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彙總六篇

來源:文書谷 1.94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語文教學心得體會彙總六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十一個年頭的教學生涯中,我不斷探索,不能説形成了一套理論,但也積累了一點經驗,供大家商榷。

一、把心貼近每一個學生

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説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1、給優生以雄心

優秀的學生有他紮實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還有獨道的學習方法,基於這些優越的條件,我要求學生擁有的是雄心壯志,要定下更遠更高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二⑴班的胡丙方和二⑴班的田秀紅是極具語文天賦的兩位女生,她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濃烈,文筆優美,閲讀鑑賞及審美能力都很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老是給她們灌輸要爭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闖的勇氣和決心,因此,在兩年的每次考試中,她們都能考出好分、

2、給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是吊在中間,因而好多易滿足的同學也就樂於呆在這個位置,平平而過,懶懶散散,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成績。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勵他們通過努力還可往上一些,我把他們歸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趨勢,因而好多學生恢復了信心,他們努力趕超,擴大了優生的範圍。

3、給差生以上進心

在一個優秀教師的眼中,學校中應該沒有“差生”,只有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並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於別人的長處”。二⑴班有個叫範濟民的同學,學習上一竅不通,但他會用電腦,因此我常常在語文課上穿插信息技術知識,讓他表演,獲得大家稱讚,還有一位田偉同學,學習極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難題(也許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機會大肆渲染,鼓勵他,促使他上進。這樣,這些所謂的差生有了一點學的甜頭,也就多了一點學習的勁頭了。

二、把情傾入每一個學生

1、對好生注入嚴厲的情感而非寵愛

常言道,嚴是愛,鬆是害。我對學生要求嚴格,愈是好生,我更是當面説壞話,背後説好話。在我的`班上,優生沒有趾高氣揚的神態和養尊處優的病態,因為他們跟所有同學是同等的,有時甚至更苛刻些。佔偉同學曾因少做一道閲讀題在全班同學面前作檢討,田紅寧同學因寫錯一個字而被罰寫一百遍,羅清同學因重理輕文被罰向全班同學做思想剖析等,這些同學因為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而改正了自己的壞習慣,經過努力在本次語文測試中都取得了90多分的高分。

2、對中等生關愛非慢怠

在我所帶的二⑴班中,有這樣一類女生,語文成績較好,但理科成績弱,總名次總是上不去,因而也沒了位置,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我找她們談心,肯定她們的長處,教會她們協調各科的關係,樹立她們單科精品意識。我常常拿巴東的名人、著名文藝導演周龍然的事例開導啟發她們,要發揮自己的優勢科目,不放棄自己,因此,這類同學的語文成績也上升極快。

3、對差生包容而非放棄

二⑴班的徐鵬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差生,但我對他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允許他課堂上犯一點點小錯誤,如聽課走神,作業做不完等,但我並沒放棄他的求知,上課要求他抄課文、練字,45分鐘並不白白浪費。這個孩子儘管成績差,但國中兩年來從沒拖欠過作業,其實也是一個可愛的學生。

三、把業授給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創造者。

1、課堂進度顧及每個學生

我通常上課的進度不快,我的每堂課要能使每個同學聽懂,每個同學有所得。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在提問中我因勢利導,難題拋給優生,而易題留給了中下等同學,這樣優生感覺有挑戰性,而差生也不會因答不上而尷尬,失去學習的信心。

3、課後輔導落實每一類學生

培優補低是落實的重點,對待優生我填充他們課堂上的飢餓感進行拔高訓練,比如寫作技巧的指導,閲讀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讓這類學生真正優起來,而對於低生則注重基礎的訓練,有關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淺易的閲讀等達到一個鞏固過程,這樣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瞭解了六環三步的具體內容:第一環節,提出問題;第二環節,整合問題;第三環節,解決問題;這個環節分三步進行,(1、自主學習,解決問題;2、合作學習,解決問題;3、教師點撥,解決問題。)第四環節,歸納概括;第五環節,拓展應用;第六環節,生成創新。明確了這幾個環節的內容後,我認為解決這六個環節需注意以下兩點:1、前一步都是後一步的基礎,是後一部的前提,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能跳躍,只有認真落實好前一環節,下一環節才得以順利進行2、在某一環節上,把時間還給學生,磨刀不誤砍柴功,讓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對文章有初步的感悟,合作學習才可有的放矢,對文章的領會方可再深入一步,每一環節必須落到實處,課講不完是正常的,必須讓學生有充足的學習時間。

