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心得

來源:文書谷 2.77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息技術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信息技術心得

信息技術心得1

20xx年,我校申請了省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科課程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創新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説是受益匪淺。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外出培訓,我就像一棵幼苗享受陽光雨露一樣如飢似渴地享受着知識的浸潤,從中也使我對信息技術與國小語文學科整合有了新的認識,為我今後的國小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逐漸走進課堂,已成為學校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圖、文、音、形、光、色綜合一體運用顯現特點。能縮短教材內容與學生學習的效應距離,把教學內容、圖文設計和影視編輯有機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多方引導學生觀察、思維、想象、表達、記憶等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下面就談一談一年多來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1、運用多媒體,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的運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們只是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或者再多上一張掛圖、一塊小黑板。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有些學生甚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現代多媒體技術介入課堂,以它豐富的多媒體形式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和乏味,豐富了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在無意識下主動、輕鬆地接受語文知識。我自己執教的《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一課,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以美麗的動畫視頻

導入,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喚醒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着配上優美輕快音樂,屏幕上出現相應的動畫和文本文字,教師感情飽滿的範讀,使學生再次感受課文的情感內涵、語言節奏,領悟課文的音樂美、繪畫美,與作者心靈的溝通,產生共鳴。

2、運用多媒體,有助於渲染情感氣氛。

國小生的情感極其豐富,易受感染,所以教學中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把學生帶到特定環境中去感受,去品味,達到渲染情感氣氛的作用。我校陳錦珠老師執教美麗的童詩《賀年片》,多媒體課件“以詩為本”,貫穿整個課堂的始終,整體格調優美生動,通過直觀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意境,通過和諧的樂曲增加文本的感染力。課上適時穿插《新年好》《鈴兒響叮噹》,使整節課一直處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多媒體以它特有的.形式感染了學生,調動了情感,把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距離拉近了,同時令學生在一種和諧的環境中體會詩歌的美,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3、運用多媒體,有助於突破重難點。

國小語文教材內容十分豐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有些是學生熟知的,有些則不是。學生限於生活的經歷,知識的膚淺,很難正確感知教材的內容,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可縮短學生認識和客觀事物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七律《長征》是長征即將結束時,毛澤東回顧長征一年來紅軍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滿懷喜悦和豪情,以極其輕鬆的筆調寫下的一首氣壯山河的偉大詩篇。但這些似乎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體會

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教學時,為幫助學生理解長征路途遙遠,歷經11個省,使學生產生真實的體驗,執教教師設計flash動畫,展示了長征路線圖,並運用多媒體播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疲憊行軍等場面的視頻資料,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景,使學生對長征一路的艱難險阻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適時背景音樂的穿插,渲染了氛圍。結尾處的配樂詩朗誦,將學生情感推向高潮,讓課在高潮處結束。

一年以來的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多媒體技術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藉助這一手段,可以促進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引起教學內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師生角色的新轉化。但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多媒體教學不是減輕了教師的勞動的強度,而是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要把教學的雙邊活動變成教師指揮課件播放、學生死盯屏幕的過程。如果學生得不到教師生動言語的誘導、形象神態的感染,從頭至尾只聽到音箱裏的聲音、看見銀幕上的圖像;教師只顧忙着操作機器,播放事先製作好的課件,不能深入到學生中間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那麼,課堂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

信息技術心得2

本次網絡遠程學習最大的優點能足不出户、不影響工作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學習是一件非常實際、非常好的事。本次培訓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在這些培訓的日子裏,我觀看了專家講座的視頻: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更加貼近了課改的課堂;使我體會到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根據學科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學知識。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學中該注意什麼,怎樣因材施教,怎樣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雖然看視頻、做作業很累,可是我的心裏是充實的,甜蜜的。因為我分享着智慧,享受成長的喜悦。在遠程培訓中,我獲得一個個的靈感,使課堂充滿機智,充滿活力。遠程學習的形式多樣,視頻、課程簡介,與專家、同仁互動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樸素、真實的交流與評論,讓我感動,得到啟發。每一專題中的各個觀點及案例,很好地解決了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問和困惑,原來在教學中一些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鑑和啟迪。讓我能重新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去。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見識深廣了,我的思想活躍了。通過這段時間的網上學習,我感受良多,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網上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以前是以老師教學為主,是老師教什麼我們就學什麼,我們在學習中感到很被動,學習興趣不是很大。現在通過網上學習,從以教師為主的教學主義變為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體現,學習興趣提高了。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了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網絡既是一種學習的工具,也是一個信息的海洋

我們進入站,開闊了視野,除了去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外,還對新的知識產生興趣。在自己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開始重新構建知識,最後大家對這個問題再討論時,出現了多方面的觀點,多樣化的答案,但理解漸趨深刻。我們通過動手動腦自主地解決問題,提高對某些主題概念知識的理解,培養其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在頭腦中建構新知識。

二、網上學習方便,有利於協作學習

在網上學習方便,可以隨時學習,師生可以分別做自己目前緊要的工作,有空時發貼及回貼,網絡環境下有利於協作學習。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教師通過網絡實現了資源共享,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同時在網上進行問題的研究探討,形成一種協作化的學習方式。為了便於學生之間或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學習經驗,互幫互助,教師在網絡課件中設計了交互功能來滿足雙向交流、協作學習的需要。當教師也在線時,學生們可同老師交流學習中的感受、討論學習中的疑惑。另外學生和教師的電子信箱,更是師生之間非實時交流的工具。

