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文書谷 4.42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城南舊事》讀後感(合集15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1

林海音寫得故事裏面總是包含着真摯的情感,她寫得《惠安館》裏面的瘋子秀貞,有時候説話是有點不靠譜不沾邊兒的,但人卻是一副好心腸。秀貞帶着英子講故事,用指甲花塗指甲,到最後帶着小桂子離開。

剛開始讀的時候確實覺得有些沒頭緒,但是越往下讀,畫面就越清晰。故事寫得很細,連媽媽和宋媽奇怪的方言也了寫下來,她寫自己迷迷糊糊地生病時的這種感受,很貼切,也很真實。

我最喜歡的.還是這一篇《我們看海去》,從小英子去撿皮球發現這堆蓋着銅盤子疊得整整齊齊的物品再到發現這個人,她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就像分不清《我們看海去》這篇詩篇裏的海和天一樣。

最後抓賊時,英子發現被抓的這個賊就是草叢裏給她講故事的人,她怎麼也不會相信。也許這個長相老實的小夥子是一個好人,為了供弟弟上學讀書,才被迫走上偷竊的道路。

因為從他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他並不壞,因為他斜靠在郵包袱上,給認識不久的小英子講自己和弟弟的故事,而且在林英子學長們畢業的時候,他的弟弟還當着全校同學的面為同學們領畢業證書,是他為弟弟出錢堅持上學,還期待他漂洋過海去留學呢。

可是當時是多麼不公啊,也許因為當時社會條件又差,他找不到工作就沒法送弟弟去上學,就像現在大城市裏打工的農民工們,為了自己的孩子們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幾年也回不起一次家,拼死拼活的為家人賺錢,真是好辛苦。

所以林海音看社會很真實,有真情實感,也寫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城南舊事》讀後感2

陰雨的寒假,我翻開了小英子的“城南舊事”。

這本自傳體小説,以樸實、純真的筆調,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透過童真的雙眼展現了老北京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作者林海音,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作者通過小英子的城南舊事,將自己的童年經歷生動而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小英子在北京長大,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悦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作者心頭。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於是把它們寫了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惠安館》了。六歲的英子是一個單純又充滿好奇心的可愛女孩,她同賣唱的小女孩妞兒和瘋女人秀貞成為了好朋友,誰知道原來妞兒就是秀貞失散多年、朝思暮想的女兒!我被這樣離奇又充滿巧合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又為妞兒和秀貞的悲慘命運傷心難過,真的很想同英子一樣能夠去幫助他們,給他們一些温暖。這個故事讓我看到的'是人的善良和慈愛,激發我也要把自己的愛給予更多的人,讓需要的人們獲得一絲温暖。

也許,隨着漸漸長大,我們要學會坦然地接受離別與坎坷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奮進,學會珍惜生命與美麗的過往,才會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童年,享受這童年的美好時光。當我合上書,房間里正飄着一股飯菜的清香,久久無法散去。這是外婆煮的飯菜,這是家的味道,也將會是我同年記憶中中的味道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3

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一本書上都寫着自己是名著,可是它們還是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好書,一種是壞書,你的身邊有沒有像《城南舊事》這樣的一本好書呢?

我第一次聽見《城南舊事》這本書的名字時,就默默記住了這個名字,我就想,這本書寫的是什麼,它是什麼人寫的呢?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這些疑問印在我心裏,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這本朝思暮想的書,我的疑問都在這書中解開了。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於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片小説集,也可是為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説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人世間複雜的情感。

館的瘋丫頭秀貞、漂亮愛笑的蘭姨娘、東陽下的駱駝隊,為供弟弟上學而偷竊的小偷,英子的'小夥伴妞兒,堅強倔強的宋媽,最後去世的父親,這些英子過的城南舊事記在了我的腦海裏,也刻在我的心裏。

美好的童年就像一大筆財富,卻是財富買不來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全由自己做主,我們就是童年的主人。現在的社會,還有幾個孩子有英子那樣純、亮、美的心呢?

