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自然作文彙總5篇

來源:文書谷 1.8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然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自然作文彙總5篇

自然作文 篇1

皈依自然(一)

人,自從誕生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塵世上起,就註定與喜、怒、哀、樂結下不解之緣。在七情六慾多重奏的心曲中,我們活動着關節,舒展着骨骼,形成了千差萬別的名字,長成了千紅萬紫的花。於是就有了千絲萬縷的情感世界,就有了波瀾壯闊的`人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春華秋實,夏雨冬雪;斗轉星移,世紀交替。潮起潮落,生死相依;生命,從自然中走來,最後又化作一縷薄霧回到自然中去。

大自然的規律是宇宙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的。生活不能超越自然,人亦應皈依自然。 其實,人真的應該活得自然些。因為活到自然,所以才能不做作,不賣弄,一如坦蕩的戈壁,深鬱的峽谷,壯闊的海洋;也正是因為活得自然,所以才有敞開心扉,讓世人觀瞻,見證的勇氣。

高興時手舞足蹈,激奮時怒髮衝冠,此謂之自然;大笑時開懷撫掌;痛哭時涕淚橫流,此謂之自然。成功時儘可一蹦三尺;失敗後何妨捶胸頓足;順境時儘可乘風破浪;逆境時何妨破釜沉舟,順其自然,罷了。

讓人生皈依自然,就是重視生命的自身價值,在紅塵人世中獨享那份恬靜與馨香,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萎靡,寬厚仁慈,真誠純樸,知足常樂,大智若愚,能把苦水當作美酒,能把傷疤當作財富;能用歡笑蘸着淚水去揮毫潑墨,寫意山水;能用淚珠和笑的音符譜寫心靈的抒情。

不以大富大貴為榮,卻以無本無德為恥。平平安安活到老,輕輕鬆鬆過一生。

皈依自然的人生不該在功名利祿面前失掉本性,不該在污海濁流之中迷失方向。仔細想想,人,來世一遭,確實不易。為什麼要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為什麼要卑躬屈膝,夾着尾巴做人?讓世界少一些假惡醜,多一些真善美。人生,不更趨近於自然?

即便世界人生觀念不盡相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但不管別人怎麼説,我都將虔誠自己的重生—皈依自然。

皈依自然(二)

皈依自然,沉靜入夏 人的一生,説長不長,在歲月的長河裏只是短短的一瞬;説短也不短,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花雪月數十載。然而,坐上人生旋轉木馬的人,遊戲沒有結束,就不能下馬,只能隨着音樂不斷的旋轉……有人説,人生如流水,流經大地的平原山川,一路低吟淺唱,唱盡了世間快樂辛酸;有人説,人生如戲,自打出生那刻,絳紅色的大幕就已徐徐拉開,一世唱做念打,盡心竭力的演繹着生命的沉浮起落……茫茫人海,芸芸眾生,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人生。或精彩紛呈、或跌宕起伏、或叱吒風雲、或默默無聞、或平淡從容、或平庸無為……

正是因為每個人的人生路走得不盡相同,所以其生存方式也迥異。人生,濃是一種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因人而異,各有裨益。持濃烈人生哲學的,應該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但執着於恬淡生活之人,也不能因此説是消極頹廢。奮鬥者可敬,敬取者可欽,所向披靡者可佩,熱烈擁抱生活者可親;但是,從容而不急切,自如而不窘迫,審慎而不浮躁,恬淡而不凡庸,未嘗不是另一種積極。人生在沉浮之間,才能將如來生命的本然萃取而出。

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你是舉足輕重的達官顯貴,抑或是微不足道的一介白丁,只要有人存在於你的周圍,你就無可避免的成為這個世界座標中的一個點,而這個點必然有着縱向和橫向的聯繫。於是,就構成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感情關係。情侶也好,夫妻也好,朋友也好,同事也好,你把你在這個座標上的點,描摹的濃黑深重,你的感情負擔自然也就很重;反之,輕輕淡淡的一點,你也許就可以灑脱些,輕鬆些。

物質的慾望,固然是人的本能。佔有慾和索取,謀求和獲得,大概是人與生俱來的。人性中既飽含情感也包含慾望,情感多與過去的事物相連,而慾望則多與未來的事物相連。因此情感大多守舊,慾望大多求新。尤其是在物慾橫流的當今,人們已經把自私利己的意識形態發揮到淋漓盡致。慾望膨脹到無限大,或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或慾壑難填,無有窮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盜名,招搖過市。得則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則大懊喪,大失落。神經像淬火似得

經受極熱與極冷的考驗,難免步入瀕臨崩潰的邊緣,疲於奔命的苦苦爭鬥,説不得最終落一個身心俱疲的'結果,活得實在太累,太累了!

