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作文(15篇)

來源:文書谷 1.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習俗作文(15篇)

春節習俗作文1

春節又名“過年”,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

壓歲錢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春節習俗。當我們去向長輩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我們。據説壓歲錢可以壓制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一歲。長輩發壓歲錢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以彩繩穿線編作成龍形,置於牀腳:另一種方式是最常見的,即有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們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也可在除夕夜裏孩子睡着時,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而我們家裏則是用的第二種方式,每年春節總會有那麼幾張“紅票子”進入存錢罐裏,在自己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用,大人也不會怎麼管,想到這裏心裏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燃放爆竹是春節不可或缺的.另一個習俗。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爆竹也是我們小孩特別喜歡的一個春節習俗,雖然玩耍起來有些心驚膽戰,還有些害怕,但就是喜歡玩。我們經常用得來的壓歲錢去買一些適合小孩子放的爆竹,如沖天炮、擦炮、小煙花等等,那股高興勁無以言表。

貼春聯也算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

倒貼“福”字也是春節最常見的習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關於春節還有很多比較受歡迎的習俗,如:貼年畫、貼窗花、吃年飯、守歲、掛中國結等等。春節習俗如此多種多樣,還需要我們自己去了解、體會。

春節習俗作文2

比如説人們很吃晚飯的時候,會放鞭炮,這也是有含義的,在那個時候要驅趕叫——“年”的怪獸。説到這裏,還有一個神話故事呢:“年,原不是節日,而是一種動物。傳説在遠古時候,這種動物非常的兇猛。它們聚集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嚴冬,就出來覓食,走到哪裏,哪裏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説,一羣年一次可吃掉上百隻虎豹熊羆和幾十個人。一到冬天,羣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鬥爭,一直到春暖花開,氣温上升,年才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獵的親人叫回來,團聚在一起,而且都羣居大洞穴中,每個洞穴中多達百人,在與年的鬥爭過程中,人們還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年雖兇惡性殘暴,但它最怕火和巨大的響聲,一聽到巨大的響聲和見到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羣來犯,就迅速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火把,手持武器還用力吶喊助威,直到把年羣全部都趕走。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後,成為了我們現在放鞭炮的習俗。”而在半夜十二點的`時候也會放鞭炮,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因為十二點是財神到來的時候,為了歡迎財神,大家就也會放鞭炮啦!

説到過年,小孩子最喜歡的當然就是——壓歲錢啦!這也是有來歷的:“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着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前看着燈坐着不睡覺,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和孩子玩。孩子玩累就睡着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閤眼。半夜裏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發出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着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因為‘祟’與‘歲’諧音,慢慢地,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的壓歲錢。

家裏的門畫貼法也是很講究的。如果家中貼的是關於福的門畫,大家都會把它倒過來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希望幸福“到”自己家來,而“倒”和“到”諧音,因此,大家就都把寫着福的門畫倒過來貼啦!

過年七年級到初五做的事也不一樣:七年級這天,不能把雞、鴨、鵝、狗放出來,至少得圈一天,不挑水,不掃地,忌動針線,忌打碎東西,萬一打碎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説話,一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扔入井中,口唸“歲歲平安”就沒有事啦,煮餃子碎了,要説“掙”了;吃大蒜時,要稱“義和菜”;八年級時,日落之時要送年,送年時要擺供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九年級下午“送百神”,又稱“圓年”。平常人家把除夕請出的先神神位祭拜後送回原處。商家供的財神牌位要祭拜到初五。

春節的習俗的來源是不是很有趣呢?