三、在網絡環境下充分利用交互功能進行教學。

全體學生可通過在線交流,探討問題,教師通過留言板的管理功能快速瞭解全體學生對某一問題的看法,也可一起參與討論,此時教師的權威蕩然無存,僅作為一名新知識學習的幫助者、協作者,一起參與學生知識的意義建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可通過網絡主動向教師請求調整自己的學習安排以適應教學要求,教師也可通過網絡對學生的學習進程進行了解,根據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安排。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及時交流,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充分利用交互進行教學,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們把自己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觀點、見解發布到網絡中,通過參與討論,將獲得愉悦感和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

通過學習,讓我茅塞頓開。我深深感覺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與時代同行。我們的課堂變革與學校變革,都與社會變革血脈相連。總之,計算機網絡遠程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和主要趨勢,對教育質量的提高,確保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在網絡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的開放性、共享性,且揉合傳統教學方式中的優勢,將有利於增強學者學習的興趣,培養學者的信息素養,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者素質的全面發展,能為培養出更多符合時代需求的創新型人才而服務。

信息技術心得3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化已經成為科技革命的主流。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20xx年7月,我參加了20xx年“國培計劃”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通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推進信息技術2.0工程的任務是艱鉅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學習,在線傾聽專家的經驗傳授的同時與小組學員一起學習、交流,對現代教育技術條件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瞭解了很多利於教學和學習的軟件,也學會了很多信息技術融入課堂的方法。在學習中,我感受到:

1、課堂上要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蒐集信息、處理信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像powerpoint多媒體演示文稿製作在現今的現代化教學中經常使用,上網查找資源和一些軟件的學習和使用,又為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

3、本次的學習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我覺得本次學習重要的不是學技能,學模式,而是學一種思想,一種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為主的思想,一種教師必須具備的先進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更加註重用未來教育的先進思想武裝每一位學員的頭腦,從而達到使思想和技術融為一體,使信息技術和其他課程有機整合,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4、培訓過程中,有許多非常精彩而且值得我們深思的教學案例,通過和小組老師們一起“頭腦風暴”式的討論與分析,更加深化了對這些案例中滲透的教育思想與理念的認識。

雖然培訓時間有限,但是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言能盡。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心得體會5

每日清晨6點20從暖烘烘的被窩裏爬起來,冒着嚴寒去趕公交車的我,帶着一種虔誠的.學習態度,完成了這次信息技術培訓。持續5天的培訓,時間雖短,條件甚艱,我卻受益匪淺。

自我提升篇

雖然曾在大學裏學過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如Word和Excel,簡單的PPt等,但由於鄉村中學條件艱苦,學校只有一間多媒體教室,而且還經常出問題,久而久之,操作愈加生疏,我們習慣了“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傳統教學。對於農村中學來説,由於缺乏英語語境,課堂枯燥無味,一些學生對學習英語表現得十分冷漠,甚至到了談“英”色變的境地。

這次信息技術培訓教會了我們許多很實用的技巧。比如説微課的製作,Science Word文檔的運用,精美PPT的製作,音頻文件的處理,這些在我的教學中是非常實用的。有時候做課件時需要背景音樂,編輯、剪輯等工作就顯得比較重要。另外就是PS摳圖技術對修改圖片的技巧,這些技巧讓我大開眼界,傳説中的PS技術修改圖片竟是這麼神奇。雖然我的計算機基礎較差,有些操作並不熟練,但卻讓我開闊了視眼。我相信這一次培訓中的幾種技巧一定能讓我有更大的進步,並有效發揮到今後的多媒體教學當中去,打破枯燥無味的農村英語課堂,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自我反思篇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不足,由於這幾年教學任務較重,瑣碎事情過多,自我提升的觀念逐漸減淡。作為以人本知識教育為主體教育的學校,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的主要手段。作為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策劃者,這一角色的轉變決定教師觀念也要轉變,知識要更新,必須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現代教育的本領。教師要善於學習,不學習就要落後,就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因此不斷進行計算機信息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蒐集信息,處理信息,多製作課件,製作好課件,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也嚐到了在網上寫文章、傳達文件的甜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大體知道了教學平台如何使用,教學資源如何下載,但要全面熟練地掌握這些知識還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最後以一句名言自勉:“活到老,學到老。”

信息技術心得4

短暫的培訓,馬上就要結束了,説實話,還挺留戀的,希望這樣學習的機會以後會更多些。

通過這次學習,不論是從教育教學的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一個鍛鍊和進步的有良時機。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把這次培訓學習的心得與同伴分享。使我們的隊伍共同進步,共同提高,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次國培,感悟良多,收穫也多。我們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成長的。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們的責任真的很重大!這次培訓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通這次國培學習,對我感觸很深。真真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還有多少沒學到”。簡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時時學習,處處學習。這已是當今時代,人們生存的須要。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可説是日新月異,這就要求人們必須把教育學習延長為“八十年制”的終身學習,才能在這高速變化的時代中生存、發展、成功。