其實,你認為漫長的人生,實則一點也都不漫長。然而,在這個時代,到處都有着不言而喻的潛規則,你信或者不信,規則就在那裏。但是不要忘記,還有一個真我,你做或者不做,真我就在那裏。所以,看得淡一點,可為而為之,不可為而不強為之的話,那麼,得和失,成和敗,就能夠淡然處之,而免去許多不必要的煩憂……置身於喧囂的城市,不想汲汲營營複製他人,只想用寧靜裝扮自己,在華麗紛繁中,保持自我格調,脱俗清新,皈依自然,沉靜入夏。靜靜的,在喧鬧的都市保持如詩般純真的情懷。再忙碌也不曾迷失自己,再熱鬧也需要平靜的角落沉澱,在煩熱的夏夜裏,守住無花的寂寞。

從小到大,從年輕到衰老,從出生到死亡,在這個神祕的時空之旅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過客。走在自己的路上,沒有任何人能代替,也沒有其他選擇。人生路上有很多夢想會從你身邊走開,也有很多人會離你而去,他們離開的速度快到連回憶都來不及留下。但是,這世上還有看不盡的紅花綠草;還有聽不盡的宛轉悠揚;還有念不完的人和事……感謝人生中的風霜雪雨,人在旅途,櫛風沐雨,飽經霜雪,生命才能頓悟本然,才能經得起歲月的沉浮。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如果説生命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那麼我們無疑是走在路上的行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日益物化的世界裏,人們在利害中穿梭,囿於浮華的寵辱,產生了種種不着實際的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滯不前,這是世人生命中最大的障礙。隨之而來的是迷失自己;是喪失做人的基本道德;乃至於讓烏煙濁氣薰染了心靈。雖然説,紛亂嘈雜,物慾橫流的世界,讓一些人厭倦,但是不可否認,有更多的人對豪門生活津津樂道,樂此不疲的枕着黃梁做那不着邊際的夢。多麼心裏山寨和想象預支啊,而其中不乏未富的人,甚至一輩子都富不起來的人。讓人看着倍覺辛酸!要知道,窮人不自尊,就是物質和精神雙重破產,最後連自尊都輸光了……而那些名利雙收的富人,則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世人的矚目;炫耀着他們的奢華和糜爛;毫不掩飾的展示着他們唯利是圖、自私狹隘、唯我獨尊的人生……這個世界太瘋

狂,這個世界太齷蹉,那些沉迷於名利之中的靈魂,又如何知道只有將心靈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人性並不完美。有善必定有惡;有真誠必定有虛偽;有知足必定有貪婪;有淡泊必定有功利……其實,用淡泊的心境對待世間萬物,又何嘗不是一種很好的人生選擇呢?或許,很少有人能做到淡泊;或許,很多人只是把淡泊和那些禪語佛説,作為裝點自己的漂亮外衣;或許,你會認為淡泊是一種倦怠,是一種退縮。然而,淡泊之心卻真的能使人間少一份明爭暗鬥,多一些純潔真情;使人間少一份勾心鬥角,多一些瀟灑自在;使人間少一份虛情假意,多一些至善至美……然而,在這個過分宣揚個性張揚,充分展示自我,拼命追求功利的年代裏,又有誰願意在自己不長的人生裏,少一份熾熱,多一份淡然呢?

不得不説,在這個日益物化的年代,社會生活的壓力巨大,感情總是被物化。不知可還有人會做着那美麗的夢,夢見自己變成白雪公主,有朝一日被騎白馬的王子拯救於蹉跎之中?然而,生活在物質裏變得世俗,急功近利。當愛情變得不再那麼純潔的時候,你還能尊重自己的內心嗎?其實,人生不外乎是一場墨菲定律,你需要的東西,總是在你尋找的時候消失不見,在你不需要的時候又重新出現。人生就像一個撒滿珠寶的荒原,大家都在尋找閃爍的寶石,可是,大部分時間,你只看到荒原上的孤煙蔓草,通常只能無奈的空手而歸。而生命一如在沙漠中行走,真實中充盈着海市蜃樓。沒有一雙慧眼,沒有一顆素心,那麼你的人生路會走得很累,很累……

真的很佩服人類的祖先,那些古人。為了一個承諾,為了一次投契的話語,就可以百死不悔,為了留下一個人才,雙手奉上國家也可以……然而,人類沒有古代現代之分,一樣的都是人類,只是人心變了……現實的生存法則往往是,舉世皆濁你獨清,那麼,你就是那個最渾濁的人;舉世皆瘋你獨醒,那麼,你就是那個最瘋狂的人。當其他人都在追名逐利,拜金媚權的時候,真正看淡世俗的人反而變成了弱勢羣體,被人笑話,被人討厭,因為你是一面不合時宜的鏡子,照出了他們的虛弱。在這上演着繁華不肯謝幕的年華里,清心寡慾只是某些人用來標榜自己的説辭罷了……有時候,人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為很多東西放不下,學會知足,因為這樣才能獲得快樂;學會理解,因為只有理解別人,才會被別人

