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雙聯民情日記四篇

來源:文書谷 1.46W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雙聯民情日記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雙聯民情日記四篇

雙聯民情日記 篇1

20xx年xx月x日 星期三 晴

初春的季節,窄暖還寒,春的氣息越來越濃,但冷空氣卻遲遲不肯罷休河西大地。為進一步深化“雙聯”行動,確保“雙聯”行動取得新的成效,我們由主任統一帶隊,組織單位幹部職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鎮西溝村開展“雙聯”工作。這次開展“雙聯”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進村入户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與聯繫村共同研究制定雙聯工作計劃、確定致富項目、成立駐村聯合黨支部、設立救助基金、開展進村入户體察民情活動,為深入推進“雙聯”行動起好步、開好局。

從單位到聯繫村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沿途為確保金武高速公路儘快開通,施工場地上大小車輛來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一年來,通過參加單位組織的“雙聯”行動,走訪村民、幫扶解困,對幫扶村農民生活現狀有了更深的瞭解。親眼目睹了農村的貧困和艱辛,也親身感受了農民渴望脱貧致富的迫切願望,也更深刻的體會到省、市各級開展“雙聯”行動決策的高遠。來到村口,看到村民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藉着這幾天天氣好,抓緊平整土地,做好春耕準備。來到村委會,村支書和村主任熱情的.迎接我們的到來。主任簡單的介紹了我們此行的目的,村支書馬上召集村委會幹部職工共同召開“雙聯”工作會議,會上我們與村上商討20xx年發展思路和幫扶計劃,對照全面小康社會指標和農民收入倍增計劃,修改完善聯繫村的小康建設規劃,力爭使村容村貌及羣眾生活能有所改善。初步確定了“建設村文化活動中心”,“擴建規模養殖區”兩個致富項目,爭取專項項目資金,並按照在村一級設立“雙聯”行動駐村聯合黨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駐村聯合黨支部,明確組成人員,制定工作制度。為確保“雙聯”救助基金及時到位,主任親自把單位籌集和動員幹部職工捐助的6000元幫扶基金送到村支書手中,用於救助生活困難羣眾,幫助聯繫村、幫扶户發展致富產業,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決的問題。村支書代表村委會感謝我們一年來對西溝村的幫助,他動情的説:“有了你們的幫助,我們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們脱貧致富的積極性更高了,村民們都爭着要和幫扶幹部結對子,村容村貌也發生了明顯變化”。臨近中午,主任要到水源鎮參加市委組織部組織召開了工作例會,還要將單位捐的3000元幫扶基金送到鎮政府。我們按照計劃分頭走訪聯繫户,瞭解春耕春備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我來到李孝基家中,他和我拉起了家常,他説:“近幾年,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農民的生活也在發生着變化,雖然,我家的生活條件現在很差,但我相信,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這些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政府的支持和幫助。去年由於玉米制種產業銷售不是太好,今年的耕種面積會減少,村上正在積極想辦法與種子公司協商儘量擴大種植面積。為增加收入,家裏打算繼續搞好公路運輸……”。

在返回途中,我心中滿是收穫的喜悦,想着有黨的政策,有廣大農民羣眾發家致富的積極性,我更加堅定地相信:隨着“雙聯”行動的深入開展,羣眾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只要付出,就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雙聯民情日記 篇2

又是一年7月,在這杏熟麥黃的收穫季節裏,為了有效落實省委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7月6日我們再次來到雙聯幫扶點慶陽市寧縣焦村鄉宮劉村。當天下午省人防辦一行15人在督查組長竇永毅副主任帶領下來到扶貧聯繫點宮劉村新建村委會建設工地,查看施工進展、工程質量等情況,竇副主任對施工人員強調要保質保量、安全施工。同時還了解了村上菜籽、麥子的收割情況,其它農作物、藥材的長勢等。返回住地,雙聯工作負責人談可峯處長召集駐村幹部、村書記、村主任等開會,協調產業開展、村莊建設規劃等事宜,明確此次入户調研任務,強調注意雙聯政策的宣傳,準確瞭解村情民意。晚飯後,督查組5位同志前往寧縣進行督查工作。其他同志開始駐村蹲點,入户對接、瞭解情況、宣傳政策、幫扶調研。

第二天一大早,在駐村幹部和鄉村幹部的引領下,到九、十、十一、十二組四個居住較遠村組中的6户貧困家庭入户瞭解情況,與去年相比較,每個家庭狀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經濟收入較去年相比有所提高。這些村組地處溝邊,距離塬上較遠,道路還不是很順暢,依然存在青壯勞動力長年在外打工,僅剩老弱病殘人員留守家中,土地也不很肥沃,家庭面貌改變不明顯等狀況,他們仍然居住在破舊的依山而建的土窯之中。第三天對一、五、七組5户農家進行了走訪,這幾個户居住在塬上,條件相對溝裏的住户要好得多,有的人家蓋了新房、有的人家添置了新農用車,有的人家增加了牲畜養殖的數量,因為水源充足,夏糧豐收,秋季農作物長勢喜人,收益較去年要好得多,只是普遍反映種麥不如種菜籽和藥材收入高。

緊張的走村入户,瞭解民情讓我們腳不停步,上高塬、下川道,一會到窯洞炕頭,一會又到田間地頭,腳走疼了,臉曬黑了,但心裏卻特別充實,感觸也很多。

感受之一:農民真心擁護黨的惠民政策,真誠歡迎聯村聯户行動,要求儘快脱貧致富心願非常強烈。結對幫扶的每一户,儘管都是貧困中的特困户,但是他們都用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同一個想法,那就是這些年黨的惠民政策讓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黨的温暖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聯户調查中,農民最滿意的是黨的一系列惠農政策;最歡迎的是聯村聯户行動;最大的願望是儘快脱貧致富,過上好日子。我感到,農民的`真心擁護和積極配合是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的力量之源,也是搞好雙聯行動的基本前提。

