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的心得

來源:文書谷 2.15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的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師讀書的心得

教師讀書的心得1

當今社會,教育的專業形象遠遠低於醫生,這有大眾認識上的問題,更有教師缺乏專業能力、素養和精神的原因。一個人,不是有了知識就能做好一名教師。教師的專業形象是由教師的素養、教師的文化、教師的氣節、教師的胸懷、教師的趣味、教師的智慧等諸方面綜合形成的。教育,當所有的教師都尊重它,都把它當作生命一樣神聖的時候,別人就不能不對它肅然起敬。一個專業水準的教師應當具有:

心靈的力量。教書育人,對於教師來説,擺在首位的應該是育人。教會一個人如何做事首先要教他如何做人,而教師在這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個教師要具有心靈的力量,那就是在他心靈深處,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人生價值鎖定於教育,在現實的妥協中始終堅守着教育的理想,不管教育的現實與教育的理想之間有着怎樣的無法調和的矛盾。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這應該是我們所會面臨的最大的問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們懷着滿腔熱情,對教育事業美好的憧憬,卻被現實的殘酷所擊中。有些人受不了落差的打擊,放棄了;有些人看淡了,隨波逐流;有些人卻始終堅持不放棄。我相信,一個人只要理想不滅,信念猶在,就一定會迎來勝利的曙光。

情意的關懷。教師應當是一個內心細膩、情感豐富的人。孩子的心靈是幼小而脆弱的,教師如果不善言辭,很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傷害了孩子。一旦傷害了孩子,對於他們來説很可能是一輩子的陰影,對他們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傷。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狀態,不僅僅是學習上的成績,更包括生活方面等,這樣才能和孩子們建立起更深厚的情感,更信任對方,從而會促進教學工作。

人格的薰染。教育是一種影響;人格是一種薰染。一個具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應當是人格高尚的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師,能將這種魅力傳達給學生。他對人世的看法,對名利的豁達,對生活的態度,對學習的理解,對事件的寬容,對美好的追求,對醜陋的鞭笞;他堅強的意志、恆久的毅力、敬業的品質、純淨的心靈,都將對學生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為人師表,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榜樣的典範,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用人格魅力征服學生。

文化的氣質。教師應當是先進文化的代表。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是本職工作。俗話説:“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必須有一杯水;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應該經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對於一名教師來説,擁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去發展和完善自己的教學之路。

實踐的智慧。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這項工作固然需要經驗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決斷。具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能從多方面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在實踐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這是智慧的象徵。作為一名專業的教師,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

學無止境,當我們的能力達到別人望塵莫及的地步,我們定將會擁有自己的人生和天下。

教師讀書的心得2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個性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應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帶給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透過書本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業餘時光,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總的來説,讀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此刻幾個方面。

一、讀書能夠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説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能夠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透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我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我,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這樣説,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明白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必須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説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務必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説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忙。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能夠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用心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脱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能夠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教師讀書的心得3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學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學生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

誨人不倦”為樂,終於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於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説》,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説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説;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容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説“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衞;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雖然現在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鋭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甜頭,生活中以獲得了充實與滿足。我想,我會讓這份快樂延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教師的崇高,來自學生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師德,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教師自己也才能從中體會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聽學生家長説“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由此看來,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後,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矩”:凡是老師或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近四年中,我因此收到學生來信近60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説,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2來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

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

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

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

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説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今年我又細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民主與教育》,體會特別深刻。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為孩子們着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同仁共勉: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永遠都是我們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師讀書的心得4

認真拜讀了由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撕基撰寫的《給教師的建議》,感到本書中提到的問題多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它通過一個又一個生動的確實際事例及精闢的理論分析加以解惑,讓人心曠神怡。

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

每個老師多在儘量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的興趣,使他們入迷地酷愛這門學科。能做到這一點應當是一件引以為榮的事。如果在學校裏沒有一種學科教師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這種對學習和知識無動於衷,沒有為自己找到任何感興趣的事情的學生就越多,那麼,教師們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就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的心裏。

