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編九篇

來源:文書谷 2.38W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編九篇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裝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和創造的能力。

翻閲此教材,總體感覺此教材有如下特點:

1、強調語言運用

本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語言的交際功能,把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結合起來,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全部動作反應法”讓學生在有節奏的説唱中體驗語言。

2、注重能力培養

本教材在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學習評價上都貫穿“學會學習”的主題。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的能力。

3、突出興趣出發

本教材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幀設計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裝生活與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國小生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

本教材重視雙向交流,中西方文化知識的滲透,在教學內容中選編了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5、本教材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閉並蓄,精選學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興趣的,最易學會的,最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入語言材料之中。

本教材採用了“教案式”的編排體系。每冊書共和8個單元,其中 2個複習單元。每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0頁。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學生所學的教材是PEP教材的第一冊,是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對英語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本學期英語教學將側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三(3)班、三(4)班中有部分學生在曙假中學過一期劍橋英語,這部分學生裝相對基礎較好,這是好的一方面。但這兩個班學生人數較多,相對來説,課堂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難度。曙光三年級班中民工子女較多,在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上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73個單詞(包括文具、人體部位、顏色、動物、食品、數字等6個話題)、並能簡單地運用。

3、能聽、做、演18個遊戲。

4、能聽、做12個“TPR”活動。

5、以學會8個製作。

6、能唱14首歌曲。

7、能聽、説、唱10首歌謠。

8、以完成8個自我評價活動。

9、能聽懂6個幽默故事。

10、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本學期我將以“健康第一、面向全體、培養能力、發揮特長”為我的教學宗旨。結合實際積極開展體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學質量基本情況分析

1、走進學生心靈,尊重學生選擇,給學生一個玩樂的童年

九年級年級是我從七年級帶上來的學生,上課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大部分學生體育素質較好,他們敢於實踐。學生體育基本功也不錯,上學年體育達標成績令人滿意。本人特別喜愛學生。雖然我上課嚴格要求學生,但平時與學生一起玩樂,遊戲,關心學生,所教學生都很喜歡我,聽我的話,願意和我交流,這些給我的教學實施帶來了有利的條件。

九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對學生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我將進行大膽地創新,積極創設情景,從學生興趣出發,選擇富有生活氣息的形式進行教學。 因此,本學期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加自信地想、大膽地體驗。教學中,注重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時刻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對於他們的每一點變化,力求做到了如指掌,一旦發現問題便馬上從中想對策,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與教育。除了對各別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外,繼續經常與同學們一起做遊戲,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等。

二、教學質量目標及措施

1、加強安全防範措施,始終把“安全意識”放在首位,切實做好學校體育的安全工作,確保活動場地設施的完好與安全,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2、繼續學習和研究《體育與健身》教材,堅持相互聽課和評課,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與能力,對新教材加以研究,參與課程改革,積極探索教學新思路。以學生為本,以“健康第一”為原則,促使學生養成自我鍛鍊的習慣,掌握科學鍛鍊的辦法,樹立終身鍛鍊的思想。

3、體育課教學要開放化

在課程改革、教學不斷創新的今天,體育課教學也應以創新為主,面向未來、面向社會。不應再是以教師為主的.傳授性教學為主,而應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嘗試性教學為主,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興趣和水平目標來安排課的內容,內容應以協作性和互助性為主,重視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

4、根據目標來科學、合理地安排教材

對教材的安排要科學化、合理化、靈活化;課的內容要單一化,內容的形式要多樣化、全面化;課的設計要新穎化、趣味化、個性化。體育教學要始終貫徹一個主題-健康第一、快樂體育、以學生為主。儘量讓枯燥、單調的教學變得新穎、活潑、輕鬆,讓學生的身、心、德、智在愉悦的活動中得到全面地發展,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體育課教學只有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探索,才能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在實踐中優化體育課教學。

5、選擇適宜的教學環境

場地、環境的選擇要有助於課堂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新穎別緻的場地佈置以及有選擇地變換運動地點,都能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同時環境具有調節情緒的功能,當學生處於一個整潔優美,生機盎然的環境中時,能產生輕鬆、愉悦、安寧等積極的情緒,表現出活潑開朗、自信大方、朝氣蓬勃、樂觀向上與人友好相處易於接受別人的意見;反之,則表現出委靡不振、情緒底下、煩躁不安、不友好等不良行為。

