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白馬寺作文(通用4篇)

來源:文書谷 8.23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白馬寺作文(通用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遊白馬寺作文(通用4篇)

遊白馬寺作文1

“快點,快點,穿這雙鞋,戴這個帽子,不行,不行,這個吧,快點舅舅快來了……”

隨着一番複雜而繁瑣的準備後,我們踏上了去白馬寺的路。到達之後那裏“遊人雖未盛”環境清幽,碧草連天,樹木陰翳,鳴聲上下,青樹翠蔓,蒙絡搖綴,真讓人讚不絕口。

向寺內望去,三棵古銀樹“樹立”在亭院之內。它們呈等腰三角形排列,中間的一顆尤其雄厚,樹幹筆直筆直,葉像小扇子一樣,綠的似乎一碰就會滴下油來,鐵鏽色的莖幹上佈滿魚鱗一斑紋,“這棵樹極高,據説高三十多米胸圍九米多。此樹歷史悠久據説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了!被譽為銀杏之王”,孔子曾在此飲水,乘涼,舅舅向我們説。我忍不住抬頭仰望了一下這個“活化石老人”,只覺得讓人蕭然起敬。

向寺內走去自然又是另一番景象,硃紅外牆,仿古的鐘樓,圓月形大門,仙人橋清新雅緻,古香古色。最有趣的當數放生池了。池水清澈見底游魚綁石直視無礙,池邊遊人歡樂,似與魚兒歡樂。池邊有幾個小石凳,飽覽勝景的遊人坐在小石桌旁休息,或品茶飲酒,或吟詩作畫,或深呼吸,如臨仙境,似處世外桃源也!

向上繼續觀賞,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兩塊石碑,上書“萬古流苦”“行善積德”八個大字,可見這裏的人是以“善”“德”二字為準則的。

白馬寺古時稱石城寺,歷史悠久最早有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因事外幽谷四周高山峭崖俊立形如石城而得名。以前的白馬寺,前有鐘樓,後有大雄寶,東西各有廂房,北有千手觀音殿,東有泰山奶奶廟,遊人如織香火旺盛,每逢山氣,四方商貿雲集。清代的拔道郭芙山曾有讚譽“殿前銀杏堪留飲,吩咐吶僧幸酒飄。”隨後便醉也!不幸的是這些古蹟在“文革”被毀,已蕩然無存。穿越歷史滄桑,唯有古樹劫後餘生,笑傲深谷。

白馬寺,修身養氣之聖地,璀璨文化之聖地,一定讓你“醉”哦!

遊白馬寺作文2

洛陽白馬寺的景觀是被我們早已列入“十一”黃金週必遊之地。早晨,我們離開古都開封,向另一個古都洛陽開去,路上車量川流不息。在高速路上我們遇到了兩次堵車,都是因為五六量小車追尾。外婆和大姨都在不停的提醒:“慢點,安全第一!”兩位舅舅開車都特別專心,直到中午我們才安全的到達洛陽的白馬寺。

在歷史悠久,負有盛名的白馬寺景區門口我們排隊等候,也見到不少外國遊客,都想一睹為快!此時,我真的體會到了遊人如織的感覺了。

隨着人流進了入票口,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右邊的放生池。放生池上有一座三石拱橋跨池南北,池子周圍有雕刻的石欄環繞,池水清澈見底,水中的游魚自由自在,往來翕忽;池子左右兩側,綠草茵茵,中心設花壇,形成一種風格自然的人間淨土。

往左拐就是白馬寺山門了,只見“白馬寺”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像磁石一樣吸引了眾人的眼球。白馬寺山門,為牌坊式歇山頂,上以灰色筒瓦覆蓋,有三個門洞;三門洞皆以灰磚、青石券石砌成。我們輪流在這裏駐足留影。

寺門前有兩尊石馬,相傳這是宋代時候的石馬。它們身材粗壯、高大,眼睛炯炯有神,看得出這是兩匹威武英俊的良馬,當年為了紀念白馬馱經的功勞就在寺門前精雕細刻了這兩尊石馬。雖然經歷了多年的風雨,卻仍然露着那股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彷彿在思念着當時那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的日月。看到它們,我心中讚歎道:洛陽白馬寺真是名不虛傳。