《城南舊事》讀後感4

這本書我特別喜歡,我看到了童年時的林海音是個善良、天真、機智、幼稚的孩子,也讓我感到了林海音對童年的眷戀之情。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對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的懷念。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惠安館”中的故事。小英子和秀貞和妞兒成了好朋友,而且偷了媽媽的金鐲子給她們做盤纏。看出了小英子很善良,很有同情心,小英子還與蹲在草叢中的.小偷交往,聽他講自己的故事。更體現出了小英子的天真善良;還有小英子在秀貞那裏染了紅指甲,回到家後被媽媽訓斥了一番,小英子就是思康三嬸給染得,媽媽就不管了。這裏我發現了小英子的機智。還有“學魚喝水”和“魚鼻子頂牛兒”把一個機靈可愛的小英子寫的栩栩如生。

讀完了這本書我也想到了我小時候。一天,我和小夥伴在下跳棋,其實我們都不會下棋。我拿着一顆紅色的玻璃球在棋盤上邊數着跳了幾格邊跳着。“一格,兩格........十三格。”跳到了三角形裏就大喊着“我勝利了,我贏了!”誰知道我的手也跟着甩了一下,把棋盤甩到了地上,玻璃球掉了一地,有的跳得老高;有的滾來滾去;還有的到了牀下桌下。我們趕緊去抓,追着玻璃球跑來跑去,又用手按住它;可它們就像個調皮的孩子總是抓不到。終於剩下幾個在桌子下面了。我小心翼翼地爬到桌子下,撿到了幾個玻璃球,這時我只想立刻去繼續玩,就忘了我還在桌下,就站起來“咚”的一聲,碰到頭了,我大哭起來。

當失去它你才會覺得它的寶貴,童年真的很美好。讓我們珍惜童年的分分秒秒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5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的是歡聚,唯有離別多。”伴隨着這悠揚的旋律,小英子的童年漸漸地被時光抹去了,而我們這些讀者,通過《城南舊事》目睹了林海音的童年。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我久久難以忘懷,心潮洶湧,難以平靜。我發現,每一篇故事的主角,最後都離小英子而去。斜着嘴笑的蘭姨娘,和那個“四眼狗”——德先叔叔——坐車走了;宋媽媽騎着小毛驢回了老家;秀貞和妞兒死在了火車站;藏在草堆裏的小偷,被警察局的人帶走了;甚至小英子的爸爸也去世了。那些活生生的人物,陪伴着小英子童年生活的人物,都被時光帶走了,這對一個幼小的心靈是多麼大的.打擊啊!我不僅潸然淚下了。

我在代序裏獨到了這樣一段話:一直到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童年結束了,那時我十三歲,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如果説人生要分幾個段落,那麼,爸爸的死將是我生命中的重要段落。我托腮細想:我還真是幸福啊。爸爸媽媽都那麼愛我,我的童年生活這麼豐富多彩,充滿歡聲笑語,無憂無慮,小英子負起的責任,對我來説是不可想象的。我同情她,又欽佩她,同時,更加珍惜起自己的生活來。

想到這裏,我禁不住再次翻開書,走進那傳奇又傷感的北京城南,和林海音一起回憶那些往事......

(一本好書是一面鏡子,走進去,看見別人豐富曲折的生活,走出來,會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城南舊事》讀後感6

開學後幾個星期,我一口氣讀完了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也讓我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城南舊事》主要分為五個短篇,講述了發生在“瘋女”——秀貞、宋媽、小偷、蘭姨娘、父親等人身上的事,展現了老北京熱鬧的市民生活,也生動地展現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文中精美的文字,不疾不緩,温厚醇和,讓人回味無窮。

讀了《城南舊事》,我感受到英子是個很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當英子知道秀貞生的小桂子不知生死時,英子會陪着秀貞,和秀貞一起玩,講些其他的'事,讓秀貞高興起來。當英子知道妞兒(秀貞口中的小桂子)是秀貞的女兒——妞兒時,英子不僅幫助了母女重逢,還把自己的生日禮物給了他們。説起這些,我就想到了自己,我以前不能真誠地對待朋友,對於友誼,我認為無所謂,遇到和同伴發生爭執,我總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不懂得原諒別人,經常和夥伴們鬧得不歡而散,也讓原來的小朋友漸漸地疏遠我。英子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應該珍惜友誼,應該懂得原諒別人。