春節習俗作文3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與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説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説,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非常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非常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非常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與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與漏壺亭,並且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説:“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衞抓住了,祖乙知道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後來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説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春節習俗作文4

説起春節,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那可謂是“多多益善”我就不是這麼想的,因為我們過年的習俗非常多。

先説吃餃子,吃餃子也是有很多文化的。我們家可不是隻吃一頓,而是三十早上和大年七年級早上兩頓。為什麼要這樣呢?三十吃餃子是為了團圓,也可以叫“年夜飯。”七年級吃餃子是為了吃錢,誰吃找錢就代表誰這一年發財(今年我沒吃着錢)。

説完吃,再來乾點活。燒香貼對聯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東西。燒香也包括上墳!每年七年級,都要給祖宗燒錢燒香。我曾問奶奶:為什麼要燒錢?奶奶告訴我:“這些錢是給他們死人用的,就像現在的人民幣一樣。”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每年三十和七年級,都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土地爺上香,讓他們多多保佑我們。還有貼對聯。貼對聯的最大難處是:區分上下聯。貼的是否一樣。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習俗“多多益善”。

春節習俗作文一

説起春節,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那可謂是“多多益善”我就不是這麼想的,因為我們過年的習俗非常多。

先説吃餃子,吃餃子也是有很多文化的。我們家可不是隻吃一頓,而是三十早上和大年七年級早上兩頓。為什麼要這樣呢?三十吃餃子是為了團圓,也可以叫“年夜飯。”七年級吃餃子是為了吃錢,誰吃找錢就代表誰這一年發財(今年我沒吃着錢)。

説完吃,再來乾點活。燒香貼對聯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東西。燒香也包括上墳!每年七年級,都要給祖宗燒錢燒香。我曾問奶奶:為什麼要燒錢?奶奶告訴我:“這些錢是給他們死人用的,就像現在的人民幣一樣。”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每年三十和七年級,都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土地爺上香,讓他們多多保佑我們。還有貼對聯。貼對聯的最大難處是:區分上下聯。貼的是否一樣。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習俗“多多益善”。

春節習俗作文二

説起春節,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那可謂是“多多益善”我就不是這麼想的,因為我們過年的習俗非常多。

先説吃餃子,吃餃子也是有很多文化的。我們家可不是隻吃一頓,而是三十早上和大年七年級早上兩頓。為什麼要這樣呢?三十吃餃子是為了團圓,也可以叫“年夜飯。”七年級吃餃子是為了吃錢,誰吃找錢就代表誰這一年發財(今年我沒吃着錢)。

説完吃,再來乾點活。燒香貼對聯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東西。燒香也包括上墳!每年七年級,都要給祖宗燒錢燒香。我曾問奶奶:為什麼要燒錢?奶奶告訴我:“這些錢是給他們死人用的,就像現在的人民幣一樣。”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每年三十和七年級,都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土地爺上香,讓他們多多保佑我們。還有貼對聯。貼對聯的最大難處是:區分上下聯。貼的是否一樣。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習俗“多多益善”。

春節習俗作文5

我的家鄉西樵流傳着這樣的説法:每到臘月初八,最早熬臘八粥的人家,福運將是最早來的,也是最旺的。我們也信,過年了,誰不想福運當頭?因此臘月初八天一亮,家家户户鞭炮紛紛響起,一聲聲猶如擂鼓般響徹大地,震耳欲聾。這天的粥,非常香,香過了百花芬芳。

過了臘八就是年。從這天起,年味就漸漸濃了,人們陸陸續續地開始購置年貨,宰豬殺羊,蒸糕燉肉,掃屋擦窗,裁剪新衣,為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年準備着、置辦着……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不絕於耳的鞭炮聲響徹天空,過去的煩惱和悲傷被炸的灰飛煙滅,蕩然無存。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在這一天得以團聚,天南地北趕回家的親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年夜飯裏,談笑風生裏,飽含着快樂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酒足飯飽之後,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圍繞在電視機前,欣賞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歡聲笑語不斷,甜蜜的.聲浪瀰漫着整個夜空。

午夜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一朵朵煙花飛上天,像一顆顆流星散落天際,在深藍色的天幕映襯下顯得格外燦爛,格外美麗。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熬不住了,接了年之後紛紛睡去,當他們進入夢鄉的時候,仍然有煙花絡繹不絕的飛着,煙花把家照亮了,也照亮了每一個孩子的心。

七年級不出門,據説是在家中守着“福”。大年七年級,人們都不外出,一家人在家裏看着電視,包着餃子,團聚的甜蜜之情溢於言表。大街上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滿大街都是煙花爆竹的碎紙屑,家家門窗上都貼着紅紅的新對聯,處處都是吉言祥語,對生活的美好期望盡在其中。

