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範文(精選12篇)

來源:文書谷 2.05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範文(精選12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範文(精選12篇)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1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家兒子進入國小校園已經1個月了,認真傾聽了高老師聲情並茂的講座,瞭解到上國小的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學習壓力與人際交往壓力,如果沒有合適的疏導,有些孩子甚至難以適應國小的學習節奏和學習方式,出現抗拒心理,出現的“厭學”情緒。因此做好幼小銜接顯得尤為重要,那麼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家長首先心理定位必須準確。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不能把每個孩子學習的指標如同參考工程建設指標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要看到孩子的優勢,針對孩子的學習接受程度,理性的給孩子定位,與其讓孩子被動的承受學習的壓力,不如讓孩子主動的體會學習的快樂。

二、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國小的作息時間更為緊密和嚴格。從早上起牀時間到路上交通時間,再到上課時間、活動時間、作業時間、休息時間、上牀睡覺時間等等都環環相扣。所以對於孩子的時間觀念的培養就顯得由為重要,但是身為家長就要以身作則,因為現在孩子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還處於一個懵懂期,被動的認為家長在做的就不會錯,家長需要早起,下班回家不管多累,現在流行的“葛優躺”是最好不要出現,應該是把我們回到家裏需要做的事情馬上處理,這樣孩子就會知道放學回家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寫作業,而不是有樣學樣的“葛優躺”了; 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堅持做完。寫作業時一定要認真寫,寫完後書包收拾好才能去看電視和玩。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自己去支配。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時,沒有給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他就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無法站在已有的經驗高度上體會對他人的責任心,適當的讓孩子做點家務, 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不能幫到很大的忙,甚至可能會幫倒忙,但是沒關係,我們需要的是孩子學習的.過程,並不需要結果。

三、培養孩子交際能力。

人是羣居動物,有人比喻成豪豬,冬天為了取暖,他們必須離得近一些,但是因為距離太近,它們的刺又會刺痛對方,因此只能保持適當的距離。所以説人際關係的培養還是需要一個比較完善的交際能力去維繫。對於孩子交際能力的培養我給與孩子的就是幾句話:謙虛、不驕不躁,去發現他人比你優秀的地方,心懷感恩之心。

四、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説到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如是説來增強家長的知識面。當今社會電子產品以及電子設備太多,不讓孩子接觸是做不到的,像大禹治水一樣,堵不如疏。讓孩子去接觸電子設備,引導孩子在網絡上去接觸有教育意義的動畫以及遊戲軟件。例如:我的孩子在家玩的遊戲軟件是“悟空識字”,動畫類的:“福鼠三十六計、哈利學前班、唐詩三百首”,這些東西需要家長陪伴着孩子去看,家長自己必須知道里面所講的內容,並能在孩子產生疑問的時候,能夠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答孩子的疑問。對於孩子的閲讀能力,我並不贊成讓孩子睡前看書,因為看書是一種有意識活動,睡前大腦應該適當放鬆。孩子接觸事物比較少看完書大腦會處於高度的思考狀態,不利於睡眠。我一般會在睡前讓孩子聽聽比較舒緩的古琴曲,讓孩子早點休息,睡足10個小時。早上起牀,我會讓孩子朗誦課文或者孩子感興趣的書,這樣既讓孩子增強了閲讀能力還鍛鍊了孩子的朗誦能力。 總之,老師和家長互相協作,“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孩子缺少自主學習能力,老師給我們一個方向,家長要順着老師所給的方向,督促孩子更好的接受並吸收所學習到的知識。、共同努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調整好心態。讓孩子願意上學,喜歡上學,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2

時光匆匆,我們的寶寶就要結束了幼兒園生活,升入國小,成為一名國小生。有否很快完成由幼兒到國小生的轉變,能否很快適應國小生活,是我們每個家長擔心焦慮的事情。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呢?聽了xxx王小組的課,也經過自己的經驗和資料查詢,我們可以試試重以下幾個方明進行:

1.加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從幼兒園到國小,是一個全新的環境。老師不同,小朋友不同,學習方式方法不同,課堂要求不同,行為規範也不同。這許許多多的不同,往往會使幼兒難以適應,容易導致幼兒學習興趣低落,影響學習成績,打擊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利。我們可以在入學前幾個月,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國小裏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學習哪些課程,每天上幾節課,作息制度,上下課應該注意些什麼,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關係等。讓他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國小生,從思想上作好入學的準備。同時,為了使孩子逐步習慣學習生活,在家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遊戲的時間。這樣,從思想、時間、學習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這樣讓孩子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

2.培養孩子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學後,進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接受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於一定的與人交往能力。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出友好合作的.氣氛,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3.培養孩子的聽讀寫能力

逐漸培養孩子講述故事,複述故事的能力,發展未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選擇喜歡的讀本陪讀。再讓孩子多玩些安靜的遊戲,比如下棋,畫畫,摺紙,適當減少遊戲時間。可以讓他每天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學寫數字,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

4.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現在的娃娃很多事情都是有長輩包辦,生活自理能力差。讓他們自己拿個飯,整理個書包都是無從下手,平時我們就有意識加強他的次序感,條例性。讓他們自己吃飯,穿衣,自己整理東西等等。自理能力有增強,孩子在入學後也比較適應國小的集體生活。

以上幾點總結,希望對我們的孩子有所幫助,願我們的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有就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3

有幸參加了學校的幼小銜接的家長會,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收穫很多,不僅加深了對學校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認同,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提供了專業的建議與指導,促使家長在教育理念、引導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國小達成一致,攜手共進!

大班的這學期是小朋友們告別幼兒時代邁向國小的最後時期,也是關鍵的調整時期,本次邀請了常青第一國小的優秀教師李萍,當他在台上深入淺出、專業、真誠的交流下,家長們靜靜的聽,專心的記筆記,會議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受益匪淺,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幼兒園不僅是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樂園,更是家長們學習、收穫的家園。

通過李老師的詳細講解,從各個角度、全面地講解了幼小銜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學習問題,應對的方法,家長們對待孩子學習的心態,孩子們的上國小後的情況等等,李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傳授了非常的實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讓我們感觸頗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在幼兒階段家長們更多的是把精力傾注在孩子的生理成長,保證她吃好、睡好,穿暖,健健康康的,把孩子扔給了學校和家裏的長輩們,很少有針對性對孩子在學習習慣、思維、禮儀等方面的.培養,而到了國小階段,李老師提到“這個是我們生活知識學習的階段”,在這裏不僅需要學習數學、語文、禮儀、天文、地理等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因為有了這些知識才能保證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因此家長們對於國小階段來説家長們應該是家庭教師的角色更多一些,不僅需要對孩子們學習習慣、思維習慣、搞挫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培養,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孩子們學習的信心,教給他學習的方法,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4

今天上午的幼小銜接講座,園長主要講了幼兒園階段與國小階段的不同以及家長和孩子需要在家裏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後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

幼兒園與國小階段完全不同,幼兒園教養並重,主題遊戲較多,小夥伴固定,朝夕相處,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學時間彈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對較寬鬆;而國小以學科學習為主,規範學科,限時課堂,格式作業,老師相對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沒有午睡,沒有加餐,相對較嚴格,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各項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呢?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

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國小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為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包括起居時間,遊戲時間,閲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有句話説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先變成那樣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3、家庭環境:

在家裏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為共讀;在家裏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説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學習習慣:

八個力的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閲讀能力,説的能力,做的能力。培養觀察力,可以多觀察身邊的細小事物,找不同,擺積木,報些興趣班如音樂,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堅持力,多讀書。

5、其他能力培養:

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鍊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聽完真心覺得家長的責任重大,育兒就是一場修行,期待我們都變得更好,再次謝謝幼兒園舉辦的這場活動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5

長期以來,“幼小銜接”一直是幼教和小教普遍關注,但又一直沒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以往的幼教和小教“兩層皮”,“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現象,使幼小過渡出現了“斷層”。

不少國小教師不瞭解幼兒教材教法,幼兒教師不瞭解國小教學大綱和教材,再加上各幼兒園、學前班為迎合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急切心理,片面強調各種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幼兒能力及性格的培養,使幼兒教育“國小化”長期得不到根本改變,違背了幼兒生理心理髮展的規律。

而重複的知識傳授又使入學新生產生厭學心理。而另一些幼兒園、學前班則缺乏教學規程,放任自流,使幼兒教育“保育化”,浪費了大好教育時機。

實踐證明,如果學前教育抓得不好,會影響人一生的發展,所以幼小過渡的準備應從幼兒園小班抓起,重點放在大班和學前班,使幼兒平穩過渡入學,為其終身學習奠定牢固基礎。

首先,培養幼兒對未知世界產生濃厚興趣,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誠如一句名言所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孩子如果對周圍世界有濃厚的興趣,那麼他自然會專注的去想、去聽、去問、去探索。

培養幼兒的這種可貴精神不是一年半載之功,必須從幼兒入園時做起才行。魯迅説:“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得理解,一味蠻做,大有礙於孩子的發達。”而學齡前的孩子們常常會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開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他們想飛上天空,想潛入蚊穴……,我們應通過孩子這種豐富想象力和好奇心,引導幼兒把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把豐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慾,經過引導使幼兒的有意注意、興趣、愛好、求知慾變得穩定持久,又把興趣做為學習的動力。既然國小要教會兒童讀、寫、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前教育就應為此做好準備,即組織幼兒進行“前閲讀”、“前書寫”、“前運算”活動,如:利用幼兒對周圍世界的興趣,引導他們看色彩豔麗的畫冊、圖片,進行“聽讀遊戲識字”,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或遊戲過程中聽讀、跟讀、識記、朗讀、背誦兒歌,從而識認常用漢字,為兒童進入國小轉而以抽象符號為主要學習內容做好準備,這就是“前閲讀”,幼兒教育中沒有“寫字”一課,但幼兒教育中的繪畫、手工等發展了幼兒手指握筆小肌肉的靈活性,使孩子握筆輕鬆,運筆線條均勻,為幼兒入學後書寫打下堅實基礎,這便是“前書寫”。孩子們在幼兒園經常開展的“穿珠”、“取物”、“開火車”等多種遊戲活動有目的訓練了點數,也就是“前運算”。可見,這些遊戲活動就是適合幼兒年齡特徵和身心發展規律的,是容易被幼兒接受的,也為幼兒進入國小做了準備。

一提起國小生,幼兒園的孩子們總是覺得非常羨慕,多少還有些感到神祕。根據幼兒這種心理.幼兒園大、中、小班都可以把國小生請來,請國小生講講他們的學習、生活、勞動,講講少先隊、隊旗、科技活動、夏令營,使國小生與幼兒距離拉近,激發幼兒嚮往自己快快長大,帶上紅領巾,早日成為國小生的願望。對於大班或學前班的幼兒還可以有組織的把他們領出去,參觀國小校,看他們上課、活動等等,把幼兒想的、聽的'變為直觀感受,使學齡前幼兒渴望成為國小生。其次,培養幼兒自理、自立和人際交往能力。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都在老師、保育員和家長們的照顧下生活,而進入國小就意味着獨立生活的開始,離開別人的監護,許多孩子表現出驚慌、恐懼、不知所措,也有的孩子放縱,安排不好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因此,為了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後獨立生活的準備,幼兒園還要逐漸培養幼兒的幼兒獨立收拾和整理自己的用具、玩具、衣物等。