理解;學會寬容,因為人生在世,誰能無過,人無完人;學會沉默,因為沉默是金;學會觀察,因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有眼觀其變,才能明辨是非……然而,我們都是凡人,大道理人人會説,可是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呢?即使你能做到,那麼他呢?他們呢……説到底,我們只是凡人,不是神……

時間的美麗一如天上的繁星,可是屬於自己的只有一顆,生活中的美景若滄海煙波,能深藏於心的只有一個小小的港灣。很多時候,許多美好的東西,能得到的只是滄海一粟,更多的是不屬於自己的,又何必強求。紛亂的世界,多樣的風景,最是那一抹不能忘卻的優雅情懷。靜靜的坐在紅塵一隅,無需陪伴,享受着剎那間的寂靜。五彩的霓裳在黑夜中化為羽翼豐滿的翅膀,在夜的空間,不需要那麼多的過渡色,我只追求涇渭分明。閃爍的星空中,不知那一束璀璨的銀光會關注我的落寞?細細想來,生命原是應該不斷的受傷和不斷的復原,而世界仍然是温柔的等待我成熟的果園……沉思中的憂傷散落一地,和着風沙渾然一體,將不盡的愁思化為飛煙飄去。

"時光如水,總是無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看到這句話,沉吟良久,莫名就生出一份温情和感動。短短十六個字,勝過千言萬語。足以温暖內心的蒼涼和冷漠;足以省得世人的心裏除了關注名利之外,尚還有着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堂。一朵花如果不是心裏只想着自己,心裏還裝着世界,那麼,世界就會向她走來,一片葉子如果不是隻看着自己,那麼,天堂也會姍姍而來。

炎熱的七月,一個火辣辣太陽助威的時節,蟬兒唱鳴的夏日裏,以熱情為名,光影重疊交織。

滿樹翠葉,無風也擺動,滿徑花朵不搖自芬芳,靜靜的佇立在無風的夜晚,厭倦了城市的喧雜,迴歸理想的青澀,傾聽靈魂的遙望,輕彈一弦夢想的奏鳴曲,虛幻的光彩不着邊際,將心皈依自然,沉靜入夏,這一刻靈魂得以昇華……"流水下山非本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心靈靜舞天地寬。獨自修行,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然而,終究會成全那我願為蓮的誓言……靜靜的,讓這塵世間,歲月

(三)美國自然主義文學

文學思潮隨着美國工業化進程以及後工業社會的形成而發生與傳承,在美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該研究以美國自然主義重要作家為研究對象,追溯美國工業化進程中社會價值觀的變遷及其在20世紀的傳承與塑型,揭示了現代美國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深層次問題,探索了其工業化與後工業化進程中複雜的文化模式、社會心理及其個人行為方式的歷史變遷。

美國自然主義文學-介紹

美國農村題材文學是在工業化語境中逐漸展開的,經歷了從浪漫情緒到現實情緒再到絕望情緒的歷史變遷。以農業文明為基礎所建構的美國民主理想和社會架構,在19世紀國中葉傑弗遜的“農業天然道德論”、泰勒的“田園共和主義”和愛默生的“自然超靈論”這些文化表徵沉澱下成為美國大眾最樸素的信仰和理想,也是當時社會價值觀的典型代表。

隨着美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原先平靜和諧的農業文明被打破,由開始那種“遠方小山村”的回憶轉化為後來對農村生活的無奈和悲歎;田園化和理想化的“農村鍍金主義”價值觀念逐漸被冷漠與恐懼的“自然邪惡論”所代替,並逐漸引發了後來自然主義文學的決定論和悲觀主義情緒。特別是19世紀中葉以後,美國社會的精神危機凸現出來,橫掃全國的改革運動就是面對這種危機在社會生產、種族歧視、性別差異、個人生活習慣以及貧困化和城市化等層面上進行解決的嘗試。在這些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中,湧現出各種各樣的“社會改革文學”,記錄了人們面對工業化種種困惑所進行的艱難求索,而大多數改革的失敗導致那些通過改革完善社會的認識論和價值觀徹底破滅,並最終導致了19世紀末自然主義生存與暴力論的文學轉型。