6、上體育課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體育課是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衝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衝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立定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要求執行。起跳後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實心球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堅硬沉重,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雙槓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或後腦。做雙槓動作時,要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槓時不打滑,避免從槓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參加球類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幹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則對於安全是很重要的

三、體育會考項目具體安排

1、2月份身體素質耐力、定量素質、定性素質恢復階段。

2、3月份主要是耐力素質、定量、定性素質訓練、提高階段。

1、男同學1000米、女同學800米;

2、雙槓、籃球;

3、個人選項:50米、立定跳遠、實心球、仰卧起坐、單槓引體向上、籃球、一分鐘跳繩;

3、4月份鞏固練習準備迎接考試階段

4、5月份拓展活動、羽毛球、課堂常規訓練提高

四、附教學進度:

國中體育九年級下學期教學進度表

周次---課時--教材內容

第一週

1--課堂常規及教學要求;考勤問題

2--身體素質練習

3--雙槓:支撐擺動—支撐擺動後襬挺身下

第二週

4---雙槓:支撐擺動—支撐擺動前擺挺身下

5---雙槓:後襬轉體180度成分腿坐

6---雙槓:分腿坐前進

第三週

7---雙槓:機動(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進行練習)

8---雙槓:組合練習

9---雙槓:考核

第四周

10---籃球:熟悉球性練習

11---籃球:籃球傳接球練習

12---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高手投籃 遊戲

第五週

13---籃球:學生機動練習(教師和學生同練)

14---各種發展跳躍能力練習

15---蛙跳及立定跳遠的各種練習

第六週

16---各種投擲練習(實心球);跳繩

17---各種投擲練習(實心球);立定跳遠

18---蹲踞式、站立式起跑遊戲

第七週

19---跑的專門練習 快速跑50米

20---各種投擲練習(實心球);立定跳遠;50米快速跑

21---素質練習:仰卧起坐 跳繩 遊戲

第八週

22---各種耐力跑練習

23---耐力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24---發展力量素質的練習 快速跑練習(50米跑)

第九周

25---測試:1000米、800米

26---測試:(會考加試項目)

27---測試:(會考加試項目)

第十週

28---機動(學生根據自己情況加以練習)

29---籃球:搶球、打球、斷球練習。

30---籃球:基礎戰術配合練習---

第十一週

31---籃球:基礎戰術配合練習

32---籃球:學生自由組合進行綜合練習

33---障礙跑 跨越障礙接力跑(遊戲)

第十二週

34---發展力量素質練習;柔韌性練習

35---籃球:分組自由組合進行小組比賽

36---羽毛球:握拍、持球、發球

第十三週

37---羽毛球:發球、擊球

38---羽毛球:步伐

39---羽毛球:發球、擊球、步伐等練習

第十四周

40---籃球:分組進行基本戰術配合練習

41---籃球:分組進行基本戰術配合練習;行進間單手肩上高手投籃

42---籃球:考核(行進間單手肩上高手投籃)

第十五週

43---羽毛球:簡單2人對打練習

44---羽毛球:自由組合進行練習(單人或雙人)

45---羽毛球:自由組合進行練習(單人或雙人)

第十六週

46---機動:自由活動

47---討論:就當前體育比賽和表演的有關問題進行討論

48---期末總結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3)班的勞動課。班裏學習氣氛比較濃,在每個班都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着很強的求知慾,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着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對剪紙、製作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6篇課文,從勞動的性質劃分有剪紙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製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簡單的生產勞動的3篇。

三、預期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於優生才能的發展。

4、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教學重點

1、認識各種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紙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學生學會製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學生學會製作對稱圖形的方法。

五、教學措施

1、教師要鑽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衞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範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4、教學時,教師可採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授課內容 節數 備註

