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植樹節的故事作文

來源:文書谷 1.9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植樹節的故事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植樹節的故事作文

關於植樹節的故事作文1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植樹造林的光榮傳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做過許多地方官,每到一處他都要栽花種樹,這在他的詩中也有反映:“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白頭種鬆桂,早晚見成林”。蘇軾任杭州刺史時,修浚西湖,並在湖堤上種樹,因而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著名景觀。柳宗元貶官柳州,但仍不忘種樹:“柳州刺史,種柳柳江邊”;“手植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種柳樹,被稱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楊昌俊以詩歌頌:“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在我國,幾乎所有的名勝古蹟,都有先人們為我們留下的綠蔭。在黃帝陵,傳説是黃帝親手栽種的柏樹(稱“黃帝手植柏”),鬱鬱葱葱,令人頓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師手植柏”。泰山岱廟也有“漢武帝手植柏”。這些千年古樹現如今都成了重點保護文物。“中庭樹老閲人多”,炎黃子孫樹下瞻仰時,自然會生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僅重視植樹,也十分重視保護林木。早在夏禹時代,我國就有了有關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逸周書》記載:“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治理齊國時曾説:“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宋太祖趙匡胤規定:“民伐桑棗為薪者罪之。”清朝雍正繼位時,就要求嚴格保護山林:“嚴禁非時之斧斤,牛羊之踐踏,歹徒之竊盜。”

近代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十分熱愛樹木,他在帶兵打仗時規定:駐防官兵要在駐地植樹造林,即使行軍打仗時,也不許踐踏林木。他屯兵徐州時,為了嚴明紀律,特意寫了一首護林詩:“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

在民間,也流傳着許多有關保護林木的故事。傳説西湖淨慈寺有一古鬆,某新任太守為修造衙門,下令征伐。方丈無計可施,幸虧有一個濟顛和尚寫了一首詩,派人送給了太守。詩云:“庭鬆百尺接天高,久與山僧作故交。本謂枝柯千載茂,誰知刀斧一齊拋。庭前不見龍蛇影,宅畔無聞風雨號。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太守見詩,權衡利害,終於收回成命。

關於植樹節的故事作文2

國小時候學校就在我家對面,吃一碗飯的時間就能到了,於是每年到植樹節的時候老師就會讓家近的人帶着鐵鍬和水桶去參加植樹活動,家近的緣故我每年3。XX這天都要帶着這兩樣東西去完成學校給的任務。

樹年年種,但是都沒有長大,小時候的大家都很淘氣把樹苗折斷後可以做出一根根很漂亮的棍子,夥伴們在一起拿着棍子走在路上排着隊很有大俠的威風感覺,現在的話説拉風或者COOL。

到我三年級的時候,終於可以種一個屬於自己的樹了(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只能幫我們扶住樹苗)。我第一個到達學校找了個好位置挖坑,哈哈等我的同學到的時候我的坑已經達到了種樹的標準了,成就感、自豪感……那些看我挖好坑的學弟學妹們都圍着我要跟我一起種樹,於是我們就一起找到了老師要了一棵很筆直的意楊樹苗—並且是樹苗裏面比較高的一棵。

接下來就是他們扶着樹,我來栽樹、大家一起抬水灌溉樹苗……

由於我的樹苗比較直很多的同學都對我的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要“絆”(PS:我們老家的方言在這裏指的是折斷的`意思)我的樹,去做一根很酷的棍子,當然我也不能讓他們得逞。我就想出了個辦法在這棵樹的周圍栽了很多帶刺的一種小樹,這樣我的這棵樹活了下來。

隨着我升到四年級的時候到了別的學校,我的這個第一個母校也被取消了,同樣學校的校舍也被拆除也帶走了很多國小的記憶:我的一年級老師很會教書,我的二年級老師一個人什麼課都可以教,三年級我選的一個堂姐做三好生結果我選上……

樹是保留下來了,過年回家的時候路過那看到了我種的那棵樹還在不過現在已經很粗了……當然這個樹也不屬於我和村了,據説當年這裏的所有學生種的樹被一棵20賣掉了。

今天植樹節想着點什麼,説什麼為環境保護做貢獻,咱沒那能耐也沒什麼危害自然的機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環境的問題越來越明顯,也許20xx真的會出現,

套用個大師的話:我們一直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豐富的資源看來實在浪費,但是當我們觀察大自然的運作,會知道任何一種資源不是無窮盡的,我們始終在等待,旁觀看着每一種資源消耗殆盡,期待下一次會更好……

熱門標籤