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傳統的春節的作文四篇

來源:文書谷 2.91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的春節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傳統的春節的作文四篇

傳統的春節的作文 篇1

中國傳統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説中,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文化春節

傳統的春節的作文 篇2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有古老的民族藝術,也有特殊的風俗習慣,我最喜歡春節了。

春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七年級。這天早上,人們早早起牀放鞭炮,點旺火,預示着一年紅紅火火。中午,家家户户會有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其中,當然少不了我們的傳統美食----餃子。春節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他們可以穿新衣、放花炮,並且得到長輩的祝福,拿到壓歲錢。

關於春節,還有一個傳説:“年”是一個可怕的.怪獸,非常兇猛。它常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才上岸來,吞噬牲口,傷人害命。因此,每到這天,村裏的人們就到深山去躲“年”了。但是一個乞討的老人知道“年”怕炸響、紅色和火光,於是,老人披着紅袍打敗了“年”。這一天正好是正月七年級,人們每到這天就貼對聯,放鞭炮,還把這天叫做“年”。

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個巨大的寶庫,讓我們用自豪的心情去感受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

傳統的春節的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春節到!突然就想起魯迅先生的小説《祝福》的開場白:“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説,就是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於是,揮之不去的有關兒時過年的記憶便如春潮般湧上心頭,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

兒時過年,越是接近年底,孩子們就越是興奮,早早盼望過年,心情十分迫切,整天扳着指頭盤算天數,怎麼還不過年?心兒就像被貓抓似的,要的就是過年的那種喜氣氛圍。大人們越來越忙碌,忙着掃塵跡,忙着添新衣,忙着辦年貨,過年的氣息,就在年前的準備中,一點一滴地流淌出來。

印象最深的還是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總會有兩三個四、五十歲的婦女挎着個蓋一塊好看花布的小竹籃,在各村各家遊走,裏面放着一些印有灶王爺的畫紙--油印的、很薄,還有就是在祭拜灶王爺時用來燒的香,價格也很便宜,只要五角錢,對啦,在老人們面前千萬不能説是買灶王爺,要説請,為這事我們小孩子可沒少挨訓。灶王爺那是誰?是天庭派到人間的使者,每年都要向玉皇大帝報告每家每户的善惡舉動,玉皇大帝則根據灶王爺的述説來決定家家户户的吉凶禍福,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避免災禍,家家都要多供奉瓜果點心,包些水餃來先讓灶王爺先享受,好讓灶王爺的嘴巴變甜一些,在玉皇大帝那裏多説些好話,祈福來年風調雨順,糧食缸滿囤滿。

小時候過年,可以跟着大人們趕趕集,洗洗澡、理理髮整個煥然一新,給男孩兒買個泥老虎,給女孩兒買朵花帶,捏個糖人,粘個糖葫蘆。接下來新年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周圍響着零星的鞭炮聲,那是孩子們從那串長長的鞭炮上偷偷取下來的幾顆,幾個頑皮的孩子聚在一起找來一個破舊的茶缸,最好是底下有洞洞的,把單零零的一個炮扣在下面,捻子露在外面,然後找一根長長的乾柴,杵到旺旺的爐火裏點燃,帶着火苗點燃了炮捻,然後迅速逃離,轉身時那個舊茶缸已被氣浪拋到半空,招來一片天真無邪笑聲。這時大人往往會嗔怒孩子一些注意安全的話,而淘氣的孩子們則早已一溜瘋跑到別處去表演下一個精彩節目。鄉村裏處處瀰漫着濃濃的年味,左鄰燉雞,右鄰煮鴨,家家户户炒花生瓜子、炸丸子炸果子、蒸起白麪餑餑一籠屜接一籠屜,預示着來年的日子會芝麻開花--節節高,就這樣燉着、煮着、炸着、蒸着年就到了。

中國人沒有誰不看重春節的,尤其是在寫春聯和貼春聯上。過去街上很少有出售春聯的.,一般都是自己買來紅紙、墨汁、毛筆,帶上一包價格稍貴的香煙,在村上找一個會寫毛筆字有學問人,根據需要給寫幾幅大吉大利的春聯,春節祝福語《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年三十中午以前一定要貼在門楣上,給人以萬象更新,大地回春的喜悦感,使新年的味道越來越濃,那種濃濃的年味,才叫有滋味。

過年了,可以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可以和夥伴們一起到大門外已經收穫的田野裏盡情嬉戲,可以無拘無束地瘋玩,可以不再要寫作業上學,可以晚睡晚起,可以得到望眼欲穿的壓歲錢,可以得到劈啪作響的小鞭炮,可以吃上平時看着直咽口水的好吃的東西,米花糖、年糕、炸果……一大堆零食將肚子撐得飽飽的。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好像過年就應該下雪,不下雪就不叫正意義上的過年。過年的時候下雪,白皚皚的雪地襯着紅彤彤的對聯,那一縷淡淡的墨汁飄香,真是沁人肺腑。奶奶則喜歡貼門神,白臉兒是秦叔寶,黑臉兒是尉遲恭,再放着幾個小花炮,説不出來的熱鬧。大年七年級清晨家家户户都要燃放鞭炮,叫做開門紅。

如今年復一年,隨着“爆竹聲中舊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

30多年來,我們見證了改革開放的風雨歷程,真切感受到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深深體會到現代的生活天天都如過年般的富足與幸福。現代城市裏,商業社會的快節奏早已沖淡了人們對新年的憧憬。過年的東西都是現成的,走在街上,滿眼望去,皆是商家貼出的各色花花綠綠的商業廣告和春年節期間的優惠活動告示,熙熙攘攘的人羣潮來潮往。商場裏的年貨琳琅滿目應有盡有,隨用隨買。家裏的清潔衞生提前聯繫了家政公司,年夜飯也是早在酒店預訂,省時省心省事!可是卻缺少了小時候對“年”的那種期盼,絲毫感覺不到曾經記憶中的年味,曾經的激情,帶給孩子們更多、更美好的歡樂,留戀起兒時那熱熱鬧鬧的年了,無法揮去那份鄉情與童年色彩斑斕的夢。春節將至,實際上我是更希望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夠延續我們記憶中的傳統風格。

傳統的春節的作文 篇4

每年大年七年級就是春節,春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想知道為什麼過年要貼春聯嗎?告訴你吧,春聯,又稱對聯。過年要貼春聯,這與“桃符”驅鬼辟邪有關。古人認為,人間的疾病災害是鬼魅造成的。為了抵抗它們在來年對人們的侵襲,人們使用具有辟邪作用的桃木板掛在門旁,同時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門神“神荼”、“鬱壘”的名字。這樣,為非作歹的鬼魅就不敢上門了。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桃符以後被紅紙取代,紅紙上寫上喜慶的話字就成了春聯。

有一個傳説,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年專門來騷擾百姓,但這個怪獸怕光、火、大的聲音,所以放鞭炮這們的`風俗就有了。

過年為什麼要倒着貼福呢?是為了討一個好的“口彩”。因為,來來往往的行人見到了倒貼的福字,總會情不自禁地提醒着:“福倒了!”,由於“倒”和“到”是諧音,所以,聽起來就是“福到了”。誰家不願意福氣快快到來呢?

春節會吃湯圓,還要到親戚家去拜年,還可以得到紅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