到了正月八年級,那些嫁出去的姑姑,姐姐們都回來看望家中的父母和其他的親戚朋友,一句句温暖人心的祝福,整日迴響在耳邊。人們在一起吃飯、喝酒,進行着各種娛樂活動,親戚與相鄰們今天聚到這家,明天在那家,和樂相處。大家共敍離情別緒,開心的共話新年打算。這樣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

家鄉的春節最數熱鬧的日子就是正月十五鬧元宵了。四面八方的人們聚集到體育場上,參加元宵節民俗活動。燃孔明燈,放焰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人們玩的不亦樂乎。這一天也會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可以和父母一起把新年所得的紅包拆開,一部分由父母保管或存入銀行,另一部分,將會變成他們的零花錢。

“吃過是午飯,下田把活幹。”正月十五過後,隨着各種各樣的拜年活動陸續結束,這個年才算結束,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大家又開始各忙各的,又陸陸續續為更美好的生活奔波着、忙碌着。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井然有序的日子裏,充滿了祥和喜慶的氣氛,人們幸福歡樂。

春節習俗作文6

幸福的日子過得總是那麼快,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眨眼間就過去了,每個地方的習俗都各具特色。你想知道我的春節習俗嗎?那就和我一起重温那美好的時光吧!

臘八,似乎就是春節的前奏曲,一到臘八,就會用大米、糯米、麥仁、小棗、豆子、小米、白蓮子、葡萄乾等熬成香甜美味的臘八粥,喝了臘八粥,人們就會知道年就快要來到了。

臘月二十三,在我們家鄉是祭灶的日子。在這一天,大人們會拿着麻糖來到廚房的灶台前祭祀灶王爺,據説這是請他回到天庭後,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祭祀過後,我們就會分享又酥又甜的麻糖。

臘月二十三彷彿吹響了春節開始的號角,臘月二十三過後,家家户户都會忙碌起來,在除夕之前,我們都會把房子打掃的一塵不染,然後購年貨、蒸花糕、貼花花······

到了除夕,年貨都準備得停停當當,家家户户的門上和窗上都貼上來紅紅的對聯和窗花。這一天會十分得熱鬧,早上和大伯拿着鞭炮、紙錢來到祖先的墓前祭祀,“請”他們“回”到家裏一同過年,而媽媽和大娘就會在家裏熱火朝天地準備豐盛的午餐。午飯後,一家人熱熱鬧鬧圍在一起,一邊看着電視,一邊包着餃子。最有趣兒的是,媽媽還會在餃子裏包入一枚硬幣,看誰能吃到這個硬幣,它寓意着吃到硬幣的人在下一年裏福氣多多。在這一天,不管你是什麼時候吃的午飯,餃子包好後,人們就會早早地把鞭炮掛在樹上,餃子一入鍋,就開始放鞭炮。這在我的老家這叫做搶福,誰家放鞭炮越早,誰家吃餃子越早,就意味在下一年中誰家的福氣就越多。餃子煮熟後,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習俗,那就是盛出第一碗餃子,先要祭祀祖先,祭祀完畢後,把餃子重新放入鍋裏煮一下,重新撈出後,全家人才圍在一起,一邊談論着一年中遇到的開心事,一邊品嚐這餃子的美味。吃完了年夜飯,,全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愜意地吃着瓜子,其樂融融地等待着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一夜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人都得一晚上不睡覺,這叫做守歲。

終於來到了,正月七年級,雖説,卻不如除夕的熱鬧。早上,人們要早早地起牀,放鞭炮,吃餃子。孩子們跟在大人的身後,來到長輩家磕頭拜年。在這一天,最開心的就要數我們小孩兒了,我們會收到很多的壓歲錢,拿着壓歲錢的我們,盡情地去購買鞭炮和零食。

眨眼間,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來了。早上,人們早早地湧上街頭,興高采烈地觀看着舞、耍龍燈、踩高蹺······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去賞花燈,看禮花。街道上,各個商店的門口都掛滿了紅紅的大燈籠,每個招牌上都圍着五顏六色的彩燈,就連樹上都掛滿了一個個小彩燈,頭頂上紅色、黃色、紫色······的禮花一個連着一個在空中綻放,這樣的禮花,這樣的花燈連在一起,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呀!