英子的童年是在呼吸快樂、自由的空氣中度過的。我是多麼羨慕英子的童年,羨慕她那精彩的日子,羨慕她那快樂的時光。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童年彷彿少了那般無憂無慮,不過,童年總是短暫的,在英子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慈愛的爸爸和幸福的童年也悄然離去……所以,我們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

童年就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童年就是手裏攥着的那隻可愛的娃娃……我們不應該身在福中不知福,現在的我們,童年的美好時光即將在我們眼前溜走,充滿活力的少年時光轉瞬即到。讓我們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把童年的精彩留下來,把童年的快樂分享給大家吧。

《城南舊事》讀後感7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一聽到這首歌,就有一本書呈現在我的腦海裏——《城南舊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是她回憶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的事,雖然沒有豐富的詞語句子,但有非常感人的故事。

書中講了五個故事:《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惠安館》主要講了小英子和秀貞母女的故事。秀貞是一個瘋女人,但小英子並沒有因為秀貞的“瘋瘋癲癲”而感到畏懼,還想盡辦法讓秀貞和妞兒母女相認。當我讀到英子把自己的禮物——金鐲子和鑽石表給秀貞和妞兒當盤纏,去找妞兒她爸時,我眼睛濕潤了,多善良、純潔、富有同情心的英子啊!

《我們看海去》中英子結識了蹲在草叢中的厚嘴脣小偷,並且和他訂了一個美好的約定:一起去看海。童年英子眼裏的世界是多麼的簡單而美好啊。

《蘭姨娘》中,“狡猾”的小英子別有居心地做了一回月下老人,為漂亮愛笑的蘭姨娘和德先叔牽線搭橋,一掃母女倆多日來的煩惱和隱痛。我看到了小英子是另一面——機智。

《驢打滾兒》中,宋媽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她為了家庭生計把自己的.孩子拋在家中,來給英子家做了奶媽,可是她的兩個孩子一個被淹死了,一個被丈夫賣了,宋媽可憐的遭遇讓我同情,但她的堅強更讓我敬佩!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中,爸爸因肺病而從此離開了人世,小英子國小畢業了,也從此告別了這段童年生活。

《城南舊事》展現了英子童年的快樂,也展現了英子童年的憂傷。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們的童年就像一條小河一去不復返,所以要倍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麗童年時光。

《城南舊事》讀後感8

刺骨的寒風從門縫外鑽進來,好像要鑽進我的每一寸肌膚;300字作文舉世矚目的奧運賽場難得見中國人的影子,更不用説進決賽、得名次了。唯一與你講過完整一句話的是星谷唯一的一個女孩,尹縈.她總是喜歡拍你的頭,捏着你的逗你:“叫姐姐.“事實上她只比你大一歲,事實上你們天天一同共訴自己完整的心事,事實上你是星谷唯一的男孩.其他人總是低垂着頭匆匆而去,絲毫看不出歲月流逝的痕跡.尹縈説,星谷一定藏着巨大的祕密。

裏面主要介紹了:主人公英子,隨父母來到了北京城南。在北京,她遇到了一些從未經歷過,看到過的人和事。究竟是什麼讓她如此眷戀呢?隨着我的閲讀,我有所理解,一幅幅畫面從眼前滑過: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英子離家的好夥伴妞兒,在草叢奇遇的小賊,一直照顧她的奶媽宋媽。這些人都在她幼小的內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隨着她慢慢成長,永不忘記。但是,最讓英子悲傷的是他的父親,悄然離去。也給她純真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遺憾與傷感。

帶着絲絲傷感的心情,慢慢讀完了這本書。它給我的影響是深刻的`,那些英子在北京城的經歷。

最讓我感觸深刻的是:英子那不幸的生活。首先是多年照顧她的宋媽離開了家,接着英子的爸爸也黯然的走了。讀到這兒,我想每個人的心都會被重重的敲一下,可見我們現在的童年比英子幸福多了!但是,英子還是對他的童年那麼眷戀!