與社會改革文學一樣,鄉土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從美國的現實多樣性以及文化多元性中來尋找美國工業社會價值的答案,試圖從某種意識形態化的“民主進步現實”中獲得建構美國新價值觀念的理論基礎。這些文學試圖以傳統農業文明的價值理想“整合”工業化所導致的“分裂性現實”,而這一整合的失敗也迫使這些作家在後期創作中皈依自然主義,從而完全承認和認可自然主義作家所持有的社會價值觀。另外,自然主義作為當時美國文化重塑過程中的一種文學思潮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不但是歐洲文化的傳承者,也是世界文化的繼承者。

總之,自然主義文學在美國19世紀末的興起不是偶然的,是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是工業化進程中文化轉型時期的特定意識形態表現,是習慣於農業文明價值體系的美國人面對新的工業文明所產生的困惑和思索,更是美國農民逐步在適應工業文明過程中心理震盪和行為失範的正常表現。

本成果通過分析諾里斯、克萊恩、德萊塞以及倫敦文學創作中“現實”和“真實”的意識形態內涵,解讀了他們面對文學商業化的創作思考,梳理了當時社會文化轉型與走向新世紀的美國精神建設之間的複雜關係。南北戰爭之後,美國農業文明語境下的大眾理想和偶像受到普遍懷疑,那種堅定的宗教信仰與懷舊的國民心態隨着工業化進程逐漸走向死亡。然而,舊的理想與偶像的消失需要新的理想和偶像的補充和替代。新的工業資本家取代了上帝或精神寄託者的位置,成為美國新文化中大眾理想與偶像的代表。從社會層面上講,傳統小説中的和諧社會轉化為殘酷競爭社會,傳統小説中的“父親”與“家庭”則轉化為競爭社會中的“老闆”與“工廠”。資本主義經濟生產所形成的社會分工代替了原來農業文明中的社會等級制度。這種等級制度不再是依據明顯的家族或政治遺傳權力形成的等級制度,而是一種按照經濟生產和勞動分配形成的等級制度。它最大的特徵就是原來依靠國家機器維持的統治體制逐漸轉變成依靠經濟機器維持的社會統治。隨着經濟壟斷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感覺到統治自己的東西變成一種“無形的鐵手”,人們在生存的鬥爭中會覺得有一種難以理解的力量總是在控制着他們,但又不知道這種力量到底是什麼。自然主義所敍述的就是社會主體在生存中抗爭、在註定的失敗中墮落以及在悲劇性的結局中滅亡的故事。但是,這種悲劇化的敍述並不是自然主義作家故意追求藝術效果的產物,而是對當時美國現實的一種心理反映,暗含了作家意識形態和對社會的價值觀念判斷的轉變。

自然主義文學作家注重在社會生產、流通、消費過程中表現主體對自然和社會的生理和心理反映,標誌着社會文化意識從理想化到工具化的`價值觀轉變。首先,通過解讀諾里斯“小麥史詩”的第一部《章魚》,挖掘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對主體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為的制約,揭示了商業化意識向鄉村小鎮的滲透以及主體生存的社會悲劇。其次,通過閲讀德萊塞的《嘉莉妹妹》,分析工業化進程中社會大眾對城市空間的基本透視模式。城市是美國工業化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自然主義文學關注的現實焦點。作家把愛默生的“超靈”觀念應用於對大都市的描述,試圖在城市生活中尋求宇宙的法則和超靈的存在,但並沒有發現超驗主義所説的充滿向善性的超靈,卻遭遇到一個冷漠的城市靈魂。因此,德萊塞的作品可以被理解為一部關於城市生活的浪漫傳奇,展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慾望和消費慾望”的社會文化轉變。再次,通過閲讀克萊恩《紅色英勇勛章》中的情景投射與意義貫通的文化分析,敍述了戰爭作為工業化社會現實的隱喻模式,演示了工業化意識形態對社會主體遏制和誘騙的文化生產過程,論證了戰爭或類似戰爭的社會對主體心理及其行為暴力化和野性化的塑造功能。最後,通過閲讀倫敦的《野性的呼喚》,探索工業化文化的內涵。該作品雖然不是描述工業社會發生的具體事件,但倫敦卻以動物寓言形式普遍化地描述了美國淘金者為了金錢夢想而進行的商業探險。這種商業探險實際上是資本主義工業化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野性的呼喚》與其説是對巴克作為狗的生存環境的描寫,倒不如説這是倫敦對工業化進程中人類生存環境的隱喻性反映。

作為社會成員行為和動機的內驅力,大眾深層意識的轉變是社會價值觀變遷的主要內容。自然主義文學作家聚焦人類的深層意識和慾望衝動以及未曾探測的陰暗角落,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文化怎樣使人變成精神病人的主體性生產過程。