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並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態度。當我讀到這裏不由地使我想起了在我教育的學生中也有一個非常類似的學生。他對於老師的教育與批評和同學的幫助多無動於衷,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學習成績落後,上課不認真聽講,影響同學學習,甚止要欺負同學和老師頂嘴。心理極不健康。針對這個學生的情況,我按照書上的提示,我先尋找他對那件事感興趣,因為他不可能對任何事多不感興趣的。

通過觀察及與父母瞭解發現他喜歡唱流行歌曲,於是我就安排了唱歌接龍比賽,但是由於他平時要欺負同學,同學們不願意和他合作,這可急壞了他,他求着我給予安排,我就借這個機會給予了批評與

教育,他是滿口答應認真上課,不欺負同學。在教育中我也不急於安排,而是根據這個同學愛唱流行歌曲的優勢安排了一個關於數量的比賽,果然不出意料他詼諧的動作,較多的數量贏得了同學的掌聲,大家多爭着和他一組。通過這個活動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中挽救出來,使他在某件事、某種活動中把自己的知識顯示出來,表現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觸動他在集體中的人與人的關係。體驗到聽從教師的教育及與同學和睦相處的成功與喜悦。

這個事例是我在看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後,根據自己實際的教育問題,依靠他的理論分析進行的由理論到時間的嘗試,效果很好,對我的教育促進很大。同時也感到我們不光要看這本書,有些好的方法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去實踐,好的建議可以去做如:建議教師寫教學日記。我從教12年,我從來多不寫教學日記,也感覺到損失了多少珍貴的財富呀,我決心從本學期開始撰寫我的教育日記。

教師讀書的心得5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通過認真閲讀這本《不抱怨的教師》,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這本書 從12個不角度重點從教師的思想問題入手,幫助教師直面生活中的困難、問題、挑戰,喚醒教師對生活、對職業、對教育的美好感受。本書以優美生動的文筆介紹了大量的故事、案例,幫助教師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陽光心態。借鑑和吸收了來自社會領域和管理領域的很多先進思想與理念,青年教師可以得到很多實用的建議;班主任教師可以掌握很多攻心的妙計;追求高效的教師可以學會養成關鍵的好習慣。同時書中引用了很多古今典故、名人軼事、生活故事、勵志故事、師生交往、課堂故事等等全面而豐富的素材。這些故事、案例、素材,教師既可以自己閲讀體會;也可以作為教學資源應用到課堂中,講給學生聽;同時還可以在寫作論文、反思中引用。具備廣泛的實用性,是一個非常豐富的應用素材庫。

這本書可以幫助教師成為一個不抱怨的教師、一個積極向上的教師、一個優秀高效的教師,要成為這樣一個教師,必須要懂得發現生活中的美,發現教育中的美;任教多年的教師需要新思想的營養,青年教師需要更多教學方法和建議;教師與學生交往要會攻心,在生活上要有情趣;成為一個好教師要進行必要的修煉,更要養成不斷更新知識的好習慣;學習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如何當一個好老師,從中得到啟迪;學會從故事中發現教育智慧,從故事中學習心理學。

長久以來,我們教師這一職業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獨生子女時代的到來,社會和家庭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用人機制的改革和考核方案暫時的不完善,使教師這份職業的不穩定性增加,增加了教師對自己未來職業的不確定性,由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引發的焦慮、抑鬱、擔心等負性情緒正在悄悄侵襲我們的身心,我們教師成天也就唉聲歎氣地過上了日子,陽光心境正慢慢退出教師的心靈,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因此影響而大打折扣。何為陽光心境呢?陽光心境是一種持久地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滿意度、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較好適應工作環境變遷的心理狀態。教師是否擁有陽光心境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一個學校,如果教師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很難説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由於學生正處在一個人格形成和完善的關鍵時期,除了知識上的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對如何做人的理性思考,他們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示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當教師的負性情緒帶入課堂時,必將導致教學工作效率下降,師生關係緊張等問題的發生,而問題的出現反過來又加劇教師的負性情緒,久而久之,教師身心疲憊,情緒易激動,各種軀體不適症狀如頭痛、頭暈、乏力、失眠、食慾減退時有發生,有些老師因此而不得不退出講台,有些老師甚至產生過激行為,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將因此而蒙受難以逆轉的損失。