《城南舊事》讀後感9

“悲莫悲兮生離別,樂莫樂兮新……”

《城南舊事》這本書是由林海音創作,講述了林海音小時候發生的事:遇到了秀貞,幫她找到了小桂子,可他們卻在離開時出了車禍。遇到一個知音“小偷”叔叔,可他卻被抓進了監獄。漂亮的蘭姨娘與德先叔,也離她而去。後來朝夕相處的宋媽也回鄉了。就連最親愛的爸爸也在她畢業之後去世。但英子的童年也在時間的流逝下一去不復返。讀完這本書,我感到了濃濃的憂傷之情。

我印象最深的是《驢打滾》這篇,寫了宋媽帶小英子四處尋找小丫頭,可終究沒找到,宋媽思來想去,狠下決心回鄉尋找女兒,在寒冷的清晨中,小英子獨自起牀,望着坐在驢背上的.宋媽,十分不捨,但很鎮定,沒有從前的分外激動。以前離別時嚎啕大哭,生離死別般不捨、憂傷,在一次次撕心裂肺的離別中,漸漸適應,慢慢懂得一次次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離別也是自己獨立成長的機會,英子擔起了家庭重任,像大人們朋友離別時囑咐的那樣做,成為了小大人。

在生活中卻處處存在分離。我有着分離時就傷的記憶。那天晴空萬里,沒有一絲雲朵和微風在風動,一切都是那麼平常,而我坐在屋裏。大人們個個緊鎖眉頭,一言不發,空氣也很沉重似的…直到媽媽蹲下來,眼睛中比平時更加水光,最終媽媽用哽咽的聲音告訴我,她要走了。我腦子裏一片空白,心裏小比孤獨更可怕的空洞感佈滿了我的心,可卻咬緊嘴脣不哭出來。媽媽坐在-輛車上向我揮手,我使勁地揮手直到車消失成一個小黑點,世界卻也變得白花花一片……在離別中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大,在離別中我更懂得了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在一次次離別中,成長的同時童年漸行漸遠,但是希望心靈的童年永遠留存。

《城南舊事》讀後感10

《惠安館》一章中,當街坊四鄰都排斥秀貞,稱她為“瘋子”的時候,英子卻主動接近她,還成了她的唯一的朋友。在英子看來,秀貞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為失去的孩子而焦慮的母親。帶着這個天真的想法,英子幫着秀貞找到了被家人遺棄多年的女兒,也就是她的玩伴妞兒。善良的`她送走了這對苦命的母女,也拉開了小説的序幕,奠定了純情離愁的基調。

同樣,對於高牆後面的那個男人,我們暫且稱他為小偷,英子卻有着自己的想法。她不懂“賊”的概念,更堅信那個小偷只是畢業會上優等生的哥哥。

最讓我動情的是《驢兒打滾》那章。以前吃過這種點心,但在書裏,我卻發現了濃濃的情誼。我想,奶媽是偉大的。一個能將自己奶水哺育其他孩子的女人是美麗的,無論是出於貧窮還是其他原因。宋媽將她最燦爛的的光陰留給了翁家,盡心竭力地照顧着他們的生活。在得知兒子的死訊後,她説了一句:“這次不走了,死也不走了!”要知道,那可是她幾年來的牽掛,她的精神支柱啊!如果不是因為生活所迫,宋媽也不會撇下自己的兒子,而到北平用乳汁喂育了英子的弟弟。但現在,宋媽的愛已經深深地滋潤了孩子們,這種超越親情的愛,濃於血液的愛,才叫人動容。

不能否認,這是一部傷感的小説,每個故事的主人公最後都離去了。但是,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童年時代純真的思想,就如英子,她深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

讀完書,再想想這個社會,我有些心痛,為何那樣乾淨的世界只能是幻想呢?

