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

來源:文書谷 1.73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1

最近我園組織全園教師學習了《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同時在09月19日,我還很榮幸得參加了由瑞安市教育局主辦,市濱江幼兒園承辦的瑞安市幼兒教師“我與指南同行”論壇活動。剛開始我對指南的瞭解並不多,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我對指南有了初步的瞭解。《指南》分為課程管理、保教常規管理和教師專業發展管理三方面的內容,總共三十六條。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指南》第十九條“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活動需求以及教室空間佈局等實際情況,在師幼互動中共創個性化班級小環境,使環境成為幼兒展示創意、與人交往、獲得認同的重要場所。關注主題環境的創設和活動空間的利用,積極利用鄉土資源、家長資源、生活資源,創設適合本班幼兒自主活動的區域環境,將班級(區域環境)與教學主題有機融合。”感觸很大。以往在創設環境時我們總是很少考慮到“在師幼互動中共創個性化班級小環境,使環境成為幼兒展示創意、與人交往、獲得認同的重要場所。”我們總是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誤區:

1、老師策劃設計的現象普遍;

2、主題牆

面語言過於簡單;

3、主題牆面固定的多變化的少。

幼兒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變成了“外人”,他們沒有機會參與創設,只能算是一位欣賞者。我開始認真的反思自己平時的主題牆創設,反思該如何才能做的.更好,環境主題是應該為教學服務,主題靠環境而深入,讓幼兒在與牆飾的真正互動中,得到真正的發展。我認為我們應該轉變我們的評價理念,讓教師在主題牆創設中體驗幸福與成功;讓幼兒成為主題牆創設的真正主人,視家長為主題創設的重要合作伙伴,而教師只是主題牆創設的藝術整合者;注重主題牆創設的多樣化、個性化和動態化。

結合指南,反思自己平時的各個方面發現在《指南》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挖掘的東西,我會繼續努力去學習《指南》,將其中的知道思想大膽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去,積極、大膽實踐,認真全面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2

幼兒園教育綱要的頒佈與實施早已把我這個從教幾年的老師推向了新的起點,讓我時常覺得自己好象剛入行,面對出現的教育現象,很多時候會無法“決斷”。在不斷的反思與總結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惟有不斷地反思與調整,才能使自己離孩子更近一點、離成功更近一點……

“如何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也是我一直深思的問題,結合前階段的工作和反思情況,我來談談自己的一點真實的想法:在帶班的過程中,有時我會覺得看到孩子們比較安靜、有序了,這才放下心來。剛想靜心觀察孩子,卻又會因有個別孩子的求助,或受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無心觀察下去。整個半天下來也沒能看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寫反思就象構思作文,寫出來可能是回憶組合。當我無意間進入這樣的一種狀態時,我會覺得寫反思是一種負擔。當然,“反思”促“成長”的理念使我很快改變這種工作狀態,我唯有逼着自己調整狀態,靜下心來觀察孩子,傾聽孩子。當我一旦“沉下來”,我會覺得自己的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許多、耳朵也靈敏了許多。我能看到孩子的行為、聽到孩子的言語。腦子裏會進行一系列的反思,分析孩子行為,設法尋找合適的理論依據來支持我的'教育策略。此時,寫反思就象有一股思緒直湧到筆尖,可以一氣呵成,有些經驗會自動保存在腦海中,已備後用。當我進入這種狀態時,我會覺得寫反思真好,就象在記錄我的收穫和成長。如何使自己長時間的進入這樣一種積極的、有效的狀態。這就需要我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教育能力和教育理論。只有擁有這些東西,才能幫助我靜下心來反思各種問題。在反思的道路上,我雖然跌跌撞撞,但我已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要使自己在不斷的反思中漸漸成長起來,我需要的是一種積極的思想和動力。因此,我在平時的工作中為自己制定了一些措施:

一、不斷調整狀態

學會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做到不能把寫反思作為是任務來完成。而是作為自己的需要來做。

二、不斷充實理論

缺少理論的反思是蒼白無力的,我要加強理論的積累。多看一些學前教育的書籍和經驗文章,並做好資料的收集。

三、不斷記錄梳理

我相信“多思出智慧”,只要在面對問題和困惑時,多經過自己頭腦的反覆思索,定能見成效。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3

我園自創辦以來,每學期定時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在學習《規程》後,幼兒園工作和教育方面上有了很大的認識和改觀。

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是為了加強幼兒園的科學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質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制定的。《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認真學習工作規程能夠讓自己把工作做到實處,在規程總則中,還提出了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目標大致有:增進體質,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發展幼兒智力,培養興趣和求知慾,和初步的動手能力。萌發愛國,愛集體的情感,培養幼兒感受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等。這也是我園保育教育工作的奮鬥目標。

《規程》提出: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園應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並注重活動過程。在保教活動中,必須徹底改變幼兒教育國小化的傾向。我園遵循《規程》中的內容,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多以遊戲的形式進行,加強師幼之間的互動性,提高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學習知識。

我認為做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先要學會尊重、信任孩子的思維。教師都應該以全面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位孩子,發揚孩子的長處。要很好的把握教育教學方向和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學會創新,時刻堅持幼兒園的教育宗旨,為幼兒更好的成長而奮鬥。

《幼兒園工作規程》是所有幼兒教師在工作中的理論依據,它為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方向。通過學習《規程》,在工作中要做到心中有數,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園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規程》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去。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4

我不是雄鷹,卻渴望完美的飛翔。感恩實驗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給了我廣闊的天空和起點,讓我展翅飛翔。記得1997年7月的一天,我踏入了實驗幼兒園的大門,申園長對我們講:“我希望每一位老師成長在實驗,成功在實驗,成名也在實驗,那就需要你們多讀書,讀好書。”聽了園長的話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努力地學習着、工作着。在我的成長路上,一直有那麼一些榜樣,是園長,是同伴,引導着我,激勵着我,我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離不開她們的真情幫助。使我猶如一顆小草在幼兒園這片沃土上允吸養料,一步步成長着。

校園文化使我飛的更美

申園長將“快樂工作,幸福生活。”作為教師工作的座右銘,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真誠賞識每一位教師,通過微笑,讓彼此的心靠得更近。微笑能使陌生人感到親切,使朋友感到安慰,使親人感到愉悦,微笑是心靈相通的靈丹妙藥。於是,園長鼓勵大家一切先從學會"微笑"開始。因為微笑是愛的開端。我們要做到愛孩子、親同事就要從微笑開始。要用我們的愛,我們的微笑感動周圍的每一位朋友。其實,感動人不一定要用淚水去感染,有時候微笑也能讓人感動,把同事當成家人、把家長當成自己的朋友、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寶貝,要微笑着為他們做些什麼,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園長是這麼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經常以微笑相見,作為園長,當我取得成績時,她的微笑會讓我體驗到成功的自豪,堅定信心;當我犯錯誤時,她的微笑會讓我認真反省,主動改正。每時每刻的微笑都象小宇宙一樣給人以無窮的力量。