首先,通過分析諾里斯的《麥克提格》,探索這個歷史時期的主體心理結構,考察了工業化和商業化語境下主體外貌的野性特徵與慾望衝動的必然聯繫,揭示了資本主義商業心理中“性慾”和“物慾”一體化的心理過程以及以“自殘”與“快感”為典型特徵的心理幻想和主體行為。諾里斯使用“鍍金鳥籠”來表徵美國商業文化中的主體心理模式是非常準確的,即金錢作為一種控制工具成為人的微型心理監獄,人們的所有慾望、情感、行為總是封鎖在這種物質化的囚牢之中,難以跳出物質與快感的意識形態控制,即使主體受虐也成為一種心理快感形式。

其次,通過閲讀德萊塞的自傳體小説《“天才”》,探討美國19-20世紀之交作家的自我心理塑型過程。該成果集中分析了德萊塞藝術審美的裂變與美國工業化社會轉型時期作家自我形象塑造的關係,挖掘了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作品表徵模式的內在聯繫,揭示了作品所藴涵的大眾意識從生產主義到具有消費主義性質的意識形態變遷以及從慾望機器到烏托邦的社會心理裂變。

再次,通過對克萊恩《街頭女郎梅季》、《藍色旅館》和《海上扁舟》的閲讀,闡釋社會轉型時期主體心理理性判斷標準喪失的動因,揭示了社會現實的不穩定性與主體心理浮躁之間的必然聯繫,分析了印象化的社會主體心理所導致的社會認知偏差和行為越軌以及社會態度轉向悲傷的根本原因。

最後,通過解讀倫敦的《馬丁·伊登》,挖掘資本主義文化霸權與暴力及其所導致的亞文化羣體心理格式。該研究聚焦對當時知識合法化的解構,再現了以“知識”為中心的文學、藝術、科學、習性、禮儀以及日常生活等文化表徵對社會主體心理的塑造及遏制方式和過程。

自然主義創作在美國20世紀文學歷史不同時期的出現表明,它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運動生存下來,並在20世紀美國文學中形成一個創作傳統,反映了現代美國生活各個歷史階段的主題。作為在文化體系中最高層次的大眾意識核心,它所藴涵的社會價值觀也並非美國19-20世紀之交的偶然社會文化現象,而且隨着自然主義文學的傳承貫穿於整個20世紀的美國大眾意識之中。該成果分別以現代派作家多斯·帕索斯、黑色幽默作家馮尼古特、後現代作家德里羅論述了美國自然主義文學所繼續與傳承的這種“泛歷史價值”。

通過上述分析,該成果研究認為:(1)美國自然主義作家是在對美國現實生活的文學闡釋中發現了達爾文主義的正確性,並在農村文學、社會改革文學、鄉土文學和現實主義等本土文學中找到了自己的“敍述始源”。(2)自然主義作家重塑文學觀念、聚焦新的“真實”以及對於美國的重新闡釋標誌着美國社會價值觀從理想化和人文化到物質化和工具化的變遷。(3)自然主義比以前的美國傳統文學更具體地揭示了美國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心理本質,即生產過程作為“生產慾望和消費慾望”的社會化過程。(4)作家所再現的主體“動物本性”實際上是資本主義工業化進程中最根本的“人性”。(5)自然主義文學創作在美國工業化結束之際作為美國民族精神建設的一部分,成為19世紀末重要的文化和價值觀念。

(6)自然主義文學觀念在20世紀美國文學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學傳統,所標記的美國社會價值觀變遷成為20世紀美國價值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皈依自然(四)論自然裏的超驗主義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文學史以及思想史上極其重要的人物,他既是文學家又是哲學家,是超驗主義的倡導者和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論自然》體現了深邃的哲學思想,而且很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哲學來源於生活,並最終服務於生活,好的哲學思想能夠指導人們遠離矇昧,活出精彩的人生,帶給人們智慧,它的價值遠遠大於物質財富。可是,大多數哲學理論都是晦澀難懂的,讓人望而生畏,結果導致很多人面對寶藏卻往往空手而歸。美國文學家、哲學家愛默生的出現,很好地幫助人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寓哲學於文學,用生動的、形象地語言表達出深邃的哲學思想,使人們在欣賞文學美的同時,瞭解了人生的真諦,獲得了人生的幸福。 在《論自然》中,愛默生號召大家把宇宙看作一個無所不包的整體,這個整體是由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共同構成的。因此,對自然的理解,便成為對宇宙整體的理解。他認為,現代人是用支離破碎的眼光來看世界的,人們迷茫,找不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正是因為人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忽略了對自然的關注。如果大家都能正確合理地親近自然,那麼大家就能超越眼光的侷限,獲得真正的智慧。他説:“每種生物都是對其他生物的修飾,他們之間的共同點遠多於他們的不同點,他們生存的法則其實是同一個法則。因此,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它離我們如此之近,以至於很容易被我們發現,它就在自然的外衣的下面??”[1]