二、在第一環節中,首先必須給學生創設一個積極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讓學生樂學,他們才能主動的提出問題,思維活躍,學生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所以,在上課的第一步,必須把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拉到課堂上來。可以用流行歌曲、可以用視頻資料、可以用有連帶關係的問題、可以用小故事、小笑話來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然後通過閲讀,思考,提出問題。第二環節中,需要教師在熟讀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生提出來的問題重新。。一遍,合併類似問題,提煉出和教學重點,難點有關的問題,並板書出來,供學生思考和討論。

三、第三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也就是把解決問題的機會和權利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交流,爭取解決大部分問題,稍有難度的問題,教師必須適當點撥和提示,啟發學生。解,再通過交流研討得出結論;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或者給出答案,或者交給學生課下查找資料、。。資料來解決。第四環節,一般由學生來總結,從教材內容和學習方法:兩個方面來總結,可以由多名學生來總結,最主要説出自己的收穫,總結學習經驗,以便後面的學習。

四、第五環節,主要是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本節課新的收穫,用來解決身邊的問題,通過討論解決,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使學生能力再提升一步。第六環節是生成創新部分,主要是解決在上面的學習過程學生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又新發現的問題,給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課下查找資料,分析討論,合作解決上面的問題,再利用課餘時間,由課代表組織完成或課上解決這些問題。

五、合作學習使學生的參與面廣,參與率高,在課堂上會有更多的發言機會,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發展。但是我們也會看到很多合作學習中的不合作現象,克服這些負面效應將是合作學習成功的前提。

1、增強公平感與責任感,避免責任分散。使學生明確共同的學習目標,明確細緻的分工,落實責任,嚴格檢查反饋可以有效控制小組成員的你推我讓,抱怨分配的任務太多或者不喜歡,習慣把困難推給其他成員,最終不能完成任務。

2、加強訓練,培養合作意識,形成合作機制。合作學習事先應該加強訓練,統籌安排。使學生明確合作的規則,清楚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3、關注全體,為後進生營造和諧的參與氛圍。教師一方面注意安排給學生的合作任務應該是有層次性的,使後進生接受他們能夠勝任的工作並能增強信心。另一方面教師在給後進生表現機會時注意不要僅僅停留在提簡單問題的基礎上,而應通過各種形式給後進學生更多展示自己優勢的機會。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新一輪的語文課程改革需要教師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樹立嶄新的教育理念。這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是一次通透的洗禮。如何教好新教材,用好教材,推進新課改,是對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新教材的使用年級,我校七年級語文組在校領導和其他年級語文教師的指導和協助下,認真學習、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取得了些許成績。我們的主要做法有:

一、採取多種形式,落實培訓學習

我校教研採取短期培訓與長期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等形式,注重校本培訓,每週定時定點學習,讓理論學習成為教師的內在需求,並在專門的研討會上將教學中出現的預設外、生成性的問題共同解決;學校創設條件,選派青年教師到武漢等地參加新課改研討學習班和新課標培訓,同時請市、區教研員到校講學、講課,努力將最前沿的教育教學思想呈現於一線教師面前,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一系列手段使新課程理念滲透於教師的教學行為中,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觀念上變“以教師為本”為“以學生為本”,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與引導者,在教學中我們準確把握師生角色定位,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掘學生潛能,舒張學生個性。在第一冊的“口語交際DD這就是我”教學過程中,我們為學生設立了語文學習的成長記錄本,讓學生寫出一個真實的自我,“自我介紹”,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其後的點點滴滴則是成長中的心路歷程。如學習《理想》這一課時,結合課後名言,讓學生在記錄本上記下自己的座右銘,既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也讓學生下意識地積累了許多知識。再如我們學習《鄧稼先》和《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我們請學生談談自己心中的偶像,説説為什麼佩服他,那麼自己準備做一個怎麼樣的人?鼓勵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志存高遠,做一個有抱負的人。

二、深入集體備課,注重教學反思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個體體驗,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而集體備課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這一年的課改實驗中,我們充分反思過去備課的'弊端,在此基礎上,對備課進行了改革,制定了"集體備課、互相協作、資源共享、個人加減"的新的備課方式。其中,集體備課是進行資源共享的前提,個人加減是體現教師個人創造和適合不同班級學生特點的保證。通過討論,我們對新的備課方式形成了以下幾條意見:第一,在備課形式上,我們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側重設計好教學的基本思路。第二,教學設計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學法,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講求教案的實效性和創造性。