有一次,接待全區的教研工作,上課前我還在為自己的教學擔憂,這時,園長走過來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她的微笑,“王蕊,加油。相信你一定行”。活動中偶爾看到園長的目光,都被她那迷人的微笑所融化。此時的微笑會讓我消除緊張心理,,增強信心,感受到來自"朋友式"的愛和鼓勵。園長常對我們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裏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自主成長積極性,,其中尊重老師的個體差異,尊重不同人不同的能力優勢成為管理的主旋律,為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創造了各種機會,從而體驗成功,獲得激勵。

幼兒園處處洋溢着“辦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教師,讓讀書成為習慣”這樣的理念。申園長率先垂範,引領我在讀書學習中享受心靈的沉靜之美;給生命注入知識,生命因此而厚重;在實踐中產生思想,在體驗中生成智慧。我園連續舉辦十屆“書香校園閲讀節”活動。使我在讀書中品位書香,在閲讀中學會啟迪,在寫作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學會做人。今後我將努力通過閲讀為精神築起屏障,讓靈魂保持乾淨;讓人專心致志,寧靜透徹,因為我堅信閲讀能使人的精神領域更為寬廣,堅守住高尚。

 同伴互助使我飛的更高

同伴互助是教師間相互分享知識,提供支持的一種方法。參加工作18年來,我充分感受到同伴對自己的關愛和幫助,同時也也享受着幫助別人的快樂。剛剛畢業時,走進課堂的我,在授課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對教材內容瞭解不深入,評價幼兒不恰當,難以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等,一切都在迷茫中。但是我真得很幸運,在實驗幼兒園有幫助我共同進步的同事,有耐心細緻指導我工作的領導,依靠着大家的幫助使我逐步完善着自己的教學工作。

參加太原市“敬業杯”大賽的日子讓我記憶猶新,園長,主任一遍遍的聽課,你一言我一語,並給出針對性的建議,讓我在反思中找到了立足點。幼兒園的姐妹們如家人一般幫助我,羣策羣力,出主意想辦法,最終,我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記得參加太原市保教能手大賽時,園長,王主任不斷地鼓勵我,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王老師和程老師為給我畫需要的教具,加班加點,不計報酬,當我順利上完課時,我能感到她們內心有着與我同樣的喜悦。正是在這樣一個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中,我先後榮獲了山西省保教能手,太原市骨幹教師,杏花嶺區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自己的每一次成功,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這正體現了我園的辦園精神:健康向上、團結高效、充滿活力、追求卓越。我深知只有植根於集體的土壤裏,依靠優秀的團隊力量,才會碩果累累。

“伴”是集體的智慧,“助”是集體的精神。感恩同伴互助,使我體會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真諦,只有在集體智慧的幫助下,我才能成長地更快飛的`更高。

自我更新使我飛的更遠

從“教學型”向“教研型”轉變,我積極參與實施國家“九五”課題《幼兒創造教育》實驗,圓滿成功地將實驗成果推廣到全國各地,在開展“園本教研與教師發展” 課題研究中,取得階段性成果。幼兒園成功地接待了杏花嶺區“園本教研製度建設”公開教學觀摩,接待參觀聽課的園長和教師100餘人。承擔公開教學活動“小貓喵喵喵”,獲得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在山西省關於幼兒評價的課題實驗中,積極參與教案和教育案例的編寫。參加省立項課題<<跆拳道運動對青少年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研究>>課題成果獲一等獎,參加省立項課題<<外源風險認知對幼兒體育參與行為的影響>>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1998年至今參加園本課題《國際象棋進幼兒園課堂》的實驗,輔導多名幼兒獲得棋協大師等稱號。通過多年的實驗使我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也深刻的體會到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應該是科研型的教師。

從“灌輸型”向“創造型”轉變。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我善於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創造性地運用已知信息,提煉出具有更新價值的精華,儘可能採用孩子們易於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在活動前,能從孩子的年齡、經驗特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內容,以使教學能獲得更好的效果;在教學方式上,積極使用幼兒感興趣的多媒體進行教學,製作課件,將各科教育都滲透其中,能儘量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每一個教學活動中,在活動中注意營建一種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做課堂的主人。每一次活動,都能讓孩子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在知識的衝撞中產生新的疑惑、冒出新的想法,培養孩子好奇、好問、好探索、樂於想象與創造的可貴品質。曾榮獲山西省第六屆保教能手,山西省教學技能設計大賽二等獎,太原市敬業杯教學大賽一等獎。

從“普通型”向“專家型”轉變。在教育崗位中,我努力營造和創建學習型組織和團隊,形成和諧、互助的良好氛圍,推動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始終堅持“因為真誠,所以提醒;因為責任,所以直言”的理念,真正做到傳幫帶。作為骨幹教師,在環境佈置、教育教學、遊戲等活動中都能發揮幼兒主動性放在第一位,每學期組織的園內教學觀摩、遊戲觀摩、班級環境競賽我班都能名列前茅,給其它教師迅速轉變思想觀念起到一定帶頭示範作用。在送教下鄉和送培下鄉的活動中,起到了帶動引領作用。

在幼兒園平凡的崗位上,我深知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展示給孩子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畫出的是彩虹,奉獻的是自己。我將用更絢麗的色彩描畫出新時期幼兒教師的時代風采,來實踐我的座右銘:摯愛+奉獻+超越=生命的精彩!

集體給個人創造了遼闊的藍天,使得個人的飛翔自由而完美。未來的日子我將與幼兒園一起創造更美好更輝煌的未來。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5

前幾天,在一個指導的園所和老師們交流,其中老師們談到觀察的話題時,大都反映做觀察太難了。那麼觀察難,難在哪裏呢?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一層層的剖析才發現,原來大家普遍覺得觀察不是難在看見,而是難在看不懂。為什麼會看不懂呢?老師談出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老師們普遍認為最多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理論知識儲備不足,所以無法用足夠的理論來支撐對觀察到的孩子的言行舉止解讀和分析,更無法再進一步的進行支持策略的制定了。最後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來解決理論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我想了一下回答到:我沒有好的辦法,但我有的是笨辦法。雖然辦法比較笨,但卻很有效。

從觀察的意義來講,我們需要不斷努力的去理解幼兒為什麼會在當下的環境或情境中呈現如此的言行舉止,同時我們進行觀察的目的一定不是僅僅止於瞭解或者理解兒童,更重要的還在於我們能夠依據觀察解讀的信息給與幼兒適合的支持策略。所以看見看懂是前提,而看懂的基礎就是我們除了需要具備觀察的技術之外,還需要儲備豐富的理論觀點和知識,進而讓理論與實踐之間建立關聯。只有建立關聯,才能證明我們對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有了正確的理解,才能讓我們從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角度出發去提供適宜的環境與支持策略。

