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14篇(精選)

來源:文書谷 4.46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作文14篇(精選)

清明節作文1

天上小雨飄,又是一年清明時。這是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節日,可惜的是,在這節日裏,我卻不能去祭奠那些為新中國的勝利而付出生命的偉大烈士們,令人遺憾。

一個個小木牌,上面刻着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輕輕插進土中,這便是我為他們製作的簡易木牌。我微微閉眼,雙手合十,喃喃道:“你們是捍衞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鬥、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讓我們擁有一個這樣美好的生活,你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鬥爭而光榮殉職,是我們的好榜樣,偉大民族精神的寫照。”輕輕叩拜了一下。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們家喻户曉,被世人讚美着,你們有的死於戰爭,有的死於帝國主義的殘暴折磨,儘自己所有的力量與生命拯救祖國,保衞祖國,一句話——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對你們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你們是神聖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裏,他們是光明的象徵,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是我們努力下去的動力!”腦中閃過一個個臉龐,堅毅、剛強、豁達、憤怒……最後化為一團虛無,我眼睛微微濕潤,叩拜了第二下。

我要鄭重的對烈士們説:“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鬥爭勝利了,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將繼承你們努力開闢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滿腔熱血的炎黃子孫,有着世間偉大的精神,我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你們在九泉之下安息吧。”第三下叩拜結束,在眾多墓前放了些潔白的花兒。

春風輕拂,並沒有下雨,陽光正好,或許是烈士們感受到了我獨特的祭奠,又或許是他們同意了我的話。只希望這温和的春風帶着我的崇敬與思念飄遠,到達烈士們的所在的地方

清明節作文2

清明節這條天,天黑壓壓的,萬物都換上了單調的衣服,我也不例外。畢竟今天是清明節嘛,不可能有人會因為這個節日而感到歡快,喜悦。我將在今天去看望去世多年的爺爺。

早晨,我與父母買好祭奠物品後,便出發去墳山了。聽着憂傷的歌曲,靜靜地看着車窗外時不時掠過的雲朵,不禁回想起爺爺在世時與我玩耍的情景。他將我抱起,用那短短的鬍子扎我的臉蛋,使我咯咯大笑。他和我比誰先吃完晚飯,最後被我“打”得五體投地……想到這,我笑了笑,又握緊了拳頭,默默地説:“爺爺,你不是説你是超人嗎?是我的守護神嗎?怎麼卻在那窄小陰暗的木棺材裏睡着了呢?”我咬緊牙關,與爺爺的往事仍然一幕幕的從眼前閃過。

到了墳頭,看到那冰冷的墓碑,眼睛漸漸濕潤了,這在一旁的.大松樹也低着頭跟我一起歎氣。我拿着松枝掃去墓上的灰塵,在墓前貼了一些符保佑爺爺平安。我彎下腰磕了兩個頭,便靜坐在爺爺墳旁,悄悄地告訴爺爺:“爺爺,您以前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績嗎?我現在做到了。現在家裏,獎狀貼得到處都是,每次考試都能拿前五名。我多麼希望您能看到我的成績啊!”

“嘿!別傷心了,我們去搭房子吧!”一個聲音打斷了我,原來是我的表弟表妹。我點點頭,希望爺爺也能看到我們快樂健康地成長的樣子。我們搭樹枝,扯松葉,夷平地……沒過多久就搭好了一座華麗的“豪宅”。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把煩惱通通封存。

晚飯後,我們下了山。我雖與爺爺陰陽兩隔,但是我們間的情意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清明節作文3

清明節,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雨。彷彿有了這雨,清明節才能顯出它的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這飄灑的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到清明節時,我心裏都會默默吟誦這首唐朝詩人杜牧的詩。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而春季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對往年清明節的回憶。

那天,細雨濛濛,天空陰沉沉的。我心中湧着辛酸的波浪,一次又一次地拍打着我心靈的彼岸。我們一家人經過了幾個小時的路程,終於回到了老家。我那可愛的家鄉此時此刻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生機,村子裏到處都瀰漫着悲傷的氣息,這不禁讓人想起太多早已粉塵的往事,早已被埋沒在心底的記憶。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陵墓了,我們走到三個土包前,只見媽媽仔細地把土包前的雜草清除乾淨,接着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和蔬菜放在那三個土包前面的石板上,然後找了幾根木柴點燃,燒起了紙錢。這時,媽媽和我姨都抽泣開了。她們的眼淚打在了我的心上,打開了我的記憶,使我想起了我那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使我想起了她那甜美的笑容和那温柔的目光。頓時,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轉身哭了起來,我心想:外婆,這幾年您在那兒過的好嗎?您不要擔心我們,我們都很好。在這裏,我讓小雨點把我對您的思念帶到天上去,希望您能感受得到。