每單元課文由教師分工備課,再集中彙總,討論修改,用集體的智慧形成一整套精品詳案。這樣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另一方面使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材,指導學法,輔導學生。與之配套的還有一系列説課設計、研討課、評課,也有問題解決式的互動研討和教師的教學反思。學校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舉行了相應的具有競賽性質的活動。如剛剛結束的中學部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獎賽,青年教師從講課、説課、教案編寫、現場評課等方面展示出各自的風采,顯示我校青年教師較高的教學水平,並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新課改的行進。 學校規定全體教師每節課後必寫教學心得,通過自我反省,以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形式進行內省式反思,通過理論學習或與理論對照進行學習式反思。通過與他人交流、過程觀察、學生反饋、專家會診等方式進行交流式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強調課後反思的重要性。學校還定期對教師課後反思情況進行檢查、評比,並將評定等次在全校公示。

三、改革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積累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讀書、積累、提高”的主題活動,運用各種措施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如“精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既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也可以摘錄自己欣賞的雋永小文。每節課訓練一人,要求人人能講,並能從中獲益。經過長期堅持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有明顯進步,學生作文的整體水平也相應提高。

積累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郭沫若有"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均任翕張。"積累是語言材料的內化為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我們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積累,可以是生活中自由點滴積累,也可以根據老師的安排積累,值日生每天在板報專欄上抄寫一首詩、一句名言,一組優美的句子或其它內容,並向學生推薦《讀者》、《中學生閲讀》等書目,定期指導學生閲讀中外名著,適時作時事點評。在課堂、學校的大環境中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營造人文化的語文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現學生接受的個體性。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課程標準設置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人的發展”這個根本性的要求。例如在進行“探索月球奧祕”的主題研究活動中,教師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出關於月球知識的研究小課題,於是“月球知識知多少”、“有關月亮的對聯和謎語”、“月亮的傳説”等一系列子課題產生了,帶着這些課題,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投入了研究中。有的學生幾個人共同研究一個課題,你上網查閲資料、我上圖書室借閲書籍、他負責整理資料,個個幹得頭頭是道;有的學生則和家長一起合作研究,在自己研究的同時也讓家長更新了一回教育觀念。還有學習《魚化石》一詩時,請學生自己收集關於化石的資料,學生們帶來的成就出人意外:圖片、論文摘選、文章、詩歌,甚至有的同學搬來了自家的大百科全書,可見學生們對活動課的期待與熱忱。綜合性學習課《黃河,母親河》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分成“黃河歷史組、黃河詩歌組、黃河傳説組,黃河環保組,收集資料,歸納整理,顯示了很好了自學才能,更體現了學生集體的智慧。

與時限較長的綜合性學習課相得益彰的是一些小活動。如課本劇,像《醜小鴨》,學生們自制卡通面具,設計台詞,自編自導,還煞有介事;還有課文人物的心理訪談,學生研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扮演主持人,為課本人物作內心獨白,於其中折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組織學生編寫手抄報,學生自己分工合作,採訪、排版、配圖、發行,充分展示了自我才能。我們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分析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接觸現實生活,擴展知識視野。

四、開發現代信息技術資源,為新課程改革提供支持

我校緊緊抓住現代信息技術三個支撐點,即硬件建設、軟件開發、潛件發展,努力開發現代信息技術資源,為新課改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恰當運用電化教育手段,製作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課件具有形象、直觀的效果,融圖、文、聲、像於一體,便於以另一平面呈現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如《竹影》一課中關於中西方繪畫的差異,難以捉摸地在一個個方塊字間遊移,可當多媒體呈現出兩組各具特色的中西方繪畫作品,像鄭燮的《竹石圖》,塞尚的《靜物》等,則一切盡在不言中了,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水到渠成地歸納出其不同。《觀舞記》課件的導語部分恰到好處地引入印度舞蹈錄影,讓學生領略到異域風情,對課文中冰心女士的描繪則更充滿了期待。課件《神州大戲台》進一步將展示平台的作用發揮盡致:各種臉譜、唱腔讓學生讚歎不已的同時心領神會。《黃河頌》課件中黃河壺口大瀑布騰挪宇宙的姿態、《黃河大合唱》吐吶山河的氣勢使光未然的詩歌靈魂於聲色大動之中赫然顯現。