關於理論儲備,我也是在不斷的努力積累之中,而且也是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理論儲備嚴重不足。而關於方法方面,的確是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有所謂的“笨辦法”,那就是多看書,多閲讀,常想常看常用。這幾年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買書,當然買書也是有目的的進行,圍繞最近關注的焦點或熱點去尋找一些專業的書籍,而且同類書籍至少購買兩到三本。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我始終覺得我們不可以僅用唯一的一種理論來支撐我們的實踐,而是需要本着“兼聽則明”的原則,嘗試去閲讀理解不同的理論觀點,通過比較性的閲讀,我們往往會發現不同的理論之間似乎還會有些不同的觀點,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地方,於是我們不得不讓自己來做個思考或判斷“你認同誰的觀點呢?”當然,我從不用所謂的“對錯”來進行評判,而更多的是考慮適合不適合的問題,有時這些往往會讓我覺得讀書的樂趣也在於此。

除了多看多想之外,多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記得當年申報課程遊戲基地時,一位現場主持的同志説凡事我們需要“想清楚、寫清楚、説清楚、做清楚”。理論學習也是如此,很多理論觀點只有在實踐中被我們反覆的去印證、去嘗試,才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關於環境,假使我們僅僅停留在理論文字記憶的層面,而看不到現實的環境中,幼兒因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一切,或者僅僅只是看到行為,卻不能夠用我們學習記憶的理論來進行進一步的解釋或理解,那麼理論就只是理論,與現實毫無意義。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6

時間總是過得太快,轉眼間一年的新教師培訓要結束了,有不捨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感恩與感謝。感謝這一年來進修學校為我們安排的各種培訓,感謝這一年來在背後為我們付出的工作者們。這一年來我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東西,得到了成長和進步。回想起當初我們進行集中軍訓的日子,大家還是一副青澀的模樣,還對幼教行業不夠了解,如今我們已經工作了一年,真正走進了幼教行業,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每次培訓,老師們都精心組織與安排,針對我們新教師工作中面臨到的實際問題,安排了涉及到各個教學領域的講座,例如:語言、數學、科學等領域的講座,主講的老師們都是有着多年一線工作經驗的老教師,她們不僅準備了精美的PPT,還用生動親切的語言給我們講述,加上互動環節,使我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鞏固了理論知識,學習到了教學活動設計的方法和思路。

在這一年的培訓中,我們多次觀摩了各種領域的優質課,並參與其中,進行研討和評價,這對於一名新教師來説,是很難得與寶貴的經歷,它能讓我們更加直觀地瞭解到如何上好一節課,什麼樣的課才是適合幼兒園適合孩子的,這着實豐富了我們的教學經驗,也更加促進了我的成長。

在數次觀摩的活動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翠屏山幼兒園的男教師教學展示活動,讓我們充分地領略到了男教師的風采,他們身上的的活力、教學活動中的“隨意”、睿智以及和孩子們之間的親切互動都讓人記憶深刻,值得我們學習與思考。還有一次在天元城幼兒園的區骨幹教師公開課的展示活動也讓我記憶猶新。尤其是大班的一節美術課《小物件、大聯想》,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思維,運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利用生活中的小物件讓幼兒進行多角度的'聯想和想象,最終孩子們通過添畫和組合的方式,製作出了一幅幅漂亮的美術作品,讓人眼前一亮。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教態親切自然,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恰到好處,活動題材的選擇也比較新穎、富有創意,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

雖然説一年的培訓即將落下帷幕,但是我們前進的腳步不能停止。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在不斷更新,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過去,我們是領着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

當結業典禮結束後,我們也不再是新教師的身份,也不會再有這麼集中的培訓和指導,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斷學習,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標前進,最後希望大家工作和生活一切順利!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7

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説過這樣一席話:在今天中國的教室裏,坐着的是學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這種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擁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學生的軀體內卻掩藏着一個戰戰兢兢的、站着的、甚至跪着的靈魂。當時我看到這段話時,真是觸目驚心,感慨萬千:這種無視學生人格的做法該為我們拋棄了。今天,我看了《更新教育觀念報告集》,我欣喜地看到轉變教育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現代師生關係已成為各校教育改革的基礎,並且已經實施,取得了一些成功。驚喜之餘,也發現有許多觀點值得自己學習和思考。

尊重每個孩子。我們向來提倡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做一個尊敬老師的好學生。然而,現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個尊重學生的好老師。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發展中的人。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孩子的人格。很多學校都提倡教育從尊重學生開始。例如:《報告集》中濟寧市師專附小教學樓的門廳上寫着“讓小草和鮮花享有同樣的陽光”;校長室門上掛着“同學,你是學校的主人,校長隨時在等着你”;學校還讓同學們自己設計校服;讓孩子自己自主選修課程內容;等等,這些小事中都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我們相信這樣的學校一定受孩子的歡迎。因此,要記住: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

相信每個孩子。傳統師道將教育職業定位為“傳道授業解惑”。於是,學生猶如一隻開口的布袋,老師的責任便是不斷往裏邊灌裝東西,但實際情況是:儘管老師一味地往裏灌,仍有許多東西灌不進去,於是學生便成了一隻永遠立不起來的癟空袋子。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主學習的發展潛能。例如:《報告集》中提到,年僅16歲的中國科大學生趙梅生是幾乎完全靠自學考上的;有一所學校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讓圖書管理員代課,圖書管理員只能教學生一些自學的本領,結果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反而大大提高了。《報告集》中還提到山東濰坊市一所中學讓孩子自己全權承辦軍訓隊列比賽,孩子們舉辦得比老師設想得還要有創意。我們相信讓孩子“主體學習,自主發展”,這樣孩子才會終身受益。

支持每個孩子。首先,要鼓勵孩子,讓孩子體驗成功。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閃光點和特長,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報告集》中提到江陰市華士實驗學校建立了明星激勵機制,如“勞動明星”、“籃球明星”、“科技明星”,校園裏羣星璀璨,人人成功。而且堅持讓每個孩子每學期至少得到一張獎狀,3張優點卡,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特別高。並且,要支持孩子的創新。孩子們總有許多新奇的想法,有豐富的好奇心。愛迪生小時候由於好奇曾自己趴在雞蛋上孵小雞,牛頓發現蘋果掉在地上就思考:為什麼不往天上掉?也許正是這些好奇促使他們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因此,不僅要保護孩子的`創新火花,還要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解決。《報告集》中北大附中就為孩子提供了種種激發創造力的環境,他們假期作業讓孩子閲讀一本科普讀物,找出數學學習參考書中的三處非印刷性錯誤,試着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寫一篇數學小論文等。這樣的假期作業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向孩子學習。“向孩子學習”是這本《報告集》給我的觸動最大的。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師長形象。現在,教師開始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説話,成為互動的雙主體。向孩子學習就是要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甚至接受學生的批評。向孩子學習還要讓學生超越教師。要學生超越教師,就要把思考、發現、批判的權力交給孩子,給孩子一個喜新厭舊的頭腦,讓孩子上台當老師,敢和你平等對話,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觀點。教師也正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要相信自己教孩子的和孩子教你的一樣多。