二、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掌握信息技術尤為重要。“傳道、授業、解惑”已遠遠不能應對改革開放的今天,就連學生的需求也難以滿足。就是想要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難以勝任。這些都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做創新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引導型教師。教師如果沒有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用幾十年前你老師教你的知識和觀念去教育現在的`學生,那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嗎?其結果必然是被學生所唾棄,被社會所拋棄。

三、當今,知識媒體的進步和信息傳遞的快速,學生可説是見多識廣,知識量也在以幾何級數增長。學生除課堂學到的知識外,在廣闊的課外天地裏,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在接觸,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異想天開”的問題。面對上述情況,老師就是為了自己的容顏,還不説幹好本職工作,也只有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可見,一個當今的教師,應同時具備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教師為“育人”而學習。

總之,通過參加這次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感觸很深,今後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從自身做起,樹立終身學習志向,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造就高素質的人才,只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才能為教育事業做出想作的貢獻。

信息技術心得5

本人從事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已有一段時間,面對新環境、新對象和新問題,就如何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給本人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考驗,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幾點體會。經過兩年的摸索、探究,形成了幾點做法:

一、把握生命課堂

把信息技術教育的課堂看作是“知識課堂”是不夠的。如教學畫圖軟件,僅僅講授畫圖程序怎麼用,然後讓學生像書上畫一棵樹、一個房子,那將是單調、枯燥、無味的一節課。我們如果把美術教師的美術課請進來,先由自己介紹畫圖程序怎麼用,再請美術教師讓學生學會自己調色,講授如何着色、用色才使圖畫協調,講授簡筆畫的畫法、構圖和比例等,從而用畫圖程序完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這樣,學生在學畫的過程中而強化了畫圖程序的應用。把諸多學科都請進來,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將更加充滿生命的活力,從而從“知識躁堂”走向“生命課堂”。

二、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新知識、認識新事物皆因內因驅動,興趣使然,學習信息技術當然也不例外。據不完全統計,國小生們普遍喜愛信息技術課程,因為相對於傳統學科,信息技術包含聲音、動畫、視頻等其它學科所沒有的信息,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的信息形式吸引了他們。因此,我平時在上課時,大量利用自己編制的課件,圖文並茂,並加入聲音和視頻,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潛能,

比如,講國小信息技術上冊第二課《認識計算機》時,把中央處理器比喻成人的大腦,負責運算,存儲器比喻成人大腦的記憶區,負責存儲信息,輸入設備比喻成人的眼睛、耳朵,負責從外部攝入信息,輸出設備比喻成人的嘴巴,負責向外部表達信息,這樣生動形象的講解更有利於小朋友們接受。

三、注重創新教育

現在上課用的多是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學時對課件進行演示,學生通過課件瞭解學習任務,掌握知識點,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如在畫圖的時候,先利用課件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畫圖作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演示如何利用工具畫出一張圖片,學生的積極性帶動起來了,對畫圖軟件感興趣了,教學任務就能更好的完成。如在畫圖時,基本的使用工具都講解了,那‘仙女袋’的工具就由學生自主學習,操作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課程結束前,再強調講解學生們易犯的錯誤,加深記憶。開始是模仿老師的畫,最後再設計畫出自己心中的畫。一年級學生對各種新生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極強的求知慾,在教學中我們要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重視課後練習

教材在每一課課後都設計了課後練習,這些練習大都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如在認識計算機這一課課後有一個小調查,讓學生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到當地的計算機專賣店,看看那裏的計算機有哪些種類,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後面有一張調查結果表.我在教學這一課時也佈置了這個小調查,讓有條件的同學去參觀一下.有兩位同學完成了調查表,兩位同學分別給大家講了他們在計算機專賣店的見聞,還回答了專賣店叔叔的問題,其他同學聽得很認真,感到很好奇.在鞏固深化知識的基礎上加強了實踐與應用,提高了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心得6

這次信息技術培訓,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

交互式白板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提供了技術可能和方便,從根本上改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方式,為建立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技術基礎。傳統的多媒體課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師受到定型情節的課件影響,完全圍繞着課件講課,在課堂教學中只能以教師的事先安排順序依次呈現,很難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缺少了課堂教學中最為精彩的“即興發揮”。

而通過電子白板呈現相關的資料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思考和探究。學生也可以在電子白板上進行實際操作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更有效的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讓他們更加積極的進行學習。學生也就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了,課堂結構也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看;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單一形式了。

在我們教師日常工作中或者課堂上應用信息最多的形式就是用課件進行教學,而很多老師或者很多時候我們用的課件要麼從網站上下載要麼就是在淘寶等店鋪購買,這些課件用起來就不是那麼得心應手了,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學設計或者自己班學生的特點,那我們就需要自己擁有一定的課件設計和開發的能力。

教師掌握了現代技術,有助於改善教師的能力結構。學習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不僅使我在原有的教學能力的基礎上有所改善,增強我對新時期現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適應性,更重要的是增強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信息技術,是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直通車。

在後續的工作中,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將自己培養成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

信息技術心得7

人説學無止境,今天我説教亦無止境。當我聽專家的指導,和優秀教師的公開課後感到耳目為之一新,更深知天外更有天,山外更有山。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讓我們的世界觀從現實到虛擬,從微觀到宏觀,把不可能變為有可能。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善學習,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不斷獲取和更新知識的能力,以後在教學中會多加運用。整合讓我們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的可利用空間,在我們今後的教學中,要靈活巧妙、自然的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各學科的教學上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儘快走出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誤區。

