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9.76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幸福是什麼》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幸福是什麼》説課稿

《幸福是什麼》説課稿1

《幸福是什麼》是九義教材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閲讀課文。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上小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涵義。

我在設計時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為主,聽説讀寫結合,最終從一個高度上來體會幸福,十年後青年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説清楚幸福是什麼,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從淺層次的幸福過渡到深層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於以上的情況,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1、瞭解故事,深層次理解幸福

2、從身邊發現幸福,體會幸福

3、讀寫結合,學會寫隨筆。

以前後圖片的對比增加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從淺層次的到深層次的。

課堂的開始,用音樂把學生帶進一個幸福的氛圍當中,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具有更高的啟示……

激情熱身,我用多媒體播放《幸福拍手歌》,讓學生一邊唱一邊比劃,説聽了後的感受,我想這對對四年級學生要求過於簡單,然後板書“幸福”讓學生説面對這個詞的時候有什麼想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去思考,同時又訓練學生説話,在這時學生已經初步進入了角色,我相機出示一組圖片也是學生平時所感受到的“母親的關懷、温馨的禮物、生日的蛋糕、快樂的讀書、平靜的馨香、堅固的友情”讓學生初步感知。接着進入課題:幸福是什麼。

接着是默讀課文,歸納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歸納時應該訓練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來説,我給了學生一個提示語句,讓學生根據提示去歸納主要內容,反覆的讀三個牧童砌井後的幸福和十年以後他們再次回到井邊的情形接着我問了三個青年找到幸福了嗎?引導學生回答,然後再是他們為什麼感到幸福,讓學生自己想象在這個十年間他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來體會三個青年的幸福,明白幸福其實是為人民服務。就是盡義務,造福人類。感受更高層次的幸福。葉聖陶先生曾説“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也。

接着讓學生髮現身邊的幸福,體會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學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藉機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結合課文語句和生活實際理解為什麼三位青年感覺勞動可以帶來幸福,質疑難道僅僅只有勞動才能帶來幸福?讓學生來説説,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再補充裏一組圖片:“愛心的傳遞、攙扶的背影、保家衞國”等,達到從淺層次和深層次的一個跨越。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學生有了對幸福感悟以後,在積累了ji情以後,立馬寫作,以情景式體驗來為作文打好堅實的基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相機出示了一組優美的句子:“天使説:幸福就是温柔的守護!張開雙臂,為寒冷的人送去温暖,展露笑顏,給哀傷的人帶來歡樂,幸福是無私奉獻、助人為樂!”

太陽説:“幸福就是熱情的贈與!掃去陰霾,令大地充滿火樣的熱情,驅走灰暗,讓冷漠的人心尋回關懷,幸福是光明正大、寬宏大量!”

鄭老師説:“幸福就是真誠的感情!澆灌友誼,陌路的人們會成為朋友,珍藏友情,寂寞的靈魂會擁有歸宿,幸福是執著夢想、懷抱希望!”

讓學生説,讓學生仿寫幸福隨筆。意圖是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幸福是什麼寫下來,寫對幸福的感受,來體會生活中存在身邊的幸福並更好地珍惜幸福。當學生寫好,挑幾句好的當堂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出來,讓學生評一評,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幸福是什麼》説課稿2

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麼》是人教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單元的一篇閲讀課文。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老泉,砌上小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涵義。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感悟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選擇這篇課文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發學生對幸福的思考,對生活的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上課時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渲染、激活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情感目標: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3、技能目標:聯繫生活實際,發揮想象,編寫童話,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課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興趣:

1、出示"幸福"這個詞語

2、齊聲朗讀

3、討論:你認為怎樣才是感到幸福的呢?

4、引導: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中的三個牧童也去尋找幸福,他們尋找的幸福與我們的幸福是不同的,我們去看看好嗎?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這個童話故事,去看看三個牧童尋找的幸福是什麼。請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2、交流討論。(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

3、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麼了嗎?

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齊讀)

三、學習課文:

1、這三位青年是怎樣弄明白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劃出來。

2、理解三個青年説的話。

A、讀一讀

B、他們為什麼會感到幸福呢?

C、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想想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麼?等會我來採訪你。(討論---採訪)

3、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嗎?什麼時候呢?(4、5自然段)

4、師:在疏通泉眼時,他們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幸福。十年後,他們又來到了小井旁邊,那顆幸福的種子已經結出了幸福的果實。

(出示句子,齊讀)清澈的泉水仍舊那樣靜靜地流着。小井周圍的樹苗已經長成枝葉茂密的大樹。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路上還看得見人的腳印,他們一定是到這裏來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圍的沙地上有小鳥的爪印,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痕跡。三個青年快樂地看着這一切。他們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麼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麼大的好處!