第 1 周 材料與工具 1

第 2 周 剪刀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1

第 3 周 刻刀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1

第 4 周 節日的綵帶 1

第 5 周 中秋節、國慶節 休假

第2 / 3頁

第 6 周 美麗的紙花 1

第 7 周 編紙繩 1

第 8 周 紙繩蔬菜 1

第 9 周 栽盆葱 1

第10周 整理房間 1

第11周 養金魚 1

第12周 會飛的孫悟空 1

第13周 “迷你”桌椅 1

第14周 吊蘭的養護 1

第15周 有趣的蛋糕燈 1

第16周 袖珍小汽艇 1

第17周 製作紙飛機模型 1

總之,勞動技術課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更重要是通過勞動,教育學生參加必要的義務勞動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體驗勞動的辛苦,從小養成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意識。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簡析

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組成:《土壤與生命》、《植物的一生》、《固體和液體》、《關心天氣》、《觀察與測量》。

《土壤與生命》單元的教學內容是根據《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目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由《我們周圍的土壤》、《瞭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護》四課構成。本單元與《固體和液體》同屬於一個系列,都是着眼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錄能力。

《植物的一生》是建立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眼裏的生命世界”的認知基礎之上的,它將帶領學生對植物從種子的萌發到根、莖、葉、花、果實的形態功能做較深層的研究。同時引導學生開展一次長週期的“種植物”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週期做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教材始終貫穿了一條隱線——“種植一株植物”。本單元的編排有兩條線,一條明線是通過觀察、解剖、測量、比較、實驗等多種方法探究植物六大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第二條隱線是認真細緻地種植、觀察一株植物的一生,堅持做連續的觀察,體驗收穫的快樂,感覺到只有堅持才會有收穫。在活動中可以圍繞探究性活動學會觀測、測量、收集證據、積累資料等科學方法。主要由《植物和我們》、《果實和種子》、《根和莖》、《葉和花》四課構成。

《固體和液體》本單元是依據物質世界板塊中關於“物體的特徵”等具體內容標準建構的,它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現階段完成對固體和液體的認識,體現“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需要多種多樣的方法的設計思路”。

通常情況下,物質有三種主要存在形式:固態、氣態、液態,各種形態的物質具有不同的特徵,本單元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引領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認識固體和液體,諸如輕重、軟硬、形狀、顏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點。由於本單元沒有涉及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沒有提及密度,因此對於固體和液體的沉浮與溶解的認識,都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上。請任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意把握概念的深淺度。按照教科書的整體設計主動地安排,本單元在過程技能方面是一個隱性化處理的單位,着重觀察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同時對涉及到的其他過程技能如分類、測量也加以訓練。通過用語言、文字、圖畫描述觀察結果,指導學生怎樣觀察,怎樣通過觀察得到證據,促進學生基礎過程技能的形成、發展。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來看,本單元通過科學探究注重實證性來進行科學精神、科學品質培養。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認識固體以及固體的性質,包括《認識固體》和《把固體放到水裏》兩課;認識液體以及液體的性質,包括《認識液體》和《把液體倒進水裏》兩課;瞭解改變沉浮狀態的方法並感知其中的原理,即《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

《關心天氣》本單元是根據國小科學《課程標準》中關於天氣變化現象和對天氣的觀測,以及天氣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來建構的。通過認識現象和展開觀測活動,使學生更加關注天氣,初步掌握觀測天氣的方法,加深對天氣變化的認識。由於國小生在通常情況下只是被動地關心天氣和接受天氣變化的'事實,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導下改變衣着,以及在氣温和環境的變化下被迫地改變行為方式,缺乏主動關注天氣、瞭解與認識天氣變化的主動意識行為,所以本單元的建構充分體現了調動主動學習意識進行有意識學習的理念,將學生從被動應對者導向主動探究者。本單元教材共有5課,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麼樣》;其次討論天氣與人的關係,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麼風》三課。介紹觀測以及記錄氣温、濕度、降水量、風力與風向的方法和手段,並教學生自制雨量器、風向標和風力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觀測和記錄。最後、引導認識季節特徵,即《氣候與季節》。