怎麼樣?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很有趣兒吧!明年的春節,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做客,感受一下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吧!

春節習俗作文7

武漢,是一座非常特別的城市,被漢江和長江隔為三鎮,然而,雖然被江水融開,但我們的心還是在一起的,武漢的除夕夜根本才是中國的除夕夜。

除夕,是所有武漢人在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日子,年夜飯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習俗,而準備年夜飯也是要花功夫的。在武漢,大多數人提前兩天就開始準備食材了,如果要炸丸子,就得絞肉,肉絞完後再打幾個雞蛋,一揉,放點特製的佐料後,再搓成一個個圓球狀,等到油鍋燒熱時,再將捏好的丸子一個接着一個,慢慢地放入鍋中,一盤盤色味雙美的肉丸子就這樣誕生了。不僅如此,無數人家都在各家門前掛着醃製好的臘魚臘肉,曬着自家調製的雪裏蕻蘿蔔乾,整條街都香味撲鼻而來,武漢舊曆的年底,為新春緩緩揭幕,竟是這麼鄭重,這麼豐碩。年夜飯各種口味的菜都有,什麼洪湖藕湯呀,臘腸炒蒜苗呀,金黃炸藕夾呀等等。真是讓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想要吃上一口的衝動呢!在吃完團年飯後,人們還不忘了互相拜年,彼此祝福,剎時有了閤家團圓的一番場面。

在除夕夜裏,不僅吃年夜飯有趣,貼春聯和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當新春來臨期間,它會來人間禍害百姓,傷害無辜,長時間後,人們慢慢發現“年”害怕紅色,且害怕爆炸聲,因此,大家想了個辦法,他們紛紛貼春聯,放鞭炮,來驅逐它,後來,“年”果真再也不敢來禍害人間了。就這樣,在過年時就慢慢有了貼春聯和放鞭炮的習俗了。現在人們有的在商場買春聯或自己寫春聯,貼在門前,象徵着新的一個步步高昇,吉祥如意。小時候,我也想貼春聯,可奈何我身高不夠,無法自己貼上去,於是我就尋法子,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我趕緊把椅子拿過來,雙腳的鞋子一脱,站在上面,終於在我的努力之下,成功地貼好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春聯,心中別有一番滋味。説到放鞭炮,它寓意着驅趕病魔,身體健康。現在的鞭炮也是各式各樣的,有沖天炮,仙女棒,小蜜蜂,母雞下蛋等等,可謂是多姿多彩,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玩得不亦熱乎,可是熱鬧啦!

更令我感覺除夕夜最特別,最喜歡的,那就是看春晚了,在春晚開始前,人們把瓜子,糖果等等一大堆零食都準備好,叮叮叮,鐘聲到了八點整,春晚開播了,春晚開播了……大家趕緊把電視調到CCTV-1,開始了一年一度的視覺盛宴。我們一邊嗑瓜子一邊欣賞着演員明星們絢麗多彩的表演,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12點,新年的鐘聲敲起,大夥兒歡聲笑語,迎着新一年美好的來臨。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武漢的除夕夜就是這樣的多姿多彩,熱鬧非凡,你覺得呢?

春節習俗作文8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古老又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節日。

四川人對農曆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户户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巴中市,我們巴中人和大部分川人一樣。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家家户户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 通常在每年立冬後,家家户户殺年豬、醃香腸、臘肉,不單農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裏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年豬殺好後,人們在燒柴灶的灶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樑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灶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製,直至色澤金黃,聞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户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為大年七年級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徵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團圓,正是人們做這麼多準備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團年飯。巴中地區“大年”新的四大主題:團圓

吉祥、富裕、歡樂。排第一位的就是團圓,在情感上,始終過着羣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嚮往是人間的親情與和諧,人情味,也是我們“巴中人”最濃重的年味。 在我們四川巴中地區,新的.習俗是:每年春節三十上午都是我們最忙的一天。大人、孩子都在家裏忙着打掃衞生、貼福、貼對聯.

