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備課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2.38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備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1

寫教案大多數的時候是我十分苦惱的事,我一直以為,備課一定是要有效和愉快的,按職業教師的要求應該是這樣的。

備課的常規結構和要求常常讓我無法順利地寫下去,因為我的學生們在課堂裏的變化是我很難預料的,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教學的特點,也是很難適合那樣的結構的,我們一直沒有合適的規範的教材,教案的撰寫常常依據的是個人教學經驗裏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進度,這讓我在教學中更適合“隨機應變”的教學方法,以至於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教學習慣,影響了教案的撰寫習慣,按照教案的基本規範(它比較適合於有章節的教材的教學處理),每一次的教案都要註明課題、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和教學過程,首先,對於“過程”的處理,我的教學實際經驗是要面對學生而在實際的教學裏產生的,預先的設計大多的時候是要改變的,我只能預計我要涉及的教學要點——根據學生目前的學習進度和訓練狀態而產生,這些要點基本上就是教學內容,再者,由於我涉及的專業的特色,在一個大的教學階段裏我是需要幾個知識和技能的講解交流的過程,但在實施這些目標時,涉及的教學內容就是這些知識和技能,只是深化和“層層剝筍”地實現認識的昇華和技能目標的達成,而這一切都主要是圍繞着技能水平的提高為主要目的的,我要做的大多是糾正和不斷地引導學生,以實現階段初設定的目標,這似乎至少在一個階段裏無法在教案裏書寫新的教學內容的,於是寫教案成了一個麻煩!

剛剛過去的中期教案檢查,我無法交教案,因為我在電子文檔裏試圖寫而寫得很零亂,惶恐裏我打開了去年開了個頭的一篇色彩教學教材的文件看,然後我想起給兒子買的幾本叫《可怕的科學》的叢書,想到了我們的學生其實是很適合書本里特有的詼諧的交流方法,於是開始修改這篇剛開了頭的文件,我徹底地改變了這篇文字,在一天裏面我完成了4000字的五個教學小節的內容,當然,我依然無法解決在適合我的教學“切塊”(我的九節專業課在一週裏被組織成三個塊面)裏的教案和教學時段的聯繫的方法,因為我不能把講解和訓練生硬地分割開來,許多的知識與技能的講解教學是要在訓練裏進行的,而訓練又是“隨機應變”的。不過我意外地發現新的教學計劃的撰寫是快樂的!我想,如果你十多年都覺得寫那樣的教案是痛苦的,而現在你發現新的寫教案的方法是令你愉快的,那麼這麼寫一定是有道理的。再説,如果你自己寫教案都覺得是煩惱的,那麼學生也一定會覺得你的課是令人煩惱的。

我們現在提倡教學要鼓舞學生喜歡學習,要調動學生能夠學習,所以,我們現在必須把教學設計得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可是,去看看我們的教案,大多是嚴肅的,是枯燥的,是教師的思維的。

如果我設計的教案是圍繞着“教材”的,是圍繞着“教師”的,那麼它一般是不適合學生的。現在的中學生活躍、自我意識強、天真、不容易持續、不適合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對“權威”反感,他們喜歡否定、喜歡懷疑、喜歡簡單,他們喜歡卡通式的交流、喜歡刺激......

我考慮設計教學應該圍繞學生的這些特點,從這些特點出發,把學生引入嚴肅的知識和深刻,這應該是目前我的教學設計的方向。

所以我設計了下面這樣的幾個小節的教學計劃。

今天,我將進行操作訓練課,我會在課堂裏思考該如何按這樣的思路設計訓練課的教學設計——我不知道我這樣寫算不算教案,但我覺得這不重要,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準備才是重要的,至少我可以把這門課的教材按內容小節地寫作下去,如果有了這樣的教材,那麼,如果一定要一種規範統一的教案,也將是比現在容易的了。

我想我會繼續寫下去,讓備課和教學成為愉快。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2

巧設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給課堂增添了趣味性,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實現了教學目標的手段。

今天在看新課程視頻時,專家講到吳正憲老師在《商不變的規律》時,引發了這樣的故事情景,小猴子分桃子:3只猴子分 6 個桃子,小猴子們一聽不高興了説:“太少了。”;於是媽媽説 30 個桃子分給 15 只猴子吧;小猴子們還是不高興地説:“還少了點。”媽媽又説道:“600 個桃子分給 300 只猴子吧!”小猴子們聽後高興的説:“太好了。”媽媽聽了也笑了,吳老師趕緊給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學們,誰是聰明的一笑呢?”