《觀察與測量》本單元主要是根據《課程標準》分目標中“能通過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提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能運用自己的感官、簡單工具或通過實驗等方法,收集與問題有關的證據”的表述;以及內容標準中“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能做到原始記錄,並注意保留且不隨便塗改原始數據”的表述建構的。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觀察不僅是基本的收集問題證據的方法與技能之一,也是其他兩種收集證據的基本方法,即調查與實驗的方法和基礎。從學生的角度看科學探究,觀察又是學生最能夠便利使用與體會自身的感官與科學探究之間的密切關聯的活動形式。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觀察。第二部分,測量。

需要注意的是本冊書第一單元的土壤與生命的有關內容可以適當推後,與第三或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調換。因為春節後温度低,土壤中的生物還沒有甦醒,這部分內容後移能觀察得更全面。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國小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國小科學三年級有學生22名,其中男生有10人。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他們已習慣於語數課堂上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比較欠缺。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5個單元,1個開門課,17個課。

單元名稱單元概述學習課題

親歷科學1.親歷科學

認識自己2.認識自己

動物和植物

本單元在開門課“認識自己”的基礎上,以動物和植物為研究對象,培養學習觀察、記錄、測量、猜想、實驗等探究方法。本單元安排了“尋找動物和植物”、“蚯蚓”、“鳳仙花”三課,大約用7—8課時完成。

由於最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客觀事物是身邊的生物。所以,安排了對其他的生物進行研究。其目的不是讓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知識,而是通過對動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學生體通過實際操作學習科學探究的各種方法,從而引起學生對學習《科學》課的深層次的興趣。

3.尋找動物和植物4.蚯蚓5.鳳仙花

土壤

本單元在動物和植物單元的基礎上,以學生熟悉的土壤為研究對象,繼續培養學生用感官和簡單工具認識事物的能力,瞭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質。本單元包括“觀察土壤”和“土壤的保護”兩課,大約需要4-5課時。

首先,通過指導學生開展野外觀察土壤、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提問、動手實驗、思考和得出結論的能力。然後,通過對比實驗,幫助學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植物在保護土壤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水、土、植物、人(包括動物)之間的基本關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提出保護土壤的建議。6.觀察土壤7.土壤的保護

本單元以學生熟悉的水為探究對象,繼續培養學生用感官認識事物的能力,以及選擇問題、蒐集整理信息、設計實驗及簡單製作等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水與生命的關係。本單元由“水與生命”、“浮和沉”、“流動的`水”和“節約用水”四課組成,大約需要9-10課時。

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在實際感受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的基礎上,瞭解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界水體的美麗,增強珍惜、保護水資源意識的同時,更要有節約用水的具體措施和行動。8.水與生命9.沉和浮10.流動的水11.節約用水

空氣

本單元在上一單元學習水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以空氣為研究對象,培養學生初步獲得通過實驗探究事物性質的能力,空氣的基本物理性質。本單元由“認識空氣”、“風”、“紙飛翼”三課組成,大約需要6-7課時。

教材設計了觀察比較、設計製作、對比實驗等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空氣的性質。通過使用感官比較水和空氣的不同,使學生知道:空氣是無顏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氣體。通過實驗活動,使學生了解:空氣和水一樣都會流動,空氣的流動也有力量;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會受到空氣的阻力作用。12.認識空氣13.風14.紙飛翼

食物與健康 “食物與健康”是本學期的結束單元,與第二課認識自己一課相呼應。本單元包括食物的營養、食品的加工、保持健康三課,大約需要6—7課時。

本單元從保持健康的角度,將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聯繫起來,並通過學習食品加工技術、設計新食品等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與食物和健康有關的技術。15.食物的營養16.食品的加工17.保持健康漸上升。

三、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⒈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並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2、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佔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製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並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半年來的科學課的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本學期在學生在以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並通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主要突出兩個方面的教學,一個是通過《植物的一生》、《關心天氣》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有周期性變化的事物進行長朗的連續的觀察、記錄、研究,從而發展學生認真、細緻、堅持性等科學態度,並初步認識到事物的週期性變化規律。另一個是通過《土壤與生命》、《固體和液體》單元教學,培養學生對一個事物進行多種感官、多種方法、多角度的認識和描述,從而發展學生更全面的認識事物的能力。