或許我們在工作中會覺得有很多不自在,不滿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觀的條件讓我們頹廢、悲觀。可是,我要説,人不是萬能的,七情六慾在影響着我們,教師是不應該唉聲歎氣的。我國的教育條件非常非常不均衡,可以説是天壤之別,這點大家都理解。為這等等事,就要歎個氣嗎?我不是説不應該。光歎氣就能改變局面嗎?我認為不能,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我以為,在不能改變局面的情況下,歎氣沒用,那只是白白浪費力氣的!我覺得,我們應該更用心地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光光是知識!教不了學生當博士不要緊,教他們當好人意義要大一些!環境不好,我們就給學生描繪什麼是美好的環境吧!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哭着面對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一個陽光老師,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通過一遍一遍的讀完這本書後,我應該把這本書的給我的教育啟示融入到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去,把智者的理念、教育與生活融為一體,當我能真正將該書的精華轉化為我的教育經驗,這能是我教育生涯的一寶貴的財富,我必將言傳身教進行到底!

教師讀書的心得6

寒假是孩子們期盼的,作為老師的我也同樣,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讓自己有點困擾。作為青年教師自己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學校也為老師們着想,要求我們假期好好讀一本書,品一碗心靈雞湯,在愉快的假期裏也能成長。

我也挑了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幸福快樂,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實現。幸福是人類個體認識到自己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理想得到實現時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是由需要、認知、情感等心理因素與外部誘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複雜的、多層次的心理狀態。而教師的幸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滿足後的一種感受,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教師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師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教師,循循善誘,守望的是講台,放飛的是夢想,播種的是知識,收穫的是未來。教育是教師的生命,因而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教育教學的工作;其次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為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體驗到精神上的無限幸福,學生的道德成長,桃李滿天下,便成了教師最大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同時也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教育研究、善好的學校生活。

教師的幸福其實很容易得到實現,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調皮的學生開始懂事、聽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在比賽活動現場,學生一起吶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對於教師,我們很容易在身邊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就是一種充實、閒適,沒有空虛感,匱乏感、無聊感,沒有內在的緊張、焦慮;幸福就是內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也不是很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認真的對待自己的教育事業,自己的學生,用心體會生活,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教師讀書的心得7

暑假讀了《教師的智慧》這本書,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深深地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外語教學專業委員員,江蘇省教育學新教育研究常務理事,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國小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於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高中英語教學能手”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出版《教師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語寫作課》、《網絡,讓我歡喜讓我憂》等著作。看着書上一張小照片和這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為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着他為人師的智慧。

此書分為“智慧使者、人文校園、冷描熱點、歲月頁碼、修學英國、漫步英倫”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個個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細膩和善於發現積累的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並讓這些案例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更富有意義地發展着。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各種各樣的案例總是持續不斷地在上演着,每個孩子都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在我們不同的關注中以不同的方式發展着,而我們的細心觀察和發現並引導讓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呢。仔細想想當自己面對學生時的沮喪和抱怨,自己就是缺乏了這樣細心的關注。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衝突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説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為、表現、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到身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為當我們懷着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才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為,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為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為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衝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教師是一個博愛的人。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寬厚仁愛,有理有節,人性豐滿,才是教師的德智情懷。面對學生充滿愛與關懷,面對知識,充盈渴望;面對同事多關心。處理好師生、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豐滿而快樂。

《教師的智慧》一書讓我看到教育是一種行動的藝術,身為教師要不斷地讀書學習,要時常重新認識自己,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求做到最優秀,但求做個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教師讀書的心得8

今年暑假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國小教師而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指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娓娓道來。讓人讀了受益匪淺