天人合一,或者説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説法,大家一定不陌生,然而,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地去這樣做,至少是用這種思想去指導自己的人生?其實,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各種動物,都在默默地向我們展示真理的運作方式,它們都是我們的老師,時刻向我們進行啟蒙,只是我們從未低下我們高昂的頭,去向它們學習。一顆普普通通的小草,為了獲取更多的陽光和養分,會不停地向下紮根,向上生長,而我們中又有多少人能像這般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呢?所以,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它時刻跟隨着我們,隨時準備好了為我們服務,只要我們能突破個人的侷限,放眼自然,放眼世界,我們的智慧便會與日俱增,擁有智慧,就會擁有幸福。

與自然和諧相融是超驗主義自然觀的核心。在他們看來,自然界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處處洋溢着熱情和自由,人只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現代都市生活不僅使人離自然越來越遠,更加傷害了原生態的自然。從而令人本身的生活也愈加絕望。超驗主義者因此力主皈依自然,愛默生説,在森林裏人們擁有永恆的青春,在森林裏,理智和信仰迴歸到我們心中[2]。與自熱為伴,欣賞自然中欣欣向榮的動物植物,以及一切生命。

在愛默生的眼中,自然具有一種崇高的令人敬畏的美,同時它又極其慷慨。“羣星在每個夜晚閃爍,彷彿美的使者”不難看出,這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對自然懷有的美好情愫以及內心的一種返璞歸真的期望。作者説,只有詩人懂得欣賞自然。對自然的一種特殊認識--即自然是各部分自然物交融的整體,區別於伐木工人眼中的幾根木頭或是農民眼中的幾塊田地。他們是自然物為財產,而詩人認為自然是一種永恆的存在,一種巨大的'財富,然而,沒有歸屬性。

愛默生認為,成年人是很少看的見自然本身的。即使某人在看太陽,結果也只是浮泛的看見。只有小孩子才真真切切地感受自然,在大自然中,他們是快樂的。“如果人是摯愛自然的,那麼他的內在感官和外在感官是息息相通的,縱然他已進入成年,但是,心仍然不泯。”成年人若擁有童真的心,處在自然中,感覺永遠是快樂的,即使人世紛擾讓他們正不勝傷悲。自然幫助人達到超脱的境界。自然讓人感受一中存在的美,同在的快樂

《論自然》通篇都在強調精神的重要性大於物質,自然的目的就是要代表宇宙提高和

促進人的智慧和幸福。他寫道:自然就是“宇宙精神與人類進行對話的渠道,並且一直在努力把人類拉回完美圓滿的宇宙精神之中”。在《論自然》中的《語言篇》中,愛默生仔細探索了物質與精神的關係,並討論了物質與道德法則的一致性;在《理想篇》中,他闡明瞭自然的概念其實是圓滿的宇宙法則在人們頭腦中的投影。他的描述使人們對於精神有了全新的感悟。

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物質的意義被人們錯誤地放大了,

很多人失去了探索精神世界的能力與勇氣。正如物質並不能保證人的自由一樣,它也無法保證帶給人們幸福。真正的幸福在於精神的安寧,拋開唯心主義的觀點不談,就這一點來説,愛默生是正確的,他告訴了我們通過精神世界獲得幸福的方法,讓人們明白不應該總是把物質放在第一位。

在《論自然》的結尾,愛默生號召人們相信自己的直覺,敞開心扉去探索精神世界,他寫道:“猜想要比無可辯駁的肯定更有價值??一個夢想要比一百個精確的試驗更能夠帶領人們深入自然的奧祕。”愛默生與他的超驗主義使人們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新視角,去看待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直覺與理性的關係,令人們可以不假外求地獲得幸福,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是時候停下腳步,探索心靈世界了。[3]

參考文獻:

[1]史志康 outline of Background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

[2]愛默生著《愛默生散文集》丁放鳴譯 花城出版社 20xx年《論自信》

[3]小羅伯特?D?理查森.愛默生充滿激情的思想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xx.

皈依自然(五)

皈依問答(一):修學佛法有沒有捷徑?

答:有。這個捷徑就是對佛法僧三寶具有信心,尤其對一切法寶都生起是修行的具體教授的信心,深信通過聞思修佛法,可以去除執著、煩惱、業障,可以產生出小到克服眼前的煩惱,大到乃至迅速成就佛果的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樣的信心,就是修學佛法的捷徑,它能促使學人產生求證的願望,並且為了求證佛法,開始精進地聞思。生起了這樣的信心,就抓住了修學佛法的根本,就能有利地克服修學佛法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障礙,快速順利地進步。

皈依問答(二):請靜思五分鐘,追問自己因為哪些原因導致必需要皈依佛陀?自己是否真的已經皈依佛陀?如何才是真正對佛陀的皈依?