《城南舊事》讀後感11

合上《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感慨萬千。它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敍述,將我帶回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帶回到林海音的童年時光。

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見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的深厚友誼,三天兩頭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的承諾,認真地聽“小偷”的故事;她巧妙地利用德先叔和蘭姨娘的愛情,緩解了家庭危機;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盤着腿,坐在驢上離去,傷心難過卻又無可奈何……

我從這本書裏看見了只屬於林海音的快樂童年。英子小時候愛聽故事,總要刨根問底“後來呢?”。她不明白大人們為什麼會相互討厭對方,因為明明都是好人。英子和夥伴們一起玩時,總是不亦樂乎,甚至可以自己養小油雞。

這些趣事,我們這些現在的孩子是體驗不到的,而且再也沒有機會去體驗了。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富足,但是當英子交了很多好朋友的時候,我們只能以家裏的玩偶為伴;當她蹦蹦跳跳在野地裏奔跑撒歡兒時,我們只能在現代化的小區裏走走蕩蕩;儘管去農家樂能見到雞鴨,可卻體會不到英子那個年代的孩子們的快樂。

每次看《城南舊事》,我心裏總會湧起一絲絲對往日童年的嚮往。雖説它是那麼普通,但是對我而言,它卻像一箱無盡的寶藏,帶給我快樂和幸福,還有一絲絲的温暖,讓我回味無窮。

《城南舊事》讀後感12

記得兒童文學家曹文軒曾經説過,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照射着咱們心靈。沉迷在《城南舊事》中,它好像是一眼清泉,緩緩流過我的心坎,帶給我美的享受。就像啜一口香茗,那香味盪漾在脣齒間,久久不去……

《城南舊事》是台灣有名女作家林含音的代表作,是一本自傳體小説,小説透過小英子童真的眼睛,講述人間間的酸甜苦辣,表白了她對童年的深深留戀和對家鄉懷念之情。曾在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英子追隨着父親母親從台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裏,在這兒,她閲歷了種種生與死的進程,時常挨養父打的妞兒,會館前的瘋女子,朝夕相伴的奶孃宋媽,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最敬愛的父親,他們都曾和小英子聊過,和她談笑過,他們的音容笑容深深的'刻在了小英子的心裏,卻又悄悄離她而去……

記得的文中説,“宋媽回老家的時候説:‘英子,你長大了,可不許欺侮弟弟,他還小啊。’蘭姨娘跟四眼狗分開的時候,吩咐我説:‘英子,你長大了,可不要惹你媽賭氣了。’蹲在草地裏的那個人説:‘等你長大了,我們看海去!’……”但這些人都隨着她長大沒有了影子。是和她沒有影子的童年一起消散了嗎?他們的離去,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

是呀,正如林海音所説“讓實際的童年過去,讓心靈的童年永存!”回憶她身邊,那些朋友的悲劇,我覺得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緣分,讓自己沒有遺憾的生活。

《城南舊事》讀後感13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讀完了全書,我還深深地陷在感情漩渦之中,那個飽受繼父繼母虐待的妞兒和被人們當成瘋子的秀貞,為了供弟弟上學而當賊子的無名男人,還都活靈活現地走在我的眼前。

在六個故事中讓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惠安館傳奇》的故事了。林英子的`玩伴妞兒,竟然是“瘋”女人秀貞日思夜想的小桂子,是巧合?還是天意?

我覺得秀貞並不是生了病而變成瘋子的,一定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小桂子而瘋的,她剛生下了小桂子,小桂子就被壞人拐走了。我覺得林英子一心只想着讓母女倆團聚,卻沒有想到團聚後會發生麼事情,不幸被我猜對了,母女兩個死在了火車輪下。

在《我們看海去》這個故事中,十分明顯的體現出了林英子的聰明才智,他將小偷偷來的贓物交給了便衣偵探讓偵探抓住了小偷,她的這種能力令人刮目相看。隨着林英子年齡的推移,林英子的形象在我眼裏也越來越完整,聰明機智、心地善良,能幹這些詞全用在在林英子身上一點兒也不過分。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操場邊的大樹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他們的童年是痛苦的,是難過的,我的童年是開心的,不過不管是開心的回憶,還是悲傷的回憶,都是永遠的回憶,都是我們永遠都記得的回憶。