冰心説:世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8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引起了幼兒教育從觀念到行為的一系列改變。“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識。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也就是新課程的總體目標,就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提升,使自己的教育行為更加完美,因此,本文從課程的內容、課程的目標、課程的組織形式及實踐過程中師幼關係等方面談談自己在新課程實踐中的體會與感悟。

隨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的頒佈和實施,掀起了課改的滾滾浪潮。原有的教育模式被打破,原有的教育觀念已顯得滯後。要求教師重新確立自己的幼兒觀、幼兒教育觀、幼兒學習觀,建立一個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已是幼教界所共同探求的熱點。

我們知道:幼兒的學習,是在與周圍環境、與人、與事件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行的,因此,在幼兒園創造一個適合幼兒學習的環境是課程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當為幼兒提供真實的、具體的以及與他們生活有關的活動材料,而且這些活動材料應當是變化的,具有挑戰性的。同時教師應當給幼兒足夠多的時間去自由擺弄、操作這些活動材料,在幼兒與各種活動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提供幼兒相互交流、溝通(包括幼兒與教師交流、溝通)的機會。

但我們現在的幼兒園,能真正提供給幼兒足夠真實、具體以及與他們生活有關活動材料的並不多。很多時候,教師只是將一些並無挑戰性的材料交給幼兒,而並不考慮這些東西是否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是否與他們的生活相關。這就造成了幼兒並不喜歡教師所提供的材料不夠豐富,以至於無法進行自發性的探索性學習,他們大多數時間只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活動。

幼兒園的課程目標應當是具有挑戰性的,同時應當讓所有的幼兒都能獲得成功。課程的設計應包括幼兒所有領域的發展,因為這些方面是以綜合形式對幼兒施加影響的,並非狹義的學科領域的學習。在以往的幼兒園的課程教學中內容只限於一些學科領域,並且這些學科領域是不相關聯的。教師注重的是某些技能的訓練,或是如何將計劃中設定的內容教給幼兒。這樣的結果,既沒有考慮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無助於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同時也忽視了幼兒在興趣上和能力上的個體差異。

幼教的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多年,儘管“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識。但我們感到這些年的改革,較多的還是停留在教學方法的'改革,缺乏對課程的整體把握和理解,因而不利於幼兒的整體發展。就此,筆者想談談學習和實踐新課程中的幾點體會和感悟:

一、課程源於生活,綜合各領域發展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幼兒園的課程應當包括幼兒所有領域的發展:健康、科學、語言、社會以及藝術,它是以幼兒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環境為內容的,以自然、綜合的方式對幼兒施加影響的。

在幼兒階段,學習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擴展和提升,它需要與周圍環境中的人、物等相互作用。對幼兒來説,學習的東西應當是對他們的生活有意義的,而能學的東西並不代表是他們一定要學的。所以,幼兒園的課程,實質上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它可以追隨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凡是幼兒需要的、感興趣的,尤其是隨時隨地在其生活、學習過程中產生和發現的,又是他們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問題,應被及時地納入到課程和活動中來。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的經驗受到了真正的重視,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的真實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幼兒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題,大多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幼兒覺得奇怪的現象,幼兒感到困惑的問題。

案例:散步回來,孩子們發現了被丟棄在幼兒園邊門口的一堆白色泡沫,按捺不住對泡沫的好奇,有的用手摸,有的用腳踢,還有的將泡沫撿了起來,但看看實在太大,無法帶走,只好戀戀不捨地去。這時,教師發現隊伍已“潰不成軍”,回頭尋找原因。當她看到吸引孩子目光的是一堆泡沫時,便思索了一下説:“你們想要就搬回教室吧。”孩子們一哄而上,有的扛,有的抬,把泡沫搬回了教室。這麼多泡沫放哪兒呢?一到教室,孩子們便發現了這個問題。有的説放貯藏室,有的説放在教室門口,還有的放在玩具櫥上。看到孩子們爭論不休,老師問:“你們覺得怎麼放既不佔地方又美觀呢?”“把它們疊起來。”“對對對,疊在門後面。”“一個個疊高,疊整齊就行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孩子們不禁為找到了好辦法興奮起來。於是,你一塊我一塊一下子就把泡沫疊到了門後。

而後的幾天,孩子們對泡沫充滿了興趣。娃娃家的小牀壞了,兩塊泡沫板一拼,成了一張小牀;幾塊泡沫板前後一接,就是一列長長的火車,還可以輕輕地坐在上面;有的孩子甚至把泡沫當成了大大的積木,搭起了房子,玩得不亦樂乎。

“有一塊泡沫被楊楊挖破了,水池裏都是泡沫屑。”絲絲急匆匆地跑來告訴老師。“哦!要他賠!”“要他把水池裏的泡沫撿乾淨。”孩子們大叫起來。老師走了過來,用探詢的目光注視着楊楊。“我覺得泡沫很輕,我想看看它會不會浮起來。”楊楊急得快要掉眼淚了。老師摸了摸楊楊的頭,説:“原來楊楊是在做實驗呢,你們想做嗎?”孩子們連連點頭。頓時,衞生間成了實驗室。“老師,泡沫比塑料積木浮得還高呢。”“噍!我的泡沫多像一隻小船。”“我的泡沫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你們有辦法讓泡沫沉下去嗎?”老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是,孩子們又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一場由泡沫引發的活動持續進行了幾周。孩子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發現:泡沫磨擦磁磚會發出吱吱的怪響聲,泡沫不會吸水……

所以,當活動的主題是幼兒所喜歡、感興趣的時候,幼兒就會調動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並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構建新的認知結構。而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二、主動探究,開展研究性學習

幼兒園的研究性學習,正是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周圍環境中的人、物、事件作深入、細緻的研究過程,它是幼兒將學習、掌握的各種技能綜合地運用到對實際問題的處理上,同時也是他們獲得更多的經驗、技能的過程。這種研究性學習與以往的“主題”活動是不同的,它突出地體現在活動中幼兒對同一現象、概念多角度的全面認識,以及對其在多種水平上不斷提升的重複認識。這種研究性學習強調幼兒的創造性活動和積極參與,強調他們的自主性學習,強調他們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某些問題,而且研究性學習還能使幼兒獲得更多新的經驗。對相當多的幼兒來説,研究性學習同時還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因而這種學習活動也越來越受到許多幼兒園的重視。