答:尋找皈依佛陀的原因,首先要清楚地認識自己,要突破狹隘的見識,將眼光放遠來看。

在時間上,以眼前為支點,放眼看數年後的`自己,看到這輩子的結束,看到今生之後可能的結局,看到以後等着自己的漫長的輪迴??;同時要向前追溯,看到數年前,看到上輩子可能經過的日子,再想想之前已經經過了多少這樣的輪迴??

在空間上,知道世界不只是眼前這個地方,也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地球,而還有着三惡趣的地獄、餓鬼、旁生,以及三善趣的人、阿修羅、天界。這六道里面,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眾生,正在遭受各種苦難,而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個。

這不只是自己的境況,同樣也是所有凡夫的境況。

以後要經常以這樣全面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面對親人、道友、同事,和街上匆匆走過的路人的時候,都需要將他們放在同樣的時空背景下,正確地觀察。

處在這樣境況之中的凡夫,是否需要皈依呢?

請看到這篇博文的道友,接下來靜坐十分鐘,按照上面講的時空觀,如理思維。 其次,要清楚地認識到佛陀的功德。

自然作文 篇2

今天,我看了一塊電視劇。電視劇的名字是《人與自然》。劇中主要介紹了,非洲草原上,獅子的羣居生活。詳細介紹了獅子的捕食、成長、繁殖。

獅子一種,草原上的強勢動物。但它的物種為了保持在草原上強勢地位。它的一些生活習性和生存規則,也有利於它的強勢的保持。

比如説每一個獅羣內都有一隻獅王。而獅王的'成長的經歷曲折的。一般是由流浪的雄獅,戰勝年老的獅王,取得的。這就要求流浪的雄獅必須,足夠的強大,才能取得獅王的位置。才能履行獅王的責任,保護自己的獅羣。每一個新獅王取得王位,都要對獅羣,進行一次清理。把老獅王的孩子,統統殺掉。只保留雌獅,來養育自己的孩子。在清理的過程中,就有一批幼獅逃脱了,這些幼獅在流浪過程中,就有一些強壯幼獅逐漸成長為新的獅王。就在獅王爭奪中保持了獅子物種的強勢。

自然界中物種,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都有自己生存的規則。生存、發展是自然界永恆的主題。

自然作文 篇3

很多人學佛了,福報還是沒有增加,反而很多越來越貧窮。因為心念沒有轉化,一學佛就求保佑。佛弟子的心念,就是時刻想着,有好處就讓給別人,把別人認為不好的,就給自己。這樣子就培養到福報了。

業障要怎麼消?就是這麼消的。前年春節我帶隊去五台山,同行有十幾個小孩,那時是去台頂,順着雪地走,底下去萬丈的坡。我不小心換了很滑的鞋子,竟然走在路的邊緣都不敢站起來。就這樣爬着走。怕一站起來滑下去了。但我看到別人也是穿我同樣的鞋子也敢走,尤其是好幾個小孩。我很奇怪。爬行二三十米後,我突然想,文殊菩薩,這個路太危險了,這些小孩要是一個滑下去,就不得了了。現在我感到恐懼,他們卻不會恐懼,也是好事,就當把他們的恐懼讓我來承受,讓他們不恐懼,走出去。我一起這個念頭後,走了五步,我竟然敢站起來走了出去了。

菩薩就是替代眾生受苦,才叫菩薩。而一個人發心去替代眾生來受苦時,自然就能感召到菩薩的幫助。這就是陰德,也是培養福報的方式。一個富貴的'人,一定是時時刻刻把好處讓給別人的人,而自己卻不要好處。這個人慢慢就富貴起來了。

在生活,在買賣時,也常要有這個想法。如果太習慣的討價還價,也是沒有福報的表現。有些人説,我要討價一下,多剩些錢來供養三寶。供三寶是對的,你惜福就好了。但討價還價其實還是不對的。這裏頭有一種佔便宜的心理。

現在人婚姻福報為什麼不足?每個人都想着從對方得到好處,就沒有婚姻福報了。看對象,總是想着對方要配得上自己才可以。這就是我們害怕吃虧。你越害怕吃虧,想得到好處,往往什麼好處都得不到。因為一心想得到好處,就是餓鬼心態,感召不到富貴的人。你一心去付出,就是天人的心態,自然就感召富貴的人。這個心念很重要。