拜祭結束之後,我們靜靜地離開了。在那廣闊的平野上,只有風兒還在吹動,帶着憂傷與痛楚飄向遠處。

清明節作文4

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又要回外婆家了,真是太高興了,而且還要給外婆上墳呢。

我們先在街上買了一些白紙條,這裏人山人海的。我問媽媽:“為什麼買的時候不買白色的紙偏要買黃色的紙呢?”媽媽説:“因為黃色的紙上面用真錢打過,燒了後陰間的人可以當錢花,白的紙應該印不上吧,況且也沒人賣白色的紙,所以就買黃色的紙咯。”媽媽還買了一些鈔票,和平常花的錢有點相似但又不一樣。媽媽看我疑惑不解的樣子就説:“這是冥幣,燒了就可以讓不在世的親人們花。”我們接着又買了一大堆東西,都是上墳用的。

走嘍,去上墳啦!

外婆的墳上長滿了雜草,就連過去放炮的紙盒都腐爛了,真是太亂了。拔草、撿垃圾,一番打掃後,外婆的“住宅”乾淨多了,可以開始上墳了。

我們把紙分成三部分,從中間對摺,再橫着對摺,用打火機一點就燒着

啦。要放炮了,媽媽不敢放,這個重任只好交給我這個小小男子漢了。我拿着打火機慢慢地走了過去,心裏七上八下的:會不會炸到手?萬一炸到手會不會流血?一定很疼吧?萬一炮的`威力太大,不會把手炸掉?我懷着恐懼的心靈,還捂着一隻耳朵走了過去,啪,打着火,往前一伸,沒點着。硬着頭皮,把手往炮捻上一點。“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炮點響啦。“啊!我的手被炸到了!真疼啊!”我一聲慘叫,兔子一般沒命地竄出老遠。

等到炮聲停了,我們磕了幾個頭就回家了。回家後,真想念外婆在世的時光,那時候外婆特別疼愛我,每一次來,都給我準備了好多好吃的,回憶起來就感覺心裏非常甜!

外婆,我真希望你沒有走,我想你了!

清明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節日。

這一天我們全家一大早就起來,拿好掃帚、鐵鍬等工具就向新坊山出發了。今天要去為太爺爺太奶奶掃墓。

汽車在寬闊的公路上行駛約半小時就到了新坊山。隨着石階而上,我們來到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我拿了一個大剪刀把墓邊上的`雜草給剪了,然後我和弟弟拿起掃帚,把枯樹葉、枯樹枝清掃乾淨,再用鐵鍬撮掉。我回頭一看,看見媽媽坐在後面的亭子裏摺紙錢,我也跑了過去,把剪刀放在椅子上。當時我還不會折,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漸漸的會折了。我折了一捆又一捆。

紙錢摺好了,我們要插香燭了,我先用打火機把它點燃,再把它給吹滅。我發現吹滅後的香燭上有一股白煙冒了出來。我們就雙手緊握香燭,然後舉過頭頂拜了三下。接着把香燭插在了太爺爺太奶奶的碑前的土裏。

開始燒紙錢了,我們蹲在墓碑的正前方,點燃了一張張摺好的紙錢,然後把紙錢放在上面燒!一張張紙錢代表着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的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快樂的生活着。

一天的掃墓結束了,我們一家人坐在車上。車上格外的安靜,誰都沒有説話,我的心裏多了幾分思念與傷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認識到了生命的珍貴。

清明節作文6

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每年都會給去世的親人送上一份哀思。我們家也不例外,清晨全家開着車前往墓地,給我去世的爺爺掃墓。在返回的路上,我們會路過烈士陵園,所以爸爸媽媽和奶奶要帶我去看看那裏的英雄們,我很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烈士陵園。

我們來到東儀路的烈士陵園,烈士陵園莊嚴肅穆,心中充滿深深的感動和感慨。一進大門,我先看到兩旁有兩個筆直石頭,上面寫的“魂魄託日月,肝膽照河山”,這幾個字,然後緊接着兩旁有許多高大的松柏樹,就像許多戰士再守護着烈士們,為烈士們站崗,放哨。緊接着我看見了很大很寬的一面的浮雕牆,浮雕牆的正面雕刻着解放軍叔叔勇敢地與敵人做鬥爭。在背面雕刻着一些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們的頭像。