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把“整合”狹隘地理解為計算機輔助教學,使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陷入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誤區。主要表現在:

1、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也就是説為了評比課、公開課而使用計算機。

劉教授説,好多教師第一次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恐怕都是在評比課、公開課上,為了體現現代化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獲得評委和同行的好評。那麼在評比課、公開課上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為了現代化而使用計算機。應該注重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效,重點考慮計算機輔助教學能給

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什麼幫助和好處,把計算機恰如其分地應用到我們平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去。

2、教師的精力大都花費在製作課件上。

在這裏,劉教授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教師十幾年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實踐並沒有被所在地市教育局和所在學校全體教師所認可,劉教授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好多教師認為開發課件有困難,即使能開發出一些課件的教師,也因為開發課件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應用計算機而成效甚微。現在成熟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課件已經相當多了,更不必去開發課件。而應該把精力放在如何使用成熟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和教學課件上,如何把計算機與學科整合起來組織教學。

3、計算機只是代替教師講解和演示。

有人認為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用多媒體計算機代替教師做一些傳統教學方式中無法做或不好做的講解和演示。這樣的“現代化教學”只是教師講課時講、寫、做的手段現代化了,把教案和板書搬上了計算機。從實質上講還是老一套,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並沒有對傳統教學方式有所突破。我們在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應該更多地考慮使用計算機為學生創設學習情景、組織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

那麼從一個學校的角度來看,要很好的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劉教授認為需要經過如下八個基本過程:

(1)建設數字化硬件環境,為整合提供物質條件,比如數字教

室、數字化辦公室、數字校園建設等,在建設硬件設備時,要強調教學的重要性,優先建設與教學密切相關的設備;

(2)搭建各種教學應用軟件平台:硬件作用的發揮,還有賴於與學校各種業務相關的應用軟件平台,包括教學平台、資源平台、管理平台、通訊平台;

(3)建設教育教學軟件資源庫:軟件只提供了處理教學或管理問題的工具,它必須要有加工的對象才能真正有價值,因此必須建設與軟件配套的教育資源,比如支持教學平台教學資源、支持管理平台管理信息資源等;

(4)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整合的關鍵是教師,離開了教師的積極參與,整合將無從談起,為此,需要對教師實施四個層面的培訓:培訓現代信息環境下先進的教育理論,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培訓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使他們能夠運用技術表達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結構;教學設計方法培訓,使教師能夠很好地規劃和設計自己的教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模式培訓,使教師瞭解信息化教學展開的具體進程與方式;

(5)加強管理與激勵機制: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會促進學校內部管理機構職能的逐步轉變,教師的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變化,傳統的一些管理體制與方法會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學校必須制定一些積極的配套政策並調整相關機構的職能;

(6)建立示範學科:建立應用(教學應用為主)示範科目,培養主幹教師,推出一些具有創新的典型課與公開課,通過示範科目帶

動其它學科,推動整個學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發展;

(7)全面推進整合:將信息化教學制度化,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全面整合,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與管理的必備工具,使信息技術進每一個教室、每一個教師的每一堂課;

(8)參與課題研究,開展校內、校際交流:參與一些相關的研究課題,瞭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發展趨勢,走出學校,加強交流,觀摩其它學校的優秀課,吸收先進經驗,跟蹤領域的學術前沿。也就是説,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最重要源泉。然而在現代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甚至也不是最主要的信息源,電視、書刊的傳播,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系統以及計算機網絡教學系統的發展,學生可從多條途徑來獲得更豐富的信息。在獲得信息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探索,讓學生獲得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將會大大提高教師職業的專業性。隨着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以及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電教設施開展教學。這種教學必然要打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適應信息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心得8

假期我有幸參加了鄭州市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短短七天的培訓生活是輕鬆的、是快樂的、是充實的。

我們的學習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第一天我被老師分到了第一組,一共有7個成員,老師給我們充足的時間,讓我們相互瞭解、交流,選出組長,建立組名,組歌,即團隊建設。我們是第一小組就以此為契機,“No。1”成為我們的組名,然後大家出謀劃策想組歌,最終我們選中了“葫蘆娃”這首兒歌,是不是很有意思,當然我們的歌詞是經過改編的。最後小組之間相互介紹展示,做遊戲,增加同伴之間親切感。下午就進入了“充電”模式。

在以後的6天時間裏,我知道了翻轉課堂的含義,掌握了微課製作及各類製作方法,camtasiastudio錄屏軟件的安裝、基本應用等知識。傳統的學習方式已落伍,原來的`上課聽講,課下完成作業,就要翻轉過來,變成課前聽微課裏的講課即課前學習知識,做基本習題,課上展示、檢測知識掌握情況。中國的教育方式有可能要改變,也許會爆發教育革命!我自我感覺,翻轉課堂適合程度好、自制力強的孩子,有的學生老師當面給他講他都聽不懂,看視頻會聽懂嗎?翻轉課堂把作業放在了課堂上,並不代表孩子真的減負了,他們需要做更多的預習工作,這是不是又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教育的方式不是萬能的,也許只適應於大多數孩子吧!