為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主動性,還要給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自己選擇和安排遊戲、玩具和夥伴,學會考慮和決定自己“玩什麼”、“做什麼”,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和決定事情,可以使幼兒充分學會表達意見,並在執行決定的過程中獲得體驗成功的喜悦和機會。關於這種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密切配合,要經常持久地進行,從幼兒入園時就應開始。

實踐證明,那種事事處處都代替孩子去做的家長們,雖然重視知識的學習,但是他們的孩子進入國小一般是不能適應國小生活的。那些受陳舊教育思想影響,只讓幼兒圍着老師轉,沒有獨立意識,沒有人際交往的教育方式,即使在入學前使孩子學會了加減運算、漢語拼音等基礎知識,他們送出去的學齡兒童也同樣不能適應國小生活。因此,在入學前培養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是很重要的,他可使幼兒入學後更容易適應新環境,減少驟然進入陌生老師和小朋友之中所產生的交住困難。最後,要抓好常規訓練,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到了大班的幼兒更接近入學年齡,入學前的準備教育要更具體。

第一,要培養大班兒童或學前班的幼兒具有良好的組織性、紀律性。增加集體活動.教育他們熱愛自己生活的集體,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或小組性活動競賽或集體佈置活動室等等,形成良好集體風尚。

第二,訓練幼兒具有“坐、立、走、説、寫、看”的正確姿勢,養成每天堅持看電視中的一段兒童節目,並能講述其主要內容及情節,從而培養他們的觀察、表達、記憶能力。

第三,在學前班、大班各種教育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幼兒延長有意注意時間。心理學家烏申斯基説“注意是一座‘門’,所有從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從國小一年級學生來看,兒童的學習適應能力,有的一入學就可能表現出兩極分化,有的兒童注意力集中,而且持續時間長,有的兒童注意力難以集中或注意時間較短暫,導致兒童進入正規學習以後成績懸殊。因此,在大班、學前班下學期學習,還要調整作息時間,為幼兒人生下一個階段的到來奠定基礎。

第四,制定學前班幼兒一日生活常規訓練卡,其中有關規定由教師和家長共同監督指導並堅持定期總結。

總之,搞好“幼小銜接”要從多方面入手,起步要早。如果把入學準備教育重點只放在入學前一年,只教幼兒學習漢語拼音、讀寫漢字、做算術題,有的甚至讓幼兒提前學會一年級課本的內容,那麼,這種“國小化”的學前教育是不可取的。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6

孩子們在幼兒園是最後一個學期了,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是做好幼小銜接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什麼是“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其實就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積極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幼小銜接工作就是幫助幼兒形成一種適應國小生活規律的行為模式。而這項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僅僅是説教、檢查,最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將其細化,具體的融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點滴積累、培養、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一、關注生活細節促進培養幼兒的獨立、自立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的教育是保教結合的,老師會對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給予細心的照顧。而升入國小後,在僅僅幾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裏,孩子們要完成喝水、小便、放鬆調節自己等多項內容,容易出現下課了先去玩,等到上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才會急急忙忙去廁所或是來不及喝水和上廁所就上下一節課的現象,久之對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在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時候,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雖然大班的孩子們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規習慣,但幼兒園裏教師不間斷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許多孩子如果沒有教師提醒的話,自己是想不起來該喝水還是入廁的,所以從本學期開始,我們的工作重點就不僅包括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自我服務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指導行為中細節的轉變來促進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識。

二、調節説話方式提高幼兒的聽覺理解能力

進入國小後,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還包括由於聽不懂老師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務的自覺性差。分析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國小教師與幼兒園教師的講話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會傾聽,不能夠抓住老師説話的重點。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調節講話方式是關鍵。