春節三十晚上,大人們更忙得不亦樂乎,都又在在準備着豐盛的年夜飯。過了午夜十二點,每姓三輩內的人口都要聚集到輩分最高的長輩家裏一起吃年夜飯了。有時,也邀請鄰居的長者或孤寡的老人一起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一家人圍着桌子吃着飄香的魚,寓意年年有餘;有雞,表示年年積福多多。

吃完團圓飯還要守夜。到了午夜12點,煙花飛上了天空,祈求上蒼給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蒼保佑以後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到了凌晨1點,還要迎福,把好運都迎來 春節,真正指的是農曆正月七年級,又叫陰曆年,我們家鄉人俗稱“過大年”。

正月七年級早上要吃湯糰、臘肉、香腸等品類繁多、數量也多的醃臘品,一般是臘月二十七、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

七年級至九年級白天“走人户”(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麪粉做的細條狀食品、酒、

葉子煙(煙葉)但如今已經改成了超市出售的香煙等如許的禮物。媳婦、姑爺回孃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 春節期間,另一個熱鬧的日子是“元宵節”,家鄉人早上吃完了“元宵”後,結隊去户外娛樂,鄉村裏有民俗的舞蹈,城鎮裏有舞龍等大型表演,晚上有“元宵燈節”。

正月十六是“登高節”,這天全家人帶着食品都到郊外的高山上去野餐一天,娛樂一天,這就意味着“大年”過完了。

春節習俗作文9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傳統佳節。在台灣過春節,與大陸各地差不多,可謂大同小異,保留着濃濃的傳統“年味”,同時又帶有台灣本地的一些特色——從農曆臘月十六至正月十五這段時間,台灣民間稱之為“年兜時節”。

尾牙

每月八年級、十六,是台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打牙祭)。臘月十六的做牙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所以稱為“尾牙”。做“尾牙”是感謝土地公一年來對事業生意和農作收成的庇佑,所以比平常的做牙日更為隆重。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天,公司行號的老闆宴請犒賞員工,以慰勞其一年來的辛苦。過去有種舊俗,宴席桌上有一道菜是整雞,中間的轉盤一旋轉,停止時雞頭對準誰,即暗示主人要解僱誰。如今這種風俗早已絕跡。一般平民百姓家則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祭灶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即送灶神上天之日。每年到這天灶神會上天奏報天帝。因此在祭送灶神時,要將灶神畫像貼於灶上,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然後擺上各種供品,多為甜元仔、米餌、糖豆漿、甜瓜、糖果等,這些供品或甜或黏,意思是讓灶神多説好話,不説壞話。有的還以酒糟塗抹灶門,以示討好之意,再燃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

清沌

祭灶那幾天,家家户户開始大掃除。因為平時神案、神位、香爐都不得擅自移動,只有趁灶王返回天界的幾天裏,才能挪移清掃。“清沌”,便是除去家中黴氣,迎接新春之意,台灣俚諺稱:“清後才會富”。清沌之風,至今不廢。

年貨

逛街買年貨仍是年前準備的一項重要內容。林林總總的“年貨大街”遍佈島內城鄉各地,成為台灣過年的'標誌性景觀。迪化街是台北最老的一個商圈,其“年貨觀光大街”每年都很熱鬧,攤位採用復古的形式,佈滿各式旗幟和燈籠。不論南北雜貨和應景糖果,還是服飾、美食,都應有盡有。近年來,許多來自大陸的物產成了年貨大街的熱門貨。高雄的年貨街在“中街仔”,而台中最出名的年貨街在天津路商圈。所有的年貨大街,其主色調與大陸一樣,都是那熟悉的中國紅。前來逛街購物的男女老少絡繹不絕,有時甚至“擠到爆”。由於有“年貨公車”及“年貨速遞”服務,民眾儘可享受購物之樂。街區裏還表演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閩南戲曲。在台北迪化街一類的老街,仍有民間的書法愛好者在這裏免費為民眾書寫春聯,吸引了不少民眾甚至外籍人士排隊求取。台灣民間諺語“囝仔愛年兜,大人鬧嘈嘈”,反映了人們忙年的這一情景。

