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佳節作文

來源:文書谷 2.3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陽佳節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重陽佳節作文

重陽佳節作文1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裏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藴着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着中國人民的喜悦、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閲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着説:“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説:“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説:“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一家人嘴裏甜甜蜜蜜,心裏更加甜蜜。爽朗的笑聲傳遍了……

重陽佳節作文2

浙江省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除非親友家有喪事,才往靈前哭拜。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有些地方的羣眾,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陽祭祖者比清明為多,故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説。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羽化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裏的天后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湖北省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説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福建省長汀縣農家採田中毛豆相饋贈,稱為毛豆節。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

潮州人過重陽節不但有放風箏的習俗,還會製作美味的“油麻團”作為祭品。放風箏,潮州人叫做“放風禽”或“放風琴”。這是因為風箏都是以飛禽或相似飛禽的形狀製作而成的,所以有此稱謂。因為“油麻團”的“團”,潮人在這裏讀“緣”,“團”正好與“緣”的讀音相同,因而古時候的潮人,便有了在重陽節“結緣”的重要習俗,其意是結個良緣。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的源頭,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記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由此可見,在當時,就已經有了以慶祝豐收為名的祭祀天地神靈、祖宗的活動,用來感謝天地、祖先的饋贈。到了漢朝,《西京雜記》中就有記載,在重陽節這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習俗。與此同時,還有各種大型的宴會,這都是先秦時期慶祝豐收的'祭祀活動演變發展而來的,這便是早期的重陽節的雛形。

重陽登高習俗的起源

一説可能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拜,以為山神能使人免除災害。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裏,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災禍。或許最初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後來才逐漸轉化成為一種娛樂活動了。

一説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相對比較空閒。這時山野裏的野果、藥材之類又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此演變而來的。至於集中到重陽這一天則是後來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為一種象徵,起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於植樹,人們就定個植樹節的道理一樣。

重陽佳節作文3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在古代民間,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至於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詩人王維更留下千古傳頌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藴。往年的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我們七八十年代這一輩,除了生活的無奈,還剩下些什麼?今年的重陽,同樣由於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陽,又將會怎麼樣呢?

重陽佳節作文4

風兒輕輕地吹,吹落了樹葉,吹落了花瓣,吹黃了田野,還吹來了值得慶賀的吉利節日——重陽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稱做老人節。

我也有所感受,所以在這個星期天,我準備給來我家串門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頓豐富的午餐。

第二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了,爸爸媽媽連忙去迎接他們,我依然在廚房忙碌着,過了一會兒,菜都上完了,我才從廚房出來,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到餐桌上吃飯,他們一邊説一邊交談着,嘴裏都不停得念着“好吃,好吃。”我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看見老人臉上的笑容,我的心裏想樂開了花一般,外婆説“誒?今天是什麼節日啊,幹嗎做這麼多菜啊?”奶奶笑着説:“今天是重陽節啊,你老糊塗了吧?”全家人一起哈哈大笑。“今天這菜是誰做的?挺好吃的。”爺爺問,爸爸説“是琪琪親手做的,説給你們過重陽呢!”“哎呀呀,琪琪長大了。”外公笑着説,媽媽笑着説:“是啊!”

看着長輩們欣慰的笑容,我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啊,看着他們的笑容,突然覺得他們年輕了幾歲。

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去了,一個快樂的重陽節就這樣過去了,在這裏,我真心地祝願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越活越年輕,每天都快快樂樂的!

重陽佳節作文5

每到豐收季節,菊花開時,我們就迎來了一個歡樂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裏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藴着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着中國人民的喜悦、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閲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着説:“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説:“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説:“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着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着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歲。

在歡笑中,我們進入了甜美的夢項……

重陽佳節作文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朝詩人王維在重陽節思念家人寫的詩。是啊,不知不覺中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着天長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愛老。在這個老人節,我們應該給老人們捶背,洗腳或者做家務,但他們就是不讓我們做什麼。爺爺奶奶最疼我們,有好吃的,都留着給我們吃;有好喝的,也留着給我們喝。我從來沒見爺爺奶奶買過貴重物品和新衣服,能省的就省下來,省下來的都是給我們買零食,玩具。

天氣轉涼了,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不冷嗎?”“不冷不冷,”我總是不耐煩地説。吃飯的時候,奶奶總是説:“多吃點,才長得壯壯的,長得高高的。吃也要吃乾淨,不要浪費糧食。”“知道啦!”每天都會聽到這些話,感覺耳朵都長了繭子。但是,奶奶是愛我們,所以才每天重複這些話。

天氣越來越冷,奶奶給家人都買了手套,而自已用之前的舊手套,還説熬一熬就過去了。我去給奶奶買一雙手套吧,這樣奶奶的手就不會冷了。我偷偷摸摸地走進房間,從儲蓄罐裏拿出我的私房錢,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突然,奶奶叫住了我説,“乖孫子,你要去哪裏呀!”“沒事,出去玩一下,”我立馬跑出家門。

我來到商店,這裏手套都要30元。我看到一雙手套上織有小豬的`圖案,正好奶奶也是屬豬的。可是我帶的錢只有15元,怎麼辦呀?我急得直踩腳。這時,售貨員阿姨走過來説:“怎麼啦,小朋友?”我沮喪地説:“今天重陽節,我來給奶奶買雙手套,可是我的錢不夠,買不了。”阿姨親切地拍我的小腦袋説:“你真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就衝着你這份孝順上,我給你打五折。”我好像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瞭一樣,那股興奮勁從我心裏湧現出來,謝謝阿姨。我拿着織有小豬圖案的手套,心想這雙手套簡直太配奶奶。我付了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回到家,我把手套藏在背後,帶着股神祕的氣息,笑嘻嘻地把手套遞給奶奶,説:“奶奶今天是你的節日,我把手套送給您,這樣您的手就不會冷了。”“呦,乖孫子,都懂得為奶奶想了。”奶奶一直摟着我,久久不肯鬆開。

以後每年的重陽節我都要給奶奶送禮物,這份禮物雖然輕,但在奶奶心裏卻是孫子的一份沉甸甸的愛,也是我對祖輩孝順的表現。可見,老人們多麼需要我們這些小輩們去關心,去尊敬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