信息技術心得9

信息即資源,它是教材內容的一部分,對教師而言,信息技術應是像黑板、粉筆、三角尺和圓規一樣使用得心應手的工具;對學生而言,信息技術是像圖書館、資料室一樣理想有效的學習環境;有時還是答疑解惑的“老師”,也是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學習、創新的有力工具。“整合”應是看得見、實實在在的教學過程。

通過實踐,使我認識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在課程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意味着在已有課程的學習活動中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現代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教學整合的意義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方式較單

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和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然而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學科整合之後的教學過程卻是:學生的學習開放性、全球化;學習過程具有交互性;內容形式呈現多媒體化。改革現行的學科教學方法,使其適應信息環境下的學習要求,看來是刻不容緩。

二、通過整合,讓數學更貼近生活。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近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並且對此更感興趣。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與國小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同時也讓教師能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讓數學學習更貼近生活。

三、通過整合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課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具有聲情並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集文字、聲音、圖象、圖形於一體,它在處理圖文、動畫、視音頻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視聽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二年級“平移與旋轉”時,運用信息媒體播放遊樂場的情景錄像,讓學生在逼真的情境中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在已有認識發展水平上產生了自主探究的願望,因而在學習活動中更加積極主動,能説出、區別身邊的平移與旋轉現象。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教學中如何畫角是本節課一個重要內容。以往教師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黑板上畫,學生看,這樣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二,畫圖時,教師的`身體會遮擋部分學生的視線等等。如果利用多媒體來完成,情形就大不一樣。首先利用電腦演示畫角的步驟和方法。演示前,教師提出“注意觀察畫角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最後畫什麼?”的要求,讓學生帶着問題觀察,電腦演示步驟。由於是電腦畫,學生注意力集中,給學生留下的表象非常深刻。然後教師再在黑板上畫角,進一步明確畫角的步驟,滲透角的形成,最後讓學生獨立畫角。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主動參與,瞭解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不僅掌握了畫角的方法,而且數學課堂也是動靜交融,充滿了勃勃生機。

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整合,利用網絡信息環境,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課堂智力激勵,能使學生對問題情境,積極動腦筋思考,並通過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索和發現新知識的認知過程。

四、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學科整合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資源的合理設計與應用,是實現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必要前提,但部分教師對教學資源的應用存在錯誤的認識,例如:

(1)關注課件,過多的展示多媒體,忽視教學過程,很多教師認為要把信息技術整合的學科教學中,必須把課件做得非常完美,所用色彩比較亮麗、鮮豔,這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干擾學生的觀察,不利於看清問題的本質。還有的教師認為,多媒體課件是萬能的授課式從頭到尾都要使用課件,割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直接聯繫,忽視教學過程。

(2)唯技術主義,過度依賴信息技術支持。很多人認為,如果一堂課沒有用到多媒體課件、網絡等就不是一堂好課。也有的人認為技術越先進越好。這就再很大程度上導致一些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為,編寫和製作好了多媒體課件就等於把一堂課備好了,而沒有進行細節設計。於是,上課就變成了幻燈片放映,受課件的編制形式所累,課堂教學被課件材料牽着鼻子走。學生學習也按照整個課件的結構和一些問題的“標準答案”進行,按照預先設定的模式、思路、線索進行人機交互,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地思考,只能順應設計者的思維方式做一些簡單的應答。這種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求異思維的發展,不利於鼓勵創新,也與素質教育的原則背道而馳。

從數學學科的角度需求出發來使用計算機,而不是盲目的使用,要強調教師的心理現代教育技術學和學科教學基礎,在充分了解傳統教學、準備好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有選擇地使用計算機。

總之,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信息技術心得10

8月21到8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市教育局在“武威職業學院”舉辦的為期六天的“全國中國小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學習,這次培訓有名師為我們傳授教學經驗和進行技術指點。這次培訓的教師講解認真、不厭其煩的解惑,並開展博客論談、進行網絡互評,使我學習到來自各校同仁們不同的教學經驗,在激情四射的討論交流過程中,使我有醍醐灌頂之感,收穫頗豐。雖然六天的學習很緊張,但過得很充實,下面就談談我對本次信息教育技術培訓的點滴體會。

一、教學觀念和手段的變革

㈠教學理念與資源的創新

本次培訓強調過程性評價,每天的培訓都要通過網上博客進行交流,通過甘肅信息技術培訓平台進行交互學習。通過博客記錄教學過程、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經驗,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學理念知識。而且清楚地認識到隨着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以及使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電教設施開展教學。所以這種教學必然要打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出適應信息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來。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密切聯繫,信息技術今後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現代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模式的根本區別就是把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收集數據,並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所收集的數據加以綜合分析達到學習的目的,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水平。

㈡教學手段與直觀教學的變革

直觀教學即通過視頻等來傳播知識也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直觀教學使抽象知識的理解和一些實物的認識更加方便。説到直觀視覺教育,就聯想到音頻聽覺教學。現在,隨着信息的日新月異,除了視覺教育之外,音頻教育也越來越普及。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在信息技術下的教學手段更加豐富,通過文本、音頻、視頻、流媒體與傳統課堂進行整合下的直觀教學會更加能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除了這些之外,我感覺收穫很多的地方還在於,通過學習這門課,我們掌握了更多的收集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途徑,如各種網站,BBs等。