春節習俗作文10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攜走了記憶中的塵埃,就連那節日的氣氛也被歲月悄然無息的帶走,使其僅剩一個名號罷。可那些經人們口耳相傳而保留下來的習俗,也增添了不少氛圍,存有幾分過去熱鬧的影子。

家鄉的春節年味總要濃一些的,好容易吃完年夜飯,便纏着外祖父帶我去看“滾龍”。

説是叫“滾龍”,卻與人們口中的“舞龍”差不了太多。無非是在哪户人家門口的空地上,一羣人拿着道具演繹龍騰這一環節。道具嘛?是拿紙糊的一條長龍,那龍身的每一節都有一根木棍杵着,供人拿走握,每節龍身裏點燃着一支紅燭。還有單獨拎出的“龍珠”,雖然不知何用,大概也是引導方向,裝飾之類的吧。

兩手縮進袖子,站在寒風中直打哆嗦,呼出一口熱氣,抱怨着這奇冷天氣的同時,我更期待的是“節目”的到來。

忽的漆黑的夜空被火光劃亮,隨之而來的是爆竹的脆響,身着節日服飾的人們駕着紙龍、伴着擊鼓聲緩步開始移動,一下、兩下……鼓點沉重有力,演員們的步伐錯落有致,隨着音樂節奏在原地兜圈。舉龍首的人表演最為精彩,只見他握緊支撐的木棍,不時的抬手、旋轉、動作沉穩。龍身上的紙片在風中呼呼作響。“滾龍”的開場讓我頓時起了興致,不禁從剛捂熱的口袋中伸出手來鼓掌叫好,不光是我,在場的人們都忘掉了大年夜的寒意,放開包袱玩起來了……

鼓聲逐漸變得成低沉、沙啞,叫人感到些許緊張和壓抑。領隊的人步子邁得大些了,有時走兩步便來了個急剎車,腳步忽前、忽後,手中的龍頭舞動的幅度更大了,那龍一會兒弓頸、一會兒屈背,像極了黑暗中準備撲食獵物的猛獸。

忽而,鼓聲驟然提高了幾個分貝,情緒激亢而又高昂,有如黃河翻滾、咆哮、一瀉千里。那滾龍的方陣中閃進一個手持金色紙球的人,那便是“龍珠”,只見那人在龍身圍成的圈子中不緊不慢地閃躲,蹦噠引得龍頭隨着它移動的軌跡而運動。舞龍頭的人舞得更賣力了,除了一刻不停的`舞動龍頭外,還需跟着持龍珠那人的腳步跳躍奔跑。身後舞龍身的人呢,則在配合“龍珠”外沿着圈子慢跑,不時地舉高一截龍身,滾龍的圈子此時變成一片紅色的海洋

滾到高潮時,小孩子們便可向滾龍的地面上甩響炮,那種鞭炮威力極少不會傷着人,據説這樣能夠祈福來年順利。大人身邊的孩子便如潮水一般向着那火龍湧去,人羣中不知誰家的小傢伙,還往我手裏塞了幾節爆竹,我也沒多想,學着其他小夥伴的樣子將手中的爆竹、小鞭炮扔出去。一瞬間“噼裏啪啦”的聲音響成一片,夾雜着掌生、呼聲和人們的笑聲……

這便是家鄉的“滾龍”了。雖因種種原因,已時隔數年未回老家過年。但每當春節來臨,仍會想起那片紅色的海洋。

春節習俗作文11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一片喜氣洋洋,歡聲笑語。隨着車輪的轉動,我們回到了媽媽的老家——內鄉過大年。

好吃不過餃子,年飯尤數餃子香。過年吃餃子在我們北方,就像工人要上班,學生要上學,人要呼吸一樣,無餃不成年。但在外婆家的這個年,餃子也吃的非同尋常,趣味橫生,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在外婆家,餃子不叫餃子,叫扁食。説起餃子,還離不開我們大美南陽哩,相傳東漢末年,醫生張仲景回到故鄉南陽,看到家鄉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凍傷,於是搭了一個大棚,支起一面大鍋,熬了一鍋羊肉湯。用麪包皮成耳朵形狀,煮熟後連湯帶餃送給窮人吃,人們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餃子就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了。