雖然這只是專家在敍述,可我聽後感觸頗深,首先想:

“課堂上為什麼我沒有提出學生這樣感興趣的話題呢如果我也能巧設問題,我的學生一定能夠積極地去思考,他們的思維也能得到相應的拓展。”再者想:“精心設計一個小小的懸念,為本節課內容塗上一層神奇的面紗,可以使學生去思考、去研究,為探究埋下了伏筆,為合作搭建一個良好的平台。”在平時的教學中,説探究、合作只是作表面文章,很少有實效地應用在課堂上,現在這一情景的出現使我豁然開朗。

在備課中就要備學生、備教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年齡愛好設計問題,教師還要不失時機地根據學生的提問和質疑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按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不能夠以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為目的。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3

今天,在申主任的帶領下,我們四個新語文老師,進行了集體備課,通過這次集體備課,我體會到的是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性,然後在交流與探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比如自己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有自己在講課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還有就是在講這節課之前,通過大家的探討,可以細化與補充自己將要遇到的問題。對於教材的把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果想要講出來一節有質量的課,前期對於教材的把握就要更透徹,做到教材在心中,才能講出來一些超出教材的知識。

當然,對於我這樣的新教師,要做到這一點,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自己對教材掌握得不夠透徹,也是會影響到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在講課過程中,有時候學生對自己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從學生身上得到一些啟發,在今天自己的課堂上面,借鑑到了許多來自於別的課堂上的寶貴的經驗,相比起來之前的課堂覺着效果好一些。

希望自己相信自己,不再用否定的眼光看待自己,也希望自己每天都是進步的,哪怕是一點一點的積累,我也會覺着每天的努力不是白費的。也可能自己的努力在別人的眼中不值一提,但我還想保持自己上學時候的風格,做好自己,對自己周圍的事情還有幫助自己的人都懷着一顆感恩之心。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4

回想初進實小的那段日子,有很多的困惑與擔憂,這課究竟怎麼備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呢?剛開始的我,所謂的備課,只能是效仿參考教案,適當的進行修改,很少有自己的想法。遇到練習課和複習課時又犯難,總是一片茫然,隨着這段時間的不斷學習與導師團的引導與幫助,發現備課也沒那麼難,沒那麼怕。現在,我的備課基本上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是熟悉教學內容,把相關課時的整個單元教材內容先理一遍,包括教科書以及教參,對本單元的內容有個初步的瞭解。然後是將與這一課時相關的所有作業做一遍。因為,對新教師而言,對教材的把握與感知還不夠,通過一些相關的習題,能從中更明確的瞭解本課時的重難點與相關知識點,以及哪些類型的題目學生不太容易掌握,從而在教學中可以安排相關的練習與講解。

其次是明確教學目標,有了第一步的鋪墊,對相關教學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自己先試着確定教學目標,自己所確定的這個教學目標不一定是很規範的,一定要寫出三維目標,我基本上只是確定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哪個知識點,難點是什麼?然後拿出教參進行比較,並做適當的修改,通過這樣一個環節,可以説對一堂課的教學有了初步的定位。

第三,是研究各個教學環節。對青年教師是要求提前一週備課,促使我們提前去了解相關內容。但説實話,這一週的備課內容不可能每個教案都花很大心思去設計,大部分是藉助教參或網上的教案,但這樣的教案有些時候可能是不適合的,而且也沒有學生的反饋,比如:學生的錯誤資源或是學生的接受程度等等。所以,我在一週的備課內容中開始的一兩個教案是根據前面的教學情況花了一些時間去設計的,基本上在上課之前不需有什麼改動。而剩下的一些教案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改。如:五年級上冊《因數和倍數》這一教學內容有兩個例題,數學一般情況下是一個例題配一個做一做,安排一個課時。所以在最先備課的時候對這個教學內容安排了兩個課時,教參上也是如此。但是配套的課堂作業確只有一篇。而且總感覺安排兩個課時太寬裕,於是在上課前又詢問了師傅,師傅説,因數和倍數這一內容對學生來説比較容易接受,例1和例2可以合併為一個課時。改了之後發現效果不錯,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使課堂變得更緊湊,而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錯。再如:根據學生作業的反饋,有時需要增加一堂練習課,針對學生錯的比較多的知識點安排一節課進行講解、鞏固,這樣的教案在提前一週的備課中肯定是想不到的。當然有時只需要改動幾個環節,如根據學生課前反饋,有些簡單的環節可以刪除,難的知識點可以再增加幾題練習。還可以將學生的一些錯誤資源作為課的引入部分等等。修改之後不僅對各個教學環節有了進一步的熟悉而且使每堂課更具有針對性,更多的是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實際為基點。

最後備完每節課後要留有空間寫教學反思。一節課下來肯定有覺得不滿意的地方或是特別順的環節,不滿意的地方可以進行適當的修改,好的地方也可以記錄下來。其實,自己在這一環節做的也不夠到位,反思不是很及時,有待進一步改進。備課上課之後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師的成長是很重要的一環,是備課的繼續。特別對一名新教師而言,進行反思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備好課的最終目的是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紮實,更有針對性,一切以學生為根本,讓學生學的更輕鬆、更有效。這就需要我們多花些時間在備課上,課備好了也就是基礎打好了,才能胸有成竹的走進課堂。以上是我的備課心得,欠缺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5