往後走有十四個大字,上面寫的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為人民而死雖死猶生”草坪上有許多漂亮的蒲公英,緊挨着,就是九烈士和曹力如,杜斌丞十一位烈士的墓碑。我和爸爸媽媽提前準備好的菊花為這十一位烈士送上,我輕輕地把菊花放在他們的墓碑前,然後深深的鞠了一躬。在往後走就是所有烈士的墓碑,個個墓碑上面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九烈士的故事,爸爸給我講九烈士是在大革命失敗後,在西安被國民黨集體殺害的共產黨員,在九烈士當中最大的33歲,最小的只有18歲,我被這些年輕的烈士們為國獻身的精神而感動。

通過這次瞻仰烈士陵園,深深地意識到,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清明節作文7

都説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的清明,晴空萬里。

當天春光明媚,我卻起得很晚,足足睡到了九點。我十分興奮,因為下午要去掃墓了。按理説,掃墓令人心情沉重,可是我一想到彎曲的山路、茂盛的雜草和登上“勝利的高峯”時要點燃的鞭炮,心裏還是有些小激動。

到了下午,我並沒有看到鞭炮,心中有些不快。於是去問爸爸。爸爸語重心長地説:“放鞭炮是一種陋習,這幾天網上對清明該不該放鞭炮看法眾多,但多數人堅持不放的觀點。”我低下頭,陷入了沉思,也想到了班主任吳老師在放假前囑咐我們:能不放鞭炮,就不放鞭炮。我抬起頭,看到了蔚藍的天空,也就釋懷了許多。

臨行前,爸爸囑咐我説:“找一根棍子,山上草多怕有蛇!”我聽了並不覺得害怕,因為就算遇到蛇,就把它捉了。我精挑細選,終於找到那傳説中的“打蛇棍”。

就這樣,吭哧吭哧地上路了。一路上,我拿着那根“打蛇棍”披荊斬棘。可未碰到那“可憐的蛇”。想必定是被我手中的.“神物”嚇破膽了吧。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墳前。

面前很多樹枝、樹藤相互纏繞。正當我想使用“神物”時,只見刀大俠——爸爸,手起刀落。一陣陣刀光劍影中,可惡的樹枝、樹藤紛紛化作“浮雲”。

奶奶在我六歲時,掙脱了癌症的折磨,去了天國。我們非常悲痛。每當這時,我們向奶奶問好並向她祈禱,願她在天國保佑我們平安。

今年的清明節有點不一樣!

清明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看到這熟悉的詩句,大家都會想到一個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在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掃墓節、祭祖節等。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每當清明節,每家每户基本都會去掃墓,祭奠先人;去放風箏,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把柳枝插在屋檐下,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吃青團,紀念李秀成;還要碰雞蛋,以示生命更新

記得上次清明節,早晨媽媽煮了一鍋雞蛋。我和爸爸來了個碰蛋比賽!我們把一盆雞蛋分開,一人一半。碰碰碰,我的雞蛋全碎了,糟糕,爸爸贏了,我生氣的説爸爸耍賴。爸爸告訴我,碰雞蛋是有技巧的,要用尖的一頭來碰,因為那頭是實心的,砸起來力量較大。

吃完早飯後,我和爸爸去給我老爺爺掃墓。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老爺爺和老奶奶的'墓前,一年沒來,墳墓上長滿了荒蕪的草,大家做好分工後,紛紛開始忙碌起來,一切就緒後,我們開始燒紙錢,隨着裊裊炊煙,我彷彿看到了他們的影子,他們告訴我:好好學習,珍惜生命。

清明,的確是一個充滿夢想和希望的日子呀!這蕭蕭的雨,這甜甜的風,給這世界帶來多少蓬勃的生機呀!我們盼望着夏天,盼望着成長,是相信只要陽光雨露的滋潤,弱小就會走向強大,缺陷就會就像完美。倘若先祖和親人九泉之下有知,這漫天遍野的綠,就應該是他們欣慰的微笑。

清明節作文9

清明節作為傳統的節日,又是人們上墳祭祖、踏青郊遊的日子。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姥爺、媽媽、妹妹去濟南給我的老爺爺掃墓。我的老爺爺葬在濟南一處公墓,我們起的很早,所以一早我們就驅車來到濟南公墓。