外婆家的剁餃子也與眾不同。大年三十,清早起來,全村的“嘭嘭,咚咚”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時而如排山倒海,時而如江潮翻湧,時而如泉水叮咚。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剁餡聲音是全身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剁餡最響且時間最長,美其名曰“長久有餘財。”下餃子時,也不能亂説話,即使餃子爛了,也不能説爛,而是要説漲了,我怕説錯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閉上嘴巴最安全。餃子終於端上桌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就往嘴裏塞,“啊”!餃子太燙了,燙得我直吸溜嘴,又蹦又跳,張牙舞爪的樣子,像極了一個跳舞的小丑。逗得姐姐忍俊不止,哈哈大笑。我方登罷爸上場,我這邊剛消停,只聽“咯噔”一聲,爸爸又大叫一聲,“哎呀,我的牙呀!”原來爸爸吃到了硬幣餃子,外公高興得連誇爸爸是有福之人。我一聽,不服氣了,哼,我也一定要多多的.福氣,於是一邊使勁吹,一邊往嘴裏送。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吃到核桃餡的了,外公又連忙説“核桃補腦又好吃,寓意你明年學習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姐姐也不甘示弱,為了吃到特別的餃子,也接二連三地往嘴裏送。正吃得不亦樂乎中。大外婆端着一碗餃子過來了,還説嚐出來什麼餡的有紅包獎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們爭先恐後地大嘗特嚐起來,這邊還沒有散場,一會兒三外婆也端着一大碗餃子來了,為了紅包,我們也拼了,又三下五去二地吃了不少,哎喲!天吶!感覺要吃到嗓子眼了,摸着我圓滾滾的肚皮,心想着要是鄰居誰再來了呢?真是怕啥啥來呀,鄰居們都像排着隊似的,送來自家的餃子。原來這是外婆家的風俗習慣,百家飯,既嚐到了不同風味的餃子,又增進了感情。正所謂“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親人鄰居們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山南海北,無所不談,其樂融融,其樂無窮!熬年談心兩不誤,真為一舉兩得,美哉!樂哉。

望着我快要撐破的肚皮,感覺這一次吃的餃子,快抵上我平時一年吃的了。

春節習俗作文12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們家鄉安慶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九就開始除塵。除塵就是清潔污垢,迎接新年的到來。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掃牆壁上的灰塵、擦窗户……

過春節當然要買年貨。超市裏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到處張燈結綵,洋溢着過年的氣氛。巧克力堆成小山,一袋袋餅乾擺放的整整齊齊。我們挑選着自己喜愛的東西一包包往購物車裏放。不一會兒,購物車就裝滿了,媽媽拉着我回家,可我還意猶未盡。

到了年三十兒,我和爸爸開始貼對聯了。爸爸站在凳子上,把舊對聯撕下來。我在底下忙得不可開交,一會兒遞膠,一會兒遞剪刀,一會兒又要遞對聯……不一會兒,我和爸爸都累得滿頭大汗了。終於,上聯、下聯、橫批都貼好了。頓時,大門煥然一新。

我大聲讀道:“萬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風順年年好,吉星高照”話音剛落,爸爸就哈哈大笑起來。我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一本正經地講道:“對聯又叫門對,它對仗工整,抒發了人們美好的願望,是漢族特有的形式。讀對聯時應先讀上聯,就是右側的.,再讀下聯,就是左側的,最後讀橫批。貼對聯時也按這樣的順序!應該是這樣讀: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吉星高照。”

今天真是收穫滿滿,我不僅學會了貼對聯,還學會了對聯的讀法。

“吃年飯了!”隨着奶奶喜悦的語調,我們一家人圍坐到了桌邊。

“哇塞!今晚的菜好多啊!”有清炒芹菜、紅燒鰱魚、紅燒雞塊、圓子湯…… 媽媽給我夾了一塊紅燒魚,嫩嫩的、滑滑的,可好吃了!我又嚐了一塊紅燒雞塊,雞肉酥滑可口。熱騰騰的圓子湯香味撲鼻而來,我盛了一碗,湯味非常鮮美,圓子也香滑無比,一碗熱乎乎的圓子湯喝了下去,心裏立即湧出一股暖流。聽奶奶説這些菜還都有寓意呢:芹菜寓意做事勤勤快快,紅燒鰱魚寓意年年有餘,紅燒雞塊寓意大吉大利,圓子湯寓意團團圓圓……