在瑞吉歐“追隨兒童”的思想影響下,我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與他們一起去研究、去探索、去解決,我相信孩子隨時隨地都能夠提出建議、問題、線索和解決途徑,同時這也能給自己啟發和幫助,走出“未知領域”。如,在“汽車”主題中,吳以錚做的汽車前後有許多許多的燈,我納悶:“怎麼這麼多燈呀?!”正想幫助他解決一下,他卻振振有詞:“老師您看,這兩個是照明燈,這是剎車燈,這是轉向燈……”我恍然大悟。的確,對於汽車知識的瞭解我遠不如孩子們。之後,我們探索着如何把燈做得凸出來一些,使燈更完美。王一丁提醒大家:“燈上還有一些花紋呢,看起來高低不平的,摸起來很光滑”。於是,我們又一起想辦法設計出有花紋且不失光滑的外表。經過大家的一番艱苦努力,一輛很帥氣的汽車大功告成了!事後我很慶幸,是“追隨兒童”思想使我的教育行為更加科學、合理,試想,如果強行或主觀上阻止吳以錚、王一丁等人自發的創造行為,豈不違背了“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的要求?

三、靈活調整,及時生成新主題

以往教師制訂課程計劃,多以學科方面的知識作為主線,很少考慮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尤其是較少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而且幼兒園的課程計劃往往是一成不變的。一個年齡班幼兒的課程計劃,除了在某些學科內容上作一些調整外,每學年的變化是不大的。因此,要使幼兒園現有的課程計劃方式有一個較大的改變,教師就必須對幼兒個體的需要、天賦和興趣進行定期觀察和評估,並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家庭、文化背景、表達方式、相互作用方式、興趣差異、能力差異等)制訂課程計劃,以使課程適合於所有幼兒。在制訂課程計劃中,要考慮動態問題,即課程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根據環境、幼兒以及幼兒所接觸到的事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

案例:在“郵遞員”主題中,小小的一張郵票引起了滔滔的極大興趣:“這上面有漢字,是中國……什麼字呀?”旁邊的陽陽、周政輝等圍上來:“這是中國人民郵政”大家通過觀察又發現了許多問題:“還有CHINA呢,這是英文中國的意思”,“呀,這兒還有更小的數字呢,你們快來看!”幾個腦袋全圍上來了,他們拿着放大鏡看:“這是什麼意思呀?”“問問老師吧”通過聽取教師的講解,他們瞭解了有關紀念郵票、特種郵票的很多知識。之後,大家興趣更濃了,又有了許多新問題:“是誰發明的郵票?郵票是誰設計的?”“我們能設計郵票嗎?”等等。接下來,幼兒合作開始了觀賞、評論、設計自己喜歡的郵票等一系列活動。

當然這並不是説,幼兒園課程計劃無一確定的要求,對於幼兒的某些領域的發展是可以作事先考慮的,如動作發展,可以按其幼兒的發展規律;數理訓練,可以按思維運算能力的發展規律進行某些活動內容的安排,但只能是根據具體年齡班的幼兒的實際情況來訂。

四、改變角色,師幼共同成長

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與幼兒如何相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因為課程目標的實現,幼兒身體、情感、社會和認知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要依賴於教師如何與幼兒相互作用。現在有些幼兒園不太注意教師與幼兒相處方式以及相處的質量,許多幼兒園在教師與幼兒如何相處方面並沒有具體的要求,因而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目標的實現,也影響了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教師與幼兒相處,我們過去習慣稱之為教育技巧,也有人稱之為教育策略,實際上教師與幼兒相處問題涉及到教育觀、兒童觀,也涉及到兒童發展觀、學習觀,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技巧或教育策略問題。實施新課程以後,我們深切地感到:在以幼兒生活為基點的幼兒園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面臨着新的定位,教師的教育技能面臨着新的挑戰,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中時時被幼兒的潛能所激動,也時時面臨着來自幼兒的新挑戰,有時甚至會感到束手無策。幼兒園課程開放性、低結構的特徵,要求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師幼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教師身上所承載的文化、經驗,不是對幼兒居高臨下的“傾瀉”,而是平等的對話;不是灌輸,而是與幼兒分享。這時教師就是一個傾聽者、觀察者,分析與迴應幼兒的疑問與需求,隨時準備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教師也可能是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啟發幼兒進行有意義的探索活動。教師還可以是一個合作者、研究者、學習者和欣賞者。讓幼兒在合作探索、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能力,獲得自信。

案例1:在認識了“蝴蝶”不久的一天,明明發現自然角的蠶繭邊有一隻黃色的“蛾”,他興奮地召集大家:“看蠶寶寶變蝴蝶了!”“不對,那是“蛾!”“老師説,蝴蝶是蛹變出來的!蠶繭裏本來有一個蛹,現在沒有了,所以是蝴蝶!”“我爸爸説,蠶寶寶變的不是蝴蝶,它叫蛾!”“蝴蝶就是蛾!問老師去。”説實在,我對此也並不瞭解,“還是查資料吧!”於是關於蝶與蛾的主題又產生了。之後的幾天,孩子們把收集來的資料、圖片一一陳列在黑板上,通過外形、活動方式等的觀察、比較,分析,幼兒很快能説出蝶與蛾的區別。我也知道了:蛾比蝶的身體要肥大;蛾與蝶休息時翅膀位置不同、活動時間也有差異等不少知識。以往在畫蝴蝶的時候,許多孩子總畫不好,要麼翅膀上的花紋不對稱,要麼,身體畫得過大,經過這次活動後,我注意提醒孩子們比較蝶與蛾的不同,結果孩子們都畫得不錯,外形把握得較準。

案例2:在實施“汽車”這一主題方案中,孩子們通過參觀汽車、尋找圖片、閲覽參考書等方式對汽車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後,根據主題網絡和自己的興趣,開始畫、剪、貼、製作不同的汽車。建築區的幼兒把立交橋搭得氣派、逼真又富有創造性,眼看要給本次活動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可新問題又來了,周易説:“我的汽車沒油了,加油站在哪兒呀?”我拿來一排圓桶狀的積木,“用這個當油罐吧!”李則奇見了立即動手搭建另一個。李晴提出要建收費站,洵洵則要建一個環保局,是查汽車尾氣的。一個個的問題被提出來,幼兒圍繞問題分頭用積木,紙盒、吸管、飲料筒等進行着創造性勞動。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幼兒之間的交往互動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建築效果不斷趨於完善。看到自己參與探索和解決後的成果如此完美,得到大家的認可,建築區的幼兒自然萌發出自信,充分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