本學期在趙繼峯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展了單元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能夠集思廣益,做到教學資源共享、教學智慧共享、教學方法共享,促進教師間的溝通、交流、合作和團隊作用的發揮。

集體備課是針對個人獨立備課這一形式而言的。集體備課的目的是在教師集中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揮教師個人潛能,使課堂教學能夠更有效地進行。

單元集體備課一般按教學計劃提前一週準備出下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單元備課時,主備人要進行單元教材分析(包括單元教材編排意圖、特點、訓練重點等),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提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指出易錯易混點,教學時要注意的問題,同時提出疑點、困惑及教學時間安排,其他教師進行補充,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共同解決問題。讓老師們在新課教授之前,對本單元教材有個總體把握,對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有個明確的定位,形成授課的思路。

集體備課的優點是:可以引發所有參加集體備課教師的集體的智慧,可以取長補短,得到理性的昇華,更好地指導實踐。老師作為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有不同的表達習慣,知識面廣,信息量多。集體交流,集體討論,真正實行資源共享,從而達到了提高了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集體備課給我的感觸很深,我從中收穫頗多,集體備課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通過交流,瞭解他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有利於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6

在一段的實際教學生活後,備這一環節讓我頗有感觸。

作為一名教師,要上好一堂,教案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這一過程稱之為備。備包括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教學過程等,但因為一些日常瑣碎的事情佔據了教師大部分時間,實際上的備就等同於寫教案了。教師平時在學校上、改作業、參與一些活動等等,已佔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思考的時間少之又少,然而為了應付學校或上級的檢查,教師按固定的格式填寫好教案本上的內容,工整的書寫上去,這樣教師們大部分的時間用於了“書寫教案”,然而這樣精工細寫的教案等檢查後便放進了抽屜,上前教師還得重新備,這樣的備造成了備與上的分離現象,這樣備便成了一種擺設,這樣的備是事倍功半的。

一節是否有效果,不只在於學生方面,老師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然後備好一節,上前的教具學具的準備,對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的時候,老師良好的教學素質,對堂的掌握,教學中練習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有沒有考慮到面向全體學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練習都有明確的目標,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最終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所以,我覺得備這一個環節,是上有效的前提。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但並不意味着不需要備。相反,有效的教學對備的要求是很高的。備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

關注學生的差異和為每個學生提供積極活動的條,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交流活動提供條,能促使堂變成活躍、有趣,有效的堂。這就需要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改變傳統的備模式,讓備真正服務於堂教學。

所以教師一定要認真鑽研教材,為備打好基礎。每一位教師都要認真去讀、去感悟、去領會教材,瞭解教材的精神和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線索,分析教材所體現的思想、方法,這樣才能體會教材藴含的教學理念,備出高質量的教案。而不只是表面上去,分裂的去備。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7

“有備而來,胸有成竹”我很喜歡這樣經典的話語。

今天上午在海口市第十一國小多功能室聽了陳文華老師《淺談教師備課》的專題講座。使我受益匪淺,也學習到很多。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不能不知道如何備課,不能不研究備課藝術。在備課上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中就有一分的收穫。教師要摸清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習慣,吃透教材,還要考慮教學目的、原則和方法,只有備好課,才能安排好教學環節,在有限的時間裏,始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要隨時隨地翻閲教材,要體會有關章節的精神實質,把它變成自己的教學思路靈活應運,確定教學目的。

備課應包括以下幾點: 1、備課標。課標是非編寫教科書和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尺。 2、備教材。教材,包括教科書、參考資料、媒體教材等,它是教學大綱的充實和展開,它反映了教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把學科的整體和各部分的教學目的反映得更加清晰。 3、備教參。“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有一桶水”。要廣泛閲讀有關教學參考資料,開拓知識領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科學成就。教師知識豐富了,方能得心應手,講解自如。 4、備學生。在重視研究教材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的瞭解、分析和研究,這是教學取得的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備課的重要內容。 5、備方法。就是在解決“教什麼”的基礎上,落實“怎麼教”,即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進行教法的設計、選定和加工。