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是根據《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的具體內容標準——地球的物質之一:巖石、沙、土壤來組織的,是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一個物體,並且通過探求土壤奧祕的活動,使學生獲得一種真切的體驗,對土壤產生親近感並心存感激,意識到土壤和人類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

本單元由4課組成。1.我們周圍的土壤 2.瞭解土壤3.肥沃的土地4.土壤的保護

第二單元《植物的一生》第1課中“我們已經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識”這個問題,將他們已經掌握的科學知識充分調動出來,並與他們在本單元中即將獲得的知識聯繫起來,對植物完成一個階段性的認識。

本單元的重點是進行一次“種油菜”活動,這是對一個生命週期作連續觀察、記錄、描述的活動;是孩子們真正去“種”的一個活動;是一次親身經歷植物生長每一個階段的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們要了解種子、花的結構和作用;學會使用鑷子進行解剖和製作標本的簡單方法:完成種子和花生長過程中的一些探究實驗;連續記錄下油菜生長各階段變化的並進行資料彙總,總結規律,使學生對繼續探究植物世界的奧祕充滿濃厚的興趣。種植活動是本單元最重要的一條主線,伴隨着這個活動,學生們將會遇到許多有趣的問題,井從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單元共分為4課。1.植物和我們2.果實和種子 3.根和莖4.葉和花

第三單元《固體和液體》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物質世界。這一單元的編寫與《土壤與生命》有相似之處,都是用多種感官和多種方法認識和描述一個具體事物,並且,不是單純地認識固體或液體的性質,而是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大量、反覆的'實驗,認識固體與液體固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之間的關係,以此培養學生比較全面、客觀的認知能力。本單元分為6課。1.認識固體2.把固體放到水裏3.認識液體4.把液體倒進水裏去5.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6.認識船

第四單元《關心天氣》,屬於《標準》的“地球與宇宙”中“天空中的星體”部分,從關心天氣的角度談天氣預報,即“今天天氣怎麼樣”。討論天氣與人的關係,介紹氣象預報的過程、方法、手段和表現形式。指引觀測天氣,包括“氣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麼風“指出天氣現象存在規律性,季節的氣候特徵影響動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單元分為6課。 1.今天天氣怎麼樣2.氣温是多少3 雨下得有多大4.今天刮什麼風 5. 氣候與季節

三、教學目標

1.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把整體分為部分有順序的進行觀察的方法,觀察物體的形態構造和變化,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方法。採用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和多種觀察的方法來觀察物體。

2.實驗能力:繼續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學會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技能。

3.通過養蠶的體驗活動的經歷和體驗,進行珍惜生命、保護生態環境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實事求是、與人合作、不怕困難等方面的科學態度,並進行學科學、用科學教育。

四、教學措施:

1、現場考察:科學課就是使學生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學祕密。

2、實驗:科學課就是通過各種實驗,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知各種科學祕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3、養殖種植:通過種植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4、科學遊戲:遊戲是活動方式而不是目的,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學祕密。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有一定的條件要求,而各地的現有條件和資源優勢, 千差萬別。因此,應從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 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儘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地區、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對剪紙、製作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2篇課文,從勞動的性質劃分有剪紙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4篇,製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簡單的生產勞動的3篇。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氣氛比較濃,在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着很強的求知慾,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着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四、教學目標

1、瞭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2、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

3、培養認真負責、遵章守紀、團結互助、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晶質,形成良 好的勞動習慣。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5、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理。

6、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7、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

8、認識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常見材料,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9、瞭解設計與製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並進行簡單的.工藝品和技術作品的設計與製作。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認識各種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紙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學生學會製作模型的方法。

難點: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紙刀的使用方法。

六、教學理念

(一)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形成

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學生的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徵,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做中學”和“學中做”。但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旨並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層面,它強調學生通過人 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技術操作過程中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技術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規範操作與技術創新意識的統一。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的學習過程,是孚腦並用的過程。

(二)用作品引導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

國小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模型、一件工藝品,也可以是一盤菜、一個生長着的作物等。通過作品的製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

