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4篇)

來源:文書谷 1.15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作文(4篇)

清明節作文1

清明節是中國主要節日之一,也是寒食節。今天就是清明節!

一大早,我們就早早地起了牀,到酒店1樓吃完早餐後,就得和親戚們都説好,幾點出發、坐誰的車……就出發回老家嘍!到老家了,終於到老家了,經歷了大約10分鐘的“長途坐車”,終於回到老家了。“大部隊”,準備上山出發!

就經歷了大約5分鐘的“長途爬山”,終於到老公公、老婆婆……的墓前了,由於我們只帶了一把掃把,我只能帶上薄薄的塑料手套,用雙手掃灰剪草。不一會兒,不知道是塑料手套不耐用,還是會灰塵裏有鋒利的東西,手套破了,我拔草的時候,手割傷了,一根小小的,似乎是黑色的木刺扎進了我的'皮裏,做一件“小事”怎麼都那麼難啊!

公公給墓前插上紅蠟燭,每個人三根香,我公公給我點上香,手拿香拜了拜,保佑我……(我不能説保佑什麼説出來就不靈了!)婆婆教我怎麼樣倒酒倒茶。最後我給老公公老婆燒了“花不完”的錢,我希望他們能在天堂過得好好的,無憂無慮,心想事成……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清明節作文2

清明這一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做青團。奶奶説:“每年清明節家家都要做青團來祭祀祖先,這已經成為一種習俗了。

清明一大早,媽媽先去菜市場買了一些艾草回來,然後把艾草洗淨搗碎,再用艾草的汁水和糯米粉和麪,和好的面是青色的。青團的餡料也有很多種,比如豆沙、綠豆、芝麻、雪菜、筍尖等餡料。我們把揉好的面搓成細條,再把麪條切成一個個面劑子,把它捏成一個軟綿綿的網狀的.小餅,然後再把一小勺紅豆沙放進去,把它用手輕輕包起來,再用手輕輕揉成一個光滑的小團,一個一個的小糰子就做好了。

該蒸青團啦!媽媽往鍋裏倒了大半鍋水,再把青團一個一個擺放在蒸籠裏,蓋上鍋蓋,便開始煮青團了。大約蒸了二十來分鐘,廚房裏就瀰漫着蒸汽,好像在雲端裏一樣。媽媽,一掀開鍋蓋,那香香的味道就更濃了!把那一個個青團撿出來,放在有小花裝飾的盤子上,端到桌上,爸爸和我還有弟弟就開始品嚐了起來。

我拿起青團咬了一口,哇,軟糯鮮甜的,真是太好吃了!我都沒想到我的手藝那麼好呢,我最喜歡做青團啦!

清明節這天,我們邊吃着青團,別想着離我而去的親人。如果他們還在的話,就能和我們一起,吃上一口我親手做的青團,那該有多好啊!

清明節作文3

古人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今年的清明節卻很晴朗,天上還飄着朵朵白雲。

那一天,爸爸媽媽要帶我去草莓園摘草莓,路上,風景都很好,金色的太陽撒下閃閃發光的亮片——陽光,我感到很温暖。這時,一陣微風吹過,像媽媽的手一樣撫摸着我的臉。路兩旁的草地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綠油油的地毯,草地上還長着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有紅色的,有白色的,有紫色的,還有黃色的。有的花瓣呈水滴的形狀,有的.花瓣又大又圓,還有的花瓣密密麻麻,好像在開會。它們的姿態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一個花骨朵兒,像一個小寶寶,有的是半開的,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是全開的,像小朋友燦爛的笑臉。

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草莓園,只見白色的棚子密密麻麻,我迫不及待地鑽進一個白棚子裏,頓時,一股熱氣撲面而來,我熱得都快流汗了,不過,我還是拿着一個小籃子,蹲着身子,輕輕地撥開葉子,幾個又紅又大的草莓便露出了胖胖的身子,它們都挺着大大的肚子,似乎在説:“我最甜,快來摘我!”我選中了一顆最大的,最紅的草莓,輕輕一掐,一顆可愛的草莓就敗在了我的手下,這顆草莓紅彤彤的,像一顆水滴,表面還有墨綠的籽,好像粘滿了芝麻。後來,我還找到一顆比乒乓球還大一點的草莓,真高興啊!不一會兒,我就摘了一籃子草莓,傍晚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滿載而歸。

摘草莓真有趣,下一個清明節我還要來這裏摘草莓。

清明節作文4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字面意思是清明節那天,只能吃冷的食物。不能生火做飯,這個來歷和重耳有關。

古詩上説;“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今天的天氣確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是掃墓的最好季節。一大早我和家人一起去公墓,看望太公太婆,這是重要的習俗。到了公墓那邊,已經是人山人海,他們也應該是去看望自己的父母,親人的.吧!

外公用手撫摸着太公太婆的照片,不禁流下了眼淚,我們把各種各樣的水果,蛋糕,果凍,餅乾,放在墓碑前,讓他們大吃一頓,外公説:“以前我們生活水平不高,都沒見過這些東西,今天,你們要好好的吃一點。”然後,我們把紙錢燒給他們,讓他們有的住,有的吃。接着,我跟媽媽一樣,手裏拿着香拜了拜,説:“祝你們平平安安啊!”最後,外公和大伯伯視頻,遠在黑龍江的大伯伯讓外公和太公太婆説:“路太遠了,你的兒子回不來,但是我們永遠想你們啊!”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些寶貴的習俗,我們應該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