書中的第2條建議是“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它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在平時的工作中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參加教研活動等,一天過得非常緊張,但有時還感覺有些工作沒做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建議:他在書中一個很好的建議,他認為: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由蘇霍姆林斯基舉的這個例子,我明白了:這位教師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用了終生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技巧,上天給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每天24小時,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比如寒暑假及節假日,應制定合理的計劃,保證學習時間,不斷為大腦補充營養,

增強知識儲備,到教學用到時就不必再去現學了,這就節省了一部分時間,正如那位上課的教師,對課題直接準備,只用了15分鐘,其實課題的內容早已存在他的腦海裏。我一定接受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節約時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不斷地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到上課時就應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了,再也不會感到天天忙忙碌碌了。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學習和反思,都是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師讀書的心得9

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教師?好多人都覺得現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因此,我在學校圖書館看到《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時,如獲至寶,認真捧讀,自感獲益非淺。

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個德育教育者,又想當好一個學科老師。可是這樣的兩手抓,似乎在實踐當中沒有收到我想象的結果,往往顧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認為我是負責任又盡心盡力的。對於每一個學生,一開始的時候我都給予平等的愛,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愛漸漸的變了:對於好學生聽話的學生,我是打從心裏喜歡他們;而對於那些老是犯錯誤而且屢教不改的學生,我甚至有點消極的情緒,我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違反了師德,是不是不配當一個老師?有一段時間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狀態,也影響了自己的工作。

是李老師通過這些案例指導了我今天怎麼去應對這種困惑。李老師説“教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然後才是一個學科老師”。師愛是教師應盡的師德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這是一種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但是每個人都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們是無法強求的。比如説對於一個説謊成性的人,如果我們還打從心裏喜歡的話,那麼我們就是一個有問題的教師了。我們對所謂的問題學生有一點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並不防礙我們關心和幫助他,也不是代表我們已經放棄了他們,我們還是要儘自己的力量來教好他們,這才是人性的師愛!我明白了自己並不是放棄了學生,正是這個“矛盾”的愛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個好教師!我相信經過時間的磨練,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愛學生,做到怎麼樣的愛學生才能更好的讓他們健康成長。

在教學方面,雖然我們標榜素質教育,但是到現在為止,恐怕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的教育中應試教育還是佔有重要的地位。形勢和現實所迫,我們不得不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的提高,這是我們教師壓力的根源之一。

可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貪玩的、不愛學習的;學生所感興趣的並不是課堂上的東西,而是課外的東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學生令人頭疼的分數,一定會令我們心裏充滿了壓力。我們有時候都會困惑為什麼學生的素質越來越差,為什麼那麼難教。其實這個當然有學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師的原因。也許我們的課堂沒有接近學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許沒有教學的藝術。李老師指導了我們,學生的因素是我們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師的因素則可以由我們自己控制,我們要當一個合格的學科教師,一定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用自己的知識魅力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與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課堂,認真備好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作為一名老師,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學這兩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會找到平衡點,經驗和不斷的反思會讓我不會顧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變成一個優秀的教師!

教師讀書的心得10

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裏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閲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教師讀書的心得1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説過:“讀書能讓人得新知,增學問,養性靈。”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們不斷地發現自己,檢查自己,提升自己,讀過《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對我今後所要從事的教育事業有了一個新的理解,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只是一名澆花匠。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你想幸福一生,請你熱愛你自己的職業!我深深地愛着教師這一職業。有人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像園丁一樣把雨露灑滿大地,把幼苗辛勤哺育,但是,看過《一個都不能落》後我常常問自己,我真的就要像園丁一樣嗎?園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讓樹木花草按照圖紙上的設計成長,稍有偏差就進行修飾,最後讓人們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如果説從辛勤培育、細心呵護角度理解,教師是園丁;如果説學生有錯誤,教師要幫助他整改,教師是園丁,可是花草雖然有生命但卻沒有意識,學生則是有意識有靈魂的,如果教師真的完全像園丁一樣去“修剪”學生的話,那便是一千個讀者,一個哈姆雷特,教育便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一個都不能落》讓我堅定了我的信念:我不是園丁,我只是一名澆花匠!