我不得不折服於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正是新課程給了他們這樣一個空間,讓幼兒能自主地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使幼兒養成了自覺有效地處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給了教師一個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與反思的機會,只有不斷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9

清代教育家顏元説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通過中班孩子們的吃飯表現,我更是感受到了這句話的魅力。

每天吃飯總有一個讓我很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大米粒一定要掉在地上,而且被踩的很粘,很難處理。每天吃米飯的時候,我的眼睛都要睜得大大的,可是儘管如此,浩浩、成成和晨晨還是會給我弄得滿地都是。為此,每次放學前小結講話我都要嚴重批評今天吃飯髒髒的小朋友,全班點名,以引起他們的重視!可是效果非常差,他們的吃飯問題還是老樣子,沒有絲毫的進步。

一天午飯,我坐在浩浩旁邊,像往常一樣盯着他吃飯,他的米飯又“吃”到了地上,他便有意識的撿了起來,把它扔到不用的飯格里。我隨口就進行了表揚:“你看,浩浩小朋友現在吃飯很有進步,掉出來的米粒也能趕緊撿起來,不讓米粒粘在地上,非常好呀,這就是他今天進步的`地方,老師表揚!”浩浩眨眨眼睛,很開心,也很意外,他好像也沒想到老師會表揚他。

接下來,他吃起飯來更認真了,邊吃還邊看着盤子外面有沒有掉米粒。他的動作讓我忍俊不禁,我隨口的表揚居然讓他如此認真,引起了他如此的重視!直到吃飯結束他都做的很棒,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教師的表揚魅力居然如此之大,原來,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做的更好一點,只是看他是否有這個積極性。教師的對兒童堅持正面教育和誘導,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的教導方法,就是推動他積極性最好的方法。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鍾愛受到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的鼓勵才能獲得自信、勇氣和上進心,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更好的運用這一方法,多多鼓勵孩子,使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10

孩子的成長成功離不開系統的學習教育,而系統的學習教育是從幼兒園開始的,幼兒園是孩子進入正規化學習教育的開始,對孩子的成長乃至今後的成功關係極大!為什麼中國自古就有“三歲看到老”的説法呢!

該給孩子選擇哪一類的幼兒園,年青的家長沒經歷過,他們對選擇哪一類的幼兒園心中沒底,往花了錢,花了精力,卻達不到預想的效果,他們感到十分困惑?那如何挑選好一所符合自己孩子成長教育的合適的幼兒園呢?

現在幼兒園的種類繁多,有普通幼兒園,實驗幼兒園,雙語幼兒園,體育幼兒園,藝術幼兒園,林林種種,數不勝數。如此眾多的選擇,我們家長該如從下手,如何選擇呢?

就目前社會而言,家長們對孩子幼兒園的選擇各有認識和側重不同。一般來講有幾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年青父母,喜歡把孩子送到實驗幼兒園上,他們認為實驗幼兒園辦學時間比較長,老師相對年齡大一些,有教學經驗,老師普遍有愛心,孩子進去放心!而新興一類的年青白領們大多為孩子選擇有特色的雙語幼兒園上。因為他們接觸新信息多,接受新事物快,他們更喜歡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舒適的教育環境,能嘗試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學習方法!還有的年青家長們則根據自己孩子的喜好特點,選擇藝術體育類的幼兒園上!而大部分大多數的家長還是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就近為孩子選擇一所相對滿意的幼兒園,來完成孩子這必須經過的教育時段!

現在的家庭中父母們都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孩子的早期的教育。其實孩子幼兒園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它是孩子走向系統正規化教育的開始,它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他的教育核心是引導孩子從簡單的言行舉止,談吐禮儀,行為規範,給孩子最初的文明教育。它教育的獨特方式是結合孩子年齡小的特點,採取以玩為主,在寓教寓樂中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獲取知識,吸收養分,為日後的成長髮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為孩子選擇一所優質的適合孩子成長的.幼兒園是太重要了!

其實在為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關鍵在於家長要充分地考慮認清自己的現實狀況:您對孩子的發展方向和要求是什麼?您孩子目前有何興趣特長愛好?您現在家庭的經濟來源和收入支配能力?您要分析考慮周全後再作選擇決定,否則中途再給孩子轉學,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一般來講,孩子幼兒園從小班到大班畢業進入國小的階段,是不宜變動為好,因為孩子小,適應能力弱而依賴性比較強,每個幼兒園都有它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它的特殊性和延續性。

無論家長們將為自己孩子選擇什麼類型的幼兒園,首先還是要關注和必須考慮的是:孩子上的幼兒園地點離家是否近,是否方便接送;在物質環境方面,要注意教室是否寬敞明亮,孩子活動遊戲的場地是否設置合理,活動室的教具玩具是否豐富,食堂每天安排的食譜是否營養得當;此外最核心的是要事先和老師交談,從中瞭解老師們的態度是否和藹可親,能否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和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度!另外在選擇幼兒園時,家長們不礙帶上自己的孩子去不同類型的幼兒園,實地看看考察一下,以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所在,最終結合自家的經濟實力為孩子選擇確定幼兒園。如果孩子學了一個階段不適應,中途放棄再轉學,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心裏影響的。

年青的家長,你考慮好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所合適的幼兒園嗎?你準備好了嗎?願你們能為自己的愛子愛女們選擇一所心儀的幼兒園,為孩子的入學教育邁好成功的第一步!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11

《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大部分的內容源自於幼兒教師、父母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提問或討論中涉及到的特別體驗的問題,思想和意見的交流與辯論,或許是自己接觸了幼教的實踐和理論,對幼教本來就有所感觸,所以在讀麗蓮.凱茲博士所提出的議題與例子時,心裏常常有觸動、有檢討、有反思、有爭辯,在經歷了這個檢討、思辯的自我澄清過程之後,卻是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

首先,充滿獨到而精闢的觀點和見解。

在書中,麗蓮.凱茲博士深刻地闡述了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等的觀點和思想,充滿了關於幼兒教育與教師成長的專業智慧,以及她對於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理論和時間的深入把握。

1、關於兒童發展的精闢論述

麗蓮.凱茲博士對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等多方面都進行了精闢而獨到的闡述和分析,而這種分析的一個前提和基礎,就在於她對兒童的深入思考,我們發現他的每一個觀點都是從兒童發展着眼,從兒童發展的需要和兒童發展的規律出發,探討其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和看法,在多年對兒童發展的深入研究下,麗蓮.凱茲博士探討了幼兒發展的需求、幼兒發展的原則、幼兒發展的目標及對幼兒發展的評價等諸多問題,她結合了教育實踐中存在的與兒童發展需要不符的現象和教師認識上的誤區、操作上的偏差,對兒童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2、關於適宜性幼兒教育的獨特觀點