老爺爺的墓在半山腰,我們懷着悲傷的心情開始爬山,姑姥姥她們還帶着許多祭祖的`食物和紙錢。在經過別人的墓碑時,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有的名字是用紅筆刻的,有些名字是用黑筆刻的,或者是有的名字是用金色的寫的,有的名字沒有塗色,我想是不是女的用紅筆或金筆塗名字,男的用黑色圖名字,後來,我們問過姥爺,才知道黑色和金色的字代表去世了,紅色或者沒塗顏色,是代表還健在,不過這個墓穴是雙墓。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老爺爺的墓前,我們先將老爺爺的墓碑洗刷乾淨,然後擺上我們帶來的食物,有水果、點心、大棗,我給老爺爺鞠了三個躬,又給老老爺爺、老老奶奶鞠了三個躬,我看到老爺爺的墓碑上有媽媽的名字,可是老老爺爺的墓碑上就沒有了。姥爺她們開始點香、燒紙,火苗汪汪的,不一會紙錢的灰都升到空中了,聽説,這就代表逝去的祖先收到了,我們都浸在悲哀中。

掃墓完畢,我們下山的時候,還發現了有的墓碑上刻着十字,我問姑姥姥這是怎麼回事,姑姥姥説,這是代表逝世者生前是信天主教的,還告訴我,人都要有信仰,就不會做壞事。

今天,我們在祭祖的同時,還增強了體魄,並且學習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我覺得很有收穫。

清明節作文10

我們走的是山路,剛在下雨,路還有點滑,所以很難爬,一路上看到很多花,在雨中彷彿更憂愁了,這裏一簇,那裏一叢,圍在一起,好像植物們也在上墳,墳頭在半山腰,所以這一路上來很狼狽。

到那裏了,我已經氣喘吁吁了,但我爸和爺爺好像特精神 ,從背上拿了掃帚開始掃一些黃不溜秋兒的東西,忙了好一會兒,我爸不知哪裏挖來的.一堆土,放在上面,插了根竹竿,上面掛着一個叫墳幡的東西。接下來,就開始擺放祭品了。

祭品有很多,比如魚、肉、豆芽、茶葉蛋、豆腐等等。點上了香蠟燭,過了一會兒,他們又倒了點酒。點蠟燭幹嘛呢?我爸説:“只有那樣,你的太公才會來吃,不然是不會來吃的。”

我爸拿起一大盆,點了一團火,爸爸、伯伯、爺爺他們就把焚經、紙元寶一件一件地放入火中。接下來,就該禱告了。不知為什麼,每次拜祖的時候,我都要讓我媽跟我一起。

我就站在那裏,不知道説些什麼,我媽卻站在一旁,雙手合實,低下頭,嘴裏唸唸有詞,好不熱鬧,説了好一會兒,才停下來。接下來就開始分食物了。我首先拿了個茶葉蛋吃和一些水果,比如橘子呀,香蕉之類的。水足飯飽之後,就開始放鞭炮了。

雖然國家規定不能放鞭炮,但今天是“特例”,我們就先下山了。我爸拿了一大堆鞭炮,開始一個個地往天上放,我當時比較膽小,最聽不得那種很響的聲音,所以我捂起了耳朵。

今天我們祭了祖,吃了飯,我既開心又傷心,開心的是今天我明白了很多關於清明的知識,傷心的是那些已故的親人,祝他們在天堂吃好喝好。

清明節作文11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

下課後,我們來到操場進行祭祀的主題活動。伴隨着《我愛祖國》的歌聲,主持人上台講話,接着我們面向國旗升國旗唱國歌,歌聲響起,全體同學整齊的摘下帽子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此時是那麼莊嚴肅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烈士的緬懷之情,接下來是張卉老師帶領我們重温誓詞,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湧現出許多先烈的身影。例如我們熟知的董存瑞炸碉堡在危急關頭他挺身而出,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黃繼光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的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直至壯烈犧牲。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抗日英雄數不勝數。

歷史不斷地告訴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們,都應該牢記:是烈士,用鮮血與生命,用奉獻與犧牲為今天的我們謀來了幸福,革命先烈是我們偉大民族的驕傲,他們值得我們永遠的懷念。

英雄之於我們,是民族的的脊樑,無論什麼時代,無論哪個國家,英雄烈士的事蹟和精神,始終都是這個國家與民族前行路上的明燈,始終都應該得到這個國家與民族的尊崇與敬畏。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先烈們的英勇事蹟,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

清明節作文12

記得,在學校裏的日子,也帶來了很多的歡樂,在國小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都要去紀念館參觀,看看烈士們的事蹟,然後在第二天裏都要寫篇有關清明的事情的作文,那時候,也不懂什麼是作文,什麼是感想,就是寫我在紀念館裏看了很多叔叔,也有阿姨,老師看了我的作文,居然説我寫的很認真,説寫了很多的人物,看來,我去紀念館裏參觀的時候,看的很仔細,現在,想想小時候有意思的事情,在回頭看看自己的寫的作文時,就會覺得好有意思的寫字,好有意思的作文。