雖説備課是艱苦的勞動過程,但其中也充滿着藝術樂趣。當我在這項勞動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時,就會得到收益獲得成功、感到欣慰、樂趣無窮。因而,作為一名教師不能不知道如何備課。談到備課,有人説它不重要,我認為是不正確的。因為,備課是上課的準備,是上課思路的演習。備課,是教師創造性的勞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鑽研新課程標準及教材,要查閲資料、要確定教學目的、要選擇適當的課堂教學類型。要考慮教學方法。要設計編寫教案,還要借鑑相鄰、相關學科的教學經驗,更要研究國家教育的全局形勢……可以説,教師課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課下的精心準備為代價的。備課是否能達到教學中教師所期盼達到的目的。這就要看教師是否做到了有的放矢。即:是否做到了對學生的思想情況、年齡特點、綜合素質、能力水平、班風紀律等情況瞭如指掌。是否有針對性地採取了相應而適當的措施。所以説,備課不能脱離學生的實際,不能離開了解學生這個重要基礎。一節課要備的適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才行。只有這樣,上課才具備了它前提的條件。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8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改變的是備課的模式化,只備“課”不備“人”,只備“形”不備“神”,只備結果,不備過程,教師的備課充其量只是教師的“備忘錄”。因此,必須改變傳統備課中的大而全,為新課程理念中的備課少而精。當前,按照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必須衝破傳統的備課形式,要以嶄新的教學設計代替傳統的教案。樹立正確的備課指導思想,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價值取向和以課改新理念為出發點的備課觀。這就要求我們把關注點移向學生學習的方法與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身上。讓更多的學生捲入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教學設計要具有時代性和挑戰性。教學設計要新穎、獨特,具有個性化特點。

一節課的教學思想,它起着指導和統帥教學的作用,有什麼樣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教學效果。一、教師為什麼要認真備課。備課,是學校教學工作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的一項艱辛的勞動,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再

創造的一項細緻工程。所謂“幾番心血一堂課”,就形象地説明了這一點。課備得好壞,不但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益,而且還影響着教學計劃的實施和教育方針的落實,它關係着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説備課既是衡量教師基本功和專業水平的一個標誌,又是衡量教師責任感的一把尺子。那麼,在教師備課中目前存在着哪些重教學、減輕備課弊端呢我覺得教師對備課傾注的心血不多,思維含量較低,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機械摘抄。教師對備課的意義認識不足,對課本、教參缺乏鑽研,存在“以參代研”、照抄教參或現成教案,以應付差事。即使借鑑特級教師教案,也有生搬硬套,削足適履之嫌。

第二,結構僵化。教案裏“千課一式”程式化現象比較普遍,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和環節展示的全程,僅僅是教材內容、教參説明的機械翻版和重現,許多教師還始終抱着蘇聯凱洛夫的五大環節不放,不敢越雷地一步,致使課堂教學過於刻板,缺乏多變,缺少生機。

第三,教法呆板。我們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中不存在方法上的“百寶箱”。下去聽課,我們看到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方法不少,簡單套用某種教學模式的做法屢見不鮮,實踐中對某節課的教法缺少優選與創新。

第四,課型單一。老師們似乎對新授課、練習課、複習

課的課型自身特點缺乏深究,在備課上缺少反映他們各自的“個性”,老師的教案中很少能看到練習課、複習的全過程。更很少見到“典型錯例分析課”、“思維專項訓練課”,像這些實用的課型很少看到,即使是偶爾看到也不過是非常粗糙的框架,或上課而不寫教案。

第五,備用不一致。從聽課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講備不統一,寫在備課筆記上的教案,上課時用不上,另用幾張紙寫一份,這就能看出這樣的老師自己就否定自己備的教案。暴露出一個問題:備是一套,上課時是另一套。我們説備課是為了講,如果講課用不上,備課還有什麼意義。

第六,過於簡略。只是教材內容的大小綱目或習題標號,看不出目的要求、方法步驟,這實質是備得不深入,不具體。拿這樣的教案上課,其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七,是反映在領導方面的。從教師的備課筆記上看到學校領導有檢查,通用的評語有兩種,一種是寫個“閲”字標上日期,另一種是寫個“查”字標上日期。這樣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我覺得好像只看表面,不看實質或實際教學效果,誰的教案寫得字跡端正、書面乾淨、詳細些誰就受到表揚(但有一大部分是抄現成的教案)。當然了,寫詳、乾淨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但這不是唯一的標準。我覺得要看教案的質量,首先要看教案中的啟發性。領導在檢查教案中,對於那些設計問題富有啟發性,重點內容讓學

生參與認知過程所採用的好方法、先進手段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多少等,卻忽略了應給予的評價,哪怕在教師的教案上,給予那麼簡單的一兩句評語,也是體現了個性,這就教師來説也是個鼓勵,要麼,你説好,好在哪裏,看不出來。

對於上面這些現象,糾其原因來自於四方面的缺乏:

一是缺乏對教育發展形勢及備課實際意義的認識,起碼對素質教育的內核理解不深,把握不準,思想觀念比較陳舊,行動跟不上教育發展的形勢。因此,我們要以 21 世紀需要的人才來培養今天的國小生,要不斷地研究、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樹立超前意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

