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2.86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1

“抓兩頭,促中間”的做法,忽視了對中間大多數學生。前面的抓了,後面的促了,而中間的大部分只靠自我發展了。他們應該由誰來管,怎樣來管,這是新形勢下,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課題。

作為一個有着幾千年教育史的泱泱大國,我國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作為這樣一個國度的教師,自古以來,在班級授課制中無不奉行着一個基本原則:抓兩頭,帶中間。這似乎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但隨着教育形勢的發展,結合當前素質教育對全體學生全面能力的要求,這一抓一帶之中似乎不再那麼妥當。

下面僅就我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所遇到的事例和一些做法,一點思考提供給大家參考。

擔當高一三班班主任不久,我發現班內有一名女學生,學習紀律勞動生活各方面都相當不錯,可是終日抑鬱寡歡,課上回答問題從沒有主動舉過手,但老師叫到她時,卻總能回答的比較叫人滿意;課下,她也不參與什麼活動,似乎與老師和同學都難以接近。我無意中發現,在她的一個筆記本的扉頁上寫着這樣一段話:我是草叢中的一顆頑石,旭日的光和熱與我無緣,那只是身旁小草的春天;我是華章中的一個標點,歡呼,我無功,咒罵,我無過。於是我馬上意識到,在她那平凡學生生涯中被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所壓抑着,如果能找出這個根源,與她的學習成績和各方面的發展都將大有裨益。於是我主動創造機會與她接觸,在一次我和她的單獨談話中,她的訴説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是位性格內向,性情文靜的女孩子,成績中等偏上,平時各方面表現都很好。令她困惑的是:為什麼多年來,特別是升入高中以來,除了課堂提問以外,幾個班主任很少找自己談話,連隨意的詢問和關心都少得可憐,其它任課老師就更不必説了。為此,她感到自卑,鬱鬱寡歡,總覺得自己誰也不如,班中那些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他們各方面有一點點的進步都能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而自己呢,卻一直象不知名的小草,被老師們徹底遺忘,難道自己真的糟糕之極嗎?她很迷茫。

當時,我幫她分析了她和老師們的心態,使其意識到自己思想上的狹隘,明白了師生互動的重要性。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我與其他老師以及班幹部都注意多出現在她眼前,多與她交談,在不知不覺中去改變她那種心態。近日,聽説她主動找了各科教師交流進行了很長時間的交流,也發現她心中的堅冰已開始融化,歡樂開始洋溢在她的臉上。在一次班內活動中,我們來到室外,我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和她談起了天氣,她沒能意識到我的用意,很欣然地發出感歎: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年輕真好。我頓時長出了一口氣,知道她心中的鬱結終於根治了。

故事好象有了圓滿的結局,可作為班主任同樣又是任課教師的我卻很難徹底輕鬆起來。是啊,在一個班級中,表現突出和欠佳的學生只是少數,大部分學生都象那位女孩一樣默默無聞。而我們,卻只把目光投向了那少數人,表現突出的本身就很惹人注目,招人喜歡;表現欠佳的本身也要多花費些心思與精力,而那些很自覺,很懂事,很努力的大多數似乎根本不需要老師關心。於是,老師們便“合情合理”地將他們遺忘。難道他們自覺,懂事錯了嗎?難道因為他們並不突出,因為他們不調皮,不搗蛋,不惹麻煩,我們就可以不理不睬嗎?捫心自問,我啞然。我們強調師生互動,然而在講求師道尊嚴的老師面前,那些一向默默無聞的學生又有多少能做到“主動”呢?於是乎,師生近在咫尺卻又遠隔天涯,彼此演繹着一個又一個剪輯錯了的故事—。

“抓兩頭,帶中間”這一方法,正是忽視了對其中間大部分學生的反面效應,前面的抓了,後面的促了,而中間的大部分學生只好靠自己的自覺性來自我發展了,那麼,他們是應該由誰來管,怎樣來管,這也是新形勢下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新課題,有待大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來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身為人師,我最後想説:目光——請也投向那些被遺忘的學生。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2