《城南舊事》讀後感14

瘋傻和善的秀貞、命運悲苦的宋媽、聰慧大方的英子……假期裏,我閲讀了林海音奶奶寫的《城南舊事》,書裏的這些經典人物深深打動了我。

書中最感人的故事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故事講述了六年級的英子去學校參加畢業典禮,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辭。英子是多麼希望爸爸去,可她爸爸病倒了,躺在醫院裏不能來。畢業典禮結束了,她爸爸卻已經離世。原本無憂無慮的英子,在爸爸過世後的'一瞬間悲痛萬分,但她要堅強,要一夜間長大,要幫助她媽媽撐起家庭的重擔。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成長的過程就是失去的過程,我們在成長中會失去時間、青春、家人、朋友。但我們要像英子一樣勇於告別過去,樂觀面對未來的困難、挫折,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長大。正如林海音奶奶所説的,走人生的路程,就像爬山一樣,看起來走了許多冤枉的路,崎嶇的路,但最終會到達山頂。

我自己也有從失敗到堅強的經歷。記得,我第一次擁有一輛嶄新的兩輪自行車時,我輕蔑地盯着它,自言自語到:“這可太簡單了,我會騎四輪車,兩輪肯定沒問題。”誰知,我雙手扶住車把,人剛坐上車墊,兩腳準備發力,突然感覺車身開始搖晃,車走起了“S”形。我心裏緊張極了,更加用力抓緊車把。只聽見“啪”的一聲,我從自行車上狠狠地摔下來,手和腿都蹭破了,我號啕大哭。媽媽安慰我道:“不要因為一點小失敗就退縮,只有勇敢堅強,才能克服困難。”接下來,我每天都努力練習,告誡自己只有堅強面對挫折,才能獲得成功。

讀完了這本書,每當我回憶起英子面對挫折時的樂觀、堅強,我都會想起學騎自行車的情景。因為她,我更理解了“堅強”的含義。

《城南舊事》讀後感15

初聽見悠悠駝鈴,覺得美妙動聽,妙不可言。但再次聽到時又覺得是温馨幸福的,因為,那是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之時。

在冬陽下童年裏的駱駝隊讓我彷彿身臨其境——“一個個討價還價的聲音在耳旁此起彼伏,一匹匹駱駝在路途中走的是如此寂靜,僅是打頭號那匹的脖子下才戴着”當、當、當“響的鈴鐺。我的想法有許多許多,但最多的還是增加情趣。突然,我的思路被打斷了,而且是被駱駝打斷的。它們上牙與下牙交錯的磨來磨去,噪間雖大,但專心至志的我並沒聽見,反而跟着駱駝動了起來。當看完《冬陽。童年。駱駝隊》時,一顧歡喜之情湧滿了我的心頭,因為每當想象到作者跟着駱駝磨牙,我都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但最後結尾”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給人的卻是一種傷感之情,不過這也暗示着我們要珍惜童年。

”瘋子“秀貞和英子之事,也讓我淚流滿面。秀貞和英子的真實友誼是令人驚喜的,秀貞失去孩子的痛苦之情在見到英子前是無處發泄的,到處鬧,讓人以為她是個瘋子,但實際不是,她是失去了孩子由於悲傷過度而做出的不正常舉動。但自從交上了英子這個朋友後,她能向英子訴説,向英子發泄心中的難過,她看到英子也能安慰自己心中的難過,她們倆玩的不亦樂乎,雖有時是悲傷的,但這是能被幸福快樂壓過去的。秀貞為英子染指甲讓家裏人對英子平時的去向產生的懷疑,妞兒(英子的好朋友)臉上的淚坑與秀貞臉上的淚坑讓英子產生了疑問”妞兒是不是秀貞的小桂子呢“最後,妞兒認了秀貞這個”媽“,但英子卻走了……

《城南舊事》,讓我懂得了珍惜童年的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