感受之二:鄉村幹部熱情高、情況熟,與農民打成一片。在走訪對接户時,鄉村幹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村書記、村主任非常熟悉我們對接的每户人家的家庭成員、農户現況、經濟收入、存在困難等情況,介紹起來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這讓我們非常佩服。我想,如果沒有對這片土地和鄉親們的深厚感情,沒有千百次的入户瞭解,村幹部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我感到,鄉村幹部是做好黨的農村工作的基礎之石,必須建設好、培養好、使用好這支隊伍。

感受之三:單位掛職駐村幹部認真負責

雙聯民情日記 篇3

9月17日天氣:晴

自開展“聯村聯户為民富民”行動以來,市委辦公廳自上而下高度重視,多次進村入户,並派遣領導幹部輪流駐村,積極與幫扶對象對接、溝通,併為聯繫户謀劃發展思路,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政策的宣傳,使他們對省委作出的這項惠民之舉、利民之策大加讚許,同時對自己脱貧致富奔小康也充滿了信心。這當然也是我們作為幫扶者感到最高興的事情。

今天早上,我們一行6人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前往辦公廳幫扶點之一的火家台村開展駐村幫扶活動。在趕往聯繫點的路上,領導向大家明確了本次行動的主要任務:搞調研、出主意、進村入户宣傳政策、鼓勵羣眾參與自來水管道鋪設等惠民工程。並對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從羣眾利益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宣傳“雙聯”政策,積極鼓勵羣眾參與自來水管道鋪設工程,爭取把工作做到實處。

很快,我們就來到了武勝驛鎮火家台村委會的駐村點上,短期的休整之後我們就來到村上原先最貧困的人家進行入户。由於村中道路已經鋪設整改完畢,並不難走,不一會兒功夫就到了“困難户”李師傅家門口。一進大門就發現院中一座新蓋的房屋展現在眼前,窗明几淨,院落寬敞,原先的兩間土房子變成了水泥澆築的敞亮新房了。主人熱情的一邊領我們進屋,一邊訴説的自己驚天的變化,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雙聯活動帶給羣眾的實惠。讓我對通過“雙聯”活動使羣眾富起來的信心更強了幾分。

我們走訪第二家是一個留守老人,家中唯一的兒子外出打工,自己一個人帶着孫子,雖然政府幫忙翻修了新房,並在生活上給予一些補助,但是因為缺少勞力的.情況下,老人的日子依然過的很辛苦。

通過對幾個富起來的貧困户走訪,我瞭解到雙聯活動帶給羣

眾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是扶貧是個長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就雙聯前景來説,還有很多已知或未知的問題需要解決,還有大量工作需要我們積極努力。如火家台村民用水問題。一直以來火家台村民生活用水是個大問題,村上幾年前鋪設的自來水管道因各種因素已近無法使用,村名習慣了飲用河溝裏的水,用飲用水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為改變這一現狀,單位籌集款項,組織施工隊進行自來水管道鋪設工程,但因工程量大,所需資金部分需由村民自籌,多數村民積極響應這一政策,並繳納工程款,但是仍有部分村民對鋪設自來水管道的熱情不高,甚至有牴觸情緒,拒不繳納自來水入户款。晚飯過後,我們一行人在社長的帶領下對個別“釘子户”入户,講解安全、衞生用水的好處,瞭解到安全用水的重要性,使得大家對安全用水的重要性有了正確的認識,並承諾按時繳納自來水入户費用。

通過這次進村入户,我瞭解到雙聯帶給羣眾實實在在的好處,改善了羣眾的生活水平,幫助羣眾脱貧致富,取得了極大的成果,但是雙聯仍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在雙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這需要我們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得兢兢業業,堅持不懈。

雙聯民情日記 篇4

2月7日 星期五 雨夾雪

農曆正月初八,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寒風凜冽,煙草專賣局信豐分局駐正平鎮正平村的“三送”幹部來到自己所掛點的聯繫户家中,給鄉親們拜年。

“現在用電正常了,這可多虧了你們‘三送’幹部的幫忙,讓我們不用再為用電的事煩惱了,要不然還真不知道這麼冷的天怎麼過呢!”老高欣喜地告訴我,現在他們再也不用擔心飯煮不熟,熱水器、取暖器用不了了。

時值中午時分,當走到掛點村高國玉家中時,只見他家今年更換了一台大彩電,一羣親朋好友在他家聚會,熱情的高國玉連忙招呼我們進來坐坐,他的妻子正在廚房裏用電磁爐炒菜。高國玉高興地對我們説:“過去有錢用不上電,用不好電。經過電網改造後,現在生活用電不用愁了。”

回想起去年8月,信豐煙草專賣局的同事們在正平村開展“三送”走訪時瞭解到,自上世紀90年代,該村高屋、大塘洞等4個村小組共用一台100千伏安的變壓器。近幾年隨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用電量大大增加,原有變壓器電壓偏低,導致負荷不了,從20xx年起,一些大功率電器無法正常使用,經常出現飯煮不熟,冰箱、空調用不了。尤其是距離變壓器較遠的高屋、大塘洞兩個村小組,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我們主動與縣供電公司聯繫溝通,爭取將該村列入該縣低電壓改造項目。去年10月,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在原有變壓器的基礎上為該村高屋、大塘洞兩個村小組新增了一台200千伏安的變壓器,並對原有線路進行了重新調配,整個工程花費近15萬元。從此,該村4個村小組203户1100餘村民用上了“舒心電”。

看着電壓改造給村民的生活帶來的喜人變化,我和同行的“三送”幹部心裏也亮堂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