二是缺乏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教學。我們都知道提高民族素質是我們辦學的宗旨,更新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所以我們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新的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積極探索最佳育人途徑,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面向現實,樹立科研意識和鑽研創新精神,搞好備課這個關鍵。

三是缺乏從嚴求實的要求和進取意識。作為教學領導要鼓勵教師跟上時代的步伐,引導教師積極探討教育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要不斷研究教師教學上的問題,探討科學管理方法。促進教師向科研型、學者型教師發展。

四是缺乏對事業執着追求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能不能備

好課我看是態度問題和思想認識問題,我看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不是嗎課備得質量不高,就會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釀成知識貧乏、技能僵化、實踐淡化、思維老化的不良效果。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課內損失、課外厭教厭學的惡性循環。這一點我們必須認識到。那麼,怎樣防止和克服這些不良現象我覺得有效對策就是提高備課的思維含量,充分發揮教師在備課中的創造性思維,抓好備課的基礎環節。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9

看了課表才知道是周老師講關於新老師如何備課的問題,以前還以為班主任只負責管理的,不知道還要上講台。個人認為這節課應該排在前面一點更好,備課應該是新老師上崗時碰到的最早又最重要的問題了吧。

備課的重難點應該是在備學生這一關。課上組織討論“如何瞭解學生,與學生交流”這一活動給我印象最深,也受益匪淺。瞭解交流的機會其實無處不在,關鍵是要做個有心人,還有一點當時自己發言時忘了提到的,交流的方法很重要,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能讓學生認

為老師在盤問或者是給他施加壓力,否則可能會挑起意外的矛盾。跟其他科任老師交流信息時更要注意這一點,同事之間比師生之間更要注意分寸。跟家長交流時反映學生情況一定要實事求是,不可有意地貶低或者過分誇獎學生,對後進學生的家長最好是能夠建議他們多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學習上多加鼓勵,切忌將短期目標定得過高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有助於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溝通,對班級的學生建設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為一個班集體的風氣最容易受那些後進學生的影響,一旦他們發現老師對自己的關懷和愛護,學習態度就會好轉一些,對老師的工作也會更支持。

下午在僑中聽課。那一節課我已經講過了,再聽胡老師講,感覺很對不起自己的學生,我講的課跟胡老師比較起來真是相差太遠了。我教的班大部分是普通班,跟胡老師的學生比起來基礎差很多,如果用胡老師的方法來上可能效果沒他那麼好,因為學生的水平可能不適應,但是胡老師的那種風格很值得我們學習:首先是給學生充分思考和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同時老師要認真地、耐心地傾聽,這也體現了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尊重;其次是老師要學會創造性地教學,探索新鮮而生動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教學的效果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讓教學崗位成為自己成就人生的舞台。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10

初入實習學校到現在,我慢慢的認識到:要在英語教師這個職業上站穩腳跟,僅僅靠豐富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能不能寫一手好字、練就一副好口才、具有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力、對教學媒體熟練的運用能力都是我們這些從事着英語教學的教師們必須要具備的一門技能。拿説課來講,就是鍛鍊我們教師口才的活動。

我對説課的理解就是,説教什麼和怎麼教。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方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個人對説課的認識。

(一)説教材

把教材讀透是有效説課的第一步。所謂把教材讀透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肯花時間、願意下功夫對教材內容進行鑽研教師之間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既不能淺化教材內容也不能偏離教材的意思,既要有自己的見解,又要善於聽取其他

英語老師的觀。在高度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再結合教學目標、單元重難點、教材內容的前後聯繫等等進行適度解説。在學習第一單元 My name is Gina 的時候,我首先認真的讀了好幾遍教材,找出了本單元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在與其他有經驗的英語老師的交談中,我發現我只注意到了“顯性重點”而忽略了“隱性要求”,也就是説我忽視了對學生聽説能力的培養。出現這種問題是由於我沒有認真的研讀教材,淺化了教材內容而導致的。

(二)説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教師再説課時必須説清楚學生。我認為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分析:

1、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我們教師要分析這種知識經驗對學生的新知學習具有什麼樣的聯繫,如何實現由已有知識經驗到新知的平穩過渡。奧蘇伯爾説,一個概念要獲得心理意義,必須於頭腦中已存在的’概念建立起實質的必然聯繫。在學習賓格的時候,我利用學生頭腦中已有的中文詞彙知識建立起與英文句子成分之間的關係,以 you 這個單詞為例:在“我喜歡你”這個句子中,“你”作得是賓語。那麼在句子” I love you”中,單詞“you”同樣也是做的賓語。

2、對學習者技能水平起點的分析。要明確不同學生學習技能之間的差異;二要明確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