5、師:你看到的幸福的果實是怎樣的呢?和十年前一樣嗎?

出示句子對比:樹林裏有一口老泉,已經不湧泉水了,泉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

A、讀一讀,感受十年後的幸福

B、喝水或打水的人們、動物們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呢?

C、最終感受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麼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麼大的好處!"

6、師:這時他們終於明白了幸福是什麼了,就如智慧女兒所説的------

(再次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7、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人和事,聯繫生活實際。

8、看來幸福是什麼呢?------齊讀"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9、那麼同學們,你們幸福嗎?(相互交流,指名説)

10、出示小詩小結:

幸福是幫媽媽做完家務時的滿足

幸福是考滿分時的興奮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學時臉上的微笑,

幸福是幫助同學時的快樂,

幸福是同伴之間的一聲聲問候,

幸福是……

《幸福是什麼》説課稿3

一、説教材

《幸福是什麼》這篇課文時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本單元以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把我們帶入到一個優美的情境,使我們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幸福是什麼》這篇童話故事不僅能引起我們對幸福是什麼的思考,更能引導學生髮現並能懂得發現身邊的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對以後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

二、説學情

四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學生情況,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儘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三、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故事內容。

難點: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四、教學方法:

因為《幸福是什麼》是本組的第二篇童話學生對通話也比較感興趣,對通話的語言表達也有一定的認識。所以,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學習、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遷移運用上節課的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抓住重點事例,重點句自主閲讀,自主品讀,自主探究幸福的含義,然後引導學生就自己的閲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閲讀成果,感受閲讀的樂趣,提高閲讀的能力,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幸福是什麼。那麼你認為什麼是幸福呢?同學們自由發言。那麼課文中的幸福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童話故事吧!

2、預習檢測。

3、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六、小組合作探討,理解幸福。

1、討論:三個牧童是怎樣弄明白什麼是幸福的?

2、完成表格,十年前和十年後進行對比,發生了什麼變化。

3、三個青年最後明白了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從而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

七、在歌聲中品味幸福。

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幸福的圖片。

九、總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學們今後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嚐到幸福和快樂。

作業:聯繫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什麼》説課稿4

説教材:

教材探究語言形式的落腳點。《幸福是什麼》位於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這個以感受人類美好情感為主題的第三單元,細細品讀之,感觸有兩點:

教材特點:

1、故事情強,哲理性深,理趣與童趣高度結合:女神與青年,人物鮮明,情節清晰,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卻總在不經意間讓你意識到奉獻的快樂。

2、語言豐富,動作典型,語言與動作完美融合:26個自段中,有20個自然段都在寫人物語言,比例很高,而動作則集中在清理老井的第四段和享受井水的第八段,清理老井的動作豐富,而青年十年幸福行為卻採取無具體動詞式略寫,前者表現不易,後者表現多,對比感很強,宛如一幅寫意與工筆並存的畫卷。

圍繞以上兩點,總結語用價值點有二,其一:感受幸福的藴藏式寫法;其二:學習人物説話提示語的作用。

説學情

語用之旅,將從瞭解學生開始。我從三個方面瞭解,一是語學生的語用實踐的現實基礎,二是學生語用實踐的能力前提,三是學生語用實踐的目標指向,具體情況分析如下:其一是……;其二是……;其三是……。

説目標

教學目標是探究語言形式的出發點和歸宿,綜合教材、學生認知發展的水平、新課程目標建構的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美麗藍圖悄然繪製: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與新詞。

2、瞭解童話的主要內容,正確理解三位青年的行為是怎樣表現幸福的含義的,理解藴藏式人物語言與動作對於表達幸福主旨的作用。

3、樹立正確的幸福觀,聯繫自身,改變幸福從索取到奉獻的思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正確理解三位青年的行為是怎樣表現“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的。難點是:理解藴藏式人物語言與動作對於表達幸福主旨的作用。