二、信息技術知識及理論有所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

㈠信息技術的概念劃分更加明確。

這六天我們所學習到的理論方面的知識,使我較好地理解了教育技術的概念和內涵以及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使我學會了授導型教學和探究型學習的設計方法,激起我在今後教學實踐中嘗試應用這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慾望。真正認清了“教育技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設計”等概念。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加以區分,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㈡教學方式與目標定位進一步明確。

“老師引導———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的學習形式,不僅學到了很多新知識,而且是一個以符合教學、學生和學生學習發展需求的教學方式。同時明白了以課程為本位的信息技術整合的目標定位,即“三促進”:

⑴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業成績,促進學科/領域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

⑵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技術素養和科技創新能力;

⑶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展和良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

㈢課程整合的認識進一步加強。

弄清了整合的技術選擇原則,應該是“量課程之

體,裁技術之衣”。不應該是課程順應信息技術,而應該是課程同化信息技術,應該是“課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

⑴課程內容的適用性,必須適合利用信息技術教和學的`內容;

⑵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技術應用,學生的個別差異與多樣化需求;

⑶學科/領域的不同特點,不同學科培養目標與認知規律的不同應該是技術選擇的一個重要方面。

㈣網絡技術的優勢認識明確。

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讓我們明白了網絡教學的優勢所在:

⑴能滿足多主題、分層次的教學任務;

⑵可以預設和提供學習支持功能;

⑶或以支持全員成果展示或全參與式的互評;

⑷具有動態信息發佈功能,使教師蒐集過程性評價信息成為可能。還有就是網站的持續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六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信息技術心得11

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學習、反思、和總結。理論指導實踐,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學上不斷進步和提高,就要不停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用專業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雖然是又一次的學習,但還真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覺,讓我在教學方面又有了新的體會和收穫。

在教學中我們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它有利於集思廣益,優勢互補。但我認為過於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討論要在真正需要時候用,討論問題應該有思考價值絕不能留於形式,以防止教學出現“浮躁與虛假”“課堂教學熱熱鬧鬧,結果卻為低效”等現象。教學工作也是腳踏實地、不斷革新的艱辛嘗試與實踐,絕不能使“有效教學”成了“面子工程”的化粧品。

新時代,新要求,新挑戰。新教材編寫體現了“新”“實”“活”的特點。新主要表現在選材新、結構新;實主要表現在更貼近學生實際、更強調實際運用、更突出實用效果;活主要表現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處理和開發、教法學法要活潑、為生活化學習提供範例。這樣既拉近了信息技術與生活的關係,更體現了信息技術本身的個性,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與生活更貼近了。使學生願學樂學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在此,我只想談談對“活”的認識,尤其是在課堂上,如何使一節課鮮活。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曾嘗試這樣做:在閲讀教學中營造寬鬆的課堂氛圍,儘量讓學生帶着興趣、帶着問題在探索中體驗閲讀的快樂。情景創設的形式力求活潑生動,符合學生心理特徵,能夠與學生產生共鳴,最好是能夠在共同的學習探索中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實踐操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一個感情體驗的過程。老師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和所謂的教學秩序而剝奪學生探索和體驗的權利,而是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享受探索的樂趣,在實踐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體驗是個體生命獨有的心理過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要允許有差異,不要把專家的實踐操作體驗強加給學生。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講對操作的瞭解,對結果的理解,對不同問題的見解。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忘我的`投入,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樂感,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也使得教師的講課更富有激情與活力。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使許多抽象的數學概念、規律,複雜實際應用反應環境由靜態變動態,無聲變有聲,抽象變具體,不僅能大大增強表現力而且易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有着極高的價值,從而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入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逼真的動畫效果、聽覺效果與視覺效果相融洽,學生眼耳手腦的全部調動並聚焦於一點,再加上軟件的運用交錯穿插在學生實驗、老師講解之間,教學效果達到了最佳狀態,達到了教學的最優化,使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透徹、掌握準確,印象深刻、記憶牢固。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為他們提供了自由探索、嘗試和創造的條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如我在講用代如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我們就可以運用課件來演示將二元轉化成一元的過程,通過演示學生們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達到學習的目的。

新課程標準高度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的關係。而創新能力的高低,取決於人們的思維方式,啟迪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創新教育的實質和核心。也就是勇於突破傳統、習慣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重新組合既定的感受、體驗,探索規律,得出新結論的思維過程。由此可見,創新思維具有生動性、求異性、發散性和獨創性等特徵,所以在化學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以達到啟迪創新思維的目的。運用信息技術,能使課本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複雜的化學反應過程,生動地、直觀地演示出來,便於學生對化學反應的現象進行觀察、比較、分析,使思維得到適時地啟迪。

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程的整合為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依據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這一新的教學結構去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把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的切入點融入到教學當中,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興趣―自主學習―創造”的教學模式,即:激發興趣、自主實踐、創造遷移。教學過程要經歷“觀察”和“思維”兩大基本層次,實現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目標。

利用網絡資源的共享優勢,最大限度的利用網上信息,進行篩選、整理、提煉為我所用,再結合教學實際,從根本上改變了單純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參備課的老套路;可利用多媒體創設新情境,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實驗現象,達到聲畫同步,圖文並茂,以激起學生興趣;利用互聯網進行人機交互溝通,通過上網查資料來進行研究性學習,甚至不斷推廣遠程教育,提高學生和教師的互動。

培養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信息社會需要的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

信息技術心得12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

研究的目標:

1.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利用網絡平台探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究、勇於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生物知識與技能,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

2.通過研究,調動學生學好生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以及從事科學研究應當具備的嚴格的科學態度,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的科學作風,使學生一步步地學會生物學研究中基本的科學方法。

3、,努力探索信息技術與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相整合的路徑與方法,總結歸納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國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教學模式與評價方式,切實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提升教師的科研素養與水平。

研究的'內容:

1.當前信息技術環境下國中生物自主探索學習方式的研究。

多媒體課堂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研究: 教師主導:設疑激趣→示範指導(或啟發引導)→組織討論→組織評價→啟發引導。學生主體:主動參與發現問題→討論猜想建立假設→設計交流模擬探究→合作探究記錄數據→意義建構交流評價→遷移應用聯繫實際。

2、利用多媒體技術為生物的實驗教學提供虛擬的實驗空間,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的研究。很多的教學內容離不開實驗,需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通過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興趣、觀察能力、科學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

3、鼓勵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課外研究性學習,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學會思考的研究。 網絡環境為生物的課外研究性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形式。例如:通過網絡進行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等方面的社會調查;通過網上收集資料製作生物電子報、編寫生物小論文、設計實驗等,通過網絡環境進行課外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活動不僅節約時間,而且豐富了活動內容。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和主要創新點

1.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化抽象為具體。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蒐集文字、圖形、動畫等多種信息傳輸為一體,創設出具有真實感和表現力,生動輕鬆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動情入境,集中注意力,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為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奠基。2.加大知識信息容量,促進師生多維有效互動。

在信息技術下的生物課堂中,這種參與得以最大限度的體現:誘發主題相關的情景可由學生根據需要反覆瀏覽,根據教學任務設計的有吸引力的、可操作的內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趣和特點進行探究……信息技術是為課堂服務的,課堂是有益學生髮展的;學生的參與能使技術與知識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3.注重探究性學習,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生物學的有些知識不是一定只有通過教師的傳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將學生置於一定的情景下,藉助其已有的學習經驗,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這就使得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形成自主體驗、自主探究、自主實踐的品質,其間教師是學生建構知識的設計者、支持者和促進者。

信息技術心得13

當前,信息化技術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我國的中國小教育的各個領域,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改變着人們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所以作為當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積極投身到這個變革中去,改革自己舊的教學觀點和舊的教學模式,瞭解新的思想觀點、掌握新的技術,使自己迅速具備和確立信息時代的文化價值觀點,並能把它們熟練合理的使用於教學實踐活動當中。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的核心內容和技術手段,隨着中國小計算機教育在我國的持續發展,它必將是走向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學語文學科教學中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它的探索與發展,也就成為了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裏我就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談談我的感受。

一、直觀教學,易於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比較難理解的知道或是學生很少見到的事物,只用語言實行描述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學生觀看形象生動的動畫,就能很容易的明白。能夠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形象、變虛為實。例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時採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只通過讀課文,畫示意圖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學生觀看了用動畫製作的開鑿的過程示例,學生會更能詹天佑這種方法的妙處。還依然藉助“人”字形線路圖,看看火車的走法,更能協助學生理解這種“人”字走法的好處,更能體會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接觸的才能,學習他的創新精神。

二、拓寬知識面,活躍思維

學生年齡結構小,形象思維水平強。如果僅僅憑口頭上講授語文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須要採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學生通過讀課文知道大榕樹那的景色很美,卻不能體會那裏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我在電視上播放了大榕樹清晨的實景錄象,讓學生親眼看一看大榕樹的靜態美,然後又播放了眾鳥紛飛的景象,學生又體會到了動態的美。又對一隻鳥的形態和聲音的觀看,能夠想象到很多鳥的姿態,這種由靜變動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清楚,易於控制進度、重點的地方能夠反覆演示方法,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之中,完全調動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即使學生沒有親自去看那棵大榕樹,也知道了那裏有很多天然的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學習興趣的形成是學習積極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對學生來説,興趣是的老師,是學習動力之一。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先播放桂林的美景,讓學生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欣賞桂林的山光水色。創設遊灕江的情境,讓學生對這樣的美景產生興趣,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才能更有興趣的學習這篇課文。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灕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和桂林山的奇、秀、險。

四、提升教學效率,培養現代科學興趣

人們常稱當今的時代為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特徵是信息流通量大,信息波及面廣,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與日巨增的信息,人類積累的知識擦一會越來越多。在教學中用雲信息技術會提升教學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對現代科學的興趣。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時,對於火星、水星、木星等很多地理知識都不理解,這時候我藉助多媒體就向學生展示了這些星球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讓他們結合圖片和文字介紹來了解其他星球是什麼樣的',使他們更快的理解了為什麼我們不能遷移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他們在明白這些道理的同時,對科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校學習已經決定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進一步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並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學生的信息技術與自學水平、創新水平也會得到提升。

積極探索和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並與學科教學實行有效地整合,合理的結合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去。把信息技術自不過然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越特性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探索的水平,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培養學生獲取信息、交流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水平,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自身成才。展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前景,計算機教育的發展必將能為跨世紀人才的成長鋪路架橋,為迎接競爭激烈的、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紀的來臨積極備戰,為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波助瀾。