在學習英文字母的時候,我沒有急於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通過課前小測的形式瞭解學生對英文字母的掌握程度,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3、對學習者態度起點的.分析。這裏的態度起點是指學習者學習的興趣,情感態度認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認識上的盲點等。有些學生在我上課時嘻嘻哈哈,我佈置作業作業他們也敷衍了事,不認真對待。我在私下與這些學生進行談話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在國小的時候就缺乏對英語學習的正確認識,他們認為英語學習無關緊要,在我的指引下,他們認識到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擺正了英語學習的正確態度。

(三)説教學目標

教師要認真學習教材內容,仔細研讀課程標準,制定課程標準分。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這三個方面的內容要對號入座,切忌張冠李戴。制定教學目標切莫泛泛而談,而缺乏可實施性。在學習第二單元 This is my sister 時,我只考慮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而沒有注意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目標,因此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是不科學的也是不成功的。

(四)説教學流程

説教學流程時,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與難點,進行簡約而明瞭的環節設計。説教學流程也就是展現教學過程的步

驟,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學設計的優劣以及教學理念都在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我認為説課稿的優劣百分之八十由這一環節決定。因此,我認為分析好流程就成為説好一節課的關鍵。

(五 )説板書設計

對於板書設計這個環節,板書是教師語言之外的第二條學習知識的途徑。板書設計首先要清晰易懂,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其次,在內容設計方面要主次分明,突出教學重點。只有板書設計與我們教師的講解和諧的搭配起來,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識。

關於説課,以上淺言陋語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一切的成功都是有源頭的。我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虛心的學習,不停的摸索有效説課的真諦。我們通過説課這些基本功的訓練,努力做一棵樹,把根深深地植入虛心學習與自我反思的泥土中,總有一日能枝繁葉茂。而不是做一根藤,每一個我們所依附的力量,總有一日會離我們而去。讓自己強大起來,才有機會展現我們作為一名教師的真我風采。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11

從踏上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道路到現在,一路走,一路學,在摸索實踐的過程中,有困惑也有收穫。

困惑一:老師們為上一節研究課,閲讀各類教參,蒐集圖片,製作卡片和課件,設計教學環節,思考每個環節間的過渡語……事無鉅細,不遺餘力。到上課之前仍感覺準備不充分,課堂上出現新的生成時還是不知道如何去指導學生,上完課後往往又為設想與實際教學的落差而懊惱。為什麼飽滿的教研熱情達不到應有的課堂效果呢?

困惑二:與課本配套的語文主題叢書不能和語文教材揉合在一起,需要時就生拉硬拽的從叢書中摘上幾篇來用。怎樣使叢書的使用與日常課堂教學不脱節,達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效果呢?

國小語文主題學習下的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以年級學科備課組為單位,全面閲讀單元教材和配套叢書內容,分析教學內容,依據課程標準,明確單元教學主題和單元教學目標。充分研究課本和叢書選文的不同特點,進行適當的重組與整合,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單元教學所需課型和課時,描繪出單元整體教學主線。接下來就是確定整體與部分間的內在聯繫,立足在單元整體的高度上,確定每一課型要進行哪些內容的學習,教學目標與單元總目標之間的關係,使各個課型和每個課時的教學能夠前後照應,形成有遞進關係的單元課型鏈。最後,就是精化每一個課時教學設計,理清每課時要承擔單元目標中的哪些子目標,將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刪繁就簡,注重一課一得,避免單篇授課時的“面面俱到又面面得不到”的弊端。

開學前,我參加了語文主題學習下的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羣體智慧,博採眾長,對整單元的教材進行深層次解讀。

基本流程分為以下兩大步:

一、文本解讀

活動一:素讀文本,整合內容

活動二:查閲資料,補充歸納

二、教學設計

活動一:確定單元教學主線,制定單元目標;

活動二:找準語用點(可以從單元導讀、課後習題、課程標準、泡泡語、交流平台中尋找,結合學情,結合自己對文本的解讀教師共同商討後確定);

活動三:確定主題(內容情感主題和語言文字運用主題);

活動四:確定課型和課時數(基本課型包括:單元預習課、精講悟法課、略讀實踐課(讀寫結合課)、閲讀拓展課、綜合實踐課、習作表達課。);

活動五:制定每課時的教學目標(要與單元目標相呼應,具體到要落實大目標中的哪些子目標。);

活動六:設計每課時的教學流程(重點考慮用什麼樣的形式來開展教學,讓孩子能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還能夠落實預設目標。)

通過實踐發現,語文主題學習下的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模式從整體入手,解讀單元教學內容,首先明確了“教什麼”,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有針對性,能夠做到一課一得,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另外,抓住每篇教材與單元教學主題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具有遞進關係和讀寫結合序列的課型鏈,實現了課本與叢書內容整合,有效地提高單元整體教學效果。同時,在設計每一課時教學流程時整合教學方式,給學生學習空間,培養學生預習、自學、討論、展示等方面的能力。