日常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層次不一,有學優生也有學困生,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一些學生能夠在知識的海洋裏如魚得水,而在他們享受着學習所帶來的快樂的時候,另一些學生卻難以融入其中,對所學的知識仍然是一團迷霧。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教學中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也不會讓課堂成為任何一個人心頭難言的傷痛。我的教育目的並不是讓學生千篇一律的學會同一個知識,應用同一個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而是適時地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予以幫助,幫助他們增強學習的能力,形成自己特有的處理問題的方法。《一個都不能落》這本書總結了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教學提供了參考,例如書中提到有這樣一些學生,他們過度貪玩兒,課堂上違反紀律,課後不按時完成作業,有時甚至因為攤貪玩而逃課。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學生如此貪玩兒?怎樣才能轉化這些貪玩兒的學生呢?對於剛入職半年的我,這確實是一個難題,但是《一個都不能落》給了我答案與幫助。

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自身因素造成的,他們有些人自制力不足、基礎過差或者是注意力差;有些學生貪玩兒是由於一些外界因素造成的,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家長的疏於管理等等。教學中我們能忽視他們嗎?我們應該以學優生的標準約束他們嗎?答案當然都是否定的,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不要讓學習強度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要耐心的教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快樂的學習,嚐到成功的滋味;要循循善誘的進行教導,同時還要善抓反覆、確保轉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因材施教。

當老師最開心的就是能夠看到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搏擊,健康成長,但是,老師不能為學生做一切事情,需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學習,不要忘了,我們不再是園丁,而是一名澆花匠!我們要用赤誠的愛喚醒迷茫,點燃青春,讓希望這片沃土開滿燦爛的個性之花!

教師讀書的心得12

攜帶着對教好國小科學這門課的渴望,我再次捧起《國小科學課標》,再次領悟課標精神。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不僅作為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驅動力,也代表着一種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一種當代公民必備的素質。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小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科學課程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國小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並應為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能保持和發展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理解與認知水平相適應的科學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實、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發展用科學語言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初步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初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

科學探究是科學家發現自然規律、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過程和方法。在國小階段運用探究式學習方式,希望孩子在建立科學概念的同時,體驗探究過程,瞭解探究方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教師讀書的心得13

最近參加了一次教師培訓,是教師十大素養之科學素養,藉此培訓的機會系統的瞭解了和教師有關的科學素養。原先以為科學素養應該是搞科研的人才需要研究的,通過這次學習明白了原來那是很狹隘的想法,科學素養和我們教師的距離是這樣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兩方面:

首先從科學素養的涵義來説,包括以下七個方面:①具有科學素養的人理解科學知識的本質;②有科學素養的人在與其周圍的世界相互作用時,能準確運用合適的科學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論;③有科學素養的人在解決問題、做出決策、增進對世界的瞭解時採用科學的過程。④有科學素養的人在與他周圍的世界相互作用時所採用的方式與藴藏在科學內部的價值是致的;⑤有科學素養的人理解和重視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⑥有科學素養的人通過科學教育並使其貫穿自己的一生,形成了對世界更豐富、樂觀和積極的看法;⑦有科學素養的人具有許多與科學技術有關的操作技能。這七方面對於教師來講,是我們每天處理事情時都要用到的,是應具有的基本素養。其次再從教師的職業特點來説,由於教師的職業對象是正在成長中的活生生的人,人人不同,具有明顯的個性差異,使得教師的工作具有複雜性;教師的工作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就決定了教師的工作具有示範性,另外,教師的工作還有創造性和靈活性以及長期性和長效性等特點。教師的職業工作特點也需要教師要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必須不斷充實自己,保持活力,保持發展的動力,以減少工作的不適感和倦怠感。

既然教師需要有良好的科學素養,那麼作為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又應該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呢?