現在讀來,這首詩之所以能流傳千古,被世人爭相傳誦,除了那朗朗上口的詩韻之外,就是詩中出神入化地刻畫出每到清明節的時候,人們在“天亦有情化為雨”的傷感日子裏,悲痛悲痛難以抑制的心情,在這個時候,什麼能化解這種哀傷的心情,就只有“借酒消愁”這種方式了。

奶奶做了很多的吃的,還要在家裏的客廳裏燒紙,每次都是家裏都是黑乎乎的紙屑,連卧室裏都會有,只要窗户稍微打開一下,那麼家裏的被子上,沙發上,椅子上,桌子上,都會有這些黑乎乎的紙屑,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費神,又要做豐富的菜,又要燒紙,又要打掃,真是個使人勞動的好日子,可能是為了懶惰的'人能夠勤勞而設定的節日吧,我小時候是這樣理解的,現在想想真是覺得好有意思的想法。

清明節裏,奶奶都會裹粽子,奶奶都會做很多的口味的,有豆沙的,有醃肉的,有鮮肉的,有香腸的,有紅豆的,有豆莢的,都是奶奶做的,我都喜歡吃,可不知道為什麼。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對於清明節這樣的日子,還不是太懂的,對於清明節裏的一些習俗也是不清楚的,就記得在清明節裏家裏要做一桌子的吃的,還要燒紙,掃墓這些事情吧。

清明節作文1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這一天,碧空如洗,萬里無雲,我和媽媽在家裏做青團,給我的外婆吃。

媽媽買來了艾草。先把艾葉摘下來洗乾淨,瀝乾水分,再拿來榨汁機把艾草榨成汁,然後過濾掉小渣渣,最後拿出糯米粉,舀兩碗在盆裏,輕輕倒進艾草汁,用手不斷攪拌,再使勁地揉搓成麪糰就好了。

做青團的餡料有很多,有豆沙餡的,有竹筍炒肉餡的、還有花生餡的……我媽媽做的是花生餡的,她揪出了一點麪糰,做成小碗的形狀,把花生搗碎,加點白糖,然後舀一勺放進綠色的麪糰裏,放進去以後再把麪糰搓成圓形的,光滑的小球,一個小青團就做好了,然後一個個的包起來,直到麪糰沒有了為止。

要蒸青團了,媽媽用的是蒸鍋,她在每個圓鼓鼓的青團下面放一小張油紙,放了油紙的青團就不容易粘住蒸鍋,對了,要在鍋裏放入水,蓋上鍋蓋,大約蒸上二十來分鐘,香噴噴的青團就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青團吃了起來,熱呼呼的.青團吃起來軟綿綿的,像吃棉花糖一樣,入口即化,還有一點淡淡的艾草香,我覺得青團非常好吃,一口氣我能吃好幾個呢。那軟糯鮮香的滋味真讓人忘不掉。

我連忙拿了一個青團遞到了外婆的手裏,外婆咬了一口,對我説:“嗯,真好吃!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青團了!”我望着外婆心裏想:只要外婆開心我就開心。

清明節作文14

一提起清明節,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清明節,我們要掃墓、踏青、還要吃青團。

今年清明節,我回到了老家——廈門。爺爺奶奶還有姑姑都來機場接我了。我們沒有去遊山玩水,而是直接去了祠堂祭拜。

天空彷彿也映照着“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古詩詞,下起了毛毛細雨。掃墓的人們有點着了香供給先人的,有忙着獻上了水果和食物的,還有人默默流下了眼淚……

我們來到了祖父的祠堂,先是獻上了貢品,有雞、魚、水果和青團,然後爺爺點上了香,給我們每個人三支香。我們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拜了三拜,再跪下給祖先磕了三個頭,接下來就是燒紙錢給先人了。祠堂邊上有一個專門用於燒火的小灶,我們先點上火,再接力把紙錢放進去燒,爺爺還不停地用一根木棍撥弄着火,好讓紙都燃燒淨。站在一旁的我,被煙燻得睜不開眼睛了。可爺爺還是不停地撥弄着。最後就是放鞭炮的環節了,全家人都不敢去點鞭炮。這時候奶奶自告奮勇地上去點了,噼裏啪啦,好大的`聲音啊!爺爺説,這是在告訴先人,我們來看望您了!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人,紀念歷史的節日。我想,這一天我們不僅應該紀念自己的祖輩,更應該紀念為我們祖國偉大事業而獻身的英雄們!所以清明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