通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己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平等相待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雖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有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事實也證明了,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真情的愛,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教師“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與手段。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3

感謝xxx省教育廳為我們基層老師提供瞭如此好的培訓機會,作為心理學本科專業畢業的學生,在過去幾年裏的高中學校基本上是很難找到能真正發揮自己專業特長的機會。今天作為高中心理教師來到著名的學府西南大學感到意義非常重大,一方面意味着自己專業的地位得到了領導的重視,另一方面更加明確了自己工作的任重道遠。也非常感謝西南大學的相關領導和老師的辛勤付出,讓我們非專業的老師初步瞭解了心理諮詢的原則和技巧、原則,也讓心理專業的老師再次鞏固了相關知識並肯定了在教育工作中富有創新的思想和想法。總的來説,這次培訓給老師們帶來了一些新的信息,為我們今後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對專業老師而言就如打了一針強心劑,對未來的工作更是充滿了信心。

西南大學培訓學院各位培訓老師的敬業精神給我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班主任老師也是盡心盡責、不畏辛勞,尤其是覃老師,對待每位學員都很熱情。

張大均教授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問題作了科學的闡述,為接下來的培訓作了理論和框架上的鋪墊。馮維教授的《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維護》講座中選取了網絡上流行的一些話語和順口溜,語言風趣幽默,道理深入淺出,給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維護教師自身健康的觀念深入人心。劉衍玲老師有感冒聲音沙啞但應學員們要求仍堅持上課到12點過才下課,互動和答疑也很有專業特色,讓非專業學員得到了感悟。黃蓓老師《心理諮詢的基本理論、技術與方法》講座內容豐富,課件清晰。班主任覃老師待學員真誠熱情,給我們瞭解相關信息提供了許多的方便。

由於前來參加培訓的老師心理專業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有個別非專業老師反映有些重要的地方跟不上。因此建議培訓學院能否徵求培訓老師的`意見為每位學員在課後能提供相關培訓資料(文字的、光盤課件、音像資料等),方便課後温習鞏固。在晚上觀看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片這一環節,建議能觀看高中心理健康課的課堂實錄和心理劇等資料,而不是看中央電視台的心理訪談或日本專家的與高中教師接觸的不太相關的內容,如果有可能播放西南大學自己拍的心理專題片也好。

學員們感覺到認識具體心理諮詢、心理課堂的過程、技術機會和時間都太少。有些理論與自己的實際工作和操作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希望能在往後的培訓中有機會接觸到。

作為曾經專門去深圳學習和體驗回來的老師,本人也於今年6月赴四川地震災區之前在成都參加了來自香港的李中瑩老師培訓,建議在培訓組織中,能將培訓學員進行較細緻的分組,以便學員們能及時討論總結、互助提高。

對給予學員們提供服務和幫助的領導和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你們辛苦了!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4

心理健康在現代社會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如何開展心理健康,開展成功與否,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幾點心得: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髮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國小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國小生很少易發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國小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對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數而不管學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們要培養的是人才而不是廢才,更不是害羣之馬,因此,我們全校上下形成共識:要下足功夫,正視心理健康,促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全他們的人格,為21世紀培養合格的人才。

二、抓學科滲透,紮實推進心理健康。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羣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薰陶方面的心理健康。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着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抓課題研究,從細處着手抓好心理健康。

探索了一系列針對國小生的關愛教育的內容及途徑,探索並形成了優化學生情感體驗、人格發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師以身示範下,對國小生開展“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社會”三個方面的教育。通過開展主題活動,抓陶冶、抓體驗、抓滲透等展開教育,我們明顯感覺到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優化。在校內、班級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團結幫助蔚然成風,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合羣,積極參與,團結協作,自尊自信,創新精神等得以充分體現。在家中,社會上,學生都能從小事做起主動關心、愛護、幫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題隊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受到教育的同時,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心理素質明顯加強。

四、抓家庭教育,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於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係,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繫,家庭教育直接影響着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長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説謊、無理取鬧、妒忌、自卑、不合羣等行為。然而,認識的片面性,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採取違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在發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繫做到及時矯正,並在學校上對家長開展如何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的講座,引導家長科學地教育孩子,從而培養孩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和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總之,要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學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髮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繫,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5

