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小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經驗

來源:文書谷 7.68K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過程中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在學生的品德教育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僅要正確認識班主任工作的意義,明確班主任工作的任務,還必須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技巧。面對時代的進步和變遷,我認為新時期國小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淺談國小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經驗

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感互動。

現在常常聽到老師們感慨如今的學生真難教;,確實新時代的國小生們早熟的快,接受了許多社會信息,甚至形成了不少成人化的思想,因而教師的師道尊嚴受到了衝擊。如果對這些現象採取較強硬的措施,就會引發學生心理上的牴觸情緒,拉大與學生心靈距離,收效甚微。後來總結出進行發自內心的情感交流是利器:多在學生需要獲得幫助時伸出温暖之手,如班裏一位困難生杜靈其同學,有嚴重的厭學情緒,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無學習積極性,我沒有采取直接的體罰方式,而是多花點時間關注督促鼓勵他,多與其父母交流他的近況,該生髮現老師真誠的關愛他而沒有冷落他,出於感激和自尊,成績很快有了起色。

二、發揮班幹部角色作用,人人爭當班級小主人。

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有一批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積極分子,通過他們團結和帶動其他集體成員,這是形成班集體的關鍵。班主任應當善於發現,考查和配備班幹部,關於使用班幹部,發揮班幹部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善於在班務活動中培養和鍛鍊幹部,這是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技能的重要構成部分。還要通過班級活動,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為集體服務,即培養了學生主人翁的責任感、榮譽感,又鍛鍊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從而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加快班級的整體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掌握協調學校、家庭對學生教育的技能。

國小義務教育過程中,學生家長的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配合誠意,會大大影響到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在我們的班級管理中,有時會碰到一些自身文化素質不高的家長,表達出對子女教育敷衍、輕視的態度,在對子女的教育引導方面會有一些認識誤區。對此,我會在家訪或家長會交流上,通過解釋引導,使許多家長擺正對子女教育的態度,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並且在課外嚴格管教子女,促使我的班主任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下去。總之,班主任要在各項工作中,善於採取各種教育措施和技巧,充分發揮班主任角色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