三、講話突出重點,忌羅嗦

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幼兒園的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活動時,都比較有耐心,會很細緻的説明要求,有的時候還會形象化、具體化的加以説明,這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説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於大班教師來説,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羅嗦,不要怕孩子聽不明白而反覆強調要求,如:在集體活動前,我們就會提出好多相關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別講話,眼睛看老師等,其實一句“請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達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們聽話時只聽老師不讓做什麼而不明白老師到底讓做什麼,行為的自覺性必然會降低。所以説:教師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確自己想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然後用最直接簡潔的語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師讓自己做什麼、怎麼做就可以了。也許一開始的時候幼兒會出現一些抓不住重點,無所適從的現象,但是,教師説話方式的改變一定會促進幼兒傾聽方式的改變,所以改變中的不適應和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這個適應過程提前到幼兒園而不是推到幼兒升入國小以後。

四、要求只講一遍,忌反覆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説話方式,我又發現了一個工作中常會出現的'問題,就是雖然在活動前強調了要求只説一遍,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卻由於擔心孩子們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不斷的提醒孩子們注意這樣、注意那樣,結果孩子們會產生依賴性:我聽不清要求沒關係,反正老師一會兒還會説的。所以,在活動中我們還要學會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覆提醒,使幼兒懂得老師提出要求的時候不認真聽所造成的後果是不容易彌補的,從而督促幼兒形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我們的教育目標要着眼於幼兒一生的發展,但在具體工作上則一定要落實在每一個細節中。學前教育準備工作所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而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這些具體細節的訓練、培養和引導,來幫助孩子們積累起更多的生活、學習經驗,讓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現在他們面前的越來越廣闊的世界!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7

女兒今年6週歲了,準備9月份入國小,“是否應該讓孩子提前學習國小課程?”這兩種想法一直讓我猶豫不決左右矛盾,如果提前學習了國小課程我怕孩子在正式進入國小後,因為老師講的知識都會了,不認真聽課,不能養成一個良好的聽課習慣。如果不提前學習國小課程又但心孩子上學小後跟不上班級課程的進度,從而影響到孩子對學習信心。《“幼小銜接”特別策劃》中提到的現狀無論是角度還是觀點,正是我們做為家長重點關心的問題。下面談談我通過閲讀《幼小銜接》所得到的啟示及心得體會。

通過閲讀了心理學家格塞爾著名的雙胞胎爬樓梯實驗結論同時也參考了“三年級效應”我個人認為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與讓孩子提早學習過多的國小課程相比要重要的多,另外有好奇心的孩子會主動學習自己感興趣知識。

“孩子對成績、分數是沒什麼概念的,也不知道分數意味着什麼”一句話説的特別好,其實真正在意分數的是我們長家,我們對成績和分數認識,決定了孩子對成績和分數的認識和看法。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因為粗心大意,也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等原因,因此我們家長首先要保持淡定,然後我們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最後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通過閲讀《“幼小銜接”特別策劃》為我做好孩子進入國小的準備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同時我也在根據《“幼小銜接”特別策劃》指導,查找自己身存在的問題,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方式,有方法的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做為家長讓我們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吧。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8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孩子們即將要結束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升入國小,成為一名國小生。在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的我們很榮幸能夠參加一次由十五幼及博才白鶴國小聯合舉辦的幼小銜接家長會,此次家長會猶如一場及時雨,解答了我們內心無數的困惑,也讓我明白了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和孩子們一起共同平穩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

此次家長會主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來自於卜園長的分享:幼兒園在幼小銜接方面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第二部分主要是由博才白鶴國小謝校長的分享:關於幼小銜接,家長和孩子需要做好的準備工作。

簡而言之,為了能讓孩子們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個關鍵階段,迅速適應國小生活。我認為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前做好準備:

一、幼兒園方面:

(1)逐步培養孩子們的任務意識。進入大大班以來,幼兒園老師會佈置一些家庭作業。這樣,孩子步入國小後,不會感覺學習負擔較重,會讓孩子們從思想上提前接受作業的準備;