説構想

閲讀關注兩種改變,一是知識圖式的改變,即是語言的層面,言為心聲,本文的語言形式聚焦有兩點,其一是品人物語言之幸福感;其二是品人物動作之勞累感。二是心理感受的改變,我們也將實現了使學生從索取的幸福到到付出的幸福的思想提升;閲讀也關注兩個層面,課題、詞語、句子、作業等都是語言形式的存在形態,朗讀與默讀、演讀與比較,判斷與想象等手段都是觸摸語言形式的基本方法,秉承“關注語用,對話文本”這一構想,我預設了“幸福是什麼的四個層級教學,分之為問號篇,句號篇,歎號篇,省略號篇這四個板塊。下面就各板塊具體展開。

説流程

第一板塊:説説我的幸福(問號篇)

一、幸福的具象:出示自己展現幸福生活的照片的快樂

二、幸福的回憶:請學生暢談他們的幸福事情

三、幸福的追問:因為收穫好多,所以幸福是一首歌,唱着我們最開心的旋律,幸福是一幅畫,畫着我們最快樂的時光,今天,保加利亞作家埃林。彼林也在思考,幸福是什麼?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幸福。

本板塊從閲讀目的而言直接切入,關注心理機制的前期效應,為實現使學生從索取的幸福提升到付出的幸福做好基礎調查與瞭解。

第二板塊:看看她的幸福(句號篇

一、幸福的初讀:要求如下: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2、思考:課文中誰最後告訴我們幸福是什麼?她告訴我們幸福到底是什麼?劃出相關的語句。

二、幸福的反饋

(一)一語三變:在判斷朗讀中,明白人物説話提示語“她説”的位置是可以變換的

是否出示課文中的句子?

(二)一語三義:在理解讀中明白真正的幸福含義1是勞動2是義務3是有益

三、幸福的小結:從智慧女神那裏知道,小問號化成女神這一句平靜卻又充滿哲理的話。

本板塊,着重在人物語言提示語的體會與人物語言的朗讀上,所以,我從語言的判斷與選擇入手,再從讀懂語意展開,最後在朗讀表達技能上提升,完成一語多用,多用多得。

第三板塊:聊聊他們的幸福(歎號篇)

一、想想三位青年的幸福: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三位青年找到的幸福各是什麼?劃出相關的語句。

二、説説三位青年的幸福:

(一)抓詞語教學,讀出幸福感,於是我把朗讀教學分兩步:

第一,品幸福感的詞:用“多”字的反覆出現和重疊詞的作用來體會幸福感,讓學生悟出簡單是一種幸福;勤懇是一種幸福;收穫也是一種幸福。

第二,説“幸福”的反覆出現,表體現最有幸福感的味道

第三,思三種幸福的共同點:三種幸福都是靠自己的勞動,讓別人受益。

這板塊,關鍵詞語是具有典型性的.,這種典型有再從重含義:一是認知上的,難認難解;二是語用上的,對閲讀或寫作有幫助,可能兩者合二為一,從某種意義上看,詞像一個不起眼的小孩子,站在牆根的一個角落,但他的成長卻往往能影響着某個微觀世界的未來。

第四板塊:感悟真的幸福(省略號篇)

第一階段,研讀文本中的幸福元素,首先讓默讀課文的第1到16自然段,劃一劃,你發現他們的幸福了嗎?從而研讀清理老井的文段,在這個段落的教學中,語用價值分點落在以下三處。

一是“幸福的動作——繁重的任務”,我讓學生從挖、搬、砌動詞中,體會任務的繁重艱苦,如下:

(1)他們帶着鋤頭和鐵鍬,到樹林裏去挖那口噴泉。

(2)他們把泉眼疏通了,又挖了一道小水溝,讓所有的水都流到溝裏去。

(3)他們還把堵在泉口的樹杈、樹枝和爛在水裏的樹葉都挖開了。

(4)又過了一天,他們搬來一些石板,砌成了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他們留了一個寬闊的出口,上面蓋上一塊大石板,不讓塵土落進去。

師:數一數,前三句有共同的動詞——挖,從這個詞的反覆出現,你體會到什麼?從後兩個動詞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勞動任務?

