我是小小設計師”“我是小靈通”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同時,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運用。如教材第4頁的留白是讓學生自己畫出家鄉地圖的輪廓;教材37頁的留白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總結產品更新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43頁的留白是讓學生給行業分類;51頁的留白是讓學生掌握交通運輸的特點等。

四、教學措施:

1、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品德教育要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3、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4、建立新的教學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實現評價改革,促進學生髮展。

6、加強課程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園裏學科學”、“學習用品”、“課外活動”、“文藝匯演”四個單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2、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教學目標及要求: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五、學生學情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六、教改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七、課時安排及進度:

單元 內容 課時 周次

到生物園裏學科學

第一單元 1認識土壤 1 1~4周

2種子發芽 1

3向上長還是向下長 1

4根朝哪邊長 1

5莖往哪邊長 1

6植物怎樣“喝水” 1

自由研究 2

學習用品

第二單元 7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品 1 5~7周

8圓球筆芯為什麼能伸縮 1

9筆桿上橡膠套的作用 1

10各種各樣的紙 1

11紙是怎樣造出來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本書教學的總體目標

在教材的總體設計目標上,本教材的內容強調興趣、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建立;在教學方法上,強調經驗、實踐、參與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語言教學的內容上,強調語感、語音語調的基礎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它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遵循國小生英語學習的規律和兒童心理生理髮展的需要,以國小生的生活體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為基本出發點,充分體現現代教學理念和素質教育思想,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這本教科書的主要特點是:

1)突出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每個單元的主角都是活潑可愛的動物和國小生同齡的孩子。課堂活動以學生活動為主。聽、説、做、唱、玩、演,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感,保持學習興趣。

2)突出國小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教材每個單元的話題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情景的引入,有利於學生及時實踐和運用新學到的語言知識,這與我校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六大特點是完全一致的。它將教材內容和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3)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教材有“自我評價”制度,體現了傳統考試形式的改革,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具體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句子寫作的規律,能正確抄寫一些單詞,正確拼寫。

2、能歸納出教材中單詞的類別:星期、天氣、動詞短語、時間的表達。

3、掌握簡單的對話,比如問別人每天做什麼,問時間和天氣,問別人意見。

4、能閲讀和記憶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比如週一,雨天,四十五等等。

5、能夠區分元音組合的發音,找出不同種類的單詞。

6、能夠聽英語指令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二、本教材的教學內容

第七單元今天是星期一。

1、星期一你做什麼?我上學。

2、今天是星期幾?今天是星期一。

第八單元莫奇遲到了

1、幾點了?現在是一點鐘。

2、該上學了。該去上學了。

第九單元日夜

1、你什麼時候起牀。我總是七點起牀。

2、他什麼時候起牀?他經常七點起牀。

第十單元提建議

1、讓我們踢足球吧。

2、我們去看電影好嗎?

3、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嗎?

第十一單元天氣

1、你要怎麼辦?我要去吃晚飯。

2、他打算去看電影。

3、我們要去看一個視頻。四。這將是一個好天氣。

5、今天天氣會很好。第12單元複習

三、本教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歸納出教材中單詞的類別:周、天氣、動詞短語、時間。

2、掌握簡單的對話,比如問別人每天做什麼,問時間和天氣,問別人意見。

3、能夠區分元音組合的發音,找出不同種類的單詞。

四、本卷比前一卷更新,各節有所變化和擴大

1、1的長度。閲讀理解能力提高;增加了答題的練習。

教學要求和建議:在教學中,我們可以使用教科書提供的插圖,使學生能夠閲讀圖片、説話和重複短文

2、一起交談、觸摸、提問和回答、提問和發現更多關於關鍵

結構用於在真實情況下進行句型機械練習和對話,並結合

3、布克叔叔的《黑板》更側重於主要句型,在本單元新知識和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列出大量可供句型練習的備選短語。

教學要求和建議:實施寫作,能夠按照英語寫作要求默寫這部分句子。

4、自評增加了寫作答題和根據實際情況模仿短文的練習。它體現了課本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學以致用。

教學要求和建議:要求學生給出完整的書面答案。另外,老師可以舉一反三,結合單元內容重新設計問題。

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有四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被老師和家長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雖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土壤與巖石”、“和諧的自然界”、“熱與我們的生活”、“透鏡與我們的生活”和“地球與我們的生活”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對有生命物體的與研究。

從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透鏡現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雲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對植物、生物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生物是怎樣傳遞信息的,植物向哪裏生長,動物適應環境的例子還有哪些。

對地球運動的探究從地球晝夜開始,通過對日出、日落的觀察的實驗,研究探討晝夜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交流並觀察月亮的變化情況。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