(2)為了使孩子能更好的適應國小的學習環境。幼兒園大大班集體活動時間稍微有所延長,在集體活動時間裏引導孩子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讓孩子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二、家長方面:

(1)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開始上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沒有必要過度緊張。作為家長,應該幫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學習和生活習慣,要創造環境讓孩子認識到,上學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2)以身作則,法國作家盧梭説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別人以任何東西”;也就是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以起到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

三、孩子方面:

(1)知識準備,在步入國小階段之前,孩子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會寫自己的名字;開發語言潛力;具備初步的數理邏輯能力。謝校長特別強調家長不必在兒童入學前就讓他們學習大量的知識,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比如可以不失時機、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輸學校的種種事情,如“學校裏有許多小朋友”、“學校裏有好多老師和好多書,他們將教你好多有用的東西”

(2)習慣養成,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國小與幼兒園在環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幼兒園階段,老師會時刻關注寶貝們的吃飯、睡覺等生活方面,相反在國小階段,更多的是依靠孩子們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為了使孩子們逐步適應學習生活,我們應該提前多多培養準國小生的自我服務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學習用品,整理書包,自己安排課間的時間(喝水、入廁、遊戲等)。在培養這類自我管理的能力時,家長應注意及時配合幼兒園在家裏進行培養和加強。

總而言之,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那麼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國小,自信獨立地面對國小生活,進入國小後能夠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需要家長、幼兒園和國小需要共同努力。通過今天的幼小銜接會議,相信我們一定會有了更新的認識,讓迷茫的家長會找到了更加清晰明瞭的方向,陪伴孩子們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這一段特殊的時期。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9

孩子進入大班以後,幼小銜接一直是老師和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孩子很快將結束幼兒園大班的學習,進入國小教育,我的心情既欣喜又焦急。欣喜的是孩子長大了,馬上是一名國小生了,可以學到更多知識;焦急的是作為家長我沒有頭緒,怎麼才能使孩子在進入國小後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呢?雖然在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向孩子傳授很多知識,但國小是對兒童進行正規學校教育的專門機構,孩子一上學就要獨立地參加學習,開始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計劃接受課程,這與幼兒園學習的要求與形式都不同。

為了幫助家長有的放矢地進行充分的入學準備,20xx年6月9日機關幼兒園和井岡山國小聯合舉辦了題為“我要上國小了”的專題講座,為家長們釋疑解惑。抱着滿心的期待,我參加了這次幼小銜接的講座。

講座在四樓的多動能教室舉行, 首先通過一個專題片,介紹了井岡山國小的基本情況、辦學特色和理念,展示了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和課外活動。接着從生活方式、學習方式、行為方式的轉變等方面闡述了幼兒園和國小的區別。分析了一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教育方法,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新生入國小出現的一些問題,着重介紹瞭如何使孩子儘快適應國小生活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中間穿插了井岡山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的才藝表演,看着他們稚嫩認真的演出,可以感受到他們在學校裏的成長。另外還有一個簡短的數學公開課,老師生動形象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讓全場的孩子都跟着互動起來,氣氛高漲,孩子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最值得期待的是井岡山國小的參觀了,孩子們牽着家長的手,在老師的指引下有序的參觀了井岡山國小的校園和一年級的教室,好奇的站在門口張望着,看着一年級的小朋友在認真的上課,平時嘰嘰喳喳的.寶貝此刻也變得乖巧懂事了,上國小的期待讓他們對這個新奇的校園環境充滿了無比的憧憬。雖然仍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老師還是給孩子們留下了第一張入學前的合影,一張張小臉上都綻放出花一樣的笑容。

四年的幼兒園生活,小君妍在老師的關心下慢慢的成長,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的自如,從最開始的靦腆害羞到現在的才藝小明星,一點一滴都離不開每一個老師的照顧和教育。馬上九月份就要邁入國小的校園了,雖然很期待,但是也有着對幼兒園的眷戀與不捨。