二是幸福的語言——快樂的內心,三是幸福的表情——快樂的內心,繁重的任務,卻帶來幸福的言行,體會付出的快樂,我讓學生在人物語言的朗讀中與表情的扮演體會中,感受到了幸福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階段,表達閲讀後幸福的理解,這個環節,由説到寫,寫寫幸福瞬間。我,我真幸福!在幸福的交流台,走向幸福的課外。

有人説,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閲讀也是這樣,字詞句段篇等語言形式的美與力量,不需告訴,只管經歷與體驗。本課從幸福的疑問開始切入,從幸福的語言展開,從幸福的行為細化,從幸福的體驗寫話,不斷地從文本中感受童話本身的語言美,從童話般的幸福開始,回到童話般的角色對話與寫話,每一個環節都在尋找語言實踐的機會。

説板書

10幸福是什麼

?——。——!——……

這堂課的板書主要以發展性情緒與思維形態呈現:閲讀關注閲讀本身的元素,閲讀體驗就是其一,標點本身就是一種內容訴説,也是語用的表現形態之一,所以,用標點來呈現閲讀內定與閲讀驗的同步,這種板書,重在喚醒學生童話這種文體本身的特點領悟,童話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始,有着本身的起承轉合情節,有着震撼人心的文本精神價值,因為這樣,童話才深入兒童的內心。

“寫什麼”人人看得見,“怎麼寫”對於大多數人卻是個祕密。語用的實踐,將讓我們在探祕的道路上走得更堅實,更幸福。謝謝各位老師!

《幸福是什麼》説課稿5

一.説教材

《幸福是什麼》是國小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是按故事發展的順序寫的。主要講了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井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含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二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這類超人體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二.説教學內容

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的對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幸福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從淺層次的幸福過渡到深層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於以上的情況,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1.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在實現這一目標時,我用光盤播放“拼拼讀讀”進行教學,讓學生準確認讀這6個生字。

(2)略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教學重點)

在實現這一目標時,我用光盤播放課文朗讀,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再引導學生用自學學習法學習課文,以前後圖片的對比增加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從淺層次的到深層次的瞭解課文內容,以達到教學重點。

(3)體會課文所講幸福的真正含義,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教學難點)

在實現這一目標時,我運用幻燈片展示一組圖片和一道習題進行教學,以突破教學難點。

(4)引導同學們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在實現這一目標時,我用光盤播放課文朗讀,讓學生領會課文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再引導學生表演。

2.課前準備:幻燈片光盤

3.教學安排:1課時

三.説教法與學法

1.情境教學法

2.引導自學學習法

3.情境表演學習法

四.説教學流程

1.以音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具有更高的啟示……。《幸福是什麼》是一篇略讀課文,為了激起學生的閲讀興趣和創造幸福快樂的氛圍,導入時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用多媒體播放《幸福拍手歌》,讓學生一邊跟着唱,一邊拍拍手,搭搭肩,跺跺腳,音樂把學生帶進一個幸福的氛圍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學生會在這樣輕鬆的氛圍當中説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幸福。有的同學會説幸福是有了新書包新衣服;有的會説幸福是爸爸、媽媽的誇獎,老師的表揚,學校的獎狀……。當同學們都説出自己知道的幸福後,我用這樣一句話引入第二個教學環節:“有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幸福是什麼》,同學們讀完後一定會對幸福有新的理解,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幸福是什麼》吧。”

2.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用光盤播放課文朗讀,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接着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利用光盤展示生字“拼拼讀讀”進行教學,讓學生準確認讀生字,最後引導學生用自學學習法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自學學習法學習課文時,我先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弄明白故事情節;再要求學生反覆的讀三個牧童清理噴泉和砌井後的情形,和十年以後他們再次回到井邊的情形;然後提問“三個青年找到幸福了嗎?”“他們為什麼感到幸福呢?”,並引導回答;最後讓學生想像在這十年間三個青年身上都發生了什麼事情,來體會三個青年人幸福的付出,

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麼》説課稿》,

明白幸福其實是為人民服務,盡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分角色合作表演。

角色表演能使學生進入角色,也就進入了課文情境,對課文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角色表演促進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個性化的表演,個性化閲讀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先利用光盤播放課文朗讀,讓學生感受童話故事的情節美和語言美,領會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激發學生的表演興趣,再讓同學們合作表演課文內容(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砌井和他們與“智慧的女兒”的談話),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同時也能激起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4.拓展延伸

讓學生髮現身邊的幸福,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自己理解到的幸福進行交流。藉機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時教師相機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找出圖中的幸福,讓學生感受到幸福是無處不在的,人人都可以創造幸福,為自己創造幸福,為他人創造幸福。

5.寫一寫

意圖是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幸福是什麼寫下來,以突破教學難點,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學生寫好時,挑幾句好的當堂展示出來,讓學生評一評,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五.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好的板書能體現課文的重點內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的板書。