我有幸參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我來説,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多位專家的理論課,還有課上與課下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活動後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本次學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鬱、自卑心理嚴重、對新環境不適應等等,並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預防為主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應該是有他們的各自作用的;不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論,不要我們教師誠惶誠恐,而應該是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時時處處注意的問題。

二、心理教育培訓對於教師自身的重要性

俗話説,“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老師也有煩心的事,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和苦惱。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歡迎的老師,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入課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課堂上隨意發怒,挖苦打擊學生。而是要學會良好的情緒控制,在走進教室的前一刻,告訴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展現給學生,並以此來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沒有一個學生願意看到一個怒氣沖天,動不動就發火的老師的。教師樂觀積極地穩定地情緒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提高心理健康的時效性。在新形勢下,國小生不同階段表現出各自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這就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學的適應期。這一階段應用心理評價系統建立國小生的心理檔案,目的是通過分析評價,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氣質、性格類型、興趣愛好、情緒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質和個體心理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樹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時有助於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的角色轉換,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學習生活的困惑期。這一階段國小生正處於兒童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這一階段,第二信號系統活動日益發展並初步占主導地位,口頭言語,內部言語能力不斷完善,但學習生活中往往表現出自制力差,社會道德是非判斷力以近期、自我為主的特點。

通過心理諮詢、心理訓練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方式解決學生學習焦慮、人際關係不良、多動症和學習無能的心理問題。同時通過心理健康指導,開發國小生潛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觀念,塑造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推進整體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6

學習《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後體會頗多。教育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是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的重要途徑,實踐是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徑,因此,教師應把所學的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教育實踐中去。教材是學生重要的學習資料,既集中了前人的各種非常有價值的經驗成果,又具有社會性,所以應多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和興趣特點編制。我們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質教育內容的因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比如,在國小語文課本第七冊中的《散落的鈔票》一文中,通過人們拾金不昧的優秀品質中,使學生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和諧是要大家來共同維護的。

學生在學校的交往除了與同輩羣體進行交往之外,最主要的交往就是師生間的交往,師生間的交往除了課後,最主要的時間還集中在課堂上,課堂上的交往主要表現在提問、評價、關注等方面,教師應掌握對學生的提問策略,如多用詢問式或期待式,少用命令式。同時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多用讚揚式、肯定式,儘量不用否定式。還要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發自內心地期待自己的學生都能成為強者。

課外活動是一種學生喜愛的活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於活動之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來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學生髮揮才智,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良好品質,提高心理素質。和諧社會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人們的心理健康,而國小時期的心理健康是成年時期心理健康的基礎與關鍵。與此同時,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又與其教師們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密切相關,因此,關注國小生的心理健康,也應關注國小教師們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

心理教育的心得體會7

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這次能夠參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學習。我感到非常的榮幸。

經歷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等內容的學習。經過一天的學習,使自己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是人的各種行為的準則,是個體進行的社會活動思想基礎”。從這個定義上我們就不難看出認知對於人的心理的影響。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是自主的,可以對自己未來進行選擇。正是因為有了自由和自主,人才可以嘗試消除種種條件的限制,去發展自我,實現自我,提高生命的質量。

再進一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展開之前,我們不妨接受中國古人的一個經典的論斷:“人之初,性本善”。這也許能解釋人類社會幾千年來對於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這種源自人類自身最深層次的追求是人類成長,進步的基本動力。把古人的這種普適的'哲學的觀點放在今天的心理學上面來講就是: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即自我實現)是指向健康的向上的,而不是指向破壞和毀滅的。

心理是腦的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而不是過去人們所普遍認為的“心臟是心理的器官”。但對於更多的認識目前我們大多還只停留在一個描述性的階段。大腦是一個如此複雜而精準的構造,以至於現在的科學還不能完全瞭解它的工作原理的細節。腦機能定位嘗試瞭解大腦的不同區域對不同心理活動產生及發展的分工情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