進入白馬寺山門,在寺院東南角、西南角各有一座方形角樓,東樓懸鐘,西樓架鼓;這就是白馬寺的“晨鐘暮鼓”之處,這“晨鐘”這“暮鼓”之聲,敲醒了人世間一些人的迷夢,也給人門帶來了吉祥如意。據説:每年元旦,中外朋友都要聚集於白馬寺來聆聽“馬寺鐘聲”,用108下鐘聲消除心中一切煩惱。

院子正中間還有一個九層鼎,遊人到此都會用一元的硬幣往鼎裏投,只要投中,代表一言九鼎,你説的話是很有分量的。我聽導遊這麼一説,趕緊從兜裏摸出一元硬幣往裏投,第一次沒投中,落到對面的地上了,我趕緊跑過去撿起來重新又投,這一次投的.那個真叫準呀,正好投到最上邊的一層,此時,我滿懷喜悦,似乎感到自身價值在徐徐上升。

帶着愉悦的心情走進了天王殿。入門就看到殿正中的彌勒佛像,他笑容可掬、赤腳打坐、右手手持念珠,左手手握布袋。我不由得想到:平時人們一看到滿臉笑容,慈眉善目的人就會説,看某某多像一個彌勒佛,整天笑呵呵的!原來彌勒佛這麼平易近人,深受人們的愛戴和敬仰,我敬畏的舉了三個躬。然後,環顧四周,殿內兩側供奉着四大天王像,分別為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他們各自所持法器,分別表示:風、調、雨、順。其造像栩栩如生。

接着,我們又一一的參觀了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白馬寺的主要建築。

出了寺門,我們向各個展廳走去,我們參觀了印度館、泰國館……風格各異的雄偉建築,金碧輝煌的宮殿,讓我們大飽了眼福。

這次白馬寺之旅,不但使我瞭解了中國宗教燦爛的歷史文化,還知道了西方宗教文化融入和傳播的淵源。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

遊白馬寺作文3

在寒假裏我去了洛陽白馬寺。

一走進大門口,我就被美麗的小金魚吸引住了,小魚池裏有數不清的黃燦燦、紅通通的五顏六色的小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大冬天他們也不怕冷,歡快地在水中嬉戲,我把我吃的蘋果分給他們一份,他們爭先恐後地搶到一起,看到他們無憂無慮的樣子,我真捨不得再打擾他們了。

繼續往前走,就到了白馬寺的正門,正門顯得很低矮。進了正門都是五花八門的佛寺,真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這首詩的意思是:千里江南,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綠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店招旗。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靈神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四百八十寺,有多少佛寺樓台已經隱沒在歷史的蒼茫煙雨之中啊!這首詩講了不迷信,所以我們在白馬寺裏面沒有買香敬神,而是看看就走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裏面好多古老的蒼松翠柏,經過多少風雨,它們屹然挺拔偉岸。

出了白馬寺,還有一個景點叫齊雲白塔,跟咱三門峽的寶輪寺塔差不多,也是迴音塔,在下面使勁拍手,就能聽到似乎是青蛙“呱、呱”的叫聲。

這個假期完美了。

遊白馬寺作文4

暑假期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洛陽的“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洛陽市老城東約幾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歷來被中外佛教譽為“釋源”、“祖庭”。

相傳,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譴使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以白馬馱載佛像到了洛陽。第二年,漢明帝勒令在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白馬寺坐北朝南,總面積二百餘畝。

來到大門前,門前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白馬寺”三個鎦金大字在陽光下煜煜生輝。只見走進寺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碧綠的草坪:濃郁,開闊。蜿蜒的小徑在其間延伸,亭台軒榭,潺潺流水,錯落有致。各種膚色的遊人,不同語言的旅客,絡繹不絕。

走進“白馬寺”大門,大王殿、大佛殿、大雄店、接引殿、毗膚閣等殿堂緊緊相連,巧奪天工的各種雕塑引人注目。殿內殿外,香煙繚繞,檀木香味沁人心脾。出了寺門,沿着漢白玉潔淨的小徑東走,便來到“狄人傑之墓”。他秉公辦案的一樁樁事蹟,令人肅然起敬。走過亭台軒榭,跨過小橋流水,便來到“釋迦舍利”古塔。塔身巍峨高大,氣氛肅穆清幽。

遊玩後,我們回到了白馬寺門口,騎上了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曆史的白龍馬合影留念。

白馬寺還是我國的一個4A級景點呢!真的不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