新課標下的教學每一步前進都需要探索總結。還有許多問題亟待明確。如新課程中“雙基”的落實情況,教學評價的把握,我們的課程內容對於形成學生素質過程中的作用等等。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語文無處不在,作為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愛上語文,因為它是一門神奇而美妙的學科,快樂地學習語文,學習快樂的語文。讓生活走進語文,用語文來描述生活!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布盧姆説:“有效的教學始於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今天,學習了李懷源老師和蔣軍晶老師關於“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哪些因素”的談話,觸動很大。

回顧自己的教學,翻看自己的教學設計,確實發現了這樣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太多。目標太多,不知道該完成那個,結果想面面俱到卻造成面面俱不到。

時間就那麼多,只得蜻蜓點水,於是大呼“時間都去哪了”。目標要捨得,有舍才有得。確實,目標太多反而容易打亂教學,教師就會忽略學生,會不由自主的控制學生,因為一旦放手,就會完不成預設的目標。但實際上,課堂貌似很流暢,實際上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發展和提高。反之,兩到三個精心選擇的目標很容易達成,也就形成了高效。

二、表述不清,把握不清晰。

教學目標的主語應當是學生,即學生在這節課要達到什麼,感受什麼,體會到什麼等等。反觀自己設計的教學目標,很多卻不是很清晰。例如這是我設計的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的一個教學目標“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比喻和擬人寫法。”在這裏,前半句話是學生要達到的目標,後半句話卻變成了教師要幹什麼。如果改成“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比喻和擬人的寫作方法。”就好多了。

三、階段性不強。

語文課都會有字詞、朗讀但年級不同,要求也不同。比如朗讀,在低年級會是教學目標,“如學習有感情朗讀課文”但是到高年級就是一種手段,而不能還把感情朗讀還作為一個目標,不能一直學下去。

有很多老師尤其是一些經典課文,好像如果不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寫進目標裏,就是缺了什麼一樣,感情朗讀成了通用的教學目標。但是不同的階段,目標是不能一樣的,我們不能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都做為目標去完成。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是一門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聯繫日常生活中許多方面知識的課程。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分辯分析日常事物的真,善,美,使他們逐步形成美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諮詢小組提出,要“重新考慮未來教育的重點”。各國在重新確定教育的重點時,都紛紛注重“人”的發展,注重人的素質全面提高。我國的基礎教育也正處於一個轉型期----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人格是人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和諧發展的個性、健全的人格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語文的傳統教學課堂的提問權掌握在老師手中,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現代教學觀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嘗試把提問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由被動思考者轉變為積極提問者,教師走下講台和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多思、愛思,深思,使其“於無疑處生疑”是教學成功的標誌。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的態度應該是:提倡、鼓勵、引導。通過提倡、鼓勵學生從不敢問到“敢於”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於”提問。在引導時,教師要作出恰當的處理:是因讀書馬虎而產生的疑問,要引導學生反覆閲讀課文去釋疑;是自己經過學習、經過努力可以解決的疑問,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是遊離於學習任務以外的疑問,要適當冷處理;具有導向性、啟發性的疑問,要表揚提問的學生,並組織討論研究。

我在語文教學中還培養質疑能力,要堅持正面引導,以表揚為主。對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固然要加以表揚,對提出質量不高的問題的學生,也要加以鼓勵,肯定他們的積極態度。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滿意的問題就批評甚至訓斥。要知道,一旦挫傷。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質疑能力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我把學生的質疑問難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課內必須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質疑,無論講課過程中或在講課之後,都可以提問,使學生逐漸養成“好問”的習慣。問題提出來了,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爭論,靠集體的智慧解決難題,使學生體驗到集體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教師要加強學生自評和互評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敢於標新立異發表獨創性意見,勇於自我評價,使競爭與合作,個人與集體的自主構建巧妙地統一起來,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導”將起大作用,導説,導辯,最後教師還要適時小結,去粗存精,統一認識,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得到長足發展。

學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錯,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重新思維,重新認識,由不懂到懂,這就是展現訓練過程。展現訓練過程是每一堂課必不可少的環節,素質教育的“面向全體”性原則要求教師不能遺漏了那些差生,教師就要設計方法,比如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降低問題的坡度(即前所提及的“架梯”)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逐步弄清楚。