麗蓮.凱茲博士對適宜性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原則和方法以及托幼機構的評價問題等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她強調為了幼兒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適宜性的幼兒教育目標就不僅應重視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更應注意對幼兒社會性交往、情感態度、行為和性向的形成,她強調幼兒教育目標的教育性,教育內容、原則和方法的`適宜性。

3、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刻闡釋

麗蓮.凱茲博士圍繞教師的角色、專業教育者與非專職教育者、教師的行為以及教師的成長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了闡釋,她指出教師將自己的愛給予全體兒童而非個別幼兒,並保證他們享有同等性質的教育機會。在與幼兒交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處理好情感和理智的關係,和幼兒保持適度的疏離,以客觀、中性地觀察分析幼兒,並給予幼兒適宜的發展空間。

其次,隨處可見基於實踐的理論闡述和基於理論的實踐反思。

麗蓮.凱茲博士將理論闡述與實踐分析有效地合而為一,將幼教實踐中有爭議和感到困惑的問題,依據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客觀深入的的闡述和分析。

再次,滲透着對幼教問題的理性審視與對幼兒發展和幼教事業高度關注的氣質和精神。

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無論談理論還是説實踐,自己都缺乏一種反思、審視、辨證和理性,更沒有值得借鑑的教育策略建議與教育智慧而言,更談不上教育的學術氣質和精神。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合格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12

曾經以為,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是比較輕鬆的。可是真正走上幼兒園教師崗位時才發現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輕鬆。記得剛開學的時候,孩子們的哭聲總是不絕於耳,這是我第一次面對新來的寶寶,面對他們的哭鬧、不安、焦躁,我有過安撫、引導也有過束手無措。但是經過幾個月的情感培養,我漸漸地學會用心去聆聽他們,愛他們,照料他們。

有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也是每個孩子最起碼的心理需求,教師的關愛對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關愛孩子是每一個幼兒園教師必須具備的。

經過幾個月的教學摸索與孩子的交往以及培養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使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絕不亞於孩子任何一個教學階段。幼教基礎打得好,將對孩子以後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也不為過。因此,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將自己最好的狀態呈現在教學過程中。

作為幼兒園教師並且是小班的教師,我覺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調整好心態,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小班的.孩子還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時刻都需要教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作為老師是絕對不能視而不見的,這並且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這階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遇上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師要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好問題,不能冷落了某個孩子,要把温暖送給每一位孩子。對於剛入園愛哭愛鬧的孩子,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們交流,多帶他們熟悉環境和周圍的小朋友。還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先和他們交上朋友,讓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開心,這樣,他們會很快適應的。哭鬧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安定下來,再慢慢地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

我想,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要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謙虛謹慎,耐心細緻,努力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細心地照顧,讓每位孩子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的成長。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13

人們都説,課改在給學校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教師的專業成長帶來挑戰。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層教師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新課程需要教師在實踐反思、師幼互動、課程開發和課程實施等方面開展創新實踐。因此,注重園本教研,幫助教師提高實踐能力、成為研究型教師,正得到越來越多同行的認可。但是,要讓教師成為主動而快樂的實踐研究者,幼兒園管理者——園長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許多研究表明:幼兒心智發展與生活和學習環境有密切的關係,而成人作為成熟的個體,雖然其思維、情緒內隱了許多,但“環境”對其主動性的激發仍然至關重要,所以,創設和諧的支持性環境,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必備條件。

近年來,我們從關注教師需要出發,立足園本,努力創設教研“大家庭”,與教師一起經歷了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無意識”到“有意識—有目標—有價值”的轉變,實現了教師的主動發展。對此,我們的體會是:

一、管理以“相互理解”為前提

幼兒教師是一個情感豐富、細膩的獨特羣體,與物質環境相比較,他們更注重精神需求。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師幼關係融洽的班級中,教師和孩子相互“寵愛”;在團隊氛圍好的幼兒園中,園長和教師相互“寵愛”。其實,這裏的“寵愛”更確切地説是一種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圍。我們認為,管理要以“相互理解”為前提。我們的做法有:

(一)變“監督”為“調研”

很少有人能在別人的“監督”下自在地工作,鑑於此,我們把幼兒園管理的目標重新定位為:通過“調研”,實現“服務”“保障”和“督促”。所謂“調研”,是指要及時調查、瞭解幼兒園日常保教工作運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強調“服務”是為了幫助和鼓勵教師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工作效益;“保障”是指要確保人員及其他資源的合理分配,保障幼兒的`安全和健康:“督促”則要求全體保教人員全身心投入工作,為幼兒和家長提供優質教育服務。為此,我們在“園務日誌”中增設了“來自教職工的信息”“來自家長的信息”“每日問題與對策”等內容,從而體現以上管理思想。

(二)變“難題”為“議題”

課改之初,一些教師由於遭遇許多操作上的難題而變得焦慮萬分,對此,管理者主動向教師呈現存在的問題,並有意識地在教師中徵集問題及其解決策略,組織教師共同商議,發揮教師的羣體智慧,將“難題”變“議題”。如由於課改強調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記錄、對教學行為的反思和調整、對各種教育資源的利用等,教師們普遍感到案頭工作增多。於是,針對實際情況,我們一方面簡化教師的案頭工作,另一方面引導教師從幼兒成長、家長要求、課改需要的角度出發去思考這個問題,教師感到了案頭工作的重要性。

(三)變“評比”為“分享”

提到評比,教師們大多覺得緊張和害怕。為了消除教師的不良心態,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最大的發揮,我們弱化了原有“評比”中的評價、競爭態勢,變“評比”為“分享”,變“個別化展示”為“集體性嘗試”,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實踐。如原來的創設環境評比要打分,教師在緊張之餘大多關注自己的分數和等級,偏離了環境創設評比的初衷。後來,我們把創設環境的評比變為鼓勵分享,即鼓勵教師相互觀摩其他班級的環境,並圍繞“您最欣賞的版面及理由”“您最欣賞的區角材料及理由”“您最欣賞的呈現方式”等問題開展交流活動,得到教師的歡迎。

二、管理要“有詳有略”

幼兒園管理的目的是要發揮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提倡管理要“有詳有略”,也就是把幼兒園管理中“管”的成分“粗略化”,而把對教師的支持和引領“細緻化”。

(一)還教研組專業研究的自主權

我們結合本園實際,在健全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給予教研組充分的自主管理權利。具體表現為:

(1)研究主題、研究方式由教研組內部商定;

(2)教師可向組長或園長“預約聽課”;

(3)教研組協商決定研究課的時間、內容和執教者,通報園行政:

(4)教師要調課或代課,由教研組長負責協調;

(5)教研組有一定的經費支配權,用於添置書籍等;