第一,要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樹立適應教育創新的科學觀、學生觀、師生關係觀。現代科學觀的教學是變“教”學問為“做”學問。

第二,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素質的提高,要依賴不斷的學習,不僅可以通過攻取學歷的方式來學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身不斷地積累和留心社會發展變化來學習,還可以讀書,看報等等,只具備學科的專業知識是不夠的,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既能“一專”,又能“多能”。

第三,還要具備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主要還是靠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自我培訓,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大連教學基本功。

第四,要具備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過程本身是教師重新學習的過程,是教師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改善並趨向合理的過程。

第五,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在日常繁重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獲得提升的主要渠道就是教研活動和上課實踐。

第六,中國小教師要同時具備自然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

教師科學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將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反省和積累,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幸福教師!

教師讀書的心得14

《與體育教師談心》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是廣大體育教師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涉及了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行為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主動參與教學內容的構建、教學方法的創建等多方面內容。

掩卷深思,作為體育教師,面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注重學生的體質健康、體育知識、體育技能掌握的同時,要積極提煉體育的內涵與精神,並感化和指導十分喜愛體育運動的廣大學生,讓他們在增強體魄的同時,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心。

要引導學生是積極地參與,明白參與不是做做樣子,運動中並不在乎水平、能力的高低,全身心投入卻是最關鍵的,運動的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過程的體驗卻是豐富而深刻的。積極的投入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態度,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最終達到促進身心發展的最佳效果。而被動的參與是無效的,實質上也違背了體育的基本要求與精神。

體育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其還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能調節人的情緒,化解緊張的心生把積存的能量和緊張通過體育運動合喜愛的球類運動當中去,獲得運動的快樂,也要組織學生從事一些器械類運動,因為它陌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和智慧,一個技術動作的嘗試和把握,這種體驗更深刻,成功的快樂能迅速地轉化為人的自信。再如長跑運動,它同樣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只不過許多學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

進而,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心態。世上什麼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之後喝一杯白開水;什麼事情最開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超越了原來一直不能戰勝的對手;什麼人最讓大家敬佩?是跌倒後能站起來,再跌倒後仍能笑着爬起來!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使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能積極應對,明白痛苦與壓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樂,在於不斷拼搏向前的快樂,在於勇於克服困難的快樂,能化苦為樂。

更快、更高、更強,是體育的精髓,也體現了人類的一種精神,是人類從古至今、直至未來,不屈不撓、永遠向上的真實體現,更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奮鬥不息的頑強意志,去不斷超越極限、超越自我,創造一個有一個人類奇蹟的原動力。

教師讀書的心得15

最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啟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成功教師應善於引領學生。

關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説,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濕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後,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例如,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説那樣,我們若能把帶有遊戲性質的作業、科技知識、百科知識、趣味故事、趣味實驗等列入教師備課的內容,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於課堂提問。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獲取知識——這就意味着發現真理、解答疑問。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教師要能“對教材進行深思熟慮:找出因果聯繫正好在那裏掛鈎的、初看起來不易覺察的那些交接點,因為正是在這些地方會出現疑問。而疑問則能夠激發求知的願望。”

課堂提問便是一種引領,課堂中提問的意義是要激發求知慾,提問點應該恰當到位,應該是鋪墊學生獲取知識的台階,好的提問就像節奏明快的韻律操,流暢優美。想想自己的課堂上真正有效的問題有多少呢?想來覺得如芒在背!

關於學生注意力問題。蘇霍姆林斯基形象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絲線。他在帶領孩子們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課後這樣寫道:“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圍攏來看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這根很細的絲線把孩子們都拴在我的身邊來,這就好比是一根無形的韁繩,只要一個兒童的注意力轉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絲線就斷了,於是我給他講的和所指給他要看的東西,他就再也不看,不聽了——思想開了小差。”我在教育教學中體會到,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完全在於教師的引領與調控,教師要抓牢注意力這根“絲線”,使用好這根“韁繩”,才能確保高效課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