所以我在語文教學中,還重視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同時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去學習,去探究,去索取,去提高。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6

為交流國中語文新課程教學經驗,推進國中語文教學改革,xx省教育學會和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於xx市xx中學舉行全省範圍的國中語文童話寓言教學優秀課例觀摩活動。xx年12月8日至10日來自全省的700多名語文教師會聚XX市xx中學,參加xx年廣東省國中語文童話寓言教學優秀課例觀摩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我認為這是廣大一線語文教師學習寓言童話這兩種文體的教學的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我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聽,詳細記,用心去體會……以下是我的一點點感受和收穫。

一、把握好文體特徵進行教學,準確地制定教學目標。教學有一定基本規律,不同文體的文章,教學方法也不同,要提高教學效率,須因文而異,因文定法,根據不同文體,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的教學要達到的目的,目標對於整個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引領性和規定性。教學目標準確了,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勵性的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目標的達成更加高效。而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不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文體,準確地制定教學目標,形成基本的教學思路,影響了教學效果。正如還有12天就退休的XX市教研員曹殿成點評的時候説:“解析鑑賞守根本,便於學生會讀文,方法奇葩要慎用,一奇一葩無所循。”所以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文體意識,教會學生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閲讀方法。

二、深挖教材,並能正確解讀和使用教材。作為一個教育者,上好課的第一步必須是研究教材,備好課。本次活動中的幾位教師,從講課內容上,可以明顯感受到對於所授內容的潛心鑽研,從教學目標到具體的落實方法,從重難點的把握到突破,牢牢緊扣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活動,不但完成了基本的教學目的,更重要的一點是正確解讀和使用教材。比如3號選手,寓言一般都有很多寓意,我們要抓住基本的含義,再多角度來講。如童話《誰是最幸運的》劉毅老師沒有抓住核心,一味強調最幸運,等文章學完了,學生又回到了原點,學生泛泛而談,因為自己健全,在友好的班集體等就覺得幸運,而沒有上升到生命的價值觀的問題。15號選手就抓得很準。

 三、教師角色發生了徹底的轉變。新的課堂教學,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師不是純粹的“教書匠”,也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我所感覺到的,這十五位上課的老師在課堂上不像是“老師”,反而像一位朋友,沒有一味的去講授知識,而是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引導,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

四、教學方法的轉變和課堂形式的多樣化在這次觀摩活動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教學方法的轉變,教師不在是知識傳授者,打破了傳統的講授法為主的課堂教學,而是綜合運用了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各個方面的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果,在教學中,尤其給學生創設讀寫的機會和思考的餘地,讓他們有機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課堂中他們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少問幾個是什麼;讓學生多講一點,教師少講一點;讓學生多一點思考,少一點責備。採取各種形式的課堂活動來教學,充實了課堂,如:師生互動、並把歌曲和關於寓言童話的名人名言帶進了課堂,增加讀寫的機會,真正實現了課堂形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原則。

五、教師們的設計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的,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人,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這次教研活動中,“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體現最為深刻,教師充分相信學生,並尊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結果,耐心聆聽每一位同學的意見,適時給予鼓勵和點撥,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靜靜地朗讀,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大膽地書寫自己的故事,變被動為主動,轉客體為主體。比如教師們的設計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的,學生是在讀文章,不是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教師是引導學生,而不是控制學生,因為控制學生很容易,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不容易啊!如果學生只是配合老師上課,那就沒有意義啦!

 六、專家專業的'精彩的點評,引發了現場眾多老師的對童話寓言文體課堂教學的討論和思考。這次觀摩活動展示的是15名獲得優秀課例的老師現場教學寓言或童話,他們經受住了考驗,在上送省的100多節課題中脱穎而出,在現場做課中表現出色,獲得優異成績,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我真的很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因為我從中受益匪淺,最主要的是專家給活動帶來了專業的精彩的點評,引發了現場眾多老師的對童話寓言文體課堂教學的討論和思考。廣東省教研室馮善亮主任在總結時,特意強調了寓言童話的教學一定要重視文本的解讀和結合學情進行教學,把握好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度。

通過本次觀摩,我深深體會到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也由衷佩服這十五位老師高超的教育教學水平,從中,我對寓言童話教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收穫非常豐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