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模式改變過去教師“閉門造車”“單打獨鬥”的備課方式,大家羣策羣力,將個人的智慧和特點展現出來,組內人員取人所長、補己之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能將教學過程中反饋來的信息及時處理,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完善教案,改進教法,在互動中提高了工作效率,營造了團結、合作、探究的教研氛圍。每位備課教師能夠做到胸中有丘壑,對每一教學環節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有的放矢,加快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

在單元課文學完後,教師會引導學生回首學習歷程,通過比較、討論、歸納等方法整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突出重點,強化單元目標,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使學生獲得整體性的認識,融會貫通,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並帶着成功的學習體驗,濃厚的求知樂趣,積極投身到下一單元的學習中去。

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與師與生與課堂教學都有益有效,讓我們攜手共進,撐着單元整合式集體備課的長篙,向着語文主題學習更深處漫溯!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12

備課,要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才能叫備課。而現在忙碌的生活,讓我們忽略了這些要素。課標,沒有學透;教材沒有花時間研究;更別説學生了,照搬照用的教案又怎麼會適用於不同的學生呢?

書上説,特級教師於永正的教案本扉頁上貼着課標,作為提醒,也就是告訴我們課標是多麼重要。不同的年段對於學習的標準是不同的,只有心中有標,備的課才是不偏離大軌道的。我們語文,從聽、説、讀、寫和綜合性學習幾個方面都有目標,那麼教師在備課時,就一定要往這幾個方面去考慮,而不能片面地只注重其中一項。如果不研讀課標,我就不會知道原來語文課上,訓練學生聽懂別人説的話,也是語文;能説出完整的話,也是語文;能講所學的規範語言運用到生活中也是語文。如果不知道的話,那麼在課堂上就會忽略掉那些時機。

在熟悉課標的前提下,研讀教材就是教師的基本功了。當然,繁忙的工作,讓很多老師沒有時間去研讀,有時,在上課的前一天才匆匆掠過教材,找到重難點。我想,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去尋找突破重難點的最佳教學方式的,往往就用最簡單最死板的方式去上課了。這樣時間長了,自然設計教學的能力就會下降。為什麼特級教師能成特級教師,能設計出那麼多讓人歎為觀止的精彩流程呢?那就是因為他們常常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不斷思考,尋找最佳的方式才走進課堂,時間一長,能力就會越來越高。在剛工作第一年的上半學期,我很忙,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寫教案了。因為沒經驗,不知道有哪些前輩用過的很好的教學方式,所以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每天晚上做課件都是做到十一二點。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很開心,因為我認認真真按照自己的教案做的課件,都備份了,以後完全可以用上。我現在也很慶幸的是我大四實習的時候遇到的師傅。我看過她的教案本,聽過她上的課,先入為主吧,她的每節課都上得特別棒,流程跌宕起伏,讓我一個聽課的都在下面情不自禁地變成了學生。她是我的啟蒙老師,她讓我以為老師就應該是這麼地會設計。到了工作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設計教案,於是我幾乎是每天都要看視頻,研究別人的課堂實錄。看了視頻,就記在心裏,自己總結,這種方式可以用在哪裏等等,這句話説得好,好在什麼地方,我也用在我的課堂裏,是的,我是照搬的,但是我是思考它好在哪裏才會用。

現在第二年了,對重難點把握的能力更強了一些,但這還是建立在瞭解學生需要的基礎上。我看過一個段子,是説,我喜歡吃香蕉,你給我一車蘋果,我不吃,你還生氣。這可能是説的愛情吧,我卻想到了我們的學生。雖然我曾經糾結於教學流程,但現在我知道,我所做的全是為了孩子,而不是我。所以我還是會借鑑別人的,我備課還是要花很久,因為我要找到最好的,能夠對孩子幫助最大的那個教學方式才行。

備課,很難很難,當然,若想它簡單也很容易。關鍵在我們,我們想不想讓它那麼簡單。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13

在順店鎮教育總支和學區的精心組織下,本學期順店鎮國中七年級,國小三年級同時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在集體

備課時,大家都有備而來,發言踴躍,不管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剛剛走上講台的新教師,都能積極地參與到羣體中,各抒己見,從中使我學到了不少的教學經驗,在平時的課堂實踐中少走了很多彎路。下面就談談集體備課以來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集體備課節省了大量的備課時間,減輕了勞動強度。過去是一個人獨立思考,而現在,是幾個人合起來,共同來完成同一項任務,這樣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從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二、集體備課能使我們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為了適應新課程新穎性和選擇性的需要,僅靠一本教材和教參已經無法滿足現在課堂教學的需要了。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資料外,能為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就是互聯網了。因此,我們將網上查找的一些信息進行整合,為組內人員共享,彌補了書本材料的不足,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能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的質量。一次集體備課的討論,就是教師間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會有一次的提升,就會有一次的收穫。通過集體備課活動,教師之間改變過去“閉門造車”、“單打獨鬥”的備課方式,大家羣策羣力,將個人的智慧和特點展現出來,組內人員取人所長、補己之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能及時將教學過程中反饋來的信息及時處理,不斷總結