聽奶奶説完,我連忙拿起杯子向爺爺奶奶敬酒:“爺爺奶奶,我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吉大利!”爺爺樂呵呵地説:“好好,也祝你學習進步。”我又開始敬爸爸媽媽:“我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説:“長大一歲了,現在懂事了!”年夜飯,我既吃到了美味的菜餚,更吃出了團圓和快樂!

大年七年級是安靜的,大人孩子基本都呆在家裏。但八年級又熱鬧起來了,家家忙着去拜年。我早早地起了牀,爸爸媽媽也拿好禮物,準備去外婆家拜年。我們來到外婆家。門開了,我趕緊説道:“外公,外婆,新年快樂!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公樂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感覺好像年輕了許多。外婆更是容光煥發,馬上把紅包塞進我的口袋,轉身就去抓糖果,抓瓜子,忙得團團轉。

這一整天,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房間。外公外婆也忙碌了一整天,他們雖然有些疲憊了,但心裏一定是快樂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春節習俗作文13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説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説,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説:“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衞抓住了,祖乙知道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後來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説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春節習俗作文14

説到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啊!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説,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浙江的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傳説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裏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説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説,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農曆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七年級)首尾相連。過了十二點就是大了一歲。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習俗。

春節習俗作文15

隨着寒假的開始,春節的腳步也近了。春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並不陌生,可是關於春節的習俗,你們瞭解嗎?今天我就帶大家更深一步的瞭解春節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家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這首《元日》中藴藏着關於春節的兩大習俗,那就是放鞭炮、貼春聯。據説,從前有一個叫“年”的猛獸,每逢臘月三十就出來禍害人間,無惡不作。但是,有一年的臘月三十,“年”來到一個村莊,看見兩個牧童在耍牛鞭,噼啪作響,嚇得趕忙溜走。它又到來一個村莊,看到一户人家曬着大紅衣裳,嚇得望風而逃。後來,它又竄到另一個村莊,朝一户人家門裏一瞧,只見屋裏燈火通明,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夾着尾巴溜了。就這樣,人們摸準了“年”怕響、怕紅、怕光的特點。以此想到辦法驅趕它,後來就演變成了現在過年放鞭炮、貼紅春聯等習俗。

年夜飯自然是春節習俗的重頭戲了,不僅代表着團團圓圓。年夜飯的菜除了美味可口,還十分有講究。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魚,“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年年有餘”;一是火鍋,火鍋煮沸,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有些地方,還會多一道甜食,祝福以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當然,這種熱鬧的節日怎麼能少了小孩子呢?大年七年級這天,小孩子會穿上新衣服和大人們一起去向長輩拜年,祝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同時也會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壓歲錢”又名“壓祟錢”,也是春節傳統習價之一。“祟”就是不吉利的東西,據説“壓歲錢”可以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們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悄悄告訴你,南北方春節的'習俗也有所不同哦。北方講究七年級吃餃子,因餃子的形狀頗似元寶,把餃子煮好後端上桌子象徵着“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而南方人多數做年糕和湯圓,年糕諧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糰子”“圓子”,代表“團團圓圓”。

不僅南北方過年有差異,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春節習俗。比如回族人正月七年級一般吃麪條和燉肉,八年級才吃餃子;滿族人春節前要做滿族的傳統糕點——薩其瑪。他們春節還十分喜愛戴象徵着“歲歲平安”的荷包,民間也會相互贈送。而彝族人七年級早晨起牀第一件事就會去挑水,全家都得喝“吉利水”,全天用這水來梳洗、煮飯,以示辭舊迎新……

春節的習俗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習俗。當然,隨着時代的發展,春節的習俗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壓歲錢”也會變成了微信紅包;為了保護環境,放鞭炮也被禁止了,取而代之的是環保無污染的電子鞭。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更瞭解春節了吧。在這裏提前祝大家春節快樂,萬事如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