信息技術心得14

國中信息技術是近年新開設的一門課程,是一項知識性和技能型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信息技術課的根本任務是普及計算機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質,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通過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本人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在上機時,可以確定一些有意思的上機目標,讓學生為了這個目標而去探索它的實現方法,儘量將探究知識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多一些求知的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例如在學習WORD文字處理時可以讓學生設計自己的名片,或者設計一份板報,在學習EXCEL電子表格時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生活花費進行統計,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時,可引導學生用“Excel”進行班級成績的整理,學習情況的數據分析,班級通訊錄製作;在學習PowerPoint時可以讓學生做一個介紹家庭或學校的多媒體演示文稿,對於一些遊戲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讓學生玩,但不要告訴他們玩法,讓他們自己去探索遊戲的玩法,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自覺投入參加學習,激發進取心。

二、瞭解計算機學習的特點,學以致用

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教學的優勢,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使學生將上述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內化為自身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創設一個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例如:互聯網,它為中國小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途徑,創造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學習環境。藉助於互聯網。他們可以獲取在書上學不到的東西,利用這些信息來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當今世界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不斷創新,高科技的迅速產業化,使得經濟持續增長。而在這一時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識創新,它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革命性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有創新意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力,鼓勵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善於思考,學會獨立思考,突出創新意識的培養,強調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因材施教,充分發展所有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

因“人”而異定教法,就是面對不同的學生對象,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初涉信息技術課的七年級學生,要用慢步子、勤練習、多回顧的方法,多采用示範法、同步法等組織教學。在教學時,教師必須有耐心,扶着學生前進,並加強技能訓練,進行多種方式的知識回顧,多給學生成功的表現機會,對一些接受慢的學生要更多地個別指導,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充滿信心。對有一定基礎的八年級學生,隨着自學能力的增強,則應多采用同步式、探索式、四段式的教學方式。教師精講重點部分,其餘讓學生自我探索,爭取自我創新。如:Powerpoint教學中關於字體、圖片等的教學,由於在Word的教學中均已經涉及相關內容,教師只需稍作點撥,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操作,接着評議作品,讓好的同學説説方法。然後進一步練習操作,最後教師只需稍做小結。再如申請免費電子郵箱,這類操作在互聯網應用學習中非常多,而且一般網站導航非常明確,教師一般只需引導學生尋找到註冊界面,剩下的由學生自己完成,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端正教育理念,辯證地對待網絡的利和弊

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養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之際,人們往往只看到了它所帶來的巨大利益,而忽視了信息技術中某些不利因素給青少年成長造成的干擾和不良影響。例如:在互聯網上除了大量豐富的學科知識外,也有許多不健康的內容,有時還有計算機犯罪,計算機病毒肆虐等,而這些正是信息技術教育中容易忽略的問題。因此在學習網絡這一章時,我不僅向講解英特網的優秀之處,而且不斷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道德。以自己的模範行動來教育學生,使他們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能夠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確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道德。未來21世紀信息社會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實現,對教育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從培養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養目標上,要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高度創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力;在培養內容上,教育需要對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主要側重在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在培養方法上,教育需要更新觀念,要尋求新的模式和傳播手段,以適應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要。

信息技術心得15

本次參加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國培計劃”光盤信息技術培訓學習。我們從“觀看視頻、閲讀資料——做作業”這三個環節來細化學習任務,感覺有點像玩遊戲闖關,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提高的平台。在本次信息技術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每個模塊的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通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穫頗多: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

在農村中學中難以開展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為信息技術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信息技術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信息技術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中學生來説,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信息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頻,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裏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作為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塊的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學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信息技術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農村中學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農村中學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信息技術教師應有的價值。

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科教師採取適合農村學校的教學方法,由於農村中學學生對計算機的使用非常少,大多數學生還是初次接觸到計算機,可以説大部分學生是從零開始,所以對教師來説是一大考驗。那麼如何能順利地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呢?

1、激發興趣,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對於農村的中學生來説,“電腦”是新奇的“玩意兒”,所以學生剛接觸時興趣非常大,老師這時可以對計算機的神奇功能進行介紹,使學生對計算機有了一種神祕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捕捉機會,恰當的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農村學生大多不會打字,在教學時如果單純的講解鍵盤,練習指法,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失去興趣。因此,在教學生打字時,以比賽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而且裝上能及時反映學生打字速度的軟件,學生打字速度的.微少進步也能體現出來。學生打完一次後覺得不滿意可再打,在競爭中,為更快地提高速度,學生主動地請教打字的指法及技巧,使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不僅提高了打字的速度,而且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大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2、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學習氣氛,注重交流與合作,平衡學生間的差距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多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在此過程中共享思路、激發靈感、反思自我、增進友誼,增強合作意識。由於農村學生智力因素的差異,其認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參與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對於農村學生來説,合作表現得尤為重要。由於大多數學生都是剛接觸電腦,在教學上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困難。在課堂上,老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個別的輔導,一個班中往往只有幾個學生“高手”,接受速度較快,很容易就掌握。可以利用學生好為人師的特點,可以輔助老師手幫手地指導能力水平稍微低的同學,直到學會為止。提倡通過課程內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增強同學間的交流合作,在合作與交流中學習,可以促使“後進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高手”同學的幫助和指導,增強學習的信心;也可以使學生“高手”在輔導同學的過程中知識得到鞏固和內化。

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通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着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信息技術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信息技術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信息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