教學經驗,充實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動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集體備課能讓不同的老師以不同的風格備同一堂課,從中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實際的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

總之,在集體備課中,也有存在的問題及困惑,如何把傳統的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緊密結合起來,打破過去一個人獨立思考,靠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參書來完成課堂教學,今天已不能滿足現在課堂教學的需要了。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設計趣味教學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成功的完成課堂教學。而今,通過多人合作,共同探討,將一項任務分開化,我們有了更多的精力,從事教材、教法的研究,在閒的時間裏,通過互聯網獲取了更多的資料和信息。我會繼續堅持個人鑽研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在互動提高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14

這兩天,參加了縣裏的期初備課活動。昨天培訓的科目是語文,今天是數學。雖然旅途略顯勞頓,但終究還是未虛此行,也算頗感欣慰吧!

在語文學科的培訓中,杜娟老師再次帶我們重温課程標準,再次對比了新舊課標的異同。在字理教學這一塊,杜老師用了較大的力氣做研究,使我重温了很多以前就學習過的東西,如漢字的演變、許慎的《説文解字》中的各種造字法。我在想,如果這樣的培訓針對低年段開展,效果是否會更好一些呢?因為低年段的教學以識字寫字為重,孩子及早在漢字王國中追根溯源,興趣一定更濃吧!很喜歡杜老師在培訓中説過的這樣一句話:字理解析探尋本義,聯繫上下文理解文中義。如果能在識字教學中把這兩點有機結合起來,孩子對字詞的理解將更全面、更深刻,對祖國的漢字也將更加熱愛,研究漢字的興趣自然更加濃厚吧!

主持數學學科期初備課的是馬影老師,這是第二次參加她主持的集體備課活動,每次給人的感覺都是很親切的。在馬老師温文爾雅的談吐中,我們感覺到她不但經驗豐富,還非常善於鑽研。一個期初備課,究竟想給老師們傳達哪些有益的思想、帶給老師們多少新的啟迪,這應該是教研員們在活動之前就不斷思考的問題吧!馬老師主持的這次培訓活動再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對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了清晰的認識。以前也知道一些解題方法,但很零散,很少總結,經馬老師的梳理之後,這些方法變得更具體,各方法之間的異同也一目瞭然了,有利於我們在教學中指導孩子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分別是畫圖法、列表法、枚舉法、假設法、替換法、轉化法、倒推法、反證法、猜想與嘗試。

其次,在方法和思想層面很多新的收穫。

期初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依舊是看課例,馬老師沒有讓我們隨意觀看,而是在觀課之前給我們佈置了思考題,在整個觀課過程中,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多老師都在邊聽邊記。而馬老師結合吳正憲老師的這節數學課,時常在關鍵處暫停,引導我們思考吳老師某個教學環節暗含的理念與方法。通過看吳老師的課例,我第一次對解決問題的環節、每個環節的主要任務有了認識,對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數量關係的分析與討論有了瞭解,很高興看到這樣的課例。課例中的智慧人、回頭看做法很值得我們嘗試。如果每個孩子在解決問題時心裏都有個智慧人幫助明確條件與問題,都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地與同伴對話、碰撞,能夠欣賞同伴、修正自己,並且在解決問題以後及時地回頭看,經由回顧反思自己在知識、方法、思想方面的收穫,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但會越來越強,而且養成了優秀的學習習慣。這樣的數學教育不正是我們應該追求的麼?

縣裏的集中備課活動暫時結束了,我們個人的深度備課仍在進行中,我想,我們的備課是方向明確的。面對即將登校的孩子們,我們有信心做個好導師!

教師備課心得體會15

俗話説: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院。只有搞好集體備課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加強集體備課可以提高教學效益,實現資源共享。

通過一年的實踐,本學期集體備課的內容更為豐富,探討形式更為高效。以我們英語組的集體備課為例,本週的集備主要是確立教學設計模板,從而使教學設計更為實用化,適合老師的上課以及課後的反思。教學設計是對教材的再度開發,是老師的創造性活動的設計,一堂好課從設計開始。通過學校的總體指導以及我們的集備研究,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以下總結:教學設計要確立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實施過程,即教學實施策略。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差異,練習、鞏固、評價及時跟進。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除此之外,本次集備還進行了教學進度的調整,討論了翻轉課堂的使用以及研讀教材、課標和自然拼讀。通過討論,眾人的智慧與經驗得以充分的發揮,同時通過教師間的團結協作,取長補短,加快了個人專業化成長的進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