幸福是什麼

第一個青年給病人治病靠勞動,靠儘自己的義務,做出貢獻。

幸福是什麼第二個青年做過許多事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第三個青年耕田

六.説使用農遠資源

農遠教育資源的使用,它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了學生;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在這節課裏我用幻燈片播放了歌曲和圖片,通過生動、直觀、有啟迪性的演示,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到了歡快幸福的氛圍,引發學生説出自己知道的幸福;從圖片視覺上看到幸福無處不在,補充了他們對幸福的理解。我使用光盤播放“讀讀拼拼”和課文朗讀,使學生準確認讀了生字,聆聽了童話故事的語言美,激發了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七.效果預測

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預測會達到以下3點:

1.提高了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2.學生對課外書產生濃厚興趣。

3、學生會用自己的小手為自己為他人創造力所能及的幸福。

《幸福是什麼》説課稿6

一、説教材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三個牧童在清理泉眼,砌上小井後,人們能喝到乾淨的泉水後,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智慧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相聚,各自回顧彼此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麼有了比較深刻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後智慧女兒再次出現,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今天我要説課的內容就是這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它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童話故事,選編的意圖很明確,是想讓學生建立對童話體裁的認識。

二、説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培養閲讀能力,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

2、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

3、朗讀課文,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類有益的事情。”這句話的理解。

三、説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故事內容,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四、説教學策略

學會略讀是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這一組中,共選編了四篇童話故事,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建立了對童話體裁的認識,這一篇課文的出現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一種補充。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閲讀能力,所以,這節課的學習我放手大膽的讓學生自讀自悟,“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並聯系生活實際深化理解童話內涵。

五、説課時安排

1課時

六、説教學流程

對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我的大體流程是“自讀—交流—拓展”三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聽《幸福拍手歌》後,師問:聽了這首歌,同學們有什麼感受?你們什麼時候有幸福的感覺?(同學們暢所欲言,課題的氣氛也隨之變得活躍)同學們説了這麼多幸福,可是你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幸福到底是什麼?(孩子們會陷入沉思中)

2、這時學生可以發言説一説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3、對於幸福各自的理解,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否對幸福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板書課題)(意圖:激發思考、訓練説話,使學生初步進入角色)

二、緊扣主題,自讀自悟

1、讀“閲讀提示”,明確自學任務。

2、快速閲讀課文,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歸納課文大意,提示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來説。

4、引導學生反覆讀三個牧童砌井後的幸福,和十年後再相聚感悟幸福的段落。

5、師三個青年最後明白了幸福是什麼?(板書)

生齊讀:幸福要靠勞

動,要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意圖:本文故事情節簡單,我沒有按照起因,發展等順序來分段學習,而是直插重點。]

三、聯繫現實,深化理解

[意圖:由於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學生的生活相距太遠,讀課文,劃句子等方法無法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所在,我設計了讓學生聯繫生活,編故事的方式,從而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1、師:三個青年經過十年的磨練,明白了幸福是什麼?他們是怎樣弄明白的?請大家再次閲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畫出來。

2、讀後交流句子明確(表面上看孩子們們似乎把課文內容已經讀懂了,但實際上孩子們無法真正的體會到幸福的所在,於是我問了下一個問題)

3、師:這三個青年為什麼會感到幸福?這十年來三個青年都做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想象,如青年一是怎樣給病人治病的?病人會對他説什麼?做什麼?他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儘自己的責任給別人帶來幸福[青年二,做過許多工作都勤勤懇懇,他都什麼?別人怎樣評價他?青年三,組內交流]板書(笑臉)

(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勞動為別人服務,別人幸福了,自己也會幸福)

4、師:我們可以回顧第9課《巨人的花園》生活中幸福的場面(展示畫面)

5、鼓勵學生也説一説你知道的事例(領悟幸福的多元化,明白幸福的真諦,從而珍惜所擁有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內化情感

過渡語:剛才同學們説了這麼多幸福的場景,感受到了我們被幸福包圍着的感覺很甜蜜,下面老師給大家看一組圖片,來體會一下各行各業對幸福的感悟。

1、出示各行業人對幸福的感悟,師讀。

2、鼓勵學生也來寫一寫對幸福的理解,(有時間可以選一兩份讀一讀)

(幸福的多元化導致有些學生肯定會説一些譬如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禮物或去吃肯德基之類的自我幸福感,出示這組圖片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內涵。適時的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3、播放故事:《提醒幸福》

幸福是什麼?

靠勞動盡義務

做益事

做益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