非常感謝此次幼兒園和老師為我們提供這樣一次重要的講座,讓我們家長有了思想準備,能提前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的一些準備工作,讓我們的孩子能順利地進入國小的教育。對於即將入學的孩子來説養成良好的習慣比獲得知識還要重要,良好習慣地養成,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很生活都大有好處。幼兒園就是一個良好習慣的起點,一個集體生活的最初體驗,謝謝大一班的各位老師,讓我的孩子在成長之初對學習對生活充滿了最美好的啟蒙和憧憬,也給她步入國小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無論何時,幼兒園永遠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10

幼兒園時期主要是以遊戲和能力發展為主的教育方式,而國小教育主要是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的學習為主的教育,兩者的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適應,這種適應的調整就是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幼小銜接過程做的'不好,在孩子入學後會造成孩子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方面的種種問題,身體上的不良反應是,孩子會容易疲憊,食慾不振,精神狀態差,心理上壓力大,自卑,厭學,社會適應性方面表現出孤僻,不敢跟人説話,不愛與同學溝通。這些問題都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有很大影響。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自理能力,可以讓孩子更快更好的適應國小生活。我們都知道,在幼兒園裏面孩子過的是一種被照顧着的集體生活,幼兒園的老師整天都跟着,吃飯、穿衣服、繫鞋帶、上廁所,老師都會看護周到,及時給予幫助。但是進入國小後,則是相對獨立的生活,孩子必須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學會照顧自己,自己繫鞋帶、穿衣服、上廁所。這時候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國小也有很多學生守則,學校規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學會集中注意力,學會自控能力。

我們知道幼小銜接對於家長、老師還有孩子們來説都是很難的,那麼如何讓孩子能夠很好地度過幼小銜接,對於老師們來説也是一個難題。但是根據國家的要求是不允許幼兒園教授拼音等內容,可是現實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家長對於幼兒園教授拼音是有很大需求的,那麼如何能既不違反國家的要求,又能夠滿足家長的需求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今天的專家直播中,蒲磊老師很全面的為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 那就是運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接觸拼音、漢字、數學,這樣的方式既不失樂趣又能滿足家長的需求同時也不違反國家的要求,更符合幼兒的發展,老師們也會教得輕鬆。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能將這樣的方式運用到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真正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11

近幾年來,幼小銜接一直都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如何實現幼兒順利的過渡到國小學習生活,幼兒教師、國小教師以及家長都應該作出相應的努力。而此次鎮托幼辦聯合國小,共同開展的幼小銜接活動讓我感受頗多。

銜接、銜接,就是幼兒與國小生、幼兒教師與國小教師的聯繫交流與溝通。國小教師經常走進幼兒園,面對天真活潑的孩子,喜愛之情充滿心中,對於他們的常規習性也會有充分的認識。幼兒也會對這些和藹可親的老師留下美好的印象,進而在幼兒升入國小時,教師與孩子能更快的彼此熟悉、彼此適應。幼兒教師帶領孩子走進國小也是幼小銜接活動的重點內容,如何做到形式豐富多彩、效果明顯,這就需要國小幼兒園彼此之間,老師之間的溝通、配合默契。幼兒教師安全有序的帶領孩子進入國小,參觀校園,孩子與國小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做操,或許會在一年級的隊伍中發現曾經的幼兒園的好朋友。他們已經先一步開始了國小生生涯,在羨慕、憧憬的情感下,催促着自己要馬上進入國小。看看他們的課間十分鐘,聽聽他們的上課,感受一下國小生活的氛圍。