(6)各教研組資源共享;

(7)教研組可商議並決定對某些教學制度的改革等。

(二)善於迴應和互動

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善於迴應幼兒,隨時隨地與幼兒建立互動。幼兒園管理者也應注意在幼兒園管理的每個環節上做到及時地迴應和互動。教師重視幼兒園的每一項變革,我們就要重視教師向幼兒園提出的每一個建議、重視教師獲得的每一項經驗,並給予教師不僅僅停留在理念層面上的專業引領,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

當然,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和諧的支持性環境作為前提和保障,需要教師的自信、自覺作為動力。管理者並非無所不能,而當我們坦誠地與教師一起面對問題和困惑時,教師羣體才會變得無比智慧和強大。

與幼兒成長教師心得14

1.營造良好的園所文化氛圍

良好的園所文化環境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土壤,如果幼兒園中沒有一個大家共同追求的方向和目標,沒有大家認同的價值觀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際關係及行為規範,教師是很難獲得真正的專業發展的。因此,創造一個“尊重、合作、創新、發展”為基調的工作環境。提供一個“團結、和諧、愉快、進取”的學習氛圍,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和文化活動,把文化建設的精髓融入到工作中、活動中,讓教師在其中不斷地學習、思考和提升,形成學習的慾望和習慣。有了這樣的內驅力,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2.建立共同的願景

鼓勵教師在建立個人願景的基礎上共同制定出幼兒園的發展目標,以“一切為兒童的發展”為奮鬥目標,並共同朝着這個目標而努力,把個人榮譽建立在幼兒園發展基礎上,使他們對幼兒園有歸屬感,具有“園興我榮”的強烈責任感,改變教師原來那種“打工者”的心態,同時使教師意識到自己不僅是一個教育者,而且也是一個受教育者,幼兒園是促進個人成長的良好場所,因而在各種社會活動中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以大局為重,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讓教師以幼兒園為榮,以集體為榮,並努力地去為集體爭取各種榮譽,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宣傳和演出。

優化園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已成為推進幼教課程改革的核心因素。在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凸顯“以人為本、以園為本”的園本培訓模式,以此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

1.培訓內容由“單一”轉變為“豐富”,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發展水平。“為了豐富教師內涵,增強教師的文化底藴,我園倡導“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的理念,鼓勵教師們勤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尋找樂趣,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幼兒園為教師們購買《給幼兒教師的101條建議》《跳出傳統思維的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聚焦幼兒園教育教學:反思與評價》《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小區域大學問》等大量專業或非專業的書籍,並以“集中閲讀”“好書分享”“美文推薦”等多種方式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還定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説體會、談感想,使教師們既開闊了視野又獲得了專業的提升。

2.分層培訓——滿足不同教師的發展需求。我園教師存在着個性、年齡、經驗、專業技能等多方面的差異,因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有不同的發展需求。作為管理者就應該像教師對待幼兒一樣,要善於觀察、瞭解、研究每一位教師的實際經驗水平,滿足他們的需要。我們認為,只有積極創造條件,滿足教師不同層次的需要,並逐步向高層次需要引導,才能引發教師持續學習、不斷向上的動力。因此,在園本培訓中以“分層培訓、分類發展”的模式調動全園教師自主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不同層次教師的專業發展。

(1)新教師培訓重點——新教師上崗初期進行全方位人職培訓,針對新教師在“幼兒常規培養”“半日活動組織”“家長工作技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別以“師徒結對式”的跟班指導、“專題講座”“結對沙龍”等多種方式開展系列培訓。內容涉及:建立融洽的班級氛圍,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創設和維護有序有趣的日常環境,幼兒日常安全,與家長的有效溝通,生活、學習、遊戲、運動等各類活動的有序開展。

(2)骨幹教師培訓重點——重積澱與發展骨幹教師擁有自身的專業優勢和特長,通過“骨幹教師例會”“教學展示課”“經驗交流”等方式開展培訓活動。內容涉及:教育活動中良好環境的創設、教育活動中的整合與滲透、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反思、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體現、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與教育的個別化、與家長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的策略與方法。同時,幼兒園積極為骨幹教師提供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使他們的專業能力得到新的提升。

(3)名優教師培訓重點——對於名優教師,則通過“名優教師沙龍”“專題交流”“案例研討”“專家對話”等方式開展培訓活動。重點偏向於教師個性的張揚和展示,深挖自身的亮點與特色,在自身擅長的專業科目內形成教學風格,並通過與專家、名師的對話交流,在專業領域內有所建樹。

多樣化的培訓方式讓培訓更具實效性。如“專題講座式”“實踐反思式”“參與學習式”等既能提高教師參培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多樣化學習策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專家指導

在專家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通過理論指導、專業引領提高教師獨立教學、獨立研究、獨立思考的能力。從本學期開始,我園聘請學前教育專家周平博士為我園指導專家,每週兩天跟班指導,並定期為教師開展講座,解決教師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合作探討

業務研討交流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也為教師主動參與開闢一個輕鬆自由、無拘無束的平台。我們改變了傳統的我看你做,我説你改,我評你聽的單項指導方式,鼓勵一線教師積極參與,把話語權還給普通教師,以教師為主體,從教師的實際教育情境入手,採用多種方式,引領教師反思教學實踐。利用教研組活動,組織教師討論,讓教師各自對問題發表見解,提出解決方案和策略,對於還存在困惑的問題,再根據大家的提議在實踐中嘗試運用,在集體反思中凝練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每個教研小組都要開展一課多研活動,每課題組每週研討設計一個精品教案,要求目標定位適合,提問設計合理有效,環節設計指向目標。實施活動後對活動情況進行研討、反思、整理。在合作探討過程中鼓勵教師“人人發言”,圍繞主題提出對教學活動的個性化意見。教師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使自己成為探討者與研究者,每一位教師都將研討中的收穫在之後的工作中進行實踐,真正達到了不斷反思、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如此循環往復,有力地推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以案例促思考

案例是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實例,我們以典型的某一教學內容的真正案例為載體,教師通過自覺的反思、感悟、內化,在分析、比較、探討中取長補短,從中提出一種或幾種可行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4.以評價促提升

我們的評價側重於從教師全面成長的角度出發,並鼓勵和提倡教師進行自我批評和進行團隊之間的互評,形成自我成長和團隊成長的內在力量,有效地幫助和敦促教師激勵自己的思考歷程,促進教師在反思中改進教育行為,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教育責任。

幼兒的快樂來自於每一名教育者的陽光心態與幸福體驗,而教師的幸福則源於管理者為教師搭建通向幸福的階梯,只有讓教師在專業上得到發展,才能切實提升幼兒園的辦園內涵,才能讓教師得到真正的、持久的那份從容與自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