七、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熟悉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尤其做到親自動手。凡要求學生會做的小製作、小物件,首先自己會做,並在課堂上認真做好演示,激發學生上勞動技術的興趣。

2、努力學習信息技術,摸索信息技術與勞動技術課整合的方法。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上課作好充分準備,按時進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40分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衞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4、關心好差生,對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個別輔導,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範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績記錄。

6、寫好教學反思,取得上勞動技術課經驗。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學目標: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認真備課。認真研究教材及考綱,明確教學目標,抓住重點、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一章節內容與前後知識的聯繫及其地位,重視課後反思,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師生互動的`細節。

(2)上好課:在備好課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個45分鐘,提高45分鐘的效率,讓每一位同學都聽的懂,對部分基礎較差者要循序漸進,以選用的例題的難易程度不同,使每個學生能“吃”飽、“吃”好。

(3)注重課後反思,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4)批好每一次作業:作業反映了一節課的效果如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認真批改作業,使教師能迅速掌握情況,對症下藥。

(5)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單元測驗的有效、及時,測驗卷子的批改不過夜。考後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6)及時指導、糾錯:爭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務不推託到明日,爭取一切時間,緊緊抓住九年級階段的每分每秒。課後反饋。落實每一堂課後輔助,查漏補缺。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並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7)積極與其它老師溝通,加強教研教改,提高教學水平。

(8)經常聽取學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議。

(9)以“兩頭”帶“中間”戰略思想不變。

(10)深化兩極生的訓導。

三、不斷鑽研業務,提高業務能力及水平。

積極參加業務學習,看書、看報,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使之更好的為基礎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斷努力,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努力使教學更開拓,方法更靈活,手段更先進。

四、分層輔導,因材施教。

對本年級的學生實施分層輔導,利用優勝劣汰的方法,激勵學生的學習激情,保證升學率及優良率,提高及格率。對部分差生實行義務補課,以提高成績。

五、嚴格按照教學進度,有序的進行教學工作。

用心去做,從細節去做,儘自己追大的努力,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九年級畢業班的教學工作。

六、強化複習指導。

分二階段複習:

(一)第一階段全面複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全面掌握國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紮實、系統,形成知識網絡。

這個階段的複習目的是讓學生全面掌握國中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紮實、系統,形成知識網絡。

1、重視課本,系統複習。現在會考命題仍然以基礎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後面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伸、變形或組合,所以第一階段複習應以課本為主。

2、按知識板塊組織複習。把知識進行歸類,將全國中數學知識分為十一講:第一講數與式;第二講方程與不等式;第三講函數;第四講統計與概率;第五講基本圖形;第六講圖形與變換;第七講角、相交線和平行線;第八講三角形;第九講四邊形;第十講三角函數學;第十一講圓.複習中由教師提出每個講節的複習提要,指導學生按“提要”複習,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把遺忘了知識重温一遍,邊複習邊作知識歸類,加深記憶,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法則、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例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並注意分析例題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三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教學內容

全冊包括“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我們周圍的材料(紙)”“食物(米飯和澱粉)”6個單元,由4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1至5單元主要涉及了《標準》內容中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第6單元是綜合性單元,試圖從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事物來引發一系列的學習活動。

二、教學目標

(一) 科學探究

1、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

2、對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能力方面的培養。

(1) 通過觀察如何提出問題。

(2) 如何通過比較認識事物。

(3) 如何進行猜測並驗證結果。

(4) 如何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形成結論。

3、用寫觀察記錄、撰寫報告的方式來表達探究結果,通過表達與交流、總結與交流、總結與反思來發展的.科學判斷能力。

(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建立學習科學課的信心。

2、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觀察活動中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積極地把學生學習科學的確場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

(三)科學知識

1、獲取大樹、葉子的一些知識。

2、對蝸牛、蝗蟲、螞蟻等小動物有所認識、構建起有關動物、生物、事物的初步認識。

3、初步瞭解基人身體的各部分及功能。

4、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

5、認識紙的性質與用途、對一些紙質材料進行簡單的研究。

6、認識幾種大米。知道澱粉遇到碘酒會變藍這一檢測方法。

三、教學重點

有系統地開展觀察活動,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