有個人講婚姻困惱,相親很多次,總是不中意。其實對方比你差,你能接受成全,也是陰德一件。我們看不起比自己差的,又一心攀比自己好的,到最後就會越來越差。這就是婚姻福報在嫌棄中損掉了。

第二個,要尊重。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值得我們尊重。我們要尊重婚姻,尊重家庭,尊重兒女。有些人常説,夫妻兒女都是債啊,你一直灌輸這個不好念頭,還真的是債來了。有些人説,結婚也不好,你看很多人都離婚。他腦袋有"結婚不好"的念頭,就阻礙他婚姻的幸福。

對於世間法,我們都要尊重。社會能發展,各種好的聖賢思想都要有。都要尊重。不管孔子,老子,耶穌,釋迦佛,都要尊重這些聖人。能做聖人沒幾個。這些聖賢的經典,也是治病的良方。最基本的,就是不傷害到別人,都是好的。

自然作文 篇4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是春天,令萬物復甦,是春天,讓人充滿活力,是春天,讓人有着無限的追求和遐想

當你走在田園裏。你會感受到春天的激情似乎打破了冬天的冷漠。那些曾經被大雪蓋的樹木。現在因為春天的到來,呈現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它們挺直身腰,嫩綠的樹葉從枝條一片一片得“蹦”了出來,一幅清新的.畫卷映入眼簾。即使再困惑的人看了心情也會慢慢的變得清新舒暢。你再靜靜聆聽那鳥兒的叫聲,百靈鳥,燕子,啄木鳥它們發出那悠美的歌聲,沒有一點音樂的伴奏,卻能聽見它們唱出春的美,自然的美。令

人神往。如果你想象這樣一幅畫面:你沒玩電腦,沒聽MP3。而是靜靜地坐在田園草坪裏,沒有一點雜音,時時仰望蔚藍的天空,時時環繞周圍的樹木。再聽聽鳥兒發出的優美的歌聲,享受大自然淳樸的美。那該是多麼美好呀!

如果你走到學校,你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一、二、三四年級的小朋友他們揹着自己喜愛的書包,蹦蹦跳跳的走到教室,陽光滿面的向老師問好。上課的時候能聽見他們洪亮的的讀書聲。下課了,他們有躲貓貓的,有扔沙包的。時不時還會從背後嚇一別人一跳。他倆追着打打鬧鬧,但都不會弄傷別人。他們那天真無邪的笑聲傳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角落似乎孩子們也為春天的到來為之和喝彩,為春天的到來充滿活力,為春天到來好好學習。

是春,代表着希望,是春,承載着夢想。我們對春天的追求永遠不會止步。我們會愛護、會享受着春的美—自然之美!!

自然作文 篇5

又有一朵蒲公英離開媽媽的懷抱,去環遊外面的世界了。

看着蒲公英那離去的美麗的背影,給了我一絲淒涼,同時也有一絲的渴望,離開母親的呵護,是淒涼,孤獨,寂寞,無助的.,但同時也對外面的世界抱有一絲的渴望,就説我和母親吧,那更要從我那童年裏説起……

兒時,我和母親路過了一家玩具店,我眼特亮,一下就看中了我喜歡的“變形金剛”,就對母親説:“媽媽,你能給我買一個變形金剛嗎?”母親果斷的拒絕了我,説:“你都那麼多玩具了,我和你爸爸賺錢很辛苦的,下次吧,下次給你買個更好的。”我説:“好”!過了幾天,我們又經過了那家玩具店,我沾沾自喜的對母親説:“這下可以給我買了嗎?”母親還是搖頭的和我説:“不買,不買,該回家了。”我無奈的看着我喜愛的玩具離我而去。

到了家,我很不開心就呆在房間裏不出去,拿了自己的一些玩具,心裏黯黯下決心:哼!媽媽不給我買的話,我自己出去掙錢。説做就做,我不敢走的太遠,就在自己家門口擺了一個玩具攤,那都是我以前無比珍惜的玩具,心裏有一點捨不得,但是為了我的“變形金剛”,我狠下心。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羣,我不敢喊出口,時間一點點過去了,我就傻傻站着依舊無法開口,這時候的我突然覺得自己孤獨無助,我想了好久反省了自己,告訴自己還是等自己以後掙錢了,有能力了,再買吧。而且我已經有了那麼多玩具了,不該浪費錢再買新的,不該賴着母親的,我應該理解母親的。一生中最偉大的事就是隻叩蒼天敬父母!於是我上樓去和母親道了歉,母親也開心的笑了誇我越來越懂事了!

我覺得自己好像那蒲公英,總有一天會長大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這世界的一切。不想離開家人,但又對外界新鮮的事物無比期待,這就是現在的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