這裏我想要説一下,幼兒與幼兒教師聽國小生的課,是要聽什麼呢?從兩點來説,幼兒“看”比“聽”多,看看國小生坐的多好,回答問題時站的多好,沒有亂下座位的、沒有説悄悄話的,大家都在認認真真的聽老師講課,仔仔細細的做練習。讓幼兒心中牢記國小的'課堂形式,因而在幼兒園大班的課堂活動中儘量模範。幼兒教師聽看並重,聽國小教師的講課內容是什麼,方法是怎樣的,如何做到讓孩子穩穩坐在座位上,從而幼兒教師瞭解到在大班一個月的幼小銜接過渡期應該怎樣開展教學活動。看看國小生們的常規,比較自己幼兒的差距,進而改進。

幼小銜接研討會直接交流討論,國小主任、一年級老師直接提出建議,加強幼兒習性的培養,生活上、學習上的良好習慣的養成訓練,例如:會排隊走、上廁所有序,會正確的拿筆、看書姿勢正確等,這些看似小而容易,卻是重要而繁瑣。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學習習慣會讓幼兒最快的適應國小生活,學習習慣的良好有助於在國小課堂上能注意力集中的聽課,學習成績自然不會落後。而習慣養成需要幼兒教師不斷的重複糾正,幼兒的可塑性很強,給以他什麼影響,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因而習性培養重於一切。

我們在講述幼小銜接這一主題時,主要關注幼兒園與國小這兩個方面,人們往往會忽略家長的作用。我一直認為家長的影響作用和教師作用是並重的,因而需要幼兒園學校進行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讓家長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家校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生活。

幼兒園科學幼小銜接的心得12

有幸參加了學校的幼小銜接的家長會,每次開家長會,我都收穫很多,不僅加深了對學校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認同,也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受益很多。幼兒園和國小畢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孩子們究竟會不會適應未來的生活,是我們家長們行動的時刻了。從心理疏導、習慣培養、知識與物質儲備,都應該着手努力了,為的是讓孩子能很好地過度好幼小銜接這一段日子。從現在開始,也和家人一起制定種種計劃,陪伴兒子,和他一起成長,希望順利完成過渡。各班老師既向家長彙報了孩子們近階段的進步和不足,同時也提出了本學期的要求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注意事項,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礎上實現家園共育。此次幼小銜接家長會,為家長提供了專業的建議與指導,促使家長在教育理念、引導方式等方面與幼兒園、國小達成一致,攜手共進!

大班的這學期是小朋友們告別幼兒時代邁向國小的最後時期,也是關鍵的調整時期,本次邀請了常青第一國小的優秀教師李萍,當他在台上深入淺出、專業、真誠的交流下,家長們靜靜的聽,專心的記筆記,會議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受益匪淺,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幼兒園不僅是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樂園,更是家長們學習、收穫的家園。

過李老師的詳細講解,從各個角度、全面地講解了幼小銜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學習問題,應對的方法,家長們對待孩子學習的心態,孩子們的上國小後的情況等等,李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傳授了非常的實用、有效的學習方法,讓我們感觸頗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在幼兒階段家長們更多的是把精力傾注在孩子的生理成長,保證她吃好、睡好,穿暖,健健康康的,把孩子扔給了學校和家裏的長輩們,很少有針對性對孩子在學習習慣、思維、禮儀等方面的培養,而到了國小階段,李老師提到“這個是我們生活知識學習的'階段”,在這裏不僅需要學習數學、語文、禮儀、天文、地理等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因為有了這些知識才能保證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因此家長們對於國小階段來説家長們應該是家庭教師的角色更多一些,不僅需要對孩子們學習習慣、思維習慣、搞挫能力、獨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培養,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孩子們學習的信心,教給他學習的方法,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經過去年家長會後,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已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們進行了幼小銜接的學習、鍛鍊以及提高,讓孩子和家長們充分的得到了學習和調整(桐桐現在做到了每天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業),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我們會努力的培養桐桐的拼音、基本的數學、識字方面,當然首要一點是興趣,做到不強迫學習,相信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大家會順利的渡過這個難忘而又充實的大班生活,讓孩子們可以更快地適應國小的生活、更健康的成長,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